楞严经 | 汝我同气之事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今天下午有人问我,他非常怀旧,时不时地就会开始回忆过往的场景。那些片段令他难忘:他的童年,他的恋爱,他曾经的过往,他的友谊,他大学时代的那些美好片段,他的同窗,他的初恋等等,他喜欢回忆这些。

一旦他从回忆里回过神来,再次看到现实,他就觉得很灰暗、很沮丧,现实看上去没有回忆那么美好,那个回忆是如此的美丽,而现实如此残酷。我告诉他的是:「你一定上当了,你上了你头脑的当。所有的这些回忆,只不过是你头脑记忆的再组合 —— 以画面的方式再重现,所有你看到的这一幕幕、所有的这一切,没有一个场景是新的,全部都是旧的。」

你知道吗?你就好像在翻一本旧的书,当你翻一本旧书的时候,你一定会闻到灰尘的味道。因为它来自过去,来自几十年前的记忆,它一定有某种灰尘在上面,当你回忆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往之后,你将会被蒙上一层灰尘,你的意识会被那层灰尘蒙住,变得更加的灰暗。

所以当你睁开双眼的时候,连现实都变得灰色了,因为你的意识下降了,很明显,你的意识下降了。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怀旧的人老得很快,他没有活力,他的意识总是在倒退,他的意识总是在下降,他变得越来越没有活力,他变得越来越看不到现实世界的阳光。

所以佛陀说:「这就是妄想,此想不真。」这个想不是真的啊,这个想全部都是虚妄的,一切的思想都是虚妄的。当你相信你的思想,你就会轮转,因为思想都是旧的,思想没有新的,没有任何一个思想是新的。

思想全部来自过去的经验和记忆。而那些记忆有一个倾向,所有的记忆都有一种倾向,你有没有发现?所有的记忆都在使出浑身的解数希望把你拉回去。你有没有发现这一点?回忆有一种令人着迷的力量,当你越回忆,你就越会沉湎于过去。那些记忆试图把你拉回到梦幻的境地,拉回到那个场景。

为什么?因为所有的记忆都是未完成的。你明白这一点吗?你的思想如果是完成的,它就不会再现,所有再现的思想都意味着它没有被完成。如果你在你的左手心上,用你右手指画半个圆周,然后开始做其它事。一小时以后,突然间,你的思想会提醒你:「 还有另外半个圈没有画,你会莫名其妙地举起手,把另外半个圈画圆,否则你的思想就会觉得不安,因为事情只完成了一半。思想有一个倾向,它喜欢把事情全部完成。」所以一个思想一旦全部被完成,它就不会再现,所有再现的思想都是未完成的思想。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再现的回忆,在试图把你拉回去,因为你没完成它,它在试图要求你完成它,然后这就引发了一种心理学的治疗方式,叫做「回溯」。你回溯你的童年,回溯童年的遗憾,回溯你曾经受过的侮辱。因为那些侮辱没有被还击,意味着它没有被完成,你必须在你的回溯里面还击那个侮辱你的人、骂过你的人、打过你的人,即使那个人现在已经死了。那个人你无法看见他,你也要虚拟他站在你面前,你开始打击他,开始还击他,只有这样你的思想才会被完成,你才会觉得松了一口气。

但在佛教里,在禅定中,并不使用这种方式,在佛教里有更高超的方式,比心理学的回溯方式更加高明。佛陀曾经讲过:「你只要看到它像流水一样流过去,它就会被画上句号,你甚至不需要以行为的方式去完成它,没有这个必要。」

你看到你的遗憾,然后你说:「噢,是这样的,可以的,那就随它去吧。」你的遗憾就被终结了。如果你对你曾经的遗憾不再抱有任何执着,它就画上句号了。你对它的觉知,如果足够的超然,它就会被画上句号。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在禅定的时候,所有过往的记忆会显现,那些记忆没有被实现、没有被完成,而当你不认同这些记忆,它们就会流过去,不会再一次显现,这意味着它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完成了。所以一个禅定后的人,他会觉得轻松,因为在心理上他会觉得放下了很多负担,他在释放那些回忆,释放那些痛苦。他不需要挥拳头,他只需要在脑子里面释放它们。这种功能在你的梦里也被重现,在梦里,你的潜意识会主动释放那些痛苦的记忆,让它们被释放掉、完成掉。

一个人必须放下所有思想的负担,必须释放所有这些累积起来的未完成的思考,身心才会健康。佛陀或者禅宗的态度是,你要清醒到足够认出你的思想是一个梦,这是唯一的要求。这个要求听上去极其简单,但它却是最难的。

人总是会被他的思想迷住,他总是相信他的思想。一个人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他立刻会被主观的思想所占据,他立刻会对这个陌生人有一个主观、一个判断。然而这个判断是很不客观的,因为他并不了解他,它只是来自过往的经验、过往的记忆,产生了一些主观的评判,而这些立刻会掌控住你。

而对于一个能够超越思想的人来说,他就会显得足够的宽容,他不会对一个陌生人有太多的评判,他会像第一次看到这个人一样,他拥有一双全新的眼睛,孩子般的眼睛,他以如此清澈的眼睛看这个第一次来到他面前的人,他不做判断。也许只有一个孩子能够做到如此清澈地面对陌生人,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做到这一点已经非常困难了,人们的思想根深蒂固,这就是佛陀讲:「一个人受制于他的思想,会有轮转。」

  业果定律告诉我们:身口意的造作被称为业,业被造作之后就会在心田中留下业种,业种成熟之后就会变现成内在的身心和外在的世界。不少人会问:起心动念是主观的,我们的身口受着起心动念的支配和驱使,这一点我承认;可是,在我们的感觉中,外境明明是独立于我们的心而客观存在的,怎么能说外境是心变现的呢?

  确实,如果一个人的心中执持着“外境等色法客观存在并和自心无关”的谬见,那么这个人很难对业果定律生起信心。如果遣除了心中的这个谬见,建立起“万法唯心所现”的正见,那么自然就会对业果定律生起信心。下面,我们就用四个步骤来证明“外境唯心所现”的道理:一、先搞清楚佛教所说的“万法唯心所现”是怎么一回事;二、认定心确实具有变现外境的能力;三、认定外境确实是心识的变现;四、推翻“外境独立于自心而存在”的谬见。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佛教所说的“万法唯心所现”是怎么一回事。有人说“心怎么能变现外境呢?不可能吧!例如,我心中想变出一只苹果,怎么变不出来呢?”提出这个疑问的人,显然对佛教所说的“心”的概念还不了解。佛教中所说的“心”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这八识的统称,而世间人所说的“心”,是指心中的起心动念,只是八识中意识的别称而已。从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感觉器官来对世界进行分类,世界可以分为“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存在——眼根的对境称为“色”,耳根的对境称为“声”,鼻根的对境称为“香”,舌根的对境称为“味”,身根的对境称为“触”,意根的对境称为“法”。佛教所说的“万法唯心所现”有三层含义:①眼睛所看到的种种颜色实际上是眼识,耳朵所听到的种种声音实际上是耳识,鼻子所闻到的种种气味实际上是鼻识,舌头所尝到的味道是舌识,皮肤所感受到的冷热柔滑等是触识,意根所体验到的思想情感等是意识,我们所感受到的自己和外境的内外差别实际上是末那识;②眼识、耳识、鼻识、味识、触识、意识、末那识这七识都是从第八识(阿赖耶识)中生起来的;③阿赖耶识是从心性中生起来的。正因为外境实际上是前五识,包括前五识在内的前七识是从阿赖耶识中生起的,阿赖耶识又是从心性中生起的,所以佛教中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万法唯心所现”、“外境是心所变现的”、“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等等。

  第二,我们来观察一下心具不具备变现外境的能力。事实上,世间的一切都是心的变现,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是,由于人们被长期潜伏在意识中的“外境独立于自身而存在”的谬见所左右,从而形成了思维定势。如果不用理智去观察,则很难从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中逃出。所幸的是,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现象,可以帮助人们从谬误的思维定势中摆脱出来。例如,不少人都有做梦的体验。正在做梦的时候,梦境中的场景、人物等等栩栩如生,做梦的人根本无法知道自己是在做梦,直到醒来之后,才知道自己方才做了一个梦。对梦境进行仔细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梦境中所显现的一切现象实际上都是心的变现。一个人的心如果不做梦,怎么会出现梦境呢?正如禅宗三祖僧璨大师所言:“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意思是说,如果不闭起眼睛做梦,所有的梦境都不会产生;如果用禅定的力量控制自心,让自心如如不动,则万法都将消归于一如的心性本体中。所以,从梦境是心的变现这个事实可以看出,心确实具有变现外境的能力。又如,了解电视原理的人都知道,电视屏幕是由几万个像素组成,所谓像素就是光点。电视屏幕上的几万个光点以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在人们的眼前闪动,当人们很投入地看电视时,人眼借助于这些闪烁的光点就产生了电视屏幕上“实有其人”的感觉。我们知道,电视屏幕之上除了几万个光点之外什么都没有,而看电视的人却产生了“有某某人存在、某某事情发生了”的感觉,看电视之人的这种感觉是从哪儿来的呢?显然是看电视之人的心变现的。除了心之外,我们找不到这种感觉的任何出处。所以,从看电视这件事来加以观察,也可以得出人心确实具有变现外境的能力。

  第三,我们来证明外境确实是主观的“眼耳鼻舌身”这五识,而不是独立于五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这里我们仅仅以前五根中的眼根为例来加以证明。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实际上是主观的眼识,而不是独立于眼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对于已经从“外境独立于自心而存在”的谬见中解脱出来的人来说,“眼睛所见是眼识”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谬见还没有被遣除之前,需要从一些显而易见的例子着手进行观察。首先我们来观察镜子中的映像或水中的倒影是主观的眼识,还是独立于眼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例如,在人眼没有观察镜子或水面之前,映在镜中的“镜中花”和倒映在水中的“水中月”,在镜子或水中到底存不存在呢?答案是绝对不可能存在!除了没有智慧的小猫会认为镜中存在花朵之外,有正常思维的人怎么会认为“镜中花”真实存在呢?除了智力低下的猴子会去“水中捞月”之外,稍有智慧的人怎么会认为水中有真实的月亮呢?既然镜子中不存在鲜花,水中不存在月亮,那么镜子中的“镜中花”和水中的“水中月”是哪儿来的呢?仔细分析就会知道,“镜中花”和“水中月”是镜面或水面所反射的光到达人眼中之后所产生的眼识,换句话说,“镜中花”和“水中月”是眼睛根据到达眼中的光线虚构的。眼睛虚构出这些画面之后,硬是将所虚构的画面——也即眼识——投射到镜中或者水里,所以我们就产生了镜子中存在鲜花、水中有月亮的感觉。当我们对上述事实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观察之后,就会认定“镜中花”和“水中月”只能是眼识,而不可能是独立于眼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认定了“镜中花”和“水中月”的本质之后,我们就会幡然醒悟!其实,只要是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色法,有哪一个不是眼识呢?有哪一个不是光线到达眼睛之后由眼睛根据光线虚构出来的呢?古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不知道外境的本质就是自己的心识,只因为自心一直“生活在”一个毫无道理的谬见之中,这个谬见就是“外境是独立于自心而存在的,并且和自心毫不相关”。无始以来,我们对潜伏在心中的这个谬见从来都没有仔细观察过、思考过,总是默认这个道理是正确的,以至无法认识世界的真相。

  第四,推翻外境独立于自心而存在的谬见。非独眼睛所见到的色法是眼识,用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证明,“耳鼻舌身意”另外五根的对境“声香味触法”实际上都是“根”和“尘”相对之后所产生的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外境除了由“色声香味触”这五界组成,不可能再有其它存在了,所以佛教中说:“外境唯心所现”。当我们观察所谓的外境时,“眼耳鼻舌身”这前五根不会说:“这是外境,它们独立于自心而存在。”前五识是无分别识,它们除了默默无闻地“工作”之外,不会产生任何观点、态度和情绪。产生观点、态度和情绪的是谁呢?是末那识和意识!末那识也被称为染污意识,它将前五识任运执为“外境”,将第八识默默地执为“自身”。在末那识的非理执取之上,意识又进一步产生妄想分别,在前五识之上添加“这是外境,它们独立于自心而存在”的谬见。《西游记》中将孙猴子称为“弼马温”就是这个道理,“马”是第七识(末那识)的隐喻,而孙猴子是第六识(意识)的隐喻。第七识默默无闻地执取内外,第七识的这种非理执取得到了第六识的响应和放大,所以在第七识和第六识的共同作用下,人们就产生了“外境独立于自心而存在”的错误心理体验。凡夫生活在这种错觉之中难以自拔自救,唯赖觉悟者指示其谬误之后,才能觉悟。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外境唯心所现”的道理是千真万确的。身口意所造之业集积于阿赖耶识之上,集积于阿赖耶识之上的业种成熟之后就产生“眼耳鼻舌身意”这前六识——也即身心世界。由此可见,业果定律真实不虚!每一个要离苦得乐的智者都应当崇尚真理,尊重真理,并根据真理而取舍,从而实现离苦得乐的目标。 https://t.cn/RJ2IpDz

生不贪求,死不畏惧,禅者视生死均为解脱也  后唐保福禅师将要辞世示寂时,向大众说道:“我近来气力不继,想大概世缘时限已快到了。”

  门徒弟子们听后,纷纷说道:“师父法体仍很健康”,“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要求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种种议论不一。

  其中有一位弟子问道:

  “时限若已到时,禅师是去好呢?还是留住好?”

  保福禅师用非常安详的风度,非常亲切的口吻反问道:

  “你说是怎么样才好呢?”

  这个弟子毫不考虑的答道:

  “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

  禅师哈哈一笑说道:

  “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都被你偷听去了。”

  言讫跏趺示寂。

  说到生死,在一般世人看来,生之可喜,死之可悲,但在悟道者的眼中,生固非可喜,死亦非可悲。生死是一体两面,生死循环,本是自然之理。不少禅者都说生死两者与他们都不相干。如宗衍禅师曰:“人之生灭,如水一滴,沤生沤灭,复归于水。”道楷禅师示寂时 更说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禅者生死,有先祭而灭,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 有上山掘地自埋。总之,生不贪求,死不畏惧,禅者视生死均为解脱也。如何超越生死的局限呢?其实我们要懂得六个字:无我律、 因果律,这是佛法的精髓。本体界的是无我律;现象界的是因果律。

  无我律是指什么呢?从本体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就是说如果是从本体上、从我们觉悟的心来说,我们觉悟的心能够包天容地,能够觉照一切,就没有对立和差别,是无我的。既然无我,哪里来的生死呢?因此,生死轮回犹如大梦。其实是没有生死的,不是说你要修才能超出生死,而是本来就没有生死,因为无我,哪来的生死,对吗?所以这是从本体界来说。

  那知道无我律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还是归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上来说。你知道无我,所以你不会单单从我执、我见出发,然后在判断市场的时候,你就能够很客观。也是因为无我,你就能够超越黄金法则而运用白金法则。黄金法则,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对不对?我认为好的,所以我给对方,我判断对方也会觉得好。

  其实不是这样的,而是对方认为怎么方便的,我去满足他,现在很多企业都已经运用这一点。他开发产品,不是说功能越多越好,还很贵,他其实没有什么市场份额。他会觉得大家用得怎么方便,是大部分人觉得。他定位就很准确,我的定位是满足某些顾客群体,他们需要什么(不一定功能很复杂),但是他们觉得很方便,我推出。这样的话,其实也是因为无我律而来。

  而企业内部更是因为无我律,因为你没有我执我见,所以你才能够兼听则明,你就能够很准确地判断,这是简单说无我律。

  而从修行上来说,你如何去证得无我呢?你要能够离相修善。《金刚经》的主旨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我相、人相是指什么?

  打个比方,在座的女众可能觉得,我看到另外一个女子走来的时候,我下意识地马上就想:她长得比我漂亮吗?如果比我漂亮,我离她远一点,不要让她把我比下去了。这个我相、人相就出来了,对不对?

  众生相、寿者相。寿者相是什么呢?寿者相就是指目的性。目的性为什么会产生?因为有对立,因为我执著于这个躯壳就是我,所以我就失去了这个广阔的世界。其实整个的世界都是一个我,因为我执著于我这个想法,就是精神上的我,所以我失去了更广大的智慧,我就很愚痴。你说谁绑住我们?你说谁障碍我们呢?我们的执著绑住我们、障碍我们,所以要无我,你才能解脱;要无我,你才能够超出生死轮回。其实佛法很简单,你只要做到无我就好了。

  怎么去做到无我?六祖大师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念为宗”是在能观照这个世间的主观上来修, 先是以善念代恶念,然后对善念也不执著。“邪正俱打却,菩提性宛然。”这也就是六祖大师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六祖大师当下的一悟,这个生命的活的智慧就是这么开发出来的,从对无我的觉悟而产生的,从对于物质躯壳的我和精神的想法的我都不执著而成就的。

  因为这样你就实现了一个统一,你就没有活在二元对立里面了。如果我们是一直向外有目的性去求,那就表示什么?你要去求某一个事情,你起这个心,这就是一个生,那个事情达到了,那就是个灭,对不对?满足你的心愿了,之后你又有下一个目标。你又有生又有灭,所以生死轮回就由此产生了, 因为你一直在生灭里面。从现象界来说,当然就是因果律。

  我们要懂得今天所说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无我律和因果律。思惟模式的提升就是无我律;行为模式的提升就是因果律。

  因果律是指现象界是客观存在的。很多人会误解,说佛教就是主观唯心主义,跟英国哲学家休谟的思想一样,都是主观唯心主义,你信则有,不信则无等等。其实这都是不了解佛的智慧。佛教不是唯心论,当然也不是唯物论。

  那么,我们在行动上来说要怎么样?要修一切善,离一切相。

  为什么?打个比方,我们晚上做梦,梦里面被老虎追赶,要吃我们,我们很恐惧,对不对?事实上这个梦是有的,那这头老虎是没有的。同样的,就是说这个现象界的世界是有的,但是你对这个世界的错误认识是虚幻的,你只要破掉这个错误的认识就好。

  怎么去破掉呢?就是你的心一直去觉照,你的执著、你的分别、你的妄想、你的贪瞋痴就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当然你就解脱了。所以,现象界是遵从于因果律,因果律上面来说,你一直去净化自心,净化你的身心,当然有一天你就能够圆满成佛,就能够超出生死轮回。

  所以从现象界来说,生死轮回的相是有的;从本质上来说,生死轮回其实是虚幻的,是因为我们的执著而幻变出来的。这是依据无我律和因果律我们来讨论如何超出生死的方法。 https://t.cn/R2Wxpw9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关于秋天的诗词名句,这下可全了~】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 而东南西北边荒之地,山险水恶,多凶兽猛禽,多恶瘴毒物,其中就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妖魔精怪,在那黑水白山之间修炼本体,以求幻化人形,突破三界五行。【不容错过的十
  • 贾正我也磕嘻嘻 姐妹们快来坑里雷:吴宣仪,孟子义,童可可,何美延,肖战公司极韵文化 月华娱乐 麦锐娱乐 这些公司都给我倒闭ok?@酷漾娱乐 @SKY官博 #酷漾
  • 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王俊凯[超话]##向全世界安利王俊凯# #拥抱21岁的王俊凯# #七载蟹守王俊凯# jf每个季节都有它的美丽我喜欢万物复苏萌芽新生的春天
  • #刘宇宁新歌熬夜# #IPSA品牌护肤大使刘宇宁# #摩登兄弟[超话]# ✯☽ .• ∽∽∽∽∽∽∽∽∽∽摩登兄弟mdxd 刘宇宁lyn还在车上的我,记
  • 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张小涛)『燃烧的尘埃……』Burning Dust…… 张小涛(Zhang Xiaotao)@拣尽寒枝寂
  • 因为家里有最爱我们的人,还有我们最爱的人。记说走就走的旅程-襄阳避开国庆人潮达成一致前往我完全没有概念的城市但我记得它是有着《妖猫传》记忆的唐城带上小家伙,一同
  • [羞嗒嗒]“心中有光、热血滚烫”腾讯微视《热血满满的弟弟们》圆满收官10月16日晚,腾讯微视《热血满满的弟弟们》收官公演,此次公演在张大大的主持下,以及在超级明
  • 】世人有千千万,有真善良之人,有真伪善之人,有真邪恶之人,善和恶取决于你的一种选择,愿我们都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温暖你.我.他……地势坤,厚
  • ❤待佛铃盛放,将眉眼深藏,再开出回忆里你知的模样❤高伟光之后再无东华 ❤迪丽热巴之后再无凤九❤三生三世 枕上书书了几段几行❤【佛铃葬】枕上书书了几段几行行行眉眼
  • 我市还大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百名好人耀南阳”活动,建设好人馆、好人街道、好人公园、好人广场等,举行道德模范“三巡六进”活动,广泛宣传道德模范、身边
  • 可以说,人类数学文明的进步离不开他在数学分析和微分几何方面所作出过的重要贡献。他是世界上唯一统治了数论,几何,分析各大数学分支并为现代物理提供最强力数学构造的超
  • 随笔~#碧缇福[超话]# ☎️一通语音结束引流徒弟想跟我做代餐还是马来西亚的留学生99年和我一样大而且是射手座 我爱了我觉得这个年纪真的很尴尬 因为不大不小也到
  • #Carrie的唠叨小日常[超话]# #小苏的碎片记忆# 生日快乐今天的三个愿望第一个是:希望我和许诺能够永远开心快乐第二个是:希望所有家人幸福平安身体健康第三
  • 不会飞的猪 就只是平凡的猪#Cecilia电商工作室[超话]#爱 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 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 欣赏那个并不完美的人 因为爱你 只要你一个肯定 我
  • 【微生活:达观乐天】匆匆人世,不过百年,我们也只是时光追逐下的行者,偶尔于光阴的罅隙里 ,遗落过细碎的美丽,终究是转瞬成尘。 一切的甘与不甘,一切的计较得失,
  • 接着它破坏了管控区,进入观察室,与在场的九名M03-Gloria成员进行了身体接触,进入自我增殖的第二阶段,并且[数据删除]。在此阶段中,SCP-003-1可能
  • #亲爹妈系列# 老头今年迷上了柿子,家里有一箱橘子一箱苹果呢,今天回到家我一看,惊呆了。。。 我:你买那么多柿子干嘛?! 老头:吃。 我:少买点吃完再买不行吗
  • 我没看花眼吧[doge]《回乡之路》闫妮好美,毛乌素沙漠好美,感谢那些用生命在守护的先辈们,虽然有点刻意煽情,但我很吃这一套,高妈妈守护希望,乔树林守护坚持,沙
  •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起名字##八字算命、算卦#什么样的八字娶到好老婆? 1、财为用神的八字   (1)男人的命局中,财为喜用神。妻子会成为了很坚实的后盾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