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凤凰新闻客户端 【凤凰新闻|经济10年增长60倍 兰州新区靠啥扩大世界“朋友圈”】近日,在获批国家级新区10周年之际,#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 总投资260亿元的33个项目在兰州新区氢能产业园集中开工。该园区将重点发展集制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氢能产品示范应用“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链。

2012年8月20日,兰州新区获批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10年来,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不足5亿元增长到2021年突破300亿元。特别是近5年来,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最低为15.6%,最高达20%,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今年上半年,兰州新区经济发展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制造业投资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9%、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5%,已成为甘肃省经济新的增长极。

产业集群加快崛起

在获批国家级新区之初,兰州新区就被赋予“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使命。如今,这里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车间繁忙有序,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不久前,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突破又一项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承制的国产化N08120材质冷氢化流化床反应器制造完毕。去年,该企业就成功研制首台(套)国产化N08810(镍基合金)冷氢化反应器,一举打破国外企业对该装置材料的垄断,在国内多晶硅等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实现新突破。

2014年,兰石集团响应政府出城入园的号召,将兰州市七里河区的厂区搬迁到兰州新区。“出城入园为兰石集团的转型奠定了物质基础。”兰石集团副总经理、兰石重装董事长张璞临告诉记者,通过出城入园,企业实现了由石化装备制造业向高端能源装备、高端通用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生产能力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目前,兰州新区已引进以兰石集团、甘肃建投、兰电、兰泵、博睿重装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项目,获批“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化基地”。在兰州新区已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数据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

张璞临表示,今后,兰石集团将借助国家和省里支持兰州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光伏、核能、氢能等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拓宽发展路径,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兰州新区大力发展绿色化工产业,高标准建设150平方公里高端绿色化工产业园,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试研究与成果转化基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液态阳光”等一批科技前沿项目先后落地,近百种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截至目前,兰州新区绿色化工产业园已引进产业项目160多个、总投资超600亿元,创多项全省、全行业新纪录。

从产业蓝图规划到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再到产业集群日趋壮大,兰州新区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加速构建绿色化工、新材料、商贸物流3个千亿元级产业,先进装备、新能源、循环产业3个五百亿元级产业,数据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5个百亿元级产业。

数据显示,10年来,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产业项目1080个、总投资5280亿元,产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0%以上。

创新动力厚积薄发

近日,位于兰州新区的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试生产的3.5微米高性能锂电池铜箔下线,厚度比过去广泛运用的铜箔材料减少一半,这意味着同等大小的锂电池效能提升近10%,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我们已经与国内外的30多家电池厂商进行了实质业务往来,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罗冲说,今年6月份,公司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一期首条生产线试产成功,距离项目开工还不到半年时间,远远低于行业同类项目建设周期。

在兰州新区,仅去年就有400多种科技创新产品问世。从基础条件匮乏到资源要素聚集,再到产学研用协同驱动,近年来,兰州新区形成了集院士工作站、各类创新平台、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于一体的创新矩阵,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百余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

为加快化工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兰州新区还规划建设了专精特新化工科技产业园项目,全力打造集研发、中试、转化、实训、生产于一体的在全国有影响的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经过3年多的建设发展,兰州新区专精特新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集群效应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一批创新动力足、发展前景广的企业在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筑巢”。

兰州新区专精特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鹏说,截至目前,他们已建成专用厂房171栋,81栋厂房交付企业入驻,30栋厂房全面投产,招商引资项目145个、企业102家,企业总投资超25亿元,落地产品500余种。

据了解,兰州新区集中力量扶持产业化前景明显的高科技项目,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连续4年保持在4%以上。与“十三五”初期相比,兰州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增长近3倍,并建成了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168个。

对外开放多向发力

8月初,“万象南—磨憨—中川北”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顺利到达兰州新区中川北站物流园。此趟班列是中老铁路贯通后,甘肃省首趟“中国—老挝”回程班列,为全省开辟了连接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快捷国际贸易通道。

今年1月至7月,兰州新区中川北站物流园共开行国际货运班列126列,同比增长20%,成为面向中西亚、南亚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交通和物流的集散枢纽,有效推动了兰州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和高效国际贸易通道建设。

兰州新区商投集团路港公司副总经理赵越才表示,将持续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不断完善大平台、大通道体系,推动国际货运班列高质量发展,争取全年到发200列以上,打造全省外贸经济发展新高地。

近年来,兰州新区围绕“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定位,把“一带一路”作为开放发展的最大机遇,系统打造国家“双循环”战略支点,将通道物流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突破口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积极构建现代高效的“通道+物流+产业”运行体系。截至目前,兰州新区已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开通运行“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550列以上,涵盖中欧、中亚、南亚以及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等多条班列线路。

同时,兰州新区已开通240余条国内国际城市运输航线和16条国际货运航线,持续拓展腹舱载货业务,成功获批“兰州—拉合尔”“兰州—加德满都”第五航权,联通兰州至东盟、南亚、欧洲地区国际空中商贸物流通道。依托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及航空口岸,积极对接国内外重点航空物流公司,建成国际监管库、国际快件中心,运营航空公司39家。

据介绍,兰州新区进出口贸易额从2015年新区有外贸统计数据时的3984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82.4亿元,对甘肃省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效应日益凸显,2021年进出口贸易额对甘肃增量贡献率超50%。
https://t.cn/A6SCepKj

#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经济日报|兰州新区经济总量10年增长60倍——引新聚优加速成长】近日,在获批国家级新区10周年之际,#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 总投资260亿元的33个项目在兰州新区氢能产业园集中开工。该园区将重点发展集制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氢能产品示范应用“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链。

2012年8月20日,兰州新区获批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10年来,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不足5亿元增长到2021年突破300亿元。特别是近5年来,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最低为15.6%,最高达20%,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今年上半年,兰州新区经济发展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制造业投资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9%、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5%,已成为甘肃省经济新的增长极。

产业集群加快崛起

在获批国家级新区之初,兰州新区就被赋予“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使命。如今,这里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车间繁忙有序,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不久前,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突破又一项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承制的国产化N08120材质冷氢化流化床反应器制造完毕。去年,该企业就成功研制首台(套)国产化N08810(镍基合金)冷氢化反应器,一举打破国外企业对该装置材料的垄断,在国内多晶硅等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实现新突破。

2014年,兰石集团响应政府出城入园的号召,将兰州市七里河区的厂区搬迁到兰州新区。“出城入园为兰石集团的转型奠定了物质基础。”兰石集团副总经理、兰石重装董事长张璞临告诉记者,通过出城入园,企业实现了由石化装备制造业向高端能源装备、高端通用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生产能力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目前,兰州新区已引进以兰石集团、甘肃建投、兰电、兰泵、博睿重装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项目,获批“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化基地”。在兰州新区已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数据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

张璞临表示,今后,兰石集团将借助国家和省里支持兰州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光伏、核能、氢能等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拓宽发展路径,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兰州新区大力发展绿色化工产业,高标准建设150平方公里高端绿色化工产业园,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试研究与成果转化基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液态阳光”等一批科技前沿项目先后落地,近百种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截至目前,兰州新区绿色化工产业园已引进产业项目160多个、总投资超600亿元,创多项全省、全行业新纪录。

从产业蓝图规划到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再到产业集群日趋壮大,兰州新区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加速构建绿色化工、新材料、商贸物流3个千亿元级产业,先进装备、新能源、循环产业3个五百亿元级产业,数据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5个百亿元级产业。

数据显示,10年来,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产业项目1080个、总投资5280亿元,产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0%以上。

创新动力厚积薄发

近日,位于兰州新区的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试生产的3.5微米高性能锂电池铜箔下线,厚度比过去广泛运用的铜箔材料减少一半,这意味着同等大小的锂电池效能提升近10%,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我们已经与国内外的30多家电池厂商进行了实质业务往来,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罗冲说,今年6月份,公司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一期首条生产线试产成功,距离项目开工还不到半年时间,远远低于行业同类项目建设周期。

在兰州新区,仅去年就有400多种科技创新产品问世。从基础条件匮乏到资源要素聚集,再到产学研用协同驱动,近年来,兰州新区形成了集院士工作站、各类创新平台、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于一体的创新矩阵,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百余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

为加快化工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兰州新区还规划建设了专精特新化工科技产业园项目,全力打造集研发、中试、转化、实训、生产于一体的在全国有影响的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经过3年多的建设发展,兰州新区专精特新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集群效应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一批创新动力足、发展前景广的企业在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筑巢”。

兰州新区专精特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鹏说,截至目前,他们已建成专用厂房171栋,81栋厂房交付企业入驻,30栋厂房全面投产,招商引资项目145个、企业102家,企业总投资超25亿元,落地产品500余种。

据了解,兰州新区集中力量扶持产业化前景明显的高科技项目,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连续4年保持在4%以上。与“十三五”初期相比,兰州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增长近3倍,并建成了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168个。

对外开放多向发力

8月初,“万象南—磨憨—中川北”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顺利到达兰州新区中川北站物流园。此趟班列是中老铁路贯通后,甘肃省首趟“中国—老挝”回程班列,为全省开辟了连接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快捷国际贸易通道。

今年1月至7月,兰州新区中川北站物流园共开行国际货运班列126列,同比增长20%,成为面向中西亚、南亚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交通和物流的集散枢纽,有效推动了兰州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和高效国际贸易通道建设。

兰州新区商投集团路港公司副总经理赵越才表示,将持续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不断完善大平台、大通道体系,推动国际货运班列高质量发展,争取全年到发200列以上,打造全省外贸经济发展新高地。

近年来,兰州新区围绕“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定位,把“一带一路”作为开放发展的最大机遇,系统打造国家“双循环”战略支点,将通道物流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突破口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积极构建现代高效的“通道+物流+产业”运行体系。截至目前,兰州新区已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开通运行“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550列以上,涵盖中欧、中亚、南亚以及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等多条班列线路。
同时,兰州新区已开通240余条国内国际城市运输航线和16条国际货运航线,持续拓展腹舱载货业务,成功获批“兰州—拉合尔”“兰州—加德满都”第五航权,联通兰州至东盟、南亚、欧洲地区国际空中商贸物流通道。依托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及航空口岸,积极对接国内外重点航空物流公司,建成国际监管库、国际快件中心,运营航空公司39家。

据介绍,兰州新区进出口贸易额从2015年新区有外贸统计数据时的3984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82.4亿元,对甘肃省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效应日益凸显,2021年进出口贸易额对甘肃增量贡献率超50%。

https://t.cn/A6SCXRWt

#故纸寻迹#【#与首钢齐名的京棉从文创C位出道#】在上世纪50年代,北京工业版图中曾有“一黑一白”之说,“一黑”指首钢,与其并肩的“一白”便是京棉。作为当时的新兴支柱产业,棉纺织业打一出道,便是妥妥的C位。根据首都战略发展的需要,金字招牌京棉历经发展、转型、重组,最后退出历史舞台。如今,京棉旧址作为工业遗存转型文创园,再度“C位出道”。人们徜徉其中,既可感受其华丽转身,更可汲取其腾笼换鸟、再立潮头的改革勇气。

首都工业战线上的新军

1954年8月,北京东郊一望无际的青纱帐中,一座崭新的工厂拔地而起。深灰色的高大厂房拥有5万纱锭、1千多台织布机,厂房外,三三两两的建筑工人正在修建庭院花池。这里,便是即将正式开工投产的国营北京第一棉纺织厂。这座棉纺织厂一年生产的纱布,可满足近千万人的需要。

京棉一厂的建厂速度不一般:从1953年3月开始设计,1954年4月就进入了试车生产阶段。当时,有着30多年纺织业工作经验的总工程师李宪章感叹道,建设一座同样规模的纺织厂,即便在国外也得三五年,京棉一厂“简直是个奇迹”。

这个奇迹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创造的。

京棉一厂筹建处主任杨慧洁告诉本报记者,建厂过程中曾委托青岛梭管厂代制一批纱管。谁都知道,对于一个生产管理已上轨道的工厂来说,当它的生产任务已经排好时,额外加货是很麻烦的事,更何况这批纱管的规格与该厂现有产品不同,连工具都需要重新设计制造。但一听说是支援北京的工业建设,青岛梭管厂欣然接受了这批紧急订货,并且按期赶制出来。

其他兄弟厂也纷纷伸出援手:缺乏工具,天津的棉纺厂把自用工具调配进京;没有组织管理经验,西北的棉纺厂传授经验;需要技术力量,上海和青岛的棉纺厂送来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为北京培训工人。

继京棉一厂之后,规模更大的国营北京第二棉纺织厂、国营北京第三棉纺织厂相继建成。其中,京棉三厂的产品品种除“京棉”牌白布和细布以外,还有本市从来没有大批生产过的纱哔叽、纱直贡,适合印染成各种色布、花布,可供市民做春秋装或冬装。

1953年到1957年,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工业。在首都城市区域规划中,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纺织工业必不可少。这3个新建棉纺织厂形成了北京现代纺织工业的雏形。自此,印有“京棉”字样、比五福布还要细密的平纹细布,开始一卡车一卡车运往城里。

产业链成型跻身全国前列

北京兴建现代化棉纺织厂的时期,也是全国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1956年,全国纺织工业系统有13个工厂动工兴建,其中棉纺厂就有9个,占据大半江山。这些工厂建成以后,过去纺织工业基础薄弱的城市,如北京、郑州等地,均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纺织工业区。(1956年4月11日《北京日报》1版,《纺织系统今年将兴建十三个工厂》)

国内工业对于纺织业的重视,除了为满足老百姓的生活需要之外,也是对多年来纺织业积弱的抗争。1956年,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荣毅仁向记者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国内纺织业的窘境,“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黄浦江里停满了美国兵舰,美国货像海潮一样地涌来,我们的棉纺厂用的大部分是美国棉花,中国的工业破产,农村破产。”上海尚且如此,其他城市更不必提。

而新中国用6年时间扭转了局面。农村土地改革让棉花产量快速提高,中国的纱厂不再依靠外国的棉花。随着纺织行业新工厂的出现,北京也逐步由一个古老的消费城市转变为生产城市。

1957年4月,中纺公司北京采购供应站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不再只是一个棉布消费城市,随着外销市场的打开,京棉的销售版图已扩展到16个省,其中浅线呢、毛蓝粗布和特字普鲁褥面等产品最为走俏,颇受消费者喜爱。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到上世纪60年代初期,北京纺织工业已成气候,棉、毛纺织生产水平跻身国内前列,产品大量出口,成为创汇大户。1963年,北京纺织行业举办了一次质量评比,结果显示,北京生产的棉布和精纺毛织品分别有88%和96%以上是一等品;在全市21种主要纺织品中,有7种达到国内优质产品水平。

这些变化说明:北京纺织工业经历了一个由极不完整到比较完整,纺织品品种由少到多,质量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已今非昔比。

京棉巨轮开启产业转型之旅

到1979年时,与京西十里钢城遥遥相对的京东,已是绵延数里的“纺织城”。朝阳八里庄是京东“纺织城”的中心,纺织研究所、京棉一厂、京棉二厂、京棉三厂等都在这里。这一年,北京产品在全国纺织工业名牌产品评比会上位居前三,其中,冰山牌漂白的确良荣获了金牌产品的称号。全市纺织工业一年上缴的利税,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0%。(1979年9月21日《北京日报》3版,《漫步京东“纺织城”》)

1979年北京展销会上,京棉三厂生产的京棉牌纯棉宽幅平布亮相。

优秀的成绩掀起市场上的“棉纺热”,但首都工业需要更优化的发展。1981年,北京市工业系统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轻纺工业。具备“首都特点”的棉纺织产业,首要的就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不断丰富首都市场。据市纺织局统计,当年1—7月试制新产品38种,生产的新花色、新品种达6206种。棉纱一等一级品率、精纺毛织品和毛线入库一等品率、丝织品一等品率,与1980年同期相比均有提高。

1982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明确,北京的工业建设规模要严加控制,工业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

京棉二厂论规模曾是“中国之最”,论反应也最快。该厂迅速做出调整,将生产“三高一难”,即高档次、高质量、高附加值、有一定生产难度的产品定为目标,并且率先实现按国际质量标准组织生产,让国际上备受欢迎的“无接头纱”首次在中国“落了户”。

上世纪90年代,京棉一厂生产的高级府绸、京棉二厂生产“铜亭”牌纯棉精梳纱闻名全国,另外还有“景山”牌棉纱、“灯笼”牌氨纶纱、“珍珠”牌坯布等产品在国际纺织制造业名列前茅。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北京作为首都在上世纪80年代就摸索实践的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了更明确的思路。

北京纺织城所在地原来是地广人稀的东郊,但随着城市化的扩展,已成为人口密集区,显然不再适合设置工厂。按照北京工业布局的新规划,1997年京棉一厂、二厂、三厂整合为北京京棉集团,厂房设在顺义。从此,八里庄一带不再有纺织车间的机器轰鸣声,取而代之的是鑫帝大厦、华堂商场等商业设施,北京纺织业进入了世纪之交的转型期。

顺应时代之变,北京仍在与时俱进。

1998年北京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以纺织行业棉纺压锭减员增效为突破口,推动工业的调整和发展”作为国企解困的思路。当年4月13日,北京棉纺集团首批一万锭落后细纱机,当着各有关部门监销员的面,被倒入转炉红通通的炉膛中……此举打响了京城压缩棉纺纱锭的“第一炮”,拉开了以纺织为突破口,实现国有企业脱困与改革目标攻坚战的序幕。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沿市场化方向深入推进,京棉巨轮通过兼并、转移、破产等途径,开启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之旅。先是北京印染厂、纺织机械厂,而后是京棉一厂、京棉三厂,最后,盛极一时的京棉二厂也在2006年进行改革重组。

“老纺织”转身文创再立潮头

2008年8月,一则“京棉二厂老厂址要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消息引发人们关注。原本京棉二厂的土地也计划像京棉一厂、三厂那样进行房地产开发,一次性收益颇丰,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呢?

京棉集团将目光投向文创产业,与当时工业遗存资源保护和再利用愈加受到重视有关。

2004年北京总规第五次修编后,明确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工业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与首都功能定位相符。2007年11月,北京市工促局、规划委、文物局联合发布了《北京市保护利用工业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探讨建立工业遗产的评价标准和认定机制,对其进行保护。(2008年1月23日《北京日报》5版,《工业遗迹将登文保名录》)

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改建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方面可以保护工业文化遗存,延续城市历史记忆;另一方面可实现产业升级,获得长期收益。

2011年9月,占地面积相当于半个798园区的原京棉二厂重新开放,变身为容纳125家优质创意企业、年产值100亿元的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园仪式现场,大屏幕上密密麻麻排列着来头不小的入驻企业LOGO:昌荣传播公司、东方风行集团、安世亚太科技公司、华策影视公司……高端产业、国际化、总部型,是这些入驻企业的特色。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纺织业列入北京市坚决淘汰产业范围,“纺织”既不适应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也与北京城市战略定位不相符。2016年,北京纺织印染、服装加工生产业态全面转出北京地区。它们所属的老国企北京纺织控股,也宣布更名为时尚控股,走上了一条时尚之路。

抢先一步,便是不一样的天地。在“老纺织”纷纷退场的同时,京棉二厂已凭借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再度“C位出道”,成为老旧厂房华丽转身的典范。它既是新兴的创业和创意园区,也是北京城市文化的新景观。2015年10月,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从全市百余家园区中脱颖而出,入选北京市首批4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这意味着它在政策先行先试、资金优先扶持、搭建服务平台、优化人才服务、保障项目审批等方面将获得更加有力的支持。

2018年10月,来自20个国家23家媒体的记者来到朝阳区,参观转型升级后的老旧厂房。在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京棉二厂老厂房改造成为46栋花园式低密度工作室的创意、近百家文化创意企业在这里创造500亿元年产值的成绩,让外国记者赞叹不已。他们纷纷表示,要把中国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

随着北京打造全国文化中心,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多老旧厂房再利用的故事在北京上演。“东有莱锦,西有永乐”——这个“永乐”指的是位于丰台区造甲街的永乐文智园,其前身是京棉二厂分厂。昔日的老厂房,如今已成为一个集文创中心、全智能路演中心、办公、文化书店、文化产品交流展示、创意工作室、品牌商铺、特色餐饮、休闲健身等于一体的融合功能空间,建筑面积超2万平方米。从位置上看,永乐文智园与丰台火车站相距仅1.2公里,随着丰台站站城一体化发展,它将成为城南地区新的文化亮点。(2021年2月18日《北京日报》2版,《65岁老棉纺厂编织“文创梦”》)

纺织,曾是首都工业的一面旗帜,是新中国对外展示的窗口。当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它成为了北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如今“老纺织”编织着新时代的“文创梦”,乘上东风,再立潮头。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汪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松下家电只占其20%的份额,主要已是在汽车的零件的市场了。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和上海分别以2.1万亿美元和1.9万亿美元的私人财富高居全球第五和第六。
  • [拥抱]我若在你心上,情敌三千又何妨 ?快乐有你分享,悲伤有你肩膀,共度余生足矣,直到地老天荒!
  • 【新款Si?GT?本田思域Type R低配版谍照出现】有爆料称,本田在考虑为思域Type R推出更廉价的”GT版“。价格在3万刀左右,还有AT变速箱版本。新车的
  • 事实上,早在2016年,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实验一小的7名三年级小创客,就为垃圾分类提供了解决方案。目前,团队还在进一步完善升级相关APP,以应对
  • 第三天今天下好大的雨呢 因为八字的问题 吵了架 早上知道晚上却不知道 其实我只是害怕我错了所以想分个明白 所以纠结 今天还发生了另一件事(昨晚我们不是吃火锅吗
  • 但我知道,爸爸是爱我们的,因为他为了我们在忙。送儿子上幼儿园时,爸爸拍完照后,妈妈担忧儿子一个人能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爸爸说:我们孩子已经四岁了,我想让他成为一个
  • 01有这样一群人无论是夏日炎炎,或是狂风暴雨,亦或是寒冬冽冽,他们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为城市美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们就是我们城市环境的美化与守护者——环卫工
  • “这些年你收到过最甜的表白是怎样的” 大概是我一直写在记录本上的那段话:我喜欢你啊 特别喜欢 喜欢第一次见到你的感觉 那天在校园里看到你就喜欢了 你穿着小裙子走
  • 此次调图,北京铁路局新增天津西至香港西九龙高速动车组列车1对,车次为G305/306次,中途主要停靠白洋淀、石家庄、邯郸东等站,首次实现天津、雄安新区和邯郸高铁
  • 当你还在努力把现有生意拓展到第2个,第5个,或是第10个国家的时候,婕斯的系统已经铺设到140多个国家。 律师界的先进、企管博士、金融专家、股权专家、销售心理学
  • !没时间、距离远、沟通少…没情绪的时候一切都ok,有情绪的时候就呵呵哒了!
  • 难受。逢人就安利他!
  • #郑允浩[超话]#️#郑允浩正能量# ️#东方神起# 【允浩DC[心]工作人员后记&评论】✨️对瑜卤允浩一点都不关心的人✨️ 对瑜卤允浩一点都不关心的人
  • 真的要提上日程了我是肥猪我不可以再吃了我已经达到了人生肥胖顶峰我应该知耻而后勇和姐妹一起锻炼身体④学英语!③减肥!
  • 一台时光姬,祛斑,祛痘,黑眼圈,做一次等于做十次面膜,连续用一个月等于做一次超型刀,线雕,一台时光姬仪器两盒面膜,868,价格超直,还犹豫什么美女们,[勾引][
  • #我们的环湖赛# 还有四天第十八届环湖赛要开幕啦,小编为了感谢大家对环湖赛的支持和关注,特意从组委会申请了一些奖品:魔术头巾、大肚泡面杯和韩式遮阳帽!咱们不抽奖
  • 这两年又陆陆续续去了四五趟,每次都会一个人在外滩坐上一两个小时,吹吹江风,看来来往往的人儿,在这座城留下属于他们的故事。返程那天,上海的天气阴沉沉的,J总因为工
  • 实力喜剧人王成思,在众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中爆笑出演,被网友称为开心麻花的“金牌男配”。【上海积极打造全球电竞之都】 在东方卫视的《看东方》节目中,上海市静安区副
  • 孤独的心,等来一个人的错,错过爱情的渺茫,孤独的心,藏着太多的往事,是内心的故事,也是爱情的失去,唯一的唯一,你的世界,我来不及看。你的世界,我的心,看不透,猜
  • [二哈][二哈]之前在哪里看过,说是追星其实你是在追自己,你其实是在为自己设计着一个你理想中的生活的人设状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其实最终追来追去,你追的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