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印 光 大 师 慈悲开示:二、诫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1234)
。。。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见,妄生猜度,谓净土种种不思议胜妙庄严,皆属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实境。若有此种邪知谬见,便失往生净土实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
。。。弥陀为我发愿立行,以期成佛。我违弥陀行愿,以故长劫恒沦六道,永作众生。
。。。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培其基址;再加以至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则可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为弥陀之真子,作海会之良朋矣。
。。。以故自佛开此法门以来,一切菩萨、祖师、善知识,悉皆遵行此法。以其具足自他二力,校彼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奚啻天渊之别。
。。。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

二、诫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

19.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婆娑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种是过去世所感之果,谛思自知,不须详说,说则太费笔墨。第八五阴炽盛苦,乃现在起心动念,及动作云为,乃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莫能解脱。五阴者,即色、受、想、行、识也。色,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于六尘境,起惑造业;如火炽然,不能止息,故名炽盛也。又阴者,盖覆义,音义与荫同。由此五法,盖覆真性,不能显现。如浓云蔽日,虽杲日光辉,了无所损;而由云蔽故,不蒙其照。凡夫未断惑业,被此五法障蔽,性天慧日,不能显现,亦复如是。此第八苦,乃一切诸苦之本。修道之人,禅定力深,于六尘境界,了无执着,不起憎爱;从此加功用行,进证无生,则惑业净尽,斩断生死根本矣。然此工夫,大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实难。故须专修净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则莲花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变;老病死等,名尚不闻,况有其实?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皆演法音,随己根性,由闻而证;亲尚了不可得,何况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皆是七宝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则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乐。至于身则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离当处,便能于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世谛语言,皆契实相妙理。无五阴炽盛之苦,享身心寂灭之乐;故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也。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深信佛言,了无疑惑,方名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见,妄生猜度,谓净土种种不思议胜妙庄严,皆属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实境。若有此种邪知谬见,便失往生净土实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正)与陈锡周书

20.弥陀为我发愿立行,以期成佛。我违弥陀行愿,以故长劫恒沦六道,永作众生。了知弥陀乃我心中之佛,我乃弥陀心中之众生。心既是一,而凡圣天殊者,由我一向迷背之所致也。如是信心,可为真信。从此信心上,发决定往生之愿,行决定念佛之行,庶可深入净宗法界,一生取办。一超直入如来地,如母子相会,永乐天常矣。(正)复永嘉某居士书八

21.念佛一事,最要在了生死。既为了生死,则生死之苦,自生厌心;西方之乐,自生欣心。如此则信愿二法,当念圆具。再加以志诚恳切,如子忆母而念,则佛力、法力、自心信愿功德力,三法圆彰。犹如杲日当空,纵有浓霜层冰,不久即化。(正)复徐彦如轶如书

22.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又曰: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其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者,由阿弥陀佛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所庄严故。吾人所居之世界,则具足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了无有乐,故名娑婆。梵语娑婆,此云堪忍;谓其中众生,堪能忍受此诸苦故。然此世界,非无有乐,以所有乐事,多皆是苦;众生迷昧,反以为乐。如嗜酒耽色,畋猎摴蒱等,何尝是乐?一班愚夫,耽着不舍,乐以忘疲,诚堪怜愍。即属真乐,亦难长久。如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此事何能常恒?故乐境一过,悲心续起,则谓了无有乐,非过论也。此世界苦,说不能尽;以三苦、八苦,包括无遗。三苦者:一、苦是苦苦,二、乐是坏苦,三、不苦不乐是行苦。苦苦者,谓此五阴身心,体性逼迫,故名为苦。又加以恒受生老病死等苦,故名苦苦。坏苦者,世间何事,能得久长?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道尚然,何况人事?乐境甫现,苦境即临;当乐境坏灭之时,其苦有不堪言者,故名乐为坏苦也。行苦者,虽不苦不乐,似乎适宜;而其性迁流,何能常住?故名之为行苦也。举此三苦,无苦不摄。八苦之义,书中备述。若知此界之苦,则厌离娑婆之心,自油然而生;若知彼界之乐,则欣求极乐之念,必勃然而起。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培其基址;再加以至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则可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为弥陀之真子,作海会之良朋矣。(正)初机净业指南序

23.肇法师云:天地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此语,且约未悟未证者言;实则此宝包括太虚,竖穷横遍,亙古亙今,时常显露。正所谓: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可不哀哉?唯我释迦世尊一人,亲得受用。余诸众生,经劫至劫,仗此宝威神之力,起惑造业,轮回六道,了无出期;犹如盲人,亲登宝山,不但不得受用,反更受彼所伤。由是世尊,随顺机宜,为之开示,俾彼各各就路还家;于彼六根、六尘、六识、七大中,随于何境,谛审观察,以期亲见此宝。然具般若之智照,直下蕴空戹尽者,虽则大有其人,而非末世钝根众生所能希冀。于是遂开一特别法门,以期上中下根,同于现生,得其实益。令以深信切愿,专念阿弥陀佛圣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则由三昧宝,证实相宝,方知此宝,遍满法界。复以此宝,普施一切。以故自佛开此法门以来,一切菩萨、祖师、善知识,悉皆遵行此法。以其具足自他二力,校彼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奚啻天渊之别。(续)念佛三昧宝王论疏序

24.吾人果能具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续)楞严经楷书序

[转载]印 光 大 师 慈悲开示:二、诫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1234)
。。。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见,妄生猜度,谓净土种种不思议胜妙庄严,皆属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实境。若有此种邪知谬见,便失往生净土实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
。。。弥陀为我发愿立行,以期成佛。我违弥陀行愿,以故长劫恒沦六道,永作众生。
。。。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培其基址;再加以至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则可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为弥陀之真子,作海会之良朋矣。
。。。以故自佛开此法门以来,一切菩萨、祖师、善知识,悉皆遵行此法。以其具足自他二力,校彼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奚啻天渊之别。
。。。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

二、诫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

19.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婆娑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种是过去世所感之果,谛思自知,不须详说,说则太费笔墨。第八五阴炽盛苦,乃现在起心动念,及动作云为,乃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莫能解脱。五阴者,即色、受、想、行、识也。色,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于六尘境,起惑造业;如火炽然,不能止息,故名炽盛也。又阴者,盖覆义,音义与荫同。由此五法,盖覆真性,不能显现。如浓云蔽日,虽杲日光辉,了无所损;而由云蔽故,不蒙其照。凡夫未断惑业,被此五法障蔽,性天慧日,不能显现,亦复如是。此第八苦,乃一切诸苦之本。修道之人,禅定力深,于六尘境界,了无执着,不起憎爱;从此加功用行,进证无生,则惑业净尽,斩断生死根本矣。然此工夫,大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实难。故须专修净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则莲花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变;老病死等,名尚不闻,况有其实?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皆演法音,随己根性,由闻而证;亲尚了不可得,何况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皆是七宝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则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乐。至于身则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离当处,便能于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世谛语言,皆契实相妙理。无五阴炽盛之苦,享身心寂灭之乐;故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也。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深信佛言,了无疑惑,方名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见,妄生猜度,谓净土种种不思议胜妙庄严,皆属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实境。若有此种邪知谬见,便失往生净土实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正)与陈锡周书

20.弥陀为我发愿立行,以期成佛。我违弥陀行愿,以故长劫恒沦六道,永作众生。了知弥陀乃我心中之佛,我乃弥陀心中之众生。心既是一,而凡圣天殊者,由我一向迷背之所致也。如是信心,可为真信。从此信心上,发决定往生之愿,行决定念佛之行,庶可深入净宗法界,一生取办。一超直入如来地,如母子相会,永乐天常矣。(正)复永嘉某居士书八

21.念佛一事,最要在了生死。既为了生死,则生死之苦,自生厌心;西方之乐,自生欣心。如此则信愿二法,当念圆具。再加以志诚恳切,如子忆母而念,则佛力、法力、自心信愿功德力,三法圆彰。犹如杲日当空,纵有浓霜层冰,不久即化。(正)复徐彦如轶如书

22.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又曰: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其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者,由阿弥陀佛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所庄严故。吾人所居之世界,则具足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了无有乐,故名娑婆。梵语娑婆,此云堪忍;谓其中众生,堪能忍受此诸苦故。然此世界,非无有乐,以所有乐事,多皆是苦;众生迷昧,反以为乐。如嗜酒耽色,畋猎摴蒱等,何尝是乐?一班愚夫,耽着不舍,乐以忘疲,诚堪怜愍。即属真乐,亦难长久。如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此事何能常恒?故乐境一过,悲心续起,则谓了无有乐,非过论也。此世界苦,说不能尽;以三苦、八苦,包括无遗。三苦者:一、苦是苦苦,二、乐是坏苦,三、不苦不乐是行苦。苦苦者,谓此五阴身心,体性逼迫,故名为苦。又加以恒受生老病死等苦,故名苦苦。坏苦者,世间何事,能得久长?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道尚然,何况人事?乐境甫现,苦境即临;当乐境坏灭之时,其苦有不堪言者,故名乐为坏苦也。行苦者,虽不苦不乐,似乎适宜;而其性迁流,何能常住?故名之为行苦也。举此三苦,无苦不摄。八苦之义,书中备述。若知此界之苦,则厌离娑婆之心,自油然而生;若知彼界之乐,则欣求极乐之念,必勃然而起。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培其基址;再加以至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则可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为弥陀之真子,作海会之良朋矣。(正)初机净业指南序

23.肇法师云:天地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此语,且约未悟未证者言;实则此宝包括太虚,竖穷横遍,亙古亙今,时常显露。正所谓: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可不哀哉?唯我释迦世尊一人,亲得受用。余诸众生,经劫至劫,仗此宝威神之力,起惑造业,轮回六道,了无出期;犹如盲人,亲登宝山,不但不得受用,反更受彼所伤。由是世尊,随顺机宜,为之开示,俾彼各各就路还家;于彼六根、六尘、六识、七大中,随于何境,谛审观察,以期亲见此宝。然具般若之智照,直下蕴空戹尽者,虽则大有其人,而非末世钝根众生所能希冀。于是遂开一特别法门,以期上中下根,同于现生,得其实益。令以深信切愿,专念阿弥陀佛圣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则由三昧宝,证实相宝,方知此宝,遍满法界。复以此宝,普施一切。以故自佛开此法门以来,一切菩萨、祖师、善知识,悉皆遵行此法。以其具足自他二力,校彼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奚啻天渊之别。(续)念佛三昧宝王论疏序

24.吾人果能具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续)楞严经楷书序

追随 | 这一生会遇到什么人,都是过去的因缘聚合而形成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缘生缘灭、缘聚缘散。因缘相聚的时候,这件事情就显现出来了;因缘一分散,这件事情就散失了。因缘的聚散分合,形成了我们某一个时间段的聚散离合,我们的整个人生也是如此。即使是一家人,也是因为过去有缘,才能成为一家人。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什么人,自己是怎样的人生、命运等等,都是过去的因缘聚合而形成的。如果没有这些过去的因缘,我们这一生就不可能有这样的结局。有很多人遇到痛苦、烦恼、不如意的事,就会怨天尤人。因为不了解,人生是由过去的因缘而自然形成的。所以,当我们了解人生的真相后,对人生的看法,就会跟常人不一样,我们会去思考自己的命运、自己的人生是怎么形成的。

“因缘聚合”是佛觉悟之后,对人生真理的总结,并不是佛创造的理论。事实上生命就是如此,无论信不信佛,无论佛陀出不出世,世间的万事万物,以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缘生缘灭的,这是非常明显的,世间人也能看得到。

正因为万事万物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所以,整个生命也没有一个主宰。“主宰”,是我们世间的一个词语,佛门讲“无我”。任何生命、任何物质、任何世间现象,都没有“我”,这跟世间人的认识不一样。

我们常常会问“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都有一个“我”字。但是我们仔细思考,事实上“我”是一个虚妄的观念,“我叫张三”“我是从哪里来的”“我要干什么”“我是某某家庭的”“我是某某地方的人”“我读了多少书”“我现在干什么”……我们就会把这些东西认为是“我”。

当我们把学问拿掉,把家庭拿掉,把工作拿掉,我们还剩下什么?剩下的就是身体、意识。当把身体拿掉,某一刻要死亡,连身体也没有了的时候,我们还剩什么?不相信有来世的人,连意识也没有了,就一无所有了。相信有来世的人,最后还剩下意识。

我们再来关注意识,我们的意识,今天是一种想法,明天又是另一种想法,后天思想又变了。把今天的拿掉,把明天的拿掉,把后天的拿掉,还剩什么?我们就会发现生命没有了,生命都是无常的,什么东西都不是“我”。

我们认为今天的“我”是我,明天的“我”还是我吗?明天的“我”,至少已经不是今天的“我”,因为已经发生了变化,身体在变、思想在变、行为在变、观念在变、包括我们的生活轨迹都在变。到底哪一个是“我”呢?这是一个哲学思考,其实佛教也主张这种思考。思考来思考去,就会发现没有“我”。

佛门有一个典故:以前有一位出家人,在一个荒山孤庙里面,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很多鬼来拉扯他,割他身上的肉。一个鬼割掉他的一条腿,另一个鬼又把旁边其他人的腿给他补上;这个鬼又把另一条腿割掉,另一个鬼又去找一条腿来补上;再把手割掉,又去找一只手来给他补上……最后把他的整个身体全部换完了,腿不是自己的腿了,手也不是了,整个身体都被换掉了。他就想:“我到底是谁呢?这还是我吗?”

其实我们也可以想象,比如现在的医学很发达,当我们心脏不好的时候,换一个心脏;当我们腿不能走路的时候,换一条腿。这样换了之后,哪一个才是我?身体是我吗?实际上我们的身体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我们的思想是我吗?思想也在变,小孩的思想和成人之后,又不一样了,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想得又不一样,哪一个才是我?其实这些都不是“我”。这是佛门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里有一句话: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我们感觉伤害了我,欺骗了我,对不起我,都是因为有你、我、他的观念,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有了相,就有执著,有烦恼,开始划地为界,“我的东西不能侵占”。这样我们人的烦恼,局限就出来了,自己就制造了一个“我”。

所谓的“我”,是我们自己形成的一个虚假观念:这就是我。当我们用冷静的思维来观照“我”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是没有“我”的。但是“我”中间到底有没有“我”呢?还是有一个“我”。那个“我”,我们不知道是谁。

佛门有一个典故,佛问一个人:“你三岁去看一条河时,和你八十岁再去看这条河时,有没有变化?”我们三岁和八十岁的时候,人已经大变样,自己都不认识了。但是同样一个人,三岁的时候和八十岁的时候,中间有没有不变的,是什么没有变?这是禅宗的一个考题,学禅宗的人就关注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借此来思考一下,其实这也是我们思考人生的一种方式。

我们三岁和八十岁的时候,明显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但是也不能说是两个人。虽然我们知道有一样东西没有变,但好像也说不出来是什么,其实就是这个生命的本体没有变。生命的现象在发生变化,人的思想在变、身体在变、观念在变、乃至人的整个状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内在有一个东西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没有变。用佛法来讲,就是佛性没有变,我们的心性没有变。这个“心”不是虚妄的,不是表现的这个心性,而是心性背后的东西。我们世间人知道的心,今天在想问题,明天在想问题。我们想的问题在变,但是背后能想的那个功能,始终没有变。

这可能不好理解,打一个世间的比喻。就像灯光一样,我们需要的时候,可以把灯打开,就是亮的。不需要的时候,把灯关上,就不发亮了。灯在不断地变化,可以关,可以开,甚至还可以有颜色的变化。灯是生灭的,是变化无常的,但是背后有一样东西没有变,就是电。电才是没有变化的,需要的时候打开,电就来了,不需要的时候,就把它关掉。

我们生命背后的力量,就像电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实我们所有的生命,都是来自于背后那个力量。我们所关注的生命,只是表面显现的这种变化——开、关……我们出生了,“灯”就被打开,人生之光就出来了;当我们一口气不来的时候,灯就黑了,没有了。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像白天、晚上一样。白天就像开着灯,开始世间的人生;晚上睡觉,就像进入关灯的状况。一直到某一天,灯泡坏了,爆炸了,人生就没有了,但是后面的电还存在。

我们生命的“电”,到底是什么呢?就是佛门讲的佛性。很多人都在思考人生,但背后的佛性却关注不到,难以去思考。因为这需要高智慧的、明眼善知识来指引。

我们要思考,生命背后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是谁?谁是背后的根源。我们的生命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表面看到的,其实都是一种假象,都在生灭、变化、无常。所以人生如梦,这场梦过去之后,什么都留不下,什么都没有了。 https://t.cn/R2WxQO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们用艺术打破传统壁垒,与多种领域碰撞,让奇妙的想法肆意绽放,很好地契合了“跨越·前行”这一主题~在入口处短暂停留,看了一下格兰菲迪艺术家驻村计划的介绍。(我一
  • 心存希望,幸福就是会降临你;心存梦想,那么机遇就是会笼罩你很多事情过去了,心境却不被遗忘,螺狮粉这大概就是回忆的价值。遇见你,我遇到生命里的阳光,而今生有你,便
  • 就像他在讲座中说的:“我为深圳立传,是为了唤起深圳人的历史意识。‘圳’本身算是个生僻字,可以说,深圳凭借努力,让大家认识了它。
  • 我想画画的时候就会从这堆起来的烟壳纸中选一张出来画,虽然它正面是烟的包装,但内里的一面是空白的,纸又跟卡纸一样硬和光滑,特别适合画画,当然不同的烟也有不同的纸质
  •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好‘券’知时节 两江今晚见”活动期间,市民朋友在支付时,消费券还可与各商家其他优惠叠加使用。活动主要包含:红星美凯龙“315 FUN肆嗨购节
  • 假面骑士Vulcan总结篇看点汇总,物理授权一次看个够转载 假面骑士知识 今天假面骑士01总集篇第三话已经放送,从不破谏的角度去看这一切,我们一起来看看剧中的
  • 抓住夏天的尾巴和好朋友约在一起碰头运动新社交!快约上好朋友们一起来体验这次的运动潮玩市集吧赶在秋天之前快乐一“夏”~
  • 美强惨与纯情男之间的拉扯有点费眼泪,但看完又觉得,只有岑柏言配得上宣兆,他们同病相怜,这世上没有人可以真正理解他们,只有他们自己能永远当对方的后背。十六年来,宣
  • #随手拍# 最近随记疫情下的北京,由两点一线变为一点:居家好在在居家前一天同事姐姐带我去了趟郊区其实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情生活嘛,从来都是自己的永远不能让别人对你
  •   菇類中毒一般是急性的,嚴重程度要視乎進食菇類的品種及數量,進食者也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症狀。这些都是十分常见的事情,他处于发育状态时就有点明显的了,从而可以知道
  • 3⃣️景区停车场挺大,建议自驾前往,很好停车4⃣️天府农趣乐园免费,川西竹海54元/人(儿童身高1.2m以下免票,老年人70周岁以上免票)邛崃「金海竹林」春日旅
  • 异画閃刀姫-シズク(闪刀姬-雫)复刻閃刀姫-レイ(闪刀姬-零)閃刀姫-ロゼ(闪刀姬-逆零)閃術兵器-H.A.M.P.(闪术兵器-H.A.M.P.)閃刀姫-カガリ
  • #考研倒计时# 35看到特别有感触的一句话:“人们总是相信别人都是单纯的坏人,而自己是复杂的好人。另一种告诉我这个人是可以相信的,哪怕不完全看的懂性格,但是人品
  • 但我想我已经找到了治愈它的方法,在每一个想你的时刻,在每一个有着晴朗夜空的深夜,也许好过头了也许又低入谷底。那一晚我睡着了又像没睡着,精神在那一刻变得很自由,他
  • #我親愛的媽媽和外婆#*Nay má cho Ngoại ngồi đến 9h, mới nói lên nằm nghỉ. Không biết khuya
  • 这周参加了新人入职培训,本以为会很无聊,但认真地听了之后还是很有启发的,对于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重点都有了一个明晰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我又记起了自己的初心。当天下午
  • #2022年加油##带你看展览# [666]展览主题:赵兵个展-《环形灯塔》[给力]展览时间:2022.9.24-2022.10.17[鲜花]展览地址:中国南京
  • 纯色系,简约好看,上脚好看到没朋友哇,而且还很保暖哦~一组5双5色,颜色超奶超好看,姐妹冲冲冲[憧憬]不影响二次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非质量问题自理U#边逛边吃边
  • 만대에 길이 빛날 위대한 태양의 력사 뜻깊은 태양절이 밝아왔다. 금수강산의 만가지 풍치와 아름다움이 다 모여 한떨기 꽃처럼 피여난 력사의 땅
  • (≧∇≦)ノ每一次购买结果都将展示在店内总表上,所以哪些周边已被“带走”还剩下哪些周边,获得心仪之物的机会一目了然!(≧∇≦)ノ每一次购买结果都将展示在店内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