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的解脱道# (30)
(续 第五章)
杂阿含157经(认为有我者,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认为是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受阴见我: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受想行)识异我、我在(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在我。

我们在前面探讨五蕴的时候都已经讲过,我们先把经文读完。

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见色是我、异我、相在,言:『我真实』(的存在),不舍,这个不舍就是知见上的执著。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长已,增诸触;六触入处所触故,愚痴无闻凡夫起苦、乐觉,从触入处起,何等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触故,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觉,皆由六触入故。多闻圣弟子於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我们一段一段来分析理解经文,这一经讲,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什么是这个五蕴呢?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这个‘受’是什么意思呢?‘受’就是‘取’的意思,所以五受阴,也就是五取阴。这个‘取’就是指凡夫、无明众生,在无明当中执取,这个‘受’在无明中执取而受纳的意思,当下的这个五蕴身心,所以叫五受阴,也叫五取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我们分析一下,如果不执取,会不会有事啊?不可能嘛。你不执取会有感受吗?被别人骂的时候,如果不执取怎么会有受呢?所以这个‘受’一定是有所执取嘛,受、想、行、识都是一样。

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受阴见我,

什么意思呢?若:就是假如、如果,假如诸沙门、婆罗门就是指一切外道修行者,见有我者,就是他在知见上面执著有我,这个‘见’就是知见,知见上面认为有我的话,那么这一切都是于当下此五受阴上面见我,不是离开五蕴以外有个我。

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异我,色是我:认为色就是我;色异我:认为受、想、行、识是我,色是我所,叫作‘色异我’。

我在色,色在我,这就是所谓的‘相在’,也就是说‘我在色中或色在我中’;见受……想……行……识是我,(受、想、行)识异我,或(者是)我在(受、想、行)识(中),或(受、想、行)识在我(中)。

我们翻到资料31页,“我的定义”就是生命中的永恒不变、独存唯一、主宰自在者,对于‘我’知见上就是这样认为的,一般有情以此为轮回主体。什么意思呢?就是认为有这样的一个我在轮回,最常见的我们中国人讲的就是有灵魂,有一个永恒不灭的灵魂,那个灵魂就是我、真我。下面四点解释:以色为我,就是这个经文里面讲的见色是我,其他四蕴就是我所;如果以色为我所,就是经里面讲的色异我,其他四蕴就是我;我在色,色在我呢?就是第3点、第4点,以我在色中,色中有我,我在这个色里面,以色在我中。这个每一蕴都有这四种情况的身见,身见就是我见,五蕴合起来共有二十种,第三种、第四种即为相在。这个相在,在经文里面就是第三句,我在色、色在我,这个‘相在’就是相互包容的存在,这样我们就理解了。看经文,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凡夫不明白故,所以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他认为色是我:这个色身就是我,受、想、行、识就是我的。异我:受、想、行、识是我,色身是我的;相在:‘相在’就是相互包容的存在,如我在色中,与色共存,或色在我中,相互共存;我在受、想、行、识中,相互共存,或受、想、行、识在我中,相互共存。

言:『我真实』。言:言说,这个‘我’是‘真实’的存在,世间有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这个我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灭,这大抵属于《唯心论》说。《唯物论》则认为,人死如灯灭,一切都没了。《唯心论》者,认为这个物质的身体灭了,有个不灭的灵魂——我,然后可以来来去去,说:“这个身体就象一件衣服,坏了可以换一件,那个‘我’是不会坏灭的”。

佛陀,是离这两边见的,依于中道而说法,佛法认为有情生命是精神与物质相依相缘的综合体,也不认为这一期生命结束就什么都没有了,只要没有解脱,将由此生积聚的业力而感得后有。所以这个观念厘清多重要。因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见色是我、异我、相在,言:『我真实』。不舍;不舍:不放下这观念;以不舍故,诸根增长;

因为不舍离无明故,那颗心处处攀援执取,攀援执取须依六根啊,因此诸根增长,诸根增长什么?六根增长攀缘。那么诸跟增长已,增诸触;六根增长攀缘,就增长诸触啊。六触入处所触故,因为有触嘛,那么愚痴无闻凡夫起苦的感觉、乐的感觉,苦触因缘起苦受,乐触因缘起乐受,所以起苦、乐觉,觉:是觉受、感受。这些苦、乐觉都是从触入处起,你不触怎么会有苦、乐觉呢?佛这里再告诉我们什么?苦乐从缘起生啊!也就是佛对病比丘讲的,有眼方能看,然后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如果没有眼,没有眼触因缘,会不会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啊?那就不会。所以这些苦受、乐受都是从触入处起,你没有根尘触,不会有这些问题?这里不是说不要去触,而是说苦、乐从缘起生,本性空,别以为是实有而起烦恼执著!

那么佛陀后面讲,何等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就是由于我们有六根,然后触六境才会产生六触,然后六受,六受就是眼触生受、耳触生受,六根触六尘产生六受,这个六受里面还分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由于六根触对而产生的。

佛陀下面讲,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意界:就是意识类,‘界’就是类,意界也就是意识界。法界:就是内心的受、想、行。无明界:就是凡夫一类。凡夫一类不如实知五蕴、六处缘起,不如实知缘起的本性是空,以不如实知故在实有感里面起烦恼执著,才会有苦受、乐受嘛。你这里明白了,如果以后有烦恼起来了,要去反省,为什么会起烦恼?是不是落入实有感里起执着了才烦恼。如果当下与空相应,如实知是因缘生、因缘灭,当下观察它已经灭去,不可得,干嘛要跟虚幻的泡影去打仗呢?一切法的真相是你觉知的当下已经灭去,你就不会执著而烦恼了。

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在无明中触,所以起有觉、无觉,于一切现象生灭时执著实有、实无。有无觉:有是常见,无是断见;有无觉就是起常断二见。我胜觉:我比别人优秀,我最优秀的感觉。我等觉:我跟你一样的感觉。我卑觉:我比别人差的感觉。其实这些都是在实有感里面起执著。

我知、我见觉:自以为是的感觉。如是知、如是见觉,皆由六触入故,前面所例举的这些知、见皆缘於六触入处故,在无明触对中起实有、实无的感觉,起常见、断见的感觉,起我强的感觉,起我跟你一样的感觉,起我比你差的感觉,起这些自以为是的感觉,都是缘於六根触对的缘故,没有六根触六境会起这些感觉吗?这些想法不会起来的。那么这段经文解析了,要思考的是:一、这些知见是不是在无明触中所起的?二、这些知见虽是无明的产物,但它是不是缘起的?

所以佛陀在这里讲,都是由于根尘触而产生的,因为无明。愚痴无闻凡夫在无明中触,所以他会起这种种的知见。

多闻圣弟子於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这一句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多闻圣弟子不是不要根尘触对,不是眼不见色,耳不闻声哦,不是六根不要触六尘哦,而是怎么样?于此六触入处触对的时候,舍离无明而生明,这一句要把握住,那你就受用了。根尘触对的时候,你要舍离无明而生明,佛陀是不是这样教我们啊?你不要根尘触的时候又在无明中、在实有感里起执著,实有感里就是无明中,你根尘触的时候你要与明相应,如实知是缘起,只要能够提起‘缘起’这两个字,马上就与明相应,不会生气、不会起烦恼、不会随着境界转,这不是佛陀手把手在教我们吗?多闻圣弟子为什么不会起烦恼?因为他于此、就是当下根尘触对的时候,舍离无明而生明。那这里就是两个机制你会用啦,你舍离无明的机制,选择与明相应的机制,那么这个一定是什么?我们前面对五蕴、六处分析过了,知道是缘起的本性是空,你也观察到、也体验到,就像妙净说的,今天早上我进大寮听妙净在跟这个如愿在分享,说:‘我现在是真的发现生命只有当下,那个离开当下的就不叫生命了,所以生命活着只有当下’。表明她对身心有观察,有体会。我们现在思维并体验:已经过去的还叫生命吗?当下能够感觉到的这一切叫生命;你再进一步,生命当下你能感觉到的这一切,就是你生命的全部。那个记忆只是生命的功能,那个记忆就是生命吗?它只是生命的功能之一。所以记忆里面的,我们一般说‘我的房子,我银行里还有多少存款,我还有多少股票’;那都是你的记忆,哪里是你生命的全部,你不去想它的时候,它在吗?你想的时候它的影像翻出来了。所以生命的全部,就是你能当下感受到的那一切,所以导师在蕴观里面讲:五蕴就是有情的一切。在处观里面讲:六处就是有情的一切。你仔细去思维、去体验,离开当下的生命所觉知的一切还有什么?这真的是对生命彻底的探究,才会有那一分感受。所以多闻圣弟子於此六触入处,就当根尘触对的时候,舍离无明而生明。如果说,我们时时在觉照中,时时与正见相应,那就不用在根尘触的时候舍离无明而生明,本来就在明中,与明相应的触,那还会生有觉、无觉、有无觉吗?这个觉就是知见。常见、断见还会有吗?不在实有感里怎么会有这些呢?什么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也不会有啊,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这个不可能会生起啊。

先所起无明触灭,就是他还没有觉悟之前所起的无明触已灭;后明触觉起,后面是在明中触对,如实知缘起。如果有记性不好的,你只要记到‘缘起’两个字,根尘触对你马上想到‘缘起’,怎么还会落在实有感里呢。‘缘起’这两个字,我们在讲课的时候一直在讲、反复在讲,缘起的本性是空。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待续)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人皆有善,因欲而恶,因学而知,因事而显,因人而彰。以行养善,以善养德,以德养品,以品养性,以性养命。不求人过,劝人改过,能察己过,身不贰过,此是大善。恒久行善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世间之善恶多以利益相判,出世间之善恶多以本性​人皆有善,因欲而恶,因学而知,因事而显,因人而彰。以行养善,以善养德,以德养品,以品养性,以性养命。不求人过,劝人改过,能察己过,身不贰过,此是大善。恒久行善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世间之善恶多以利益相判,出世间之善恶多以本性相判。行善不与他人说是不值得说,行恶不与他人说是不敢说。善当从心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人皆有善,因欲而恶,因学而知,因事而显,因人而彰。以行养善,以善养德,以德养品,以品养性,以性养命。恒久行善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世间之善恶多以利益相判,出世间之善恶多以本性相判善当从心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人皆有善,因欲而恶,因学而知,因事而显,因人而彰。以行养善,以善养德,以德养品,以品养性,以性养命。恒久行善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世间之善恶多以利益相判,出世间之善恶多以本性相判善当从心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她透露小時候其實很討厭牛仔褲,可能是因為看到90年代的牛仔褲都是寬大型的,不是自己的喜好。她表示自己挑選牛仔褲時的重點,必須是能突顯自己優點部分,就是腰線,所以
  • 此刻才明白水手讲的,无法伤害女孩子是什么意思,你无法拒绝一个很温柔地和你说抱歉打扰你了的女生,会有一种负罪感。外部的嘲讽、逼迫等压力,正是一种不敢抱有希望的试探
  • 真是一样的收视,一样的孙艺珍啊#情绪化#一晃年近不惑,最是忙碌,恨不能有扛鼎之力,每每幻想挽狂澜于既倒,实际上啊,能收拾好一地鸡毛已属不易。这收视造成这样但凡带
  • 因此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重要的,永恒的,神圣的,只要以某种方式活于世上,只要顺应了自然的意愿,每一个人都是妙不可言的存在,值得我们去关注。在每一个人身上,精神都已
  • 《迷路的小孩》是金波、郁蓉最新绘本作品,聚焦孩子的冒险精神与安全感需求,讲述了一个关于追寻、冒险和想象的故事,体现家的温暖和美好。《迷路的小孩》是金波、郁蓉最新
  •   女属鸡+男属牛  男方是属于那种非常敦厚良善,并且脾气也很好的一个人,平时都是有话好好说。  女属鸡+男属龙  女方不是一个特别会照顾自己的人,平时没心没肺
  • 因为原因,没有鲜花没有蛋糕,我也只是个平庸的人,但是因为粉上你你,我和自己和解了,我虽然没有多么出彩的才艺,但我有一颗坚定的心,我知道我能做到的就是一直爱着你,
  • [微笑][可爱]#张艺兴的英语水平# 不要再PUA广大人民群众了,说什么张艺兴被嘲什么的。用这些手段的人们,要嘛自己争气点,要嘛督促自家的艺人努力点。
  • 很喜欢二人隔着屏幕的互动,真的很像早恋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心花怒放等待对方消息的千万个“我们”人在十几岁的时候容易遇见这样单纯的爱情,但是过了这个年纪,再遇见这样
  • 爱在两腿之间,情在高潮过后,誓言总在上床前,分手总在激情过后,衣服好脱,情人难微,别以为睡过了,她就会陪你一辈子,曾经连身体都能进去的人,现在连朋友圈都进不去,
  • 我们仨曾走遍了植物园的角角落落,熟悉每种花儿的家和它们最美的样子,到处都留下了老曾的“他在丛中笑”他对自己做模特很有信心,正忙着减肥,要比花儿俏。溪水倒是可心的
  • 全口修复案例,70高龄的奶奶,身体状况不好,做不了种植,牙槽骨条件很差,原来戴过很多年义齿,咀嚼效率都不好,最后听从建议选择了活动假牙中最好的数字化吸附性义齿,
  •   中平国润(深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际金融方面的专业投资机构,一直在致力于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1、通过业务创新打造自己的业务
  • ️ || 女生看看Ganni好东西好多 - | 黄色笑脸短袖6折 - | 小鸭黄切尔西6折 全球满100USD免运,直邮中国可以选择预付9.1%税费,到手
  • #旅游风景# #带着微博去旅游# #旅游[超话]#在国内诸多景点当中,唯有提起跟古字沾边的景点时,总能让人心生欢喜,必定这些地点,往往都是游客怀古寻幽的好去处,
  • ”“若有众生称念观察”称念是念佛的名号,或者念佛身相的妙好;观察是忆念所想,常常想佛的相好光明。感觉还是个隐形的妹控,每天去看溟烟,好宠[开学季]柳巨巨特别直的
  • V+zufangde66666666我们在济南各地都有房子,这里不满意,我们免费给您找,让在大城市漂泊的您住进一个幸福的“家”给您够得着的幸福!V+zufang
  • 38、四念住:(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 39、四姓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0、四种阿含经:长阿含,
  • 今日撰稿:斑鸠图源:中国野鸟图库#股票[超话]# 早盘直播分享的$文一科技 sh600520$ 午后强势拉升4%,恭喜关注直播并把握住的朋友们!#今日看盘##股
  • ”那耀文,谁能给你能量呢,谁一直在你身边鼓励你呢,直球的你总是直白的表达你的情感,对人很好,事无巨细,虽然你经历了那么多难过的日子,但是一直有一个人在你身边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