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一直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也不值得别人对我好,总觉得自己很差劲,什么都不好,所以才不被珍惜,当身边有人突然对你好包括以前的朋友,我都觉得是不是我最近哪里做的做不对了,我总会反思自己的问题,一直在纠结过来纠结过去自己怎么什么都做不好,活该不能被好好对待。可能表面我总表现的不在意但是自己真的很难过,突然某个时间就开始emo 。但是现在我走出来之后我发现真的是密密麻麻是我的自尊,当我开始长篇大论他不予理睬回复6的时候我已经该放手了,当他在打游戏我跟他说话他说他在忙重要的事情的时候我就该放手了,当他说我是泼妇我该去医院看看的时候我也该放手了,当我每天都在哭他从来不给予我情绪价值说我在哭就分手的时候我也该放手了,当我哭着求他别和我分手他如果想分开学再分的时候我不想每天在家哭的时候我就该放手了,当他说他想和我说话就说了,他不想和我说话我和他说话他就觉得很烦的时候我也该放手了,当他自己说的话没有做到我闹情绪他反过来骂我说我的时候我也该放手了,还有很多很多,最后一个月我几乎每天哭过来的,其实从五月份开始我经常坐在楼道里哭哭到一两点两三点,被他说你别作了苏甜笑!别作了行不!最后一点点自尊我都不要了,我每次都求他对我好一点,好一点,我说我好卑微,他说你说卑微这段感情就没办法继续了,我就该懂了!在最后我想视频打个电话都很难,聊会天都很难的时候,我都该懂了!我只记得当时我说的话,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现在走出来之后,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很开心!朋友治愈着我带我走出来,让我觉得自己好像也不差劲,自己也是一个挺好的人,我不再自卑的觉得自己哪哪都不好,不会说话,不懂人际交往,不懂事,不懂体谅别人,不好看!
不会考虑别人感受!相反我是一个很好的人,
现在的我清醒的知道我自己想要什么,我也不会所有的事情都不考虑自己,只考虑别人的感受,我应该先更爱自己,我先是我自己,其次才是别人口中的谁谁谁。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足够好的,我们不应该遇到事情的时候一直怀疑自己,觉得完全是自己的问题!需要反省的是自己的眼光和见识,而不是善良和真诚!!

如果我昨天看了黄历 他一定写了不宜剧本杀

本来就是很想打告别诗 去青春伤痛文学一下 大概周二就找了总去的店(简称A吧)让给拼车 我和我怨种同事一男一女 到了昨天下午还没看到发拼车信息 我就问能成不 回复悬 本着妆都化了我今天必要打上的心理 我又找了另外一家只差我们就能发车的 第一阶段圆满结束

此时车上一对情侣说 啊 怎么是七点 我们最早八点半 正当我犹豫怎么处理的时候 A店的店长说要不要来打一间花铺 我综合考虑了下八点半确实晚了点 就还是去打一间花铺 主要还是比较喜欢去熟悉的店 然后花铺人也齐了 第二阶段还算是圆满结束吧 因为小吊梨汤夏梨 何糖我都打过 感觉也就那么回事吧

七点的本 五点我们付款锁车了 五点半我的怨种同事在微信上给我缓缓发来一个寄 要鸽 我两眼一黑的打开了他和4s店销售的截图 说让他务必今晚去店里搞一个什么本人认证 出于人道主义虽然我很想骂娘但是确实突发情况我就让他跟店长对接去了 这中间最烦的就是其实不是我的问题但是真的很难把自己摘出去

最后解决办法就是没退我怨种同事钱 店长摇一个人免费上车 摇不到店长自己上车 第三阶段只能说是有惊无险 我带着愧疚给人家买了杯疯狂加料的牛油果酸奶 心里勉强过得去

七点到店 跟我说摇到人了 七点二十到 ok 等待 在场配置 两个漂亮小姑娘 算我三个 一个花臂男(真的很花)和他的朋友红卫衣男(真的很红) 最后免费摇到的大叔来了(真的很大叔 看起来28+) 体毛很多男(真的很多)

七点半 终于缓慢的开始了这场看似正常的剧本杀 给了三个有味道的卡片 让我们选 我最后拿到的是除了夏梨何糖之外的沈早早 咱们就是说小吊梨汤三个女性角色全部打卡完毕 然后跟红卫衣男是cp 他坐我左边 体毛男坐我右边

期间就是体毛男一直专注在他的手机上 忘了是啥环节了 红卫衣男说他16岁 我:嗯?这是可以的嘛? 但还都it‘s ok 我可以接受 情感本我可以自己给自己一个沉浸的世界 然后让我们辩论 说你有一个想要一起走到未来的人 你更注重过程还是注重结果 辩着辩着他忽然流露心扉了 说自己前女友未成年 我此时还是it‘s ok 都可以 我未成年的时候也喜欢成熟的 此时有人问他多大 答24 嗯嗯 真是看不出呢 到此时 我还没觉得有哪些不对

中间他接了个电话 跟dm说 我妈怀疑我不在打本你能和我妈说一下吗 dm:嗯? 我:嗯? 但是dm也乖乖配合了 我们所有人还跟他妈视频通话 还拍合照 我们还让花臂男不要露出他的花臂 我说我这看着多么的乖巧 让阿姨放心哦

继续进行有个环节要找dm私聊 我也没注意聊完我就回来跟大家聊 除了体毛哥大家还都挺能聊的 女孩子真的都好可爱 然后另外俩小孩反正也一直加入话题 然后我还给两个女生分享我美妙的孙策的体验 人家给我分享告别诗和山楂林 结果我们忽然发现 嗯?体毛哥怎么私聊了这么久? 空气中幽幽的传来一句 “他可能要跳车” 我这人反应是真的慢 我的大脑好像那种保护机制 就是当我需要做出决策和反应的时候 第一时间就跳闸保护 大脑直接关机

体毛哥回来了之后 dm:他有话和大家说 体毛哥:不好意思大家 我那个未成年的前女友用自|杀威胁他现在一定要见面 我们:你快去吧… 等到他真的走了之后 我的大脑重启了 满脑子所以现在是怎么样… 我可能当时的想法就是要么算了 就是让今天结束在这里吧 dm进来说接受存档吗 然后大家都不接受 协商一圈最后还是店长上车了 可以说是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反正这种情况下我也就是本着赶紧结束的心态继续进行了 沉浸环节让16岁卫衣男说话也支支吾吾不说话 后来知道这是他和花臂男第二个情感本 第一个是他们前两天打的告别诗 我寻思这还是挺爱打的啊 卫衣男在本里被我一顿骂 感觉被我骂难受了(没有真的在骂 就是带着感情的倾诉了下他在本里干的事)

一点半结束了 结束了我这煎熬的6小时 各位走了之后我还一定要留在店里跟dm复盘 复盘孙策的美好的花铺的离谱 三点到家睡觉 今天一看怎么有人还要上班啊 低头一看 原来是我 哈哈!

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再议住房、消费和生育的关系

早上一起来,就看到一个朋友发来的公众号文章《专家建议:想要拉动消费,就要给年轻人免费发房子》。我一看这标题,没等打开链接看文章,就回复说,“如果发房子能有用,早就没有住房问题了”。对方回了我一个诡异的表情包。

我好奇地打开公号链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个专家居然是“厦大教授赵燕菁”!虽然标题写的是我,但整篇文章都是作者在发表宏论,只是在中间有一句话提到“一名叫赵燕菁的教授提出,如果真的想要拉动消费,那么就要给年轻人免费发房子”,既没说来龙,也没说去脉,然后就煞有介事地发挥起来。我赶紧上网一查,嚯!讨论还真不少,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但就是没有人问一句这个“厦大教授”在哪里说的。

其实这句话的来源是观视频“2020年中国政治经济40人论坛”年会中间的一个采访。现在B站还有这个视频,22.8万人观看过。标题是“解决住房的根本不靠政府分房,而是如何让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买得起房”。

和现在网上那个“厦大教授”说的完全相反!一个学术观点,居然能被互联网世界改造成这样,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当然,有人会疑问你为什么还写文章和作者商榷?我大体浏览了一下,这些公号的作者不是假名、笔名,就是不知背景的小作者,你的那句话就是被用来博取流量抓取眼球,是否真假根本不重要。你想和他们商榷都无从商榷起,因为那句话根本不是你说的!

其实,住房和消费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别说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我在原视频里也不能完全说清楚。原视频里,我只是强调住房不能“免费”发,而是要创造让年轻人买得起的住房制度,也就是我一贯主张的“先租后售”。但是和消费的关系并没有“发一套房子”这么简单。一直以来,学界的一个主流观点,就是商品住房榨干了“六个钱包”,家庭债务将其他消费需求“挤出”了市场,如果要想扩大内需,就要把房价压下来。

这一套说法看似符合常识,但却不符合事实。从去年开始房地产就一路下滑,房价一跌再跌,但是你看到内需扩大了吗?不仅中国如此,世界各国房地产不景气的同时都伴随着消费下滑。

如果放到更长的经济周期,你甚至可以看到相反的住房消费效应——房价上涨的房地产繁荣的周期,大多也是消费扩张的周期。尽管我非常不想得出房地产拉动消费的结论,但事实却是如此。

当事实和常识发生冲突时,我们应当放弃的是常识而不是事实。我之所以一直不认为“房价下跌利好消费”,就是从现代货币角度看,消费和市场上货币的总量是正相关的。现代货币,特别是M2,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创造的。如果社融下降,消费大概率会萎缩。

房地产相关贷款是银行社融的大头,其他贷款很多也是以不动产做抵押,这意味着现在市场上的货币,很多都是由房地产创造的。如果房价下跌,社融会下降还是上升呢?如果市场上货币总量收缩,消费会上升还是下降呢?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

房价高影响消费,房价低也应消费,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那就是只有少数同时熟悉房地产和货币创造的专业学者才知道的现象,那就是创造资本和提供消费的其实并不是同一伙人,对应地,房地产市场也应该有两种住房,创造资本的住房价格要高,同样的住房能抵押更多贷款;而创造消费的住房价格要低,同样的收入能剩余更多的收入用于其他消费,能有更大的面积容纳耐用消费品。这才是我在这个视频里提到的重点——住房双轨制以及与此对应的“先租后售”模式。而不是被自媒体演绎出来段子——“给年轻人免费发房子”。

至此可以看出,住房和消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即使我提出的“双轨制”也还是一种建议性的方案而已,因为在标准经济学里有一个没有经过检验的共识,那就是“单一市场里任何双轨制都是低效率的”,因为理论上这样的制度一定会出现套利(尽管新加坡的住房制度已经验证了双轨制的可行性)。自媒体把这样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降低为“给年轻人免费发房子”,然后自作聪明地大发议论,表面上看有助于将住房和消费变为一个公共话题,但对解决问题几乎毫无助益。

关于“发房子拉动消费”话题使我联想到一年前我在2021年第十八届蓝筹年会上的一个发言。这个发言被自媒体自行剪辑为“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适当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雷人的观点也是一脸懵逼,“这真的是我说的?”我那次演讲实际提出的问题是“计划生育时人口约6、7亿,为什么现在14亿反而人口不足?”。文字稿首发于经济观察网,道亦有道传媒经转载,网上都可以查到。其实,我那次发言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适当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而是“建议给多生孩子的家庭奖励”。

当然,自媒体硬把“奖励多生”解读为“惩罚少生”也没问题。因为这实际上就是一回事。但问题是这根本不是我那次讨论的重点。我的观点是,各国人口下降是由于现代金融制度导致的。

由于养老金制度替代了家庭代际互保功能,所以家庭生育的效用没了,而家庭人口的减少,反过来又导致养老金制度沦为庞氏骗局。一个合理的推论就是,只要集体养老的制度不变,奖励还是惩罚都不会改变生育率下降的总趋势。为了避免养老金崩溃,就要延长缴纳养老金的就业年龄,缩短领取养老金的被抚养年龄。这和网上传的“适当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完全是两回事。但对于网上铺天盖地的批评和误解,你根本无从反驳,因为没有人能为一个他没有说过的观点进行辩护。

相信遭遇到此类网络无妄之灾的人不少,但我原先以为都会是一些有影响的大V,捏造一些抓人眼球的段子也轮不到我这样的普通教师。我不仅因为“适当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被捧上热搜,并能够在一年之后还可以荣登“专家教授‘金句名言’”。我看了下,这里面有黄有光、张曙光、管清友……估计他们入选的“金句”也是被网络改造过的。在网络上被骂几句其实无所谓,真正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把捏造、扭曲过的观点强加在大V名下赚取网络流量的现象。

一种观点是舆情操控。网络上大量带有政治、经济、宗教目的“网络水军”被有目的操控操作某一个话题,俗称“带节奏”。比如大家常听到的“行走的50万”“五毛”“美分”“1450”,不同政治观点的网络群体也会给对方舆论领袖集体画像,不论观点正确与否,只要是某一群体代表性大V说的,都会遭到力捧或谩骂。不过在我看来,这类网络“阴谋论”存在,但对操作中性的学术话题兴趣不大。

另一种观点是网民整体受教育水平的下降。一个2002年到2015年的统计表明,中国互联网网民所受教育的水平不断下降,初中及以下的网民比重超过一半。随后几年的这一比重还在增加。这些网民对专业程度较深的讨论很少参与,而一旦有自媒体把专业话题“简化”为这类群体自以为能够听懂的“人话”,就会很容易掀起网络风暴。这就像当年为了便于大众理解,把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工作简化为“1+1”导致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热是一样。

不过我自己更相信是互联网“点击率”和财富挂钩这一机制导致。由于点击率意味着流量,而流量又与财富收入相连,网络上就会有一种内在的动力自动将长逻辑链学术讨论降维。加上网络匿名的特点,进一步导致网络话题的低俗化。

正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使得断章取义重塑敏感话题成为有利可图的网络行为。观点被扭曲的受害者只不过是市场为了迎合低水平读者的牺牲品。你要想利用市场机制的便利传播学术思想,就要做好为各机制付出“代价”的准备。

怎样避免网络“低智化”带来的无妄之灾?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集体养老机制与个体生育选择”(公众号《存量规划前沿》),当我写道“按照现在的统筹模式,退休时获得的养老金和你有没有子女是无关的,这就意味着不生小孩的人退休后是靠别人家的小孩‘供养’”的时候,我特意强调“这一点是大多数人最难理解的部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如果正在阅读本文的你暂时不能理解这一点,说明已经触碰到你的专业盲区,那么本文后面的讨论也不必往下继续阅读了”。有没有用,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德州决胜脱贫攻坚# 【德州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平原县腰站镇小芝坊村贫困户姚光珍的小院里非常热闹,公鸡母鸡的叫声汇成一支
  • 下午15:30,依旧是#乐居追地# 的专属时间 土拍大厅防疫工作丝毫没有放松,健康码、量体温仍旧是不能少的~[good]漫长的疫情已渐渐远去,北京各方面都整装重
  • #mewgulf[超话]# 【200510】 弟弟经纪人发ig快拍: Goodnight️️️⭐️ @gulfkanawut17 (每日一晚安) cr
  • 有些人真是看不清了,当初说的好听,有钱还你,还带利息,2年半过去了我也从来没问你要过,别我不要你也不吭声了,回家还跟我妈说得好听说下次见面还我!!然后见面又说,
  • 为什么人长大就会用微信呢 明明什么功能都没有QQ便利 以前常发空间的 现在干什么都是发朋友圈了…我朋友圈也发的很勤 看到有意思的事得分享阿 自己快乐有什么意思
  • #拾忆鉴思录##八大散人##情感语录# 你在那头,我在这头, 你是曾经的暖阳。 我把你留在灵魂里, 地面五彩的云, 你捏脚紧急的跑, 我用一生规划。 说实话,
  • 木槿花~花语:温柔的坚持♾永恒的美丽 木槿花朝开暮落,但每一次凋谢都是为了下一次更绚烂地开放。就像太阳不断地落下又升起,就像春去秋来四季轮转,却是生生不息。更
  • 【#时代旋律、家国情怀——2019年融屏传播优选##影响力演员榜#】候选人@郭京飞 #郭京飞[超话]# 话剧演员出身的他有着过硬的演技,《失恋33天》中的陆然
  • 我说叫有量,杨辉说叫酒酒,我妈说听杨辉的[摊手] 好吧……胳膊拧不过大腿 你好酒酒 果然帅狗比较招风 今晚被母狗缠身,还是大狗,甩都甩不掉的那种,跑了还撵我们的
  • 「写在肾结石手术后的第十四天」 ——★2017.6.24:半夜第一次发作,前一天下午腰和小肚子就开始隐约酸痛,但被我迷之自信的当作是生理期前兆,压根没当回事,
  • 人生中真有那么多事情如此的神奇美妙,比如这是我第一次睡在郊外的车上,听着村里人家的狗叫声,爬在树上的小知了絮絮叨叨的聊天,看着满天闪烁的星星⭐️,超级大的无敌月
  • #張國榮經典歌曲##十七周年继续宠爱张国荣# ▪️十七年風花雪月 你我共同渡過 ——《共同渡過》 ▪️風繼續吹 我繼續追 ——《風繼續吹》 ▪️沉默是金 灑脫
  • #龙俊亨[超话]#為了迎接185日後退伍的龍爺,龍俊亨公益站舉辦一個全球的活動望大家能夠参與⚡ 讓龍爺都知道我們還在他的身邊[米奇比心][米奇比心] "난 여기
  • ②⓪ /『』 ❝ 第二十天献给我的入坑曲 我和laruku的初遇☞ 忘记是从电台还是杂志送的CD里听到的 只记得“真白な時は風に……”响起的刹那 晶莹剔
  • 真正有福报的女人,都是内敛的,内涵的。在慢慢成熟后,你会渐渐明白:女人的好命从来不是通过“作”得来的,真正的好命是靠自己的修养、学识、能力、待人接物等慢慢积累来
  • 最!新!消!息! 大家好我是maggie也可叫我麦吉 我是一名初中党,爱好画画 但是非专业 时不时可能会写些小甜文 做些小手帐毕竟我是个小萌新可能不会太好,还请
  • #无限王者团信[超话]# P 1是原词。P 2进行了小改。 想见你想见你只想见你。 想和你并肩在舞台上闪耀, 想和你一起努力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是你wake
  • 每次收拾东西的时候都会翻一翻看一看,每次都挺感慨的,我居然保留了这么多的东西,他写给我的明信片和信甚至小到以前上课传的小纸条我都还留着,每年都会洗一波照片,发现
  • 伯明翰大学信息更新: 1、伯明翰商学院本科项目重新开启: 伯明翰所有本科项目现在重新对海外学生开放四周。如果有任何变化会随时更新。请注意,只有以下预科项目的学
  • 最好的生活状态莫过于,你在你的青春年纪傻傻地为了理想坚持过,最后回到平淡用现实的方法让自己生活下去[哆啦A梦开心]。能实现梦想自然是最好,但没能实现也没有什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