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开启了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连日来,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河南信大网御科技有限公司各项目进展顺利,公司副总经理郭义伟十分开心。“此前我们一度面临研发场地紧张的问题,多亏金水区政府在产业集聚的河南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帮助协调解决并发放租赁补贴,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完善拟态防御产业链。”郭义伟说。
金水区委书记张红伟表示,金水区有3.8万家科技类企业,其中科技型企业已超2000家。“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换道领跑战略行动,以重点项目和企业培育为带动,打造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创新链和产业链,实现技术高级化、产品名牌化、产业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张红伟说。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河南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将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完善创新体系,做强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健全创新制度,优化创新环境。
今年3月份,由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牵头,河南省内18家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参与建设的龙门实验室揭牌。“龙门实验室的使命是立足中原、智造中国、装备世界。长期目标是建成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能够支撑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中国工程院院士、龙门实验室主任樊会涛表示。
河南紧抓重塑实验室体系、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工作,聚焦产业发展,攻克关键技术。自2021年7月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嵩山实验室揭牌以来,目前河南已建成聚焦种业科技的神农种业实验室、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实验室、聚焦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的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聚焦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的龙门实验室,以及聚焦关键金属与材料的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6家省实验室,为优势产业在新赛道上提供澎湃动力。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河南将高标准谋划建设10家突破引领、综合集成的省实验室,使之成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化对接融通的引领阵地和源头支撑,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打造引擎。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今年1月份,3列满载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机等成套煤矿综采装备的郑煤机整车专列陆续在郑州铁路局开封货运站发车,经满洲里出境,奔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这一批次班列运输的成套设备将用于俄罗斯煤炭主采区的煤炭开采。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井工综采装备制造的全球领跑者。去年7月份,郑煤机就将国内首套由单一厂家自主供货的成套化综采装备顺利销往土耳其。该套综采装备在奥日欣煤矿成功应用后,凭借稳定可靠的三机配套,帮助矿方实现了高产高效出煤。
“郑煤机不仅具备生产世界最高液压支架的能力,比肩国际煤机领军企业,而且还提供全流程自主研发的综采装备整体解决方案。”郑煤机董事长焦承尧表示,郑煤机的国际化战略正不断迈出新步伐。
当前,河南正处于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的阶段,以煤矿机械为代表的各类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大中型客车、盾构机、大型拖拉机、大型矿山装备、特高压装备等一批高端产品闻名国内外,工业机器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产品增势强劲。河南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0个、207个中类中的197个,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近年来,河南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强力推动换道领跑,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显著提升。”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鸣表示,河南成功研发出全球采高最高、技术指标最高的液压支架、国内首款无人驾驶纯电动拖拉机、国内首台用于高原高寒大直径硬岩掘进盾构机、国内首辆自动驾驶氢燃料客车等,高铁轴承、量子通信、光互连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的取得引领全省制造业不断攀上新高度。
数据显示,河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54万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8万亿元,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8家、116家、8387家和15145家。
在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河南还注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据了解,河南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现代食品2个万亿元级及19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4.0%和12.0%,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推进,两化融合指数居全国第13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57%。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俺今年种的近500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90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镇种粮大户王国栋开心地说。在刚刚过去的夏收中,作为小麦主产区的开封市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小麦生产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三增”的良好态势。
夏粮丰收,为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又增添了信心和底气。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其中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1万吨,稳居全国第一位,再创历史新高。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宋虎振说,河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自觉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看待粮食生产,把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核心区,不断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努力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的优质河南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尤其是口粮绝对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数据显示,自2013年河南全省粮食面积首次突破1.6亿亩以来,已连续9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2021年粮食面积达到1.61亿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3.4%,其中小麦面积8536万亩,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粮食总产量方面,河南2013年、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先后突破1200亿斤、1300亿斤,并已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2021年河南全省人均占有粮食662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8公斤,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
一手推动藏粮于地夯基础,一手推动藏粮于技挖潜力。河南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依法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等行为;同时加强技术攻关,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的若干意见》,实施种业振兴六大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规划建设“中原农谷”。郑麦9023、矮抗58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
“河南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健介绍,10年来,河南经济总量先后迈上3万亿元、4万亿元、5万亿元大台阶,较2012年接近翻番,稳居全国第五位。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开启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开启了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连日来,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河南信大网御科技有限公司各项目进展顺利,公司副总经理郭义伟十分开心。“此前我们一度面临研发场地紧张的问题,多亏金水区政府在产业集聚的河南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帮助协调解决并发放租赁补贴,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完善拟态防御产业链。”郭义伟说。

金水区委书记张红伟表示,金水区有3.8万家科技类企业,其中科技型企业已超2000家。“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换道领跑战略行动,以重点项目和企业培育为带动,打造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创新链和产业链,实现技术高级化、产品名牌化、产业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张红伟说。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河南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将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完善创新体系,做强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健全创新制度,优化创新环境。

今年3月份,由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牵头,河南省内18家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参与建设的龙门实验室揭牌。“龙门实验室的使命是立足中原、智造中国、装备世界。长期目标是建成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能够支撑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中国工程院院士、龙门实验室主任樊会涛表示。

河南紧抓重塑实验室体系、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工作,聚焦产业发展,攻克关键技术。自2021年7月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嵩山实验室揭牌以来,目前河南已建成聚焦种业科技的神农种业实验室、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实验室、聚焦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的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聚焦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的龙门实验室,以及聚焦关键金属与材料的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6家省实验室,为优势产业在新赛道上提供澎湃动力。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河南将高标准谋划建设10家突破引领、综合集成的省实验室,使之成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化对接融通的引领阵地和源头支撑,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打造引擎。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今年1月份,3列满载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机等成套煤矿综采装备的郑煤机整车专列陆续在郑州铁路局开封货运站发车,经满洲里出境,奔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这一批次班列运输的成套设备将用于俄罗斯煤炭主采区的煤炭开采。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井工综采装备制造的全球领跑者。去年7月份,郑煤机就将国内首套由单一厂家自主供货的成套化综采装备顺利销往土耳其。该套综采装备在奥日欣煤矿成功应用后,凭借稳定可靠的三机配套,帮助矿方实现了高产高效出煤。

“郑煤机不仅具备生产世界最高液压支架的能力,比肩国际煤机领军企业,而且还提供全流程自主研发的综采装备整体解决方案。”郑煤机董事长焦承尧表示,郑煤机的国际化战略正不断迈出新步伐。

当前,河南正处于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的阶段,以煤矿机械为代表的各类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大中型客车、盾构机、大型拖拉机、大型矿山装备、特高压装备等一批高端产品闻名国内外,工业机器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产品增势强劲。河南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0个、207个中类中的197个,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近年来,河南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强力推动换道领跑,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显著提升。”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鸣表示,河南成功研发出全球采高最高、技术指标最高的液压支架、国内首款无人驾驶纯电动拖拉机、国内首台用于高原高寒大直径硬岩掘进盾构机、国内首辆自动驾驶氢燃料客车等,高铁轴承、量子通信、光互连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的取得引领全省制造业不断攀上新高度。

数据显示,河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54万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8万亿元,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8家、116家、8387家和15145家。

在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河南还注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据了解,河南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现代食品2个万亿元级及19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4.0%和12.0%,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推进,两化融合指数居全国第13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57%。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俺今年种的近500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90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镇种粮大户王国栋开心地说。在刚刚过去的夏收中,作为小麦主产区的开封市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小麦生产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三增”的良好态势。

夏粮丰收,为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又增添了信心和底气。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其中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1万吨,稳居全国第一位,再创历史新高。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宋虎振说,河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自觉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看待粮食生产,把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核心区,不断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努力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的优质河南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尤其是口粮绝对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数据显示,自2013年河南全省粮食面积首次突破1.6亿亩以来,已连续9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2021年粮食面积达到1.61亿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3.4%,其中小麦面积8536万亩,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粮食总产量方面,河南2013年、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先后突破1200亿斤、1300亿斤,并已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2021年河南全省人均占有粮食662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8公斤,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

一手推动藏粮于地夯基础,一手推动藏粮于技挖潜力。河南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依法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等行为;同时加强技术攻关,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的若干意见》,实施种业振兴六大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规划建设“中原农谷”。郑麦9023、矮抗58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

“河南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健介绍,10年来,河南经济总量先后迈上3万亿元、4万亿元、5万亿元大台阶,较2012年接近翻番,稳居全国第五位。https://t.cn/A6aujaSJ

【开启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开启了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连日来,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河南信大网御科技有限公司各项目进展顺利,公司副总经理郭义伟十分开心。“此前我们一度面临研发场地紧张的问题,多亏金水区政府在产业集聚的河南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帮助协调解决并发放租赁补贴,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完善拟态防御产业链。”郭义伟说。

金水区委书记张红伟表示,金水区有3.8万家科技类企业,其中科技型企业已超2000家。“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换道领跑战略行动,以重点项目和企业培育为带动,打造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创新链和产业链,实现技术高级化、产品名牌化、产业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张红伟说。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河南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将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完善创新体系,做强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健全创新制度,优化创新环境。

今年3月份,由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牵头,河南省内18家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参与建设的龙门实验室揭牌。“龙门实验室的使命是立足中原、智造中国、装备世界。长期目标是建成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能够支撑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中国工程院院士、龙门实验室主任樊会涛表示。

河南紧抓重塑实验室体系、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工作,聚焦产业发展,攻克关键技术。自2021年7月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嵩山实验室揭牌以来,目前河南已建成聚焦种业科技的神农种业实验室、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实验室、聚焦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的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聚焦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的龙门实验室,以及聚焦关键金属与材料的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6家省实验室,为优势产业在新赛道上提供澎湃动力。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河南将高标准谋划建设10家突破引领、综合集成的省实验室,使之成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化对接融通的引领阵地和源头支撑,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打造引擎。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今年1月份,3列满载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机等成套煤矿综采装备的郑煤机整车专列陆续在郑州铁路局开封货运站发车,经满洲里出境,奔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这一批次班列运输的成套设备将用于俄罗斯煤炭主采区的煤炭开采。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井工综采装备制造的全球领跑者。去年7月份,郑煤机就将国内首套由单一厂家自主供货的成套化综采装备顺利销往土耳其。该套综采装备在奥日欣煤矿成功应用后,凭借稳定可靠的三机配套,帮助矿方实现了高产高效出煤。

“郑煤机不仅具备生产世界最高液压支架的能力,比肩国际煤机领军企业,而且还提供全流程自主研发的综采装备整体解决方案。”郑煤机董事长焦承尧表示,郑煤机的国际化战略正不断迈出新步伐。

当前,河南正处于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的阶段,以煤矿机械为代表的各类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大中型客车、盾构机、大型拖拉机、大型矿山装备、特高压装备等一批高端产品闻名国内外,工业机器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产品增势强劲。河南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0个、207个中类中的197个,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近年来,河南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强力推动换道领跑,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显著提升。”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鸣表示,河南成功研发出全球采高最高、技术指标最高的液压支架、国内首款无人驾驶纯电动拖拉机、国内首台用于高原高寒大直径硬岩掘进盾构机、国内首辆自动驾驶氢燃料客车等,高铁轴承、量子通信、光互连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的取得引领全省制造业不断攀上新高度。

数据显示,河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54万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8万亿元,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8家、116家、8387家和15145家。

在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河南还注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据了解,河南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现代食品2个万亿元级及19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4.0%和12.0%,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推进,两化融合指数居全国第13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57%。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俺今年种的近500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90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镇种粮大户王国栋开心地说。在刚刚过去的夏收中,作为小麦主产区的开封市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小麦生产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三增”的良好态势。

夏粮丰收,为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又增添了信心和底气。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其中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1万吨,稳居全国第一位,再创历史新高。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宋虎振说,河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自觉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看待粮食生产,把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核心区,不断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努力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的优质河南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尤其是口粮绝对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数据显示,自2013年河南全省粮食面积首次突破1.6亿亩以来,已连续9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2021年粮食面积达到1.61亿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3.4%,其中小麦面积8536万亩,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粮食总产量方面,河南2013年、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先后突破1200亿斤、1300亿斤,并已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2021年河南全省人均占有粮食662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8公斤,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

一手推动藏粮于地夯基础,一手推动藏粮于技挖潜力。河南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依法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等行为;同时加强技术攻关,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的若干意见》,实施种业振兴六大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规划建设“中原农谷”。郑麦9023、矮抗58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

“河南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健介绍,10年来,河南经济总量先后迈上3万亿元、4万亿元、5万亿元大台阶,较2012年接近翻番,稳居全国第五位。https://t.cn/A6aujaS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辉腾锡勒草原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有学者认为华北克拉通已经减薄并遭到破坏,但是地下深部金刚石有可能在克拉通减薄之前就形成了,只要岩浆起源深或穿过富含金刚石层,就有
  • 拍摄的时候除了人在还有什么作用,所有的沟通都要别人来,演员台词儿说不好你不会指导,表演有没问题你看不出来,好不容易等你张嘴了还让我越轴拍,每次都得临拍摄了才能等
  • 在徐铁英、马汉山、方步亭、谢培东的表演和周旋里,曾可达总是显得无知、被动、仓促,甚至还在一次次和“建丰同志”的通话中露出愚笨和屡教不改,即使是在他们铁血救国会内
  • )kill me[晕][晕][晕]修身齐家治国安民平天下是巨难无比的进阶任务,独善吾身于我都有点气喘吁吁‍希望也相信一切过去终收获,至少更强大更乐观,就是那句生
  • (《石壶论画语要》p43人民美术出版社 陈滞冬编著) #遇见艺术[超话]##书画新浪潮##这就是中国风# 图1—10、赵孟頫《洛神赋》#遇见一家书店# 近日北京
  • 陈道明老师在那个节目怼一堆小年轻,原因是一群孩子苦练传统文化,但是评委席上一些小年轻觉得没创新没意义,也不知道他们对自己哪来那么大的自信。尽管叶倩文老师不年轻了
  • “家玩”的提出,也让中国中大型SUV被BJ60重新定义:不能让全家人一起玩得更酷的SUV不是好SUV。 图片来源:田亮个人抖音号 其实,真正的好戏的确不远了,据
  • 她是来自荷兰的23岁网络名人模特这件事也造成了一个可笑的局面。她是来自荷兰的23岁网络名人模特 这件事也造成了一个可笑的局面。
  • 当时就想起我小孩说的,“想成为一个无忧无虑的人”“希望做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简单,真诚,果然人总是会反复喜欢上同一类型的人,小宇,你不出来,我就浅浅补一下别的
  • ” -大叔:“我没做什么,是它自己选择的。” -志雄:“你这是不想知道所以让我闭嘴的意思啊,是吧?
  • 会议以《鹿精灵》主人公迪尔“走过世界的足迹”为串联主线,通过鹿精灵发行到的国家、旅行过的城市作为不凡之“路”的伊始,在未来将更多的勇气、爱心、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
  • 1️⃣Sup X Tif蓝联名短袖52这个绿太太好看啦,hin有辨识度的印花,版型宽松,男女同款,推荐和家属入情侣款呀~背后肩膀小印花点睛之笔,现在买可以直接穿
  • 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涵姐,再自由发挥,在大领导面前重要的不是读了什么、念了什么,而是随机应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发言不仅要陈述一年的业绩和来年的目标,还要表示对领导的
  • 当年大学刚毕业的图顿在索尼唱片市场部就职,一年后图顿去了一家名为Groucho的私人会员制酒工作,90年代末的Groucho成为了各种名人半夜的必经之地。由于拥
  • 风吹不进拐角燠热化着油腻的汗水站在天台上的猫,也不应和此时,有多少心声在呼唤一场暴风雨 2022.4.27.夜.[2022][音乐][音乐](悬着的心放下来了
  • 特别是很多炒过币的人看Pi,如果思路不能转变,他会更看不懂Pi。看结论,结论是根据分析说明的计算结果所得,肯定亲子关系或否定亲子关系一般用支持和不支持来下结论,
  • “风娇和日暖,花影伴书眠” 4.25日【枕花眠】上,贝勾三件套送披帛(详情请看图),再享新品满200⛔️20,仅限上新三天喔~ 卷··本·条5.17送新品裙子
  • 当前,席卷全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国内科技创新资源战略布局正在深度重构,惟有坚持“四个面向”增强自主创新实力,培育更多战略科技力量,突破关键核心
  • 看FS也是这样,我们的常识看法只是知道表面的,至于房屋的坐落方向,地气的衰旺,龙的赴伏,风势的转变以及水道的阴阳之类:那就是FS先生的专门学间,而非吾人之所能得
  • 愿你保持活泼泼, 无论是治愈力还是勇于尝试也好,永远对生活充满向往❤一大早就有朋友和我分享喜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昨天的小品有病没病,大家看了开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