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贡柑“抢鲜”登顶广州塔】
现在的丹霞山仍是层峦耸翠,山下也另有一番好风景,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贡柑挂满枝头的景象,漫山遍野的金黄果子,颗颗圆润饱满、果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12月7日晚上,丹霞贡柑来到广州,登上广州地标广州塔,举办“广东柑橘‘12221’市场营销行动——丹霞贡柑登顶广州塔品鉴推介会”。旨在进一步打响丹霞贡柑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品牌知名度,提升丹霞贡柑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和号召力,拓展销售渠道,为柑农办实事,助力柑农增收致富。

在广州塔推介会现场,韶关市仁化县委副书记刘海旺给大家描绘了此刻丹霞贡柑果园里的美景:“正值丹霞贡柑成熟采收时节,此刻的丹霞山下,贡柑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果农们丰收的笑脸。轻轻剥开一颗丹霞贡柑,每一次入口的沁人心脾,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时光沉淀的清甜,是仁化人民的坚守,是我们每年秋冬最甜蜜的期盼。”

据刘海旺介绍,近年来仁化县深入推进丹霞贡柑“12221”市场体系建设工作,积极践行“我为柑农办实事”系列活动,丹霞贡柑产业蓬勃发展,已逐渐发展成“全贡柑第一县”,种植规模及产量稳居全国第一。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郑宏宣在致辞中指出:仁化县找准出发点,切实为柑农办实事,丹霞贡柑已经成为仁化人民的“致富果”,这就是“12221”的推动作用。“12221”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这串数字高度浓缩了广东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它改变了过去农业只抓生产“一条腿走路”的现象,转变为市场、生产两手抓、两手硬,把市场挺在生产前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这套先行先试模式的指导下,广东打造了多个特色农产品营销实战的成功案例,广东荔枝、徐闻菠萝等“粤字号”农产品红遍五湖四海,八方农民增收致富。下来通过持续深化“12221”丹霞贡柑市场体系建设,市场倒逼生产培优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实行标准化经营,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祝愿丹霞贡柑走进大湾区、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随着出席推介会的嘉宾共同按下亮灯按钮,丹霞贡柑的标志亮灯广州塔。通过这个万众瞩目的广州地标,向全世界宣告:丹霞贡柑来了!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承办,南方农村报社、仁化县人民政府协办。

丹霞贡柑为什么好吃?

跨过巍巍南岭,穿过梅关古道,就来到北纬25度的丹霞山畔。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被誉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贡柑,就生长于此。

丹霞贡柑为什么好吃?看看其生长的环境,世界公认的黄金气候生态带为果树生长带来充足的阳光、丰沛的雨水,有利于果实糖度的积累。丹霞地貌独有的红砂岩壤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良好的生长环境赋予丹霞贡柑“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特殊色泽,有着与丹霞日出相似的外形,皮薄易剥、肉脆化渣、清甜香蜜,故名为丹霞贡柑。

“不是所有的贡柑都叫丹霞贡柑。”据刘海旺介绍,只有仁化县出品,经过丹霞贡柑品控中心层层筛选而来的贡柑,才能被赋予“丹霞贡柑”的称号,并有资格使用集商标注册、产品溯源、防伪标签为一体的丹霞贡柑品牌包装。

对品质的严格把控,让丹霞贡柑屡获殊荣,品牌效益日益凸显。2019年,仁化县被认定为“仁化贡柑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及“贡柑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丹霞贡柑被核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被认定为“粤字号”年度最有价值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0年,“丹霞贡柑”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目前,全县共8家企业获得“粤字号”广东省名牌产品,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个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黄坑镇、黄坑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和示范村”。

外国友人为丹霞贡柑打call

“丹霞贡柑我们都爱!”在广州塔推介会现场,多位外国友人品尝丹霞贡柑后,齐齐表达了对丹霞贡柑的喜爱之情。

“丹霞贡柑很甜很多汁,我觉得非常好吃,用它做的甜品也别有一番风味。”来自印度的安娜表示,她对在广州塔举行的水果品鉴推介会感到非常新奇,“在广州地标的加持下,我们都想了解丹霞贡柑。”

安娜还告诉记者,她家乡的亲人朋友都非常喜欢来自中国广东的特产,比如荔枝等。“不过,在我们国家,荔枝卖得特别贵。所以之前我回家时,经常都会带上荔枝。这次吃完美味的丹霞贡柑,我下次回家时也一定要带上一些给他们尝尝。”安娜说。

丹霞山下种成全国贡柑第一县

12月1日,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山脚下、阅丹公路旁的省级古村落夏富村热闹非凡,韶关仁化县丹霞贡柑开园节系列活动在这里开幕。当天,10辆专车满载逾40万斤丹霞贡柑,发往北京、上海、武汉等全国10座城市,让全国各地消费者品尝来自仁化的甜蜜。

近年来,仁化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推广“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推动优质特色农产品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深感构建完整产业链的重要性。”据刘海旺介绍,仁化县成立了仁化县柑橘产业协会,种植企业、加工企业、物流企业等多方经营主体一应俱全。建设了仁化县丹霞贡柑品控中心,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的丹霞贡柑认证分选场,拥有国内顶级4通道智能分选线,可对贡柑的大小、色泽、酸甜度、瑕疵、空心、农残等关键指标做无损筛选,确保丹霞贡柑产品以统一标准走上市场。

如今,柑橘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摇钱树”。仁化县贡柑种植面积达20万亩,总产量约30万吨,种植规模及产量稳居全国第一。总产值约18亿元,产业覆盖全部乡镇,带动全县3万余户农民。

一颗颗金果果正走出粤北“深山”,走向世界,小小的贡柑也成为了仁化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让农业高质高效,让农民富裕富足。

丹霞贡柑“抢鲜”上市

最近几天,丹霞贡柑正全面“抢鲜”上市。在黄坑镇的贡柑基地上,果农们正按预售订单忙碌采摘贡柑,新鲜的贡柑经智能分选线筛选后,一箱箱打包好,由物流车辆速递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

“这两天,光在淘宝上就有好几百个订单,还有客户在微信直接下单的。这些天快递车都跑来这好几趟呢。我们还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推出了一斤装的试吃装,吸引了很多外地买家。”黄坑贡柑种植大户黄先生说,电商渠道的畅通,加速了自家贡柑销售。

据了解,当地贡柑种植大户一般是直接和快递合作的,快递车直接上门揽件,而一些种植产量少的果农可以把贡柑打包放到村电商站等快递车集中装运,果农销售自家的水果,货物流动更方便了,电商平台和快递服务为贡柑销售插上双翼。

钱大妈集团相关负责人出席推介会时也表示,一直以来,钱大妈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助力,为乡村振兴助力。“我们可以通过门店、菜吧和电商渠道,助力广东本土的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帮助更多像丹霞贡柑这样的广东特色农产品走进社区,走到全国、全世界的消费者身边。”(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追上半人马天体“读取”太阳系形成演化历史信息

  相比于常见的木星族彗星,由于半人马天体长期在柯伊伯带,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所以包含的物质更为原始,因此研究半人马天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太阳系的物质分布和演化。

  史建春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

  在木星轨道和海王星轨道之间,潜伏着数以万计由冰块和岩石组成的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偶尔会受到木星引力扰动的影响,被抛入太阳系内部,飞向太阳和地球。

  这类小天体被认为是许多木星族彗星和近地彗星的来源,由于其同时具有小行星和彗星的特征,因此被命名为半人马天体。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称这些邻近木星的半人马天体或能为揭晓太阳系奥秘提供重要线索。研究人员称,通过深入分析半人马天体,他们发现太阳系实际上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行星系统,并且一直处于变化状态。

  半人马天体来自何处?它能告诉我们更多有关太阳系的秘密吗?

  又远又小造成观测困难

  太阳系的形成始于46亿年前的一片原始星云,后经吸积、聚合、演化,星云内的原始物质有的合并成了八大行星,有的仍然松散分布在太空的几个带状区域。

  这些带状区域内的小天体是太阳系早期演化遗留下的证据,太阳系中的绝大部分小行星,是原始太阳星云的星子,这些星云在太阳形成初期就存在了。

  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带便是这样一个区域,其中大约有10万个直径超过100千米的天体,柯伊伯带内的天体主要由冻结的低沸点混合物构成,主要成分是水、氨和甲烷。在火星与木星之间也存在一个小行星带,这里的天体主要是由岩石和金属构成。

  相较于这两个小行星带,木星和海王星之间的半人马天体群,人类了解的还不多。

  “半人马天体是指轨道半长轴和近日距都在木星轨道和海王星轨道之间的一类小天体。大部分半人马天体起源于柯伊伯带。近几百万年,它们的轨道发生了变化,成为如今的半人马天体。”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史建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452颗半人马天体,第一颗被发现的半人马天体名为“944 Hidalgo”,于1920年由德国科学家发现,目前最大的半人马天体“10199 Chariklo”直径约260千米,于1997年由美国科学家发现。

  约一个世纪的光阴,为何只有452颗半人马天体被人类“捕获”踪迹?史建春解释:“半人马天体距离地球比较远,近日点在木星轨道外,也就是说,距地球最近的时候也在木星轨道外,再加上体积一般比较小、亮度比较暗,所以比较难发现。”

  此外,半人马天体是柯伊伯带天体和木星族彗星之间的过渡天体,它的轨道区域在动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半人马天体的轨道容易受到巨行星如木星的引力扰动,轨道发生变化。”史建春说。

  半人马天体可提供“独特”线索

  史建春介绍,一些半人马天体会呈现出类似彗星一样的活动性,会有彗发和彗尾。

  彗星一般由彗核、彗发、彗尾3部分组成。彗核由冰物质构成,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彗星物质升华,在冰核周围会形成一团看起来毛茸茸的彗发和一条长长的彗尾。

  “因为半人马天体长期在木星之外,所以附着在天体上的挥发性成分较多,如一氧化碳冰和二氧化碳冰,当温度升高易挥发气体冰升华后,裹挟在天体表面的尘埃就会被释放出来,经太阳光反射,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类似彗星的彗发和彗尾。”史建春介绍道。

  据媒体报道,在此次研究中,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塞利格曼说:“这些物质非常古老,包含着太阳系早期从未被融化过的冰。彗星之所以有趣,不仅是因为它们很漂亮,还因为它们可以为人类提供一种探测遥远太阳系物质化学成分的方法。”

  在史建春看来,与普通彗星不同的是,半人马天体的特质,为我们研究太阳系的演化,提供了“独特”的线索。

  “相比于常见的木星族彗星,由于半人马天体长期在柯伊伯带,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所以包含的物质更为原始,因此研究半人马天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太阳系的物质分布和演化。”史建春说,此外由于半人马天体的近日距在木星轨道外,温度较低,其活动机制与木星族彗星不同。木星族彗星的活动机制是水冰升华驱动,而半人马天体的活动机制是由气体冰的升华驱动,不能用水冰的挥发驱动来解释。因此,通过研究半人马天体,科学家可以比较水冰升华驱动和气体冰升华驱动彗星活动性的异同。

  据媒体报道,在此次研究中,科学家研究了半人马天体的数量,以及这些天体偶尔会成为飞往太阳的彗星的机制。他们估计,大约一半的半人马彗星是通过与木星和土星的轨道相互作用而被推入太阳系内部的;另一半由于太靠近木星,被困在木星的轨道上,然后因木星引力扰动的影响被甩向太阳系的中心。

  后一种机制为更好地观察这些即将成为彗星的半人马天体,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方法,正如这项研究所提出的,向木星发射一艘宇宙飞船,让它在木星轨道上运行,直到半人马天体穿越木星的轨道。然后宇宙飞船可以在半人马天体朝太阳飞去、变成彗星的过程中进行观测。

  实现“守株待星”并非难事

  这种“守株待星”的想法并非异想天开。“在木星轨道上等待半人马天体的方法确实可行。”史建春认为,人类目前的航天发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派遣飞船抵达木星并不困难。

  目前,人类已有多个航天器飞往外太阳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诺”号航天器,只花了大约5年时间就到达木星,目前正在拍摄木星的照片。

  此外,即使在小天体移动时,人类也有可能访问它们。例如,美国“奥西里斯-雷克斯”探测器访问了2亿英里外的贝努小行星;日本的“隼鸟2号”探测器从另一颗小行星“龙宫”上带回了一些岩石样本。

  “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彗星观测方案,根据具体科学目标可制定不同的观测方案,如对于著名的半人马彗星29P/Schwassmann-Wachmann,也可单独设计轨道进行绕飞观测。”史建春说。

  这将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画面:彗星中的冰由不同类型的分子和气体组成,它们在到达太阳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点开始燃烧;航天器就飞行在彗星身边,它“看着”彗星的形成过程,并通过测量彗尾了解彗星是由什么组成的。

  塞利格曼表示,通过这种方法,科学家可以弄清楚典型的彗星冰层在什么时候开始燃烧以及彗星的详细内部结构,从地面望远镜中弄清楚这些的希望非常小。

  同时,彗星的表面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喷发,形成陨石坑等。塞利格曼表示,了解这些现象,将帮助科学家更好的了解太阳系。这对理解太阳系中如何形成类地行星等事情很重要。

  史建春对此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通过跟踪、观测一颗半人马天体从小行星变成彗星、发育出彗发和彗尾的过程,有助于研究彗星的活动机制和早期太阳系中水和其他物质的成分分布,进而揭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来源:科技日报

【297710份核酸样本的背后——晚报记者走进核酸采样点和实验室】
“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9点,13个小时121个采样点采集了297710份核酸样本。”11月2日,西宁市城西区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3日下午4点半,检测结果公布:均为阴性。13个小时、297710份核酸样本的背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抗击疫情的根本遵循再一次被生动诠释。

疫情发生后,全省多地迅速响应,采取严格管控措施,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进行重点防控,城西区各行各业倾尽全力加入到抗疫当中,海东市派400名医护人员支援西区核酸检测……11月的西宁,午夜的气温跌至零度以下,但一场切断疫情传播的“竞速赛”正在进行,“我们有信心和信念,西宁加油!”晚报记者截取几个镜头向您讲述这些核酸样本背后的故事。

镜头一:行动迅速

根据西宁市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城西区辖区范围内设立121个核酸采样点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城西区人口32万多,人员流动性大,短期完成全员核酸检测极具挑战,统筹检测力量、组织群众参检,每个环节都是考验。

全省各地各部门都行动起来了!省市医疗机构,海东市、西宁大通、湟源、湟中等地的支援队伍第一时间加入了这场竞速赛。

一名来自海东市的医护人员说:“我们一共来了400名医护人员,已经分赴到城西各个核酸采样点。作为一名青海人,能够为省会西宁防疫贡献微薄的力量,很自豪。”

当天,记者在城西区黄河路100号临时核酸检测采样点看到,14顶蓝色帐篷下,医护人员、公安干警、联点街道的机关干部、志愿者、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全员上阵,14个入口前市民有序排着长队,志愿者周淼告诉记者,他们早上7点就来到这里维持秩序,现场有100多位工作人员持续向市民提供核酸采集服务。“我们分别被编入信息录入、人员分流和核酸采样等小组,每个小组有15人左右。”

现场,一位采样医护人员说,采集过程非常快,市民拿下口罩两三秒内就做完了。城西区环卫海湖新区二队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从海湖新区抽调了14名工作人员负责现场消杀工作。“一桶消毒液30公斤重,一天下来跑上十几个来回,大家从来不抱怨苦和累。”

根据指挥部相关工作要求,城西区教育局抽调800余名教师和工作人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前期对抽调人员进行了疫情防护知识及手机信息采集培训,经过多天的“实战”,他们已经十分熟悉手机采集工作了。

西宁的企业家也行动起来了。疫情发生后,西宁多家企业第一时间为封控小区提供物资,并主动请缨去防控一线当志愿者,西宁雄瑞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派出50多名保安人员分赴各个采集点维持现场秩序。公司负责人鞠洪海说,作为本土企业,西宁有需要,应当挺身而出。

镜头二:市民给力

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除了要配备足够的检测力量,更需要居民的默契配合。记者了解到,这一核酸采样点涉及周边9个小区,人口达5200余人。除常住居民外,还有多家企业、工地和商圈,流动人口也非常多,这对于社区工作人员来说,协调难度很大。

关键时刻,党员和志愿者发挥了作用。“越是危急时刻,越要挺身而出。”35岁党员王永明从疫情发生以来,就赶到社区要求报名当志愿者。从23日开始至今,他一直在各个核酸采样点维持秩序。“每天工作都在10个小时以上,很累,但很充实,党员就要冲锋在前。”

现场有很多老年人不会扫码登记,王永明说:“没事,我帮您登记,志愿者的工作就是这样,尽己所能,帮助他人。”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记者采访中感受到,对于全员核酸检测,前来采样的居民十分支持和配合。“为了自己,也为了咱们西宁,抓紧把核酸检测做完。你们记者也很辛苦,把防护做好啊,希望疫情很快就过去!”每个人的话语中都涌动着加油鼓励和暖心提醒。

“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西宁这个大家庭出份力。”临近中午,青海金辰有限公司负责人金宁买了一些午饭送到了采样点,疫情发生以来,她从公司派出了50多名志愿者在防控一线。“中午了,我来看看娃娃们,他们真的非常辛苦。”

午饭时间,附近的联通公司员工从食堂做了盒饭搭配着水果送了过来。脱下防护服,看着湿哒哒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等着采集的市民陈连存从周边的超市买了一箱矿泉水,“这些孩子太辛苦了,你们喝点水,我们不着急。”

镜头三:实验室内

青海省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内,检测员们神情专注。隔离衣、防护服、口罩、两层医用手套、防护面屏……这是医院检验科核酸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标配。实验室内,检测机器不停机,工作人员身着厚厚的防护服24小时轮番上阵。

“这几天,核酸检测的工作量倍增,每天工作持续8小时甚至更久。”医学检验科负责人说,样本检测量日最高检测量达5.5万人份。

记者了解到,样本在进实验室之前,要先从核酸采样点转运到各个实验室。这几天,采样点都是在各个社区、操场上或者小区某个空旷的地方,不可能采一个送一个,要成批量地采集,成批量地转运。转运的时候,样本是在严密包装下护送到实验室的。

西钢医院检验科医师霍生康说,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别说几个小时,几分钟衣服就湿透了。“这是大家的工作常态,我们进实验室前都不敢喝水。”

“小霍,你们已经在里边待了6个小时,还能撑住吗?”检测人员每接到一批样本,从样本核对、核酸提取、分析检测,到出检测结果,至少需要6个小时。在这里,人员、机器都开足了马力连轴转,一批样本分离完成,另一批样本立马送进实验室。和霍生康一起工作的14名工作人员,每天从早上9点进实验室,一直奋战到下午3点甚至更久,这已是常态。

297710份样本就这样被送往各个实验室进行检测。“为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我们开足马力,尽快做出结果来。”采访到最后,大家说:“我们希望每一份检测结果都是阴性的。”

3日下午4点半,好消息传来:297710份核酸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确实是令人激动的好消息,但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等于万事大吉,更不等于防控可以放松。”

专家表示:病毒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核酸检测呈阴性仅仅代表检测者在检测时间点以前没有感染,并不代表未来,更不代表可以放松防范。全员阴性只是一颗“短效定心丸”,万万不能因此盲目乐观、疏于防控。

采访手记:

初冬的西宁,天气一天天变冷,但西宁人的奉献精神却让人心里暖暖的。西宁是西宁人的城市,人人温暖,西宁定不会寒冷。297710份样本背后,是成千上万名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白+黑”式的坚守,是百万西宁儿女感恩奋进、拼搏赶超,坚决筑牢疫情防线的强劲向心力。面对疫情变化,西宁上下并没有表现出恐慌情绪,反而通过多种方式向大家传递出积极乐观的抗击疫情正能量。疫情终将过去,西宁定会更好,加油西宁!

(记者 张永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光这一点,就有无数企业需要了,传统客服许多问题问东道西,现在有了大模型可以更精确回答。前段时间微博看到一个新闻,说是淘宝开出了AI商铺第一单,店招,图片,店名
  •   不忍心再去惊扰这对小灰蝶,虽然不是最美丽的,但它们相依相偎情景,一定是人世间最美的爱情。” "可那小伙子看起来挺精明能干的,怎么能看上小凡呢?
  • 如果你对自己的事业感到迷茫可以来找我从易经学角度 解答事业困惑#罗云熙[超话]##澹台烬殉情##罗云熙澹台烬# 看了昨晚的剧情谁能不心痛澹台烬,以前我爱看他疯批
  • 绿色船舶和其他新的航运方式出现以后,他紧跟形势,用贷款方式率先更换了2艘新型多功能污染物接收船,在他的带动下,宜昌当地很快新增了一大批类似船舶,大大提高了长江上
  • 现在和以前形成了鲜明对比,想想朋友对我的备注是“独一无二的太阳女神”好像我已经很久没有太阳了……其实,生活中依旧有很多小美好在等我去发现去感动去记录,我要甩开那
  • ”21号:一下车他就在那里,本来说太困了,想下车抽根烟,他在,就算了吧,放了行李之后,刷脸进了西南大学,这个校区比我们的大,他一直在给我们介绍,一路上也算是慢慢
  • 人有时候会为了一个渺茫的希望奋斗一生,嘲笑他们的人不过是生命中的过客而已,并不需要在意。有一个我想单独说的事情今年生日和小饼一起做了蛋糕 这是我们约定很久的事情
  • ”王老师:“你结婚之后都变得软软的,那我不记得也正常。’(节录自‘善财童子参学报告’12-34-02)王老师:“说真的,你这样走在路上真的会有很多人羡慕你。
  • 下面且听村长为大家细细道来~★城隍庙★在上次的大爆料中,村民们应该都知道,抵达地府的前提就是需要通过阴阳界的重重关卡。【主要用途】对鬼魂进行审判,只有审判通过的
  • 为什么有些前担内鱼/选秀/其他热圈,有着在腥风血雨粉圈搏斗经验的6f,常常会对自己的同担们略有无奈,觉得大家“不够努力”呢?)如果你某些时候觉得被肮脏的东西纠缠
  • 全杭州都有房源哦~小区:汇通大厦户型:一室一卫一厨⚙配置:独立厨卫,朝南主卧精装修,电磁炉厨房价格:2600周边配套:饮食:椒盐吃蔫皇海鲜、湘湖大食堂、黄牛肉面
  • 这几天真的好快乐 连着看了三天的小说才看到四百多章还没看完(属于是看小说看剧一看就必须得看完的那种) 而且还在连载中啊啊啊啊 也不用太担心论文(虽然都四稿了还是
  • 有一种爱,刻在灵魂深处,时间也改变不了,对你的情深。有一种爱情,叫作放手,以为放手是给你最后的温柔,却不知自己这一辈子都在对你的思念里度过。
  • 有一个高中朋友和我表白 说那时候就喜欢我 我怎么会信 但是今天玩这个向日葵的图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我上高中时候特别喜欢向日葵 买了一个向日葵种子 种在盆里 是他每
  • 说回来这戏写的真的好,虽然我听不懂戏,但就说文笔还是金句频出的“轿中人,必定有一腔幽怨,她泪自弹,声续断,似杜鹃,啼别院,巴峡哀猿,动人心弦,好不惨然”写的是真
  • 这样的消费,对国内的GDP乘数效应极其突出,五一期间的很多高铁票都全部订满。其中有些消费确实过去没想到的,比如就衣而言,现在很多地方都兴起了汉服热,很多旅游景区
  • 没宣没预热非官方通知都算烂瓜吃瓜不信瓜 信瓜小傻瓜 在微博上禁止踩瓜、问瓜 传瓜、公开讨论瓜粉圈安定凝聚了很多人很久的努力 维权成功团队变好是必然 但是关于吃瓜
  • ♦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是以年为单位进行着时间的变化,每一年,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看似随机发生的,实际上都有着既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对人们施加着
  • HK Models新品(01E039)-1/32 道格拉斯 A-20G 浩劫-欧洲上空上市 #模型网新品预告# - ref. 01E039 - Douglas
  • 我感叹世道的不公,我会因为这不公平的人生流眼泪,我会因为坎坷曲折的感情痛苦流涕,我会因为别人不够爱我而愤怒,我时而又因为周围真诚的朋友,暖心的学生而感动,我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