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复兴水稻 立下“军令状”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全村上阵 一举成功
  说干就干,郑加林和大伙一起忙了起来。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https://t.cn/A6az1baa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游人在栈道上游览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复兴水稻 立下“军令状”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生机勃勃的秧苗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郑加林向记者介绍会馆村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全村上阵 一举成功

  说干就干,郑加林和大伙一起忙了起来。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村民程家来在捞青苔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植保无人机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荷塘和玻璃步道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游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稻田画设计效果图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来源:津云

我以为一个人无法去西藏,但我做到了️
在西藏十多天,回来一直想写一篇西藏攻略,不知道怎么下笔,就着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先说吧。
衣:我是5月末6月初去的,白天太阳非常大,我基本是白天穿长袖T恤,长裤,时刻注意防晒。早晚温差大,要带厚外套和加绒裤子,风大和感觉冷的时候赶紧穿上,千万不要感冒。西藏的风很大,记得戴帽子,防止风吹的头痛。
食:藏餐的口味蛮奇妙,拉萨的川菜馆很多,也不用担心吃不惯。如果像我一样怕水土不服,第一餐可以点麦当劳(拉萨的麦当劳竟然是顺丰配送,好神奇)。非常推荐喝甜茶,我每天都要喝✨老光明岗琼甜茶馆,点一份藏面一份炸土豆,把一元现金和空杯子放在桌子上,就有藏族阿姨来帮你填茶。我喝了蛮多家茶馆,味道都不错。✨旬食,高反好一点之后立刻去她家吃了汤粉,热乎乎一碗下肚感觉太爽了,套餐里最惊艳的是两块不起眼的小饼干酥酥香香。就是门牌太小了,要仔细看,我鬼打墙来回走了三四次就没看见。✨吉祥圣雪藏餐,我觉得他们家餐馆人文价值大于菜的口味,在居民楼里,等菜的间隙老板会邀请你进到内室,讲解珠峰登山队和她家里的历史还有餐馆的演变,还有好多化石可以摸,听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很有人文气息。✨其他好吃的,牦牛肉饼、牦牛酸奶、奶渣饼、牦牛肉火锅,我感觉拉萨的饭店做这些都没有太难吃的,所以随便一家都可以试试,没准就有惊喜了,丰俭由人,10块在甜茶馆也能吃饱一餐,200我也能全部吃光光。
住:抵达拉萨第一晚真的要住供氧酒店,民宿一般都不供氧,酒店的供氧房间睡着太舒服了。供氧酒店大概400、民宿200左右。
后来跟团旅行的酒店没法选择,珠峰那晚我们住在帐篷里,我自己多加了80升级了小包间,有电热毯,没脱任何外套裹着衣服吸着氧气睡了一夜。
行:我是飞机往返进出藏,节省时间方便,但哈尔滨没有直飞的航班,我是在成都中转再飞拉萨,成都天府的机场好漂亮,到处都是可爱的熊猫。重点是这段飞行的时候不要睡觉,在飞机上能看见连片的雪山,非常震撼,进藏记得坐左边、出藏坐右边,飞机来回5990。平时在拉萨市区坐滴滴也很方便,我没有感受一下拉萨的公交,算是一个小遗憾。
整体行程:因为落地高反严重,我在拉萨修养了6天,然后报了一个5天4夜团,最后在拉萨调整一天回家,一共12天。
我是哈尔滨出发,摘星了才能去西藏,而且要提前在藏易通报备才能进藏。
药:我个人体质属于虚胖又不爱运动那种,飞机落地就觉得偏头痛,呼吸有点喘,嘴唇发紫,以为是起太早没休息好,睡着后凌晨两点醒了,开始头痛 恶心 呼吸急促 发热 心跳过快,熬到了八九点诊所开门,立刻去测了心率,医生说是高反缺氧加上颅内压太高,挂了吊瓶 吸氧 吃了药,马上就感觉好多了,又开了吃的四天的药。诊所消费400,我个人建议,如果落地就觉得头痛呼吸不畅嘴唇发紫,一定要先去诊所或者医院看医生,晚去的话就多遭罪。还有就是尽量要选供氧酒店,医生说凌晨两点到五点是氧气最稀薄的时候,这个时间段最容易高反难受,我开始没有住供氧酒店,半夜会醒睡不实,换了供氧酒店睡的会舒服很多。
✨还有这些常用药也要准备:
感冒灵(预防感冒)
止痛片(高反会严重的偏头痛)
晕车贴(路途颠簸有备无患)
姨妈巾(一定要备用着,在珠峰来大姨妈,如果没带着备用的,真是叫天天不灵)
红霉素软膏(我去之前还想能干燥到哪里,第二天我就觉得我的嘴唇我的鼻子紧绷成一团,睡前涂红霉素软膏能缓解很多)
葡萄糖(高反会恶心呕吐,根本吃不下东西,这个时候一定要补充葡萄糖口服液)
胃药(不知好歹的吃了顿麻辣火锅,胃痛到凌晨两点,忽然想起来我带了胃药,9我一命。对了在西藏记得不要吃得太饱,不然会更不舒服)
创口贴(穿了马丁靴脚后跟磨坏了一点,贴了创口贴防磨脚)
保温杯(干燥高反的时候有热水喝 简直太幸福,鼻子干燥的时候可以接点开水,鼻子凑近杯口,猛吸几口热气,能缓解很多)
报团:西藏的景点和景点之间距离太远了,有自驾、找领队、旅行社报团这三种方法。一是我自己不敢自驾;二是之前看了几个喜欢的领队,但行程时间和我都不吻合;所以最后匆忙跟了一个7人团,五天四夜2900。报团省心,边防证也不用自己去办,吃住都安排好,但我真的想说,7人团加上司机8个人,那辆车真的太太太太太挤了,西藏旅行80%的时间都是在车上,舒适感太差了,如果能重来,我绝不选择7人团。这个团大致路线是纳木错-珠峰-奇林峡-羊卓雍错,5天下来真的很累,如果想舒服一点,我觉得纳木错或者羊卓雍错任选其一就可以了,再加上一个珠峰。
景色:其实美丽的景色都在路上了,好像伸手就能摘下的云彩、突如其来的雨、成群的牦牛 羊群 藏羚羊 小狐狸、等待搭车的本地人 、108拐的山路、撒隆达和挂经幡祈福的人……但被震撼到的还是纳木错和珠峰。
✨纳木错太美了,但和天气有很大影响,我刚到景区的时候多云,湖水就没有那么蓝,过了一会云彩散去,湖面湛蓝湛蓝的巨美,还有飞过的红嘴海鸥,远处是连片的雪山,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女生穿白色 蓝色 黄色 红色的衣服非常出片。
✨珠峰,插一句 去之前司机一直渲染氛围说容易缺氧,所以我花了600租了超大一罐氧气,结果到了珠峰没啥太大感觉,但一路上确实都有高反,感觉呼吸困难。有备无患,600租的氧气肯定是贵了,所以高反开始就感觉不严重的姐妹买两罐那种小瓶的35的就可以了。珠峰的风超级大,我租了一件150块的棉服大衣,里面穿了登山服+卫衣+背心+厚牛仔裤+加绒保暖裤,这一套下来确实抗风保暖。帽子一定要戴,最好是毛线针织帽,不然那个大风吹的人偏头痛。
站在珠峰脚下的时候确实感觉很兴奋,看着太阳一点点落下出现的日照金山,一边大口大口的吸着氧气(看照片能发现我缺氧到嘴唇都发紫了),夜晚的星空太美了,感觉是一把钻石洒在了藏蓝色的天鹅绒绸缎上,我的相机没拍出来那种美。
人文:在拉萨看了文成公主实景剧场演出,携某上订的票+来回接送共345,我当晚穿了两件外套冲锋衣和夹克还有卫衣,但差点冻傻了,你们一定要记得租大衣!然后选最便宜的那档票价,因为我去的时候人不多,开场之后大家就都坐到中间空位去了,所以没必要买高价的。
唐卡画体验:拉萨八廓街那边好多藏文化体验,大某众上找了一个108的唐卡画,矿石颜料藏布,画了整整一天。绘画老师服务非常周到,一边教你画画,一边给你365度拍照拍视频,然后发给你,太内卷了。
藏服写真:大多数人都是在八廓街拍的,但我觉得八廓街的行人太多了,我现实挺腼腆怕人多,于是选了一个草原拍摄799,约好时间先去店里化妆,然后摄影师开车拉着我去了一个山坡坡上拍的,我又紧张,摄影师一直说我脸都是僵的。还单加了100拍了两只看起来不太聪明的小羊哈哈,底片60张左右,可以精修10张。我直接自己精修了,感觉原片就不错。对了,尽量约下午6、7点去拍,拉萨天黑的晚,夕阳出片更好看,我约的上午,太赶了,光线也不柔和。
寺庙:✨布达拉宫,门票200,路上会有非常多人问你要不要导游讲解,记得比价,我记得有好几道安检。最后一道安检之前,问了一个姐姐,2个人每人100,只给我们俩讲解。真的要请讲解,不然走马观花自己看不懂。记得提前一天在微某程序上预约,7天之内只能预约一次,要确定能去再预约。出口那里的布达拉宫文创一定去看看,冰箱贴超级好看。
✨扎什伦布寺,在日喀则市是跟团里的行程。僧侣人文气息浓郁,香火鼎盛跪拜祈福,寺庙的红墙随手一拍都超级出片。小提示:要远远的拍,千万别怼人家正脸拍,尽量只拍背影,进出不要踩门槛。
✨大昭寺,就在八廓街里面,有天晚上吃完晚饭,我就一直站在路边,看到围着大昭寺不停的磕长头的人,就想起了看的电影冈仁波齐,当时真的哭了,太虔诚了,让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真的很震撼。
护肤:保湿乳液和防晒霜,千万备好。
有高反的人千万不能洗澡洗头,不然会加重高反,忍一忍。我是高反打针好了之后,边吸氧边洗的。
湿巾,在西藏那么干燥的地方,有了它妙不可言。
护手霜、面膜,气候真的很干,你需要它。
虽然呼吸困难,但我大部分时间还是帽子口罩都戴好,物理防晒不松懈。
这次来西藏很冲动,没做好准备,也没有去阿里环线,留下一点遗憾。真的是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缺氧高反和舟车劳顿的时候也烦躁想哭埋怨自己一个人为什么要来,来这里遭罪,但心里较着劲。总觉得之后肯定还会来,这就是西藏的魔力吧。
忽然也理解了那些感情失恋、生活失意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去一次西藏,因为只要你在珠峰环线走一圈,就会发现除了活着别的都不重要。
其实这篇文章没什么建议能给到大家,单纯的分享,我希望大家不要穷游,不要冲动裸辞,要努力工作好好赚钱,在能力范围内给自己最好的,这样旅行也更安全更有意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肖战正能量艺人,肖战演技好,肖战唱歌棒,肖战颜值高,肖战很暖心,肖战人品好,肖战有礼貌,肖战工作努力,肖战非常敬业,肖战尊敬前辈,肖战绅士风度,肖战三观正,
  • #背诗日常# 这首似乎背过,鱼的记忆啊!寄黄几复/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图转自网络,侵权删)15年《十年》长图正文最后一句“我们只是好久不见”
  • ↓ 报道全文如下 ↓《离岛免税店销售额增长超150% ——海南春节旅游人气旺 》因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温暖舒适的气候条件,海南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广泛青睐。为让海南
  • 梦醒了,春雨还在下,梦里的一切已经记不很清了,但是春雨的启迪永远滋润在我心里。 上得大堤,放目四野,我有种说不明白的好奇激动,想说点什么——给自己,给朋友
  •   海心村在“吃”这方面当然也不让人失望,海鸥大桥下成行成市的美食一条街最能说明一切,江边海鲜美食、钊记饮食店、水上人家、米佬烧鸡等食肆,都成为了老餮们的打卡胜
  •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让我们对国产科幻电影选择希望前有白蛇缘起后有流浪地球,国产电影的两个最被国人嗤之以鼻的区域在2019年开年拿出了绝对算得上惊世绝俗的
  •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人活着,要有所追求,有所梦想,要生活得开心,快乐,这才是理想的人生。放下自己的固执和偏见,宽心做人,舍得做事,最终赢得的是自己
  • 二是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善于做和解工作,采取对当事人利益损害最小的强制执行措施。调研座谈会上,马传煌院长介绍了琼山法院近年来始终保持执行质
  • 只要你能猜对世锦赛冠军归属和其他情况,就可能获得【扬州魔方三日游】【威龙gts2m】等等奖品,还有机会赢取我们从巴黎带回的【神秘礼物】一份哦!3、最先猜对第二部
  • ——露比·考尔21. 你的双眸有遥远的冬雪,你的微笑有绚烂的夏阳,你一转身便有花开为你,你一低头便有星辰黯然,你在我心里,我便拥有全世界。——王小波《爱你就像爱
  • 后来的情况,我曾经在另外一篇文章里也写到过,赵娜回到了老家青岛,没有工作,没有住房,没有钱,身边只有一个年幼的儿子,孤儿寡母,何其艰难?可是赵娜却在最当红的时候
  • 汪小菲看到会不会想,曾经我当你老公时你那么作,一定要我亲自剥的虾你才吃。汪小菲看到会不会想,曾经我当你老公时你那么作,一定要我亲自剥的虾你才吃。
  • 翻开任何内容排行榜,都是权力与性。或者说,两者就是一回事。
  • 真的是一部很细腻很平淡又温暖动人的电影里面的台词很值得好好的思考一下不知道为什么be美学这么打动我印象深刻的几句台词:{开始 是结束的开始}{相遇总是伴随着离别
  • #亦世界•亦时亦事# 3月2日下午,工委书记王少峰来到全国两会经开区安保指挥部与两会驻地,检查服务保障工作,并慰问值守一线的工作人员。#两会健康策#【创新免疫评
  • 公园里的流浪猫,好多猫咪还非常亲人,有一只三花好肥啊还很喜欢蹭你[喵喵]胡记锅贴,刚出炉烫死了汤多肉鲜橘子干挺好吃的,吃多了有点甜下次配茶运动回来吃了夜宵:馕和
  • 生命中,总有那样一个人,留在心灵深处,抹不去的身影,忘不掉的声音,可待追忆! 冬去春来,多少旧人来了又走,留下的只是转身再也不见的光阴;时光更替,多少故事只留遗
  • 【注释】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执迷不悟固然难度,将心待悟,落在迷悟两边,名义上是在修行,实际上却仍然在造生死业,故尤难救拔,此即所谓家亲作祟难可禳也。宗师各自
  • 而我却非常愚蠢至极的吃了一个涨停板就跑了,跑的真快呀,后面还有几十个点的行情我都不要了!说实话我也没有想到他是主升浪啊,我还以为是震荡行情呢!
  • #无恙情感挽回爱情##无恙情感导师怎么挽回前男友##无恙情感分析情感问题分手复合失恋挽回女朋友##无恙情感导师怎么挽回异地恋##无恙情感咨询怎么挽回婚姻#正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