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白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腥,蔬食常不饱。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①客:旅居他乡。②东都:隋置,唐武德四年(621)废。唐贞观二年,号洛阳宫,唐显庆二年(657),诏改东都。 ③历: 经过。 ④厌:
厌恶。 ⑤机巧:机智灵巧。 ⑥对: 对头,敌手。

乌饭,这个时节江南道家养生食物,为斋日之饵食。#道教[超话]#
乌饭,又名“乌米饭”、“青精饭”,其历史悠久,大致于唐朝出现,杜甫《赠李白》诗曰:“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陆龟蒙《道室书事》又言:“乌饭新炊笔饭香,道家斋日以为常。”
乌饭制法古今不一,梁陶贞白《登真隐诀》、宋林洪《山家清供》、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有不同记载,主要做法是先将米蒸熟、晒干,再浸乌树叶汁,复蒸复晒九次即成。成品之后的乌饭米粒坚硬,可久贮远携,用沸水泡食。

#每日一道# 【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修行是如何“得道成仙”的!】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以得道成仙为最终旨归,无论外丹术还是内丹术都只为了修道成仙。只有长生久视、成仙成真,才能标志着得道。道教因其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而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宗教,故又被称为神仙道教。

“仙”在中国古代神话和宗教中认为是靠修炼得道而长生不死的人,或是能达到至高神界的人物。《说文》:“仙,人在山上貌,从人山。”《释名•释长幼》中有:“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林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说文》解释“僊”时又说:“僊,长生僊去,从人僊。”僊,本意用作动词,表示“轻舞飞升”之意。如《诗经•宾之初道》中有:“屡舞僊僊”。“仙”字,早期都写作“僊”。神仙的概念,最早追溯到《山海经》、《列仙传》等中的神话故事。

道家道教经典中也有对于神仙的描述。例如,《庄子》书中有很多关于神人、至人、真人、圣人的描述。《齐物论》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后来道教的有关仙的思想可以说最早是继承于这些观念。例如,葛洪说:“列仙主人,盈乎竹素矣。”(《论仙》),“若谓世无仙人乎,然前哲所记,近将千人,皆有姓字及有施为本末,非虚言也。”(《对俗》)

“成仙”的追求自古有之,只不过道教将神仙之说理论化、宗教化并且实践化了。悬置道教“得道成仙”之现实是否可行不论,事实上道教的神仙观念和“得道成仙”的追求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美学的意蕴。这种美学意蕴体现在“逍遥”二字之上。体现在道得仙成的精神境界之逍遥、生死观念上的逍遥、追求成仙路径之逍遥。如此“逍遥”的美学意蕴对于现代社会中,异化、物化的个人来说,无疑具有着纯净心灵的作用。

一、 得道:精神之逍遥

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中,有对自由自在境界追求的“逸”、“游”的性格。在飘逸、游弋、逃逸、出游的同时,也具有着寻找精神家园的“归”、“返”的性格。道家道教所提倡的“道”正满足了人们“出离”与“回归”二争力的融合。

老子所述的“无形大象”之道,“先天地生”而孕育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具有着“弱”、“柔”、“虚”、“静”、“冲”、“朴”等特点。道“惟恍惟惚”,无法用逻辑语言来形容,故在老庄那里“运用了大量的形而上下混然不分的‘大象’来投射出、引发出至道的意境。像‘冲’、‘虚’、‘谷’、‘水’、‘婴孩’、‘风’、‘山木’、‘解牛之刃’等等。”

而一旦把握了道、体道之后,便可以逍遥而无待。“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而“道”不是一个高高悬起的神秘之物,道可以体现在任何人、事、物之中。“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庄子•知北游》)

正因为“道”是周遍咸的,所以体道的“逍遥”不是厌世的或者是形而上的。也没有人能够在实在的意义上离世独立。如此体道的精神样态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人生的境域,无论悲苦喜乐,就是道的境域。没有什么形而上的终极,世间就是终极。如此之体道是真正意义上的逍遥。

这种周遍咸的道的观念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道教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观念。例如,葛洪说:“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抱朴子内篇•对俗》再如,杜光庭曾说:“老君垂教,以清静为用,无为为宗,清静则国泰身安,无为则道成人化。”

二、 成仙:生死观念之逍遥

道教重视“生”,重“人”,重“肉体”。如:《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无上秘要》卷五说:“天地万物,人为最贵也”、“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说:“夫禀气含灵,唯人为贵。”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说:“有生最灵,莫过乎人。” 道教注重对人体生命的保养、“保精爱气啬神”。

《太平经》说:“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随人念而游行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太平经合校》卷一三七~一五三《太平经钞》壬部一九上) 追求肉体不死、羽化升仙,表现出道教企图达到对于生命的自主自控,即身成仙的逍遥自在。

一方面,道教非常重视肉体;另一方面,道教亦表现出在境界上对生死问题超越的“逍遥”。一般观点认为道教和道家的生死观是矛盾的。例如认为葛洪重肉体长生,而庄子就是对死置之度外。其实,葛洪是从修仙的迫切实践角度来谈生死、成仙。他怕人们不重视“生”,错过了即身成仙的机会,人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生命。葛洪说:“天之大德曰生。生者,好物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抱朴子•勤求》)而庄子讲的是一种“亦可……亦可……”的境界。拥有一种“无待”、“无累”的境界,便亦可接受生,亦可接受死。“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庄子•大宗师》)“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庄子•齐物论》)在对待形神问题上,陶弘景也有“亦离亦合”的观点。陶弘景说:“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 简单地说,佛教生死观的思维方式是“非……非……”的双遣方式,从缘起入手,让人体悟“空”,从而破我执、法执。道教的生死观讲究形神亦离亦合,亦可离亦可合。思维方式是“亦可……亦可……”、“方……方……”。讲究一种对肉体生命的自控自主,讲究修炼之方法,同时又对肉体生命并不执着,对得道成仙、长生不死的目标不存在“机心”,天然自然,随遇而安,逍遥自在。

其实,在道教修炼成仙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着对“生”执着的“机心”,就会存在着羁绊和束缚。“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当“生”成为一种束缚心灵的追求目标,人就“有累”、“有待”,心灵的世界就会背遮蔽。“富贵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庚桑楚》)这样就达不到体道的逍遥自在,就一定不会“得道成仙”。只有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物我两忘的“撄宁”之逍遥境界,才能成就最终的“得道成仙”。

三、 以何得道成仙:方法之逍遥

道教是一个非常重实践的宗教。要达到“得道成仙”,有许多的方法,如符箓、咒语、服食、房中、存神等等。然而只有到达方法上的超越与逍遥,从依技成仙转化为依艺成仙,才能真正得道成仙。

实践证明,存有机心的外丹服食等技术方法,不能解决得道成仙的问题。故道教非常重视内丹术,强调性命双修,重视内在精神涵养与外在炼形体和服食的结合。

在精神内养的方法上,《庄子》重视心斋、坐忘。“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道教修炼中也重视这种“忘”、“斋”、“化”的内在精神涵养方式,如谭峭说:“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化书》)

“技”,只是纯粹的方法;忘掉“技”之后的“艺”,是融合了“道”的出神入化的“逍遥”。在《庄子•达生》中讲的“削木为鐻”的巧匠梓庆的故事,《庄子•田子方》中宋元君将画图的故事,以及《庄子•养神主》中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讲的都是在如此心斋、坐忘、体道工夫之下,使得无论是雕刻、绘画甚或是解牛,都成为鬼斧神工的“艺”而非仅仅是“技”。“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

道教“得道成仙”正是在此多重“逍遥”的美学意蕴下,才真正具有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气魄。

文章来源:网络资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爱意藏心里.#每日一善[超话]#[微风]#每日一善# [微风]#阳光信用# 不要吝啬你的笑容,不要隐藏你的善良,记住卡耐基这一段话,你将尽享完美丰富的人生——“
  • 想要活得开心,就不要与傻子论长短,不要与人渣讲道理。“夏虫不可语于冰”一只活在夏天的虫子,你是无法跟它讲明白冰的存在的。
  • 就像那个肉夹馍,第一次吃真的好好吃!第二次吃感觉也就那样了吧...(๑òᆺó๑)可能真的喜欢的东西不能一直吃呢。[兔子]一些反思[兔子]今天算是超热量了 但是吃
  • 这段时间超爱潮汕小吃,刚从潮州回来就发现东莞新开了一家正宗的潮汕小吃,不用去潮汕都可以吃到真的太幸福啦❗️人均几十块就可以吃到扶墙走❗️ 店名:黄小姐潮汕美食线
  • 今天除了几场面试,其他时间都在跑这顺风车[笑cry] 相差快车,更喜欢预约制的这个。有匆匆忙忙的上班族,有学校接小孩放学的宝妈,有四处奔波的业务员,甚至还有两位
  • 那么,你也就不难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世界让自己幽居其中,三餐安稳,四季皆是良辰。在这繁华的人世间,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一处风景,美丽生命,在这炎炎夏日里,每个人都应
  • 宝宝生病了,感觉自己没有带好他[泪],生活还过得一团糟,一无是处~有了孩子后才深刻理解到打在儿身疼在娘心这句话,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绝对的纯粹,不加带任何私心,不要
  • 我捡到的第一个贝壳是非常小的,如娜娜所愿,我送她了,其他都是蚊蚊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记得最搞笑的就是小橙子去沙滩的时候,叫着喊着说:“啊,我要回去!
  • 作为这间甜品店的主理人,30多年来,王秀甜从两头奶牛起步创业,发挥匠人精神,凭借重质量、守信誉的经营理念,打造出了享誉广州、全国知名的“沙湾奶牛皇后”这一传统小
  • 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身处树林边缘,不远处是群山环绕的碧蓝湖水,云影浮动,波光粼粼……#郑州婚礼跟拍##郑州婚礼摄影# 人是需要假期的,就是那种什么也不做,也无需觉
  • 开始爱家庭,爱妻子,孝敬双方父母,懂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可以为了家人放弃一些东西,社交上开始做减法,不会为失去所谓的一次“机会”和“人脉”而纠结。太在乎别人
  • ㊙㊙爱TST,爱大哥,爱乐天派。 ☘爱TST,爱大哥,爱乐天派。
  • #20016更新太快了[超话]##日行一善##阳光信用# 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马英九祖训人敬善者,行善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善是一种美德,人善是
  • 她不知道,在她晕倒的这10多分钟里,她与死神擦肩而过——因为她足够幸运,倒在了一堆国内心内科专家的旁边。她不知道,在她晕倒的这10多分钟里,她与死神擦肩而过——
  • 魔幻般的人生!!! 我来自四川大凉山、彝、2008年,我13岁,妹妹6岁,父亲不辛永远离开了我们,当时妈妈,亲戚朋友都觉得要找个后爸,因为家里本来就不富裕,我
  • #尚书吧·尚小书故事##书遇#今天下午,南兆旭老师来了店里,他说在隔壁开会,赶巧儿过来喝杯咖啡。南老师是书吧的老朋友,去年也是在隔壁开会,说会上抽了一个图书盲盒
  • #能源评论#【疫情加剧,油价再次跌破40美元】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的又一波肆虐打击了市场稍有起色的势头。在许多方面,油价的上涨形势其实已经超出了预期。
  • 就不太好一个是 猫妈妈其实还是有点怕人 我怕小手套来了以后妈妈教不好 我也更难教了 所以 我忍痛割爱了[泪][泪]今天去医院给他兄弟俩拍了点照片留作纪念啦【小狸
  • 森航海事本着专业专注、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为广大励志创业人士提供一个理想的服务平台,让你有一个施展抱负的空间,让全家过上幸福的生活。【诚信办企 前途无限——记2
  • 《孤独的异邦人》作者 林贤治,诗人、学者。 主讲嘉宾以轻松平和的调子,用自己的故事、经历和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谈吐间散发出无限感染力,听众们不时予以阵阵热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