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根据
《 大乘起信论 》 之
「 一心开二门 」
來解释唐译
《 华严经 》 之
〈 觉林菩萨偈 〉

印度约在西元三世纪,
即佛灭后七百年,
有关如来藏说的经典流传出来。

在佛教史上,
这些经典属于后期大乘佛教,

提出众生与佛有共同的体性 :

如来藏、
佛性、
真常我、
真常心等,

说明众生依此而有成佛的可能性。

印顺导师将此学派称为
「 真常唯心 」 系。

此系传到中国,
受到高度的重视,

更在中观、
唯识以外,

成为中国佛学的主流,

如华严宗说
「 性起 」、

禅宗说
「 见性成佛 」、

天臺宗说
「 性具 」,

都是以
「 性 」 ――

「 如来 ( 界 ) 性 」、
「 法 ( 界 ) 性 」
为宗本的。

虽然此系以经典为主,
但是亦出现重要的论典,


《 宝性论 》
和本文引述的
《 大乘起信论 》。

《 大乘起信论 》
是大乘佛教真常心系统的代表作。

对于此论的考证,
颇多争议,

不过总不能否认其对中国佛教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 华严宗理事无碍的无尽法藏世界,

即建立在
《 起信论 》 的
真如缘起上。」

此论以
「 一心开二门 」
为其重要义理所在,

不仅展示了印度佛学严密的理论特色,
亦与中国哲学的心性论有融通之处,
也是佛法中国化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根据此法门来解释唐译
《 华严经 》 之
〈 觉林菩萨偈 〉。

「 一心 」
是指众生心
( 摩诃衍法 ),

即是人性本具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此心涵有
「 心真如门 」 与
「 心生灭门 」 二门,

是一切法的最后根据;

一切无漏法和有漏法,
皆由此心而起现。

根据此法门,

可明白有关依心意识的转化活动所展现的世间万象、
生死的流转与解脱的还灭、
以及心性本具的清净如来藏,

正好用来解释唐译
《 华严经 》 之
〈 觉林菩萨偈 〉。

〈 觉林菩萨偈 〉 出自
《 大方广佛华严经 ·
夜摩天宫中偈赞品第二十 》,

功德林菩萨各说一法,
共成十行法门。

当时觉林菩萨承蒙释迦牟尼佛之神通法力,
普遍观察十方世界后,

颂说此偈 :

譬如工画师,
分布诸彩色,
虚妄取异相,
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
色中无大种,
亦不离大种,
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
彩画中无心,
然不离于心,
有彩画可得。

彼心恆不住,
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画,
诸法性如是。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
如佛众生然,
应知佛与心,
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
普造诸世间,
是人则见佛,
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
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
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全偈以心为主,
共有十句偈,

前五句偈是譬喻,
后五句偈是合法。

前五句偈里面,
前二句偈,
按清凉国师的解释是真如是观,
后三句偈是唯心是观。

 依内容可分为三个主题 :

1 ) 从心与境的主客关系指出世间万象如何呈现以及生命为何迷妄

2 ) 从世间万象各种不即不离的关系指出心的重要性

3 )  从佛与众生 ( 心 ) 的关系
指出成佛的可能和根据
 
1 ) 从心与境的主客关系指出世间万象如何呈现以及生命为何迷妄

觉林菩萨将心譬如工画师,
以世间譬如画 :

「 譬如工画师,
分布诸彩色 」;

「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世间的事物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其形象、
色彩和引发的感受,

我们
( 心 )
不是由外向内地接收,

反而是我们
( 心 )
由内向外地赋予世间
( 境 )
意义。

正如 《 起信论 》 所说 :

「 摩诃衍者,
总说有两种 :
云何为二?

一者、法;

二者、义。

所言法者,
谓众生心;

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

依于此心,
显示摩诃衍义。

何以故?

是心真如相,
即示摩诃衍体故;

是心生灭因缘相,
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 摩诃衍 」
意即大乘,

「 摩诃衍法 」
是大乘之法体,

《 起信论 》直指
「 法者,
谓众生心;

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

不同于唯识家将
「 众生心 」
当作杂染报体的阿赖耶识,

此论认为此心统摄流转的世间法和还灭的出世间法,

一切法皆以此心为体,
依止心体而出现种种差别相,

此即
「 摩诃衍 ( 大乘 ) 义 」。

依此众生
「 心 」 的
「 真如相 」,

「 即 」 显 「 示 」 了
「 摩诃衍 」 的 「 体 」 性。

依此
「 心 」 的
「 生灭因缘相 」,

「 能 」 显示
「 摩诃衍 」 的
「 自体、相、用 」。

体、相、用,

为 《 起信论 》 的
重要术语,

与胜论师的实、德、业有些相近。

「 用 」 是作用,
指动作与力用。

「 相 」 是德相,
不单是形态,

而是性质、
样相等。

自体,
有相、
有用,

而为相用所依的。

至于世间万象如何呈现,

偈云 :
「 虚妄取异相 」、

「 然不离于心,
有彩画可得 」、

「 彼心恆不住,
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 」、

「 而由心故画 」、

「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

一方面可见
「 心 」 是主,

另一方面,
看到世间万象
( 异相、
彩画、
一切色、
诸世间 )

都来自
「 虚妄 」、
「 恆不住 」 的 「 心 」、
「 五蕴 」,

这就是
「 一心开二门 」 中的
「 心生灭门 」:

「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
若离心念,
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彩画是
「 心生灭门 」,

妄念即虚妄分别心,
凡是有漏的心识活动,
都总摄在妄念里。

一切法都依此虚妄分别而现有,
「 若离 」 了
「 心念 」,


「 无一切境界相 」。

《 起信论 》 说心,
或真或妄,
「 心真如 」 是真,
「 心生灭 」 是妄。

虚妄分别心生起时,
就有心境的对立相现前,

有心就必有境 :
心是能知能取;

所知所取的一切法,
即境界相。

虚妄分别心生即有能缘的见分;

而所缘的境相,
即依妄念的似现而立。

若离了妄念的分别心,
一切境界也就都不存在了。
 
2 ) 从世间万象各种不即不离的关系指出心的重要性

其实,
世间万象在任何情况下,
若有不即不离的关系,
全靠 「 一心 」。

偈云 :
「 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
色中无大种,
亦不离大种,
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
彩画中无心」;

「 示现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

「 大种 」
是指构成色界之地、水、火、风四大要素,

代表坚、湿、暖、动。

我们看世间,
如画家绘画,

用的材料本身没有分别,
产生出来的色彩亦本没有分别。

《 起信论 》 以
「 真如 」
贯彻佛法对世间万象的看法 :

「 一切法从本已来,
离言说相,
离名字相,
离心缘相,
毕竟平等,
无有变异,
不可破坏。

唯是一心,
故名真如。」

离开
「 名言相 」
则境寂,

离开
「 心缘相 」
则心空,

真如随缘而仍不变,
亦不可破坏,
因其无形无相,

从来
「 相 」
是妙有而非实有,

「 性 」
是真空而非断空。

虽然空有不二,
但是我们的心甚么现象都能造,
只要动了,
就替它们建立关系,
给予分别,

如偈云 :
「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心蕴含无边潜能的动力,
不过,
人往往不知,

「 譬如工画师,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画。」

一方面执妄作真,
不能认清世间实相;

另一方面,
不知心有无限潜能 :

「 彼心恆不住,
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

「 无法而不造 」;

不知可以掌握
「 诸法性 」、
「 佛与心无尽的体性 」 和
「 佛真实性 」;

《 起信论 》指出 :

「 大乘所言义者,
则有三种。

云何为三?

一者体大,
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

二者相大,
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三者用大,
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心可表现在体、相、用方面具
「 三大 」 义 :

「 体大 」
是指遍一切法的真如性,
亦即真心体空而常恆不变的真如相。

「 相大 」
是此如来藏真心含藏无量如来清净功德性。

「 用大 」
是指此心发挥其无尽的善性,
成就一切世间和出世间善法因果。
 
3 ) 从佛与众生
( 心 ) 的
关系带出成佛的可能和根据

「 心真如相 」 与
「 心生灭相 」
是一心的二面,

是谓
「 二门 」。

彩画是心生灭,
《 起信论 》
进一步说明依心意识的转化活动,

可解释偈中提到
「 诸法性 」、
「 五蕴悉从生 」 的
「 法 」、

「 佛与心 」 的
「 体性 」、

「 佛真实性 」 和
「 法界性 」 :

「 心生灭者,
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

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
非一非异,
名为阿黎耶识。」

如来藏是生灭和涅槃所依这种说法,

源自
《 胜鬘经 》 的
如来藏有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的思想。

「 魏译楞伽经,
称生灭无常法为空,
无漏无生灭法为不空,
与 《 起信论 》 的说法不同。

中观宗明空、有,

如说缘起有,
毕竟空;

世俗有,
胜义空;

不许说法体不空。

如约有缘起假名的相用说,
也不妨说不空。

唯识宗所明的空义,
和 《 起信论 》 极相近;

不空,
即不同了。

唯识宗说不空,
在依他起与圆成实二性上说,
特别重视依他起的不空。

本论但约真如实性说不空。」

《 起信论 》 说
「 空 」
是藉如来藏从不与杂染法相应 :

「 所言空者,
从本已来,
一切染法不相应故。

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
以无虚妄心念故。

当知真如自性,
非有相,
非无相,
非非有相,
非非无相,

非有无俱相、
非一相,

非异相,
非非一相,
非非异相,
非一异俱相。

乃至总说,
依一切众生,
以有妄心,
念念分别,
皆不相应,
故说为空。

若离妄心,
实无可空故。」

真如是离却相对的,
正如 《 胜鬘经 》 说 :

「 众生心自性清净,
为客尘烦恼所熏染;

虽为一切烦恼所熏染,
但心性还自本性清净。

不染而染,
难可了知;

染而不染,
也难可了知。」

华严宗解说为 :
「 随缘不变,
不变随缘 」,

也大体相近。

就算众生在有虚妄杂染的时候,
其真如自体还是清净不染的,

「 离一切法差别之相 」,
没有 「 虚妄心念 」。

「 不空 」
是指真如心

「 常恆不变,
净法满足,
则名不空。

亦无有相可取,
以离念境界,
唯证相应故。」

在此分辨出众生与佛的不同 :

清净法在众生杂染位还未显现,
在佛菩萨位才圆满显现。

如果众生知道和相信这种看法,
「 是人则见佛,
了佛真实性。」

另外,
这也说明众生心与佛心的共通性 :
大家都有真如心。

圣严法师提示我们 :

这个心,
是众生本来就具备的自性,
不是经由人工修行来创造出来的。

它从无始以来就
「 常恆不变 」 地和我们一起。

一般人讲增福增慧,
以为智慧可以加添,
其实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实际上,
并不是能增加一些智慧,
而是只要减少一分无明烦恼,
就多显一分智慧,
也多见一分佛性。

这样加强了一切众生的信心,
「 而能作佛事,
自在未曾有。」

更一定有成佛的可能。

结论

《 大乘起信论 》
「 一心开二门 」
这重要义理,

解释了唐译
《 华严经 》
那精简而只有十偈的
〈 觉林菩萨偈 〉。

此偈从世间色相入手,
将心譬如工画师,
以世间譬如画,

我们由
「 心生灭门 」 和
「 心真如门 」
可明白世间的实相。

但是佛法不只是为了认识外在的世界,

而是希望众生知道错误认知和有能力超越生死流转的根源 ——

那内在的心,
从而能知
「 自心 」 的虚妄
( 生灭 ) 和清净
( 真如 )、

「 诸法性 」 的真实、
「 法 」 的流转和还灭;

更要紧是
「 应知佛与 ( 众生 ) 心,
体性皆无尽 」;


「 三世一切佛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

正如其他如来藏思想的经典,

阐明一切众生有先天超越的而非经验的成佛根据
( 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

在修行上不需外求,
祗要依着自身的如来性,
努力精进便能成佛,

这无疑给世人提供了极强的信心,
以及较积极的向上动力,

好去努力地发扬人的光明面,
不断地实践自利利他的大乘精神。

梦参老和尚主讲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觉林菩萨偈   

时上偏财格中晚年富
滴天髓黑白子|八字详批
1991年公历2月23日,7点30分,女,江西
八字:辛未 庚寅 甲子 戊辰
大运: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格局分析:你生在辛未年,庚寅月,甲子日,戊辰时。年为辛未路旁土,生在甲子日,八字为木命,具体为甲木命。甲木生在寅月为建禄格。你生在春季,万物复苏的时间,草木生发,按照节气五行来看,春季五行木气当旺,建禄格是指木旺有力,春季木旺寅木禄神助甲木,坐下一个子水生甲木,一个辰土木之余气助甲木,一个未土木库助甲木,综合来看你八字木是非常旺的,甲木身旺需要克泄,同时你生在初春正月春寒料峭之事,天气尚寒凉,喜火温暖调候,取火泄旺木为暖局用。
五行喜忌:喜火土金,不喜水木。
大运流年走土火金则吉,大运流年走水木则不吉。
事业方面:格局层次决定一生事业高低,格局层次高大运助力则事业有成,格局层次低大运不助事业发展多波折,上段也讲了你为甲木命,甲木生在春季身旺,寅木禄神助身,地支辰未根气很重,又得子水生,身强,你木太旺喜克泄,天干辛金庚金可以克制甲木,但是辛庚金力量不足,取戊辰土为喜,最喜走火旺大运,泄甲木生戊辰土,以时上生财泄身暖局,也就是你命局最喜火,你的命局五行无火,所以非富贵之人,但是大运助也是富足之命,你的大运走的很不错,2014年后一路火土金大运,全是用神大运,会有非常不错的发展,非碌碌无为之人。属于中产以上命局,24岁后食神泄身吐秀,代表自己的脑力能够发挥出来,善脑力,典型的脑力劳动者,会有不错的发展。你少年时期木旺大运,比劫重重助甲木,甲木本来就旺,这样更旺,多出身一般,家境普通。未来这两年水木流年压力较大,诸事有阻力,凡事求稳为主,不要冒进,事业压力较大,2024年甲午大运,午火火泄旺木生戊土土财,未来有不错的发展,非碌碌无为之人。
行业建议:你喜火土金,所以五行属于火土金的行业更加合适,适合火土金五行相关的行业,如五金,建筑,互联网,教育,艺术等,不适合水木五行相关的行业如园林,渔业等。
吉凶方位:南为火,西为金。在工作方位上适合在自己出生地南方西方,发展不适合在出生地北方东方发展。
财运方面:此造为小资以上之造,500万以上, 财源随顺之人。25岁后逐步发迹,逐步达成。你是甲木命以土为财,你命局中戊土财星天干透出,时辰坐戊辰土为偏财,时上偏财格,多晚年财运极佳,没有比劫透干无比劫夺财之患,财源广进,越到晚年财运也佳,大运方面24岁后火土金相续而生,财受生有财源,而且食神生财,属于大利财的命局,非常不错的命局,必是发财人。25岁之后食神生财大运开始,可以达到小资之造,34岁后半合火生财,小资以上。中年后不会受贫穷,财源随顺。
个人方面:此造为建禄格建禄格:“月令建禄,不住祖屋,一见财官,自然发福。建禄格之人命旺身健,大都有气质,不甘居于人下,有理想,身旺而强为人坚韧,性格要强,父母无靠自我打拼之人,尤其大运食神泄身吐秀,聪明豁达之人。木旺之人多有仁爱之心,土旺诚信之人,带太极贵人,有佛道缘。
父母方面:你属于甲木命,以偏财土为父,以癸水正印为母,你的命局来看,父母宫寅木禄神为忌神,木旺为忌,不利,父母出身也较一般,但是年上财官有力,父母也有能力,你命局戊辰偏财为用,一路火旺大运生偏财父星,父缘佳,坐下子水为母,为忌母缘稍差一些,事业上更多依靠自我打拼,建禄格离祖自立之人。
婚姻方面:婚姻的方面你要注意,首先天干辛金庚金正偏官混杂,多婚姻不稳定,木旺金为用神,金在时辰为用,另一半有能力,坐下子水为忌,另一半出身一般,对你事业帮助不大,但是聪明有能力会有发展。性格特点上,另一半性格稳重,做事有条理,有能力。在婚姻上你要多加注意,你的大运又是一路时上大运,不利感情稳定,本身建禄格,身旺而强,事业心重不善感情。
婚姻建议:建议婚后住西北卧室,有利于男女事业财运,尤其利于感情稳定。
子女方面:你是大利子女的,子女发展不错,你的命局甲木命,以火为子女星,你的命局火不显,但是大运一路火旺,是你生出是你的子女星,你木旺火为用,伤官食神泄身大利,因此会得孝顺子女,另外生在初春寒冷,火暖局,大利,能享子女福,子女会有不错的发展,事业有成之人,子女宫坐戊辰土为偏财,子女富有。
大运方面:人十年换运一次,该格局4岁起运,年份每逢4换运,1994年, 2004年,2014年,2024年,2034年,2044年,2054年,2064年都是换运的年份,换运期间事业等都会有不小的波动,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1,1994年到2004年辛卯大运,不佳。这步大运卯木加重了你命局木旺的力量,上段也已经讲明,你木太旺不喜木,因此这步大运木旺不佳,少年运势普通。95年,98年,99年都是木旺的流年,因此流年不佳,其他利流年也平平。
2,2004年到2014年壬辰大运,中平。这步大运壬水为忌,辰土为用,运势有所提升,但是整体水旺也非佳运。10年,11年,12年(岁运并临)水木旺流年不佳。
3,2014年到2024年癸巳大运,小吉。这步大运开始,巳火出现泄旺木生财,一切开始提升,14年,15年,18年流年接不错,17年申寅巳三刑有压力,内心纠结。22年,23年水木旺不佳,今年壬寅年水木齐来,这两年凡事保守求稳为主,不要冒进。
4,2024年到2034年甲午大运,吉。午火泄甲木为用,食伤生财利财。25年,26年,27年三年最佳。24年,31年,32年稍差一些,其他也平顺。
5,2034年到2044年乙未大运,小吉,乙木为忌,未土为喜。34年,35年,43年水木旺防破财,37年,38年,39年,40年,41年用神当旺,事事顺利。
6,2044年到2054年丙申大运,小吉。丙火泄身暖局为用,申金与子辰合化水不佳。44年(日柱伏吟),52年,53年稍差一些,49年申寅巳三刑,利财运但是有是非,压力较大,其他流年木火土有力,顺利。
晚年火土金运,富足安康之人。

风水转运建议,根据你的五行喜忌,可以判定你命局木力量太旺,因此需要克制你的木力量,你需要火力量,需要通过方位,行业,颜色,住宅等各方面调动你火的力量,以在空间上弥补是时间上火不足的情况,平时多加注意,坚持在这些方面按照去做,自然会有改观,好的年份锦上添花,不好的年份也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喜火的转运建议:
1, 行业上:互联网,教育,饮食、饭店、宾馆、工厂、百货、美容、光学、照明、照相、眼镜、电力、电器、爆竹烟花、冶炼、工艺品、塑料、轮胎、电信、镭射、印制等。
2, 方位上:出生地以南的地方属火,因此出生地以南,更利求事业求财,中国大方位在南方广东海南等地,旅游的地点最好是南方,或中国的火炉之地,可以补足火的力量。小方位,住宅南一定要明亮整洁,住南卧,喜城市南部小区,喜小区南边住宅。床的放置南北向,床头在南。
3, 颜色上:红色,橙色等暖色调自然大利。开橙色、红色的车,不适合开金色、银色、白色、蓝色的车。装修,衣物颜色同理。床上用品也用红、紫、及咖啡黄色为好,有时用暖色也好。
4, 饰品三角型的吉祥物,飞禽也是火,穿虎纹和豹纹的饰品最行运。红水晶,红宝石,朱砂饰品。头发宜染成栗子色或挑染一部分红色。
5, 饮食:红色,辣味,红酒,姜。在适当的情况下,多吃火锅和烧烤,秋冬天吃羊肉,吃辣的牛肉乾。平时在下午的时候吃一粒巧克力。
6, 宠物:猫,狗,在家中也可养龟。
7, 信仰:供奉关帝爷,信佛的可在家里点香,香燻或点蜡烛。
8, 行为上:经常下厨房烧菜,晚上睡觉最好家里的厕所和厨房的灯可以亮着,也可以开着电视机睡觉。
9, 风水局:住宅南边放马,东北放虎,西北放狗,红色木制最佳。
文|滴天髓黑白子,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作者。

天台智者大师的实相观

智顗在
《 维摩经略疏 》 中提到 :
   
藏、
通观生、
无生,

入偏真理,
名为真实;

别、
圆观无量、
无作,

入中道佛性,
名为真实。

这句说话基本上是从实相观来区分藏、
通和别、
圆四教。

由于智顗把天台判为圆教,
所以从这里可知他以
「 中道佛性 」
为真实。

即是说,
中道佛性就是他的实相观。

另外,
他又提到 :

解脱者,
即见中道佛性。

证得诸法实相就是解脱,
而解脱即见中道佛性。

可见智顗很清楚地指出了实相就是中道佛性。

中道佛性本身是一个复合的概念,
可先分拆为中道和佛性两方面来理解。

中道在原始佛教
《 阿含经 》 中已提到,
而在印度中观学派中有着很大的发挥。

中道最基本的意思就是不着二边。

二边是对于宇宙万物的存在性格的两种各走极端的观念,

一种是
「 有 」,

另一种是
「 无 」。

「 有 」
表示绝对的、
实在的有,

即是所谓
「 自性 」 的观念。

自性是指一种独立自在的性格。

说一种事物具有自性,

就是指它能够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而能无条件地自己存在。

这种
「 有 」 的观念
是认为宇宙万物都有着一个绝对的、
实在的基础。

「 无 」
表示绝对的虚无,

这种观念认为宇宙万物根本上是完全虚无的,
没有任何存在性。

然而,
中道并不是在有和无之间找一个中心点,

而是超越于有和无,
透显出诸法实相是一种缘起性空的状态。

这种缘起性空的状态既不是自性的有,
也不是完全虚无。

缘起表示诸法都是依因待缘而生起,

既然有因、
有缘,

亦有生起,
所以不是虚无。

性空表示诸法的本质不是绝对的实体,
这即是无自性。

从否定面说,
缘起性空是否定了
「 无 」 和
「 有 」,
即非有非无;

从肯定面说,
就是超越于有和无的对立,
而达致的一种绝对境界。

这就是中道。

至于佛性,
智顗说 :
   
灭者即解脱,
解脱必有其人,
人即法身,
法身不直身。

(《 法华玄义 》)

佛教所说的寂灭,
即是解脱。

所谓解脱,
就是脱离生死轮迴的束缚。

说到解脱,
就必有
「 其人 」,

即是必定有某个东西解脱,
亦就是说解脱必有某个主体。

这个解脱的主体就是
「 法身 」。

法身不是我们这个直立的身体,
根本上亦不是一个物质性的东西。

这法身是一个精神性的主体,
亦就是佛性。

佛性思想认为,
每个生命体都具有佛性,
而佛性有着两种状态,

即所谓
「 隐名如来藏,
显名法身 」。

当佛性在隐位当中,
即一般凡夫的情况,
佛性未能显现,

这时候称为
「 如来藏 」。

当佛性显露之时,
即觉悟成佛,

就称为
「 法身 」。

无论在隐位或显位,
佛性都是指着一切生命体,

即一切
「 有情 」 的
主体性而言。

智顗认为,
中观学派说中道,
是倾向于强调客观世界的真实状态,

却忽略了有情生命的主体性方面,
亦忽略了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智顗所说的中道佛性,
不单同时强调客观世界与生命主体的真实状态,

更指出了主体与客观世界是统一的。

他在
《 法华玄义 》 提到 :
「 佛性即中道。」

表示生命主体与客观世界是不相离的。

智顗所说的实相,
就是这种主客统一的境界。

在实相中,
无所谓我,
无所谓法,

一切圆融无碍,
超越了现象界的相对性格。

以上是总的来说智顗的实相观的特点。

若从分析的角度说,
中道佛性可有三方面的性格 :

第一是常住性;
第二是功用性;
第三是具足诸法。

先说中道佛性的常住性。

智顗说 :
   
如来身者,
金刚之体,
即法身常身。

所以喻金刚者,
体坚用利,
彻至本际。

坚譬法身不为妄、惑、生、死所侵,

常住不变。

利喻法身智德,
般若照用之功,
无所不备。

彻至本际譬法身断德,
解脱终穷,
惑障斯断。

(《 维摩经略疏 》)

这里用
「 金刚 」
来比喻法身,
表示法身有如金刚一般,

具有
「 体坚用利,
彻至本际 」 的特质。

「 体坚 」
表示法身不为妄、惑、生、死所侵害,

常住不变。

相反地,
凡夫在现象界的精神状态则常为妄、
惑所烦扰,

亦为生、
死所束缚。

「 用利 」 指法身的
「 智德 」,

法身具有般若智,
能照见诸法实相。

般若智照见诸法,
跟我们日常认识事物并不一样。

我们日常认识事物,
当中必须经过分别,
才能构成对事物的认识。

所谓
「 分别 」,

是一种对认识对象的处理过程,
当中牵涉到概念化。

经过这样的过程而达到的认识,
已离开了对象自身的真实状态。

而般若智照见诸法,
则是一种无分别的体会。

这种体会没有经过分别过程,
直接达到事物自身,
所以这样能够体会诸法的真实状态。

这样的直观实际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没有主客的区分,
就能够达到直接的体验。

而一般的认识都是在主客对立的格局下进行,
不能构成直接的体验。

「 彻至本际 」 指法身的
「 断德 」,
即是断除烦恼障蔽的能力。

「 本际 」
指根本和边际,

意思是彻底地断除一切烦恼,
达到解脱。

中道佛性这种性格,
是就着主体自身方面而说的。

中道佛性的第二种性格是功用性,
这是就着中道佛性显现出来,
对于其他有情发挥的作用而说的。

智顗说 :
   
功论自进,
用论益物。

合字解者,
正语化他。

(《 法华玄义 》)

「 功 」
是指个人的修行、
精进;

「 用 」
是利益于众生。

两字合起来的意思是,
运用自己修行所得的成果去度化众生。

佛性普遍存在于有情的生命之中,
它可发挥出功用,
使个人自己不断精进,
达到修行的成果,

再进一步,
将成果与他人分享,
帮助其他众生获得修行的成果。

智顗以治病来比喻中道佛性度化众生的功用。

治病是医治人们肉体的病痛,
而度化众生则是医治人们精神上的苦痛烦恼。

医治的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

知病、
识药和授药。

在治病的过程中,
知病是去了解病痛的根源;

识药是寻找适当的药物,
了解它的药性和功能;

授药是将所需的药物适当地供给病者,
使他的疾病痊癒。

而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
知病就是要了解苦痛烦恼的根源;

识药是找寻适合个别人的情况的法门;

授药就是运用适当的法门施于个别人身上,
帮助他们克服烦恼,
获得解脱。

这就是中道佛性的功用性。

中道佛性的第三种性格是具足诸法。

智顗说 :
   
一色一香,
无非中道。

中道之法,
具一切法。

(《 摩诃止观 》)

「 诸法 」
指世间一切事物,
包括众生的生命主体。

「 具足 」
可有两方面意义。

中道佛性是世间事物存在的基础,
事物的本质本性就是中道佛性,
中道佛性的作用显现为世间种种现象,

这些现象就是我们所接触的世间一切事物,
包括我们这些生命体。

诸法既然以中道佛性为存在的基础,
自然不能离开中道佛性而存在,
由此可以说中道佛性具足诸法。

第二方面,
中道佛性具足于诸法之中。

世间事物的本质本性就是中道佛性,
所以中道佛性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

而中道佛性作为实相,
是整一的存在
( 这当然不是物质性的实体 ),
不能分割开来。

它不会部分显现为世间现象,
另一部分不显现。

中道佛性既显现为世间事物,
则离开世间事物就再没有中道佛性。

中道佛性不能离开诸法之外,
所以它具足于诸法之中。

从以上两方面可见,
在本质上,

世间事物就是中道佛性,
中道佛性就是世间事物。

所以,
一草一木无不是中道佛性,
而要体现中道佛性亦不能离开世间事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年看过最棒的两本自传如果你热爱迪士尼,请你去看罗伯特艾格的这本,你会知道这个传奇的CEO是如何让迪士尼乐园里出现漫威英雄以及星球大战主题及周边的。当然了,她和
  • 比如你可以从朋友圈的点赞开始,然后慢慢的增加互动,让对方知道“你现在是愿意和他交流的”。我花钱买断了,这 App 我就能一直用,你可以不承诺我任何的新开发的功能
  • 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到2025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比例达到15%以上,力争达到20%;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到2025年,高中阶段教育
  • 。后来因为突发离职也从没联系过同事。
  • 我刚进公司的时候,曾在大阪的梅田阪神分店和神户的三宫分店工作。当我们在计划开店的地方打出‘McDonald’s opening soon’(麦当劳即将开业)的告
  • 折多山看到云海的利率很大,九曲十八弯的公路还有祈福的经幡塔很壮观!塔公草原美景如画,春季草原,夏季花海,秋天金色草原,冬天圣洁红海子冬季蓝冰湖和雪山,夏季湖边花
  • ✅明人不说暗话 我想要大娃抽选卡❗️ 双1⃣️1⃣️独角兽️的几个礼包真的太️了诚意满满啊,这羊毛必须薅✨关键是它能凑抽选卡,大娃都是限量的,运气好的小伙伴真的
  • 不过,像这样的场景娱乐圈天天都在重复不断地上演着,女明星们为了所谓的好看,为了能够足够吸引眼球,穿得少一点可能更轻而易举地展现自己曼妙的身材,而且这样的举动在一
  • 这句话反过来可以理解为: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如果我们在相处过程中,总感到尴尬、厌倦、不安、总想掩饰自己,说明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把这个人定义为朋友。没有人是完美
  • 此番编剧、导演调动起多年的人生体验和艺术积累,尽情开拓艺术想象力,塑造了杨开慧坚贞不屈的女共产党员光辉形象,让她年轻鲜活的生命之花绚丽绽放在了黄梅戏的舞台上。她
  • #少女前线[超话]# #少女前线# #新到物资前瞻# 亲爱的指挥官们,现在为您带来的是2021年万圣主题装扮“漫步回魂夜”介绍第一期,本期采购主题将于10月28
  • 所以说我们也会因不同的客户,不同的要求做出不同的处理 但是这个客户已读信息,之后也一直没回复我们,我们就以为他是不介意。 因为也有一些宝贝说想要尽快的,但是
  • 穆贾希德在对媒体发布的声明中表示:“阿富汗的经济形势和国家利益要求所有阿富汗人在每一次贸易中都使用阿富汗货币。阿富汗临时政府:喀布尔爆炸事件中5名袭击者已被击毙
  • 櫻井さん、入所26周年おめでとう✨你的存在,在我人生里帮助了我很多果然还是最喜欢那个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你✨“人生是一方通行” “My life is my me
  • 在今后的工作中,街道总工会将会进一步整合资源,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多样的交友联谊活动,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服务职工、凝聚职工的职能作用,为单身职工搭建诚信度
  • 思考良久说“那个姑娘我之前帮助她,她就对我很好 ,但我们就只是好朋友,你不喜欢我保持距离就是了,你不说我也猜不到你怎么想。”正选笑了,“我不管,我录音了,小营说
  • ” #Falling Slowly[音乐]#我离婚了,我自己一个人把儿子养到三岁了,带着儿子在外面租房也三年多了,这三年多,一直和儿子相依为命的漂泊在这个熟悉而
  • #光遇陪玩[超话]# 迷雾陪玩团招人来了 招可连麦男女,男生优先,没有歧视女生哦是目前团里女生太多啦,男孩子极少 ⭕️禁挂⭕️ 迷雾陪玩团招陪陪 主光遇,可
  • ”主编傅丽一口气读完全书,心生无数感触:“作者文养深厚,精于文法,通达人性,终会向时间求得青睐,亮出一个学者的风骨……《一凡教授》讲的是中国高校教授兴学育才,却
  • 夜色中的芦苇是手机拍摄,手机会自动提亮一些,实际要比图片黑很多,走出去的时候是开着手电筒照着路出去的。这就是我想见的芦苇荡啊,河荡里架起了宛转的木栈道,走在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