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天道

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

唐朝李淳风是历史上著名的预言家,他告诉唐太宗将来要有个姓武的人来夺他天下,而且人已经在宫中。

唐太宗说:“那我就杀掉宫中所有姓武的,这样就断了祸根。”

李淳风说:“这个是你李家本来的劫数,还好这个人有点仁慈,以后会将天下还给你李家。如果你杀了她,就会感召更坏的人来完成这个劫数,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天道难测,知道一分就足够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人有善愿,天必从之;人有恶愿,天必毁之。

#太行巾帼红 ##太行巾帼出太行#

#道教[超话]#悟虚卷-符咒篇
一、(咒的真意):很多修者把咒认为是咒语或者是咒文,顾名思义认为咒是口中发出的语言,或者认为咒是一种神秘的文字,这两种普遍的认识都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咒应该称为咒音,是一种声音,但不是口中发出的声音,而是一种‘大道之音’何为道之音?最初咒是有修行者在法定境界或者虚空听到的各种自然的声音,这种声音时有时无,虚无缥缈,不可力得只能缘遇,后来修行者发现每当遇到这种声音时,如果可以把身到神的状态调整到尽量接近这种道音的状态(现可以理解为频率),就可以更好的感悟道境,和天道融合,可以更轻松的使用五行力量等很多益处,后来一代代修行者用尽量可以表达这种声音的文字和符号把感悟的大道之音记录下来,慢慢的就形成了咒,意为‘道之音律’这就是咒的来源及真意。
二、(咒的修法):现在很多人修行咒经时就是按照标注的拼音,从前到尾快速的读一遍,这就算自己做完了一遍功课,这样修行咒是完全错误的方法,没有一点意义和作用。修者修行咒时应该放松打坐,先把精神调整到一种空灵的状态,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轻声念出,声音逐渐扩大,我这里说一字一字修是指一回只念一个字,在法定境界中念的同时,要把自己观想在虚空当中,渐渐的好像听到从远方慢慢的、模模糊糊、有远至近传来这个咒的声音,自己在虚空中轻声的跟着学语出这种声音的韵律并感悟这种道音的意境,慢慢的就会感觉自己随着这个道音远去走过了时光的长河消失在虚空。直到这时回醒以后才算这一个咒音(一字)修完一遍,以上为肉身修行咒的正传标准方法。
三、(修咒的意义):肉身阶段修咒经只能按照标注的文字发音观想修行,实际上并不会真正的听到这种大道之音,但是文字符号确不能表达出这个道音(咒)的万分之一,肉身修咒就好比,人们表达风声用呼呼的风来形容,后人把这个呼字写下来了,然后教给一个聋人,这个聋人只看你的口型念出了这个字,这样的话他是不可能会准确的念出这个字的发音甚至说不出来,因为他从来不曾听到过任何声音。所以色身修咒的唯一意义就是,先大概模糊的熟悉一下这种声音以便将来真的遇到时可以更好地把握道境。
四、(修咒者的一些错误认识):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肉身不必懂咒的意义,那是要地仙或者菩萨境界以上才会开始懂得,我只要天天念念或者说念多少遍以后就可以去极乐世界或者别的正法世界,这样的说法有对有错,对是确实最少要到菩萨或地仙以上境界才可以偶尔听到感悟这种道音也是就是咒的。错是说‘念多少遍咒就可以去极乐或正法世界’这可以说是一个“美好的想法而已”吾不知道这是谁发明异想天开的玩笑让很多人当真了,吾修行数劫以来从没见过一个佛道同门的师兄弟是单纯的因为念了几遍咒就去极乐世界或者正法世界的,包括我哪个不是历经重重劫难,走过万难证道路才去的正法世界。我在这里给大家再郑重的讲一遍去正法的条件以后修者自己把握,不要自误。第一种就是真信真愿真行,何解?真信就是心理要完全的相信,愿是发大愿将来去正法世界修行,这可不是指你发个愿心里也相信但是该干什么违戒律的事还做就妄想可以去了。而是在行动上也要严格按照各种戒律做事,并且修心养善,弘扬真法做出了大贡献,积累了大功德,自己做的善行功德足以抵消了前世今生修行之前做过的种种业因你才可以去极乐世界和其他正法世界,这是第一种不用修行就可以去的条件,去了以后是属于不入门修者,到那后一般会先分到正法世界外围修行,直修到和他人去时一样的境界了才可真正入门,此法虽然不用修行感觉说起来也简单实际上很难成就,现在来说没几个人可以真正全部做到做好。第二种就是靠自己修行,一步步走过去,只要到那就是属于入门弟子,这是正法世界大部分修者走过的路,虽然也很难,但是可以看到自己一点一点的接近希望,修行的同时也要修心境积累功德,目标明确,锻炼道心,等到那以后修者已经从身到心境都有了一个很大的跨越,不是靠第一种方法去的修者可以比拟的,这种方法自己可以看到可以把握,不像第一种方法有些自认为都做好了难到真的都做好了吗?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最终能不能去。所以更多的修者都是选择第二条路这也是吾和大部分师兄弟选择走过的路,要记住‘道’在脚下要靠自己走过去,‘求’过去的始终不是自己走过的路,基础不稳将来证道之路更难,三灾九难过不去无人可替。此所谓:道非所求,乐非所得。吾之忠言望切记在心!
                                             

 

星道子

成家立业~定心正欲~浩然正气

立德进德先后。志学然后可与适道,强礼然后可与立,不惑然后可与权。博文以集义,集义以正经,正经然后一以贯天下之道。尽其用之谓器,无动非礼,则立人之道尽矣。有求为圣人之志,然后可与共学。学而善思,然后可与适道。思而有所得,则可与立。立而化之,则可与权。



君子之于天下,尽人事而后征天道。天道至微而难知也,人事至著而易为也。舍易为而求难知,则为不智。先其微而后其著,则为失序。

夫接于人无穷,而使人善惑者,事也;推移无常,而不可以拘者,时也;其应无方而不可以易者,理也。知时之变而因之,见必然之理而循之,则事虽无穷而易应也,虽善惑而易治也。故所与由之,必人之所安也;所与违之,必人之所厌也。如此者,未有不始于思,然后得于己。得于己,故谓之德。正己而治人,故谓之政。

知止而后有定者。止在腹中。为生成之本。知止则心存而气凝。神不外散。定也。定而后能静者。阳气薰蒸。阴私自不能入。浑浑沦沦。无人无我。静也。静而后能安者。阴阳和平。则元气复与天之元气。合而为一。人即天。天即人。其乐有不可明言者。安也。安而后能虑者。真气潜滋。即真理发现。物之表里精粗可穷。诸凡事来自不难於筹度。能虑也。虑而后能得者。由知止至於安。命功到矣。然了命尤须了性。故必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性命双修。大道乃得。

学文之功,学得一事是一事,二事是二事,触类至于百千,至于穷尽,亦只是学,不是德。有德者不如是。故此言可为知道者言,不可为学者言。如心得之,则「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有有德之言,有造道之言,有述事之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有其不知者存,则既知有之矣,是知也。因此而求之者,尽其所见,则不见之色章;尽其所闻,则不闻之声著;尽其所言,则不言之义立。”用知不如用好学,用仁不如用力行,用勇不如用知耻。
知以知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公者仁之理,恕者仁之施,爱者仁之用。曰:诚,一物,心也!以穷其所以然而处其事;以究其将然而为之防。因形移易谓之变,离形顿革谓之化。德博而化,言化物也,以其善世即是化也。善其身,自化也;兼善天下,则是化物也;知化则是德。化,圣人自化也。化之况味,在学者未易见焉,但有此次序。内积忠信,所以进德也。择言笃志,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致知也。求知所至而后至之,知之在先,故可与学。

「道者一心也,有曰『仁者不忧』,有曰『知者不惑』,有曰『勇者不惧』,何也?」曰:「此只是名其德尔,其理一也。得此道而不忧者,仁者之事也;因其不忧,故曰此仁也,知、勇亦然。不成却以不忧谓之知,不惑谓之仁也?凡名其德,千百皆然,但此三者,达道之大也。」

朱则成其为朱,陆则成其为陆。学人不必有心立异,亦不必著意求同。若先儒无同异,后儒何处着眼。试看从古帝王贤圣,放伐不同于揖让,清不同于任,任不同于和。亦各存其所见而已矣。从来大贤大儒,各人有各人之体贴。是在深造自得之耳。
尝曰:“明道曰:‘天理二字,是自己体贴出来。’是无时无处,莫非天理之流行也。精一执中,是尧、舜自己体贴出来。无可无不可,是孔子自己体贴出来。主静无欲,是周子自己体贴出来。良知,是阳明自己体贴出来。能有此体贴,便是其创获,便是其闻道。恍惚疑似据不定,如何得闻?
学无自得,剽窃他人,一知半解,强谓了然。如此之病,最难医治。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凡看古人语录文字,不可专就一问一答、一拈一颂、机锋峻利、语妙言奇处,以爽我心目、资我谈炳。須穷究他因何到此大徹大悟田地,其中自叙下手工夫,刻苦用心处。遵而行之,所谓何不依他样子修也。若但剽窃摸碍,直饶日久止深、口滑舌便,俨然与古人乱真。亦只是剪彩之花、画纸之饼,成得甚么样子,所谓道貌岸然者。

以耳听受而得者,不如以目看读而得之者广也;以目盲读而得者,不如以心悟明而得之者极其广也。以心为君,以目为臣,以耳为佐使可也。目通而心未通者不可居之为理,意至而身不能至者不可任之为事,宁取其少而守之坚,不取其泛而施之杂,要使心气浃洽,义理贯通,荡涤胸中浅俗卤莽之气,日进高明细密,阙者俟补,断者俟续。止随其所止而止之,止其所也。出乎心,止于爱,行且坚毅,磊落载腹。几微。其行既力,故能与人为准则,可必增其质性,亦可变其质性。增者如磨礲之于玉石,变者如虫豸之有蜕化。有事乎道德则日崇,有事乎闻见则日多。
凡学世间事,非用心之至,学不能成。学既得成,必到得信手拈来、无事于心、无心于事,方名精纯。悟出世间法,非无心之至,悟不能徹。悟既得徹,必到得随缘应物、有法皆心、有心皆法,方名究竟。

吾观…而得君道焉,大君无为而能无不为,故万化自理;又观…而得心学焉,心君无思而能无不思,故百体从令。
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自家之言。听理、识理、知理、行理、叛理、言理、返理、成理、立理。

迨其蓄久而思浑,资深而行熟,则贯精粗,合内外,群献之精蕴,百家之异指,毫分缕析,如示诸掌。同心协力以闲先圣之道,而仅及中身,论述靡定。先正之言行,亦各为之论著。至于推明古人之经书,论著先正之前言往行,此自吾儒学成后余事。学成矣,则用于世以行之;如不用于世,亦可完吾性分以还天地,不著述可也。观其时果有大理未明,大害未除,不得已而有所著述,以望后世之明之除之,亦可也。若文人之文,书生之书,解之论之,则不必矣。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那个作者是个缺乏真实功力的字匠,他只能知道大众知道的东西,而没能力办法带来知识增量,所以不适合掌握话语权。又稀又缺的有需求的资产,面对的又是有支付力的投资者,他
  • #日本旅行# #网红景点# #带着微博去旅行##爸爸我绝不认输[超话]##做自然的朋友# [挤眼]#每日一善# 投掷生活一缕墨香,便会让一颗干净的灵魂延伸,远离
  • (需要说明的是,之前初、高中、中职已有信息技术学科,这次新增的是小学信息技术。(需要说明的是,之前初、高中、中职已有信息技术学科,这次新增的是小学信息技术。
  • 心术上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
  • #胡先煦##胡先煦 拍戏#官方已经出了通知 为什么不选择相信官方 而是选择相信xhs不知名博主的话 那个博主账号都注销了 说放视频出来的 敢问有人见过
  • 女性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微风][微风][微风]夏天来了,夏季是阳气最旺时节,天气炎热,到处生机盎然,而此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为旺盛,对于女性朋友来讲,气血的运行
  • 你们不了解他本性是阴毒的,磁场变大,意识变膨胀的要注意,那就在拉伸转移你们的灵体轨道,不知道的心性上就被他那么挂着,被他俩利用着,对他用感情的灵体都能被带下去,
  • 五、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事件起因:这位学生是工科专业,确实也是找了黛写,重复率高,而且还被学校怀疑论文非被人所作!
  • 【2019年度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结果公布】许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对许昌市直用人单位、社会团体开展了2019年度劳动保障监察书面材料审查和守法诚
  • 所有国家需要投资预防未来这种规模的灾难,并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集邦咨询:疫情带来的新常态除将成为数位转型的推手之外,也将持续驱动2022年服务器市场。
  • 手术室的门打开时,达西一阵小跑,飞奔到老婆身旁的模样,令不少网友们非常感动,看得出来达西是一名好丈夫,未来很有可能也会变成一个称职的好爸爸。达西曝光的几段视频,
  • [用300万澳币建立浪漫有趣的悉尼生活居住空间——某日坐火车时的遐想]住一个房子久了,由于感觉的适应,趣味性就难免消失。但是,用300万只买一处房子住,时间稍久
  • 像《煮泉小品》中,田艺蘅便说在蒙顶山用当地的水泡茶,能袪宿疾。但倘若离开了当地,水的功力也减半,难复那种滋味。
  • 当然不是啊,就像我和你表白,不是一定要你和我在一起,我只是想告诉你,你真的很好,希望你以后无论是在低谷期的时候,还是失意的时候不要灰心,因为真的有人喜欢过你,被
  • 也算从小看到大的,长大了总要经历风雨的,妹妹顶住。人的一生也不可能顺顺利利,总会遇到一些风风雨雨。
  • 我们只有努力学做一个拿捏有度、收放自如的人,才能邂逅最美的自己和风景!我们只有努力学做一个拿捏有度、收放自如的人,才能邂逅最美的自己和风景!
  • —— 稻盛和夫男人是不是都一样,吃饭会吃到几个小时不看手机,也不会回复信息,他们既不会担心时间的早晚是否有人惦记,即使很晚不回家也不会主动告知对方自己的行踪,也
  • 你觉得巨蟹座“中央空调”是你在享受的巨蟹座的温柔红利后,自己没有做出值得他给你偏爱的事情的同时,又埋怨他把同样的好给了别人,是你贪心。你觉得巨蟹座“没边界感”是
  • ——道人说道中等根器的人,不能言下顿悟,必须要修定,世上有许多人,都把自己看成上等根器,道理懂了以为到了。有许多人以为,打起坐来,什么都不知道就叫做定,那是大昏
  • 海外独家版NIKE耐克工装裤脚口用松紧带作出收束的效果,双腿修饰得直且细;打破单调的刺绣字母,简单大方,配上工整的印花工艺 营造出清新随性的个性感,相当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