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见性的那一天,
  那一刻,
     那一剎那,
  我见到了生命的永恒与圆满。
  从此心中的喜悦与安详充满了身心,
  它是如此的清净与平等,
  无相与解脱,
  无求与无住,
  无诤与寂静。  

  在圆满的心性中,时空完全静止,
        宇宙和世界,并不存在。
  了悟了
     五蕴即空不可得,即如来藏妙真如性,
     六入即空不可得,即如来藏妙真如性,
     十二处即空不可得,即如来藏妙真如性,
     十八界即空不可得,即如来藏妙真如性,
     七大尽不可得,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身心即空,无我无我所,就在此时此刻呈现出,第一义大空,完整无瑕的真实生命。
        它不是色身,因为色身 体空如幻,不是识心分别,因为识心分别是依他起,空无自性。
  
  
  最原始又最完美的真实觉性,
  它不是相,而是毕竟无相。
  空相中,它没有语言,我无法形容它。
  空相中,它没有观念,因为不存在能所。
  空相中,它没有妄想,超越一切想像。
  空相中,它没有委屈,也从不哭泣,只是事来不着。
  内心深处只有微笑,而心灵却又是一片祥和。
  在大悟见性的世界里,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文字,
  更不会落入观念,也从不起妄想,
  身心世界本来就空,皆不存在,一切皆是假名,
  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虽是假名,但灵觉真心亘古长存,没有新旧,亦无增减,
  它只是存在,无法触摸。
  当我正想告诉你的时候,却无从启口。
  当我想去描绘它时,它没有颜色与形状,无从细诉。
  用人类拙劣的语言,教我如何去说明真心无相的圆满生命?

  
  它不是明也不是暗,它不是动也不是静,
  它无形相,亦无来去,更没有任何动作。
  它不是物,亦不倚一物,
  但却又是如此清清楚楚,时时呈现眼前。
  空灵无思,动念即乖,拟议皆非,
  真的无下手处,但处处是。
  不预设立场,不期盼未来,不落入观念,
  心中不计较不比较,只是事来随缘不着,不强分别,
  不起心,不动念,大道觉性立刻显现。
  
  
  真心求不得,取不得,也舍不得,
  它是如此的完整,它是如此的圆满,
  它是如此的纯洁,它是如此的自然,它从不做作。
  当你破除一切假相,不再被名称所困扰的同时,
  心性等如虚空,那就是圆满清净自性,歇即菩提,当下即是。
  若大悟见性,一切时空,当下入无为安详涅槃处,
  自在与解脱,不再贪着,也没有任何渴望。
  食衣住只是随缘,心中无比的知足,秒秒安详。
  
  
  行坐卧无非道场,站立与睡眠皆与道相应,尽是真如。
  当生命悟性达到最完美和圆满时,
  心中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因为了悟了 缘生即是无生。
  菩提涅槃圆满自性现前时,真心无妄,
  无妄之真心如日当空,
  照尽山河大地,
  无所分别。
  当圆满觉性显露时,
  不必坐禅,禅即是心。
  不必诵经,经即是心。
  
  
  亦不求解脱,
  本自无缚故。
  

  诸法本空,没有能所,
  但有能所,具是戏论。
  是故圣心无求,品格高超。
  
  
  当大悟见性时,
  一切生、住、异、灭皆在一时,
  十方三世尽在一念。
  一切有为皆是真如无为,
  无为处即是佛行处,
  即是生命圆满处。
  不可立一个真谛,
  不可立一个俗谛,
  不可立一个中谛,
  一切法不立,
  尽是真如故。
  
  
  不修观,不修止,圣谛亦不为。
  万法本自空寂故,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不可说有,也不可说无,
  连不可说亦不可说。
  
  
  圆满清净自性,
  它只是存在,但却道它不得。
  因为诸法本空,
  万法如幻,
  本无来去生灭增减,
  身心非我,诸法
  如幻、如梦、如露、如电、如泡、如影,
  是故不再执着。
  
  
  外不缘尘,内不循根,
  不落分别,识心不生,
  万事只是随缘,
  生命自然圆满。
 

  
  大悟见性则万法一如,
  「如」之一字,众妙之门。
  「如」则不可说,不可说,
                         不可思,不可议,
  无有形状,
  超越数量,
  能所不二,
  无求亦无住,
  即是生命圆满处。
  
  
  心中不着,亦无所惧,
  不刻意作观,
  不必灭相,心中自然无相。
  不落能所,了一切法无我,
  心中无滞,无法不通,
  是生命圆满行。
  
  
  佛性即是觉性,
  是人类生命的终极圆满,
  也是生命的终极完美,
  从完美中取出完美,
  剩下的依然完美。
  
  
  若大悟见性,
  五蕴当下尽是完美,
  六入当下尽是圆满,
  十二处当下无非究竟,
  十八界当下绝待纯真,
  七大当下即如来藏第一义大空,
  周遍法界,纯一圆觉,无法不圆。
  
  
  生命的圆满,就在当下,
  无一时不圆满,
  无一刻不圆满,
  无一处不圆满,
  无一法不圆满,
  因为它本自具足圆满。
  

  真理只是被发现,并不能创造。
  发现人生宇宙究竟真理即是佛,
  佛即是众生心。
  唯佛唯心并无增减,
  法界如是,
  法尔如是,
  法法如是,
  尽是圆满。 
  身心休歇处,
  即是生命圆满处。
  生命一旦达到了究竟圆满,
  般若妙智便时时刻刻出现心中,
  如涌泉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鄙人认为:六祖慧能自皈依的理论已经超越了宗教范畴,到寺庙里接受的皈依并不是真皈依,自皈依才是真正的皈依。

《六祖坛经》忏悔第六: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事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沈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从前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

  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

  从今日起。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

  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

  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法。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澈。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念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易理与佛理本无二致】《周易》作为儒家经典,有与佛学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许多基本观点和思想范畴难以融通。所以,易学与佛学这两大学术体系在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彼此之间联系很不密切。那么,如何才能揭示易学与佛学之间的思想联系呢?明末高僧蕅益智旭《周易禅解》,通过对《周易》经传文本的禅学解释,首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因而被公认为援禅解《易》的代表作。智旭在解说《周易》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一个不变的思维导向,那就是如何证明易理就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佛理,并力求通过阐释《周易》经传的文辞来肯定易理是在天地之先,具有本体的概念,证明易理与佛理是相通的,易道跟佛性是同样的,易学与禅学的本根是相通的。由此进一步表明以禅解《易》是行得通的,儒释道三教的关系是相通的。所以说,智旭在解说《周易》过程中所体现的独特的禅易相通思想倾向,在理解易佛关系问题上明显具有相当的创新意义,无疑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周易禅解》的解《易》思想尽管颇具特色,但大多散布在《周易》经传的文辞阐释之中,必须加以梳理才能凸显思想的体系和脉络。
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和研究《周易禅解》的文本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智旭是如何推论禅易相通思想的。智旭撰写《周易禅解》是先完成《系辞》以下五传之后,再去解上、下经的。从总体上看,智旭在解说《易传》和《易经》中各有特色,体现了一系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创新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有鉴于此,本文拟先侧重以解《系辞》等五传的内容为主,并结合《灵峰宗论》中与易学相关的内容,探讨智旭在易理与佛理关系问题上的思想创新。
一、易即易理贯彻始终。 “易”即“易理”、“易理”即本体的思想,是智旭解《易》思想的基础和前提,具有鲜明的禅易相通思想倾向,也是《周易禅解》创新思想理论的一大体现。
这一思想理论来源于智旭运用理学思想对《易传》文辞的推导,如其在解《乾·彖》“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一句时指出:“圣人见万物之资始,便能即始见终。知其由终有始,始终是一理。但约时节、因缘、假分六位,达此六位,无非一理,则位位皆具龙德,而可以御天矣。”由此可见,智旭“始终是一理”的思想乃是贯通易佛关系的理论基础。所谓“始终一理”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呢?又是如何来贯通易佛关系呢?对此,智旭并不含糊其词,也不是简单沿袭旧说,而是实事求是地根据《周易》的文辞义理,逐层进行阐发和论证。以下先来分析智旭是如何导出“易即易理”之说的。众所周知,《易传》中“易”字随处可见,其义并不固定。关于“易”字的解释,往往要牵涉到《周易》的性质、效用等问题。综观历代易家对《周易》的注解,由于对《周易》的性质各有看法,所以在“易”义的解释上也就常常出现分歧。那么,“易”字究竟是何种意义呢?在智旭看来,《易传》所言之“易”既指“易理”,又指“易书”,也可指“易学”,但因是“由易理方有天地万物”“由天地万物而为易书,由易书而成易学,由易学而契易理”(卷八解《系辞上传》开篇语),可见“易理”、“易书”、“易学”在“理”的层面上是相契相通,合而为一,所以完全可以“易理”来总称“易”的三种不同体现。稍作归纳,智旭对“易”的理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易”是包尽天下的大道理,即为易理;第二,“易”是吾人不思议之心体,即为心理;第三,“易”为一切事理本源,有太极之义,即为本体。很显然,智旭认定了“易”即是所谓的“易理”,既是心体,又是本体。正是因为智旭坚持把“易”义定为“易理”,所以他在《周易禅解》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都跟“易理”密切相关。从智旭对“易”的理解来看,视“易”为“易理”和“心体”主要是直接援用理学和心学的成果来发挥,而视“易”为“本体”则是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这里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理论问题,不仅仅是“易”与“易理”、“无极”、“太极”的关系问题,更重要的是“易”与“无住之理”、“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理”的关系问题。所以,我们还得根据“无极而太极”说的历史来分析这些问题。对于“无极”与“太极”的关系问题,智旭主要是沿袭朱子的看法。如果联系前面的引文,我们可以发现智旭也把人心“一念”当作本体来看待,并把这佛教的“十法界”统一到“一念”之心中,在理论上基本贯通了“易理”与佛法概念的关系。稍稍对以上引述归纳一下,可以发现智旭给“易理”赋予了深广的内涵:不仅贯彻于天地万物之始终,而且与天理、心理相契相合,尤其是与“自心”冥契无间。如此来阐释禅易相通,无疑有着明显的思想倾向。这一倾向同时也表明,智旭有意借助《周易》来阐发“儒佛同心”、“三教同源”的思想主张。对此,如果结合《灵峰宗论》的相关说法,就能理解得更为透彻。智旭说:“自心者,三教之源,三教皆从此心施设。苟无自心,三教俱无;苟昧自心,三教俱昧。”(卷七之四《金陵三教祠重劝施棺疏》)[2] 又说:“本心不昧,儒释老皆可也;若昧此心,儒非真儒,老非真老,释非真释矣。”(卷二之三《法语三·示潘拱宸》)[2] 由此可见,他把“易理”当作“自心”本具的,乃是别有用心的,追根究底就是为“三教合一”的思想在《周易》中寻找理论依据。从这个角度看,智旭提出的“自心之易理”思想,对于三教关系理论来说无疑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三、易理即无住之佛理。智旭既认为“易即易理”,又认为“易理即自心之易理”,无疑也就是认为“易即自心之易理”。那么“自心之易理”又与“佛理”有何联系呢?这个问题是智旭构建禅易相通理论最关键的环节。智旭认为《周易》和禅学并无本质差别,因为孔门心学和佛门心学是一脉相承的,“易理”与“禅理”在本质上是一致无差的。他在《周易禅解·系辞上传》开篇总论就明确指出:“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易理,天地万物所从建立也。卦爻阴阳之易书,法天地万物而为之者也。易知简能之易学,玩卦爻阴阳而成之者也。由易理方有天地万物,此义在下文明之。今先明由天地万物而为易书,由易书而成易学,由易学而契易理。”关于“易理”及其与易书、易学的关系,《周易禅解·系辞传》反复作了解释。为了进一步说明“易理”具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义,智旭在《周易禅解》卷九解《说卦传》“昔者圣人之作易也”一段时,就着重阐述了易理“三才之道”与禅理“随缘不变”的内在联系:
吾人自无始以来,迷性命而顺生死,所以从一生二,从二生四,乃至万有之不同。今圣人作易,将以逆生死流,而“顺性命之理”。是以即彼自心妄现之天,立其道曰“阴与阳”,可见天不偏于阳,还具易之全理,所谓“随缘不变”也。即彼自心妄现之地,立其道曰“柔与刚”,可见地不偏于柔,亦具易之全理,亦“随缘不变”也。即彼自心妄计之人,立其道曰“仁与义”,仁则同地,义则同天,可见人非天地所生,亦具易之全理,而“随缘常不变”也。从以上引文可以发现,智旭运用“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来解说《说卦传》,既说明了“禅易相通”,又证明了“儒佛相通”。但这些还只是该思想的局部,如果结合《灵峰宗论》的内容,就更容易看出《周易禅解》中最想表达的禅易相通思想是什么样和怎么来的。如卷二之五《示马太昭》中说:“又闻‘现前一念心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妙,方知‘不易之为变易,变易之终不易’。”此处智旭明言其之所以能知“禅易相通”的来由。然即此儒典,亦未尝不泄妙机。后儒自莫能察,及门亦所未窥。故孔子再叹“颜回好学,今也则亡”,深显曾子以下,皆知迹而不知本,知权而不知实者也。何谓所泄妙机?如《易经·系辞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语最可参详。在这里,智旭直接由“易有太极”、“易理固在太极之先”、“吾人本源佛性”推导出“真如即太极”和“易即真如之性”的说法,表明了两层思想:一是“易即真如之性,具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义,密说为易”;二是真如不守自性而生无明,无明即太极,是死生之根本,密说之为太极。如果再结合《周易禅解》的思想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引文的内容无疑是对《周易禅解》相通思想的归纳和引申,比如:根据以上这两层思想,我们就可以更充分理解智旭在解“易有太极”时直接把“易”说成“无住之理”的原因所在。试论智旭的推导过程:因为“易为一切事理本源”,即是“易理为一切事理本源”,那么“易有太极”也就等于说“易理有太极”或“易理即太极”,这样“易”与“易理”实际上也就与“无极”的概念相等同;又因为“易理”是有理体的,而“无极”是无体的,有如心体,那么“易”既是“无极”又是“易理”,也就意味着“易”既是“无体”又是“有体”的,如此便具有“从无住本”的意思,也就可与“无住之理”相对释。进论之,“易”既是“无体”的,说明“易”与“真如之性”是相同的,也就具有随缘不变之义;“易”又是“有体”的,有“太极”,能化生天地万物,也就具有不变随缘之义。所以说,此“无住之易理”即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易理”。如果再结合前文推导的过程和结论,我们就可清楚地发现和理解《周易禅解》中所独具的相通思想倾向:所谓的“易”、“易理”、“天理”、“生理”、“心理”、“禅理”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具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真如之性”,也都具有原始性和永久性,都是宇宙间生死轮回、动静变化的根本;同样,易书和易学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契合和相通的,只不过是体现形式不同罢了。如此说来,易理即是佛性,禅学和易学自然是本根相通的,以禅解《易》或以《易》解禅的做法自然也是合理合法的了。由此可证,儒学、道学、佛学也都是本源相同的,即同一“自心”,同一“自性”,同一“易理”。由于智旭是在解说中表达思想,没有条件形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完整系统的长篇文字内容,所以有必要对其“禅易相通”思想的理论内容逐步加以贯穿和总结:一是易理说。智旭认为易理是贯彻始终的自心之理体,是“易”在“天”、“地”、“人”、“心”、“性”、“理”、“物”等层面上的集中体现,即是“易”之“有体”的形象体现。二是无极太极说。智旭认为无极和太极都是万物的本体,是“易”之“无体”和“有体”的两种体现:“无极”是“易”之“无体”,即是“不思议之心体”;“太极”是“易”之“有体”,即是“自心之易理”,有如“真如之无明”。三是佛性论。智旭认为“易”与“佛性”是一致的:以“易”之“无体”同“真如之性”,以“易”之“太极”本体同“无明佛性”。合而观之,智旭又认为所谓的“易”、“易理”、“无极”、“太极”、“佛性”等都是相通的,因为这些都具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义,都不离开“现前一念心性”。必须指出,在智旭的《周易禅解》中所谓的“易理说”、“无极太极说”、“佛性说”,名称虽然不同,而实际上都是相通的。总而言之,智旭认为禅学与易学、儒学与佛学乃至儒释道三教之间都是可以相通的,因为它们同心同理同源。如此以《周易》之“易”来建构学术相通的思想体系,在中国学术史上应该是非常少有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京东苏宁下架权健 根据审核结果处理
  • 卫龙辣条吃出虫子,喜欢吃辣的患者千万要注意了!
  • 刘恺威离婚后首现身,行色匆匆怕被认出,但状态比杨幂好
  • 央行净投2200亿元是怎么回事?
  • 法国男孩滑雪遭雪崩活埋奇迹生还;华为在法设立研发中心
  • 调查组回应权健:合法的依法保护 违法的坚决打击
  • 大熊猫玩菜刀,繁育基地:饲养员忘带走
  • 郭麒麟初中早恋 父亲郭德纲为何要假装不知情?
  • 沈梦辰晒婚纱照!
  • 全国冻哭预警地图!
  • 人贩子张维平周容平被判死刑 九名幼儿至今未找到
  • 女子拥抱陌生人年入38万!
  • 程序员寄雪求婚险冻伤,女友却崩溃了!
  • 中华区圣诞代表!徐锦江豹子头造型撞脸圣诞老人
  • 朝阳法院33辆奔驰网上拍卖!最低10.2万起!
  • 大妈吵架被气死法院判赔7万元,更气的是...
  • 六大卫视跨年阵容公布,蔡徐坤跨两地,MC天佑复出?网友看不过来
  • 六大卫视跨年阵容全公布,唐嫣罗晋将力压众流量成最大看点?
  • NBA圣诞大战,明天见!
  • 李连杰首晒两女儿合照 身材不输妈妈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