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想改变容貌、相好端庄、让人亲近,一定要多这样做
能修诸功德才能做到“乐成就相好”,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智慧具足,福德具足,是怎么修来的?不是他六年在雪山中冰雪靠背来的,如果这样可以成佛太简单了,你打开冰箱靠个六年不就成佛了吗?不行的啊!要修一切功德才成就相好庄严。比方常用花供养佛,可能他生来世会长得庄严漂亮,像花一样好看。不过你小心,好看也会找来很多麻烦,因果要注意!供养花不要发求好看的愿,这个因一不对,果就不对了。供养花的时候要求一切众生的福报,就是使人一见起恭敬心,不要只为自己。

“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惭愧之上服,深心为华鬘。”这完全是在讲学佛人内心的修养。佛讲一切法无相,尤其在《金刚经》中,明确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经》也讲“诸法空相”。既然强调无相,为什么又说成佛的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净土经典也讲佛菩萨“相好光明无等伦”,为什么?

在解脱道上,一切无相才能空,才能证到形而上本体。相好庄严还是由功德来的,所以要修一切功德,学会看相就知道,世上很多人都是讨债的面孔。讨夫妻债、讨儿女债……满街都是这种不友善的面孔,很多机关单位中服务的人也是,一个欢喜的相都没有。有人的相貌是“对面不见耳”,从正面看不到双耳,相学上说是富贵之相。但这还要其它条件配合。

“相具”是外表相貌具足圆满,真得定、得道的人,即使最丑的相也转庄严了。我自己在参学经验中,遇到过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些小说也写得对,说入定的人宝相庄严,脸相变了。如果打起坐来,满脸苦相,背还窝着,说入定了,那是绝无此事的。真得定了,色身气脉必然通的,所有神经细胞自然会松开(不是散掉),脸色自然是端正柔和的。所以相好庄严是从功德来的,什么功德呢?戒定慧的功德。修心能改相,这是必然的。

看相的人,看人心地如何,智慧如何,是先看眼睛。就这么一对眼睛有千万种不同形态,但是不论什么形态的眼睛,修行到某一个程度时,善眼就出来了,自然变得慈祥。你们抱怨眼睛不好的,要知道那是可以经由修行转的。眼睛不好就是病,病由业生,业由心造,能转心就能转业。若此心不能转,又有什么用?

维摩居士说,“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得了定的人,身心都起变化,儒家说变化气质,自然与一般人不同了,并不用什么其他特别的打扮。我提醒过大家,不要认为学佛了,外形就可以邋遢,你仪容还是要端正。你看,没有一个佛菩萨像是不装扮的,身上挂的戴的满满的。只除了一位,地藏王菩萨,他是出家相,可是他的头发刮得比鸭蛋还光,也是装饰。但是过分重视外形也是不对。所以真修行,不装饰或过分装饰都不对,因为不合中道。

身心能转变,一切功德庄严就具备了。这要随时修惭愧心,就是谦虚,就是随时反省自己的过错,这就是惭愧心。真正知道惭愧的人,是正修行人。惭愧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随时忏悔反省,改进自己,修到功德圆满时,身心自然会转变。虽然没有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是一定与众不同。所以说“惭愧之上服”。

“深心为华鬘”,用深心作所戴的花饰。深心是般若,深心是佛境界,佛能穷一切智,通万法之源,所谓天上天下无所不知。等于是中国文化的儒者,“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真儒者一定学问渊博,无所不知,这就是深心,是最好的装饰。

*****

“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因为功德智慧成就所得的果报,心能转物所致,色身气脉自然转变。这里经文又隐藏着密教噢!不信你试试看,若做了件大善事,不用打坐气脉就会变,就是这个道理,立竿见影。有多少修行工夫,色相就会有多少变化,丝毫不爽。修善根结善缘的人,即使是容貌不美,仍然会让人觉得可爱而想亲近;长得虽好看而人缘不佳,就是不修善业的结果,大家要多自反省。

“行无限施,具足相好。”无限量地布施,会有具足相好庄严的果报。为什么要在佛前供花?根据佛经,来生就会长得漂亮;在佛前供香,他生来世不会有体臭;这一生多布施医药的人,来生身体就少病痛。虽然有这些说法,但是相好庄严还是多布施来的,人家有痛苦你肯帮忙,这帮忙也就是布施。

*****

“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大家看到忍辱就以为是受人打骂,那只是表面文字,是不相干的。真正的忍辱是八个字:“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我们这个世界翻译叫做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是能忍、堪忍。这个世界上的人,忍受一切物质环境痛苦的能力特别强,因为世界并不圆满。忍辱是担负一切,担负不起来的还是要担负;做不到的,还是在做。忍辱是一切菩萨的净土,成了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庄严是怎么来的?是忍辱功德成就来的,不是像有人讲的,供花给佛,来生就长得漂亮,那样就变成做生意了。

每一个佛的色身不同,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他们的色身都不同,但是成了佛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用四个字归纳就是相好庄严。对修行人来讲,就是考验,不要说成佛,就是到了小乘罗汉的果位,相貌都会转变的。罗汉的相貌也用四个字归纳,就是清奇古怪。清就是不俗气;奇是奇怪,不是说脸像马,眼睛像猴子那种奇怪,而是奇怪又可爱;古是古老;怪是怪相。所以阿罗汉的成就也是脱胎换骨的,这都是实际工夫,不是空谈理论就可以的。

像我们学佛的人,修持多年下来,生理和心理没有一点改变,那个脸还是拉得很长,让人都不敢望他,更不敢亲近。这就是不对了,修持的人即使有一点点成就,也会无形地影响旁人,让人觉得他可爱可亲,自然会起亲切感,或是庄严感。这个就是功德,是工夫成就而累积起来的。儒家弟子形容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看他的样子很庄严,有点令人害怕,可是一和他接近,就觉得他很温暖慈祥。所以说有道的人,色身一定转变了的。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

-------------

南师讲如何相好庄严音频:00:0018:26药师佛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第六大愿是药师佛十二大愿的中心。他说将来成佛时,一切众生身体下劣的,若能听到我的名号,便能得毫无缺陷的端正色身。下劣即身体是下等品质,像我也是,身体瘦瘦小小的不壮硕。什么样的色身不下劣?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大概几千年才出一个--佛的相好庄严。等而下之,一切众生的身体都是下品。比下品还可怜的众生是诸根不具,这个世界充满了这种人。
这一代青年没有看过苦,更没有吃过苦。请问麻疯病院,几个人去过?你去看看!那就可以看到痛苦。残疾病院谁去过?有些学佛的人说不要去管他,那是业障,活该受苦,这是学佛人讲的话?我听了心里就打颤,说这个话真是,果报不可思议啊!学佛的有几个人去照顾这些地方?恐怕有人不服,说有啊!唔!当然有,坐在那里观想,玩手印,大慈大悲啊!一切众生都好啊!自己又不费力气,随便观想一下,实际行为一点都没有做到,有什么用?
这个世界上诸根不具的人太多了,诸根不只六根,身体有缺陷的都叫诸根不具,有些人是明缺陷,有些人是暗缺陷。以佛眼来看,在座各位没有一个人的身体是绝对健康的,毫无缺陷的人才称得上诸根具足。譬如戴眼镜是眼根不具,镶了假牙是口根不具,头脑不够聪明是脑根不够利,不够利就笨;笨和某些众生差不多,只是稍微好一点而已。
诸根不具是这个世界的众生最痛苦的事,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很可怜,色身多半下劣,诸根不具足,因此很丑陋。最庄严美丽的是佛,佛的相好庄严无等伦。其他凡夫众生能得相好庄严的也不是偶然,均有其果报。譬如以香花供佛的人,他生来世会得相好庄严的果报。此外,能把一个环境弄得干净清爽给别人使用,也等于是供养佛的香花,他生来世不会变丑陋之身。所以,能得“相好庄严”那是积功累德修一切善法的结果。
丑陋是诸根不具之一种。以佛法看众生,丑陋就是病态,另外还有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等种种病,都是很痛苦的病态。
顽:顽不灵,自以为是,怎么教都点不通。
愚:想痴呆,没有智慧,笨蛋,笨得不得了,脑根不具足。盲:睛看不见。聋:朵听不着。喑哑:声带有问题,说不出话,也就是哑巴。挛:两手弯曲不直,不能自由伸张。躄:足。有些半身不遂,会有这种后遗症。背:腰驼背,背弯起来。偻:驼背更严重,腰杆都直不起来了。现在比较少见,老一辈朋友中有。白癞:肤病。癫狂:神病。
以上所说的病苦,大多就外形而言,人类的病痛有无数种,多得很。在座诸位都以为自己很健康,其实都在病中。
药师佛愿这些受苦折磨的人,在听到他的名号,一心虔诚念诵修行药师如来法门,都能得到“端正黠慧”。人身最难得的就是这四个字,形体端正,头脑聪明。有人聪明而不端正,有人端正却不聪明;既聪明又端正是修很多善行的福报而来。端正聪明已经不错,为何又加一句“诸根完具”?因为诸根完具很难,很多人外表看起来很端正,但是,却有些暗病只有自己知道,绝对完全健康的几乎没有。
这一时代的众生,眼睛果报很坏,虽然没有瞎,却得靠玻璃生活;不架上一副玻璃镜,对面不相识,这个滋味不好受。这个时代物质文明的果报愈来愈好,众生果报却愈来愈差。依报是庄严,正报却完了;物质文明是依报,自己色身是正报。正报的福报薄了,仰赖依报而活,很可怜!这叫做其身下劣。
所以,药师佛怜悯后世一切众生,发愿成佛时,在他的佛光普照之下,一切众生没有病苦。脱离生老病死苦是人类最不容易求得的,学佛修道的人都想跳出生老病死苦的圈子,但有几个人能真正跳出?这就要好好研究药师如来的道理了,尤其发心学佛修行,乃至发心学医,随时要修持药师如来法门。
色身成就之后,一定是相好庄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例如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如来应化世间,都是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好应世。每个众生都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但是,我们怎么那么丑啊!我们是具足三十二丑,八十随形不好,口臭,汗臭,脚臭,随形样样不好,为什么?因为没有悟道,没有修行,自身的光明没有引发出来。

#读书# |#我们读书吧#
苏轼 〔宋代〕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打着节拍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君主)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一下子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转:
通常的政经济科教文等都属于世俗文化,解决的是修身、齐家、谋生、治国、平天下的日常生活事务,以及如何在人类社会和自身生活环境中获得功名事业的成功和幸福,在此视野之外还有一种隐秘传承的修炼文化。

修炼文化着眼于世俗文化之外的探索,将人、生命、物质和宇宙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之内予以解读,解决人的生命的根本幸福和最终归宿问题,是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

修炼文化东西方都有,东方的除了佛家、道家理论外,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的民间独传、秘传奇门修炼理论,不修佛不修道,以少为人知的独特方法进行修炼,奇门修炼相对于佛家、道家等正法门,被称之为旁门左道。

其实佛教大小乘和道教可以说是显教,为了传播普及,而修炼文化不讲普度只重传承,它是严格地选择徒弟并秘密地传授修炼方法,其特点是单传、密授、密修、独炼,不能公开,不易普及,多在不为人知的深山老林或山洞秘地进行。

以修炼的方式来划分,人类修炼文化可分为修性、修命和性命双修三种情况。

所谓修性,就是在修炼过程中主要侧重于修心,就是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状况的改变,没有对炼功手法和动作的专门要求,大多易于普及。

修命的功法,往往不易普及,对传授对象要求也很严格,必须具备很高的心性标准,是常人社会中大德之士或道德修养良好的人,因此,就侧重了形体动作和手法,要求改变本体。

如道家修炼方法、奇门修炼方法大多属于修命。修命的功法可以使人体净化、百脉皆开,三花聚顶,身体内部修出元婴或金刚不坏之体等,更能使人祛病健身、延缓衰老、显得年轻,并且形成多种神通术类的东西。

性命双修功法,是性命兼修,内外兼修,既修炼心性,又改变本体。因此既有严格的心性和思想道德要求,又有形体动作和炼功手法,修炼有成者往往产生出超越一般常人的超常能力,如遥视预见、遁迹隐形等,因此真正的性命双修功法往往是一种高标准、高层次的修炼方法,难得而不易求。

不管是哪一种修炼,最终目标都是要在修炼结束时开悟证道、功成圆满,按照道家说法就是要“不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脱离常人社会所存在的空间,提升自己在宇宙中的生命境界。

修炼的最基本条件是师和道,师父传法讲道,护佑徒弟,帮助其解决修炼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师也有层次高低的不同。“明师出高徒”,“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层次高的师父具有更高的功力和威德,可以使徒弟明白更高的法理,可以帮助修炼者修炼到更高的境界。

不同境界有不同的法,道门三千,有大道也有小法,大道用于修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命运,小道则流于算卦、看风水、驱邪、治病等。大道往往至简至易,而小道往往烦琐复杂,修炼者对法或道的体悟程度,决定了修炼达到的果位和境界高低。

如果说师和法是修炼的外部因素的话,那么修炼者自身的根基好坏,根器大小,则是修炼的内部因素。根基好,悟性好的话,修炼过程中会更容易领悟,精进迅速,根基差、悟性差的面对考验时往往容易动摇,不得其要,半途而废。

佛家云八万四千法门,道家言三千六百法门,不论哪一种,基本都是在师父的护佑和帮助下,依佛法或道法修炼,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身心同时发生变化,修炼的具体方法随修炼法门和个人根器因缘的不同而异,没有统一的修炼方法。

佛家有“戒、定、慧”三无漏之学,道家有金丹大道安炉设鼎,采药炼丹等,个人因缘修法,但万法归一,只要是正的宗教或正的修炼法门,都要求修炼者具有极高的道德标准和思想境界,佛家讲慈悲喜舍,普度众生,道家讲上善若水,齐观不争......

修炼结束时,人的生命已经远远超越常人境界了,思想已经升华,身体也非常人的肉身凡胎了。佛教中的脱离方式就是涅槃,形象的说此时一副臭皮囊的肉身扔下,神识离开不入轮回。

有的得道高僧圆寂后,肉身历经几百年甚至千年不坏,如九华山的肉身和尚,禅宗六祖慧能圆寂后,其肉身历经1000多年而不腐,至今仍端坐于广东南华寺中。

藏密喇嘛在圆满时则是以虹化的方式离开的,所谓虹化就是修炼者在功成圆满时,会在瞬间全身发光,肉身会化作一道彩虹而去,空行净土的无量宫中。修的越好,虹化时身体消失的越彻底,修的差一点的,身体放光之后,迅速按比例缩小成一尺左右大小。

道家来修炼结束时是以白日飞升或尸解的方式离开人世的。所谓白日飞升又叫”羽化”,就是白天腾飞到空中,同时天门大开,上界在空中把得道者接走。《神仙传》一类的道家典籍中多有记载,张道陵、邱弘济、许旌阳、葛洪等都曾留下白日飞升的神迹。人们所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实际上来源于道家的这种修炼现象,近代“仙学巨子”陈撄宁先生就试图达到白日飞升的境界,可惜没有成功。

而尸解则是道士得道后使用指物化物的神通做个障眼法,只假托一物(如衣、鞋、杖、剑)变成自己的形象,自己则遗世升天。如果后来再打开棺材,里面的东西就会恢复原状,变成衣服或鞋子,这些都是常人现代科学暂时无法解释的神奇现象。

可以说以上说的修炼文化仍然在秘密的传承着,一般人无缘得见,只待有缘人自行入门,俗话说医不叩门,道不轻传,有时候并不是你想学就能学到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对此,有朋友说到,小剧场是德云社的根基,郭德纲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粉墨江湖》上,虽然疫情期间提倡多元化发展,但是保住根本,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小剧场是历练、
  • 疫情一开始的那年过年的时候,担心你担心的要命,很想联系你,可是忍住了,有你的联系方式却不敢去打扰你,那时候总在想,要是能见一面就好了,可后来想了想,即便见了面又
  • ”蒙俊说,下午一点,他手上佩戴的运动手表提示已经游了25公里,此前大多数横渡者游到这个距离都已登陆上岸,但他的眼前既不见山也不见树,只有白茫茫的一片。水中补给后
  • 不容置否的是,留学之路充满了更多可能性,希望有想法留学的同学都能正视留学,学有所成!‍马上就2023年了,还有人认为留学的人都是非富即贵么?
  • 啦啦啦,傻蛋好烦恼,傻蛋在考试,考富商证,在验生石上考试,有一等平民,一等富商,还有好多,还有,好多奖金呢!全国统一考试,大家别怕,出来就有人帮你解决了。
  • 对于二次矫正的患者,主要是让医生评估好,把风险把控好,在可控的范围内,还是可以积极解决这些牙齿问题的。】只要牙周没有什么问题,是可以进行二次矫正的。
  • 个人转租‼️‼️免中介费转租原因:个人的工作地点原因,需要重新调整区域1⃣房子如图,是单身公寓,可以做饭,有独立卫生间,以及一个超大阳台(晒衣服晒被子都非常方便
  •   针对上述数据,有人认为,社融是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M2是金融机构的货币供给,(继7月之后)8月继续呈现社融回落、M2高增的背离特征,且M1增速也明显回落,反
  • 睡前小故事:微商是我的事业,我很喜欢要说为什么,大概是我天性爱自由吧厌烦了定时定点的上班生活不甘心每个月累死累活才两千多点的工资所以我义不容辞的选择了微商而朵色
  • SeveN视觉影像,带给您全新的摄影视觉体验,新的夏天,新的风格,满足各种顾客朋友的口味,把您的笑容留给我,我帮您拍下最漂亮的那一刻,我是您的私人订制摄影师!#
  • #大咖茶话会##宋茜亲爱的生命##宋茜杜帝##亲爱的生命##宋茜# 宋茜主演的电视剧《亲爱的生命》将在9月7日19点30分 CCTV8黄金档播出,爱奇艺、腾讯网
  • 虽然我们的小手还很稚嫩,力量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矢志不移,锲而不舍,诚信之花一定会处处开放!虽然我们的小手还很稚嫩,力量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我相信,
  • 剧中的cp也很好磕,把那种暧昧期情感流动的氛围感营造得很生动,不管是台词还是画风都很治愈~有点幼稚又傲娇的年下周子谦,打工人季秋,温柔的许望,呆萌的宋绒绒,每个
  • #阳光信用[超话]#ll #阳光信用# ll #每日一善# 「指 不tun必hui 」生活的许多压力,其实是在提醒人生内心的平衡,这纷纷扰扰的故事,锻炼自己生活
  • 我现在还没钱将此书进行出版,若因此导致l此智.能经济模式在其他G家率..先得到落地实施,那对于原创国我国将是莫大的讽刺和悲哀。但两位局Z不从G家、M族发展利益的
  • #北京170余座车站串起艺术长廊#】在北京,纵横交错的地铁路网每日承担着市民千万次的出行。地铁车站在建筑形式、装修风格上延续了之前的样貌。
  • #王一博方辟谣# wyb#王一博方已报案# 我觉得现在声明和报案就是最靠谱的,因为如果你真的有问题的话,官方会给你打脸,声明会夹掉,报案会把自己抓进去,某些人确
  • 我说二十多岁的人了应该知道别人什么意思吧,结果我还是低估了她,她过去把我的拔了又插上她的,我:?地区:广州项目:半岛超声炮姐妹说自己打完的当时效果是嘴角嘟嘟肉没
  • 现在手里有一个国企子公司offer,也是传媒公司,想要我接手一个剧情类带货d音号的新项目,公司没人有经验,问了一下目前配置有两个主播,一个别的部门兼职拍剪的人员
  • “我每一副温顺的模样其实都是我在驯服你” 我保护你想保护我的英雄主义。我知道并且相信:在纷繁变化的世界里,不变的金阁是千真万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