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想改变容貌、相好端庄、让人亲近,一定要多这样做
能修诸功德才能做到“乐成就相好”,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智慧具足,福德具足,是怎么修来的?不是他六年在雪山中冰雪靠背来的,如果这样可以成佛太简单了,你打开冰箱靠个六年不就成佛了吗?不行的啊!要修一切功德才成就相好庄严。比方常用花供养佛,可能他生来世会长得庄严漂亮,像花一样好看。不过你小心,好看也会找来很多麻烦,因果要注意!供养花不要发求好看的愿,这个因一不对,果就不对了。供养花的时候要求一切众生的福报,就是使人一见起恭敬心,不要只为自己。

“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惭愧之上服,深心为华鬘。”这完全是在讲学佛人内心的修养。佛讲一切法无相,尤其在《金刚经》中,明确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经》也讲“诸法空相”。既然强调无相,为什么又说成佛的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净土经典也讲佛菩萨“相好光明无等伦”,为什么?

在解脱道上,一切无相才能空,才能证到形而上本体。相好庄严还是由功德来的,所以要修一切功德,学会看相就知道,世上很多人都是讨债的面孔。讨夫妻债、讨儿女债……满街都是这种不友善的面孔,很多机关单位中服务的人也是,一个欢喜的相都没有。有人的相貌是“对面不见耳”,从正面看不到双耳,相学上说是富贵之相。但这还要其它条件配合。

“相具”是外表相貌具足圆满,真得定、得道的人,即使最丑的相也转庄严了。我自己在参学经验中,遇到过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些小说也写得对,说入定的人宝相庄严,脸相变了。如果打起坐来,满脸苦相,背还窝着,说入定了,那是绝无此事的。真得定了,色身气脉必然通的,所有神经细胞自然会松开(不是散掉),脸色自然是端正柔和的。所以相好庄严是从功德来的,什么功德呢?戒定慧的功德。修心能改相,这是必然的。

看相的人,看人心地如何,智慧如何,是先看眼睛。就这么一对眼睛有千万种不同形态,但是不论什么形态的眼睛,修行到某一个程度时,善眼就出来了,自然变得慈祥。你们抱怨眼睛不好的,要知道那是可以经由修行转的。眼睛不好就是病,病由业生,业由心造,能转心就能转业。若此心不能转,又有什么用?

维摩居士说,“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得了定的人,身心都起变化,儒家说变化气质,自然与一般人不同了,并不用什么其他特别的打扮。我提醒过大家,不要认为学佛了,外形就可以邋遢,你仪容还是要端正。你看,没有一个佛菩萨像是不装扮的,身上挂的戴的满满的。只除了一位,地藏王菩萨,他是出家相,可是他的头发刮得比鸭蛋还光,也是装饰。但是过分重视外形也是不对。所以真修行,不装饰或过分装饰都不对,因为不合中道。

身心能转变,一切功德庄严就具备了。这要随时修惭愧心,就是谦虚,就是随时反省自己的过错,这就是惭愧心。真正知道惭愧的人,是正修行人。惭愧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随时忏悔反省,改进自己,修到功德圆满时,身心自然会转变。虽然没有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是一定与众不同。所以说“惭愧之上服”。

“深心为华鬘”,用深心作所戴的花饰。深心是般若,深心是佛境界,佛能穷一切智,通万法之源,所谓天上天下无所不知。等于是中国文化的儒者,“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真儒者一定学问渊博,无所不知,这就是深心,是最好的装饰。

*****

“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因为功德智慧成就所得的果报,心能转物所致,色身气脉自然转变。这里经文又隐藏着密教噢!不信你试试看,若做了件大善事,不用打坐气脉就会变,就是这个道理,立竿见影。有多少修行工夫,色相就会有多少变化,丝毫不爽。修善根结善缘的人,即使是容貌不美,仍然会让人觉得可爱而想亲近;长得虽好看而人缘不佳,就是不修善业的结果,大家要多自反省。

“行无限施,具足相好。”无限量地布施,会有具足相好庄严的果报。为什么要在佛前供花?根据佛经,来生就会长得漂亮;在佛前供香,他生来世不会有体臭;这一生多布施医药的人,来生身体就少病痛。虽然有这些说法,但是相好庄严还是多布施来的,人家有痛苦你肯帮忙,这帮忙也就是布施。

*****

“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大家看到忍辱就以为是受人打骂,那只是表面文字,是不相干的。真正的忍辱是八个字:“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我们这个世界翻译叫做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是能忍、堪忍。这个世界上的人,忍受一切物质环境痛苦的能力特别强,因为世界并不圆满。忍辱是担负一切,担负不起来的还是要担负;做不到的,还是在做。忍辱是一切菩萨的净土,成了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庄严是怎么来的?是忍辱功德成就来的,不是像有人讲的,供花给佛,来生就长得漂亮,那样就变成做生意了。

每一个佛的色身不同,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他们的色身都不同,但是成了佛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用四个字归纳就是相好庄严。对修行人来讲,就是考验,不要说成佛,就是到了小乘罗汉的果位,相貌都会转变的。罗汉的相貌也用四个字归纳,就是清奇古怪。清就是不俗气;奇是奇怪,不是说脸像马,眼睛像猴子那种奇怪,而是奇怪又可爱;古是古老;怪是怪相。所以阿罗汉的成就也是脱胎换骨的,这都是实际工夫,不是空谈理论就可以的。

像我们学佛的人,修持多年下来,生理和心理没有一点改变,那个脸还是拉得很长,让人都不敢望他,更不敢亲近。这就是不对了,修持的人即使有一点点成就,也会无形地影响旁人,让人觉得他可爱可亲,自然会起亲切感,或是庄严感。这个就是功德,是工夫成就而累积起来的。儒家弟子形容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看他的样子很庄严,有点令人害怕,可是一和他接近,就觉得他很温暖慈祥。所以说有道的人,色身一定转变了的。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

-------------

南师讲如何相好庄严音频:00:0018:26药师佛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第六大愿是药师佛十二大愿的中心。他说将来成佛时,一切众生身体下劣的,若能听到我的名号,便能得毫无缺陷的端正色身。下劣即身体是下等品质,像我也是,身体瘦瘦小小的不壮硕。什么样的色身不下劣?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大概几千年才出一个--佛的相好庄严。等而下之,一切众生的身体都是下品。比下品还可怜的众生是诸根不具,这个世界充满了这种人。
这一代青年没有看过苦,更没有吃过苦。请问麻疯病院,几个人去过?你去看看!那就可以看到痛苦。残疾病院谁去过?有些学佛的人说不要去管他,那是业障,活该受苦,这是学佛人讲的话?我听了心里就打颤,说这个话真是,果报不可思议啊!学佛的有几个人去照顾这些地方?恐怕有人不服,说有啊!唔!当然有,坐在那里观想,玩手印,大慈大悲啊!一切众生都好啊!自己又不费力气,随便观想一下,实际行为一点都没有做到,有什么用?
这个世界上诸根不具的人太多了,诸根不只六根,身体有缺陷的都叫诸根不具,有些人是明缺陷,有些人是暗缺陷。以佛眼来看,在座各位没有一个人的身体是绝对健康的,毫无缺陷的人才称得上诸根具足。譬如戴眼镜是眼根不具,镶了假牙是口根不具,头脑不够聪明是脑根不够利,不够利就笨;笨和某些众生差不多,只是稍微好一点而已。
诸根不具是这个世界的众生最痛苦的事,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很可怜,色身多半下劣,诸根不具足,因此很丑陋。最庄严美丽的是佛,佛的相好庄严无等伦。其他凡夫众生能得相好庄严的也不是偶然,均有其果报。譬如以香花供佛的人,他生来世会得相好庄严的果报。此外,能把一个环境弄得干净清爽给别人使用,也等于是供养佛的香花,他生来世不会变丑陋之身。所以,能得“相好庄严”那是积功累德修一切善法的结果。
丑陋是诸根不具之一种。以佛法看众生,丑陋就是病态,另外还有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等种种病,都是很痛苦的病态。
顽:顽不灵,自以为是,怎么教都点不通。
愚:想痴呆,没有智慧,笨蛋,笨得不得了,脑根不具足。盲:睛看不见。聋:朵听不着。喑哑:声带有问题,说不出话,也就是哑巴。挛:两手弯曲不直,不能自由伸张。躄:足。有些半身不遂,会有这种后遗症。背:腰驼背,背弯起来。偻:驼背更严重,腰杆都直不起来了。现在比较少见,老一辈朋友中有。白癞:肤病。癫狂:神病。
以上所说的病苦,大多就外形而言,人类的病痛有无数种,多得很。在座诸位都以为自己很健康,其实都在病中。
药师佛愿这些受苦折磨的人,在听到他的名号,一心虔诚念诵修行药师如来法门,都能得到“端正黠慧”。人身最难得的就是这四个字,形体端正,头脑聪明。有人聪明而不端正,有人端正却不聪明;既聪明又端正是修很多善行的福报而来。端正聪明已经不错,为何又加一句“诸根完具”?因为诸根完具很难,很多人外表看起来很端正,但是,却有些暗病只有自己知道,绝对完全健康的几乎没有。
这一时代的众生,眼睛果报很坏,虽然没有瞎,却得靠玻璃生活;不架上一副玻璃镜,对面不相识,这个滋味不好受。这个时代物质文明的果报愈来愈好,众生果报却愈来愈差。依报是庄严,正报却完了;物质文明是依报,自己色身是正报。正报的福报薄了,仰赖依报而活,很可怜!这叫做其身下劣。
所以,药师佛怜悯后世一切众生,发愿成佛时,在他的佛光普照之下,一切众生没有病苦。脱离生老病死苦是人类最不容易求得的,学佛修道的人都想跳出生老病死苦的圈子,但有几个人能真正跳出?这就要好好研究药师如来的道理了,尤其发心学佛修行,乃至发心学医,随时要修持药师如来法门。
色身成就之后,一定是相好庄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例如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如来应化世间,都是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好应世。每个众生都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但是,我们怎么那么丑啊!我们是具足三十二丑,八十随形不好,口臭,汗臭,脚臭,随形样样不好,为什么?因为没有悟道,没有修行,自身的光明没有引发出来。

【经文连载】杂宝藏经卷第二 · 昔仇迦离谤舍利弗缘 第二十五

白话

过去有尊者舍利弗和目连,游历各个村落,到了瓦师(做陶瓦器)的地方,正值天上下起了大雨,于是就在其中过夜。恰巧碰上瓦窑里面,先前有一个牧牛的女人,在后边很深的地方;(可是)声闻圣人在没有入定的时候和凡夫没有什么不同,所以不知道也没有看见那个女人。那个牧牛的女人,看见舍利弗和目连尊者容貌端正,心中贪爱、迷惑于(端正的容貌)执著不离,(身体)就流出不净之物。

尊者舍利弗、目连从瓦窑里面走出来。(有一个叫)仇迦离的人,擅长观察人的外形相貌,观察别人的脸色,就知道做了淫欲之事还是没做淫欲之事。他看见牧牛的女人在(两位尊者的)后面走出,这个女人脸色有做了淫欲事情的相。(但)他不知道那个女人(是)自己心中生起贪爱、迷惑执著不舍,而流出不净之物的。于是就诽谤说:“尊者舍利弗、目连与牧牛女行淫。”他向很多比丘广泛地诉说这件事。当时那些比丘就三次直言劝告他说:“不要诽谤尊者舍利弗、目连。”当时仇迦离心中生起的嗔恨和嫉妒,倍加地炽盛。

有一个长者,名字叫娑伽,尊者舍利弗、目连(曾)为他说佛法的要义,(长者)得到了阿那含①的果位,命终之后转生到了梵天上,名叫婆迦梵。婆迦梵直接在天上(就)知道了仇迦离诽谤尊者舍利弗和目连,立即来到下界,到了仇迦离的房子里面。仇迦离问他:“你是谁啊?”回答说:“我是婆迦梵。”“你为什么事而来呀?”婆迦梵说:“我用天耳听到你诽谤尊者舍利弗、目连,你不要说尊者有这样的事。”这样三次规劝,(仇伽离不仅)没有停止(诽谤),反而这样说:“你这个婆迦梵!说你得了阿那含果,阿那含,名字意思叫不还,为什么还来到我这里?如果是这样,佛所说的话也是虚假的。”婆迦梵说:“不还,就是不回欲界受生的意思。”

这时仇迦离,在他的身上,就生(满)了恶疮,从头到脚,大小像豆子一样。他前往佛陀住的地方,对佛说:“为什么舍利弗、目连与牧牛女行淫呢?”佛又劝告他说:“你不要说是舍利弗、目连(做了)这样的事。”听到佛这话,仇迦离倍加嗔怒,此时身上的恶疱疮变大得像沙果②一样。第二次又拿这件事,来禀白于佛,佛再次劝告他说:“不要说这件事了。”这时疱疮变大得像拳头一样了。第三次他还是没有停止(说这件事),他的疱疮变大得像瓠③一样,身体强烈的发热,跳入冰冷的池塘里面,能让冰冷的池水剧烈地沸腾。仇伽离身上的疱疮全部溃烂了,立刻就命终,堕到了摩诃忧波地狱里面。

这时有比丘对佛说:“世尊!是什么因缘,让尊者舍利弗、目连,被他重重地诽谤呢?”

佛说:“在过去劫的时候,舍利弗、目(犍)连曾经是凡夫,看见辟支佛从瓦师(做陶瓦器)的窑里面走出,也有一个放牛的女人跟在辟支佛的后面出来。于是就诽谤说:‘那个比丘肯定和这个女人一起私通。’因为这个恶业的因缘,堕落到三恶道中,承受无量的痛苦;现在虽然修得了圣果,(成就了阿罗汉,)由于先前的(恶业因)缘没有完结,还是被人诽谤。要知道声闻人是不能够为众生做大善知识的。为什么呢?如果舍利弗、目连为仇伽离显现一点点神通,仇伽离一定能够免于堕地狱之苦;因为没有为他显现的缘故,让仇伽离堕在地狱里面,(发生)这样的事情。”

佛这样说道:“如果是菩萨人,比如鸠留孙佛住世的时侯,有一个仙人,名字叫做定光,和五百个仙人一起在山林中的草窟里面住。那时有一个妇人偶尔经过此地,正值天降大雨,风寒到了极点,这个妇人没有避雨的地方,就到定光仙人的住处寄宿了一夜。第二天出去的时候,被这些仙人看到了,于是就诽谤说:‘这个定光仙人一定和那个女人一起做了淫欲的事。’那时定光仙人,知道他们心中的念头,害怕他们因为诽谤而堕于地狱,就飞升到空中,有七个多罗树那么高,并作了十八种神通变化。这些仙人见到以后,就说:‘身体能够离地四指(高)就没有淫欲了;何况定光,飞升到空中,有大神变,(这样的人)会有淫欲之事?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对清净的人生起诽谤呢?’于是五百仙人就五体投地,(对定光仙人)恭敬忏悔。因为这样的缘故,得以免于重罪。你们应当知道,菩萨有大的善巧方便,真正是众生的善知识啊。”

佛说:“那时的定光仙人,就是现在的弥勒菩萨。那时的五百仙人,就是现在的长老等五百比丘。”

①阿那含:佛教声闻乘中的第三果名,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

②沙果: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

③瓠:果实长圆形,类似于葫芦。

经典原文

昔有尊者舍利弗、目连,游诸聚落,到瓦师①所,值天大雨,即于中宿。会值陶[通‘窑’]中先时有一牧牛之女,在后深处。而声闻人,不入定时,无异凡夫,故不知见。彼牧牛女,见舍利弗、目连其容端正,心中惑著,便失不净。

尊者舍利弗、目连,从瓦陶[通‘窑’]出。仇迦离善于形相,观人颜色②,知作欲相不作欲相,见牧牛女在后而出,其女颜色,有成欲相,不知彼女自生惑著而失不净,即便谤言:“尊者舍利弗、目连,淫[原文为“媱”]牧牛女。”向诸比丘,广说是事。时诸比丘,即便三谏:“莫谤尊者舍利弗、目连。”时仇伽离心生瞋嫉,倍更忿盛。

有一长者,名曰娑伽,尊者舍利弗、目连,为说法要,得阿那含,命终生梵天上,即称名为婆迦梵。时婆迦梵,迳[同“径”]于天上,知仇伽离谤尊者舍利弗、目连,即便来下,至仇伽离房中。仇伽离问言:“汝是阿谁?”答言:“我是婆迦梵。”“为何事来?”梵言:“我以天耳,闻汝谤尊者舍利弗、目连,汝莫说尊者等有如此事。”如是三谏。谏之不止,反作是言:“汝婆迦梵!言得阿那含,阿那含者,名为不还,何以来至我边?若如是者,佛语亦虚。”梵言:“不还者,谓不还欲界受生。”

时仇伽离,于其身上,即生恶疮,从头至足,大小如豆。往至佛所,而白佛言:“云何舍利弗、目连,淫牧牛女?”佛复谏言:“汝莫说是舍利弗、目连是事。”闻佛此语,倍生瞋恚,时恶疱疮转大如柰③。第二又以此事,而白于佛,佛复谏言:“莫说此事。”疱疮转大如拳。第三不止,其疱转大如瓠,身体壮热,入冷池中,能令冰池甚大沸热,疱疮尽溃,即时命终,堕摩诃忧波地狱。

尔时比丘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尊者舍利弗、目连等,为他重谤?”

佛言:“过去劫时,舍利弗、目连等,曾为凡夫。见辟支佛出瓦师陶中,亦有放牛女,从后而出,即便谤言:‘彼比丘者,必与此女,共为交通。’由是业缘,堕三恶道中,受无量苦;今虽得圣,先缘不尽,犹被诽谤。当知声闻人,不能为众生作大善知识。所以者何?若舍利弗、目连,为仇伽离,现少神足,仇伽离必免地狱;不为现故,使仇伽离堕于地狱,如此之事。”

佛作是说:“若是菩萨人,如鸠留孙佛时,有一仙人,名曰定光,共五百仙人,在于山林中草窟里住。时有妇人,偶行在此,值天降雨风寒理极,无避雨处,即向定光仙人所,寄宿一夜。明日出去,诸仙人见之,即便谤言:‘此定光仙,必共彼女,行不净行。’尔时定光,知彼心念,恐其诽谤,堕于地狱,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作十八变。诸仙人见已,而作是言:‘身能离地四指,无有淫欲;何况定光,升虚空中,有大神变,而有欲事?我等云何,于清净人,而起诽谤?’时五百仙,即五体投地,曲躬④忏悔。缘是之故,得免重罪。当知菩萨有大方便,真是众生善知识也。”

佛言:“尔时定光仙人者,今弥勒是也。尔时五百仙人者,今长老等五百比丘是也。”

①瓦师:制造陶瓦器的工匠。

②颜色:面容,面色。

③柰:似苹果而小,通称柰子,也称“花红”、“沙果”。

④曲躬:折腰,形容恭顺。

《杂宝藏经》·卷一卷二回顾:

内丹修炼十六字妙语:收视返听,凝神入气,调息绵绵,心息相依!
1、本文要讲一讲所谓内丹修炼的十六字妙语:“收视返听,凝神入气,调息绵绵,心息相依”。
内丹十六字妙语见于清朝济阳子撰注的《金丹妙诀》。济阳子,即黄仙洲。他对内丹十六字妙语曾做过一番研究并作了详细的注释。

今笔者择其要抄录如下:
“收视返听”:“收视者,乃将眼光从外收入玄关之中,停息静定,化成甘露,吞下于丹田,用意送归气穴之内。眼光下视气穴,神观静定,即观自在菩萨。所谓返观内照常心静,性命双修出苦轮也”。

“凝神入气”:“……将元神凝归祖窍、玄关之中,静定化成甘露吞下,从膻中送归脐轮气穴”。

“调息绵绵”:调息是指“调真息息”,即谓“真胎息”。“绵绵者,即十二时中,时时刻刻不可间断之旨也”,“……人之真息,后升前降,……要须上至玄关,下至气穴,静定气穴,息息归根,绵绵不绝。锻炼纯熟,自然常升常降”。

“心息相依”:心,“乃本性,真如之天心也”。息,“乃是气穴内中之真息”。“心息相依,神气不可须臾离,离则属于枯偏矣”。“……其法在于凝神入气穴,心守气穴,意随往来,呼接天根玄关,吸接地根气穴。所谓内交真气存呼吸,自然造化返童颜”。

2、关于内丹术,马济人先生在《实用中医气功学》第五章中说:“内丹术渊源于早期的内练功夫,而兴起于隋唐五代,盛行于宋金元,成熟于明清。”我国早期的内练功夫的叙述比较质朴。

隋·苏元朗《旨道篇》说:“行气导引,称为内丹。”说明内丹术就是行气导引功夫。后世经过道教徒借用外丹名词术语、五行八卦等包装,把所谓炼丹全过程分为5个步骤:炼己、调药、产药、采药、炼药,还有什么小周天、大周天,炼精化气,炼气化精,炼神还虚等等。一些内丹学者对此津津乐道,讲得玄乎其玄。
自唐宋以来出现的一些内丹术著作,读起来神秘玄奥,使本来简单易行、明白易懂的行气导引功夫,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法术。清·方维甸在《校刊抱朴子内篇序》中指出,这种“以性命交修,为谷神不死,羽化登真之诀”的内丹理论,实质上还是神仙之说,只不过换了一副脸孔,“旁涉禅学,兼附易理,袭微重妙,且欲并儒释为一之”而已。

内丹术十六字妙语的出现,把这神秘化了的内练功夫,一扫其宗教尘垢,还其本来面目,使普通人能看懂,有修炼下手的可能。精炼的16个字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比较实际的修炼过程:把一切意念集中起来,专一安静,入气于丹田,把气息修炼成深、长、细、匀,使意念与呼吸配合得融洽自然。把“神仙不肯说分明”(唐·吕纯阳诗句,见《全唐诗·卷八五八》)的所谓内丹术说得非常明白具体。这就是内丹术十六字妙语的功劳。明代养生家赵台鼎在《脉望·卷六》中曾生动地叙述了修炼内丹术的感受:“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绵绵若存,归于祖窍,内外混合,结成还丹,自觉丹田火炽,畅于四肢,如痴如醉,美在其中”。

3、内丹术理论中常常提到的所谓还精补脑说,是直接从房中术发展而来的。早在晋朝,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释滞》中就已点破。他说:“房中之法十余家,或以补救伤损,或以攻治众病,或以采阴益阳,或以增年延寿,其大要在于还精补脑之一事耳”。后世所谓抽铅添汞、坎离交媾、心肾相交、取坎填离、水火相济,还有什么河车搬运、玉液还丹等等,实际上都是还精补脑的不同表达方式,即内丹学者用宗教术语对行气导引功夫进行包装、演绎的一种说法。

结合上文所述,我们比较一下道家十六字锭金与内丹术十六字妙语,其内容大同小异,讲的都是集中意念,气归丹田的行气术式。不同的是:道家十六字锭金讲究方法上“一提便咽”、“水火相见”,强调咽津的养生作用;内丹术十六字妙语,则讲“调息绵绵”、“心息相依”,强调呼吸要细、长,强调意念与呼吸的自然配合。

北京白云观有副对联:“意凝气凝神凝,炉中炼就长生药;念住息住脉住,鼎内修成不坏身。”既概括了内丹术对道家丹道的继承,也融合了佛家禅宗“初禅念住、二禅息住、三禅脉住”的入定方法,使我们感受到了儒佛道在养生中的互相吸收、相互渗透。

关于内丹术,任继愈先生在《中国道教史》“序”中有一段说明很值得我们思考:
“世人论道教内丹之学,多认为它由外丹发展而来,这种说法不为无据,但还不能全面地说明问题。内丹说,实际上是心性之学在道教理论上的表现,它适应时代思潮而生,不能简单地认为内丹说的兴起是由于外丹毒性强烈,服用者多暴死,才转向内丹的。‘内丹说’在道教,‘佛性说’在佛教,‘心性说’在儒教,三教的说法有差异,而他们所探讨的实际上是同样的问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0月5号 是一个温柔男孩的生日他逆光而来,耀了我的眼,耀了我的心他温柔爱笑,灿烂明媚 成熟稳重,乖巧善良我喜欢的人 有光 光而不耀与光同尘.望你前途光明坦荡
  • 我:A little工作人员:Just a moment工作人员:Please wait 15 minutes.我:Ok.Thank you.工作人员:你们都要
  • #德云社张九龄[超话]#[羞嗒嗒][羞嗒嗒][羞嗒嗒]#德云社王九龙[超话]# 20191012南京专场 大相面这次想说的实在太多还记得初次遇见的样子就算我只是
  • #粉色婚礼# 所谓最美妙的爱情 大概就是倾心起于初见,便一见永久 一场粉色婚礼 填满了所有爱情的温柔 愿许一人以偏爱,尽此生之慷慨[给你小心心] #粉色主题婚礼
  • ”炊事班班长点点头,说胡继永是和自己一起去了,到了那,胡继永说要用野猪肉做一道他家乡的特色菜,所以要去取点材料,可见他这么长时间没回去,炊事班班长才过来看看。呼
  • 国立中央大学在当时是中国第一大学,甚至是亚洲第一大学。1999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 里约奥运会上“洪荒少女”傅园慧的横空出世,让国人看到了中国当代运动员努力拼搏、享受比赛的风采;“孙杨不哭”让我们感受到国人在对待运动员的失利时的宽容。“中国人民
  • 虽然我早不再是那个怯生生跟在你身后的小孩了,对你的信赖将永远存在。最近总是想起五六年前的你,那时候做MAT得到万千欢呼的你。
  • #肖战[超话]#他是一个很神奇的人,能给人带来快乐,正能量,看着他笑我就不由自主的笑,看着他难过我也难过,他哭我也想哭,啥也不想说了,我就是,真的很爱他啊,他叫
  • 松柏有本性。唯有淡泊宁静,才能品味馨香四溢的生活;唯有志存高远,才能活出厚重缤纷的生命。
  • [好喜欢]英语老师真的好温柔啊 虽然我完形填空只对三个 每次对答案她都会来我身边看我对了多少 让我问她不会的单词让我有一种要是英语再不好就对不起她的感觉[泪][
  • (为了这个临时决定的体验,我车还挺办公楼下,开车来住青旅感觉就有些傻,明早还要辗转地铁回去开走,晚安,晚安,好梦,好梦) #北漂日记# day4 晕晕乎乎的一天
  • 如果有一天爱已随风而逝,你将无法承受#征婚相亲吧[超话]#宋祖儿本身就是继张天爱之后喜天力捧的新生代女星,所以如果有合适出演的资源都会首先推她,不过到现在收效甚
  • 还有那些又老又土,看起来就过得不是很好的。。
  • 尽管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挑战和冲击,但是无论形势怎么变,我们都要牢记检察宣传的使命,守住检察宣传的初心,宣传好检察工作,为法治社会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在这方
  • 今年7~8月,姫路市政府大楼将室内温度设定为了25度,而之前日本环境省给全国各地方政府下达的目标温度是28度。GOT7于今年5月发行迷你专辑《SPINNING
  • ” 但后来还是让他俩一起站了C位,我们就“这样好这样好!)一起拍大合照,一开始是让他俩分别站在两边,我们大家就“啊——为什么要分开站!
  • 简直是记忆里小时候奶奶给我吃的葱油饼干的味道❗️❗️虽然口水娃对葱这个东西依然不是很能接受,但是这款饼干的确让人讨厌不起来。简直是记忆里小时候奶奶给我吃的葱油饼
  • #金光布袋戏[超话]##30天推金光布袋戏挑战# DAY29 为金光做过最疯狂的事其实自打进了金光的坑都蛮疯狂的[二哈]金光算是追的最完整的布袋戏了 霹雳的话
  • 一:学会逆向思维二:要试着对自己的老公有所要求三:增加离婚成本,让离婚变的更理性婚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考验,婚姻生活时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要挽救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