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如来藏的说明中,一一会相归体,全事即理体,事不碍理;在不空如来藏的说明中,从理体起相,理不碍事,前者强调不变的理体,故十法界皆空(性空);后者强调随缘的作用,故十法界俱有(幻有)。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事事无碍的空不空如来藏,此是如来藏最极圆满的呈现,故十法界圆融无碍,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一即一切,重重无尽。

经云: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地水火风不仅周遍法界,更是可以圆融互摄,经中借富楼那的提问来显示如来藏芥子纳须弥之无碍至极。佛陀对富楼那说,地、水、火、风本如来藏性,圆融无碍、周遍法界,但你却疑惑水火等诸法不相陵灭,因为在你看来水性和火性完全是相克,此二大如何圆融无碍?虚空之通畅与大地之质碍,其性也似乎是相反,此空大与地大又是如何圆融无碍?为什么诸大圆融无碍,众生却现见有碍,归根结底还是不达如来藏真空之理,本无有法,却执藏性随缘而起的法相有其自性,故藏虽分说有三,若不达其一亦障空、不空、空不空三。经云: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此处以喻来说明空不空如来藏,空体无相是空义,不拒诸相是不空义,体非群相是不落有边之真谛,不拒发挥是不落空边之俗谛,真俗二谛亦非对待,空有双离双即,入中道第一义谛,经云:

“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太虚空喻如来藏不变之体,日照等喻如来藏随缘之用,日照之时随日缘则现明相;云聚之时随云缘则现暗相;风摇之时随风缘则现动相;雨过天晴尘埃收敛之时随霁缘则现清相;地气凝聚之时随气缘则现浊相;尘土扬起之时随土缘则现霾相;水澄之时随澄缘则现映相,佛陀问富楼那,此七相是从缘所生,还是虚空自有?若执从缘生则堕因缘性,若执虚空自有则堕自然性,此虚空无相随缘而现诸相,即是喻如来藏随业而显,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即不堕因缘又不堕自然。接下来佛陀以日照则明举例说明此义,经云:

“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如果七相是七缘所生,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佛陀单以日照一例来说明,如果此明来自于日,那十方世界都应该是此日色,此日色若和虚空没有关系,就无法在空中看到圆日了。如果此明生于虚空,那明和日就无有关系,虚空自己若能生明,为何在半夜云雾之时却看不到光明呢?所以说,明相非定属于日,也非定属于空,但也不离日和空。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

真妙觉明和虚空一样,也是不变随缘、圆融无碍。真觉妙明随缘(循业)现七大,真心非七大,然不拒诸相发挥,正如虚空随缘现七相,虚空非七相,而不拒诸相发挥。“汝以空明”的“明”是循业的意思,若众生循感空的业就会有空的相出现,地水火风也是一样,各各循自不同的业而现不同的相。“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还有一层意思是说业有染有净,虽同是空相,菩萨循净业所感之空,故成就的是虚空身,凡夫循染业所感之空,成就的则是无边的太虚空;同样是地相,菩萨循净业所感之地,故成就的是实报庄严土,凡夫循染业所感之地,成就的则是有漏秽土。“若俱发明,则有俱现”是指同时同处发生,所循业种不同而同时同处发生,如天人见水是琉璃宝地,可在其上行走,而人见之就是水,水可以饮用,但恶鬼见之则是火,虽渴也不能喝。故循业发现的相皆是虚妄,非因缘生,非自然性,也不离因缘藏性。

“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俱现就是同时现,如日倒映在水中之影,两人同时观此日影,却东西各行,日影分别随二人东西有别,一东行所见之日影,一西行所见之日影,不能说谁的就一定是真实的,因为诸相皆无自性。此中,不能说水中的日影是一,若是一,云何各有一日随二人东西行?随二人东西各行虽是二,云何水中惟现一日影,故亦不能说是二。说一、说二皆是虚妄,正如不能说这是文殊或这不是文殊,此亦如下文的“无可陈指”。本来就是虚妄之相,无可凭据(陈指),此非因缘、非自然,正是空不空如来藏。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日明等七相喻七大,七大之相无有自性,故无可陈指(不能说这是文殊),但又遍及法界(亦不能说这不是文殊\何处又不是文殊),故能循业而现,如来藏性具一切,随缘而现,圆融无碍,有何陵灭不陵灭,相容不相容?正如手臂有正倒相,然手臂之体无有正倒不正倒。若执陵灭相即是执相为体,相乃妄相,体无所有,本无所有,还问什么陵灭不陵灭。“犹邀空华,结为空果”空华喻五大,空果喻五大的陵灭(见大与识大不相陵灭容易理解,地水火风空五大的不相陵灭不容易理解,故经文只提五大,释成七大亦可),空华乃迷,空果乃迷上加迷。七大之性元是一真,唯一妙觉圆明真心,此妙明真心即是如来藏,藏性本空,非地水火风诸大,但藏性有随缘之用,故循业而发诸大之相。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再问相不相容或陵不陵灭了。经云: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一真法界,本无诸相而妄见诸相,故不容相陵尘劳满面。昧于藏性真空之理,故起三细四粗之惑,此是“迷闷”义;本有觉性却背道而驰,于诸妄尘颠倒执着,造作诸业,此是“背觉合尘”义;“尘劳有世间相”即是由惑业而感的苦果,此惑业苦即是轮回的根本。凡夫依染缘起执成有碍,如来以净缘起融成无碍,经云: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

不同于凡夫从妄依真起用,如来直接从不生不灭的根性起用,背尘劳之妄,合如来藏性,非但不为妄相所隐,更是能融彼妄相,全相即性,全妄即真,此正是清净本然之心,圆照一真法界,得其全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经云:

“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F轮。”

此处明如来藏之大用,“一为无量,无量为一”是理事无碍的境界,也是华严宗十玄门中的一多相容门,“小中现大,大中现小”是事事无碍的境界,也是十玄门中的广狭自在门。一即一真法界或一心,无量即十法界之种种差别或万法,万法不离一心,一心能生万法。小中现大如一尺之镜能揽千里之境,以镜照境,小中现大,境中有镜,大中现小;又如六字名号即万德洪名,此即小中现大,经中例举如来法身遍及虚空,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刹中如来如虚空中的微尘,在微尘数里亦能转大F轮,此即大中现小,小中又现大,互相含摄,圆融无碍。

“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再次结语相容之因,众生是背觉合尘,如来是灭尘合觉,众生转元真之性为虚妄之相,如来于相无有颠倒,全相归真,无一相不真,故得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之境,至此境界,还有什么不能相容,还有什么是互相陵灭的呢?

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念佛人是
「 佛二代 」

释迦牟尼佛在
《 观经 》
「 下品上生 」 文,

直唿本来是多造恶法而无有惭愧的愚人,

「 以汝称佛名故 」,

发愿念佛生西者
「 善男子 」,

又称劝教他人念佛求生弥陀净土者为
「 善知识 」,

令人讶异,
难以置信!

更甚者是,
释迦牟尼佛在
《 观经 》
〈 流通分 〉言 :

「 若念佛者,
当知此人,
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 芬陀利华 」
是大白莲花,

难得希有,
亦是佛经中最尊贵的莲花 ──
千叶白莲。

在 《 涅槃经 》 中,
曾以
「 芬陀利华 」
赞嘆释迦世尊,

如今释尊以同样的称誉,
赞嘆念佛人,

可知称发愿念佛生西者为
「 善男子 」,
不太夸张!

其实,
人人都会称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没有一点难度。

更有人念了不知多少遍佛号,

但也没有感觉到自己那么难得、
希有。

他们想 :
恐怕释尊只想劝人念佛,
过份抬举念佛人。

但释迦牟尼佛在
《 观经 》
〈 流通分 〉续言 :

「 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

为其胜友。」

观世音菩萨是顶顶大名的大悲菩萨,
与大势至菩萨一起,
是阿弥陀佛的左右脇侍,
合称
「 西方三圣 」。

为甚么念佛人与观音、
势至是
「 胜友 」 呢?

「 胜友 」 者,
不是普通朋友,
是老友记,
很亲很近,
随时相见。

他们可随时护念我们,
使我们随时随地安稳!

释尊赞嘆念佛人,
并非随便说说,

当知
「 如来是真语者、
实语者、
如语者、
不诳语者、
不异语者 」, 

岂会信口开河!

若然有人还不信念佛人尊贵、
殊胜,

释迦牟尼佛在
《 观经 》
〈 流通分 〉
补充说,

赞嘆念佛人
「 当坐道场,
生诸佛家 」。

这个果益非同小可,
不得了啊!

生到佛家,
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佛的眷属、
家人、
佛子,


「 佛二代 」!

总不可能称念一句
「 南无阿弥陀佛 」 吧?

谁可以生到佛家?

有甚么资格、
条件及要求?

恐怕要有相当深厚善根,
广大福德的圣者才可以,
总不可能称念一句
「 南无阿弥陀佛 」 吧!

这是凡夫的一种想法,
既是对的,
也是不对。

对者,
如《 阿弥陀经 》云 :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

所以,
的的确确没有相当深厚善根、
广大福德的人,

是不可以得生弥陀净土。

但是,
如何取得生到佛家的资格,
往生净土的条件,

达到多善根福德的要求呢?

《 阿弥陀经》
随后已讲出答案 :

「 执持名号,
( 专 ) 一心不 ( 杂 ) 乱 」。

念佛名号是多善根福德,
可以得生弥陀净土。

因此,
以上凡夫想法的下半部 ──

总不可能称念一句
「 南无阿弥陀佛 」,
就不对了。

不单这种想法不对,
而且是恰恰有这种想法,
致使愿生者不可以得生弥陀净土,

因为
《 阿弥陀经 》 明言 :

「 执持名号,
( 专 ) 一心不 ( 杂 ) 乱 」,

即善导大师所言
「 教念弥陀专復专 」。

心疑不信,
行杂不专

为甚么人人都会称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更有念了不知多少遍佛号者,
但还没有把握往生净土呢?

主因是对弥陀的名号 ──
「 南无阿弥陀佛 」,

没有绝对十足的信心,
还有疑障,

因而在修行作业上,
称念时未能专一心,
并夹杂很多不必要的个人妄执,

即 「 少善根福德 」 的
世间杂修、
杂行,

与弥陀弘愿所承诺的
「 称我名号必得往生 」,

背道而行,
大大影响愿生者往生不定的变数。

甚么是
「少善根福德」的
世间杂修、
杂行?

很多人以为自己会念经,
会持咒,
会拜忏,
心里沾沾自喜,

这些都是凡夫有漏、
烦恼心生的行业,

善导大师称之为
「 杂毒之善 」、
「 虚假之行 」、
「 不实之业 」。

相反地,
念佛人觉得自己甚么都不会,
只会念佛,
好像也低人一等,

但念佛人却因而摄取了阿弥陀佛迴施的真实名号功德,

是阿弥陀佛所修清净业、
无漏善,

定是
「 多善根福德 」 的殊胜行,
所以专念佛人怎能不尊贵呢!

善导大师在
《 观经四帖疏 》云 :

「 自余众行,
虽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
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
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诸佛菩萨齐来护念念佛人

弥陀化身、
净土宗宗祖善导大师在
《 观经四帖疏 》 解释云 ︰

「 若能相续念佛者,
此人甚为稀有,
更无物可以方之,
故引芬陀利为喻。 ……

若念佛者,
即是人中好人,
人中妙好人,
人中上上人,
人中稀有人,
人中最胜人也」。

善导大师对念佛人的赞誉,
非语言可表达啊!

《 阿弥陀经 》 云 ︰

「 汝等众生,
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换言之,
六方恆河沙诸佛常来护念念佛人,
不令诸恶鬼神得便,

亦无横病、
横难、
横死,

一切灾障自然消散,
除不至心 ──
专一心。

《 十往生经 》亦云 ︰
「 若有众生,
念阿弥陀佛,
愿往生者,
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
拥护行者。」

换言之,
不仅有诸佛护念念佛人,

阿弥陀佛还派二十五位大菩萨如影随形,
随时随地保护念佛人!

念佛人如斯尊贵,
难得希有,
是人中芬陀利花,
实至名归!

#微博云茶会##茶和咖啡哪个更时尚#

十年前,有幸目睹“天下禅茶会赵州”的盛况。十年后,感觉气象大不一样。
以前是把人聚在一起,现在是把思想把见地汇集在一起,发展脉络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层层递进。
慧公长老发起的禅茶大会举办了十届,可谓“天下皆吃赵州茶,赵州儿孙遍天下”,目前任何一个茶馆,都称“禅茶一味”,“吃茶去”几乎成了口头禅。
面对目前的发展盛况,我倒是有些隐忧。看到今天论坛的主题,是“茶与现代人生命的安顿”,心中暗暗叫好。现代人的生命应该安顿在何处?正念与感恩。只要有了正念与感恩,禅茶文化的精髓就找到了。
我斗胆冒昧地在这里提出“禅茶三戒”。
十年来,禅茶文化炙手可热,天下人纷纷吃禅茶。任何良药服之不得法,既是活人之剑,亦是杀人之剑,是活是杀,只看施为者的功夫。
“禅茶三戒”是禅茶持续发展的推动力,相信能使更多人受益。这三戒就是:戒浮夸,戒奢侈,戒庸俗。
#随手拍#
一戒浮夸
禅茶文化究竟是什么,下一个什么样的定义?
简单来说,无非就是“禅的茶”。宗门下特有的吃茶方式,或者说是心存正念之茶;“茶的禅”,茶本身蕴含天地大造化无穷之妙机。究竟是什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是,禅的正念才是最重要的。
宗门下普遍吃茶,不假。赵州“吃茶去”的公案传遍江湖,各门各派争参“吃茶去”,但即使是赵州的时代,吃茶也更多是丛林的一个规矩,是一个待客礼仪,并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
宋代慈受禅师在《示众箴规》中说:“宾客相看,礼不可免,茶汤才罢,叙话已周,相引出寮,不可久坐。若是旧时道伴、远地亲情,相邀林下水边,方可倾心谈论。”
这里就是讲禅堂规矩。如果有客人前来探访看望,吃过茶汤,简单交谈就要离开寮房,不可在寮房留客久坐。如果是远道或者亲友来访,需要到“林下水边”去谈心。
所以并没有久留聚会吃茶的规矩。如果按今天某些人的想法,把禅茶无限浮夸放大,忽略禅的正念价值,故意将“吃茶去”整得高深莫测,则是舍本逐末,是对禅茶的歪曲。
其实在元代就有人走偏了,元代庐山东林寺之优昙普度撰《莲宗宝鉴》记载:“今愚人不明祖师大意,妄自造作将口内津唾,灌漱三十六次咽之,谓之吃赵州茶。”把口里的唾液反复鼓漱三十六次咽下,有人把这个说成是吃赵州茶。
还有说把朱砂和茶末点一碗,给临终的人吃下去,是“会赵州机关”。这是说,你不是想明白赵州的禅意吗?人临死的时候,拿一点朱砂末掺兑在茶里面喝下去,死了就能够明白赵州意了。
“更可怜悯者,有等魔子以小便作赵州茶,何愚惑哉?”就是把喝小便当作喝赵州茶。
这是“赵州茶”后来发生的异化,看了令人可叹可笑。
慧公的《赵州禅茶颂》有句“鸿渐复添蛇”,是说陆羽著《茶经》是画蛇添足、无事生非。
这并不是否定陆羽和《茶经》,禅人本色,如行云流水,逢饭吃饭、遇茶吃茶,如果专门去写一本书,去挑剔茶、挑剔器、挑剔水,从宗门下看是不是有点多余呢?所以古来遍满天下的禅茶并无一部“禅茶经”。
现在有人更是把禅茶当作包治百病的万能仙丹,什么都往里面装,就太夸张了。当今禅茶文化首先应戒浮夸。
#plog纪念册#
二戒奢侈
禅茶之茶终究是“物”,如果不能借茶修道,则吃茶也好、吃禅茶也好,也不过是跟酒色男女一样的贪欲,吃茶竟成生死轮回之因!
宋代曹洞宗芙蓉道楷禅师就规定:“新到相见,茶汤而已,更不煎点。惟置一茶堂,自去取用。务要省缘,专一办道。”
道楷禅师这个人对自己要求极严,他说“新到相见,茶汤而已,更不煎点”。新到相见,有茶汤一碗吃就够了。不用去煎茶去点茶那么麻烦。
但是提倡“省缘办道”的道楷禅师也不能说新到的客比丘相见不要吃茶,可见“新到吃茶”这个礼俗没法免。那怎么办呢?简化!
把茶事先备好,用大茶桶先把茶点好,新到来了,吃一碗就走,而不是现场煎点。这是他的改进办法,即备下大碗茶你自己去喝吧,把这个礼尽了就完了。没有什么茶席茶宴来隆重招待你。所以说“唯置一茶堂,自去取用,务要省缘,专一办道”。
而今天有人把禅茶文化日益奢侈化,追求高贵,争吃贵茶,争用贵器,争斗豪奢。不戒奢侈,禅茶文化必然会堕入魔道。

三戒庸俗
目前茶界都在说禅茶文化,都在修禅茶文化,都在演禅茶文化。
记得茶艺刚恢复的时候,禅茶表演就是几个女孩子穿上各种颜色的海青、脖子上挂巨大的佛珠,弄得跟沙和尚似的。然后又是念咒又是结手印,把镜子四面乱照,把如意随意摆弄,弄得像为大家开光一样,每每令人哭笑不得。
这就是禅茶?
这就是禅茶茶艺?
#plog##日常[超话]#
当然,每一个人对禅茶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进行自我的表现,禅茶文化绝不是封闭的、保守的、僵化的。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禅心。但如果问禅茶文化怎么修?大部分人恐怕是一片茫然。
慧公上人在《赵州禅茶颂》中指示了门径:养正清和雅之气,育喜舍慈悲之花!这就是禅茶的下手功夫,修行要道。
我们现在说到慧公上人的禅茶思想,仅仅只注意到“正清和雅气”,忽略了紧跟着的“喜舍慈悲花”。慈悲喜舍,是大乘四无量心,是成佛作祖的正因,是百千部公案的法眼,是禅茶根本的落脚。
从宗门的角度说,禅茶也好,禅香也好,禅花也好,禅乐也好,禅天也好,禅地也好,什么都好,但忘了初心就不好了!
什么是禅人之初心?
《坛经》中五祖问六祖云:“‘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唯求作佛才是初心!如果这个禅茶不是为了唯求作佛,修来何用?如果这个吃茶去不唯求作佛,吃它何益? #天气即天意# #小美好影集# https://t.cn/RI7nYAL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很久以前久到还不认识前担的时候看过一个能量很好的老师解正缘,说了很多印占的内容,因为不懂所以没记住术语,大概意思是他是一个长年在各处漂泊的导师,但他需要一个根,
  • 请让我继续陪伴你们走过第三个第n个十年[泪]2️⃣4️⃣〈你被写在我的歌里〉和Ella的天作之合~很甜很好听女神在演唱会上也唱的特别好听!3️⃣0️⃣〈交响梦〉
  • 梦境:带⭕️之人都做过一些关于飞行、开车、考试、老房子、寺庙佛像、捡钱、一大群人聚会等等这种梦,这些梦其实是身后老人山在考我们的人品和心性以及能力,一位合格的出
  • 一直记在心里 没有谁是应该的 谁欠谁 嘿嘿娃目前还小所以困难会比较多 熬到一岁就会好起来的 加油吧 还有7个月 会越来越好的她醒了我要去带她咯#刘宇宁开始推理
  • 来汇报618平价场招商进度啦目前在谈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武汉、西安、长沙、青岛因为是618嘛,一年只有一次,我们会尝试多上点城市
  • 前段时间杨植麟在一场活动上表示接下来很可能会有10e26、27、28甚至29级别的模型出现,不知道从模型本身来看,这是靠参数来撑还是靠训练tokens来撑,毕竟
  • 写这篇微b是果果想纪念一下,纪念一下如此特殊的日子,当然还是非常希望淇淇能看到,如果看不到呢,那就藏在果果心里吧淇淇,果果真的很幸运,很幸运喜欢上了你,这是我此
  • 6、日子渺小重复,却都是幸福。4、记得把普通的日子过的浪漫些。
  • 包括当初的我自己,今天想说一说一个的方案医生的出色之处。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与力量。
  • 青岛纯生致力于打造专属于年轻潮人的形象,专注于各大音乐节、livehouse等音乐形式的探索,本次青岛纯生在活动现场打造前所未有的【IN乐新次元】,青岛纯生IN
  • 出什么事了吗”听到这个声音的瞬间,行人大大地放心了:原来这里还有其他人,和自己一样陷入困境的人。怪物转过头,直视着路人,原本应该有眼睛的地方没有眼球,而是凹陷的
  • 今日碎碎念中午和于老师吃的地锅鸡,不小心将牛肉勾成了羊肉[泪]非常不开森一股膻气下午支老师送来了霸王茶姬,这个果茶七里香还真的蛮好喝的晚上和组里同事吃了七八冷面
  • 【Hanteo销量】截止目前,IVE是历代女团Hanteo总销量最高的女团总销量7056250,700万 Hanteo各专辑的首日/周销量排行:1️⃣迷你一辑【
  • 无创胎儿亲子鉴定属于特殊类型的个人隐私亲子鉴定,是在孩子还未出生、孕期已满6周的情况下,提前知晓孩子是否为亲生用。怀孕满6周以上的孕妇妈妈专门做的亲子鉴定,怀孕
  • 最近因为qyky吵架的事 一直在思考关于第一顺位 其实我有自信我是她从14岁开始的第一顺位 嘻嘻 从情窦初开到后来长大成熟起来我们全部见证了彼此的青春 我从来不
  • 在我的记忆中 我爸妈从来没有为了我想吃而买过榴莲 他们一直拮据着对我 而我 现在长大了出来 经常会想着对自己好点 说吃就吃 但是 对于榴莲我也是会犹豫 经常
  • 在我看来,能够结婚,就是真爱!如果有下辈子……我不相信“下辈子”就算真的有,那也不是我了!
  • 适合520发的慢慢爱意文案 1、糟糕孤独终老的计划被打破了 2、他在身后比日落温柔 3、日子分两种想你和想见你 4、许个愿你我永远不分开 5、摊牌啦姐名花有主
  • 想去的地方又多了一个地方阿勒泰,好想去草原打滚,也想骑马,所以真的不知道为什么骑马会屁股疼[微笑]#于适[超话]##记录生活##我的阿勒泰#还记得自己接触到的第
  • 拌粉味道不错,普通能吃辣的要微辣即可,中辣可能要胃疼哦~多点了一个土匪猪肝,也是微辣的,猪肝炒的挺不错,软嫩,但是吃不了只能打包了[苦涩]价目表见图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