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吱嘎吱的竹榻声



前两天去单位的食堂打饭吃,走在单位院子后边的一条路上,就看到一个竹床摆在雨车棚下。

想起小时候睡在竹床上的样子,眼前熟悉的竹床,勾起我夏天忘不了的享乐。过去的夏天,白天回家就赖在竹床下乘凉,晚上就是睡在屋里屋外家里的竹床上。

陈田人都把竹床叫竹榻。夏天到了,小时候大热天没有电风扇,吃好晚饭以后,家里的电灯又不太亮,一家人都喜欢蹲在外面。住在槽门边老屋时,父母亲的西厢房还挂着成家时的旧蚊帐,奶奶和我还有妹妹弟弟睡的东厢房没有帐子。夜晚到来时,东厢房冬天是火房,通风透气差,夏天到来时尤其热。蚊虫更是一到晚上多,“嗡嗡”声不断。老屋堂前小,前后门都抵着人家墙壁,拉不起风,热得透不过来气。没有办法,父亲就把竹榻搬到老屋旁的晒场上。吃好晚饭后好长时间了,父亲去水泵房和怀沟边转转去看稻田水去了,母亲坐在晒场老屋边,摇起了自已白天戴的草帽扇子。原先摆在堂前的竹榻上睡一个人也觉热,变成放在晒场上我们几个孩子争着抢着在竹榻上睡,更觉热。挤在“嘎吱嘎吱”的竹榻上,夜晚,奶奶坐在我们旁边给我们摇着芭蕉扇,晒场上已渐渐没有别人家了。星星在惺忪地眨眼,月亮不知藏到哪块云里去了,朦胧的月色稀疏照向大地,有了一丝丝的凉意,墙角边蟋蟀的“啾啾”声清脆响来。母亲把妹妹弟弟帶家里睡去了,我一个人睡在竹榻上,仰着身,侧起身,竹榻都“嘎吱”“嘎吱”响着不停。身上身下什么东西也没有,只穿了一条短裤,四肢舒舒服服的放开着。奶奶还守在我的身边,给我摇着芭蕉扇,驱赶蚊虫,我又迷迷糊糊睡着了。等再翻过身醒来时,光着的身子上不知什么时候盖上了一件旧衣服。奶奶拿着毛巾正弓着背弯着腰,伴随着“嘎吱”“嘎吱”声,擦试我身下的竹榻,大概是我熟睡时身上淌下的汗水。

奶奶每天烧好晚饭锅以后,都准备给一个破脸盆里面,放上烧锅后没有烧完的柴禾炭头,再将晾干的艾草扎成的两小朵朵,放在火盆炭头上烟熏。借肋艾草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从而将屋子里的蚊子熏跑,正好清除夏天天天房中产生的霉样气味。蚊子是熏跑了,但房间里的温度变得更高,到半夜了,水泵房没发电了,家家没有了灯光,天边的月亮也沉下山了,晒场上也没有人。漆黑的夜,奶奶陪我到半夜,父亲扎了泵(关水泵房流水)回来,奶奶喊我起来,让父亲把竹榻搬回家,放在老屋堂前左边,直接对着后门。经过奶奶的艾叶烟熏,蚊子早不知飞到八国里去了,老屋堂前还有淡淡的艾草香。下半夜睡在家中竹榻上,奶奶为我身下垫了一小块干毛巾,身上还是盖了一件旧衣服,又用父母亲的大衣服给我做了小忱头。在屋外晒场上睡了一个满身是汗的长觉后,白天又一天到晚的到处玩耍疯跑,现在浑身上下一点劲也没有了。一个人躺在竹榻上仰望着楼板,想着刚刚上楼才睡的奶奶,睁着眼难以入睡。父亲从怀沟里洗完澡回来,又是“嘎吱”“嘎吱”声,爬到竹榻的另一头睡下。我侧过身,靠在父亲下身大腿脚边。家里凉快了,父亲很快就睡着了,有了呼吸均匀的间隔声,母亲在西厢房轻轻地哼,像做事累了的声音也传过来。竹榻上小小的我,加了父亲上来,沉重了许多。我轻轻翻身动了一下,就再也没有听到像之前一样竹榻的“嘎吱”“嘎吱”声了。

大学毕业成家以后,在研究所单位住的房子还是六十年代老房子,一件电器也没有。女儿是夏天出生,到第二年的夏天,电风扇还是买不起。奶奶到我身边带女儿,家里四个人挤在四十平米的房间里,晚上我们还是摇着芭蕉扇子和其它扇子过夏天。父亲看到我们这样,还是把家人喜欢的竹榻让我给带了下来。夏天的傍晚,天太热了,厨房的灯光微弱照向门外边,我们把竹榻搬到门口的梧桐树下。在屋里吃饭太热,搬来三个登子放在竹榻边,把妻子烧好的饭菜端来放在竹榻上一头,一家人就在外面竹榻周围吃了起来。乘着夜晚纳凉,我和妻子背靠着背在女儿的另一头,试着躺下来睡一会,但怎么也睡不着。那时开始创业刚刚开店,女儿还小,奶奶还是像小时候一样,摇着一把她带来的旧芭蕉扇子,周边都被旧布卷了整整一圈又一层,为睡在竹榻另一头的女儿赶蚊虫摇扇子。竹榻半夜搬回家,奶奶夏天就睡在竹榻上正好凉些过夜。冬天的夜里,由于夜晚女儿常常起夜,我和妻子睡在床上女儿身边。竹榻小,只好作为一张床,摆在中间的房间过道上又不挡路。冬天当作一张小小的床,上面辅些薄被旧衣服垫在下面,让奶奶过冬当作床辅。妻子白天开店累,我每次夜里起床抱着女儿下床,奶奶也都知道,也从竹榻上起身,“嘎吱”“嘎吱”声响起,奶奶都与我同起来,帮助我为女儿擦屁股换尿片。无论夏天冬天,都把竹榻上奶奶睡的辅盖拿走,又当成大板登我们自已坐或来人坐下来讲话。

结婚成家十年后,在研究所盖的一间有自家院子的新平房里,那时买不起空调,房间里开电风扇也还是吹不走热气。夏天到了,就把还是原来的竹榻放到院子里过夜。那时奶奶已经离开我们了,女儿读初中在外,还没到放暑假。每天天黑,在院子里潵透水,再把竹榻抬出来放在院中。我和妻子俩人忙好了洗黑白相片后,就睡在院中竹榻上。一人一头,一个人望着天上的星星,一个人数着天上的星星,我们俩都睡不着觉,时常想起奶奶又谈起奶奶,想到外面读书的女儿,又想到带女儿长大的奶奶。我和妻子翻来覆去,竹榻“嘎吱”“嘎吱”声一来二去,不绝于耳,在院子里不断响起。只是到了新世纪开始,我和妻子在街上买下店面,又买下上面自己家的商品房以后,家里安上叁台空调,才把竹榻送回陈田老家,只是那时,父亲也已经离开我们了。

小时候的竹榻是我温馨的床间,嘎吱声声慢,竹榻呦呦长,竹榻伴随着我的童年少年成年。奶奶坐在竹榻边给我摇着芭蕉扇,我在竹榻上做过很多的梦。竹榻也是我的惆怅,在竹榻上留住很多的沧凉和辛酸,那是四时的磨难,是时光的荏苒,是岁月的彷徨,但竹榻留给我的世界却是历经沧桑后的幸福。今天又看到竹榻,虽没有近距离的接触它,但“嘎吱”“嘎吱”声永久留在我心里,心存对竹榻的情感不会远去,依然在我走过它时感动我,带我重回到过往夏日的凉快时光。

前两天去单位的食堂打饭吃,走在单位院子后边的一条路上,就看到一个竹床摆在雨车棚下。

想起小时候睡在竹床上的样子,眼前熟悉的竹床,勾起我夏天忘不了的享乐。过去的夏天,白天回家就赖在竹床下乘凉,晚上就是睡在屋里屋外家里的竹床上。

陈田人都把竹床叫竹榻。夏天到了,小时候大热天没有电风扇,吃好晚饭以后,家里的电灯又不太亮,一家人都喜欢蹲在外面。住在槽门边老屋时,父母亲的西厢房还挂着成家时的旧蚊帐,奶奶和我还有妹妹弟弟睡的东厢房没有帐子。夜晚到来时,东厢房冬天是火房,通风透气差,夏天到来时尤其热。蚊虫更是一到晚上多,“嗡嗡”声不断。老屋堂前小,前后门都抵着人家墙壁,拉不起风,热得透不过来气。没有办法,父亲就把竹榻搬到老屋旁的晒场上。吃好晚饭后好长时间了,父亲去水泵房和怀沟边转转去看稻田水去了,母亲坐在晒场老屋边,摇起了自已白天戴的草帽扇子。原先摆在堂前的竹榻上睡一个人也觉热,变成放在晒场上我们几个孩子争着抢着在竹榻上睡,更觉热。挤在“嘎吱嘎吱”的竹榻上,夜晚,奶奶坐在我们旁边给我们摇着芭蕉扇,晒场上已渐渐没有别人家了。星星在惺忪地眨眼,月亮不知藏到哪块云里去了,朦胧的月色稀疏照向大地,有了一丝丝的凉意,墙角边蟋蟀的“啾啾”声清脆响来。母亲把妹妹弟弟帶家里睡去了,我一个人睡在竹榻上,仰着身,侧起身,竹榻都“嘎吱”“嘎吱”响着不停。身上身下什么东西也没有,只穿了一条短裤,四肢舒舒服服的放开着。奶奶还守在我的身边,给我摇着芭蕉扇,驱赶蚊虫,我又迷迷糊糊睡着了。等再翻过身醒来时,光着的身子上不知什么时候盖上了一件旧衣服。奶奶拿着毛巾正弓着背弯着腰,伴随着“嘎吱”“嘎吱”声,擦试我身下的竹榻,大概是我熟睡时身上淌下的汗水。

奶奶每天烧好晚饭锅以后,都准备给一个破脸盆里面,放上烧锅后没有烧完的柴禾炭头,再将晾干的艾草扎成的两小朵朵,放在火盆炭头上烟熏。借肋艾草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从而将屋子里的蚊子熏跑,正好清除夏天天天房中产生的霉样气味。蚊子是熏跑了,但房间里的温度变得更高,到半夜了,水泵房没发电了,家家没有了灯光,天边的月亮也沉下山了,晒场上也没有人。漆黑的夜,奶奶陪我到半夜,父亲扎了泵(关水泵房流水)回来,奶奶喊我起来,让父亲把竹榻搬回家,放在老屋堂前左边,直接对着后门。经过奶奶的艾叶烟熏,蚊子早不知飞到八国里去了,老屋堂前还有淡淡的艾草香。下半夜睡在家中竹榻上,奶奶为我身下垫了一小块干毛巾,身上还是盖了一件旧衣服,又用父母亲的大衣服给我做了小忱头。在屋外晒场上睡了一个满身是汗的长觉后,白天又一天到晚的到处玩耍疯跑,现在浑身上下一点劲也没有了。一个人躺在竹榻上仰望着楼板,想着刚刚上楼才睡的奶奶,睁着眼难以入睡。父亲从怀沟里洗完澡回来,又是“嘎吱”“嘎吱”声,爬到竹榻的另一头睡下。我侧过身,靠在父亲下身大腿脚边。家里凉快了,父亲很快就睡着了,有了呼吸均匀的间隔声,母亲在西厢房轻轻地哼,像做事累了的声音也传过来。竹榻上小小的我,加了父亲上来,沉重了许多。我轻轻翻身动了一下,就再也没有听到像之前一样竹榻的“嘎吱”“嘎吱”声了。

大学毕业成家以后,在研究所单位住的房子还是六十年代老房子,一件电器也没有。女儿是夏天出生,到第二年的夏天,电风扇还是买不起。奶奶到我身边带女儿,家里四个人挤在四十平米的房间里,晚上我们还是摇着芭蕉扇子和其它扇子过夏天。父亲看到我们这样,还是把家人喜欢的竹榻让我给带了下来。夏天的傍晚,天太热了,厨房的灯光微弱照向门外边,我们把竹榻搬到门口的梧桐树下。在屋里吃饭太热,搬来三个登子放在竹榻边,把妻子烧好的饭菜端来放在竹榻上一头,一家人就在外面竹榻周围吃了起来。乘着夜晚纳凉,我和妻子背靠着背在女儿的另一头,试着躺下来睡一会,但怎么也睡不着。那时开始创业刚刚开店,女儿还小,奶奶还是像小时候一样,摇着一把她带来的旧芭蕉扇子,周边都被旧布卷了整整一圈又一层,为睡在竹榻另一头的女儿赶蚊虫摇扇子。竹榻半夜搬回家,奶奶夏天就睡在竹榻上正好凉些过夜。冬天的夜里,由于夜晚女儿常常起夜,我和妻子睡在床上女儿身边。竹榻小,只好作为一张床,摆在中间的房间过道上又不挡路。冬天当作一张小小的床,上面辅些薄被旧衣服垫在下面,让奶奶过冬当作床辅。妻子白天开店累,我每次夜里起床抱着女儿下床,奶奶也都知道,也从竹榻上起身,“嘎吱”“嘎吱”声响起,奶奶都与我同起来,帮助我为女儿擦屁股换尿片。无论夏天冬天,都把竹榻上奶奶睡的辅盖拿走,又当成大板登我们自已坐或来人坐下来讲话。

结婚成家十年后,在研究所盖的一间有自家院子的新平房里,那时买不起空调,房间里开电风扇也还是吹不走热气。夏天到了,就把还是原来的竹榻放到院子里过夜。那时奶奶已经离开我们了,女儿读初中在外,还没到放暑假。每天天黑,在院子里潵透水,再把竹榻抬出来放在院中。我和妻子俩人忙好了洗黑白相片后,就睡在院中竹榻上。一人一头,一个人望着天上的星星,一个人数着天上的星星,我们俩都睡不着觉,时常想起奶奶又谈起奶奶,想到外面读书的女儿,又想到带女儿长大的奶奶。我和妻子翻来覆去,竹榻“嘎吱”“嘎吱”声一来二去,不绝于耳,在院子里不断响起。只是到了新世纪开始,我和妻子在街上买下店面,又买下上面自己家的商品房以后,家里安上叁台空调,才把竹榻送回陈田老家,只是那时,父亲也已经离开我们了。

小时候的竹榻是我温馨的床间,嘎吱声声慢,竹榻呦呦长,竹榻伴随着我的童年少年成年。奶奶坐在竹榻边给我摇着芭蕉扇,我在竹榻上做过很多的梦。竹榻也是我的惆怅,在竹榻上留住很多的沧凉和辛酸,那是四时的磨难,是时光的荏苒,是岁月的彷徨,但竹榻留给我的世界却是历经沧桑后的幸福。今天又看到竹榻,虽没有近距离的接触它,但“嘎吱”“嘎吱”声永久留在我心里,心存对竹榻的情感不会远去,依然在我走过它时感动我,带我重回到过往夏日的凉快时光。

母亲走了。

接到病危通知时哥哥跟我说,妈妈等不到你隔离三周后出来了。那之后母亲在生不如死的折磨中坚持了一个礼拜,也许她在等我,这个想法让我悲痛欲绝。

最后的日子哥哥昼夜陪着母亲一起煎熬,几乎没有睡觉。我在大洋的另一边无能为力,我能看见死神穿着黑色斗篷的身影,坐在母亲的床边,我也好想去坐在她的床边,拉住她的手。

此生第一个爱我的,也是我第一个爱的人在水深火热中受难,我却没有在她身边。人怎么可能从这样的遗憾中走出来?

母亲在今年二月被确诊为淋巴癌,我于大年三十傍晚赶到上海。五月底我离开的时候,她挺过了化疗,病情好转了不少。中秋节母亲还跟几位老同学们聚了会,照片上她笑容满面。但到九月底她又因严重感染和轻度心衰入院,我在十月初再次飞回上海。万万没想到我刚离开她三周,她就走了。

最后一次跟母亲一起,我们并排坐在病房里,我在用手机匆匆忙忙给人回邮件,余光里,我感觉母亲在看着我,就跟她说,这是工作,我马上就好了。她开始轻轻拍我的腿,好像在安抚我,唱起一首摇篮曲:“睡吧,小宝贝,你的啊妈妈就在身边,梦中你会得到礼物,糖啊饼干啊随你挑选,等你睡了,我就带你去到天宫……” ,她拍我的手因风湿关节炎变了形,却仍然那么温柔,我眼睛湿润了,情不自禁放下手机跟她一起哼唱。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一首歌,我大概三岁,躺在父母的床上,昏暗的光线里母亲的轮廓模模糊糊,只有她的温度、气息和轻柔的歌声在回旋…… 那令人迷幻的时刻,是我最早的对美的体验。

另一个儿时的幸福记忆是母亲为我挖耳朵。我们坐在大床上,母亲附在我的身边,一只手轻轻把我耳朵拉高,另一只手用一把竹子的耳耙子全神贯注地掏。她的动作很轻,弄得我很痒,但是我无比享受那些时刻她给我的百分之一百的关注。

后来文革开始了,母亲变得忧伤,走过我的时候好像没有看到我。见她这样,我也会忧伤起来。偶尔母亲在快乐些的时候,会为我和哥哥剪纸、叠纸工、做动画。她会从本子上撕下一张纸,折叠以后用剪刀剪,再打开时就出现一长串牵着手的小人,接着她教我们为小人画脸、上色;她会用纸叠出层出不穷的飞禽走兽、桌子椅子、房子小船,再把它们编成奇妙的童话故事;她还会让我和哥哥把本子裁成一厚叠2寸的方块纸,她在每一张上画上一个男孩和一只皮球,然后拿起那叠纸,用拇指跟洗牌那样拨弄,一个孩子在拍皮球的动画就奇迹般地出现了。

一位母亲过去的同学和同事告诉我,你妈妈最突出的是她的想象力,她的创造性思维。她一分配到教研组就把“传出神经系统药理”编成一本剧本,跟另外一位同学合作拍了一部动画片。因为拍得好,所以后来在全中国使用。也许我长大后对用声画讲故事的兴趣,就是母亲从小在我心灵里播下的种子。

我和哥哥都喜欢跟母亲聊天,不在一起的时候常跟她煲电话粥。她会跟我讲正在弹的曲子或者阅读的书籍。母亲的阅读范围很广,中文、英文的书都读得很多——从医学文献到畅销小说,无奇不有。父母家中,有两面墙都是书架。她七十八、九岁的时候,读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感到震惊和兴奋,在电话里感叹道,我从来没有想过一本书能够这样写人的本质,这样写欲望,人真是一个悲剧动物啊。我听了哑口无言,同时也觉得骄傲——不是每个人的老妈读完《洛丽塔》都会有这样精辟的反应的。慢慢的,随着母亲失忆症的加深,我们的电话就越打越短,她一听到我的声音就问,你几时回来啊?聊了几句后她又会问,你几时回来啊?

母亲非常期待看见我,尤其是在她住院的时期。但是我在病房陪她的时候,她常说,你很忙的,快走吧,不要在这里把时间都浪费掉了。我会说,我就是来陪你的,没有工作。她又会突然为我担心,说,怎么会没有工作了呢?没有工作你怎么办?母亲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在为孩子着想。有一次,父亲交完一笔昂贵的治疗费用后,说起他在用哥哥的钱付日常生活费,本来神志恍惚的母亲突然睁开眼睛,严厉地说,你怎么可以用陈川的钱?我不要治病了,这样治疗一点意义也没有。父亲说,这是暂时的,我去了银行就会还给他的。她这才放心。

大约从八年前开始,母亲渐渐失忆,我就觉得在渐渐地失去她。人其实就是记忆和时间,这两样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吃喝拉撒睡,供养着躯体,让记忆和时间有落脚的地方。老年性失忆是没得治的,我唯有多抽空回去探望她。母亲过85生日那天,我和哥哥都在上海陪她。我们知道她最喜欢唱苏联和美国的老歌,就在手机里放了音乐让她唱。母亲乐感很好,有一副美丽的歌喉,85岁仍然音准,英文和俄文的发音也字正腔圆。午饭的时候,她完全忘记了上午唱歌的事,但是那天她一直哼着那些调子,非常快乐。也许记忆里最后消失的就是感情和音乐。

音乐是母亲与记忆之间的纽带,只要有力气的时候她就不停地唱,二十年代的爱尔兰民歌、三四十年代的中美流行歌、五十年代的苏联歌、六七十年代的中国革命歌曲,她轮番唱。让我联想到美国电影里看到的,那些路边咖啡店、酒吧或者台球室里的老式点唱机,你投一枚硬币选一首歌,它就开始唱。有几次她跟我说,这支歌你会的,我们一起唱。我说,还是你唱我欣赏吧,我走音,太难听了。她说,这样正好,我们双重唱好了。她是个有幽默感的人。

我手机里面存有上百条母亲唱歌弹琴的录像。也许我一直在下意识地企图留住她,或者在为终将的失去做心理准备。

我打开母亲15年前钢琴演奏的录像,那是东方电视台《精彩老朋友》转播的一场钢琴比赛,评委是孔祥东,刘诗昆,陈刚,石叔诚和苏彬。初赛时母亲弹了《夜莺》,总分为99.256,决赛时她弹了《圣母颂》,总分为98.866,得了老年组的第一名。母亲没有为任何人表演,就跟在家里弹琴那样认真和虔诚,只为了自己和上帝,为了欣喜和净化。观众的掌声突然把她拉回现场,评委给分时她腼腆地笑了。那是我十分熟悉的表情,每次我夸奖她唱的好或者弹得好,她都会这样脸红地笑。最近有人问我对正在流行的“少女感”一词有什么想法,人们是指皮肤的光洁和皮下的胶原蛋白,可我一听到那个词,马上想到母亲,她那不可腐蚀的纯洁和真,比我见过的许多少女都更有“少女感”。

我为了了解母亲的失忆症,买了一本哥伦比亚大学脑神经专家写的《错乱的头脑》,我从书里得知母亲的失忆是大脑海马体的萎缩,而人的情绪产生于杏仁核——大脑的另一个部位部位。但是我更愿意想象,爱和音乐是储存在海马体、杏仁核以外的一个神秘地带,跟灵魂和梦在一起。我更愿想象母亲去了那个美丽的维度……

……近近远远的记忆围绕着我,像无数个萤火虫在黑夜里闪烁,每一只都是母亲的灵魂。

眼泪这么滚烫,文字这么苍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6.《本草正义》: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疗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可服可敷,颇有应验,而治乳痈乳疗,红肿坚块,尤为捷效。"4.《滇南本草》:&quo
  • 原著的镇魂,确实不合我的胃口搞不懂写bl怎么能只给一个人光芒加持,把另一个写成卑微到尘埃又不聪明又木讷只能被动接受爱忍受压抑万年,这份悲情上开出的花还能活吗,那
  •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包膜本身薄且柔软,不影响假体在身体的存留。Ⅳ级:严重变硬,疼痛敏感,外观可见明形的形态改变。
  • [憧憬]#唐山打人事件是对法治社会赤裸裸的挑衅#和小姐妹相约散步,为什么要说北不安全呢,因为北边会有一群小混混在路边蹲着,会有开着车的男的慢慢靠近,问你去哪,要
  • 之后陈亚男以个人名义开通小号,或许她以为,以自己的实力,关注自己的粉丝怎么也能回来一半,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好几个月的时间,小号上只有20万粉丝,而她直播带货
  • 各学院精品社团进行展示,书法的挥斥方遒,街舞的个性张扬,经络的神奇奥妙,话剧的精彩绝伦……[赞][赞]千姿百态的社团共同构筑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社团文化又为校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愿花将我埋葬】速速糊了最近看的b站风景视频(非常漂亮)的脑洞,想表达一种死的平静,人死后回归自然,脑子里总是我们老师那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不过如
  • 他真的很喜欢韩东呀,想到韩东定居南京,也去过先锋,那就去许个愿吧,虽然言辞激动,但其实并没太在意,抱着转发抽奖的平常心。旁边不断有人跟他合影,他很炫酷的眼神仿佛
  • 【学会这几点,新型冠状病毒与你说拜拜!【学会这几点,新型冠状病毒与你说拜拜!
  • 早在2015年,杰美特便披露了招股书,这也是为何我们可以看到过去7年,杰美特的业绩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即使是这样,杰美特彼时的财报依然有很大的“水分”。
  • 按照“导航图”两年来,烟台自贸片区发挥叠加中韩(烟台)产业园、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战略,联动海关、港口、机场、高速等优势,瞄准贸易便利“进”与“
  • 冲这个温和性和清洁力度,这款洗面奶就值回这个价了,性价比可以说是很高了,学生党和贫民窟女孩不容错过呦~洗完脸当然还要补补水,他们家的这款爽肤水也是我用起来十分满
  • “春风里”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勃勃生机,我们的心愿是在培养孩子美好品格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的美好场所。“没有边界,无限成长可能”这是设计师的核心理念
  •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活 、甘、清、香。*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活 、甘、
  • 5个保护心脏的方法1、保证足够的睡眠,合理作息,不要熬夜,不要无故加重心脏的负担;2、避免吸烟嗜酒,减少特殊药物的服用,以防进一步损害心脏;3、保持心情愉快,避
  • 如来藏的真实状况是无起无灭,没有一切导致轮回的见闻觉知,唯有了了常知的中道圆觉,犹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及十方,这个法界性就是每一个人本来就有的真如自性,悟到了
  • #重庆高校老师被构陷“拐卖儿童”#教孩子学数字,反复教了很多遍,依然一问三不知,心不在焉的样子,火气突突突的,莫名的烦躁,我相信那刻的我愚蠢至极,往往我们对于自
  • #SEVENTEEN[超话]#☕#seventeen正规四辑回归# [220610]HMV_Kpop更新/终于‼今天发售✨\ SEVENTEEN 第4张专辑《
  • #2022MSI##MSI对抗赛# ​​​​【EG.Impact:Ping值事件都是拳头游戏的错】在2022MSI小组赛最后一天,Impact选手在釜山某酒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