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眼光转而投向今天的中国画坛,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是与古人完全不同的造型能力和无所不能五花八门的制作技巧,但繁复华丽的表层却无法掩饰文化精神的单一苍白,难以抵挡古代大师们的寥寥数笔。
为什么当代搞书画的人才那么多,却难以出现大师级人物呢?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孟奇认为,我们这个时代书画大家、艺术大师不太可能出现,因为基本上没有这种前提的基础和条件。从几十年以前开始,我们社会基本上这种文化就是跟历史切断的,文化的生态链是不完整的。
王孟奇说,要出现书画大师,我觉得首先还是要有一个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国书画艺术能出现大师的前提,一般都有一个完整的生态链。这种生态链包括前期的思想资源以及前期积累的文化成果。也就是说文化大家的出现其实并不是偶然的,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是脱胎于中国的整体文化,若不了解中国文化的成果与文人的精神状态,就很难了解一个整体文化生态。“五四”时期涌现的这批人士,基本上他们年轻时候受到清末的学术训练。清代的学术是非常严谨的一个时期,尤其是在考据、小学这些基础学问上是非常严格的一个时期。所以他们打下了很好的学术基础。
而我们当代这个时期就比较可怜,大家都是“一穷二白”。虽然自由的程度也不低,没有任何人会来干涉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没有太多的干涉,但是为什么当代人的作品没有前辈们的那种深度?或者说没有他们那种文化高度了呢?实际上就是基础都不行,严格的传统文化训练没有。
另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新的思想资源。现在所谓“新”的思想资源,基本上来自西方。我们这一辈人学艺术的时候,就是文化上的“一穷二白”,什么都不懂,基本上就是受西方或者是徐悲鸿那种教学观的影响,觉得只要有“造型能力”就什么都能画。受西方或者是徐悲鸿那种教学观的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中国画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割裂开来的。
文化上受西方的影响,而没有自己的思想,中国当代就不可能出现艺术大家。明清时期与当代的文化生态环境不一样,比如明代至少还有王阳明的心学。他的这种思想影响甚广,明代中晚期就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书画家、艺术家。王阳明心学强调个人性灵的表现,也是强调童心,其实跟魏晋时期强调自然,还是有遥相呼应之处。
也有网友总结说:“艺术的系统观不足,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因。思想家的欠缺,导至美学与人文境界的疲弱。书法本真是人性与本我的进化,可惜当下尽是耍技而无艺,弄术而显空。”虽然如此,但是中国艺术还须一代代传承,中华文化还是要有自己的生命力。
王孟奇痛批“文化上受西方的影响,中国当代就不可能出现艺术大家”。各位网友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https://t.cn/z8AkI3o

【情绪调整-双方建立互动关系】(2/4-满足期)
问:有的孩子表现出很强烈的兴趣,但这种兴趣是他身边的人所不能接受的行为,我们该怎样满足他呢?(上)

如果情绪上积压的东西太多,那么需要发泄的也就很多——了解到这些,我们也许就更了解我们的孩子,并会创设机会,让他由感兴趣的事物开始,学会发泄,学会释放。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让他们发泄了,孩子的行为问题就改变了,真好。”若持有这样的想法的话,那只能说明还不了解这个方法的实质。

在情绪调整阶段没有目的性,不是为了改变而用这个方法。

——《孤独症儿童情绪调整与人际交往训练指南》

#修道者的孤独与寂寞!#
在一般人眼里,修道者总是孤独与寂寞的。他们总是过着晨钟暮鼓,清灯伴黄卷,形单影孤的清淡生活,与世无争,常表现为孤独与寂寞的样子。
但是为何多少年来,都有不少修道者,愿意过着这种生活方式呢?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生活方式里面,有什么原因值得这些修道者耗上毕生精力去做呢?
是注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得这样呢?还是另有什么原因让他们有理由过上这种生活?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圣人孤独与寂寞是为了什么
孤独与寂寞,不但是一般常人有之,一般修道人有之,其实连圣人也有。但是圣人他们为何愿意过着孤独与寂寞的生活呢?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吧。追求的是什么呢?
《道德经》二十章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晦,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众人因迷醉于名利而欢乐,像享受丰盛的美味,又像在春天登上高台而欣赏美景。圣人却唯独一人过着淡泊的生活,没有一点欲望萌动的征兆,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还不知道发笑。颓废啊,好像无所归依。众人都有多余之物,而作为一位圣人,却唯独像有所遗失。
圣人表现出愚人的心态,好像非常愚蠢的样子!世俗的人都精明,圣人却显示唯独像昏昧;世俗的人都分析明辨,圣人却表现得唯独沉默。恍惚啊,像走到昏暗的地方,冷落啊,像无处栖息。众人都有所作为,圣人唯独表现出愚蠢而鄙陋的样子,圣人虽然独自和众人不同,然而却重视生养万物之本——“道”。

圣人之所以与众人不一样,愿意过着孤独与寂寞的生活,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这个作为万物之母的“道”。

二、孤独与寂寞的快乐
有些修行者,在外面看来显得非常孤独与寂寞,他们内心没有太多的贪念,所以内心就清静。当人们内心清静时,就不会有太多的贪求,所以他们就表现安静而显得默默无闻。一般不了解的人,就认为他们生活得孤独与寂寞。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在修道方面,内心清静可以说是天下修行的规范。当内心清静时,自己的心灵就会安静下来,七情六欲也就减少,就不会有太多的非分之念,从而不会去追求一些无用而痛苦的事情。所以一些修行高深的道长,平时内心严格遵守戒律,专心致志地修行,达到虚静状态,可以体会更深远玄妙的内容。

《南华经》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修养达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自己身体忘掉,进入一种物我两忘境界,即《南华经》所说的“坐忘”,从而体会生命的另一状态。另一种状态下,反而能体会到生命的高速运行,《南华经》称之为“坐驰”。

即当身体安静,而精神层面反应则更灵活而快速,从而达到内在的一种通达明亮。故内心清静而无所求的修行者,表现出的样子则好像孤独与寂寞一样。但其实,他们只是形体孤独而内心并不寂寞。

三、忍耐孤独寂寞才能更好地悟道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当我们内心达到空虚已极的境界,保持清静得深厚的状态,这样更能认识到事物的变化。万物竞相生长,我们就可以观察它们的循环归复。万物众多,都要复归到它们的根源。复归到根源,我们称之为进入一种静态,进入这种“静态”时,我们就称之为是一种归复本性方式。当归复到本性时,就能发现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常态而不变的法则,懂得这种常态不变的法则的道理后,才能明白事物及生命的本质。

如果不懂得这种常态不变的法则的道理而轻举妄动,那就会遭到凶兆。懂得这种稳定法则的道理,才能包容一切。能包容一切才会做到公正无私;能公正无私才会使人们归向;能使人们归向才符合自然;能符合自然才会符合“道”,能遵循“道”才会长久,从而终身不遭受危险。

《易经》里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因此,当我们处于寂静的状态中,才能更好地体悟道的玄妙,才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变得安全。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圣人内心的专一,是天下修行的一种共同法则,也是排除内心孤独与寂寞的最好良方。一般不理解庙观生活的人,认为庙上的生活皆是孤独而寂寞的。一般人都害怕出家而承受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痛苦。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懂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或是修行的快乐。其实出家人内心更充实而幸福。

因为他们有圣贤们的智慧作为指导。所以,内在精神上,反而非常富有。因为他们的精神是专一的,一心一意的、非常虔诚地做着自己信仰的事情。内心里有颗坚定的信心,他们时时感觉与太上道祖同在。有了这颗坚定的道心,从此不再感觉到孤独与寂寞。不论什么人,当内心达到专一的状态时,是不会再感觉到孤独与寂寞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王子去看一个修行者。王子看到修行者说,你一人在山里修行,是不是很孤独与寂寞?修行者说,我本来很快乐,但是你来了,我就不快乐,就变得孤独与寂寞了。王子非常不解地问:为什么?修行者说,你没来,我与“造化”同在,你来了,我就要与你说话,而暂时与“造化”分开了,在内心不能做到专一的状态,所以感到孤独与寂寞。

一些艺术家,当他沉浸于自己的艺术境界里时,也会显得如痴如醉,一个人也不会感觉到孤独与寂寞。所以,一般世人认为修行者皆是痛苦的寂寞与孤独,而实际上,得到修行内在快乐的人,他内心世界是非常幸福的。所以,他们甘愿一生守过着表面上很寂寞而孤独的样子。这好比一个雕塑家,看着自己的雕像作品,几个小时都不会感到自己孤独与寂寞一样。

因此,耐得住孤独与寂寞的人,才能得到内在的智慧与快乐。好多事情,都是慢慢成功的,如果太急于求成,有时反而不好。所以,《道德经》中说“大器晚成”。往往有大成就者的人,都不是一下成功的,常常要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如姜太公耐得住孤独与寂寞,终于等来文王的赏识与重用。越王勾践,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卧薪尝胆最后终于取得胜利。同样我们龙门丘祖师,“磻溪六年,龙门七载”(《玄门功课经》),共十三年时间,忍耐了孤独与寂寞,修道方能大功告成。

四、结束语
孤独与寂寞在不理解或是没有很好运用它的朋友,也许是一种痛苦。如果能耐得住孤独与寂寞,有时却可以从另一方面得到更多的智慧与快乐。很多大器晚成者,其实也是经历过孤独或寂寞才达到成功的地步。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
所以,孤独与寂寞,对于世人来说,也许是一种无助的、痛苦的处境,而对于一个修道者来说,却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幸福的事情!
本文作者:龙泉道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现在没那么困扰了,我也有些叛逆吧也许,我喜欢和大家作对,但我也并不是为了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才去喜欢他的。或许你对我的喜欢与沉沦轻蔑唾弃,但你也肯定有喜欢的
  • 也不得不说,在津的那4年里,10月,是我最很喜欢的月份。没想到小岛在这个日子也让人足见了秋意,会有路边零碎的黄叶、也有小贩摊上的炒栗子,当然更不少了凉爽的气温和
  • 生活始终是有光的 也许它来的慢了一点 但是也不妨碍你去记录 无论开心也好 难过也罢 虽然看起来不那么的高大上 可那依旧是我们的生活 每当定格的那刻 我就希望
  • 据说,支原体肺炎,疱疹性咽颊炎,合胞病毒,甲流……都大流行……我心态都炸裂了……今天一大早,业委会的朋友们来看望,我以为是问什么问题,实在没心情,微信记录态度不
  • 没有自驱力,家里装监控都没有用,从情绪角度下去出发,你不痛苦,有盼头,才更容易坚持下去,一定要接受身体给你发出的信号啊,十天安排一次干净高能的欺骗餐。刚刚看了一
  • 不能哭,不能愤怒,我开始拍照,记录我走过的路以免忘记迷路,开始问一个又一个罕见稀疏的路人“前面的路是否安全,会不会有野生大动物袭击我”有的路人给我指路,有的路人
  • 那是我第一次也是目前和你唯一的一张合照了,再次见面时间就来到了你的退役仪式现场,太多的不舍,因为再也见不到你以辽宁队队员出现在球场上了,再也看不到你穿着12号球
  • 21岁时认识了傅声,家财万贯,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不顾父亲的反对,进入娱乐界,两人爱上后,又遭到傅生父母的反对。 甄妮是有名的歌星,17岁被星探发掘,出了《
  •      让糖友在一个优美的大自然环境中,轻松愉快的参与到逆转管理中,最终让心灵得以释放、身体恢复健康!做自己,自在,安静,远离他人的目光和评价。
  • 依巧的调性,他会找个两间能连一起的房间,一间给公主住,一间给自己住,或者隔着楼道面对面的,就像他们老家隔着马路面对面一样,理由都找好了,十七八的少女一个人不安全
  • ——高效能构建人才工作格局,加快形成“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协同推进的人才管理机制,在全国率先成立新型社会组织成都人才发展促进会、以及面向高层次人才的功
  •  というわけで、アニメの「遊☆戯☆王ゴーラッシュ!!」はもう見ませんが、PCで遊べるゲームが出てきたら遊んでみようと思います。欢迎微博上的真爱粉和牛蛙山游区的朋
  • 他の古典的情報源から独立していると考えられる最後の情報源は、西暦 4 世紀または 5 世紀に書かれたビザンチンの逆説主義者フィロの世界七不思議ハンドブックです
  • 在长沙点外卖买到的 真的好好看呜呜呜 但是在网上找不到同款…郝给我点了十幅带回来了[泪]旅游一趟收获一堆破烂[太阳]【导演#郭宝昌去世#,与《大宅门》牵绊一生】
  • 哪些是你应该明白的道理:1、结婚了也要独立上进,哪怕你的丈夫十分爱你、对你非常好。10、有时候不是你的丈夫不干家务不照顾孩子,是你看不惯而已,自己非要亲力亲为,
  • 但在流感流行季,为阻断传播,此类患者不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只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就应考虑抗病毒治疗:A、有症状的患者,与其接触的家庭成员有流感重症高危因素的(
  • 向日葵公益陪伴计划 | 原来,我们手上都有一个控制焦虑的开关爱瑞故事导语:今天的故事会有些许悲伤,因为故事的主人公们被困在了灰色的盒子里,他们努力地抠着盒子的折
  • 3️⃣次吉: 穿白色服装,白色为金,金克木,克者为财,做事较累,但能得到收获。4️⃣平: 穿黑色,黑色为水,水生木,你去生大环境,有结果,但比较累。
  • ✔️A是凤毛菱角的120分…嘻嘻嘻…#微博宠粉季##日常# 不是有多好,或许只是多了份幸运吧❗️努力工作 好好生活 保持热爱 #TheOddity[超话]# 树
  • #刘宇宁宝曼兰朵卓韵代言人# #刘宇宁献唱虎鹤妖师录片尾曲# ☀️#摩登兄弟[超话]# 8 内心强大比什么都重要, 努力向好的方向发展,可以平静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