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常睡眠还不错,但有天早上不知怎的,五点来钟就醒了,
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

于是我走出屋门到院子里想透透气,待了没多大会儿,忽然听到道观门口方向有声音。

这个时间天蒙蒙亮,道观里昏暗又静谧,那声音显得非常大,
也显得有些怪。

正当我走到院里灯的开关前,想开灯看清楚一些时,那声音猛地重了一下,
我下意识的也按到了开关,一回头,
这才看清是个人。

按理说这个时间应该是没人的,于是我借着灯光细细看了看,
发现是个小姑娘。

小姑娘的眉眼温顺,是善良之人的面相,
有些不协调的是,左半边脸肿起来了,
即便灯光没那么亮也看的很清楚。

刚才重重的声音应该是她被吓到了,她也没想到这时候会有人。

这个小姑娘我倒是在道观里见过几次,我问她出了什么事,
她一开始支支吾吾的不愿意正面回答我,
过了一会儿,她好像想明白了什么一样,才主动开口。

女生正在上大学,谈了段恋爱,同时这也是她的初恋,
也就是这段懵懂的初恋出了问题。

她的男友是主动追的她,
可能也不算追。
当时男生向她告白,她心里也有些想谈恋爱,也不好意思拒绝,
就这么迷迷糊糊地答应下来了。

男生是独生子,家里有个小公司,
老两口也算老来得子,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
本来可以说是一桩美事,
但却坏了事。

由于这么大岁数才有的这个孩子,加上还是男生,
老两口对孩子可以说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这个说法毫不夸张,甚至说的含蓄了。

在男生和女生相处的过程中可以略微看出一二。

男生会将平时穿的贴身衣物攒到一起让女生洗,
如果有快递需要取得话,必须要小姑娘陪着他一起去,吃饭什么的也必须要一起吃,
什么事儿必须男生做主,听男生的,等等。

不然的话就摆个臭脸,开始说教,
说教类似于,
谈恋爱都是这样的,你要对我好,你要考虑我的感受,等等。

如果遇到点困难,第一时间肯定会给家里打电话,他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有我爹呢。

不过男生倒舍得花钱,毕竟有他爹呢。

就这样俩人谈了一段时间,一开始女生觉得好像也没什么,多做一点事而已,
但男生却越来越变本加厉。

时间长了后,女生通过对周围人的观察和自己认知的提高,
越来越感觉不对劲,感觉不太正常。
于是她尝试着温和地提醒男生,但每次都被倒打一耙,
然后再受顿冷暴力。

男生总是说,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思来想去,犹豫了很长时间,女生觉得,还是分手吧。
把这个决定跟男生一说,男生蒙了,
什么也没说,走了。

可让人意外的是,在女生和舍友吃午饭的时候,男生气冲冲的过来了。
他话也没说就要拽走女生,女生见情况不太对,随男生一起走了。

过了一会儿,舍友们看到肿了半边脸,眼睛通红的女生回来了,
掀开衣服还能看到淤青。
在舍友们的一再追问下,女生才亲口承认是男生打了她,并且还要来找女生。

舍友们看这个情况没法善了,给自己班的导员打了电话,
导员说,会通知男生所在班级的导员。

后来男生倒是没再找过女生了,不过女生却有些心怀愧疚,再加上是特殊的初恋,
所以一直念念不忘,就此成了心结。

我问小姑娘知道巨婴吗,她回答说不太清楚。
我边让她用手机搜巨婴,边说道:
“巨婴的意思是成年的婴儿。

巨婴一般会默认所有人都应该对自己好,帮助自己。

他也不会照顾其他人的情绪,
只会想自己需要什么,不会换位思考。

自制力也相当低下,
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凡事依靠父母,

自私自大,总是让别人迁就自己。

一般情况下,巨婴患者出生在一个比较畸形的生长环境中,
巨婴可能也不会听人讲道理,
因为他总是能自在的活在自己构建的小世界中。

因此要给他断奶,
你把巨婴的概念和大家对巨婴的评价告诉他的父母,
他的父母是真心对孩子好的,只不过方法错了。
相信他的父母应该有辨别能力。

而你做到了这个地步后,已经仁至义尽了,善良也要有个度,
不需要再心怀愧疚或不忍了。
有时结束也是一种善良,对人对己都是这样。”

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
小姑娘在走的时候,身上也沐浴着温煦的阳光。

(图中是月老)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在佛教的修持中,唯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解脱,如果佛陀能够让众生成佛,那早在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把众生给度完了,我们何必还沦落至此。佛教的终极目标终得个人去实修实证,而非只是终日求佛菩萨保佑加持,而自己又不努力。精进努力的修行固然重要,但其因地的修持心态更为重要,不然事倍功半。志公和尚云:“勇猛精进成懈怠”,告诉了我们若修行走错了路,哪管多精进也是枉用功夫,与懈怠无别,于事无益。所谓“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所以初发心时,我们务必把一些基本又重要的修行理念建立起来才是。

生死心:许多人把佛法当成了知识,或忙于参与许多佛事活动,把生死给忘了。

回顾佛陀当年初发心乃追求解脱,了生脱死;看看当今的凡夫都把生死问题看的太轻了,以为棺材里躺的的是老人,殊不知棺材里睡的是死人啊!至临终时才慌,这可怕是晚了些吧。许多佛教弟子修学佛法时,没把生死心培养起来,而不知不觉的把佛法当成了知识,只是一味的的分析、归纳、做简表,要不然便参与许多佛教活动,把生死忘了。生死心是修行的原动力,若因听了几场弘法会或参与几场法会后,感到法喜充满才来修行,那恐怕只是五分钟的热度,因为如此的动力是外来的,故不长久。切莫如一般众生,一味接受生死,任它生灭,不试着超脱,虽然口说“生死坦然”但更相似于对生死的无可奈何。佛陀在他临终时说:一切正念禅定中,念死最为尊贵。能有真切的生死心是十分难的,所谓“修行无秘诀,贵在生死切”。大家但摸摸自心,一天有花上五分钟的时间去思考过生死的问题吗?

大信心:当今佛子们最可悲的就是学佛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成佛

其二,修行者的大信心是必要的,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僧璨大师说:“信心不二,不二信心”。学佛者应对于成佛做祖有绝对的信心。当今佛子们最可悲的就是学佛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成佛,要不然便把成佛推向三大阿僧祗劫的未来,如此未战先败,如何能打败那阎王老头呢?三大阿僧祗劫相等无央数或无限大,如此而言众生就算有机会成佛也似乎是空谈。其实谈论成佛的时间对咱们都无多大的意义.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已修了多久,但能够肯定得是,我们肯定不是今世才开始修,不然大家不会对佛法感兴趣。重要的是我们肯不肯好好下手修,努力以今生有限的生命与生命拼一场,所以切莫一直以为自己每一世都从零开始,若每世来到这人世 都如此认为,那待何时成就呢?如此佛教可就没有希望了。

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开宗明义“至道无难,唯嫌拣择”,绝大多数的修行者都犯上拣择分别的毛病,今日说末法,明日说业障重,再来便是根器差,如此不计其数的介面,看看只是为自己不肯实修实证的心态安个美名吧!再多个十年、二十年,我们终就原地踏步。中峰国师说“便就今朝成佛去,乐邦化主已嫌迟”可是许多凡夫也只满足于化主乐邦的方便,错认方便权巧为究竟,因此而不求提升,更不精进的力求今朝之成就,这可谓“辜负己灵”也。

无上心:一位修行者上求无上之佛果,才是修行者应具的气宇,乐于小法,满足于方便,修行不会进步。

修行另一个重要的心态是要发无上心,正觉之心或菩提心。当年六祖大师参访弘忍大师时言“唯求作佛,不求余物”,这种单纯又直接的求法方式对于现今的佛教而言怕是既陌生又另类,甚至令人不解的是竟然会有人认为这样的方式是狂妄的。看看现在的佛教弟子,学佛多半不敢以“唯求余物、不求作佛”为发心的榜样,这可是刚好与六祖大师的做法颠倒。怪不得我们修行不会进步。对于一位修行者而言,上求无上之佛果,是必然的,而这才是修行者应具的气宇,只是我们已经乐于小法,满足于方便。

大乘言“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现今的佛子只是终日忙忙 ,说是“下化众生”,不说那是否真正的“下化众生”,但又有谁真正的把“上求佛道”的心培养起来而于中更进一步呢?怕是泥菩萨过江吧!古尊宿云:“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趣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学佛须知果位之次第皆是权巧之方便,是修行位上幻化的城堡,而非真正的宝所,故《法华经》云“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所以咱们不应对无上的佛果感到胆怯,反而应时时培养这样的气量才是。

思维心:祖师的语录、法师的开示,终是他人的见地,自己有没有实实在在的体认一番,就只能拾人牙慧,数他人财宝。

思维之心是正见的基础。在修持佛法时我们不时会接触许多观点,而我们时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一味的接受,不多思维,不多问。当多数人都认为某个观念是正确的时候,我们便人云亦云,自己亦不用心省思一番,如此便是迷信而非正信的典范。佛陀与祖师们的微言大意决非表面,而是须要大家去细细参究、深深的思维,而从中把正确的知见建立起来。一味的接受也只是拾人牙慧,数他人财宝。纵然经典、祖师的语录、法师的开示是多么的实在,说得天花乱坠,这终是他人的见地,自己有没有实实在在的体认一番那才重要。终日论长论短,在他人的言语中讨个分明而不自证是没多大益处的。洞山良介大师曰:“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虚空步”。多思考、多探索、多自省才是成就的基石。想想当年的悉达多太子,不是一心的探索与思维这宇宙的真理吗?

勇猛心:真正的佛弟子,绝不可以把修行当消遣,有空才努力一点,没空改天再说。无常到时,不管有空没空,忙也去,不忙也得去。

论云:“至心学道,发大勇猛,决趋菩提”,《永嘉集》又云:“勤求至道,不顾形命”,修行须要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勇猛心,一种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纵使丧生失命都无怨无悔的心,。抱着怕东怕西,担心这儿、担心那儿的心态来修行,也可以说是因地不真。做为一位真正的佛弟子,绝不可以把修行当消遣,有空才努力一点,没空改天再说,这样的心态是要不得的,死期到时,无常杀鬼可不会跟我们论有空没空,忙也去,没空也得去啊!所以如果一位学佛者能够深深的感受到生死的苦,三界犹如火灾,世俗无常苦空,那他一定会有一颗勇猛的心。就像释迦当年的“不成等正觉不起此座”的大勇猛心。而我们也应该有一股这样的气量。祖师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又云:“除了吃饭是杂用心,其他时间都不杂用心”,这都显示祖师在修行上的行持,后人应该视之为修行成道的楷模才是。

总结

愿与大家共勉的是,若大家在这难得之人生之即不好好把握修行,而只是奔波于“佛教事业”,说是不忍圣教衰,但没有把真正的正法眼建立起来,至终圣教亦不免变质。而正法之眼藏尚待大家亲证一番始得啊!学佛的目标明确,佛教哪会有这么多是非,咱们若真的感知生死之事大,无常之迅速,哪终有闲工夫去论他人长短,好事物是非。所以“生死心切,处处道场;心为道源,无事不办;无上觉心,直趣菩提;思维参究,是非莫管”。大家若都能与生死心为源动,大信心为助缘,无上心为目标,思维心为方法,那我们才不至于辜负佛陀与大德先圣将这条解脱的道路传递至今,而能继续流传下去。

#索达吉堪布[超话]#[月亮]睡前故释

光目供僧救母(接昨天)

我们在座的各位当中,有的人像我一样,母亲也已经离开了。当你想起她时,为她念佛号也好,供僧也好。比如我们一般拿三元四元钱,写上父母的名字交上去,是很有必要的。

光目听了之后,自己舍弃所有的所爱的物,然后开始造如来的像,并且非常恭敬地供养,并且一边祈祷,一边流泪,一边顶礼。

这里说“舍弃所爱”。那天我也提稍微了一下,一般家里的人死了。当时藏地也是按佛教的传统,可能最好的马也好,最好的衣服也好,最好的珍宝……都供僧,都放弃,这个很重要的。

现在好像世间人不是这样的,如果这个人死了,他的很好的表、很好的车,子女马上用上了。这样不是很好的。如果他生前特别爱他的车、电脑……一定要处理掉,这是很重要的。

亡人很执著电脑的话,你不要自己用。亡人一直看着,死不瞑目,一直盯着。对于亡者生前特别执著的,一定要给他做善事。这是符合佛经的观点。

尤其亡人喜爱的东西,一定要处理掉。要么放生,要么印经书,要么供僧,要么做其他善事。这样是很好的。

有的子女,比如父母特别喜欢的东西,他们先卖钱,钱分给自己,对亡人只分一点给僧众念经,这样是不合理的。

如果舍得的话,将亡人所爱的东西,或者他自己所分的东西(比如你们家有三万块钱,他应该分得一万),这些他的家产应该拿来做善事。这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家产:你们一家三人有三万块钱,亡人应该有一万,这个钱一定要拿来做功德。如果拿一万中的二十块钱念个经,其他钱子女分了,这样不太好。
这个观点,大家应该参考。

忽于夜后,梦见佛身,金色晃耀,如须弥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当生汝家,才觉饥寒,即当言说。’

她把所爱的物做成佛像,开始祈祷。
有祈祷的时候,有一天后夜,梦见佛身,金色耀眼夺目,就像如须弥山一样,放大光明,然后告诉光目:“你的母亲母不久的将来生在你家当中,这个孩子在感受饥饿和寒冷时,就会说话。”
其后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稽首悲泣,告于光目:‘生死业缘,果报自受。吾是汝母,久处暗冥;自别汝来,累堕大地狱;蒙汝福力,方得受生,为下贱人;又复短命,寿年十三,更落恶道。汝有何计,令吾脱免?’

其后家内婢女生了一子,未满三天的时候,就用人的语言说话。

他哭泣着,告诉光目:“生死业缘,果报自受。我是你的母亲,久处暗冥;自从离开你以来,很长时间处于黑暗当中。”这个时间不明显,也许很多年了。也许人间的业感和地狱的业感是不同的感受吧,就像地狱的一天是人间的多少一样。
“自从离开你以来,多次堕入大地狱当中。后来蒙受你的福德——你念佛号、造佛像,这样才能获得人身,可是现在转生到下贱的人当中;而且我的寿命是非常短暂,只能活十三年,再会堕落入到三恶道中去。你有什么方法,让我避免痛苦,获得解脱?”

他没满三天时,在能看到女儿时,就以这种方式告诉她。

光目闻说,知母无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业,堕于恶道?’

光目听了之后,完全没有任何怀疑。
(要讲多少呢?)

然后光目听了之后,知道是自己的母亲,没有任何怀疑,于是悲伤哭啼,而对婢女的儿子说:“既然是我的母亲,应该知道你是因为造了什么罪业,而堕入地狱当中?”她是故意问的。

婢子答言:‘以杀害、毁骂二业受报。若非蒙福,救拔吾难,以是业故,未合解脱。’

婢女的儿子回答说:“我主要是杀害(鱼呀鳖呀),而且毁骂——毁谤谩骂的两种业而受报。”她是杀生,同时语言造的业很严重。

我们看到地狱的众生,有的是杀生严重,有的是诽谤严重。

有一部经典是《受十善戒经》:天人中香,无过善语——在天人当中,最好的是善语;三界中臭,无过恶口——三界中最臭的主是恶口骂人、诽谤别人,是最可怕的。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语言。

如果不是你造福德,很难救出我这样业力深重的人。所以这个缘故,如果不是你做善事,未合解脱——如果不是你造这样的福德,刑期肯定还没有满,就得到了解脱。

光目问言:‘地狱罪报,其事云何?’

光目问:“地狱的罪报,是怎么样的?”地狱的感受、痛苦,是怎么样的?

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称说,百千岁中,卒白难竟。’

婢女之子答言:“地狱的痛苦,没有办法用语言描述。在千万岁中,不可能很快地、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意思是,可能地狱的事情,多少年,也没有办法用语言讲得清清楚楚,一言难尽。

光目听到之后,特别痛哭流泪,对空中发这样的愿:“愿我的母亲,永远脱离地狱,而且她十三岁结束之后堕入地狱的罪报,不要再经历。”愿她这次通过佛的加持,十三年之后的罪恶,都要消失。

——索达吉堪布|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解07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要明白,所有的美好,背后都是有筹码的,并不是以我们的意愿为转移的,而且不是我们要,别人就会给。嘴上喜欢谈公平、公正的人,大概是个穷鬼,原因很简单,ta看不到人
  • (央视)著名诗人余光中,1949年去了我国台湾,此后漂泊于香港、欧洲、北美……他住在香港,看到对岸深圳就是大陆;住在台湾,看到海峡那边就是大陆。一条海峡,把中华
  • 这也是新冠后遗症吗?图3:在感染新冠之前,我一直以为是精神上的倦怠感造成的后遗症,但实际患上后才发现不是这样。图6:7月底我感染了,也有很多同事在同一时期得病,
  • 新来的雷·利奥塔走了进来,他也同样没有错过任何一个这样的环节,那感觉就像我们在一起工作了好多年。但雷在[散弹露露]中的角色是非常有限的,我想知道他是否能承载一整
  • 病态 疯狂 这是她和自己对我的评价 今日交谈许多 可我更多的心思还是在她的话语上 看她说出一句话即使不是和自己 也总会有一些慰籍 很陌生 真的很陌生 对她如此
  • 本身漫粉就对漫改剧不太感冒,你们还在别人家里耀武扬威,扯着鸡毛当令箭,你觉得合适吗?(邮费自理~)(抽到圈外 d 大众雷点重抽) 每个群内明天中午12:00抽一
  • 感谢曾经的美好陪我走过了人生很多难过的时候最近生活也步入正轨也许也是时候说再见了 也许你们从来没爱过 就当我傻 傻子也有过真实的快乐 也许你们爱过 挣扎过 可是
  • 追了几集何润东出演的新剧,第一次看他演反派,出场自带武侠感,有种深藏不露的即视感,和之前熟知的步惊云完全是两种风格!​《飞狐外传》的选角真的有点东西,居然让何润
  • #中国美术学院[超话]##国美观#《胡安·穆诺兹:七个房间》Juan Muñoz: Seven Rooms#中国美术学院考研##国美考研##雕塑##画画[超话]
  • 一位有智慧,又有技巧去实践的钢琴家,审视原作表现的种种可能,面对不同问题(早期钢琴的特点和局限)做出取舍,末了以出色的整体性塑造其演绎时,那演奏不用“创新”也必
  • 就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他搏风击雨中,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正拥有青春的我们,何不以勇锐盖过怯懦,以进取压倒苟安,扬起奋斗的帆吧!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不断前行,展示我
  • #云胡不喜[超话]# 一点有趣的小细节〈二十八〉——兰州大婚前,因为三哥三嫂的留宿,俩人被迫住在一处,第一次照顾酒醉的男人,静漪看着没反应的陶骧,伸手去探他的鼻
  • 后来婆婆怕我把孩子打掉,就立马在房子上加了我的名字,而且还不要求我还房贷,只要我好好地生下孩子,让他们做什么都行,他们都这么说了,我也没有计较那么多了,毕竟我还
  • ​​​#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网络名人走进酒泉# ​​​​#阳光信用#苦艾酒(absinthe)是一种历史悠长的,具有茴香味的烈酒,主要原料提取自苦艾的花
  • 尽管现有指南不推荐18月龄以下年幼儿童接触屏幕,但项目研究组前期通过SCHEDULE学龄前队列数据研究,发现在上海有76%的孩子在2岁前就已经开始接触屏幕,而2
  • 弗迪视觉有限公司专注于车用照明及信号系统相关产品,特别是LED——新一代半导体车用照明产品的研发与制造,现已开发50余款车型共计600余款车灯及后视镜,被誉为“
  • #摩登兄弟[超话]##摩登兄弟[超话]#[心]#刘宇宁新歌肆无惧燥# ❤️#刘宇宁做自己的光# [心]杀 青 大 吉✨✨✨✨蒋俊豪杀青了㊗️宁哥杀青大吉
  • 又看到一位久违了的博主的一篇故地重游的小文;“我亦记得那个年轻的、纤细的简,千里迢迢来到瑞士来投奔她的归宿和依靠……现在坐在人群中的,是一个平息了的、独立了的简
  • 新的一年希望你一切顺利,希望能早点见到你[心][心][心]未来,更多更好的地方继续见面[亲亲][亲亲][亲亲]#刘宇0824生日快乐# #刘宇与你共话廿二良辰#
  • 作为白银市第一批创新型企业,甘肃康视达科技集团从10年前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国内隐形眼镜大型生产企业,康视达始终坚持走创新发展的路径。兰石集团披荆斩棘、激流勇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