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生
    天地能生人,人能养人,全真导气,人自为养也,天地弗与焉,具摄生钞。
    帝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续】知道,谓知修养之道。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者必谨先之。经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续】以理而取声色芳味,不妄视听也;循理而动不为分外之事。《老子》曰:必清必静,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续】形不妄劳,则神内守而与形俱;苟或妄动,则五脏神气离去而形骸独居,莫能以尽其天年也。)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续】乐色不节则精竭,轻用不止则真散。故圣人爱精重施,髓满骨坚。)不知持满,不时御神,(【续】言爱精保神如持盈满之器,不慎而动则倾竭天真。时,一作“解”;御神,谓保御神气也。)务快其心,逆于生乐,(【续】快于心之所欲,逆害养生之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续】邪乘虚入,是谓虚邪,窃害中和,谓之贼风,避之有时,谓八节之日及太乙入从中宫朝八风之日也。义具《天元玉册》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续】法道清静,精神内守,故虚邪不能为害。《上古天真论》)
    春三月,此谓发陈,(【续】春气发生,庶物陈其姿容。)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续】天气温,地气发,温发相合,故万物滋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温气生,寒气散。故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续】春气发生于万物之首,故被发缓形,以使志意发生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续】春气发生,故养生者必顺于时。)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续】春阳布发生之令,在人必谨奉天时,所谓因时之序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续】逆谓反行秋令,则肝气伤矣。夏火王而木废,故病生于夏也。四时之气,春生夏长,逆春伤肝,故少气以奉夏长之令也。)夏三月,此谓蕃秀,(【续】蕃,茂也,盛也;秀,华也,美也。物生以长,故蕃秀也。)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续】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所微下,由是则天地气交也。阳化气,阴成形,故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愚谓:无嗜卧怠惰,以厌弃于日也。)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无爱在外,(【续】缓阳气则物化,志意宽则气泄。物化则华英成秀,气泄则肤腠宣通,时令发扬,故所爱亦顺阳而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续】夏气扬蕃秀之令,在人必敬顺天时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续】冬水胜火,故重病冬于冬至之时也。)秋三月,此谓容平,(【续】万物容状,至秋平而定也。)天气以急,(【续】风声切。)地气以明,(【续】物色变)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续】早卧避寒露,早起欲安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续】志气躁则不慎,其动助秋刑,急顺杀伐生,故使志安宁缓秋刑也。)收敛神气,使秋气平,(【续】神荡则欲炽,欲炽则伤和气,而秋气不平调也,故收敛神气,使秋气平也。)无外其志,使秋气清,(【续】亦顺秋气之收敛。)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续】地户闭塞,阳气伏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续】阳气下沉,故宜周密,不欲烦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避寒也。)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续】愚按:若有私意,妄求于外也,若已有得虽未得,若已得不欲扰乎阳,触冒寒气也。)去寒就温,无泄(汗也。)皮肤,使气亟夺,(泄皮肤扰乎阳也。扰乎阳则上文四者伏匿之类,皆不遂其所若矣。此夺其气也。)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续】生谓动出也,阳气不出内郁于肝,则肝气混揉变而伤矣。)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续】洞,谓中空也。阳不外茂,内薄于心,燠热内消,故心中空也。)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续】太阴行气,主化上焦,故肺气不收,上焦壅满。《太素》作“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续】独沉,《太素》作“浊沉”。愚谓:沉痼而病也。)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续】时序运行,阴阳变化,生育万物,故为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夏养阳,即上文养生养长之谓;秋冬养阴,即上文养收养藏之谓。是故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惟圣人善养之以从其根也。)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愚谓:沉浮犹出入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续】是失四时阴阳之道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重也。)疾不起,是谓得道。(【续】得养生之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当作“悖”)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愚谓:格者,扞格也,谓身内所为与阴阳相扞格也。《四气调神论》)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阴者,五神脏也;宫者,五神之舍也。言五神所生,本资于五味,五味宣化,各凑于本宫,虽因五味以生,亦因五味以损,盖为好而遏节乃见伤也。)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酸收也。王注:多食酸令人小便不利,则肝多津液,津液内溢则肝叶举,脾气绝而不行。何者?木制土也。)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咸,耎也。王注:多食咸令人肌肤缩短,又令心气抑滞不行。何者?咸走血归肾,故大骨如劳乏也。)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甘,缓也。王注:多食甘,甘性滞缓,令人心闷喘满而肾不平。何者?土抑水也。)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苦,坚也。愚谓:苦性坚燥,脾被苦燥而不濡润,胃为苦坚而不柔虚,故曰厚也。厚者,敦厚也,壅满也。经云:土太过曰敦阜是也。)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辛,润也。愚谓:沮,消沮也;弛,废弛也;央,殃也,病也。)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血气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气骨以精,(精,精强也。)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生气通天论》)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续】阳胜故能冬,热甚故不能夏。能,奴代反。)阳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慄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续】厥,气逆也。)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曰:调此二者奈何?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此二者,首问法阴阳,答不言阴阳之所法,而言阴阳更胜之变;次问调此二者,然后言七损八益之道。七、八谓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七七而天癸绝;男子二八而天癸至,八八而天癸终。损益阴阳,海满而去血,女子之常也,满而不去则有壅遏之虞。月事以时下则不失其常,故七欲其损。阳应合而泻精,男子之常也,佚而无节,则有耗惫之患。持盈守成,不妄作劳,所以益之之道也,故八欲其益。是故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其节也。此所谓法阴阳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知谓知七损八益。)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同出谓人之生自幼至壮、壮而老,皆由乎阴阳天癸之始终,自然消长之道也。名异谓知之者谨于节养,以顺受其正,不知者溜溜循欲,以戕伐其真。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此之谓也。)愚者不足,(不足于知。)智者有余,(知之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强壮,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决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阴阳应象论》)

印光大师:念佛的七大误区!

“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位慧空法师给印光大师写信,说他准备打饿七(即断食),印光大师回信严厉告知:“灵严山坚决不允许开此一法”。我们来看看这封短信,言简意赅,《复慧空大师书》(摘自《文钞·续编上》):

“观汝来书,系犹以宗门之知见为主,于净土法门尚未全信,故只求相应,致起魔境。念佛法门,以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愿,未得相应,亦可往生,况已相应乎。汝只知求相应,稍有相应气分,便生欢喜赞叹之心,此亦是不相应之现象,由是故有怪相现。修行人所最忌者,得少为足。得少为足,便生退惰,此必定之理也。祈但一心念,勿以不相应不得往生为疑惧。所有境界,皆不理会,也不问他好死坏死。除念佛之外,不使起第二念。如此,方可得决定往生之益。若怕死时种种不相宜之障碍,因打饿七,此事险极。吃饱饭,尚不能相应,到饿的要死的时候,还能相应么。如必要打饿七,请下山到别处去打,灵岩决不许开此一法。汝完全是在妄想窠中求相应。若肯一切妄想通放下,当必病愈身安。即世寿已尽,亦当正念昭彰,随佛往生。念佛的人,不得有来生后世的念头。汝往生的心尚不专一,则决定不能不又在此世界受六道之生矣”

急着往生,于是故意不吃不喝,诚如印祖所说,吃饱饭念佛尚不能相应,等饿到奄奄一息的时候,还能相应吗?还能保持正念吗?佛号还提得起来吗?真信切愿是先锋,求往生的愿望要迫切、恳切,但不是急躁!急躁其实是一种贪心、贪快。所以印祖说“急躁心,乃修行人之大障,能放下此心,则当体清凉矣。”(此句摘自文钞·续编上《复念佛居士书》)

二、不得有求死之着心

有人写信给印光大师,自称“随时随地,得死便死”,好像很潇洒。是的,如果已经取得往生的把握,生死自在了,那么可以。否则,还是不要妄说大话,不可以有求死的执着心。听听大师怎么回答他: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着心,求速往生。唯在一心念佛。若不一心念佛,唯求速死,必定招起无量劫来怨家,令汝横死。不但不得往生,待至将死,魔力已去,则苦不胜言,当生邪见,必致堕落。此执着心不可有,有即是病,不可不知……我等但老实念佛,只求临终往生即已。至于现生之如何若何,一任其水到渠成,春来花放。倘先设一想念,则反成障碍。如断其水源而欲渠成,正在严冬而欲花放。若能得者,便属怪事。(摘自文钞·三编卷三《复唯佛居士书》)

三、不当刻期定欲即生

也有人跟印光大师发誓“决欲年内往生”,他给自己限定了往生的期限。大师回复他:

“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着。执则成病,或致魔事。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结成莫解之团,则险不可言。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之道。灭寿取证,实戒经所深呵之言(《梵纲经》后偈云“计我着相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但当尽敬尽诚求速生。不当刻期定欲即生。学道之人,心不可偏执。偏执或致丧心病狂。则不唯无益,而又害之矣。净业若熟,今日即生更好。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长。诚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且令无知咸退信心。谓念佛有损无益,某人即是殷鉴,则其害实非浅鲜。祈将决定刻期之心,改作唯愿速生之心。即不生亦无所憾。但致诚致敬,以期尽报往生。则可无躁妄团结,致招魔事之祸。
(摘自文钞·三编卷三《复念佛居士书》)

四、不得自杀以求往生
另外,更加不可以自杀以求往生。有人提出这个想法,印光大师呵斥他:

“此种邪见,自误误人,害岂有极。切勿说此话,免得无知受害”。大师说:“凡夫佛性,未曾亲证,所有自性功德,均不得发现而受用,故一切随业耳。现世之色身,名为报身,即前生所作善恶之果报也。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若厌世心切,竭诚尽敬,专志念佛,求佛垂慈,早来接引,则亦有之。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则便成枉死鬼矣。以彼工夫未到而自戕,当其正戕时,已经心失正念。况其戕之之苦,若不可喻。心失正念,何能与佛相应,蒙佛接引也”。
(摘自文钞·续编卷上《复吴沧洲居士书三》)

五、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

外面有一些宣称专修“般舟三昧”的道场,光着双脚在地板上跺,双手不停的前后摆动,节奏从慢转快,又从快转慢;中途可以休息,可坐可卧,晚上照样睡觉。实际上他只是个般舟的形式,离佛经上讲的真正意义的般舟三昧距离还很遥远,大家不要误会。也许极少数的人真能做到般舟三昧,但般舟三昧的前提仍是真信切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没有生起来,跟着别人喊几天佛号就坚持不下去。我们看看印祖怎么说:

“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汝作此说,其好高务胜耶,抑真为生死耶。如真为生死,当依凡夫通行之法。若博地凡夫,妄拟效过量圣人所行之法,则必至着魔退道。且请息此念,庶可行益耳。”
(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恒惭法师书二》)

“今人体质多单弱,不得妄效古人。人每每以好名而过为苦行,则反为于道于身,皆无所益。佛法真益,要在至诚中得。非做一场面,即能了事也。”
(摘自文钞·三编卷二《复周智茂居士书一》)

“汝是凡夫,不是圣人,睡何能免,食何能止。但不贪睡,不贪食,取其养息充饥即已。若如汝所说,仗神咒止睡,果真持咒有大灵感,或可不睡。汝初持之夜便不睡,乃是心切之极,已稍伤神,故不睡。若伤神久,则睡便不醒矣。初心人,每每以一时精进过度,后便退惰。
(摘自文钞·三编卷四《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根敏道心虽切,恐规矩不洞,不解用功法则。祈教以量力而为,不可强勉硬撑,以致心身受病,遂难亲获法利矣。闻某某不善用心,致吐血不止,因而反成废弛。初学人皆须以此意告之。
(摘自增广文钞卷一·《与四明观宗寺根祺师书》)

六、急欲见佛,多招魔事

急欲见佛见境界,一边念佛一边想着我怎么还没有见到阿弥陀佛、怎么别人看见莲花了我还没看见、怎么念这么久还没有功夫成片……这些着急的念头统统要放下。下面摘录印祖几段相关开示:

“汝欲在灵严闭关,真师已允许之,此再好莫有之机缘也。但当通身放下,并将躁妄之急欲得益之心放下,则自可得益矣。否则或恐着魔。凡着魔者,皆由躁妄之心所致耳。
(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明道法师书》)

“如子忆母,无时或忘。念时固然是念,歇气不念时,心中仍然是念。只求心佛相应(即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中除六字洪名之外,无有一切杂念,故名相应)。切勿起即欲见佛之心。但求佛号外,无二念而已。若不明理性,急欲见佛,多招魔事,不可不慎。”
(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朱仲华居士书二》)

“闭关修净业,实为最善。但宜于信愿一心处着力。不宜于见净境见佛处着力。若不善用心,唯欲速见净境。只此妄心固结不解,日深一日,唯此忘念,则必至宿生怨家为现净境。待其见已,生大欢喜,则魔便入窍,不可救药矣。当以此勖而告之。”
(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传度和尚书》)

“汝妄想纷飞,尚欲急得一心不乱,此心即是着魔之本。故光谓净土法门,重在信愿。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无信愿,纵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脱死。故不令汝汲汲于求一心也。以汝之妄想纷飞,一求一心,定规着魔。
(摘自文钞·三编卷三《复温光熹居士书八》)

“凡修一切法门,总以至诚恭敬,求心与道合,心与佛合。不以见胜妙境界为事,即可不堕魔事。若以躁妄心,欲见胜妙境界,其心之冀望,如饥如渴,即堕魔之由。纵令不丧心病狂,亦幸耳。非所应也。”
(摘自文钞·三编补《复念佛居士书三》)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一,急欲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欢喜,即受损(谓生欢喜退惰)不受益矣。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时,或有忽见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着,知所见之像,乃唯心所现。虽历历明明显现,实非块然一物,以心净故,现此景象。如水清净,月影便现,毫无奇特。了不生夸张欢喜之心,更加专一其心,认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现有利益,即魔现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着,心能归一。佛现则心更清净。魔现则心以清净不取着,魔无所扰,心益清净,道业自进。”
(摘自文钞·三编卷二《复陈士牧居士书六》)

“谭碧云之着急,不独彼一人独犯此病,一切学佛之人,多多皆犯此病,既有此病,不是招感魔境,便是未得谓得。须知心本是佛,由烦恼未除,枉作众生,但能使烦恼消灭,本具佛性自然显现。如魔境然,止期垢净,勿虑无光。如翳目然,但能去翳,自复本明。若于垢未净,翳未去时,即欲大发光明,曷可得乎。若发,便是妖魔所现,决非境目之真正光明也。凡初发心人,俱宜以此意告之。”
(摘自增广文钞·卷一《复袁闻纯居士书》)

七、往生之期,任缘迟早

最后,还是印光大师的话:
“我辈所宜致力者,乃生真信发切愿,以志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其往生之期,任缘迟早。不可预作一即得往生之心。恐此心固结,而心实未与佛相应,则必起魔事。”
(摘自文钞·三编卷二《复方圣照居士书七》)

印祖开示念佛的七大误区!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位慧空法师给印光大师写信,说他准备打饿七(即断食),印光大师回信严厉告知:“灵严山坚决不允许开此一法”。我们来看看这封短信,言简意赅,《复慧空大师书》(摘自《文钞·续编上》)

  “观汝来书,系犹以宗门之知见为主,于净土法门尚未全信,故只求相应,致起魔境。念佛法门,以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愿,未得相应,亦可往生,况已相应乎。汝只知求相应,稍有相应气分,便生欢喜赞叹之心,此亦是不相应之现象,由是故有怪相现。修行人所最忌者,得少为足。得少为足,便生退惰,此必定之理也。祈但一心念,勿以不相应不得往生为疑惧。所有境界,皆不理会,也不问他好死坏死。除念佛之外,不使起第二念。如此,方可得决定往生之益。若怕死时种种不相宜之障碍,因打饿七,此事险极。吃饱饭,尚不能相应,到饿的要死的时候,还能相应么。如必要打饿七,请下山到别处去打,灵岩决不许开此一法。汝完全是在妄想窠中求相应。若肯一切妄想通放下,当必病愈身安。即世寿已尽,亦当正念昭彰,随佛往生。念佛的人,不得有来生后世的念头。汝往生的心尚不专一,则决定不能不又在此世界受六道之生矣”。

  急着往生,于是故意不吃不喝,诚如印祖所说,吃饱饭念佛尚不能相应,等饿到奄奄一息的时候,还能相应吗?还能保持正念吗?佛号还提得起来吗?真信切愿是先锋,求往生的愿望要迫切、恳切,但不是急躁!急躁其实是一种贪心、贪快。所以印祖说“急躁心,乃修行人之大障,能放下此心,则当体清凉矣。”(此句摘自文钞·续编上《复念佛居士书》)

  二、不得有求死之着心

  有人写信给印光大师,自称“随时随地,得死便死”,好像很潇洒。是的,如果已经取得往生的把握,生死自在了,那么可以。否则,还是不要妄说大话,不可以有求死的执着心。听听大师怎么回答他:“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着心,求速往生。唯在一心念佛。若不一心念佛,唯求速死,必定招起无量劫来怨家,令汝横死。不但不得往生,待至将死,魔力已去,则苦不胜言,当生邪见,必致堕落。此执着心不可有,有即是病,不可不知……我等但老实念佛,只求临终往生即已。至于现生之如何若何,一任其水到渠成,春来花放。倘先设一想念,则反成障碍。如断其水源而欲渠成,正在严冬而欲花放。若能得者,便属怪事。”(摘自文钞·三编卷三《复唯佛居士书》)

  三、不当刻期定欲即生

  也有人跟印光大师发誓“决欲年内往生”,他给自己限定了往生的期限。大师回复他:“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着。执则成病,或致魔事。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结成莫解之团,则险不可言。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之道。灭寿取证,实戒经所深呵之言(《梵纲经》后偈云“计我着相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但当尽敬尽诚求速生。不当刻期定欲即生。学道之人,心不可偏执。偏执或致丧心病狂。则不唯无益,而又害之矣。净业若熟,今日即生更好。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长。诚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且令无知咸退信心。谓念佛有损无益,某人即是殷鉴,则其害实非浅鲜。祈将决定刻期之心,改作唯愿速生之心。即不生亦无所憾。但致诚致敬,以期尽报往生。则可无躁妄团结,致招魔事之祸。”(摘自文钞·三编卷三《复念佛居士书》)

  四、不得自杀以求往生

  另外,更加不可以自杀以求往生。有人提出这个想法,印光大师呵斥他“此种邪见,自误误人,害岂有极。切勿说此话,免得无知受害”。大师说:“凡夫佛性,未曾亲证,所有自性功德,均不得发现而受用,故一切随业耳。现世之色身,名为报身,即前生所作善恶之果报也。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若厌世心切,竭诚尽敬,专志念佛,求佛垂慈,早来接引,则亦有之。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则便成枉死鬼矣。以彼工夫未到而自戕,当其正戕时,已经心失正念。况其戕之之苦,若不可喻。心失正念,何能与佛相应,蒙佛接引也”。(摘自文钞·续编卷上《复吴沧洲居士书三》)

  五、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

  外面有一些宣称专修“般舟三昧”的道场,光着双脚在地板上跺,双手不停的前后摆动,节奏从慢转快,又从快转慢;中途可以休息,可坐可卧,晚上照样睡觉。实际上他只是个般舟的形式,离佛经上讲的真正意义的般舟三昧距离还很遥远,大家不要误会。也许极少数的人真能做到般舟三昧,但般舟三昧的前提仍是真信切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没有生起来,跟着别人喊几天佛号就坚持不下去。我们看看印祖怎么说:“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汝作此说,其好高务胜耶,抑真为生死耶。如真为生死,当依凡夫通行之法。若博地凡夫,妄拟效过量圣人所行之法,则必至着魔退道。且请息此念,庶可行益耳。”(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恒惭法师书二》)

  “今人体质多单弱,不得妄效古人。人每每以好名而过为苦行,则反为于道于身,皆无所益。佛法真益,要在至诚中得。非做一场面,即能了事也。”(摘自文钞·三编卷二《复周智茂居士书一》)

  “汝是凡夫,不是圣人,睡何能免,食何能止。但不贪睡,不贪食,取其养息充饥即已。若如汝所说,仗神咒止睡,果真持咒有大灵感,或可不睡。汝初持之夜便不睡,乃是心切之极,已稍伤神,故不睡。若伤神久,则睡便不醒矣。初心人,每每以一时精进过度,后便退惰。”(摘自文钞·三编卷四《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根敏道心虽切,恐规矩不洞,不解用功法则。祈教以量力而为,不可强勉硬撑,以致心身受病,遂难亲获法利矣。闻某某不善用心,致吐血不止,因而反成废弛。初学人皆须以此意告之。”(摘自增广文钞卷一·《与四明观宗寺根祺师书》)

  六、急欲见佛,多招魔事

  急欲见佛见境界,一边念佛一边想着我怎么还没有见到阿弥陀佛、怎么别人看见莲花了我还没看见、怎么念这么久还没有功夫成片……这些着急的念头统统要放下。下面摘录印祖几段相关开示:

  “汝欲在灵严闭关,真师已允许之,此再好莫有之机缘也。但当通身放下,并将躁妄之急欲得益之心放下,则自可得益矣。否则或恐着魔。凡着魔者,皆由躁妄之心所致耳。”(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明道法师书》)

  “如子忆母,无时或忘。念时固然是念,歇气不念时,心中仍然是念。只求心佛相应(即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中除六字洪名之外,无有一切杂念,故名相应)。切勿起即欲见佛之心。但求佛号外,无二念而已。若不明理性,急欲见佛,多招魔事,不可不慎。”(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朱仲华居士书二》)

  “闭关修净业,实为最善。但宜于信愿一心处着力。不宜于见净境见佛处着力。若不善用心,唯欲速见净境。只此妄心固结不解,日深一日,唯此忘念,则必至宿生怨家为现净境。待其见已,生大欢喜,则魔便入窍,不可救药矣。当以此勖而告之。”(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传度和尚书》)

  “汝妄想纷飞,尚欲急得一心不乱,此心即是着魔之本。故光谓净土法门,重在信愿。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无信愿,纵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脱死。故不令汝汲汲于求一心也。以汝之妄想纷飞,一求一心,定规着魔。”(摘自文钞·三编卷三《复温光熹居士书八》)

  “凡修一切法门,总以至诚恭敬,求心与道合,心与佛合。不以见胜妙境界为事,即可不堕魔事。若以躁妄心,欲见胜妙境界,其心之冀望,如饥如渴,即堕魔之由。纵令不丧心病狂,亦幸耳。非所应也。”(摘自文钞·三编补《复念佛居士书三》)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一,急欲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欢喜,即受损(谓生欢喜退惰)不受益矣。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时,或有忽见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着,知所见之像,乃唯心所现。虽历历明明显现,实非块然一物,以心净故,现此景象。如水清净,月影便现,毫无奇特。了不生夸张欢喜之心,更加专一其心,认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现有利益,即魔现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着,心能归一。佛现则心更清净。魔现则心以清净不取着,魔无所扰,心益清净,道业自进。”(摘自文钞·三编卷二《复陈士牧居士书六》)

  “谭碧云之着急,不独彼一人独犯此病,一切学佛之人,多多皆犯此病,既有此病,不是招感魔境,便是未得谓得。须知心本是佛,由烦恼未除,枉作众生,但能使烦恼消灭,本具佛性自然显现。如魔境然,止期垢净,勿虑无光。如翳目然,但能去翳,自复本明。若于垢未净,翳未去时,即欲大发光明,曷可得乎。若发,便是妖魔所现,决非境目之真正光明也。凡初发心人,俱宜以此意告之。”(摘自增广文钞·卷一《复袁闻纯居士书》)

  七、往生之期,任缘迟早

  最后,还是印光大师的话:“我辈所宜致力者,乃生真信发切愿,以志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其往生之期,任缘迟早。不可预作一即得往生之心。恐此心固结,而心实未与佛相应,则必起魔事。”(摘自文钞·三编卷二《复方圣照居士书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来源:深科信 政策依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扶持计划操作规程》 技术改造贷款租赁贴息项目:对项目实施单位为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技术装备升级换
  • [开学季][开学季][开学季] 彩排伊始,两位主持人按照正常大赛的顺序熟练的讲解了大赛的内容和规则,随后12位参赛选手就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展示,期间指导老
  • 正如Abelard所说,语言的魔力是这样展现的,即使没有玫瑰,或者像玫瑰的东西从不曾存在,“nulla rosa est”完全可理解。”“爱着的人只要爱情,也用
  • ❽你在人间,我也在,这点真是太好了。❽你在人间,我也在,这点真是太好了。
  • #山河令周边中转站[超话]#出大pb: 出小pb:1.水龙吟(有瑕)1.别来春半2.anan单pb2.归去来 3.樱井冬一些周边:1.起意一贩挂布,起意真人文件
  • 02、看见情绪背后的需求,「共情性理解」◍ “喜”包括通常所说的高兴、轻松等正向情绪,表明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我们的自我期待或是对他人的期待得到了满足和实现;
  • 今天去Mac,柜姐给我试妆的时候用了这个小刷子,我觉得好好用就问有没有卖的我买一支,然后柜姐说不不不美女我送你,然后送了我一大把刷子……还给我拿了一堆小样,还加
  • 此外,汽车半导体供应链也有所变化。传统汽车体系中,半导体厂商仅为二级供应商,通过 给一级电子系统厂商供货,间接给整车厂提供半导体产品;而在新型汽车供应链中,这种
  • 9.世界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坏,你过来,来我身边,我抱你。 14.我们都喜欢光,虽然转瞬即逝,但你还是你,有我一喊就心颤的名字。
  • 一个人能走多远,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眼光!一个人能做多大,靠的不是技巧,而是格局!一个人能做多久,靠的不是忽悠,而是真诚!做事做人没有捷径,只有厚德载物!心中有梦
  • 细读46位著名作家的心情与故事吧,你能从这本《人间有所寄》里发现:原来,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么多值得我们珍视的人、事、物!细读46位著名作家的心情与故事吧,你能
  • 宝宝,我想你,我嘴上不说但是想你啊,谁让我是你女朋友✨ ☁️˙Ⱉ˙ฅ[挤眼][挤眼][挤眼][挤眼]而且我不想发抖音和快手我不想让别的女孩子看到啊,哦吼我这么帅
  • 情侣必打卡)2⃣️四川情人滩(看日落选择这里)3⃣️女神湾(静音剔透的水面摆动着船只,简直是电影场面)4⃣️草海(夏季是绿色的,超级出片)5⃣️里格半岛(泸沽湖
  • 《每日闻法》《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云:“…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
  • 我们甄选的这款四件套整体采用了时下流行的日式格子风,更加符合现在更多人的审美风格,简约却不失大气,男生女生都有合适的颜色,高颜值让您轻松入眠。这种材质吸湿性比较
  • 喀山玫瑰的味道并没有什么稀奇,不过就是Lancome Miracle的姊妹,别无二致,然而一瓶艳粉色的喀山玫瑰在手,又怎么可能跟漫天飞舞的Miracle一样,女
  • A股指数触底2863后一直走的很强,也有资金不断拖底。目前不必在意短期的震荡,前面我也说的很清楚,现在是底部整理期。
  • 【2】此外别忘记新注册Afterpay的用户,首单支付时使用折扣码:XINGJ-2SCWE,一次买满50刀后可减去30刀。#CD折扣分享# 【Lancome兰蔻
  • 【中东多国遭大规模沙尘暴袭击】De fortes tempêtes de sable balaient les pays du Moyen-Orient. À
  • 可以看到,新 3 系的灯组造型有了一点新变化,原先位于底部的双「U」日间行车灯调整为更加立体的双「7」造型。#周深[超话]# 米米们,早上好[打call][羞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