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 你不亲近 你还想亲近谁?!佛系人成!

佛!最初每一位佛的名号,都有一百亿那么多;为什么要那么多名字?因为这一百亿的名字,都是表达佛的万德庄严;每一位佛,都有这么多的名字。以后因为众生记不清楚这么多的名字,以后又减少,减到百万;再由百万减到十万;这也是很多,于是又由十万减到一万上。这还是很多,你看!一位佛就有一万个名字;有一万个佛,就有万万个名字,所以又把它减成一千。一千个名字又是太多了,又往下减成一百。一百个也是多,单单念佛的名字,就要很长时间;以后就把佛的名字减到十个。所有的佛,都叫这十个名字,所以这叫通号。佛的十个名字就是:

(一)如來:有不明白佛法的,说“如來佛”;其实“如來”就是“佛”,“佛”也就是“如來”。他以为就单单这位佛叫“如來佛”,是单一个佛是这个名字,其他的佛就不叫“如來佛”;实际上,每一位佛都叫“如來”、都叫“佛”。所以不明白佛法的人,讲起來话,是听得很奥考的。

怎么叫“如來”呢?在《金刚经》上说:“如來者,无所从來,亦无所去,故名如來。”
他也不來,也不去,所以叫如來。又有一个解法,“如來者,是乘如实之道,來成正觉。”又者,“如者,不变;來者,随缘。”如,是一个定,來,就是个动;动静一如,动、也就是静,静、也就是动;动不碍静,静不碍动。讲起“如來”的意思,是很宽广的。

(二)应供:也是佛的一个名号,佛应该受人天的供养;人间的人应该供佛,天上的人也应该供佛。

(三)正遍知:就是正知、遍知。你明白心生万法,我们现前一念心,能生一切法;所以这是正知。你又知道万法唯心,一切的法,都不出现前一念心;这是遍知。正遍知,就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竖,是立起来;三际,是过去、未來、现在;横,是打横着。佛立起來,可以通三世的边际;打横着,可以遍十方;这叫正遍知。

(四)明行足:明是智慧,行是福德;他福德、智慧都充足了,福、慧两足。

(五)善逝、世间解:善,就当一个“好”字讲;逝,当一个“往”字讲;善逝,就是到一个好的地方去。 世间解:就是世间、出世间一切的道理,佛都明白。

(六)无上士:菩萨还有最后一分的生相无明;最少最少的这一分的无明没有破,就还有一分的法身没有显现,所以只是等觉;等觉,又叫有上士,因为他上边还有佛。佛是妙觉,就叫无上士。

(七)调御丈夫:调,是调和;怎么调和呢?就是用慈悲来教化众生,众生欢喜什么法门,佛就用什么法门去度他。御,是驾御;怎么样驾御呢?就是用佛的威德、尊严来摄受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见到佛,既恭敬、又畏惧;畏惧佛的威严,恭敬佛的尊德。丈夫,就是大丈夫;大丈夫就是男人,男人都叫大丈夫。佛是来调御世界一切众生的大丈夫,所以叫调御丈夫。

(八)天人师:佛又是天上人的师父,也是人间人的师父。

(九)佛:“佛”是半梵语,具足是佛陀耶,译为觉者。觉有三种,第一是自觉,第二是觉他,第三是觉满。

怎么叫自觉?自觉,就是和凡夫不同。所有一切的凡夫都不觉;不觉悟、不知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不知道这个世间就像一堆火似的,很容易就被火烧化;不觉悟三界是那么样的危险,都没有平安的地方。这是凡夫的不觉,自觉刚好相反,他自己觉悟了这个,证得罗汉果,所以和凡夫不同。

“觉他”和“自觉”又有什么不同?自觉,是罗汉的境界;觉他,是菩萨的境界、菩萨的发心。菩萨既然自己觉悟了,把世间的道理都明白了;觉得这个觉悟非常的微妙、非常的快乐。他又想令一切人也都得到这种的妙和乐,得到这种的好处;所以他以自己修行所经过的道路,来教化一切人、讲给一切人听。

不为钱。不为名,也不为利,这就叫自觉觉他。

诸位 不要把这事情看得轻了,你们谁都可以自觉、觉他;我在这儿给供养,分享得虽然不系十分的圆满,但是你若能推而广之、扩而充之,以后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推而广之,就是把它推广出來;扩而充之,就是把它扩大起來;触类旁通,就是我讲一个道理,你就得到十个道理了。好像这个“如來”,我讲的意思很少,可是你能在佛经上去研究,看有这么多个讲法;就因为第一、第二、第三的意思懂了,你就懂旁的了。也就是知道这一样,那一样也就知道了,这叫触类旁通。

诸位,无论男男女女,我都希望你们去自觉、觉他,不要怕!要学着去做 不要怕别人笑 别人笑别人的 与我成佛有何相干!对不对

我由我依教奉行,就这样子,都要发这种为利一切众生故 我今发起菩萨心。
自觉、觉他,就是菩萨的发心,但是还没有觉满;佛是觉行圆满,他自觉也圆了,觉他也圆了;自觉、觉他两种的工作都圆满了,所以叫佛。

(十)世尊:世,就是这个世界。尊,就是最高的意思,尊显、尊贵,再没有比他高的了。我要尊敬你、我要恭敬你、我要崇拜你,这叫“尊”。佛是不是仅仅这个世界人尊崇的?不是的!佛是世、出世之尊;世间的人要恭敬佛,出世间的人也要恭敬佛,所以叫“世尊”。

要是往狭广 分享,就“世尊”这两个字的意思,讲几年也讲不完;所以我现在就把佛十号的义理略略的解释,若往深的研究,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用功。
干活了 万佛名经与我等同步 在线 干活哦(笑)!干活也笑 帮佛给众生干活一定要笑!

我等本師释迦牟尼佛

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三)
#高空抛物抢夺公交方向盘或将入刑##啊十八年前的我#

佛教:一个人的苦的真正根源,究竟是什么?

佛陀开悟之后,看见众生都生活在苦海之中,于是便立下宏大誓愿,要普度众生。而众生苦的来源,全都是因为一个字。是个什么字呢?

人之所以有苦,就是因为人生活在苦海之中。怨憎会是苦,求不得是苦也是苦,放不下是苦。然而,人的苦究竟从何而来,知道的人不多。其实,答案就是这一个字:缘。

佛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真正的缘,是在你以前做过什么事,现在的一切,只不过是一种结果。你以前造下的一切,它不会自然消亡,不会自然了断。它需要一个人在漫长的岁月中,自己不断地去与人相遇,去了结它。所以佛说:“假使千百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在缘的作用力下,你会遇到你以前遇到的人,会遇到你以前做过的事。世间万事万物,都逃不开这个缘。

过去修行的人讲究出家,出家之后,断绝一切世俗间的尘缘。但是这样做,他也只能断开一部分的苦。如果他的心念不空,他会遭受他心中的念想,所带来的苦。地藏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观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一个人的苦,其实就来源于这些罪,来源于这些业。

佛教中有个典故,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以为这句话是真的,其实不是。但是这句话带有很积极的意义,有让人知晓自己的错误,要及时改正过来,以及有让人重新做人的寓意在里面。因为放下屠刀,你只能说放下了心中的念想,但是你之前所造下的缘,并没有了结,你所造下的罪,并没有了结。

真正成就佛果,必须得了尽世间的一切缘才行。所以学佛修行才不容易,因此释迦牟尼佛才花了三大阿僧祇戒的时间,才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

因为一个缘字,会将一个人与他所有相关联的东西,全部都串联起来。你造下的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去了结。所以佛说:“因果不可改。”正因为需要你自己去了结,所以大智大慧,无比神通的佛陀都无法给你改动。也就是你的苦,别人也无法替你去承受。

众所周知,佛陀在《法华经》中,给诸弟子授记,并说他们在多少劫之后,会成就如来。这些弟子,其中包括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等等,他们已经明心见性,证悟了果位,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解脱的目的。为什么还需要多少劫之后,才能真正成佛呢?其真实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往昔所造下的一切缘,都没有全部了结。他们会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逐渐地了结那些缘,才能成佛。

那么,对于他们来说,这些缘,就是让他们无法成佛的一条条绳索,将他们困在娑婆世界,不断地去承受自己以前造下的一切。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苦。

也就是说,只要你造下了这种缘,就是苦。它是一个人苦的真正根源。

佛教中有这样一个典故,说的是百丈禅师在开坛讲法,其中过去有个修行的老者,因为答错了一句话,而落入因果。老者遇到百丈禅师,便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百丈禅师便问他是什么事,他于是对百丈禅师说:“过去有个人问我:‘修行的人,会不会堕因果?’我回答他“不堕因果。”结果这句话不是正知正见,使得自己落了个野狐身,几百年得不到解脱。”百丈禅师于是让他将那人的话再问一遍,老者照做,百丈禅师并没有像老者那样回答,而是回答了一句:“修行的人,不昧因果。”老者这才恍然大悟。

关于这个典故,人们只知道里面讲的是修行的人不能乱说话,但是其中的真正原因,为什么说“不堕因果”是错误的,没有几个人真正知道。

修行的人不昧因果,是修行的人,不会被因果所迷。因为任何人,都逃不过因缘果报,所谓的“不堕因果”,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有了缘,你才有了苦,因为有因必有果。而菩萨畏因,就是因为她造下任何因,都得去了结。不断在因果中打转,她就无法称为“大自在”。


人的苦,来源于人的缘。要想断除人的一切缘,就要灭尽心中的一切念想,让心达到如如不动,不起任何心念。当你不起任何心念的时候,你的如来智慧德相,自然就会出来。但是要想达到这一步,必须去不断地修心。这也是大智大觉的佛陀,一直不断地告诉人,要修心的真正原因。也是让人真正离苦得乐的唯一方法。

在《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之中,世尊是这么开示的:【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如法财施得何等果?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至心施等四种果报,已经在前一次的菩萨正行之中,跟大家约略提过了,接下来就谈一谈如法求物施的果报。

世尊在这里开示:“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前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举例而言:假如过去世布施,所得的财物不是如法所得,这个包括说要布施所得的财物,可能是偷盗物、圣遮物、众共物、三宝物,施一人回与多人,施多人回与一人,乃至恼他人而得、诳他人而得、欺他人而得的种种状况;今世得财已,当为王贼水火所侵。何以见得我们今世所受用的财物,有一分或者是多分为王所有?譬如说:自古以来百姓都要向王纳粮或者是缴税,这一点肯定是大家都知道的,也是一般人所无法避免的;这个王,从小聚落的聚落主到一个区域的小王,乃至是到皇帝;而到了现代的时代,代表王的实质单位,就要改名叫作政府了。只是现在不纳粮都改叫作缴税,有缴所得税、房屋税、地价税、牌照税等等;乃至说最少的过路费,就好像现代的高速公路通行费一样,都免不掉,而且是我们想不缴都不行的。所以经过这样的简单说明之后,大家就可以初步了解,有财物为王所有的这一件事。

然而,实际上众生共业所感、福德受用的状况,是非常错综复杂的。这又是怎么说呢?譬如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可以到便利商店买一个面包,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也许你会想:“那不就是爷我有钱吗!就找个事花钱;另一方面正好是有人有东西,那就卖东西赚钱罢了,这道理是再简单不过的。”可是要是没有人把面包送到店里面,要是没有人做面包,要是没有人卖面粉等原料,要是没有人种麦,乃至要是没有人制造车辆,要是没有人开辟道路;或者又是说,要是没有人在这一些环节之中,加以管理以及推动,那么这一些的社会制度也就无法成就了;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这么方便地就取得我们所需要用的物品。如此说来,就有数不尽的要是没有怎么样、怎么样的这些种种状况了。因为施设并且互相维护这样的制度,使得众生可以维持正常生活的缘故,当然我们依于福德所感得的财物,就会有一分或者是多分为王所持有的情况。

然后,经论中有时候会提到:我们今世的财物是五家共有,五家中的四家,就是这一段经文中所说的“王、贼、水、火”, 也就是国王、盗贼、水灾、火灾。而一般而言,还有第五项的不肖子女,这多半是过去世因为某一些原因而积欠对方的财物,再加上其他的因缘,感得成为某甲今世的子女,所以必须在财物上有相对的酬偿。这一个部分与不如法求物施所感得的果报,是有一些差别的,所以这里但说王贼水火四家。贼,当然指的是盗贼。换言之,在因果的酬偿之下,某甲今世值遇盗贼而失掉了财物,然而多半之后虽然广为追寻,依然无法追回所失的财物。而水灾与火灾的部分中,有可能是会与人为的因素有关,譬如说火灾;另外一个部分,则泛指一般所谓的天然灾害,那这个部分,水灾、火灾两种情况都有可能,这是属于大自然灾害的部分。那么,假如另外而言,乃至包括风灾、地震等等。所以说,往昔不如法求物而布施,虽然今世感得相对的果报而得财物,但也会在因缘和合之时,又感得为王贼水火所侵而失却了财物。若是往昔如法求物而布施,今世所感得的果报,就不会为王贼水火所侵了。

在《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之中,接着世尊又开示:【若好色施,以是因缘是人获得微妙上色;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称远闻;若以味施,是人因是众乐见闻,既见闻已,生爱重心;若好触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触。受者受已,则能获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此时世尊为我们开示:布施法之中所施物与未来世相对的果报受用。这里的好(hăo)色,不可以念作好(hào)色,色指的是物质,意思是说殊胜或美好的物品。譬如说,布施给众生上妙的饮食,或者是殊特的工具以及物料等等,未来世感得自己的色身庄严,或者是感得所受用的器世间的殊胜。往昔若有种种差别不同的布施,今世就在正报与依报上,分别感得差别不同的受用。若是往昔以香来布施给众生,今世所得的果报是善名远播;若是所布施的食物,使人在味觉上有着胜妙的感受,那么未来世就感得众生都乐意亲近这个人,或者只是听闻这个人的名字而已,也会生起敬爱之心;若是所施之物,使人在触觉上有胜妙的感受,未来就感得在所受用的衣服、睡卧床具等等而有殊胜的触觉。接受你的布施的人,若是因而在寿命、色力、安乐、辩才之中,能够得到一分的受用,将来你也可以在相对的部分而得到受用。

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自己今世所受用的五欲,乃至是智慧的状况,我们缺少了什么东西?或者是说,我们在某一个方面的受用,是否还算是胜妙的?比照上述世尊所开示的内容,若是未来自己希望在某一个方面的受用,能够再更加圆满一些,就可以依照上述世尊所开示的来进行布施了。然而,其实三大阿僧祇劫之中,所应修的福德是很广泛的,这里只能举少数几个例子,也就短暂的一世、两世之间的因果,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当然还有其他的经论之中,也曾经提到这一些所施物与未来果报的关系,譬如说《佛说布施经》、《大智度论》等等;这个部分,就可以自己阅读参考了,然后看看有没有是自己可以受用的。

在《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之中,世尊又为我们开示了一些与布施法有关的知见:【善男子!有人说言:“施于塔像,不得寿命、色力、安辩,无受者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信心故,施主信心而行布施,是故应得如是五报。善男子!譬如比丘修集慈心,如是慈心实无受者,而亦获得无量果报。施塔像等,亦应如是得五果报。善男子!如人种谷终不生蓏,施于塔像亦复如是,以福田故得种种果。是故我说:田得果报,物得果报,主得果报。】有人就会这么怀疑:布施于塔像,这包括佛塔、菩萨塔、阿罗汉塔等等,乃至是贤圣的图像之前,由于没有人现前领受,所以得不到后世的福德,而有寿命、色力、安乐、辩才上的受用。但是世尊在这里开示说:这样子的怀疑是不正确的,因为布施时是信心具足的缘故,还是能感得前面所说至心施等五种的果报。就好像说,比丘在修集慈无量心的时候,因为都是用观想的,实际上没有众生领受其慈心,但由于信心而观想,改变了自心内的种子,所以未来也得无量的果报。譬如说:得初禅了以后,再加上修慈无量心的缘故,观想怨亲、村落、国度、世界、十方无量无边的众生受乐;虽然观想只是内相分,毕竟也没有实际受乐的对象,但成就之后,也可以作为生而为大梵天的因。又好像说,有人种下了五谷,终究不可能生而为瓜果,其原因是一样的。所以世尊才说布施于塔像也像这个样子,由于福田的缘故,而得种种的果报。所以布施的道理是因为福田而得果报,乃至因为所施物而得果报,因为施主而得果报,而其果报还有着相互交错的影响。譬如说,福田胜而得果胜,施物胜而得果胜,乃至是施主、福田俱胜而得果更胜等等,有着这样种种的不同差别。

在《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之中,世尊又开示说:【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法施则得财法二报,财施唯还得财宝报。】这里世尊将布施法分为二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有时候布施法又可分为三类,多出一类叫作无畏施,但其实是可以含摄于财施、法施之中的;这个部分等到后面的经文之中,再来作进一步的说明。布施法的第一种既然叫作法施,当然指的是布施“法”,世间法的布施部分,包括人天善法,这是使人可以再生而为人、天的法,还有一种是可以使人得以营生的种种世间的工艺技巧等等;进一步说,布施与人可以使其亲证解脱道、佛菩提道的种种的知见与义理,这个就是真正的佛法布施了。但不管是世间法或者是佛法的布施,必须要有一个原则,就是说,所说的法是要正确的。因为即使是世间法,若是教导了别人错误的方法知见,也许就可能会使其丧失很大的利益,更何况是佛法的布施呢!若是为了名闻利养的缘故,不知而强说为知,错误地教授解脱道、佛菩提道的种种知见与义理,这都是会残害众生法身慧命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是会影响学人很多世甚至是很多劫的,这已经不是因为布施了错误的世间法,所产生影响的层面是来得比较狭隘了。

财布施指的是,布施给众生财与物。又有所谓的外财——指的是自身以外之物,包括财宝、房舍、畜兽、饮食等等。假如当时的社会制度是可以蓄养奴婢的话,也就是说,奴婢也是施主所拥有的话,那么当然也是可以布施的,乃至是妻与子女,道理也是一样。既然有了外财,相对地当然就有所谓的内财了,这就是指自身中的头目、脑髓、手足等器官,但这并不是一般人之所能布施的;然而菩萨到了等觉位的时候,为了圆满佛地的三十二大人相,则是在百劫之中,无一处非舍身处,无一时非舍命时,一直都在作这样的布施。假如是层次比较低的内财布施,譬如说:现代不是有捐血的义举吗?这也是内财布施;不过,假如是种种的传染病的带原者,那就不适合作这一种的内财布施了。然而现代有人提倡在舍报之前,先签下所谓的“器官捐赠同意书”,换句话说,是同意医生在认定某人已经死亡的状况之下,就将其可用的器官移植到其他需要的人身上,这当然也是内财布施。只是个人以为,这是牵涉到人们舍报时真正的过程,甚至于说,其实现代的医生们,他们所认定的死亡,是不是就是真正的死亡,都还有待商榷;这一个部分,还应该再进一步了解死亡的真正情况之后,再来作决定,这样子对自己而言,是会比较妥当的。还有一种内财布施,是大家常常在做的,但又比较没有注意到,那就是自己身力上的布施。

财布施虽然可以使众生免于饥饿困苦,然而财布施之后的后世果报,仍然是在于财物之中,以及说与财物相关的五欲境界之受用。譬如说:过去生如法布施了众生的饮食,今世就感得身力的强健、寿命的久长,并且随之而有种种的安乐;若是布施房舍给众生,来世若生到欲界天,而感得自然而有的七宝宫殿,而能自在的受用五欲;若是布施桥梁、船只或者是种种的鞋具给众生,来世若是需要种种的交通工具的时候,自然就可以具足了。举了这一些例子来说明之后,各位就可以了解上来所说“财施的果报,还得财宝”的道理了。

——摘录自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21集《如法财施的果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通过长期的深度运营,新世界在与企业或员工的互动中,了解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不同维度真实迫切的需求及解决方案,总结出高效体贴的服务产品,并根据企业及
  • 以史为鉴,珍爱和平!今日之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还有孱弱必将遭欺的训诫,向为民族复兴而前仆后继的先辈许下誓言:勿忘国耻 吾辈自强![蜡烛][蜡烛][蜡烛]#古
  • 铲屎官招聘要求:1、需在一线城市,有较好的宠物医疗机构。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时代,看到善意,看到希望,值得让人尊敬的电影。
  • 因为我羡慕小说里面的明日张胆的偏爱和至死不渝的爱情!为什么喜欢看小说?因为现实生活是黑巧吃进嘴里的第一感觉因为喜欢小说里明目张胆的偏爱和至死不渝的爱情因为喜欢明
  • 武汉站东广场站是5号线的起点站,位于国铁武汉火车站的东广场,记者步入车站,只见站厅整体运用了高雅的灰色作为主色调,设计上提取了武汉站的外观特色作为造型元素,运用
  • 淄博广电少儿口才由淄博电视台权威打造,秉承“重塑性格,自信未来”的教育理念,一线主持人与专业口才教师双师教学模式,开设古典戏曲口才,魔术口才,沙游演讲,性格沟通
  • 不被定义束缚,和自己较劲,目标始终如一,他是“墨水也染不黑的白”永往直前的INTO1刘彰披荆斩棘,勇敢奔赴下一个更好的自己。柔软的、坚韧的、理性的、浪漫的、矛盾
  • 大郎急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又觉得百里此人虽说乖张,却也犯不上如此,便又低声问道,“日前我问你时樱腹中骨肉是否是百里家的,你先是差人来说不是,连休书都准备好了
  • 【小经闲谈】吐槽段子1.人人都说我丑,其实我只是美的不明显 /害羞 /害羞2.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 /沧桑 /沧桑3.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
  • !没人管吧。
  • 有条件的可以炸个蛋放进去吸汤,吸得饱饱的一口咬下去全是汁,酸辣鲜香绝了 ​#年终心愿季# #在微博一起12.12#有人敢挑战这个双倍辣妈?不能吃辣的小伙伴也可以
  • 1.短暂逃离2.来见世面了3.享受别处的美好4.风尘仆仆终有归途5.等风来不如追风去6.现在有空现在去看7.往哪走 都是往前走8.出门远行 寻找自己9.山不见我
  • 【谁更胜一筹:卡普空的传统与史艾的激进】从表面上来看,卡普空和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是极为相似的两家游戏公司:在AAA级主机大作方面各有成败,希望拓展欧美市场,计划加
  • 河南洛阳正平坊遗址是唐代洛阳城郭城里坊区内的重要里坊遗址之一,为文献记载唐代孔庙、国子监、太平公主宅(后改为安国女道士观)所在。河南洛阳正平坊遗址是唐代洛阳城
  • 心情烦躁的时候,坐下来慢慢品茶,在泡茶的过程中心情已平静了大半,等待一杯茶的过程其实也是等待心灵的过程。我喜欢一个人喝茶,不用礼节性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只需要静静
  • 本赛季结束之后,合同2021年到期的阿圭罗就将年满32岁,不过阿斯报表示皇马同样有可能会重燃他们对这名前锋的兴趣,诚然本泽马目前状态相当不错,并且合同2022年
  • 这个年纪,有时候看着他俩,我会想未来的我,如果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我应当是扮演怎样的角色?跨年打算带爸妈去看电影,名字叫《以年为单位的恋爱》里面有一段话说的很好:
  • 在她眼里,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个爱种地的人,“好多都是复垦的地,哪怕收拾一年、投入再多,他也要种!今年初冬的大雪来得早,李树增到绿屏内还未收割的稻田里查看了
  • 传送门在评论区哦~ ​​​​ [给你小心心]转赞评此条微博,揪5位幸运索粉送上索尼2022年日历!现在就上App Store 以及各大应用商店搜索橙光,同款作品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如果你遇见社会上有不平事,万不可挺身而出,讲公道话,否则,事情倒会移到你头上来,甚至于会被指做反动分子的。如果你遇见有人被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