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铭 | 文化史,从梁启超那里“再出发”】
近来国内讨论新史学、历史人类学之类的学者,人数渐渐多了起来。这些学术新名目,易于使人肃然起敬,也易于使人联想到“东施效颦”。新名目下的确帮助了学者创作出他们的佳作。但与此同时,时下与这些新名目相关的研究,却也有不可否认地存在其不尽人意之处。例如,最近一本关于文化史的英文之作被翻译出版,国内学界便热烈地讨论起文化史来。不少人会回到那本译作,以求对文化史追本溯源,未料及,过去一百年里国内前辈采用“文化史”来形容不同于其史学类型者,其实不少。其中,一个杰出的例子,是梁启超的《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时下国人所言之“文化史”,与任公当年之定义固然有所不同,可任公当年已有“文化史”之论述,缘何我辈又要舍近求远,到英语世界去“取经”?国人对于“西天取经”的热衷,恐还是好的解释。不过这点并不构成一个“禁止”我辈在“本地”找寻学问之源的理由。

  梁氏《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写完于《中国历史研究法》发表之后一年(约在1922年底),其副题是“对于旧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之修补及修正”。既是“修补及修正”,就不是全盘推翻。这篇文章介于1921年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与1926年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篇》之间。梁启超的两部历史哲学之作之间有全然不同的历史精神:前者更强调以历史来“记述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后者则迥异,侧重“旧史学”的人、事、物、地方、断代之专史。《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乃是梁氏从“新史学”倒过来过渡到“旧史学”的桥梁(我给新旧史学打上引号,是因为二者的区分本难断定)。

  在这篇值得当下文化史细细品读的文章中,梁启超指出,“历史为人类活动所造成,而人类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属于自然系者,一种是属于文化系者”,而历史中人类“自然系的活动”与“文化系的活动”之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梁启超认为,不同于注重“自然系的活动”的一般历史研究,文化史研究的特殊性在于它遵循的“法则”,应是非归纳法、非因果律、带有知识进化之坚持的。

  在梁启超看来,文化史有以下三个大意味:
  其一,文化史意味着,历史研究不应秉持自然科学的归纳法,而应另辟蹊径。“归纳法最大的工作是求‘共相’,把许多事物相异的属性剔去,相同的属性抽出,各归各类,以规定该事物之内容及行历何如。这种方法应用到史学,却是绝对不可能。”这是“因为历史现象只是‘一躺过’,自古及今,从没有同铸一型的史迹”。史迹之所以难以有“共相”,是因为它本是“人类自由意志的反影,而各人自由意志之内容,绝对不会从同”。梁启超主张,“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

  其二,文化史又意味着,自然科学的因果律,不能解释历史,而佛家的“互缘”才可解释历史。有关于此,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已有初步诠释,而在“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中,他更明确地指出,治史者不应“因为想令自己所爱的学问取得科学资格,便努力要发明史中因果”。“因果是什么?‘有甲必有乙,必有甲才能有乙,于是命甲为乙之因,命乙为甲之果’。所以因果律也叫做‘必然的法则’”。梁启超强调,与自然科学不同,文化史是关于“自由意志”的学问,“‘必然’与‘自由’,是两极端,既必然便没有自由,既自由便没有必然。我们既承认历史为人类自由意志的创造品,当然不能又认他受因果必然法则的支配”。史迹不见得有必要的“因”,人的意志也不必然有其想当然的“果”,所以历史现象,最多只能说是‘互缘’,不能说是因果。互缘即“互相为缘”。了“佛典上常说的譬喻,‘相待如交芦’,这件事和那件事有不断的连带关系,你靠我、我靠你才能成立。就在这种关系状态之下,前波后波,衔接动荡,便成一个广大渊深的文化史海”。

  其三,文化史还意味着,人类自然系的活动是不进化的,文化系的活动才是进化的,旧史学的“治乱论”依旧是文化史研究中有解释力的框架。从这个角度看,文化史的内涵有两面。首先,旧史学的治乱论,依旧比进化主义史学观有价值。他说,“孟子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的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优波尼沙昙成书、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说孟子、荀卿一定比孔子进化,董仲舒、郑康成一定比孟、荀进化,朱熹、陆九渊一定比董、郑进化,顾炎武、戴震一定比朱、陆进化,无论如何,恐说不去。说陶潜比屈原进化,杜甫比陶潜进化;但丁比荷马进化,索士比亚比但丁进化,摆伦比索士比亚进化,说黑格儿比康德进化,倭铿、柏格森、罗素比黑格儿进化;这些话都从那里说起?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亚历山大、该撒、拿破仑等辈人物比较,又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说到物质文明,梁启超认为,人们常以为这方面的历史的进化轨迹是清晰的,如从渔猎到游牧,从游牧到耕稼,从耕稼到工商等等,因“都是前人所未曾梦见”,故“许多人得意极了,说是我们人类大大进化”。但“细按下去”,从物质文明的进化对于人类到底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看,“现在点电灯、坐火船的人类,所过的日子,比起从前点油灯、坐帆船的人类,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舒服处来”,而与此同时,物质文明也时常得而复失,“可见物质文明这样东西,根柢脆薄得很,霎时间电光石火一般发达,在历史上原值不了几文钱”。在对进化主义的历史观加以以上批判之同时,梁启超,“只有心的文明,是创造的进化的。”“心的文明”的进化又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人类平等及人类一体的观念,的确一天比一天认得真切,而且事实上确也著著向上进行”;(2)“世界各部分人类心能所开拓出来的‘文化共业’,永远不会失掉,所以我们积储的遗产,的确一天比一天扩大。”梁启超认为,只有在这两个方面,人类可以说是进化的,其他的所有方面,都应“编在‘一治一乱’的循环圈内了”。

  “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广泛综合了德国历史哲学的自由意志论、佛家互缘论及孟子治乱论,对此前新史学家偏信的进化主义、科学主义及“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加以深刻检讨。

  可见,在梁启超那里,文化史的意味,远比我们今日想象的更伟大而沉重。

  今日在新史学与历史人类学中谈文化者不少。“文化”是什么?文化学大师威廉姆斯(RaymondWilliams)曾说,数百种文化定义,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人类学型的,即,以“文化”指人们共享的生活方式及其背后的价值体系。这一意义上的文化,在群体内,不可区分其有无。另一类是常识型的,其含义接近“文明”,是可拥有或可丧失、可占有或可缺乏的东西。文化学基于一个汇合展开研究,汇合指的是人类学型的“文化”与常识型的“文化”的融通。文化学要么可以通过作为集体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的文化来考察作为“阶级差异”的表征体系的“文化”,要么可以通过作为“阶级差异”的表征体系的“文化”来探究集体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二者殊途同归。

  英语世界的文化史,出现这种汇合论,不是偶然的。文化这个概念本与德国近代思想关系更紧密,英语世界近代思想中相对更独到的观念是“文明”这一接近威廉姆斯笔下的“常识式”定义。我们可以认为,威氏文化论的汇合,本身就是英式的文明与德式的文化的汇合。这一汇合固然是有新意和价值的,但我们不应忘记,其汇合后可能存在的内在紧张关系,依旧是值得关注的。

  可以说,有两种文化史,一种认为历史就是文化,意思是说,历史的“变”是表面的,历史背后的文化“不变”,是一种“永恒”;另一种认为文化有历史,学者可以集中研究那些“上层建筑”之变,来看“结构的历史转型”。

  在新史学、历史人类学、文化史这些相关名目下展开叙事的中国学者,在展开“模仿性实践”之前,本有必要深究欧洲近代学术观念的源流,但因我们处在一个学术“以名占实”的阶段,鲜有学者能够“自拔”。学界通常的作为是,不由分说,“占领学术领地”。在这情况下,出现一些大家觉得属于“怪现状”之类的现象(有太多学者误将新史学当作进化主义或疑古主义的历史学,有太多学者误将历史人类学当作明清社会经济史,有太多学者误将文化史当作各种“文化”),实属必然。

  在目前的这一学术状况下,回味梁启超在“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展开的对于的德国自由意志论、佛家互缘论、孟子治乱论的综合、对于因果论、进化论及庸俗唯物论的批判,想必可以有良多的收获。于我看,如今时髦的“后现代主义”,不过也是对于因果论、进化论及庸俗唯物论的批判,而梁任公不仅有这一批判,还曾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这实在不可多得。

  梁启超的文化史,远比今日我们模仿的英语世界的一般文化史志向远大;在中国重新推崇文化史,有必要从他的志向出发。
(来源:新史学2022)

今天晨跑打卡22.31公里。

跑步不一定让你身体多好,但让你知道自己身体有多不好—这听来有些费解,但跑者大概明白这一点:跑久了,真的不用检查身体,一是身体会比不跑的时候好些,二是身体哪儿不好了,跑者比不跑者,大概要明白得早一些。以及,跑步会让人变成一个唯物主义者。相信物质决定意识,身体决定精神,而非反过来。 ​

#肖战[超话]#
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你是年少的欢喜,这句话反过来也是你在所有人事已非的景色里,我最喜欢你不管我去哪里,做了什么,遇见了什么人,我都只喜欢你我会在每个有意义的时刻,远隔山海与你共存没经过你的同意,就把你放在心上,是我不好。可你没有我的允许,便走进了我的心里,就是你的不对了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了,是遇见了你,才有最好的时光!山野千里,你是我藏在星星里的浪漫。万事浮沉,你是人间归途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我喜欢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黄昏,冬天的雪,以及每天的你一天❤一月❤一起❤一年❤一生❤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爱你,我只知道,你是我不爱别人的唯一理由故事还长,你先别慌。我就在这里,等风也等你有时候我希望你的一生,能被拍成一部漫长的电影。我比你晚出生一百年,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独自坐在房间里对着墙上的屏幕,用我的一生把你的一生慢慢看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疫情防控#区商务投促局组织商贸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5月9日,区商务投促局组织商贸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泰环在行动# 【宁阳分局加强监督检查强
  • 新年终究如约而至,往事如烟难求回首,还是谢谢你,让我明白了,有种爱一往情深,却又一文不值,当下这凭空消逝的结局,的确都配不上当初的相遇。冷冷云间寒月 偏怪夜色浅
  • 如果你无法避免喝酒,或者你身边的家人喝酒一定要给他们备上灵芝五味子 不用远离城区,交通方便快捷的中山街海鲜烧烤【北平小院】近日隆重开业,独门独院环境优雅清新,
  • #情感##青春恋一夏#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其实说到爱自己,能够在情感中真正懂得爱自己的,往往获得的感情都不会太差,即便没有一个好的结果
  • 原因很现实,现在靠一个人的固定收入是养不了家的,哪怕你一年有二十万左右的收入,基本上也是吃光用光的,汽车的费用,孩子的教育,人来客往等等,家庭的日常开销太大了。
  • 我们需要不忘初心,努力奋斗,练就本手的能力,避免俗手,期待妙手的到来。本手也是后手,用好本手,发扬钉钉子精神,夯实基础,即使一着不慎,用了俗手也不怕,因为有本手
  • #诺然成长记# 45m25d[心]我家十万个为什么今天秋游,累断老娘腿,娃开心就好[心]这孩子现在一天到晚就是问为什么为什么,嘴巴没有闲着的时候一直不停不停的说
  • 关于孕育一个新生命近期想法从上初高中我就很向往以后能和自己爱的人生一个可爱的孩子 长大之后发现生一个孩子对于一对拉拉来说还挺难的 社会的压力 经济的压力等等身边
  • (2)小学和幼儿园学生上、下学应由成人带领,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的安全;(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行车安全;(4)行人不要在高楼或大
  • 一整个大震惊 他们在拍毕业照我就没有打招呼 而且我两手空空滴 有点莫意思[熊猫][熊猫]送完礼物火速撤离现场[晕][晕][晕]然后跟清姐一起参加了一个很无聊的培
  • 梁思成,中国“第一个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者”;《中国建筑史》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公正权威的中国建筑史。梁思成(1901-1972)中国建筑史学
  • ……上班时间较自由上午8:30点,下午可自由安排,可兼顾家庭和孩子,家庭事业两不误 ,有朋友想找工作换工作的请联系我[握手]平安一个工号16份收入[跳跳][跳跳
  • 挪威小鱼DHA+D3的果冻鱼油,橙子软糖的口感,孩子超喜欢,更能激发学霸潜力挪威小鱼DHA+D3的果冻鱼油,橙子软糖的口感,孩子超喜欢,更能激发学霸潜力挪威药房
  • 见有人如此懂事,安悦也就逗逗他,并不是真的朝一个孩子要什么好处,都是一家人,不必见外。这人一大早发神经,竟然是气自己没有给他买礼物,她才不要。
  • 吾今则而象之,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知心无心,知形无形,知物无物,超出万幻,确然一灵。太虚太无,太空太
  • 我是多好的伴侣呀,和我在一起吧[好爱哦]拍到了猫猫干架[好爱哦] ▷.01▷适合十一月发的文案[心]⑴ “11月的馈赠是温柔的好天气和慢慢变好的自己”⑵ 我们的
  • 要不换我帮你举一下吧”“不用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怎么会累呢”每一首歌唱起都会很想你@TFBOYS-王俊凯 ,很想念演唱会,伴随音乐节奏跳起来。(图文/秭归发布)
  • 【央视:华为首款搭载鸿蒙的汽车已上市,汽车方案研发团队5000人】3月29日,据央视财经报道,受限于芯片断供,华为的手机业务受到很大影响,打造鸿蒙生态、发力汽车
  • 你们一直都是我的快乐源泉你们一直都是我的幸福源泉你们一直都是我的治愈源泉你们一直都是我的努力源泉你们一直都是我love myself源泉可今后我又要怎么快乐呢
  • 可以直接接受佛菩萨的能量,以及宇宙中的能量了,这时候已经很有智慧了,聪明绝顶,再进一步修,就能达到开悟的状态了,智慧高深莫测啊。形体庄严人见欢喜得威德势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