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到底在说些什么(一)

今天我们所要谈的题目是:《心经》到底在说什么?

  在佛门,《心经》乃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所以在寺院里被列为早上及晚上必须课诵的经典之一,在家的菩萨们不论是优婆塞、优婆夷通常也会将《心经》列为必须课诵的经典之一;因此,有很多法师、居士们对《心经》能够朗朗上口乃至倒背如流。不仅佛门早晚如是课诵着,而且道教也列为课诵及法会常用的经典之一,更不用说民间信仰的阿公阿婆们,也会将《心经》列为课诵的经典。可见《心经》在佛门、在民间非常受人欢迎、非常普及的一部经典。为什么《心经》那么受人欢迎?最主要是这部经文文字非常少,才两百六十个字而已!只要是识字的人都知道每一个字的意思,如果想要课诵的话可以很快地课诵完毕。就算是不识字的阿公阿婆们,他们也会想尽办法了解每一个字怎么念,常看见他们会问识字的人,问这些字怎么念,然后在每个字旁边用他们自己所能了解的语言或文字加以备注,让自己很快地知道这些字怎么念;当他们知道每一个字怎么念时,就不再依靠他人来帮忙,有时候你会看见他们拿着《心经》来念,其精进的精神,让很多佛弟子们都会自叹不如!

  虽然有很多人,不论是识字的人或者不识字的人都会念《心经》,而且朗朗上口乃至倒背如流。可是一问他们:《心经》到底在说什么?很多人一脸茫然的样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心经》到底在说什么?乃至有出家法师、居士们说:“《心经》所说的就是缘起性空,就是性空唯名。”将《心经》的真实内涵整个推翻掉,成为心外求法的人。更可笑的是,这些推翻《心经》说法的法师、居士们每天早上都还课诵《心经》,这不是很奇怪、很颠倒吗?可是他们都没有警觉到,反而将宣说《心经》真实内涵的真善知识说之为“邪魔外道,其法义有毒”!其心颠倒无以复加,真的让人感慨万千!

  既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乃至有人误解《心经》所说的真实义,今天刚好借这个机会来说明:《心经》到底在说什么?《心经》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开示: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唯我独尊”的真心,祂可以让众生智慧到彼岸的一部经。这部经可以让学人成就三乘菩提,那就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与佛菩提。声闻菩提,乃是声闻人所觉悟的法道。也是声闻人听闻 世尊的开示,用四圣谛、四念处观、八正道等法来观察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法虚妄,因此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成为声闻初果的须陀洹;乃至断了五上分结;也就是断了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痴,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而入无余涅槃,处于无余涅槃本际极寂静的境界中,永远不再三界出现。由此可知,声闻菩提乃是声闻人听闻 佛语开示,观察蕴处界虚妄,并将蕴处界灭尽而入无余涅槃,在无余涅槃中无有一法存在,仅剩下无余涅槃的本际独存而已,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

  缘觉菩提,乃是缘觉所觉悟的法道。也是缘觉观察十因缘、十二因缘,知道有一个“识”,生、老、病、死苦乃至名色等法都是祂所生的;到这个识为止,再也没有任何一法可以超过祂,所以 佛在经中才会开示“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道理,这个识就是每一位有情的真心。因此,缘觉观察蕴处界等法都是虚妄,唯有这个识才是真实,所以知道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还有这个识存在,所以将自己的三缚结断了成为初果的须陀洹;乃至断了五上分结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而入无余涅槃,永远不再三界现身意。由此可知,缘觉菩提乃是缘觉观察十因缘、十二因缘,知道无余涅槃还有一个本际真实存在。祂在哪里?不知道!也知道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所以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而入无余涅槃,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

  佛菩提,乃是菩萨觉悟成佛的法道。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 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因而圆满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的如幻观,因此圆满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圆满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位百劫修集福德,为了成就菩萨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无一时非舍身时,无一处非舍命处,只要众生有所需要,不管是自己身体的内财或者是金银珠宝等外财统统布施出去;于百劫修集福德圆满上生天上,于天上观察因缘成熟,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上品妙观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大圆镜智出现,于夜后分夜睹明星眼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由此可知,佛菩提乃是菩萨成佛的法道,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从菩萨最基本七住明心开始,了知万法都是从这个真心出生,不能外于这个真心而有一切法出现;如是次第修行,经历将近三大阿僧祇劫,最后证得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的无住处涅槃。

  从上面分析可知:《心经》所说的真实内涵,不离《心经》所说的“心”,这个心就是一切有情的真心,祂包括了蕴处界及诸法等法在内;离开这个心,这个《心经》就不能称为《心经》,应该要改名了!蕴处界及诸法以及三乘菩提等法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说,《心经》主要的宗旨就是在谈“心”,不能离开心而谈《心经》,不能外于心而谈蕴处界及诸法等;离开一切有情真心而谈蕴处界及诸法等,那都是言不及义的戏论!又《心经》中心主旨就是“心”,可是祂还包括了祂所出生的蕴处界及诸法等空相,以及心与空相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何?

所以说,《心经》所谈的面向有三个:第一个、是心,也是《心经》最主要的宗旨,亦称为空性心。祂从本以来就在,未来也不会灭,祂真实存在。不是如佛门有些法师、居士们主张:“祂是不可知、不可证的。”将 佛所说真实有法的空性心变成虚相法,成为 佛所说的断见外道。

第二个、《心经》所谈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是为空性心借缘所生的空相,本身是生灭不已的虚妄法。

第三个、空性心与空相两者之间的关系,空性心本身不生不灭,在世间上可以现前体会蕴处界及诸法等空相存在。这两者的体性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不生不灭的法,后者是生灭不已的法,由于这两者的体性完全不同,不属于同一个法,所以称为非一;又蕴处界及诸法等空相,是空性心藉缘而出生的法,本身是空性心局部的体性,摄属于空性心的一部分,与空性心不异,所以称为非异;合此非一与非异,名为非一非异。也就是说,空性心与空相两者之间的关系非一非异。这个道理犹如手与身体一样,手是手、身体是身体,两者非一;可是,手是身体的一部分,不能说手不是身体,故名非异;合此手与身体之间的关系,为非一非异。

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当你知道及把握这三个重点后,你不会偏离《心经》所讲的范围,也不会被恶知识所误导;因为你已经有能力判断,避免走向与佛法无关的常见外道、断见外道,乃至走上男女双身邪淫外道中,因而延迟自己成佛的时程。

  既然已经说明《心经》的主要宗旨就是心,接下来谈《心经》的本文了。首先谈“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先解释这一段经文:“已建立‘真心本来就自在’正知见的菩萨们,很深入去参禅、去参究时,因为一念相应慧,于一刹那间亲证真心之所在,现前观照真心本来就自在,以及照见蕴处界及诸法等法没有一法是真实的,都是虚妄的,因而发起般若智慧到彼岸。”像这样能够亲证真心,以及可以现前观察真心本来自在的菩萨,名为“观自在菩萨”。当观自在菩萨站在所亲证真心的实际理地来观察时,发现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蕴处界及诸法等任何一法存在,却不妨碍在现象界上有蕴处界及诸法等生、住、异、灭现象出现。既然真实了知真心实际理地无有一法存在,当然没有所谓生死以及种种苦厄可言;当菩萨转依真心无所得,当然没有种种生死及苦厄可言,所以就度一切苦厄。

  接下来,分别解释这一段经文的内容,首先谈的是“观自在菩萨”。有很多法师、居士们解释观自在菩萨就是 观世音菩萨,其实他们误会了,而且误会得很严重!

《心经》所说的观自在菩萨,是指已经建立“真心本来自在”正知见的菩萨,因为他遇到真善知识为他开导、为他建立正知见,譬如:真心本来就离见闻觉知,真心本来就自在;菩萨认同及接受真善知识的教导,建立“真心本来就自在”的正知见去参禅。所以观自在菩萨的真实意思,就是指真善知识为菩萨建立“真心本来就自在”的观念,菩萨以此正知见去参禅、去参究,去寻找本来就离见闻觉知、本来就自在的真心;在深入参禅的时候,于福德、智慧、定力等因缘成熟,一念相应慧,找到了本来就离见闻觉知、本来就自在的真心;现前观察真心真的离见闻觉知、真的本来就自在,不是你观察祂才自在,不观察祂就不自在,而是从本以来就自在,不是有时自在、有时不自在;像这样具有正知见参禅而证悟明心的菩萨们,才是《心经》所说的观自在菩萨。不是法师、居士们所说观自在菩萨就是 观世音菩萨。

想想看:观世音菩萨是正法明如来倒驾慈航再来,早在无量劫以前就已经明心见性了,还要如《心经》开示,再一次参禅去证悟明心吗?还需要于亲证后现前观察祂本来就自在吗?根本不需要嘛!因为 观世音菩萨早已经在不可思议劫以前找到本来就自在的真心,祂随时随地可以现前观察自己及别别有情本来就自在的真心,不需要再一次以身作则去参禅、去现观,不是吗?如果不知道此中道理,而称呼观自在菩萨就是 观世音菩萨,那是很不伦不类的说法,表示这个人没有正知见,他根本不知道《心经》到底在说什么?所以才会有如此说法出现。

  接下来,谈“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观自在菩萨透过参禅的方式,很深入去参究、去亲证真心之所在。然而要能够很深入去参究,一定要有正知见、定力、福德等条件来庄严,否则是无法深入参禅乃至可以明心见性;所以,自古以来证悟的禅师并不是很多,只有少数人,并不是多数人。所谓的正知见,要有真善知识教导,告知真心离见闻觉知,告知要用见闻觉知心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找本来就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告知真心与妄心和合运作似一等等。所谓的定力,至少要有未到地定浅定的功夫,于亲证本来自在的真心时,才能悟得深、体验也深。所谓的福德,就是在正法团体所培植的福德,因为在正法团体所培植的福德比较容易。诸如等等,具有“真心本来自在”正知见的菩萨们才能深入参禅,并于各种条件成熟时,佛菩萨给你这么一念——也就是一念相应慧,亲证本来自在的真心,因而发起般若智慧到彼岸。像这样一念相应慧而明心,就是《菩萨璎珞本业经》开示:“正观现在前”,也就是般若正确的观行现在前。当菩萨般若正观现在前时,发现真心真的如真善知识所说,祂本来就自在,祂本来离见闻觉知,祂不在六尘起种种分别,会分别六尘的就是妄心七转识自己,祂有染污性。

  当菩萨明心证真成为观自在菩萨时,现前观察:一者、这个本来自在的真心,实际理地无有蕴处界及诸法等任何一法存在,却不妨碍在现象界上真心借着种种缘而有蕴处界及诸法等法不断地出现;因而观照蕴处界及诸法等法没有真实的体性,成就《心经》所说的“五蕴皆空”。二者、这个真心的实际理地无有一法存在,观自在菩萨证悟无所得真心及转依,来观待蕴处界及诸法等法也是无所得,所以观自在菩萨就在无所得当中不断地断除烦恼,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智慧与福德。这样的作为好像有所得,其实是无所得,这是转依真如无所得的缘故。纵使在现象界有种种苦厄出现,观自在菩萨转依无所得真心,也不以为意,因此“度了一切苦厄”。因为这样的缘故,观自在菩萨就在有所得当中无所得,如是次第修行,最后得以成就佛道。

  最后作个小结论:所谓的观自在菩萨,是指证悟明心的菩萨;因为他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一念慧相应,般若正观的观行现在前,找到本来就自在的真心;然后观待真心所出生的蕴处界及诸法等,都是真心借缘而出生的,本来就是虚妄法,因此照见五蕴皆空;又观自在菩萨转依无所得真心,来观待蕴处界及诸法等法,虽然在现象界示现有种种苦厄存在,可是菩萨转依无所得真心,根本没有任何苦厄可言,所以就度了一切苦厄。

  说到这里,时间刚好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敬请各位菩萨下次继续收看。--摘自《心经》到底在说什么?(一)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法义连载-23
四、要弘比较
我们来比较一下要门和弘愿,以便更好地理解《观经》的真实之意。
(一)共同点
要门是方便,弘愿是真实,应当从方便入真实。
方便是相对于真实而讲的。比如说我们要上楼,台阶就是方便,没有台阶就上不来,所以台阶很重要。但是,台阶虽然重要,你不能总站在台阶上,还要上来,登堂入室,这才达到目的。
话分两头讲。对楼下徘徊的人,就要他上楼梯,上了楼梯,就走向解脱之道;对于已经上了楼梯的人,就对他说别总在楼梯上转悠,要他进房间。这是不同层次的,循序渐进。对于正在圣道修行,还没入净土门的人,可以先向他介绍要门,告诉他可以拿他的定善、散善回向求生极乐,这样引导他。他已经回向求生极乐了,就要更进一步了,要求他不能老是在这里杂行杂修,应当转过来专修念佛。
要门、弘愿都属于净土门,都是引导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大共同点。
(二)不同点
下面是要门与弘愿的不同点,总共列出二十几点,互相之间有关连,也有少数几点内容类似,但角度不同,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
1.释尊·弥陀
要门是以释迦牟尼佛作为法门主,弘愿是以阿弥陀佛作为法门主。善导大师说:“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两尊佛各代表一个教法,开始分两条线索,最后归结一致。
2.因请·不请
要门是释迦牟尼佛根据韦提希夫人的请求而讲的;弘愿呢,没有经过请求,释迦牟尼佛不请自说。
“因请”和“不请”有什么区别呢?“因请”就带有方便,“你问我,我来回答你,我当然先就你的根机来讲;你的根机成熟了,再把我想讲的和盘托出”;“不请”,主动讲的话,当然就是我自己本来想讲的。所以,“因请”带有方便,顺着众生的根机;“不请”就是阿弥陀佛主动来救度我们。这在《观经》中主要体现在第七观。
3.广开·显彰
“广开”,是释迦牟尼佛广开。以定善、散善统摄一切法门,称为“广”;定散回向求生净土,开启往生净土之门,称为“开”。这层意思很浅显,诸宗大德都看出来了。
“显彰”,是阿弥陀佛显彰。让原来隐含不明的显露出来。在要门的十三定观和三福九品当中,透露出弥陀本愿救度的信息,显示更深一层的含义。这层含义,只有善导大师解释出来了。
4.通意·别意
阿弥陀佛的本愿,叫“别意弘愿”,它特别。
相对来讲,定散二善——要门,它就有“通意”,跟普通的教法有共通的地方,也修定善,也修散善。
但是,念佛非定非散。念佛,你说定善,它不是;你说是散善,它也不是。它是弥陀本愿救度。定善的根机当然可以念佛,散善的根机也可以念佛,定机、散机念佛都可以平等往生。念佛是往生正定之业,非定非散,超定超散。
“别意弘愿”有多种特别:
(1)摄机特别
弥陀本愿救度,凡夫为本,以下根之人为主要对象,上根之人为辅助对象;其他法门是以善人、上根利智为主要对象,下根罪人为辅助对象。
(2)行法特别
专念弥陀一佛,有别于定善散善种种修行来回向。
(3)利益特别
下劣凡夫,专称佛名,可以到极乐报土成佛,这个利益超越一般法门。
有这种种的不同,叫“别意”,特别。特别就特别在阿弥陀佛的本愿。印光大师直接说为“特别法门”。
5.《观经》·《大经》
要门,表面来看,主要是《观经》的思想,所谓“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弘愿,主要是《大经》的思想,所谓“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当然也说明:在《观经》这部经之内,是以《大经》阿弥陀佛的本愿作为根本的法理依据。
6.定散·念佛
在修持方面,要门是修持定善和散善;弘愿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在修行方面,有定散和念佛的差别。
如果我们念佛,把它当作息虑凝心的方便,当作废恶修善的手段,这样想虽然也是念佛,但是印光大师说,是“以横超法,作竖出用”,你没有乘上佛的本愿力,你是把念佛当作修定善和散善的手段,落在定散二善的观念里面了。
7.回向·不回向
要门说“回斯二行”;弘愿直接乘佛愿力,不说回向。
定散二善,一定要回向。定散二善如果不回向,决定没有往生的道理。五戒十善、种种禅观修法,本来的因果不是导向极乐世界的。就像一部车,本来是到南京的,现在我要去北京,那当然就要调转过来才能去北京。
可是念佛不一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到阿弥陀佛那个地方去,如是因,如是果,不存在回向不回向的问题。愿生极乐世界的人,只要专修念佛,即使不再单独回向,也自然成为往生之业,因为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到阿弥陀佛那里,就到极乐世界去。
修别的法门,诵经,念咒,各有其感果的功能,若不回向,就不能得到往生的结果。
“回向”就是迂曲的法门,“不回向”就是直达的法门。弘愿——专修念佛是乘直达车,要门定散回向是走迂回的道路。
8.求生·得生
要门说“求愿往生”。弘愿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
“求”是盼望,“得”是得到。
“求生”和“得生”,这就不一样了。“想成功”和“成功了”,会不会一样?两回事嘛。
要门的作用主要在发起求愿往生的心,要门本身能得到往生吗?不能!往生靠的还是佛力,必须进入弘愿,才能得到往生。所以要门是方便,说要门是为了归于弘愿。
《观经疏·玄义分》专门列出“得益门”,就是为了说明得益唯在弥陀本愿。又说:
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9.不定·决定
弘愿是往生正定之业,“实时入必定”,决定往生,无任何不确定性;要门回向有不确定性,若归附弘愿,具足三心,即得往生,否则不能往生。
10.唯善·善恶
在摄受根机方面,有“善机”和“善恶根机普遍摄受”的差别。
要门,要么修定善,要么修散善。定善,息虑凝心,这个要求就很高了;若不能修定善,至少要修散善——废恶修善,这样才可以“回斯二行,求愿往生”。
如果你定善也没有,散善也没有,回向什么往生?回向你的恶业吗?那不可能。所以,要门摄受的是善凡夫,修善业的众生。
弘愿不一样。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善凡夫当然可以靠弥陀本愿救度,恶凡夫更要靠弥陀本愿救度;恶凡夫靠弥陀本愿救度,善凡夫还是要靠弥陀本愿救度,所以说“一切善恶凡夫”,无一遗漏。摄机广大,不择众机,这是弘愿的超胜之处。
11.不遍·遍揽
前面说“虽可教益多门,凡惑无由遍揽”,这是讲圣道门。圣道门虽然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是凡夫罪障很深,惑业很重,释迦牟尼佛虽然开了八万四千法门来利益众生,还是有很多众生遗漏了,不能通通包揽。
要门虽比圣道门广泛多了,但是,仍然是以善众生为对象,仍然会遗漏罪业众生。
可是弘愿就不一样,十方众生无一遗漏,遍揽无余。
12.自力·佛力
要门,修行靠回向自己的定散二善,多少带有自力。
弘愿,专称弥陀名,完全靠佛力,所谓“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
自力跟佛力怎么能比呢?
要门能不能往生?能。要门能往生,弘愿更能往生。
要门往生,靠的是定散二善之力吗?不是,不论定善、散善、念佛,只要往生,靠的都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
13.虽说·直说
要门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不过,释迦牟尼佛讲要门是“虽说”。“虽说”就是有委曲,就不是他正直想讲的。
而弘愿呢,是直接要说的。所以,有“虽说”和“直说”的差别。
14.方便·正直
定散要门是“虽说”,“虽说”就带有方便。
弘愿是“直说”,就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就舍掉方便了,就直接讲了。
释迦牟尼佛在《观经》里很委曲,到最后结尾才敞开心门,露出真实——“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就是弘愿。他不讲那么多了,定善、散善不讲了,正直舍方便,单独讲念佛。
15.小益·大益
“小益”是小的利益,“大益”是大的利益。定散二善如果回向求生,也能往生。不过,往生到哪里呢?
极乐边地。根据《无量寿经》所讲,“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宝宫殿”,在莲花胎里五百岁花不开,不能见三宝,不能供养诸佛菩萨,不能听经闻法。
而专修念佛直接到报土,花开见佛,利益更大。
16.顺机·望佛
“望佛”就是“望佛本愿”。释迦牟尼佛讲弘愿,心中看向阿弥陀佛那一边,阿弥陀佛那一边当然是真实的。
讲要门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是顺着韦提希夫人的根机来讲的——“顺机”。
一个是“望佛本愿”,一个是顺机的凡情,那就不一样了。
17.本愿·非本愿
要门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弘愿、一向念佛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18.佛意·非佛意
专修念佛正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所谓“意在众生”。
定散二善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是方便意,不是真实意。
19.本怀·非本怀
释迦牟尼佛的本怀就在于让一切众生专修念佛,乘佛本愿得生极乐,不要迂回杂行杂修而往生不定。
20.付嘱·不付嘱
释迦牟尼佛讲完《观经》,最后不付嘱定善十三观,也不付嘱散善三福,单独付嘱弥陀名号,“持无量寿佛名”,这是弘愿。
21.杂多·专一
定散二善,行法种种,杂多不一。
弥陀弘愿,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专一不杂。
22.能赞·所赞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说定散二善呢?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说:“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讲定散二善,是为了证明、赞叹阿弥陀佛依正二报功德庄严,发起我们欣慕向往的心,愿求往生。怎么去呢?仰仗彼佛弘愿,专称彼佛洪名。
以定散二善来赞叹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赞叹阿弥陀佛的本愿,是故要门为能赞之教,弘愿为所赞之行。
23.能标·所标
善导大师又说:“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标”是标指,如路标,指明方向。定善和散善,像是一个指路牌,指示的方向是“专称弥陀名号”。定散为能标,念佛为所标。
24.能入·所入
如房门为入房之门,要门即入要之门。这个要是什么?《观经》最后,阿难问:“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世尊答以“持无量寿佛名”。所以,“要”指的就是念佛。要门,即是进入念佛的门户。世尊通过定散二善,引导众生进入专修念佛,故以定散二善为入念佛之门,称为要门。
以定散为能入之门,念佛即是所入之要。
五、要弘分判的现实意义
这样说起来,要门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引导,弘愿才是释迦牟尼佛的真实本怀。所以,到《观经》结尾,释迦牟尼佛就把要门搁到旁边,“废”,废舍要门,不讲了;然后“立”,确立弘愿,专修念佛。
了解这样的教理,我们就不会糊涂,也不会谤法。
要门是方便,是引导进入真实的,在众生根机成熟之前,是肯定不能少的。“读诵大乘”本来就是《观经》所讲的,“读诵大乘”对调化我们的根机是很有实际作用的。如果不了解苦、空、无常,不了解极乐净土的庄严,不了解成佛的殊胜果报,就发不起求愿往生的心,你想念佛都念不了。所以,方便导引必不可少。
但如果这些都通过了,你就可以一向专念了。
摘自《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左边 是客户想要的,右边 是我认为更好的。你更喜欢哪张呢?商业修图不能固执己见,一切以客户为导向。所以你不需要去和客户争论哪个更好,而只需要达到客户的要求,有时候你也可以提建议(当然只 少数客户会采纳)。商业摄影、商业修图为什么要加上商业两个字?一方面它属于商业领域,二是为了显得更“高(装)端(逼)”[二哈]。其实更重要的意思是谁给钱听谁的[黑线]。不过像韩雪这种美女,不用修就已经很漂亮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比较遗憾的是,之后不能通过它每年给恋面对面过生日了( •̆ ᵕ •̆ )◞♡介绍一下最近买到的比较喜欢的东东,大部分都是这次日本旅行中去专柜佛系摸回来的(上
  • ”也许是旧社会的观念的复制,认为母亲或者女人就应该为了家庭,为了子女牺牲自己,奉献自己。如果男女双方获得的幸福,是通过女性过度牺牲(无论牺牲的是她的事业、学业、
  • 叶倩对自己的生日一点都不上心呢,倒给我省事不少,哈哈哈\(//∇//)\王逸宁陪我出门的呢,但是我早上还跟他闹脾气,觉得他不喜欢跟我出门…我可真是一好作的女的…
  • !!
  • 徽章绝版 购买不到 不要问了 宁波场俺会送一对儿给他俩 抽中也算拥有蒸煮同款啦哈哈哈 再高亮!半贫半富半足安,半智半愚半圣贤。
  • 40  最后一个道理其实是悖论,就是无论你听过再多的道理,当你没有经历过一些事情或者心智没有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你是不会理解这个道理的。4  一个人明白自己能做
  • 【今日分享】108颗佛珠的含义之第九十九颗--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有钱的给你物质,有时间的
  • 该醒醒了,你想要的关怀不会有,利益和你,你次!父母和你,你次!姐姐们和你,你次!女儿和你,你次!可知人心多可怕,你期待的那些美好,是别人的、跟你没有关系。。你现
  • 【#RAINBOW#十周年计划公开特别单曲“OVER THE RAINBOW”】这次单曲从企划开始到回归内容,所有部分都由RAINBOW成员制作,为了报答粉丝们
  • #冉语优[超话]# 啊啊啊啊啊太太的歌词入坑的! 好早之前就喜欢 丹心鉴 的词 后来也很喜欢 明月如霜这首歌 昨天听到丹心鉴 还跟室友说这个词我好喜欢
  • 这都是看在你大伯的面子上,你别不知道好歹了……”  王氏这几日既要照顾自己断腿的丈夫,又要为多用了家里钱,不时被婆婆刁难,早就累得快要支撑不不去了。  “灵儿,
  • 说好的那个来了! 对一个肤质不好的人来说,护肤差不多是一辈子都要注意的重大事业。十几岁时仗着自己年轻所以没有太重视护肤问题,高三时作息不规律连洗脸也草草了事,
  • 左手一只魔力转运猫,不仅可以播放动人音乐还可以转出好运连连,#圣诞吸只愿望猫#,学一学今年圣诞季最潮的许愿标配姿势吧~有圣诞老人和哆啦A梦的双重加持,赶走所有不
  • 朋友,需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與有品味,人品好的人相處才能提高自己。人要善良,但更要有尺度,還要辯得清是非,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朋友,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付
  • 一共新出了6个色号 分别是肉桂小熊 经典的红棕色唇釉浆果小熊 秋冬必备的血浆色姜饼小熊 暖调的炼瓦橘色苹果小熊 成熟的红苹果糖果小熊 温柔的玫瑰豆沙甜酒小熊 玫
  • ”(这句我怀疑品牌方爸爸是看了杨姐的毒叔采访)“努力、独立、坚韧,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大女主,由内而强,炼就骨气女人。喜欢杨幂不仅仅是因为她华丽的外表,更多的是她娴
  • 7日早上去殡仪馆办好手续火化,让他体面地走了,见了他在棺木里的最后一面,很祥和,只不过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脑海,见过尸体,也见过解剖,见自己亲人的是第一次,以后再
  • 作为本田特有的问题,日本中西汽车产业调研公司的代表中西孝树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效率低下的情况下推进扩张路线”。作为本田特有的问题,日本中西汽车产业调研公
  • 第二届北部湾城市运动会期间,将有来自广东省湛江市、阳江市、茂名市,海南省海口市、儋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崇左市和玉林市共10个城市160
  • 这几天简直幸福的像梦一样,天天晚上一起回家,我在一起看电影,刷抖音,一切都让我幸福的觉得不真实,真希望这样的日子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没有尽头,自从上次吵完架你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