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悟透这3条处世天规,福报不请自来!

《道德经》虽然仅仅五千字,却是经典中的经典,充满了人生智慧。今天我们分享经中所讲的三条天规,能够悟透这三条道理,并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福报定会不请自来。

一,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十三章》

我们之所以患得患失,充满烦恼,就是因为把这个身体错当成是我,太注重这个身体了,用佛教的话讲就是身见,如果能放下身见,就没有什么可忧患的了。

古人经常说:“身外之物,何足挂齿”,尤其是在性命攸关的时候,无论多少财富他都可以放弃,只要能活命就行,毕竟那些都是身外之物。所以对一般人来讲,最注重的其实就是自己的生命,就是这个身体。

那我是什么?就是这个身体吗?答案是否定的。比如我们得了重病,需要截肢或者摘取某些器官才能活下去的时候,也会听从医生的意见,那失去这些肢体和器官后的我还是我吗?还是我呀,可见这个身体并不是真我,“我”只是在这个身体里住着,身体只是“我”的房舍而已。

但我们往往都把身体当作是我,为了保护这个色身,为了照顾这个色身,我们操碎了心,并由此引起无边的忧患与烦恼。如果我们能够放下身见,不再执着这个色身,寻求生命的更高意义,我们的人生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二章》

《易经》上讲:“一阴一阳之谓道”,有正的,就会有反的。人只要树立一个美和善的标准,就必定会同时产生丑和恶的概念,这就已经不和谐了,失去美和善的意义了。

有了善和美的标准,就会有分别,那些不符合标准的,就会认为是恶和丑,然后就有执着,就会排斥,从而让人产生无边的烦恼和痛苦。其实善恶美丑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对善恶美丑的标准也都互不相同,那你不能说这个是对呢,那个就是错误的,这样就太执着了。

比如古代某些时期的女性是以丰满为美,而现在的女性却是以瘦骨为美,此一时彼一时,也许过些年,人们又会以胖为美,这也说不准,如果因此而产生烦恼,就太不值得了。所以为人处世,不要太标准化,要因地制宜,入乡随俗,活学活用,人生过得才会轻松自如。

三,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二十二章》

少取往往多得,贪多反而令人困惑。有时候追求的太多,拥有的太多,未必是好事,反而烦恼和痛苦变得更多,还不如简简单单,所以修行人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问越多,明白的道理越多,生活反而会越简单,欲望越来越少。

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可能听过:

清末民初时期,有一个山西商人,非常有钱,但每天总是要忙碌到深夜,好不容易躺下了,还睡不着,所以很痛苦。在他家的高墙外面,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夫妻俩靠卖豆腐脑为生,每天一早就起来磨豆浆、做豆腐脑,有说有笑,虽然很穷,但过得很开心。

这位富商的太太就说:“老爷,看来我们太没意思了,还不如隔壁两口子,虽然穷,但是活得很快乐呀!”富商就说:“这有什么难,明天我就让他们笑不出声来”。于是就拿了一锭金元宝丢到墙外。

正在做豆腐脑的两口子捡了金元宝,以为是天赐横财,豆腐脑也不做了,悄悄拿回家,也不敢笑,也不敢大声说话了,放到哪里都感觉不保险,总怕别人知道了。

第二天,两口子开始商量,这下发财了,就不用卖豆腐脑了,想先买套房子吧,又怕别人怀疑钱是偷来的,想做大生意吧,又不知做什么。两口子商量了三天三夜,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晚上觉也睡不踏实了,生怕金子丢了。到了第三天,富商对太太说:“你看怎么样?她们不说不笑了吧,就这么简单。”

所以说,凡事各有利弊,并不一定是越多越好,多有多的烦恼,少有少的快乐。不仅是物质,知识也是一样,知识越多,烦恼就越多,古人说“大道至简”,这才是真理。

转自龙英知府:
不是靠天上掉金子招牌而获美誉而来,
不是靠键盘口水自我标榜而流连忘返。
靠的是一拳一脚的千锤百炼,
靠的是身经百战的沙场历史战绩,
靠的是比常人难以承受的毅力和决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年运动会上夺人眼球的强势闪耀,证明着在960万平方公里这块土地上,存在着这么一批最杰出的年轻一代。
当然,我们的目标还志不在于此,而是星辰大海。
请再给我们一点点时间,成为彻底意义上的地表最强吧!!
中国,龙队跆拳道示范团。
不赶什么浪潮,也不搭什么船,我们自己有海。[拳頭][拳頭][拳頭]

论诗的形象

罗伯特·弗洛斯特

对哲学家而言,“抽象”早已是老生常谈了。然而,在我们今天的艺术家手里,它倒还像是个新鲜玩意。诗歌的特质,难道我们(诗人)就不能自己定义一个吗?我们头脑里也许有,可是,如果不拿出来实践的话,想法就会在脑子里僵死。所以说,实际的创作才应该是我们毕生的志业。

假设只有人文主义者才重视:一首诗的关键只在于它传达的声音。声音是矿石碓里的金子。现在,我们要把声音单独提炼出来,扬弃那些剩下的渣滓。经过这样不断的提炼,我们最终会发现:原来,写诗的目的是要让所有的诗都呈现出它们各自独特的声音;而光有元音、辅音、句读、句式、词句、格律这些资源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借助语境-意义-主题。这才是丰富诗歌声音的利器。在辞章上能做的工夫也就这些了。格律也一样——特别是我们的英语,其实就两种格律,谨严的抑扬格和宽松的抑扬格。古人虽有多种可供遣用,但倘若谐调音韵全都靠格律,那还是于事无补。我们的某些格律家,有时为了让一句诗听起来不单调,竟然会把好好的一个短母音从整个音步中拿掉。如此死拽硬拗,看了实在叫人痛心。其实,要让声音和谐,活泼泼、有意义的语调倒是能打破一般的僵硬格律,因为前者的运用范围可以说广阔无限,而后者可变化的余地却并不太多。话又说回来了,诗歌不过是另一种表达的艺术,可以有声,也可以无声。但有声的或许比较好,因为更为深刻,经验的基础也更为宽广。

接下来,就有一个声音表达的自由度问题。让我们再假设:表达的自由度跟声音旗鼓相当,同样有资格构成诗的主要部分。如果音调是自由的,那就算诗了。接下来,我们现代抽象主义者面对的问题就是,要让这种自由变得纯粹,要自由自在,但不要杂乱无章。(在这个问题上,)平常不守成规的我们反而会变得很乖,会任由散乱的各种丝绪牵着我们走,又会像炎热午后的蚱蜢一样,东窜西跳,漫无目标。这时候,只有诗的主题才能让我们安定下来。格律这么机械的东西怎么会产生丰富的音调,这是一个谜。同样,既要保持诗的自由度,又要完成主题的表达,这也是一个谜。

诗本身应该很乐意为我们来揭开谜底。诗歌创造形象。这形象始于愉悦,终于智慧。就像爱情一样,没人会真的以为那欣喜的感觉会是静止不动的。开始,它是一种愉悦的情愫,偏向于冲动。写下第一行以后,诗就有了方向。然后,便是水到渠成的一行接着一行。最后,在对生命的一点澄清中结束——倒未必是什么大不了的觉悟,像教派赖以建立的那种,而只是对混沌一点暂时的遏制。它有收场,有一个结局,虽然无法预见,但从最初的情绪和用来表现它的意象那里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没错,诗就是源自那最初的情绪。倘若意在笔先,把诗里面最精彩的部分留到最后,那它就只不过是一首炫技的诗,完全丧失了诗味。诗一路走,一路找寻它自己的名字。最终,它会发现有绝妙的东西在等待着它,在某个伤感却又包含智慧的语句里——就像饮酒歌那种悲欢交集的感觉。

作者不含着泪写,读者就不会含着泪读。写的人既然没有惊喜,读的人也绝不会觉得有趣。对我而言,那最初的愉悦就是突然间回忆起似曾相识的东西而感到的惊喜。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好像我是从云端落下来,从地里冒出来的。先是一种久别重逢的欣喜,接着便是往事的逐一浮现。一步一步,那惊喜不断地增大。而其中最能为我所用的印象,好像总是那些我以前不曾意识到,也因此未加注目的。结果,我们总是像巨人一样,把过往的经历奋力扔到自己的面前,作为迈向未来的铺垫。有一天,我们去别的地方,也许正好会途经此处。路线要不是笔直笔直的,才更有意思。我们都喜欢手杖曲中有直、直中带曲。现在,用精密仪器把直的东西弄弯,在过去则是靠手和眼睛。

我知道为什么合乎逻辑的自由会比紊乱的自由来得好。然而,逻辑是向后看的,它出现在事情发生之后。但诗却要像预言一样,必须是预先感知的,而不是事先就看到的。必须是一个照见,或一系列的发现,这在读者如此,在写诗的人那里也应该如此。如果诗的材料能够在诗里面活动起来,并且能够超越时空、先前的联系,超越除内在联系以外的一切因素,建立起新的关系,那么这些材料就是极大自由的。我们总喜欢空谈什么自由。不到十六岁就不许离开学校,我们管这叫自由(免费)教育。以前的那些民主观念我现在已经不坚持了,我同意给下层阶级自由,把他们完全交给上层阶级来照应。对我来说,政治自由什么也不是。反正我左右消受不起。我想要给自己保留的只是我个人运用材料的自由——即当我生活中历经的一切大混乱发出召唤的时候,希望我的身心都能随时地响应。

学者和艺术家在一块儿,常常因为搞不清分歧究竟何在而懊恼。两者都运用知识进行工作。可是我怀疑,他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获取知识的方式。学者沿着一连串的逻辑推理,得到严谨而全面的知识。诗人的方式则要 “潇洒”得多。书里书外都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他们并不执著在哪一点上, 而是会像穿过草丛时那样,任由四周的刺果子往自己身上粘。其实这第二类的知识,在自由不拘的机智与艺术里面更派得上用场。学童可以把他从学堂里学到的东西,跟你一五一十、按部就班地说出来。艺术家则是抓取时空里某一已有的因素,然后干净利落地把它放到一个全新的序列里去。

我的这些想法,一般新青年会误以为有多大的创意。其实,倘若果真如此,恐怕我早就跟着死心塌地地鼓吹什么激进主义了。不过,我倒真盼望咱们这个国家能再多些创意和闯劲。对我个人而言,一首诗,像我说的,能够“始于愉悦,终于智慧”,这种清新的气质就算是创意了。诗的形质是跟恋爱一样的。好比火炉上放块冰,它自会逐渐消融。诗一旦写成可以修修改改,但写不出来却不能滥捶、强扭。一首诗最可贵的特质就在于:它有自己的运行轨迹,而且会带着诗人一起跑。把下面这句话读个一百遍:金属永远保有它的气味,诗也永保它的清新。惊喜中发现的意义,一旦展开就决不会消失。

Tommyleea 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9.“你敷衍的那么明显,我怎么会不理解。”10.“无所谓,我喜欢我的糟糕。
  • 浮世里,是一枕大梦,小舟畔,是一江星河,总叹人生的不如意,悦人太多,鲜能悦己,常谓世事总无常,大笑过后,满心凄凉。浮世里,是一枕大梦,小舟畔,是一江星河,总叹人
  • #锦鲤跃浪,奔赴梦想# #博鱼品牌# 体育快讯【京多安:我的双臂已经准备好再举起两座冠军奖杯了】5月25日讯:京多安表示:“帮助俱乐部赢得英超联赛三连冠是非常特
  • 3、接送考生的家长,请自觉服从交警指挥,有序行驶和在指定的地点停放,同时请开车送孩子的家长及其他车辆做到“即停、即下、即走”。行程路线:淇澳岛→广东珠海淇澳→担
  • 如今,人空瘦,海棠落琼眸34、所谓伊人,在水一方35、山河远阔,人间星河,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36、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负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
  • #岑先生[超话]# 早上听完晚风下的玫瑰,在路上一边开车一边流眼泪,内心忍不住的os:我一时真的分不清上天是心软还是心狠,说心软吧或许是因为看到姜愉之身边唯一的
  • 出发修炼~谢谢老公又照顾了我两天[鹰眼]:我煮好了,你自己端出来。:不用:你怎么还没端出来(一边说一边帮我端):我在找湿纸巾阿,弄在碗身:我就是你的湿纸巾听到吃
  • 那时候,矿办公楼大院里、矿办公大楼对面的招待所院后,处处都种满了夹竹桃,矿区灰尘很大,红色的花朵和绿色的叶子蒙上灰尘,蔫头巴脑的,提不起精神。意思是,“那个救了
  • 但想想如果放在我的朋友身上,我是完全能接受对方像我这样的脾气的,但是自己就觉得不行 仔细想想也无所谓了,懒得再去改什么心态了,我就是当代活菩萨(安安评)如下没有
  • 今天,乌克兰部队几乎在整个前线都以小规模攻击俄罗斯领土,目前它看起来更像是一场全面的战斗侦察,目的是检查而不是防御俄罗斯武装部队,但有​​可能在整个战区范围内
  • 【2023年第三届江门市小学生现场阅读写作大会总决赛即将举行】4月以来,一连8场高水平的阅读写作初赛在全市小学掀起了一股阅读热、写作潮。详情请点击→【2023年
  • 2.因着相同的身世、更甚的才情、被夺去的关注,湘云少不了对黛玉的“误解”不着分寸的玩笑话没少开,但黛玉这时却展现了极大的宽容,对于这些玩笑,她要么是沉默以对,要
  • ”中介们说,一个晚上已经收到了不少人的咨询,主要还是来求证真相的。”“这套房源平台上没有,连内网也没找到。
  • 我们正在为你加油,你是否听见了我们衷心的呐喊?困难和胜利都在向你招手,去呀,不要犹豫,快去扳倒困难,快去篡夺胜利,相信你会送给我们一个汗水浸湿的微笑。继续前进,
  • 8、“你这个害人精害我越来越离不开你”。5、“你喜欢水吗喜欢啊那你已经喜欢 70%的我了”。
  • 21岁的这一年,我一个人从南京飞到大连,临飞前几天查各种攻略,生怕误机或发生其他乌龙事件,给自己的旅途带来不好的体验。 北京Day 1-2023.6.3-天坛早
  • 这个你这样子,用观想,老师莲子是白色的,入肺嘛,介绍完了,就已经入肺了。味道很甘,甘淡利湿,我们身上都会有些湿的累积,很正常,你怎么控制呢,我请问你,湿怎么来的
  • 但请你记住:关注你的人,看的不是空间,而是你的世界;在乎你的人,读的不是文字,而是你的心情;真正心里有你的人,无所谓距离,无所谓时间,牵挂一直都在;真正懂你的人
  • #书展漫游##活动预告# Blossoming 绽放 ——Frances Lincoln儿童出版40周年纪念画展Frances Lincoln女士于1983年创
  • 5、“你喜欢水吗喜欢啊那你已经喜欢 70%的我了”。8、“你这个害人精害我越来越离不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