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杖的功用与表法意义

锡杖为比丘十八物之一,
是比丘行路时应当携带的道具。

在禅林中,
锡杖有一定的功用与表法意义。
  
“ 锡杖 ” 的得名
是因为振动锡杖时有
“ 锡锡 ” 之声。

锡杖又称为智杖、
德杖。

《 锡杖经 》曰 :
“ 佛告比丘 :

汝等当受持锡杖,

所以者何?

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

又名智杖,
彰显圣智故。

亦名德杖,
行功德本故。

圣人之表帜,
贤士之明记,
道法之正幢。”
  
对于比丘持锡杖的缘由,

《 大比丘三千威仪经 》有云 :

“ 一者为蛇虫故,
二者为年老故,
三者为分卫故。”

对于锡杖用来驱遣蛇、
毒虫等物的功用,

在《 四分律 》卷五十二说 :

“ 诸比丘道行见蛇、
蝎、
蜈蚣、
百足,

未离欲比丘见皆怖,
白佛。

佛言 :
‘ 听捉锡杖摇。’”

这是说佛陀在世时,
有比丘行于路上时,

见到蛇、
蝎、
毒虫等物,

心中恐怖,
甚至有比丘被咬伤,

于是佛陀说,
应做有声的锡杖来遣散毒虫。
  
锡杖还可作为年老、
病弱者扶身之用。

锡杖还具有警觉施主,
防身之用。

如《 毗奈耶杂事 》云 :

“ 苾刍乞食入人家,
作声警觉,
拳打门扇,
家人怪问。

佛言 :
‘ 应作锡杖。’

苾刍不解,
佛言 :

‘ 杖头安鐶,
圆如盏口,
安小环子。’

摇动作声而为警觉。

狗便出吠,
用锡杖打。

佛言 :
‘ 不应以杖打狗,
应举怖之’时
有恶狗,
怖时嗔剧。

佛言 :
‘ 取一抄饭,
掷地令食。’

至不信家,
久摇锡时,
遂生疲倦,
而彼家人竟无出问。

佛言 :
‘ 不应多时摇动,
可二三度摇,
无人问时,
即须行去。’”
  
由以上经文可知,
锡杖的设立,
不仅为驱遣害虫,

或特为年老者扶身之用,
也可作为比丘乞食时用以警觉施主之用。

经中特别指出,
比丘在乞食时,
若施主家有狗吠,

锡杖也可以用来防身惊吓狗子,
但不可用锡杖打狗。

如果狗吠加剧,
则可以从钵盂中取饭令狗食用。

狗吠之危即可化解。
  
锡杖通常由锡、
木柄、
二三部分组成。

锡是杖头,
成塔婆形,
附有大环,
亦悬数个小环,

摇动时,
则发 “ 锡锡 ” 之声,
故锡杖又称有声杖。
  
古代僧人到诸方参学行路时,
一定要手持锡杖,

禅林中因而称为飞锡、
巡锡。

在《 景德传灯录 》中
记载隐峰禅师有名的飞锡故事,

隐峰禅师冬季居住于衡岳,
夏日居止于清凉山。

在唐元和年间
( 806 - 820 ),

禅师登五台山,
出淮西时,

恰巧遇到吴元济阻兵违拒王命,
官军与贼人交锋,
打得不可开交,
未决胜负。

禅师心想 :
“ 我应当去解除其祸患。”

隐峰禅师于是掷锡于空中,
飞身于两军上空,

两方将士看到禅师飞于空中,
无不惊讶得张大了口,
相互争斗的心当下熄灭。

隐峰禅师显示神通之后,
担心有以神通惑众的嫌疑,

于是来到五台山,
于金刚窟前入灭。

另外,
古代禅林中,
若有高僧在一处止住,

称为住锡、
挂锡。
  
在古代禅林中,
锡杖还常作为禅师求法悟道的助缘。

《 六祖法宝坛经 》云 :

“ 永嘉玄觉禅师来参,
绕师三匝,
振锡而立。”

玄觉禅师拜见六祖惠能禅师,
围绕禅师转了三圈,
然后将锡杖卓地。

惠能禅师说 :

“ 夫沙门者,
具三千威仪,
八万细行。

大德自何方而来,
生大我慢?”

玄觉说 :
“ 生死事大,
无常迅速。”

惠能说 :
“ 何不体取无生,
了无速乎?”

玄觉回答说 :
“ 体即无生,
了本无速。”

惠能说 :
“ 如是!如是!”

玄觉于言下悟道,
然后具威仪礼拜,
一会便告辞。

惠能禅师留住一宿,
故称 “ 一宿觉 ”。

玄觉以锡杖卓地的动作向惠能展示了自己的对禅的悟解,

试探惠能如何开示。

在经过惠能禅师的印证后,
玄觉方才心悦诚服。
  
依锡杖的不同形状,
也象征不同的意义。

《 锡杖经 》中说 :

锡杖有三錞,
代表忆念三涂苦恼,

则修戒、定、慧;

念老、病、死三灾,

则除贪、嗔、痴三毒等等。

而四股者,
则是断除四生

( 胎生、
卵生、
湿生、
化生 )之轮回,

或表苦、集、灭道四谛。

善恶篇(二)——随缘行善,不执功德而养慧命

原创 清光玄明

行善有两种:

一种是你为了自己的福报功德而为之。

一种是你为了他人的因果而为之,所随为众生之缘。

显然,真正的行善指的是后者,因发心决定一切。

为何说只有随缘行善可养慧命?因为当你纯粹地发心利益他人时,你完全跳脱开了个人的利益,局限而狭隘的小我信念模式亦在顷刻间随之消散。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二元意识趋向于向一元转化。你站在比平常更客观、更全面的角度,去思考并决定如何做是真正随众生的因缘而施善;在这样的过程中,个体意识回归整体,合于道。无所住,无所执,故能升起真正的庄严清净菩提心。而菩提,即是觉悟、智慧的意思。

拿捐款举例。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捐了一些钱财之后,便大肆宣扬,又是拍照发朋友圈,又是发布到网络平台,甚至还有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他(她)捐钱了。这种心态和做法,是属于世间法的布施,是有漏的布施。因为非但没有淡化心中的小我,反而还加重了我执,并不是修行所倡导的布施。

倘若是随缘捐赠,完全站在利益他人的角度上时,考虑的侧重点一定是:捐什么物资对方最受用,如何确保钱财安全无误地送达受赠人,诸如此类。而并不会去想,要怎么做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捐赠了。

那没钱可以行善吗?

当然可以。在布施的善法中,除了财布施,还有生命布施、无畏布施和法布施。

生命布施也叫“内财施”,即以自己头目脑髓,以至整个色身施于众生,如释迦如来在因地中行菩萨道,曾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等。在当代社会,比如无偿献血,或捐献器官以救死扶伤等即属于此类。

无畏布施是属于精神力量的布施,是指在众生身心不安、恐惧、害怕时能够帮助他,消除众生的恐惧心理,以仁爱慈悲使众生获得安全感。给予苦难者以精神上的慰藉,使他远离恐怖畏惧;或者自己持戒忍辱,不侵犯他人,使对方免于畏惧。譬如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使众生远离怖畏,便是施无畏。

法布施,即以清净心为人宣说正法,令闻者得法乐,资长善根之功。

很多时候修行人不必刻意去找善事来做,生活中随处都可利益他人。

就拿生活中关系最密切的人来说。有些人孝敬长辈,是拿钱来解决。实际上这种做法的本质,只是为了自己的心安,觉得从道义上能说得过去。倘若站在长辈的角度去想,他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仅仅是钱财物品吗?实则不然。如若你真能用心去体会,你必然会感知到,他们因年老体衰,常会在独处时感觉孤单甚至害怕。而你付出时间去陪伴他们,哪怕只是拉家常说些宽慰的话,往往更能化解他们内心的不安和忧虑苦楚。这也是一种无畏布施。如果你连亲人都无法随缘行善,又如何真正做到恒顺众生之缘呢?

再比如说,当你看到一位同修,在修行的心态和认知上出了一些偏差。于是你想帮助他,便明确指出他的问题,告诉他应该怎样。这看似是一种法布施。但你往往会发现,他似乎非但不听你的,反而容易生出一些更重的抵触情绪。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你还是并没有完全站在对方的因缘以及更高的视角上去考虑,还是夹杂着自我的局限认知。要知道,每个人觉悟的机缘都不同,大家都需要去切实承受因果而受道之慈悲度化。真慈悲,不是眼里容不下“错路”,而是允许对路错路都是必经之路,路本无对错,唯有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如此,你方能知道如何做才是真正利益到他。在他困顿迷失时耐心陪伴,当他自我反省觉悟时给予指点。这才是随缘法布施。

善之于慧,是一种滋养和孕育。当你试着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切实升起随缘利益他人之心时,你会发现,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一些变化。渐渐的你会明白,看似是你在向众生布施,实际上是众生给了你一个布施的机会;看似是你在行善,实际上是众生在帮助和成全你以布施之举淡化我执、提升慧力。这便是福慧双修,悲智双运。

若随缘,则无德可执。只要把利益的最终落脚点放在众生而非自己身上,也就没有什么可住可执的了。随缘了业,德因道显;无贪无求,清净为之。

- The End -

《楞严经》金刚前心一至五地菩萨
(第一百八十一段)#初地至五地名金刚前心菩萨#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净极明生:名发光地。明极觉满:名焰慧地。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一、金刚前心初地菩萨:住欢喜地
初地菩萨是金刚前心五菩萨位中的第一位,金刚前心五菩萨位与金刚后心五菩萨位,只有级别的不同,而其所证之金刚心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从初地到十地的菩萨都证得了不生不灭,永远坚固的无上道心,这个无上道心就是金刚心。所以,不论金刚前心五位或金刚后心五位,都统称名金刚心菩萨。大乘四加行圆满了,就证入金刚心菩萨初位。
佛说:阿难!四加行成就后的善男子,于大菩提(大乘觉智)善于通达,本觉与如来法身相通,尽入佛的常寂光境界,此即菩萨初地:名“欢喜地”。
《华严经》说:”菩萨住欢喜地,成就多欢喜、多净信、多爱乐、多适悦、多欣庆、多踊跃、多勇猛、多无斗诤、多无恼害、多无瞋恨。“菩萨得此十多而生大欢喜,是因为菩萨在此地已见无生法忍,永远断除了异生性,也就是永远脱离了六道中时而三善道、时而三恶道的异相轮回性,即便是再来世间度众生,可以化身示现,并无生死之苦,有缘则来、缘尽则去;生死自由、来去随缘,非常自在。所以菩萨生大欢喜,所住之处为实报庄严土:名欢喜地。
菩萨在此地将得到诸多的真实利益,能于一念之间,得上百种三昧、亲眼见到一百位佛、并能了知一百位佛的大神通力、能震动一百位佛的国土世界、能顺利通过一百位佛的世界、能以自身光明遍照一百位佛的世界、能教化一百个佛国世界中的所有众生、能在这些世界里随意延长生命一百劫、能知前后际各一百劫中的一切事、能入一百种微妙法门、能示现一百个化身,于一一身能示现一百个菩萨作为自己的眷属。
若是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则远远超过这些数,如果用一百劫、一千劫、一百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的时间都不能数知。“那由他”是无量数的意思。以上即是初地菩萨所修所证,所得功德妙用之略说。菩萨于此位:断第三十一品根本无明。
二、金刚前心二地菩萨:住离垢地
佛说:一切菩萨、缘觉、声闻、天人、人类、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此九法界众生,同性同生:意思是人死后还是变人。同性异生:意思是人死后变为其它六道中众生。异性同生:是从其它道转变为人。异性异生:是在其它道死后还是变为其它道众生。这九法界众生,种性虽异,皆入同一心性,同一心性即是佛性,离此同一心性,同性亦灭,菩萨通达此理,即入第二地菩萨位:名“离垢地”。
《华严经》说: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何等为十?所谓:正直心、柔软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菩萨住离垢地,以持戒修十善业道,得戒波罗蜜而成就,将得到诸多的真实利益,能亲眼见到很多很多的佛,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如是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能于一念之间,得到一千种三昧、见到一千位佛、知道一千位佛的大神通力、能震动一千个佛国世界、能自在示现一千个化身,于一一身能示现一千位菩萨作为自己的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则远远超过这些数,如果用数百劫、一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都不能数知。以上即二地菩萨所修所证,所得功德妙用之略说。菩萨于此位:断第三十二品根本无明。
三、金刚前心三地菩萨:住发光地
佛说:菩萨入三摩地,清净至极,常生大光明,映彻三千大千世界,此即第三菩萨位:名“发光地”。怎样才能进入发光地呢?《华严经》说:菩萨摩诃萨已净第二地、欲入第三地,当起十种深心,何等为十?所谓:清净心、安住心、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三地。
此地菩萨得无量神通力,能震动大地,以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或隐或显,石壁山障,所往无碍;犹如虚空,于虚空中跏趺而去,同于飞鸟;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出烟焰、如大火聚;复雨于水、犹如大云;日月在空,有大威力。其身自在,“天耳”清净,能听到人间、诸天,若近若远的所有音声,乃至蚊蚋、虻蝇、蚂蚁等微生物类发出的声音都能全部听清,并知其意。
菩萨住此发光地,将得到诸多的真实利益,能亲眼见到很多很多的佛,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于一念之间,得百千种三昧,见到百千位佛,知道百千位佛的大神通力,能震动百千位佛的世界,能示现百千个化身,一一身示现百千位菩萨作为自己的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则远远超过此数,如果用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的时间都不能数知。以上即三地菩萨所修所证,所得功德妙用之略说。菩萨于此位:断第三十三品根本无明。
四、金刚前心四地菩萨:住焰慧地
佛说:菩萨住三摩地,光明至极,自觉觉他,觉性圆满,此即第四菩萨位:名“焰慧地”。怎样才能进入焰慧地呢?《华严经》说:菩萨摩诃萨第三地善清净已,欲入第四焰慧地,当修行十法明门,何等为十?
1、所谓观察众生界(观察十二类众生生来灭去之相状);2、观察法界(观察四圣六凡共十法界);3、观察世界(观察三千大千世界);4、观察虚空界(观察天人世界);5、观察识界(观察阿赖耶识所生种种意识界);6、观察欲界(观察人间和六欲诸天);7、观察色界(观察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8、观察无色界(观察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9、观察广心信解界(观察广大觉心,信解相应);10、观察大心信解界(观察如来大菩提心,信解相应。)菩萨以此十法明门,得入第四焰慧地。
菩萨住此焰慧地,将得到诸多的真实利益,能亲眼见到很多很多的佛,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于一念之间,得入亿数多的三昧、见亿数多的佛,知亿数多佛的大神力,能震动亿数多的佛国世界,能示现亿数多的化身,一一身示现亿数多的菩萨作为自己的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则远远超过此数,用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的时间都不能数知。以上即四地菩萨所修所证和所得功德妙用之略说。菩萨于此位:断第三十四品根本无明。
五、金刚前心五地菩萨:住难胜地
佛说:一切法的共性为同、不共性为异,这同与异都不能到达诸法实相处。同名涅槃、异名生死;若认涅槃为同、涅槃即是生死;若认生死为异、生死即是涅槃。故说同异都不能到达处,这同异都不能到达处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一乘任运,诸行自在,此即第五菩萨位:名“难胜地”。
《华严经》说:菩萨摩诃萨第四地所行道善圆满已,欲入第五难胜地,当以十种平等清净心趣(进)入。何等为十?所谓:于过去佛法平等清净心;未来佛法平等清净心;现在佛法平等清净心;戒平等清净心;心平等清净心;除见疑悔平等清净心;道非道智平等清净心;修行智见平等清净心;于一切菩提分法上观察平等清净心;教化一切众生平等清净心。菩萨摩诃萨以此十种平等清净心,得入菩萨第五地。
菩萨住此难胜地,将得到诸多的真实利益,能亲眼见到很多很多的佛,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于一念之间,得千亿三昧,见千亿佛,知千亿佛神力,能动千亿佛世界,乃至示现千亿化身,一一身示现千亿多的菩萨作为自己的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则远远超过此数,用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的时间,都不能数知。以上即五地菩萨所修所证,所得功德妙用之略说。菩萨于此位:断第三十五品根本无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于我而言 人际关系中 最重要的是共鸣感和理解不是认同感 我说的话又不是什么警世名言要个p的认同感 我喜欢那种给我一个不同的角度 和我可以有思想火花碰撞的人
  • 【修身格言】 夫礼非徒亲人,乃君子之所以自爱也;非徒尊人,乃君子之所以敬身也。 君子之出言也,如啬夫之用财;其见义也,如贪夫之趋利。 古之人勤励,今之人惰
  • #今天白露# 九月一到,便有了秋意,风清气爽,天气舒适宜人[微风][微风][微风]特别适合带娃户外散散步。对于家里有小宝宝的我们来说,拥有一款得力的溜娃神器尤为
  • #张国荣[超话]#张国荣信箱(七十一)#张国荣0912生日快乐# DEAR LESLIE: 你好,我是第一次写信给你!希望你能把我封信刊登! 以下有几条问题
  • 最近午休睡醒后,总会站在走廊上望向窗外,看看下面的行人和头顶的一朵朵云,这种场面一下子被拉回到高中时代,每次大课间还有午休时间都会站在教室门前,扶着栏杆,和同学
  • 打卡Day290 2021.2.20 Ils sont tous venus de l'Afrique, classés et mis en fonction
  • #备战# 军情揭秘:格林尼治时间15日4:03:27,我军系统又自动下了个70.7美元附近高位的原油神单,吓得我赶紧平仓掉了![允悲][笑cry] 今天凌晨我
  • 最近林生斌的事情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如今事件已经发酵了三个月的时间,至今依旧没有落下帷幕![傻眼]很多网友依旧在网上怒斥林生斌的所作所为,呼吁有关部门让林生斌
  • 虽然也只是综艺节目而已,但其实还挺为橙子心疼可惜的。 橙子的性格,还有她面对感情的态度,大概是人群里很多女孩儿的真实模样。 慢热有些小自卑,不敢冲动行事,没有那
  • 啊啊啊啊啊啊,回想起他们两个最后一期篮球场的喜剧之王式告别,我想说,我找不出比这更好的结尾方式了!!!!!!在我这里是天花板式的happy ending !!想
  • #热门楼盘推荐#【江北区美好天赋】 价格:约13000元/㎡ 楼盘概况:美好天赋,重庆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项目,毗邻国家4A级旅游景区,坐享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拥
  • 手相的好坏可以根据纹路和掌纹特点和判断,这位缘主的手相算是比较不错的手相了,大拇指有夫子眼的出现,是吉相的印记,主富贵,并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常常会有贵人倾囊相助
  • 钱枫性侵一事过去没多久,湖南卫视又一主持人李维嘉又被指控代言问题![晕] 昨天,多名加盟商聚集在湖南广电门前维权,身上穿着印有“李维嘉失德艺人”字样的服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你就会发现别人会回报你的善意,你的快乐也会在别人身上体现出来。施比受更有福。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其实很简
  • 每次出现小分歧时 两个人都会谈心 感情里难免会有矛盾 但是好在我们都能温柔地妥善处理 每次有不开心小刁从来不会让矛盾隔夜 他一定要在睡前安抚好我的情绪 他一遍一
  • 随着各路明星相继出事儿,以及广电局和有关部门颁发的指定条令,很多明星都开始自顾不暇、岌岌可危了。[感冒] 比如自赵某作品在各大平台相继下架、超话关闭、代言杂志封
  • #刘宇宁wmf品牌代言人# #摩登兄弟[超话]# ✿━━┅┅┈━┈♡⃛ Lᵒᵛᵉᵧₒu━━┅┅┅♡ 摩登兄弟刘宇宁mdxdlyn 棚主宁哥刘宇宁lyn
  • 《星星说》下周引言(9.13—9.19)情感关系来回纠结,财运下跌,注意泌尿系统慢性病 上周我们说到关于感情问题的思考,怎样的感情才值得继续的去付出,妥协,不
  • #石家庄生活# 【紧急发布“防疫相关文件”众音乐爱好者提出不满 要求退票】网友吐槽:石家庄星光音乐节紧急发布“防疫相关文件”众音乐爱好者提出不合理,为什么购票的
  • 『或于用之所炼,知其诸味而弗畏难,如矿于炉,炼之纯于金,若存荒野,与之岸甲同于深污,平平一石,何途之用,故或设用炼方知惜福得幸。』 我们的人必须要在各个善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