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时光# 【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建设美丽新宁夏 天更蓝 地更绿 水更清】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宁夏的生态文明法律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社会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念明显增强,政府各部门协同抓环保的局面基本形成,生态环境系统自身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空前加大,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宁夏生态环境部门凝聚力量、引导群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风清气正”涵养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精心守护自然生态的“山清水秀”。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广泛凝聚正能量。

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生态系统持续修复

  10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计划必不可少的“关键词”,“环境优美”作为宁夏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生态优先战略被确立为“五大战略”之一。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近年来,宁夏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先后颁布了《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条例》《自治区污染物排放管理条例》《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条例》《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自治区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基本建立起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宁夏生态环境保护顶层设计不断提标,推动美丽新宁夏建设迈出新步伐。

  宁夏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突出问题,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高位推动这场全社会参与的战役。建立健全省级领导包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机制,出台实施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法,实现了地级城市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专项督察的全覆盖。

  2017年至2021年,自治区财政累计用于生态环保领域的投入资金达到762.9亿元,年均增长11%。10年来,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和成果,转化为助力建设美丽新宁夏的绿色“成绩单”——

  国土空间进一步优化。编制完成“三线一单”,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完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在压茬推进。

  贺兰山整治成效持续提升,保护区内169处人类活动点位、保护区外围45处整治点位全部得到治理,关闭退出煤矿28家,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得到国家肯定,列入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十大典型案例”。

  率先在黄河流域编制完成“四水四定”方案,扎实推进两岸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开工新建黄河右岸头道墩至都思兔河56.26公里滨河道路工程,星海湖水域面积从21.1平方公里减少至10.55平方公里,不再耗用黄河水。

  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142项,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至1.57万平方公里;建成沙化土地封禁区5个,沙化和荒漠化土地面积实现“双缩减”,成为全国首个“人进沙退”的省区。

  扎实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2017年以来,完成营造林667.6万亩,修复退化草原134万亩,保护恢复湿地60万亩,治理荒漠化土地450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6.91%和52.65%;西华山、香山寺列入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

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污染防治纵深推进

  日渐优美的生态环境,让美丽抬头可见、让幸福触手可及。

  蓝天、碧水、净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硬指标。近年来,宁夏紧紧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目标,大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标准保卫蓝天碧水净土,坚持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措施不软,持续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上下功夫,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新宁夏。

  2015年至2021年,全区地级城市年平均优良天数由296天增加至306天,随处可见的“宁夏蓝”生动诠释了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2021年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0%,较2016年上升11.7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稳定“清零”,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由“十二五”的Ⅲ类提升到目前的Ⅱ类,连续五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已成为宁夏生态环保事业的“亮丽名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截至2021年底,全区共有各类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点位1750个。

  扩大“四尘”同治成果,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大力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攻坚行动,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扩大“五水”共治成果,大力整治不达标水体、入黄排水沟和黑臭水体,扎实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重点河湖治理,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持续改善水环境,确保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80%以上,黄河干流宁夏段断面水质继续保持Ⅱ类进Ⅱ类出。

  扩大“六废”联治成果,持续加强建设用地、农用地环境监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理,提高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水平,严格涉重金属企业环境准入管理,加大化学品和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力度,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碧水蓝天也是幸福……宁夏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并向纵深推进。

逐绿而行低碳循环 绿色发展成效凸显

  如果说宁夏在污染治理、节能减排上做的是减法,那么在绿色发展上做的就是加法。

  绿色是美丽宁夏靓丽的底色,高质量发展必然是绿色发展。10年来,宁夏不断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奋力跨越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的重要关口,推进“碳达峰”行动,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低碳循环的发展新路。

  ——宁夏加快推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建立覆盖区、市、县的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开展取用水专项整治,2021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18年下降15.6%。地级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能源结构优化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进煤炭减量替代,启动实施能耗“双控”三年行动计划,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占比降至26.6%,2018年以来累计退出煤炭产能1046万吨,淘汰落后产能1448万吨,化解过剩产能773万吨。

  ——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新能源装机占电力装机比重、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占比分别达到45.7%和28.8%,2021年较2018年分别提高6.9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银川市、吴忠市获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两高”项目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紧盯存量、在建和拟建的220个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管,狠抓违规“两高”项目问题整改。对不符合要求的39个“两高”项目坚决叫停、严肃查处,减少新增能耗1725万吨标准煤。严控“两高”项目准入,对拟建“两高”项目全部停批、停建,244家重点用能单位建成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数据显示,2021年全区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为5312吨、2693吨、1794吨、123吨,均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任务。

  如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已在宁夏生根发芽,宁夏正朝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进。

打造生态环保铁军 六大领域实现突破

  天蓝地绿水净,是群众期盼的一座幸福城市的底色,也是城市管理者给群众承诺的民生工程。为了这份优秀“成绩单”,宁夏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和服务企业力度,不断在改革创新、环保能力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支持和服务沿黄生态经济带、银川都市圈建设,完成“三线一单”编制,明确空间、总量和准入环境管控策略。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等制度,优化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压缩时限、精简环节、提高效率,对自治区重要规划、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先期介入,主动服务,对不符合规定、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设项目设置“防火墙”。

  在生态环保监管执法上实现新突破。完成省级以下环保监测执法垂管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聚焦突出环境问题,用重典、出重拳,开展专项执法,排查治理环境风险隐患,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屡查屡犯、弄虚作假的企业加密监管频次,集中查办一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以最严格的执法监管守住环境安全底线。

  在改革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统一全区生态环境系统权力清单指导目录,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进度,严格落实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加强绿色金融协作和联合惩戒,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强化企业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和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

  在生态保护与修复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勘界定标,建立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库,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巩固和深化“绿盾”专项行动成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着力加强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力度。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

  在环保能力提升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构建全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完成全区3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100个区控水质监测断面实现采测分离。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大科技支撑与生态环保投入,深化先进治污技术成果转化。加快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构建生态环境数据平台。持续强化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推动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全覆盖,全面完成放射性废物库安保升级改造。

  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实现新突破。切实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开展“担当作为、转变作风、服务发展”主题活动,对标党中央要求,看齐一流标准,着力解决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不断强化规矩意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挺纪在前,突出教育预防,切实做到业务工作部署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就延伸到哪里,营造风清气正、山清水秀的良好政治生态,以政治清明促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宁夏日报记者 李锦/文  图片由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提供)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 铁山港区:临港工业乘风起】
港口物流繁忙有序,企业生产线加速运转,重大项目抢抓工期……这是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的火热状态,生产与建设同步推进,推动产业发展气势如虹。
铁山港区紧抓历史重大机遇,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加快港口建设、发展临港工业,推动一批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并实现投产。该区发展成为北海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向海经济风生水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铁山港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38.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11.68亿元,年均增长17.7%;财政收入由2012年的18.5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3.98亿元,年均增长12.5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434.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343.24亿元,年均增长31.6%。去年,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工业总产值为1336亿元,排名上升至自治区园区第二位。

临港工业气势如虹
铁山港区依托港口区位优势,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编制产业树、绘制产业林,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挺起了工业“脊梁”。
2021年,该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43.24亿元、同比增长38.8%;财政收入53.98亿元、同比增长66.38%,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获评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区。今年1—8月,该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96.22亿元,同比增长29.4%。
发展五大主导产业集群。铁山港区按照“绿色、低碳、智能”的发展思路,在铁山港(临海)工业区规划了绿色高端石化产业园、硅科技产业园、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林纸产业园等产业园,采取一区多园布局,大力发展临港工业。
目前,铁山港区已初步发展形成五大主导产业集群产业,分别为:以北海炼化公司、川化公司为龙头的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以北港新材料公司为龙头的金属新材料及高端设备制造产业集群,以玖龙纸业、太阳纸业、斯道拉恩索公司为龙头的高端造纸产业集群,以信义玻璃为龙头的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产业集群,以国能广投、广西燃气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同时,铁山港区还积极发展港航物流、加工贸易、海洋装备、表面处理等产业。当前,工业园区亿元产值企业22家,支柱产业实现由单一向多产业快速集聚发展,成为打造向海经济的新舞台。
今年上半年,铁山港区绿色化工产业累计产值预计258亿元,同比增长33%;金属新材料及高端设备制造产业累计产值436亿元,同比增长18%;高端造纸产业累计产值76亿元,同比增长376%。
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今年,铁山港区重点推进项目89个,总投资5025亿元,其中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16个,总投资1249.5亿元。广西燃气LNG三期项目、国家管网集团北海液化天然气(LNG)二期、太阳纸业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特种纸生产线、顺应储能电池镍钴原材料加工项目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太阳纸业15万吨生活用纸生产线、天何信义配套石英砂深加工等8个项目建成投产。
为促进项目建设,铁山港区依托“大帮办中心”,对服务项目进行精细管理。铁山港区及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对其土地规划报建、环评能评安评等全链条进行跟踪服务,着力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尽快投产。
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斐然。铁山港区组建招商引资工作专班,按照“产业树”领命出征,开展补链强链延链专项招商。今年,铁山港区聚焦国家重点建设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东部地区有序转移的产业等重点领域,瞄准“四类500强”、重点行业和细分产业链国内龙头企业,以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精准招商。
“十三五”以来,铁山港区引进太阳纸业、玖龙纸业、川化等189个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项目,总投资6521.65亿元。

向海图强谱写新篇
铁山港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继续完善公路、铁路、航道和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同时,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夯实向海产业发展基础。今年1—8月铁山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2034.35万吨,同比增长33.18%;其中集装箱部分完成37.85万标箱,同比增长56.76%。
港口建设持续有力。目前铁山港开放泊位共6个,5号、6号泊位已通过验收并对外开放,持续推进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7—8号泊位工程、铁山港区北暮作业区南7号—10号泊位建设,不断增加港口吞吐量。
海铁联运作用显现。铁山港进港铁路专用线2020年4月开通运营,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极大提升港口辐射内陆能力。铁山港区推动港口运营企业强揽货、畅沟通、提效率,深耕桂东南市场,深挖铁路货源,制定“保供抢卸”的个性化服务策略,全面推进“散改集”业务,保障桂东班列运行稳定。自进港铁路开通以来,铁路运量890.34万吨。
产业平台承载力增强。铁山港区筑巢引凤,不断加大道路、污水管网、供水设施以及厂房建设,全面提升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的园区承载能力水平,让企业安心留下发展。2016年至2021年,铁山港区累计投资757.91亿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石化产业园、液体散货码头功能区、铁路和石化管廊、市政管线等专项规划加快调整,工业园区发展向专业化迈进。

民生答卷温暖厚重
铁山港区坚持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科学统筹城乡建设,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化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乡村发展振兴、农民增收致富。“十三五”期间,铁山港区累计民生领域财政支出达41.92亿元。去年,该区用于民生支出10.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以上。
产城融合加快推进。铁山港区推进南珠新城建设,改造城乡道路,完善城镇主干道、背街小巷等一批配套基础设施等。仅去年,该区投入专项债等资金2亿元,加快推进行政中心片区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419万元全面推进南康滨海宜居小镇基础设施建设。
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十三五”期间,铁山港区累计投入13.37亿元发展教育,建成一批学校,有效缓解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去年投入5494万元,建成4所公办幼儿园和南康镇第一小学新教学综合楼等3个乡村振兴教育项目,增加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位1800个。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毛入学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创历史最好水平。

海上南珠熠熠生辉。
农业地位得到巩固。铁山港区以农业产业化支撑乡村振兴,积极培育一批种养结合、农文旅融合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已创建深水抗风浪养殖核心示范区等自治区级示范区2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47家,林下养鸡、大棚果蔬种植等一批特色农业蓬勃发展。营盘镇被评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省级先进集体。渔业经济加快发展,北海渔港经济区营盘中心渔港核心区加快建设,金鲳鱼养殖发展迅猛,年产量高达1.53万吨,养殖规模全区领先。

结语
时代是出卷人。党的十八大以来,铁山港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一心一意谋发展,奏响一曲嘹亮的向海之歌,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铁山港区正以只争朝夕的拼劲、锐意进取的干劲、坚持不懈的韧劲,加快建设更高品质更具魅力的现代化工业强区。
https://t.cn/A6oV7qdV

【喜迎二十大 | 向美而行,沐川演绎绿色蝶变】

数说十年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39亿元,比2012年增长87.6%,年均增长7.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9.7%;

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2%;

2021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8万元、1.89万元,比2012年增长158.9%、215.%,年均增长11.1%、13.6%;

一二三产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3:53.5:23.5调整为25.1:35.2:39.7。

时序更替,万物维新,非凡10年写华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25万竹乡儿女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实干笃定前行,在转型中升级、在追赶中奋进、在发展中蝶变,厚植生态基底,壮大绿色经济,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美丽新画卷。

跻身全国首批“中国天然氧吧”,入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成四川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捧得“中国魔芋之乡”“中国竹子之乡”“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等殊荣,在全市率先高质量脱贫摘帽并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放眼沐川1408平方公里热土,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天然氧吧、绿色明珠”璀璨夺目。

这10年,书写脱贫攻坚时代答卷

这10年,书写脱贫攻坚时代答卷

摆脱贫困,改善民生;全面小康,百年梦圆。

2011年,沐川县被列入国家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全县有省定贫困村43个、贫困人口50328人,贫困发生率23.4%。这一刻起,沐川踏上摆脱贫困的时代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沐川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准聚焦 “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围绕“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要求,建立“四片四包四全一统领”帮扶机制,立下“军令状”,挂出“作战图”,全力以赴,攻城拔寨,2017年在全市率先脱贫摘帽,2018年上榜全省15个摘帽工作先进县,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交出脱贫攻坚高质量“沐川答卷”。

“十三五”时期,沐川县累计投入46亿元,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电力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22个扶贫专项,农村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建成“三山三河”六大脱贫奔康产业带,形成“五业六带百基地”产业扶贫新格局,成功带动数万名贫困人口实现可持续增收。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5323元增加到2021年的18916元,脱贫户人均纯收入2021年达到11483元,书写了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厚实答卷。
  
这10年,绿色产业铺就振兴“丰景”

这10年,沐川锚定“绿色、生态、富硒”方向,将园区建设作为产业提质增效重要抓手,围绕“一根竹、一叶茶、一颗芋”做文章,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胜势,绿色产业铺就振兴“丰景”。
  
坚持“工业挑大梁”,做强生态工业。围绕“建园区、育龙头、推项目”,提升生态工业竞争力。紧盯项目抓手,立足81万亩竹林资源,建成占地1500亩的竹产业工业园区,成功培育全国最大的竹浆纸一体化企业永丰集团,年制浆造纸能力60万吨。精细化育龙头,泰盛永丰浆纸公司、荣威新能源、海能、森态源、一枝春、乐乐山等优势企业转型升级、扩量提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户、年总产值40亿元。重点企业持续壮大,森态源公司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永丰公司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竹浆纸生产基地,金石焦化成为全省“专精特新”企业,工业经济稳健长足发展。

坚持“农业多贡献”,培优现代农业。围绕“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融合”4条路径,集中精力发展“一根竹、一叶茶、一颗芋”3大特色产业,建成牛郎坪茶叶、龙溪河粮油+魔芋、高笋富硒茶果等现代农业园区6个,发展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3个、集中连片产业基地328个,形成161万亩林竹、22.5万亩茶叶、2万亩魔芋的现代产业规模,建成绿色防控示范区4万亩,认证“三品一标”基地43.85万亩、农产品46个,绿色产业蓬勃兴旺,“绿色银行”生生不息。“森态”品牌被评为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并注册为国际商标,“沐川刺梨”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

坚持“文旅促提质”,提升文旅产业。围绕“推新菜、培业态、做品牌”,擦亮“中国天然氧吧”“中国竹子之乡”金字招牌。完成桃源山居、沐川竹海、龙门大峡谷漂流改造提升,建成国家A级景区4个;挖掘沐川草龙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等自然人文资源,成功打造《乌蒙沐歌》山水实景剧、牛郎坪茶叶现代农业公园、林家岩山地公园、朱鹮繁育中心、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景点20余处,“观竹海+玩漂流+住民宿+赏朱鹮”,旅游新业态新场景频出,获评“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2021年接待游客229.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83亿元,成为成渝地区休闲康养“后花园”。
  
这10年,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抬头见蓝天白云,低头观碧水清波,这是沐川优良环境的直观表达。

10年来,沐川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加”绿色生态,“减”低端落后,关闭土造纸作坊1247家,发展竹林81万亩,林业综合产值达到60亿元,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眼下,全县森林总面积达到16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71.5%提高到现在的77.34%。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沐川喜获全国首批“中国天然氧吧”,成就“绿色明珠”美誉,绿色发展驶入快车道,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这10年,人民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2021年1月,“仁沐新”沐川段、“沐马”支线建成通车,沐川驶入高速时代。

10年来,沐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认真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推动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等公共事业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人民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民生事业蓬勃发展。这10年,五犍沐快速、仁沐新高速相继建成通车,沐川开启“高速”“快速”时代。完成沐川中学迁建、实验小学改扩建,县人民医院综合楼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乡镇中心校、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县教育卫生事业均衡发展,被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和紧密型医共体改革试点县。就业优先政策全面落实,沐川县养老中心、沐川县新凡养护院投入运营,养老、医疗、低保等民生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功创建“乐山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这10年,沐川聚力创建宜居宜业生态绿城,统筹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实施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开展城市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0%,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审。新建改建农村道路2700公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改造农村危旧房9288户,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实现有效处理,乡村环境更加生态宜居。

基层治理创新聚力。这10年,沐川搭建“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基层治理框架,实施基层组织“沐颜六色”6大微创新行动,跨乡镇、跨区域成立“七碗茶山”党建联盟,积极探索“积分管理”“一村一警”“一警双停”等基层治理新模式,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10年岁月铸就非凡过往,赶考姿态接续时代新篇。面向未来,沐川将踏着奋进的鼓点,迎向时代的浪潮,跑出追赶跨越“加速度”,持续推动以“一根竹、一叶茶、一颗芋”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打造“一地一县一城”,激情书写“绿色经济发展强县”新篇章。

图片由沐川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崔前东 记者:杨心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在想,哪家小孩(哦~是我家的哈哈哈哈哈)这上节目也太真实了叭!然后棚录真的很有梗,也很奶,真的闫俊俊好好用脸真的贼好看现印象:陷于才华~~~真的就是像昨天说的
  • 大学的四年,最爱上的是您的课,虽然知识是一样的枯燥,可是您真的是想带给我们东西的心我们感受得到,随便一个话题您就能侃侃而谈,年轻人的潮流您也不落伍,从作业到课外
  • 可能有些夸张,但我还是想说,今年夏天遇到你认识你并且喜欢你,是我今年最最最开心的事情。可能有些夸张,但我还是想说,今年夏天遇到你认识你并且喜欢你,是我今年最最最
  • ” 平时她花钱,我都不怎么过问,隐隐约约我也知道,她每个月都会给她父母一笔钱,本来孝敬岳父岳母也是应该的,我就不说什么了。  “我在娘家时,父母就经常教育我,
  • [心]6、正愁没得素材的时候,侄女子就打来了视频,可能是太久没有下午散步了,真的像个疯女汉子,到处跑,还冒些经典语录,哈哈哈,下周再挽回你的形象哈。(图二最后事
  • #好书大赏# #和我一起读# #湛庐文化[超话]# 今日好书: 《上帝的手术刀》《上帝的手术刀》一书主题聚焦于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热门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说是
  • 当然如果你对细节和脚感很重视,哪不如加一点钱,直接上纯原版的,质量做工用料细节绝对没毛病,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的耐克穿了2年坏了,哪一定是正品,如果3年才坏,哪
  • 身在何处,梦又在何方?“一切都为了不后悔而挑战,不辜负自己的努力就好,你可以的”——宋亚轩小亚在每个时期都是鲜活生动的,他一直做的比说的多,他揣着梦想踏踏实实走
  • [耶][爱你][红灯笼]还阴‮大十的债‬好处​阴‮人个每是债‬投胎为‮所人‬欠下‮府地‬曹官的债务,‮们我果如‬得到‮身人‬以后没有‮还归‬,地府曹‮就官‬会以
  • 幸福,不是你拥有多多少,而是你的态如何,有透明才会春暖花开,人生仅是如此而已。幸福,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的态如何,有透明才才会春暖花开,人生仅仅是是如此而已。
  • 乙丑日乙酉时生,生于巳月或酉丑月,合成金局,如果行西方运,命主大贵。 乙丑日丙戌时生,生于春季,自身健旺,以吉命论。
  • 那你在看到黑暗的时候,因为没有见明,所以叫没有见;那既然没有见的话,你为什么就能见到明啊?看到灯亮了当成是能见,其实那是我所见;那么在灯没有亮之前,我能见亮的这
  • 因为真的无所谓,只是平常心把他当普通人去看待,他不是没有缺点没攻击点,混过内娱很清楚这些料跟流量明星相比如此明显连扒都不必就摆在那里。毕竟他看的都如此悲观又清晰
  • worldwide shipping2/F. 50 Yun Ping Road. Causeway Bay. Hong Kong#方灿[超话]##万能cheat
  • 类型2:以VA为核心构建的强抗衰型面霜【HFP - 银胖子】HFP今年的新品都让我刮目相看,成分漂亮不必多说,有自己的风格也很难得,他们家现在走的路线就是有一个
  • #电视剧追光者[超话]#谢谢,已经被创亖了我今天在罗本知道真相真虐和罗云熙哭起来真好看之间反复横跳[苦涩]我不懂,我真的不懂,为什么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个人去安慰一
  • #战至巅峰同款真我手机#科技潮牌真我realme今日宣布独家冠名电竞综艺《战至巅峰》。#战至巅峰同款真我手机#科技潮牌真我realme今日宣布独家冠名电竞综艺《
  • 好心情正常营业,烦心事永久打烊但愿日子清净,抬头遇见满眼温柔年年月月,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愿你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
  • .我已经从你的世界里毕业啦.有人迷途知返 便是苦尽甘来.从此热爱世界 无最爱 无例外.那天自人海里一眼见你现在把你好好还回人海里.我的心里只剩阴暗和孤独 没有小
  • #西安牙齿矫正日记# 牙齿正畸完成啦,轻微暴牙、下牙前突和牙齿轻微不齐的问题的问题解决了[笑cry] 感谢牙套菌帮我做了不少功课, 终于~Happy en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