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给自己,2022年2月5日凌晨】

有那个女孩在真好,没有让我颓废的去质疑人性…她是我在这场经历中,能保留我残存着的那一点点信念的人。每次难过到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的时候,都能想到还有个可以让我相信美好的人,在我经历了不公平对待、我的信念很可能全部崩盘、甚至仇视人性时,她是我在那个环境里唯一的一道光的来源。只要想想她,那些快要把我包围的黑暗都能慢慢退去…

很早以前以为他是,结果我几乎命丧在那里。以前没有黑暗的东西靠近我,我只是在我走过的每一程里攒着暖,我需要暖,因为我也要带给别人,后来怎么就负完了呢…

把感情和信任给了一个不断淹没我的人,如果没有那个女孩,他已经很成功的杀绝了我的所有美好和信念。信念很重要的,非常非常重要!可已经被经历的这些…捏碎了很多次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毁了一个人。“人性”我不懂…太难懂了。

每次在即将推翻我对人性所有正面的认知和相信时,总能感觉到内心深处,有一股很小又很强大的力量在保护着我的那些认知和相信,那股力量就来自熟悉又陌生的那个女孩。起初能感觉到的很小,可它能在我平复心情的开始就在慢慢膨胀。那一个人给的力量能让我战胜一堆的、长久的、还有总是突然想让我死般狠绝的被对待……就像是有人想让我死,只要想想她,我都不会很用力的去救自己了。以前是必须得很用力、很用力的救自己,让我好累好累…后来是她的那些暖和善良,就像是推移和替代一样,一点一点的把那些不好的、无形中拉我入地狱的手慢慢的推开、替代,虽然不是全部,但能让我从心里感觉到和感激的想说着“太好了”。比起被伤害持续淹没,或者被不停的往地狱拽…能让自己维持或者重新爬回地面就已经算是“太好了”,贴着地面看着自己还活着,真的不容易。

在这两年里,我也不知道我到底经历了什么,笑骂、排挤、网暴、狠绝…等等…就算是我活该吧,因为我也搞不清楚为什么。只是对比之前,再想想美好初衷的开始…寒心呐!总是希望能回到最初,结束磨难,可是直到过了很久之后才知道终究是我太天真了,无论我做什么都改变不了一些原本就可能早就被定义为“改变不了”的事情。

有些鸡汤文字,还有名人著作都在赞美和鼓励“努力”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行为,可是呐…我学到了、并且推翻了这其中一部分的赞美:

有些努力,就像是带着满满的美好踏入地狱之门。站在门外向内望一望…阴森恐怖。可美好和天真都在告诉你:“只要带着它们,只要你努力了,地狱也能栽种出温暖的花来。”

可事实是…在耕耘的过程中,路过的任何都会嘲笑你傻、指责你在破坏,就连你被伤到了喊痛都会被仇视。明明是曾经有人招手邀请她去耕种,她决心带着恐惧也要去做的。可那些好像陷阱一样,不但任她怎么努力都做不好,还仿佛在被某些东西猛烈的吞噬着。从最开始的努力,到努力着只想让伤害降低,她都做不到。那些“为什么”让她一直很混乱,不知道到底该怎样才能改变那些糟糕的局面。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一层一层“升级”的伤害啃噬着。其中有不懂、有冤枉、有不公,有嘲讽、嘲笑…人格的践踏和怀疑。再后来,她怕了的自保退居都成了错。

有些努力和美好的期愿,还有信任…它们本就是不应该开始的,从开始的那一刻就是在浪费时间,损耗自己。

回看过去,曾经的那些倔强和想证明自己,也都错了。人最错的就是在某些人的面前去证明自己。傻瓜,懂你的人自然懂,为何还要去费力证明?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你再怎么努力都是种不出花来的,更别提温暖了。有没有想过,当你在“只是满心欢喜的去栽种花”的开始,就已经被定义为有目的、利益交换,甚至是邪恶的?种花过程中不小心出的错、自己无力的气恼,还有不想再加伤的轻微不满…每一个都能一点不落下的、“对应”的,都成换成是“报应”成倍的赠予给你。

总愣在原地念着“为什么”。其实没有为什么,无奈的被定义就是答案,才会承受那么多不该承受的。他们以为你应该承受的,你在承受,那些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横来的灾祸,你可能也在承受…

他为什么是我噩梦的存在?想想看,我恨的不是他,是命运。“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以对我再恶我都能体谅,已经形成的认知和被定型,加上性格还有其他…正常。他看似很恶,给我那么多那么多的伤害,那么那么多的不公…对他的了解,我只能说他那些几乎要了我命的都是“理所应当”。不怪他,怪他的年纪和经历,还有环境。我不能拿我现在的观念去对比他的对错,时间和阅历堆叠起来的东西他不会懂的,我在十年前也悟不到我现在的十分之一,若不是清心向内的人…不对,我发现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退休了、甚至是生命快走向终点了都没真正的活通透了。我也还在路上,比起别人只不过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能让我思考罢了。我要是真的彻底通透了,就不会经历这么一堆…还不能用“这一遭”,这可是一波接一波呀。所以呢,我愿意原谅所有。不是因为我够豁达,思想高度到了即使受尽所有不公之后,还能说服自己像以前一样的说着“没关系”,而是不值得。

不过,每受苦一次、每被冤枉一次、每伤害我一次,我都能在排解掉最初的情绪之后进入成长,格局、认知、思想,以及对“人性”的认知、接纳程度都在增长。我原谅他,因为面对的就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为什么还要去计较?还要去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再结合“人”这个字,就觉得没有什么是必须是“为什么”的了。

我把每一个过去的自己抛在身后,这两年那些“苦难”也在逼着我成长。虽然很不喜欢,但…拉长距离看“一生”,呵~居然还会有些幸运的感觉。

用自己的认知和道德标准去看别人、去分析那些“为什么”,根本就是行不通的事。这是折磨自己呢?还是在审视别人?不管怎样,这两点都是残忍的,对自己是不放过,对别人是冒犯和为难。毕竟有些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并且自我内心成长、开悟、理解和互换的这些层次有了非常巨大的提升,才能让思维进入“无界”,所以我有可以去怨的理由吗?还是将错全部归于自己吧。顶多是情绪上来了,属于“人的”、“正常的”东西会短暂的影响一下心绪和心情。

改变不了外在和他人的,就要让自己选择接纳,接纳伤害、接纳不被理解,接纳诚心对着提防,接纳善心换来伤害,接纳颠覆自己的认知等等…接纳,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学会了能让自己好过很多,特别是精神与道德高度洁癖的那类人。千张面下千颗心,不懂你、不信你,还有那些虚假、不真实、颠覆你所有认知的人和事都不要再让他们消耗你了。换个角度想,也许谁都没有错,错就错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无法共同存活或兼容而已,就是这么简单。只要做好自己,知自己心善、美好就好。

这段经历不好看,我不介意承认它确实是很不好看,自己的智商和情商也都感觉被侮辱了。起始的信任和当初满怀的美好,全都变成了非常非常糟糕的叹号加大问号组合。可是呢,我活的坦然、真实,保留了我所追求的“精神世界干净”。不管过去多少年,哪怕是在走完这一生即将结束的那一刹那,我都是问心无愧的。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我需要它就很富足了。

我总愿他人安好、众人安好,生日、节日都是不自觉许着愿的第一句。如今我只愿我与家人安好、待我好之人安好!毕竟对比了、寒了心,再也不可了。

希望以后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温暖的,因为我相信我值得遇见他/她们。

还有,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可以伸出手的,过去总有这个毛病。以为值得、看见不容易的,就会想着多多少少的为他/她做些什么、留下点什么,一直以来都挺好,可总会有那么一两次让你知道现实是什么、意外和磨难又是什么。

你拿单纯心思待人,人家不一定会拿单纯的心念揣测你。在现在这个社会,不主动伤你之人已是善良,没遇到都是幸运。

|拾光薇语

[心]by
#随笔##致自己##愿你遇到的人都是温暖的#

命理学俗称算命术,又称推四柱或批八字,她是以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所代表的天干地支配成八个字,以《易经》为理论基础,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为手段,对人一生的吉凶祸福进行预测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与自然科学互相融贯而成的一种学说,是周易预测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千百年来,经过人们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而且已深深地扎根与人们的心灵中,经久不衰,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命理学源于阴阳五行学说。在远古时代,人们面对诸多的困惑与对前途的不可捉摸,试图寻找一种方法来把握自己的命运,这是很自然的事,于是就有了命理学产生的温床。在汉朝以前,人们只是根据五行纳音来算命,纳音即年命,比如甲子年、乙丑年出生的人为金命,丙寅、丁卯年出生的人为火命。这是一种粗线条的算命方法,为命理学的萌芽状态。
  到了汉代,才开始出现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为基础,配合年月日的算命方法,这时还没有把时辰加进去。这种算命方法历经魏晋南北朝的推行发挥,到了唐朝才始告确立。唐朝人李虚中是命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官至殿中传御史,精通阴阳五行学说,他以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的干支配成三柱六字为人算命,在当时声名远扬。后人将李虚中尊为命理学的开山鼻祖。
  五代末宋初的徐子平先生,将李虞中的算命术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他将年月日又加上了时辰,由三柱六个字变为四柱八个字,这样为人推命就更加精确了,这是命理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至此,命理学才正式进入相对成熟与完备阶段。徐先生著《渊海子平》是命理学的重要著作。
  明代是命理学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开国功臣宋濂写的《禄命辨》一文,对命理学做了系统的总结,一时关于命理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比较有名的有张神峰的《神峰通考命理真踪》、万民英著的《三命通汇》。《三命通汇》对过去的各种算命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与汇编,但过于庞杂,没有对历史上算命术进行提炼与升华。虽然如此,本书也算是命理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清代,命理学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人物有进士沈孝瞻及士人任铁樵。沈孝瞻著的《子平真诠》一书,对阴阳五行学说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对五行的生克制化作了精辟的论述,具有独到的见解,对命理的阐释,言简意赅,说理透彻,虽然也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仍然是一本罕见的佳作。余春台编著的《穷通宝鉴》一书也是一本经典著作。书中将代表日主的天干逐月论述,对喜用神及显象作了精湛的论断,但是只说经验,没有讲明原理,没有在理论上进行详细的论述,为其不足之处。任铁樵先生为道光年间士族阶层,家道中落,为“糊口之计,潜心学命”,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当时颇负盛名。任铁樵先生对命理学最大的贡献是将古籍《滴天髓》进行分篇增注,并结合一生命理实践,将书中晦涩难懂的骈文进行详尽的诠释,并以大量的时人命造为例证,说理明透,为命理学正宗理论,是命理研究者必读的经典著作之一。书中虽然也存在一些错误,如有些用神取错,对特殊格局的认识不够精准,甚至存在偏差,但是书中明确了以阴阳无行学说为命理学的理论依据,扫除了当时偏重格局与神煞的乖讹,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任铁樵先生不愧为一代宗师!
  神煞属于星相学,神煞的论命方法并非不对,但是如果与阴阳无行搀杂在一起论命,会造成理论系统上的混乱。神煞只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很容易学,而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是一种很深的理论体系,属哲学范畴,是辨证的对立统一。用阴阳五行学说论命,要进行复杂的推理。她不但可以用来推命,而且还会增强我们在人生旅途上的判断能力。所以命理工作者应当尽量摆脱神煞的论命方法。
  解放以后,命理学被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有相当一段时期,算命术在中国大陆上销声匿迹了。而与此同时,在台湾、香港及日本、韩国却颇为盛行此道。据说日本有50万命相工作者。改革开放以后,命理学逐渐抬头。这期间,民间对宣传命理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重新唤起了国人对命理的热情,使后继者风起云涌,各种关于命理的著作也纷至沓来,出现了以"中国周易研究会"会长长孙红增先生理论。命理学的兴盛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命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然。
  我们每一个命理工作者都有责任以现代科学理论为基础,将传统命理学进行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使其更加完美,更加科学,使她更好地造福人类,更好地为现代经济建设服务。

品老子之道,献初修者,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1
熟读万遍道德经,其中意味自可得。吾观初修者不楷道之本义,吾才疏学浅,愿借老子之道给汝等指出一条路,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老子强调“道”不可言,“天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一切生命的根基。一旦掌握了万物的根基--母,就能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子。即使已经认识了万事万物,已经把握了一切生命,还必须坚守生命的根基--道。”老子虽然把道描绘得恍兮惚兮,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道既然创造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道的本性,那何为道之本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
所以自然就是道的根本特性,那什么是自然呢?其实自然本很易理解但经许多所谓的哲学家多次解释后到现在越来越难懂了。其实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
落实到人自己身上,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即人的真性情真思想,在老子那真与自然是同一个意思--真的也就是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真。老子开的药方是: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是自然,因而人们把它们合称自然无为。
说自己不知道道的是深邃之士,称自己知道道的是浮浅之徒,前者属于内行,后者则冒充内行,唉,其实说到底不知便是知,知反而为不知,不知道就是知。吾观世人把道说得如何如何!其实道不可以听,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一有人问道便出口回答的人就是不知道道,问道的人也是不能听见道,道不可问,也不可回答。本来不可问的却要强去问,这是空洞无聊的问,本来不可回答的却强来回答,这种答也必定空洞无聊。以空洞的答去回应空洞的问,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便不能知道和体验自身的本源。

2
但并不是让汝等不去追问和言说,只是要把握它就得体悟下老子的话了:“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立生长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称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源。道是那样的空旷开阔啊,像深山的幽谷;是那样浑朴纯厚啊,像混沌的水一样;是那样沉静恬淡啊,像深邃的大海;是那样飘然无踪啊,好像没有止境。
老子虽说道不能用言说谈论,但他却说起道来:“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名,路不是那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同一来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说是很幽深,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段话使我们体悟老子之道但却又使我们产生偏见之举,更何况把道弄得玄之又玄,望世人能明之。但相对的他却为我们指出他所体悟之道,所以其价值还是值得的。老子所说之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而且还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我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的混沌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出一个新的第三者,然后又产生出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老子都说了天地万事万物来于道,那么道就是天地的开端,是万物的根源。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无,同时又把道称为有,说无是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那么道究竟是无还是有呢?其实有和无都是一个东西,老子自己也说了这二者名称虽有异但来源相同。有是一个最慨括的名词,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有,也就是存在。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只有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如果只是孤零零空洞洞的有而没有其它性质那就是无可见,极其空洞抽象的有就成了无了。

3
我们再回到道。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称道才好呢?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和摸不着。因而按老子说它是无,这就是道没有特点、性质和形状而言;有时说它是有,这就是道产生万物而言的。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所以老子的道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九重天也不能形容它的高,九层地下也不能喻及它的深,它比天地还要久远,比宇宙还要辽阔,它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万物万事又无不显现道的特性,如一切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生死相依,福祸相因,高下相形,动静相对……
老子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我们再来探究下这个问题。既然自然是老子所谓道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说道是纯任自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那么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
自然应该就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至。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返朴归真?找回久已失去的自然天性?遵循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为喜,也不以死为恶,出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要死时也不知道恐惧痛苦,无拘无束地来,潇洒从容地离去,把人生最重大的生和死也看成自然的事情,他完全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去追求自己的归宿。任何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死亡也看成不过是重新回到自然中去,不用心智去损害自然之道,不用人为努力去改变天然,这才是真正的修练之人,即是真人。
真人的内心无忧无虑,他的样子安祥平静,额头宽大恢宏。严厉起来就像秋天一样肃杀,温和起来又像春天的来临,喜和怒就像春夏秋冬运转一样自然,顺应万物变化随遇而安,没有人知道他的胸襟有多么宽广。真人的内心充实而又面色可亲,为人宽厚而使人乐于归附,精神像宇宙一样高远,潇洒脱俗不拘礼俗,沉默不语时好像失去知觉,说话时又毫不用心机。
自然境界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自然之境就必须无为,无为既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和有为的分界线是看是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是无为,把个人主观意志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
要想自然必须要学会入静,俗话说心平似镜,人的心镜如果平静了,也能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老子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性,因而恬静的生活是符合本性的也是自然的,而自然就是最高的境界。自然的规律的运行无休无息,万事万物因此而生成;成圣成仙的即已明白上下古今四方变化,而遵循各自的天性,那样的人心境和行为也早已归于平静。平静也是天地的水平仪,心神宁静便是空明,空明便能充实,充实便是完备。心神空明既象征宁静,由宁静后再行动就无往而不得,无往而不宜。

4
“静是动的主宰,重是轻的根基。精神与身体合一,能不相离失吗?专精守气,致力柔和,能无欲到像婴儿吗?清除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污暇吗?”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污乎?专气致柔也是道家静功的内丹修练法,将个人精气集在腹中,然后循环升降,使身体变得像婴儿那样柔软,心灵集中在精神的某一点,心灵安静内守而抗拒外面物质的刺激,达到成仙目的。(修练只是指出点滴重点罢了,不是详细之言)涤除玄鉴,既是指用精神洁剂来洗其心,使心灵深处明净如镜,不沾染世俗的一丝污垢。
老子说:“灾祸里边未必不藏着幸福,幸福里边未必不潜伏着祸根,这种祸福得失循环变化并没有一个定准,谁能知道它的究竟呢?”吾认为既然是规律循环变化那么福与祸是相对的吧。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说,四周有明显规律却不讨论,万物有生长的道理却不表白,有德行的人推原天地的大美而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因而纯任自然而不人为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法取天地的缘故。天地为什么是美之极致呢,究其底是因为它是纯任自然,一派天然而无丝毫人工的痕迹,天地本就是规律调合之物,吾认为修真者莫去追求,要保持自己的本然形态。美的不仅是外表的样子,更重要的还有内心修持的顺应自然的涵养。
最后我只想借用老子之语告诉初修者一句,道者自然,化育万物是永不留痕迹,日迁月移死生交替,生有所始,死有所归,修道并不是一定在这一世能有成就,但循环往复,终有成就时!
吾不忍初修者苦苦徘徊或因听别人妄言而走入误区,所以吾不才借用老子之道来表述一番,希望初修者能体悟点滴东西,常说道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吾还用如此之多。因时间匆忙有所疏漏在所难免,所以希望各位修道之人多加完善修改。此篇虽无功法之说但对于初修者还是有点滴引导作用,待有多些时间吾再来废话吧!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超话]# #道教[超话]# #道教#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月25日,王岳伦回应了恋情传闻,开篇就内涵了各路媒体,不停被跟拍和曝光,颇感无奈,接着说出内心想法,只想好好照顾女儿和发展事业!2月25日,王岳伦回应了恋情传
  • 盘面上看指数拉出四连阳后,已逐渐接近前期留下的分时缺口3253点区域(60分钟K线可以看的更清楚)虽然只是个容易被忽视的分时缺口,但结合筹码分布来看就会发现,几
  • 初冬,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矜持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微带寒意的风,把山上层林尽染的树叶无情地扫落,万树变成枯萎状,或灰或黄,树似乎进入成熟
  • ​​​不得不说,我喜欢的真的都在第一栏里[允悲]【喝1杯奶茶等于吃13块方糖,你还在吃“垃圾”零食吗? ​​​(via.@人民日报 ) 【喝1杯奶茶等于吃1
  • 夫君战乱离去,她是伤心到极致,不忍见关于他的物件,直接烧掉为灰。其实这里借鉴了汉乐府的《有所思》诗里的女子听到心上人有他心,立马烧掉了关于他的物件,真是泼辣至极
  • 防护建议: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情况下,教职员工和学生无需戴口罩;在封闭、人员密集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需戴口罩;学校进出值守人
  • 다녤이 진짜 금잔디인지 모르겠지만 윤지성은 윤지후인거 확실한듯 虽然不知道丹尼尔是不是金丝草 但是尹智圣肯定是尹智厚的化身了 图1 因为尹智圣给睡着的
  • : (用日语)真是非常TMI呢。: (思考了一下)……9.8!
  • 毕竟如今的中国工业,处于百花齐放的时代之中,只要国人想找工作,不可能找不到,唯一的区别就是薪资待遇的问题。因此可以说,由于中国人天生具有拼搏奋斗,改善生活的品质
  • #情感心语# #情感语录#今晚从问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和妹妹一起看电视不和她一起玩开始,孩子把所有的委屈和所有的郁闷都倾诉了出来,从四岁以来到现在为止的四年里自
  • 5月5号我会去上海的宠物展,大家不着急要的话到时候也可以团购一些物品哦[嘻嘻]#展讯##橘园美术馆#四月新展,期待!快把#橘园美术馆#加入你的春季法国行程当中吧
  • 今天终于找了个高点,算是能显色了,但仍是远不及肉眼所见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寂孤独的树,顺光亦或逆光,采用低角度拍摄,以纯净的天空为画布,记录一个不屈于孤独寂寞的
  • 我希望我的经历能让更多决定在南通附院生孩子的产妇提高警惕,也能让更多产妇从我身上吸取教训,也许身边很多人顺产都很顺利,也许总能在网上看到“超快顺产”的帖子,但,
  • 2020.11.28 余姚《时光轮》时光、轮回、时间齿轮,那些具象的,虚拟的都成为了本场婚礼的元素,罗马时钟转动,记录下关于我们特殊纪念的时间节点,年轮交织成为
  • #香港# 【香港新增59宗新冠确诊病例 医院暴发群组感染】香港26日新增59宗新冠肺炎确诊个案,53宗属本地个案,其中26宗源头不明。【香港新增59宗新冠确诊病
  • 狂澜 作者:喜慕 #原创# 第1章:异者 太康十年,十二月三十,腊八 十里坡,荒山破茅屋中。 四面是断壁残垣,呼啸而过的寒风让本就岌岌可危的篝火彻底熄
  • 世界让我失望透了但再多失望拥有你就够了#如何评价邓紫棋新歌只有我和你的地方# #邓紫棋新歌只有我和你的地方# 华语创作天后@Gloria-歌莉雅 G.E.M.邓
  • 快来羡~共赴#梨园之约爱在七夕夜# 】今晚!#宝有多浪漫# #七夕# 不少文物都藏着浪漫,例如@成都博物馆 的唐代镂空金香囊 @山东博物馆 的五彩鸳鸯莲花盘 @
  • 单独采购做的都是韩免和韩国百货店指定代购,有需要没加过我们店vx号的可以加下了解~1-8号任意加一个号就行[羞嗒嗒]内容都一样滴huachenshiji hua
  • #热盘最新快讯#【巴南中粮金科浣溪锦云】中粮金科浣溪锦云在售户型建面约91~116㎡,均价约11500元/㎡,价格仅供参考,以实际报价为准。该楼盘位于巴南花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