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时光# 【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建设美丽新宁夏 天更蓝 地更绿 水更清】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宁夏的生态文明法律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社会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念明显增强,政府各部门协同抓环保的局面基本形成,生态环境系统自身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空前加大,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宁夏生态环境部门凝聚力量、引导群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风清气正”涵养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精心守护自然生态的“山清水秀”。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广泛凝聚正能量。

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生态系统持续修复

  10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计划必不可少的“关键词”,“环境优美”作为宁夏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生态优先战略被确立为“五大战略”之一。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近年来,宁夏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先后颁布了《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条例》《自治区污染物排放管理条例》《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条例》《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自治区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基本建立起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宁夏生态环境保护顶层设计不断提标,推动美丽新宁夏建设迈出新步伐。

  宁夏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突出问题,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高位推动这场全社会参与的战役。建立健全省级领导包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机制,出台实施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法,实现了地级城市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专项督察的全覆盖。

  2017年至2021年,自治区财政累计用于生态环保领域的投入资金达到762.9亿元,年均增长11%。10年来,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和成果,转化为助力建设美丽新宁夏的绿色“成绩单”——

  国土空间进一步优化。编制完成“三线一单”,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完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在压茬推进。

  贺兰山整治成效持续提升,保护区内169处人类活动点位、保护区外围45处整治点位全部得到治理,关闭退出煤矿28家,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得到国家肯定,列入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十大典型案例”。

  率先在黄河流域编制完成“四水四定”方案,扎实推进两岸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开工新建黄河右岸头道墩至都思兔河56.26公里滨河道路工程,星海湖水域面积从21.1平方公里减少至10.55平方公里,不再耗用黄河水。

  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142项,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至1.57万平方公里;建成沙化土地封禁区5个,沙化和荒漠化土地面积实现“双缩减”,成为全国首个“人进沙退”的省区。

  扎实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2017年以来,完成营造林667.6万亩,修复退化草原134万亩,保护恢复湿地60万亩,治理荒漠化土地450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6.91%和52.65%;西华山、香山寺列入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

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污染防治纵深推进

  日渐优美的生态环境,让美丽抬头可见、让幸福触手可及。

  蓝天、碧水、净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硬指标。近年来,宁夏紧紧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目标,大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标准保卫蓝天碧水净土,坚持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措施不软,持续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上下功夫,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新宁夏。

  2015年至2021年,全区地级城市年平均优良天数由296天增加至306天,随处可见的“宁夏蓝”生动诠释了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2021年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0%,较2016年上升11.7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稳定“清零”,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由“十二五”的Ⅲ类提升到目前的Ⅱ类,连续五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已成为宁夏生态环保事业的“亮丽名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截至2021年底,全区共有各类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点位1750个。

  扩大“四尘”同治成果,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大力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攻坚行动,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扩大“五水”共治成果,大力整治不达标水体、入黄排水沟和黑臭水体,扎实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重点河湖治理,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持续改善水环境,确保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80%以上,黄河干流宁夏段断面水质继续保持Ⅱ类进Ⅱ类出。

  扩大“六废”联治成果,持续加强建设用地、农用地环境监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理,提高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水平,严格涉重金属企业环境准入管理,加大化学品和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力度,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碧水蓝天也是幸福……宁夏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并向纵深推进。

逐绿而行低碳循环 绿色发展成效凸显

  如果说宁夏在污染治理、节能减排上做的是减法,那么在绿色发展上做的就是加法。

  绿色是美丽宁夏靓丽的底色,高质量发展必然是绿色发展。10年来,宁夏不断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奋力跨越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的重要关口,推进“碳达峰”行动,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低碳循环的发展新路。

  ——宁夏加快推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建立覆盖区、市、县的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开展取用水专项整治,2021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18年下降15.6%。地级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能源结构优化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进煤炭减量替代,启动实施能耗“双控”三年行动计划,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占比降至26.6%,2018年以来累计退出煤炭产能1046万吨,淘汰落后产能1448万吨,化解过剩产能773万吨。

  ——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新能源装机占电力装机比重、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占比分别达到45.7%和28.8%,2021年较2018年分别提高6.9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银川市、吴忠市获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两高”项目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紧盯存量、在建和拟建的220个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管,狠抓违规“两高”项目问题整改。对不符合要求的39个“两高”项目坚决叫停、严肃查处,减少新增能耗1725万吨标准煤。严控“两高”项目准入,对拟建“两高”项目全部停批、停建,244家重点用能单位建成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数据显示,2021年全区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为5312吨、2693吨、1794吨、123吨,均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任务。

  如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已在宁夏生根发芽,宁夏正朝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进。

打造生态环保铁军 六大领域实现突破

  天蓝地绿水净,是群众期盼的一座幸福城市的底色,也是城市管理者给群众承诺的民生工程。为了这份优秀“成绩单”,宁夏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和服务企业力度,不断在改革创新、环保能力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支持和服务沿黄生态经济带、银川都市圈建设,完成“三线一单”编制,明确空间、总量和准入环境管控策略。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等制度,优化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压缩时限、精简环节、提高效率,对自治区重要规划、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先期介入,主动服务,对不符合规定、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设项目设置“防火墙”。

  在生态环保监管执法上实现新突破。完成省级以下环保监测执法垂管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聚焦突出环境问题,用重典、出重拳,开展专项执法,排查治理环境风险隐患,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屡查屡犯、弄虚作假的企业加密监管频次,集中查办一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以最严格的执法监管守住环境安全底线。

  在改革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统一全区生态环境系统权力清单指导目录,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进度,严格落实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加强绿色金融协作和联合惩戒,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强化企业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和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

  在生态保护与修复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勘界定标,建立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库,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巩固和深化“绿盾”专项行动成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着力加强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力度。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

  在环保能力提升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构建全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完成全区3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100个区控水质监测断面实现采测分离。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大科技支撑与生态环保投入,深化先进治污技术成果转化。加快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构建生态环境数据平台。持续强化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推动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全覆盖,全面完成放射性废物库安保升级改造。

  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实现新突破。切实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开展“担当作为、转变作风、服务发展”主题活动,对标党中央要求,看齐一流标准,着力解决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不断强化规矩意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挺纪在前,突出教育预防,切实做到业务工作部署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就延伸到哪里,营造风清气正、山清水秀的良好政治生态,以政治清明促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宁夏日报记者 李锦/文  图片由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提供)

【央媒聚焦内蒙古|经济日报:筑牢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内蒙古有两道长城,一道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万里长城,另一道是我们正在打造的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此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中国这十年·内蒙古”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内蒙古横跨“三北”,草原面积超13亿亩、占全国的22%,森林近4亿亩、占全国的12%,湿地5700多万亩、占全国的16%,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均占全国的近1/4。“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是内蒙古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内蒙古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孙绍骋说。

草原“带薪休假”
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牧区人口和牲畜数量增长以及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下,内蒙古出现草原生态恶化现象。为保护和恢复脆弱的生态环境,2011年起,在国家支持下,内蒙古全面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有的地方禁牧,有的地方按草畜平衡要求减少牲畜数量,并给牧民相应补贴,相当于让草原“带薪休假”。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连续实施两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10.2亿亩草原享受到“带薪休假”,每年有140多万户490多万农牧民从中受益。

“‘带薪休假’后的牧场,草群增加了,植被盖度和生物多样性也提高了,优质多年生牧草种类在草群中明显多了起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巴雅尔图说。

巴雅尔图介绍,过去苏尼特左旗十年九旱,再加上其他自然及人为因素,当地草场出现沙化现象,牧草种类逐渐减少,牧民养畜成本提高,生活水平明显下降。“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草场的沙化程度明显减轻,草群高度平均增加了2.6厘米,盖度提高了2.64个百分点,生物的多样性和植被恢复后的稳定性均有所提升。”

锡林郭勒盟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年实施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政策,基层干部和广大农牧民群众保护草原生态的自觉意识进一步提高,自主组织,自觉落实休牧措施,全盟草原整体得以休养生息。牧民经营方式逐步由传统的粗放分散型向集约规模化转变,由单一的天然放牧向天然放牧与舍饲半舍饲相结合方式转变,初步实现了科学利用,为严格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林海“挂斧停锯”
金秋的内蒙古大兴安岭进入最美季节,漫山遍野色彩斑斓,层林尽染,犹如浓墨重彩的油画,浩瀚的林海显得尤为壮观。

2015年3月31日,三代务林人“挂斧停锯”,标志着当地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进入对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新时期。

“自参加工作就在伐木,采伐了20多年,停伐的那一刻印象深刻。这几年,林区的绿色越来越浓,野生动物越来越多。”7年后,原根河森工公司517工队员工王铁昌再次来到他曾经奋战过的地方,感慨万千。据统计,停伐7年,内蒙古大兴安岭累计完成森林抚育2901.9万亩、人工造林18.06万亩、植被恢复16.83万亩、退耕还林25.51万亩,森林资源年增长量达1200万立方米以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赤峰市坚持不懈开展造林绿化等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到4555万亩,较2012年增加93.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6978万立方米,较2012年增加1179万立方米。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养山护山已经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守护林场30多年的马鞍山林场副场长柴树岭介绍,林场建场初期,这里是一片荒山秃岭,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封山禁牧、抚育管护,一座座山头才披荫挂绿。尤其是近5年来,马鞍山林场紧紧抓住国家重点工程和森林植被恢复项目等重大项目实施的有利契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50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8.68%。

良好的生态带动了旅游发展。林场范围内的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有名的旅游打卡地,带动发展农家乐10多家,同时,蘑菇、榛子、松子等林间野生特产也为当地百姓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沙漠“锁边治理”
在库布其沙漠北缘营造锁边林带45公里、6.7万亩,治理沙漠14.3万亩,这是杭锦旗库布其沙漠什拉召治沙站70年来植树治沙的丰硕成果。“过去只能听见风卷起沙子‘呜呜呜’的吼声,现在风穿过治沙站周围的林子,是‘扑簌簌’的脚步声。库布其的风变温柔了。”治沙站站长贾文义说。

贾文义是家里第三代治沙人,18岁便成为治沙站的一名治沙林业工人。当年修建穿沙公路的时候,他跟着建设大军吃住在沙漠里,栽植沙障,防沙护沙,一干就是几个月。“除了造林,我们还要禁牧、防火、防治病虫害、保护野生动物。”这段时间,天干物燥,贾文义正带领同事分组巡查林地,开展防火宣传,保证治沙成果安全。

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鄂尔多斯市持续开展科技攻关,不断加强技术引导,孕育形成一套成熟的治沙方案。与此同时,坚持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指导荒漠化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光伏、林沙产业等生态融合型产业,变沙漠“负资产”为“绿色资产”。

除了库布其沙漠,内蒙古境内还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等沙漠沙地,全区沙化土地集中、沙害严重、生态环境相当脆弱。正是一代代像贾文义一样的治沙人让荒漠添绿、沙里生“金”,内蒙古成为全国治沙成效最显著的省份之一。

1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坚持不懈保生态、治污染、促转型,让广袤草原“带薪休假”,在兴安林海“挂斧停锯”,对重点沙漠“锁边治理”,累计营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由40.3%和20.8%提高到45%和2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沙尘暴天数由每年4.9天减少到0.6天。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王莉霞介绍,这10年,内蒙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一手抓护绿、扩绿,一手抓防污、治污,累计造林、治理草原、防沙治沙面积都是全国第一,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较2015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国考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较2016年提高了22.9个百分点。“概括地讲,内蒙古实现了全区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双提高’,全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王莉霞说。

孙绍骋表示,下一步,在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上,内蒙古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在增绿、治沙、转型、减排四个方面下功夫,到2025年完成草原生态建设任务6500万亩、营造林1400万亩、退化林修复2800万亩,今后两年治理沙化土地2650万亩以上。(记者 陈力 余健、《经济日报》)

【从“掩鼻过”到“乐枕河”:北京一条河的十年之变】
北京凉水河,开凿于隋代,干流起自北京市石景山区,流经海淀区、西城区、丰台区、大兴区、朝阳区,最终于通州区汇入京杭大运河。淌过千年岁月,它是北京南部的重要河流之一。

古时的凉水河,源头为地下泉水,因水温较低故而得名,有悠久的文化积淀。

“凉水河边路,依稀似故乡。野亭穿径窄,溪柳夹川长。”明代诗人邵经邦的《游凉水河》一诗,为人们描绘了数百年前凉水河的优美景色。

在历史上,这条穿越北京的河流,曾发挥过运输、排水、灌溉等诸多作用。

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流域人口高达450万人的凉水河,一度污浊返臭、市民避之唯恐不及。2013年起,北京市连续实施三个“三年治污行动”,启动凉水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十年来,新华社记者持续追踪凉水河治理过程,先后播发《疲惫的河流——北京凉水河调查》《复苏的河流——北京凉水河再调查》,通过解剖一条河道治理的“麻雀”,记录凉水河从疲惫到复苏,从沉寂到生机的历程。

2022年初秋,记者再次走访凉水河全线。生态、民生、文化……河道内外的种种变迁,见证这条千年河流重现昔日风采。

梦想成真的枕河生活

凉水河两岸正呈现出一幅“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水域画卷,实现了市民对于枕河生活的美好想象

公静波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街道卡尔百丽社区的党委书记。2004年,她搬到了凉水河畔的荣华街道居住。那时的凉水河还是气味刺鼻、难以靠近的“臭水河”,常见市民掩鼻匆匆而过。

“那时在河边居住的群众总来居委会反映情况,都说夜里完全没法开窗户,真是睡觉都能熏醒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居住在凉水河边的北京市民,忘记了这条南城水系“动脉”本来的名字,脱口而出就是“臭水河”。

北京市民王先生2008年搬到右安门街道一处新开发的商品房小区,紧挨着凉水河。

“开发商宣传这是南二环边上难得的水岸楼盘,我们入住之后就有些后悔,夏天河水味儿太大不敢开窗,纱窗上总是黑乎乎地停着一层蚊虫。”王先生回忆。

北京市凉水河管理处小红门管理所所长常松介绍,凉水河由于流域人口增长过快,污水处理设施跟不上,大量工业、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中,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2000年前后,凉水河水质已达到劣Ⅴ类。周围居民不堪其扰,家里窗户都不敢开。”

截流污水、整修河堤、疏通河道……随着治理工作启动,凉水河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河水变得清澈,枕河人家的心情也跟着透亮。王先生心心念念的水岸生活越来越名副其实,“这水真不臭了!站在小区高处看凉水河,别说还真有点小长江的感觉”。

初秋时节,微风徐徐。记者沿凉水河岸自西向东而行,一路感受着城市与自然交织的风光。

曾深受黑臭水体困扰的凉水河经开区段,因良好的生态环境于2020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河湖”。在河边骑行的市民黄先生表达着内心的喜悦:“我在北京市经开区已经住了十几年,每天都要来凉水河边骑行一个小时,看看两岸的花花草草。但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条臭水沟,根本就无法靠近。”

他告诉记者,现在的凉水河,一大早便有附近居民甩鞭、遛弯、垂钓。跑步、骑行的人也不在少数,甚至有不少来自北京怀柔、密云等北部地区的骑行队过来打卡。

如今的凉水河畔,由服务通道、坡面栈道、过河汀步组成的亲水慢行系统,拉近了人们与自然的距离;路灯、鸟笼架、驱蚊灯、坐凳、垃圾桶与钓鱼平台,则进一步满足着人们的亲水需求。十年间,凉水河两岸正呈现出一幅“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水域画卷,实现了市民对于枕河生活的美好想象。

逐渐擦亮的生态底色

岁月轮回带给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启示。如今,水净树绿的古韵景观正在回归

历史上,凉水河两岸景色十分优美。在元时,官宦争相在凉水河上游建设园林别墅。《帝京景物略》载:“草桥去丰台十里,中多亭馆,亭馆多于水频圃中。而元廉希宪之万柳堂,赵参谋之匏瓜亭,栗院使之玩芳亭,要在弥望。”

河水千年流淌,从曾经的江南风光到疲惫不堪,再到重新复苏,岁月轮回带给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启示。如今,水净树绿的古韵景观正在回归。

数据显示,凉水河水质从劣Ⅴ类改善到现在的Ⅳ类,一些河段达到了Ⅲ类,两岸绿化则增至287万平方米。

十年间,水清岸绿,生态底色逐渐被擦亮。顺着河道放眼望去,绿植与河水装点的滨河步道串联起上下游,成为跑步爱好者打卡的线路。
凉水河还清,欢喜的除了两岸居民,还有大自然的“朋友们”。近年来,凉水河渐渐化身为水鸟的乐园,大批野鸭、白鹭等鸟类栖息,河道内也出现了鱼虾。2021年2月14日,疣鼻天鹅首次现身凉水河经开区段,一时间成为当地群众热议的美事。

水鸟对湿地生态环境十分敏感,它们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常松介绍,2021年1月,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在凉水河亦庄段进行冬季鸟类调查,结果显示,从亦庄凉水河公园到通州区新河村,长度10公里的河道内,共生活43种鸟类,其中水鸟23种,数量最多的是野鸭和小鸊鷉,各有1000余只。

“现在凉水河经常能看到各类水鸟,我们这有学生组成的‘观鸟之友’团队,也有亲子观鸟团。他们会定期组织观鸟活动,有家长给孩子介绍鸟类的,也有举着相机给水鸟拍照的,可热闹了!”公静波说。

“我们希望在未来将凉水河建成集防洪、景观、生态、人文于一体的多元化城市河道,让它成为都市内的绿色亲水空间。”常松说。

河道治理的十年攻坚

治水先治岸,治污先治源。一亩泉湿地之下,“暗藏”着小龙河,乃至凉水河还清的一大“功臣”

顺着凉水河的支流——小龙河溯源。几年前记者探访时,这里的河道内几乎被垃圾和丢弃物堆满,墨绿色的水面漂浮着塑料瓶,“镶嵌”在水上如同冷却后凝固的油脂,散发着恶臭。如今,这里恶臭不再。

沿着河道,记者来到一座名为一亩泉的湿地。这是一片流水潺潺、绿意盎然、水鸟翔集的生态乐园。而在这片湿地之下,“暗藏”着小龙河,乃至凉水河还清的一大“功臣”——北京排水集团槐房再生水厂。

“我们厂地处小龙河源头,其产出的再生水是小龙河重要的水源之一。水厂主要处理北京市西南城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后的主要出水指标达到地表Ⅳ类标准,对还清小龙河、改善凉水河水质发挥了重大环境效益。”北京排水集团槐房再生水厂厂长阜崴说。

治水先治岸,治污先治源。常松介绍,凉水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流域内污水处理能力的不足。为此,北京市水务部门于2013年启动“三年治污行动”,重中之重便是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水脏,问题在水,根子在岸。对流域内86处规模以上的排污口进行治理,全面取缔排污口;新建污水管线、再生水管线,改造雨污合流管线,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在流域内升级改造或新建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目前,凉水河流域实现了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杜绝污水入河,再生水也成为河流的重要水源。

记者沿着凉水河,走入北京市经开区的亦庄新城滨河公园,茂密的植被阻隔了城市的喧嚣,河堤步道旁的柳树随风摇曳着枝条。不远处,凉水河上嬉戏水鸟不时扇动翅膀,在水面上掀起层层涟漪……

河道还清,还离不开一群守护者。

在凉水河边居住了18年的公静波,见证着凉水河的变迁,更感慨于凉水河还清的不易。2021年,公静波成为一名民间河长,承担起巡查河道、保护河湖的重要职责。

2017年,北京市正式建立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河(湖)长体系,每条河道都有了自己的“巡护人”。结合河长制与智慧监测系统,凉水河治理工作得以进一步精细化,更多环境死角与细微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有效阻止了污染问题的反弹。

水润京华的美好愿景

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河流会如何?属于城市与河流未来的答卷,还在继续书写

凉水河由污转清的艰辛历程,不仅是一条河流的传记,也是北京市水生态环境变迁的缩影。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历史上,被称为北京母亲河的永定河裹挟着自上游冲刷而来的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了北京小平原。而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北京城,也曾是一座泉源遍地、河流纵横的城市。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增加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北京部分河湖水库日渐枯竭,地下水位呈加速下降趋势,以凉水河为代表的河道开始出现严重污染问题……

水是生存之本,更是文明之源。因水而兴的城市,绝不能因水而败。

如同在凉水河开展的治污工作,2013年起,北京市连续实施三个“三年治污行动”。曾因蚊子成群被称为“蚊子河”的新凤河,如今因为清澈见底成了“清水河”;曾因恶臭、颜色浑浊被称为“牛奶河”的萧太后河,如今也成了生态河……全市污水收集处理率从2013年的83%提高到95.8%,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全市142条黑臭水体全部清零,1000多条小微水体全部完成治理并持续巩固。

在解决河流污染问题的同时,北京市还对永定河、潮白河在内的多条河流进行生态修复,调度外调水、本地地表水、再生水、雨洪水等多种水源进行生态补水,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据北京市水务局介绍,在有利气象条件和精细化调水共同推动下,到2021年12月,北京市有水河流166条,有水河长3469.74公里,有水水面面积为448.29平方公里。有水河长增加786.3公里,有水水面面积增加71.48平方公里。

“感觉这些年北京的河湖水多了,环境变好了,亲水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了。”在记者沿凉水河走访的过程中,不少民众表达着相似的观点。近年来,北京市水务部门依托复苏的河湖,不断开放共享河湖岸线空间,规划皮划艇区域、开辟河湖大众冰场、打造亮马河、京杭大运河等游船线路,沉寂多年的水域空间逐渐变得热闹起来。伴随着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建设,河湖的文化属性也被激活,日益为人们津津乐道、口口相传。

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北京市水务部门将于今年制定并组织实施第4个三年治污行动,继续提升全市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改善河湖生态环境,让更多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人民。

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河流会如何?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勾勒出这样一幅蓝图:到2035年北京全市城乡污水基本实现全处理,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0%以上,全面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逐步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成为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

夕阳西下,记者站在北京市通州区榆林庄闸附近的岸边,眺望着凉水河奔涌的河水不断汇入京杭大运河。碧水汤汤,奔流不息。属于城市与河流未来的答卷,还在继续书写。(新华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何看待无房结婚# 就像很多挽回的朋友,在自我表达挽回动机时说道,“我对他付出了几乎是所有,为什么他还要和我分手?生活最好的境界,不一定非得是诗和远方,而是在
  • 男人拽着她的手臂,怒道:“你竟然敢偷走我的孩子?”小男孩一把将男人推开,冷冷道:“不准你碰我妈咪,她是我的!
  • 还是 林墨 林发 发发 发姐 溾6 万6 墨帝 或者你在搜林墨舞台《lb88》《北京一夜》 《be mine》还是在搜林墨非常完美 在搜林墨卡姿兰唇妆代言人
  • 一开始我还以为可以把他俩结为夫妻呢,结果他俩是一窝的,这不就近亲结婚了吗,这应该不行吧,这样以后找两个对象,在抱一窝小猫,让家里成为猫猫乐园[坏笑] 有钱
  • 问题是,如果把这棵树当作城市树木,恐怕出乎很多人的常识认知。从古至今,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是“稳定”二字,如果新型冠状病毒不存在,如果我们将新型冠状病毒清零,自然
  • 泰山第一次品尝:“涮九门头”这是福建龙岩传统小吃之一。又称“涮九品”是连城一道药膳兼济的佳肴,已列入全国名菜谱。
  • 。。
  • 【赛后数据】2020PEL升降赛第2轮 Day3第5场[星星]OPPO ACE MVP[星星]4AM.像素@4AMSuk @4AM战队[星星]赛后积分[星星]
  • 从726到816 从开播到点播完结 这个夏天因为疫情不算美好 但幸运的是有荣耀 男女主势均力敌的美貌 还原原著 七夕迪士尼一起同撑一把伞看烟花 给剧粉最好的追剧
  • 目前通过对接保供超市,配送等形式销售了一批,但对于全镇滞销总量来说还是杯水车薪,漳河镇党委委员、漳河财政所所长杨勇介绍,“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目前我们在党委
  • 肖战最美表演第二集前段时间的一个综艺上说:演员要有信念感,你自己得先相信你就是这个角色,观众才能相信。视频最后他指一指自己的耳朵,哦,原来大声说话并不只是为了老
  • 或许就像他说的那样,点点这只狗狗,和他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才特地给他取了名字。正是这样的心情,让我在虚拟领养萌宠时,多了一份考虑。
  • “沐芽”高山茶、“青叶”系列食品、“金山寨”食药用菌等产品逐步发展为火爆全网的网红产品,供不应求,成为推动电商产业发展的龙头产品。“沐芽”高山茶、“青叶”系列食
  • 3⃣️收到了积极心理学优秀学员的证书和小小纪念品,“过不抱怨的人生!#彤的幸福存钱罐# D2021⃣️妞子最近开始喜欢作画,渐渐开始有了模样,今日份作品——《爸
  • #丁真[超话]#今天中午去珠海大剧院,附近了解了一下情况,目前大剧院没有任何的海报宣传,真真可以好好的看看珠海美景.今天的晚会不会直播,观看晚会的领导太概有60
  • 意识流长条讲oc宝们的简笔画……有点雷人稍微画了一下今晚突然产生的脑洞 不得不说把想法变成画面还是挺累的 不过很开心~太长不看版:一个男的受伤了但他不说最后回家
  • 五年後的今天我已經看了不知道多少次你的比賽,這次也駕輕就熟地開著兩個直播源深怕一邊斷線,可是看到中段我已經有點恍惚了,眼淚還是不自覺的流,五年我覺得自己一點長進
  • 反正我这个资深柠檬茶爱好者已经到了无茶不欢的地步了哈哈~但在家里自己用柠檬做也怪麻烦的,外面卖的又总觉得不健康不卫生,好在我搜寻到了这个宝藏——仙妮蕾德的欣乐浓
  • 他参与了北齐后期与北周的历次大战,每次都是凯旋而归,是当时北齐军力的中流砥柱。兰陵王一生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其中广为传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邙山大战”
  • “我曾经以为日子是过不完的,未来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我就待在自己的未来,我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真正变化,我的梦想还是像小时候,唯一不同的是,我已经不打算实现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