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吸欧气!#逛菜市场也能发现新物种#】“没准儿是个新种!”这句玩笑话,成了真。

2021年春季,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滨清等人正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时,撞见几只米粒大小的小黑虫,由于飞得很“笨”——“挺着胸、直挺挺的”,引起朱滨清注意,他们迅速掏出捕虫网采集下来,还打趣或许是个新物种,没想到一语中的。

这种小黑虫,正是近日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布的4个新物种之一——三叉诺襀。

新物种的发现有何意义?靠“找”还是靠“碰”?如何验证真“新”?野外考察会面临哪些危险?日前,《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多位新物种发现者,探寻新物种发现背后的故事。

【发现:靠积累 也是意外】

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朱滨清都在野外考察,但他不会刻意去找新物种。

“新物种的发现有一定随机性,有时跑一晚上什么都没看见,有时只是停车休息下,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朱滨清告诉《中国科学报》,除了运气,调查人员的耐心和积累也必不可少,尤其是要提前做准备工作。

图1:朱滨清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本底调查 朱滨清供图

例如,朱滨清本人对昆虫中的襀翅目非常熟悉,但为了此次本底调查,他还是查阅许多资料,充分掌握武夷山当地“老种”特征,这才能在发现三叉诺襀和武夷山诺襀两个新种时一目了然。

“襀翅目对环境非常敏感,和蜉蝣目、毛翅目一起,是国际上常用的水质监测类群,它们的存在说明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非常好。”朱滨清说,保护物种最重要的是保护原生环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标本馆副馆长金效华亦认为,发现认识新物种,一方面是认识自然进化本身,另一方面是摸清“家底”,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

图2:金效华在西藏米林考察 金效华供图

金效华对兰科植物有着20多年的研究,先后发表了60多个新物种。他表示,发现新物种需要发现者有深厚的积累,但大部分新物种是可遇不可求的。

2016年,金效华在缅甸葡萄地区考察,在经过村旁一颗树时,他抬头间猛然发现一株看起来像兰花的奇怪植物,仔细分辨后确认它是一株蝴蝶兰,而且是一个新物种。

“意外”之喜接踵而至。2017年在同一片地区,金效华在一片被烧光的竹林中看到几棵还未烧毁的竹子,蹲下来仔细一看,竹子底部竟然长了植物。“是天麻!”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新物种。

果不其然,经过调查验证,这株天麻确实是新物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刚则有一段长达10年“可遇不可求”的经历。

2010年,吴刚在菜市场购买了一种叫作见手青的牛肝菌,看着似曾相识,但又与其他见手青不一样。“这种见手青个头大很容易被采摘,但是菜市场卖的绝大部分是不成熟的,没有孢子产生,所以缺少用于真菌物种鉴定的重要形态数据。再加上我们一直没有在野外采到标本,鉴定工作停滞不前。”

直到2020年,吴刚的师弟终于在云南大理的松林中采集到它,这才证明这种见手青代表了一个新属和新种。

图3:吴刚正在察看牛肝菌切开后的受伤变色情况 吴刚供图

身在云南,经常能发现“躺”在菜市场上的野生菌新物种。“拿我研究的牛肝菌来说,在菜市场上有很多俗名,比如黄癞头、紫见手、红葱、白葱等。其中红葱就是我发表的新属新种,但我从来没有在野外采到过,可能是被老百姓采了,因为卖价不错。”吴刚说,为了做研究,他们也会去菜市场购买野生菌。

【验证:靠眼缘,更要证据】

一个新物种的发现,往往依靠外貌差异;一个新物种的验证,则需要充分可靠的证据。

吴刚告诉记者,目前物种分类中,普遍流行的方式是结合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形态学特征以及生态学数据来认识物种。

但他也提出,分子手段在极大地提升发现新种效率的同时,也可能会衍生其他问题,例如“同物异名”,即不同人给同一物种取了不同的名字,但最先发表的、符合命名法规的才是有效名。

吴刚就犯过这样的“错误”。2016年,他发表了一个牛肝菌新种,但2019年却有同行质疑这个新种是“同物异名”。

模式标本是物种“名称的携带者”,该同行对相似物种的模式标本重新研究后发现,模式标本的子实体是不成熟的,论文中的原始数据并不完全正确,再通过进一步研究证实吴刚发表的并不是一个新物种。

“实际上,我对前人发表的物种原始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两个物种在孢子大小上的明显区别,我就认定是新物种,问题就出在我没有研究已发表物种的模式标本。当你对自己研究类群不够了解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吴刚说。

在金效华看来,发现的新物种与前人发现的物种“撞车”,是比较正常的事情。但随着文献上网、标本上网,学者在查阅文献和标本时也更加便利,这种情况和风险也随之降低。

对于此次发现的两个新物种,朱滨清等人在收集到标本后,又经过近半年的整理、筛选、观察、比对,才最终确定为新种。

朱滨清认为,DNA测序、基因拓扑结构分析等现代手段提高了对隐存种,近似种等表型不易被区分的物种的身份界定,但不能代替传统的分类学,终归要回归物种表型上的差异,而这也是许多从业人员的兴趣所在。“我从小就爱好研究昆虫,我的同事、同行也基本是因为热爱从事的这行。”

【野外:有惊吓 也有惊喜】

从开始研究兰科植物,金效华有80多个月的时间在野外考察。

他认为,发表文章是为了解决科学问题,不应该局限于野外还是实验室的形式,但野外考察非常重要,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获得感性认识,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对科学敏感度和对生物进化现象敏锐性的重要过程。

但野外考察,也是与危险共存和搏斗的过程。

图4:金效华在西藏墨脱县考察 金效华供图

2004年,不到30岁的金效华前往海南的热带雨林考察兰科植物,由于向导也喜欢观察植物,他们不知不觉地走散了。更糟糕的是,又下起了暴雨。

金效华冷静了一下,凭借经验判断村庄应该在低处,于是一路往低处走,所幸下了山。又搭乘老乡的摩托车,再步行到达90公里外的县城,终于与大部队取得联系。

还有一次更“要命”。2007年金效华等10多人从云南的贡山独龙江步行走到西藏察隅时,在穿过无人区,翻过海拔4700米的垭口后,他们发现快断粮了。

所幸,一行人几经辗转找到了当地的部队。由于大雪封山,部队粮食也十分紧缺,但依然为他们挤出了前行的口粮,而原计划三四天的路程,实际上走了七天。

为此,金效华总结了几点野外考察经验:安全第一,一定要用当地向导,带够粮食。

图5:吴刚在浙江景宁开展大型真菌多样性本底调查 吴刚供图

吴刚则有一次因“祸”得“福”的经历。

2011年,他们一行10多人前往云南怒江州考察,原本计划爬过怒江边上的一座陡山,再通过一座吊桥过去。但当爬至山顶时,才发现没有了前进的路。

碰巧一位老乡路过,他们赶紧问了路并沿着这条路走,结果还是没走出去。焦急中,他们又“摸”到一条小水沟,于是沿着小水沟往下走,终于走到了怒江江边。

令吴刚惊喜的是,迷路当天,他竟然采到了一个牛肝菌新属的物种,“不枉此次迷路”,他笑着说。

朱滨清也有一次在山里跋涉的经历。那天突降暴雨,导致山路塌方,他们不得不放弃汽车,背着设备从早上9点走到凌晨2点才出山。

图6: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璀璨星河 朱滨清摄

常年在野外,科考人员也得到了老乡、摄影爱好者、护林员的许多帮助。朱滨清表示,很多老乡看见稀奇的物种都会拍照发给他们,提供了很多信息。“有时候我们也会住在老乡家里,山里的夜间真的能看见灿烂的银河,太震撼了!”https://t.cn/A6JH8WNf

#武汉猫咪领养[超话]#0108-08(武汉)英短乳色(纯乳)公猫(已绝育)一岁半。疫苗齐全、内外驱均已做,今年刚做过体检,身体健康无病无癣。性格温顺且稳定,非常黏人,走哪里跟哪里,喜欢抱抱和抚摸。从小是进口粮罐喂养,进口猫粮和猫砂盆、零食全送,因本人过敏引发哮喘,养不了猫猫了[泪]希望来一个爱猫家庭,现800出,要求领养人有固定住所,固定工作,不喂毒粮,会爱他不抛弃他!地址:湖北孝感城站路#武汉领养##武汉猫咪领养#

#乌鲁木齐[超话]##萌宠# 大橘#猫咪领养#
三岁大橘,已绝育,从小奶猫养至今,每年都有体检,打疫苗,因本人工作安排无法陪伴它,现忍痛割爱为它寻找新的爱心铲屎官,希望能耐心陪伴,好好待它~
性格活泼粘人,三岁了还是小奶音,送全套养猫用具(到2023年的猫三联和狂犬疫苗),猫砂盆,猫粮,饭碗,指甲刀。
需要自提~ https://t.cn/R2WxDBw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公众号上的一个留言回复。 家长们不要跟风,也毋须羡慕别人。每个家庭情况不同,除了观察孩子,请也观察自己是否有毅力来提早做这些事。 不建议提早,4岁开始我
  •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诗题一作《咏蝉》。 垂緌(ruí):帽带打结后,在下巴下面散而下垂的那一部分。
  • 1992年4月16日,中国首次派出联合国维和人员赴金边,这是我国第一次派遣部队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目前,中国共有10支维和部队共1546人在4个联合国任务区
  • 所有的不言,压抑,委屈,不甘心,在昨晚泪盆如水的全部爆发了出来,突然觉得如果这种场面反复无常我真的会变成一个疯子、对,我现在没办法扭转局面,等疫情好点,我说走就
  • 【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
  • #应该鼓励孩子参加班委竞选吗# 周围的小朋友都在学钢琴,但他并不是很感兴趣,应该让他学吗? 和女儿相亲的对象,我很满意,但她并不是很感兴趣,应该让他们结婚吗?
  • #任嘉伦[超话]# 2⃣ rjl#任嘉伦2021嘉速前进# rjl#任嘉伦与君初相识# rjl#任嘉伦文荣奖最佳男主角# ————♡⃛ Lᵒᵛᵉᵧₒ
  • #郑艺琳方时赫百年好合# “郑小姐,郑小姐,郑小姐,快醒来!” 伴随着整容医生的声音,郑艺琳醒来了。原以为等待她的是整容成功的消息,没有想到却是整容失败的消息。
  • 【13岁女儿房间传来“声音” 爸急破门一看3人都傻了】高雄一名萧姓男子与一名年仅13岁的少女交往,两人在少女的闺房中偷尝禁果,而少女父亲返家后发觉“不对劲”,便
  • 关于执愿的一些废话,个人喜好原因的黑泥放评论里。 我比较喜欢它关于分别的叙述,因为我们注定是分离的,只要从故事里抽离出来,我们永远分立两端,对我来说,就算给我再
  • 暨上一篇: 医疗旅游今日渐成风景   “自2002年以来,医院以特色促发展,结合本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中医疗养游’,加强了与国外传统医药
  • 新年快乐 新的一年开始了 扬帆起航的舵找到方向了 好吃的东西今天能吃可能明天就不能了 今天会爱你的总是会担心明天是不是可能说不爱就不爱了 我要做坚定的唯物主
  • 大家想要加入米菲销冠团队请添加我的V:1586303772☚ 之所以投身米菲,只是因为想给自己的宝宝一份用❤️的爱! 加入我的团队,赚钱赚到手软[可爱]#米菲
  • 那些肉身已经润到国外,却天天泡在中文媒体上每天高谈阔论。开口反战和平闭口共情博爱,进则自由民主退则言论自由,装作为民请命悲天悯人,仔细想想都润出去了怎么可能还关
  • 壮壮子1Y6M 一岁半啦!越来越懂得表达自己了,虽然还不怎么会说,但是比划有一套。已经开始自己挑想要穿的衣服和鞋了,看来以后也是个时刻注意形象的酷盖,很随爹 每
  • 绿会法工委致函上海有关部门立即停止采挖芦苇,保护南汇东滩湿地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绿会法工委”)近日持续接到志愿者反映
  • 【深度丨他们,为何选择银川?】   2月14日,新消息报刊发了独家调查“银川50万元天价彩礼”事件的报道后,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云南小伙小张和甘肃姑娘小乐的婚
  • #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在珠海建造完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在珠海高栏港顺利完工。导管架相当于固定式海上油气平
  • 【#好品山东# 】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怎么选出来的? 要过这“五关” 3月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好品山东”建设主要内容、推进情况及下步打
  • 【两组数字见证中国冰雪荣耀背后的黑龙江力量】 冰雪交织,激情飞扬,圣火熄灭,璀璨依旧。   2月20日,国家体育馆,一场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