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开年城市一线观察|在爬坡过坎中走向春天——“振兴之城”沈阳2022开年观察

辽宁沈阳。隆冬腊月,数九寒天。街头车流滚滚,熙熙攘攘;工厂热火朝天,忙碌一片。

滴水成冰,热气腾腾,这就是沈阳。新年伊始,面对外界对东北经济的看衰与质疑,这座肩负振兴使命的“振兴之城”埋头苦干不气馁,锚定目标不松劲,向着春天迈开新的脚步。

“老字号”历久弥“香”

20多米高的厂房内,龙门吊车勾着巨型部件往来穿梭;巨大的五轴数控机床箱体内发出切削金属的吱吱声;操作员不时查看显示器上的各项参数……

刚一开年,沈阳鼓风机集团就忙得不可开交。“按照订单,生产任务排得满满当当。”集团转子车间主任梁辰说。

2021年1至11月,沈鼓集团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6.5%、3.4倍,2022年的订单也排到了下半年。走过七十载的沈鼓,是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代表,始终坚持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6%以上,在国家工业版图中不可替代。

正如沈鼓一样,对于“振兴之城”沈阳,“老”不是落后的标签,而是支撑振兴的坚实根基。

支撑力在增强——

初步统计,沈阳市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左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左右。

打开这张成绩单,更能感受到“老字号”的支撑力。2021年1至11月,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超六成的装备制造业增长了13.1%。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8.3%和15.5%。

改革力在显现——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54%——这是沈阳机床(沈阳地区)交上的2021年的“成绩单”。

“现在我们是一个人顶俩人用。”沈阳机床中捷友谊厂总经理赵旭靖说,通用技术集团2019年底重组沈阳机床后,力推三项制度改革,人均产值由37.8万元提高到87.9万元。

从失血到止血,一度濒临破产的沈阳机床备受外界关注,他的“涅槃重生”归根结底是靠“断腕改革”。管理层也不例外,全体起立,竞聘上岗。原有13名班子成员,4名落选;原107名中层干部中59名落选。

改革进一步,效益长一寸。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北方重工、东北制药也焕发了新生机。其中,北方重工2021年营业收入、新增订货分别同比增长442.8%和427.1%。

上新力在提升——

无人驾驶的物料车自行运输,感知到部件的机械手臂自发抓取、旋拧螺丝、焊接、组装……在5G技术的支持下,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本特勒汽车系统(沈阳)有限公司、赛轮轮胎等一批企业的厂房变成了机器人的世界。

2021年,沈阳新建5G基站1万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7个,在全国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中排名第15位、居东北首位。2022年,沈阳将新建5G基站1.2万个,实施100个智能升级项目,打造100个数字化应用场景……

“新字号”跃跃欲“势”

老,是振兴的根基;新,是振兴的希望。在高质量处下锚,离不开新势力的加持。行走在沈阳,能深刻感受到汩汩涌动的新动能在不断增强。

工业基地崛起造车“新势力”——

走入华晨宝马厂区,机器手臂上下舞动上演着机器人生产的画面;车间外,成片的光伏发电板源源不断输送着清洁能源;成品车停放区,新能源汽车比例在不断提升……

岁末年初,沈阳接连传来重磅消息。宝马集团在这里建设的大型总装物流车间、涂装车间相继竣工。

“总投资30亿欧元的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大东工厂改造升级项目将在今年双双竣工投产。”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说,在宝马工作的30多年间,他走访了世界各地的工厂,沈阳的生产基地是开创性的,集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5G等新技术,为宝马的成长做好了充分准备。

全新的汽车产业正为沈阳的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输送着新动力。2021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88%。

“瞪羚”企业跳出发展“新速度”——

沈阳美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内,一款应用了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汽车导航产品将记者带入到科幻世界:地面上随时变换方向的箭头为车辆导航,两侧建筑物也有简短字幕介绍。

“如果需要,建筑物内有哪些餐馆也能突出显示出来。”公司董事长孙克文说,凭借持续创新,公司销售额、利润都在成倍增长,正在筹划登陆科创板。

高速成长是瞪羚企业的一大特点,当他们成群结队聚在一起,就会产生规模集聚效应。2021年,沈阳市瞪羚、独角兽企业达到151家,同比增长71.59%。

求新育新,从未如此迫切——

“坚持创新在振兴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科技自立自强为导向实施高质量先进制造业行动”“加快打造数字沈阳、智造强市”——岁末年初,沈阳市党代会、经济工作会等密集召开,均将创新摆在了突出位置。

“走进新时代的沈阳,展现出了对‘新’前所未有的渴望。这,孕育着新的未来。”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说。

“靓身形”初具轮廓

盛京大剧院火了,艺术展、音乐厅、城市书房快速崛起,冬季的沈阳流光溢彩。

“消费在升级,文化需求在增多,各艺术家协会忙得团团转。”沈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王菁说,如今的沈阳已经不再是刻板印象中钢筋铁骨的老牌工业基地,而是“国际范”十足,“数字味”浓郁,“低碳风”正劲的工业新城。

“国际范”更浓——

20多天前,沈阳举办了一场主题晚会,来自2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旅居沈阳的外国友人登台献艺。

在沈阳,随着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中日产业园、启迪中韩科技产业园逐步成熟,本特勒、采埃孚、三菱商事、三井物产等外资企业的加入,从生产到生活,沈阳的国际范愈发浓郁,其背后是不断扩大开放的成果。

2021年1至11月,沈阳市实现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1.2%,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9.8%。

“数字味”更强——

元旦刚过,细心的沈阳市民会发现,地铁站里增加了许多人脸识别设备,开启刷脸进站功能。与之同时,足不出户的“一网通办”也在快速推进。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较真碰硬,在便民惠企的办理效率上争分夺秒,是许许多多沈阳人都能感受到的。从“只进一扇门”到“只去一个窗口”,从“最多跑一次”到“只提交一次材料,一件事一次办”,沈阳的改革不断走向纵深。

“我们就是想把办事大厅放到百姓的指尖上。”沈阳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文勇说,沈阳市已连续两年在国家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被评为全国标杆城市。

“低碳风”正劲——

“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2022年,一场以高质量为目标的专项行动正在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提速。但如今的招商,不再是“挖到篮子里都是菜”,而是紧盯“绿色低碳”“专精特新”的一次全新产业布局。

“绿色已经成了沈阳振兴发展的新底色。”沈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罗磊说,2021年1至10月,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2%,同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

2021年全年,这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5天,首次突破了300天。

走过深冬,便是新春。沈阳,摆在这座振兴之城面前的,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春山在望,未来可期。

总策划:傅华

策划:赵承、曹智

监制:张旭东

统筹:赵超、徐扬

采写:曹智、徐扬、汪伟

视频:高铭

编辑:熊争艳、刘敏

视觉/海报:杨青、李佳艺、刘烜硕(新华网辽宁频道)

2022年,山西国企改革要这样做

截至11月底,省属企业资产总额3.54万亿元,同比增长3.8%;积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累计20家企业上市,包括A股18家,港股2家,涉及煤炭、电力、化工、天然气、制药等多个领域……12月10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西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情况,并对2022年国企改革重点进行部署。本次发布会上,最为关注的煤炭保供、电力保供、燃气保供一系列硬举措,也让百姓吃了定心丸。

图片

国有经济持续向好
国企发展质效全面提升

“今年以来,省属企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国有经济持续向好,国企发展质效全面提升。”新闻发布会上,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马进在介绍我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的主要成果时,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11月底,省属企业资产总额3.54万亿元,同比增长3.8%。1—11月实现营业收入1.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实现利润总额460亿元,同比增长1.7倍;上交税费1084亿元,同比增长39.3%。国企改革红利逐步释放,高质量发展成效日趋明显。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我省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效能整体提升:
→ 强化战略引领,各省属企业编制了“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构建。
→ 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校共建共管共享创新平台,已建立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24个,优化升级实验室建设,实现省属企业全覆盖。
→ 强化新兴产业布局,围绕“六新”和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省属企业开工建设一批新项目。
◎ 持续优化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根据不同企业功能定位,分类确定国有资本控股下限,实现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有效融合。
◎ 持续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果。二级及以下子企业按照“三因三宜三不”原则,通过出资新设、增资扩股、股权转让和开展上市等方式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截至目前,累计20家企业实现上市,包括A股18家,港股2家,涉及煤炭、电力、化工、天然气、制药等多个领域。今年前三季度,18家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额2024.1亿元,同比增长29.9%,占省属企业营业收入的18.5%。
◎ 积极开展“六定”改革,推动省属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减人增效、提质增效。
◎ 积极落实任期制契约化管理,17户一级企业建立了对各级子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制度,88.7%的省属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已经按制度规定签订了有关合同和契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 积极探索中长期激励,省属企业及各级子企业累计实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393人次,科技型企业股权或分红激励736人次,员工持股激励9751人次,实现业绩考核与激励水平“双对标”,激励与约束相统一。

2022年是收官之年
山西国企改革要这样做

山西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明确了2020年到2022年需要完成的重点改革任务,2022年是收官之年,接下来国企改革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省国资委副主任侯国伟介绍,2022年我省国企改革将全面聚焦“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 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准确把握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指导推动企业对标行业先进水平,下大气力苦练内功、提质增效。推动内涵集约发展,着力提升投入产出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全面迈过行业平均水平的“生存线”,力争达到先进水平“发展线”;做好管理精细化,压缩一般性管理费用和资本性支出,大力压降“两金”,采取多种形式整治“跑冒滴漏”;要做好管理数智化,探索推动省属企业资金、资产、采购等重大事项上系统、上平台,发挥好系统集聚集约集成作用。
◎ 加大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统筹创新资源,发挥国有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承担国家和我省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推动生产创新,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应用,加快“5G+智慧矿山”等能源、制造领域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协同平台建设。推动应用创新,围绕产品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开展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存量产品的科技含量,有效延展产品的生命周期。完善创新制度,落实“军令状”制度和“揭榜挂帅”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的供给,探索打造国资国企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科技创新引导方面,更多和民营企业进行优势互补,发挥好国有企业支撑作用。
◎ 强化国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聚焦重大风险关键环节重大领域,开展管资本穿透式监管,有力推动企业管理提升。
◎ “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推进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现代化是应对新挑战新要求、提高企业发展质量效益的关键抓手。山西省高度重视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在省属企业专业化重组的基础上,苦练内功、提质增效’,为深化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处处长白利锋表示,我省国企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标准,一企一策制定对标提升实施方案和对标提升工作清单,集中力量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补齐管理短板,提升管理水平。

煤炭保供、电力保供、燃气保供
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9月29日,山西省与14个省份签订了煤炭保供合同,省属企业承担保供任务大头。到目前为止,省国资委和省属企业在能源保供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大家都非常关注。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关键时刻,国有企业必须勇担重任,切实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新闻发布会上,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马进在说到保供时表情坚定,语气铿锵。
“接到保供任务后,省国资委联合省国资运营公司紧急部署,省属煤电企业全部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能源保供工作领导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在做好防汛救灾‘加试题’的同时,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组织因灾停产限产的煤矿恢复正常生产,全力以赴组织所属煤矿增产增供;面对煤炭市场价格持续增长、居高不下的情况,通过媒体主动发声,承诺保供稳价;主动了解客户需求、争取运力支持,增大产能释放,确保产洗运销有效衔接。”
“可以说是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全力保障煤炭资源持续稳定供应!”马进加重了语气。
截至目前,山西省承担保供任务煤源保障共计5300万吨,分解后山西焦煤、晋能控股、华阳新材、潞安化工4户省属企业对接9个省市,共3100万吨。截至12月8日,省属企业煤源保供任务已完成2243.63万吨。
除此之外,省属企业所属电力企业和燃气企业也在电力保供、燃气供应上加紧发力。
◎ 在电力保供方面,晋能控股、国际能源两户省属企业控股管理的火电企业,严格执行国家能源局关于保供保电期间对控制机组非计划停运的工作要求,基本上实现了发电机组能开尽开。目前,煤炭库存处于合理水平,生产经营有序进行。
◎ 在燃气保供方面,省国资委和省国资运营公司两次召开华新燃气和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嘉节电厂供气专题协调会,推动华新燃气和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嘉节电厂于10月16日签订了4.6亿方的供气协议,为太原市冬季供暖提供了有力保障。
省国资委和省属煤电企业将把今冬明春保暖保供作为重要抓手,强化统筹协调、有序组织生产,发挥好主力军、“顶梁柱”作用,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山西晚报

指南基金王军国:重仓优质资产 8只新三板基金平均收益率超100%

北交所开市,新三板这块“价值洼地”再次获得资本的青睐。然而,新三板以及北交所拥有约7000家挂脾企业,加之他们属于“更早、更小、更新”创新型公司,投资他们的风险也相对较大。

如何投资新三板、北交所,就成为各路机构面临的现实难题。

一直以来,指南基金都是业内少有的专注新三板市场的投资机构。经过5年多摸爬滚打,让公司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投资逻辑。指南基金董事长王军国表示,公司坚持价值投资拒绝平庸公司,注重考察标的资产的稀缺性和护城河。同时遵循少而精原则,对看中标的敢于重仓。

据介绍,指南基金先后投资了上市科创板的“硬核公司”西部超导、上市北交所的“牛股”长虹能源、创业板上市的指南针,以及港股上市的思摩尔国际等,8只新三板基金平均收益率超过100%。

坚持价值投资拒绝平庸公司

偏好强稀缺性、护城河深资产

王军国最早从2011年开始接触新三板,彼时市场服务范围还局限在北京中关村等4个高新区。伴随着新三板不断“进化”,2013年扩容至全国,2015年行情大爆发,王军国带着他所筹备的一支新三板基金产品,成为市场参与者和见证者。

下决心扎根新三板,是在2016年。这一年,市场从疯狂逐渐回归理性,避险情绪蔓延,不少盲目跟风的机构撤出。王军国则反其道而行,在这年成立了专注于新三板的投资基金——指南基金。

谈及为何在市场低迷时成立基金,王军国指出,2016年,新三板市场上各大私募机构跑马圈地时代结束,逐步回归理性,市场成为低估值企业标的池,有利于机构布局。

成立基金后,怎么投?当时的新三板,经过几年扩容后,全市场挂牌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如何选标的考验每一位投资人。

亲身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新三板,王军国给指南基金定下投资铁律:坚持价值投资、拒绝平庸公司。选择标的资产一定要选强稀缺性,同时拥有较深“护城河”的企业。

操作层面,指南基金更为关注企业的成长性,以包括净资产收益率与自有现金流在内的企业财务状况作为投资的基本准绳。同时,指南基金也极为关注被投企业管理团队、创始人的情况,认为企业家的才能和品格往往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其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准足以影响企业后续的发展。

长期重仓优质资产

8只基金平均收益率超100%

指南基金在理念上坚持价值投资,在打法上力求精准,投资企业少而精,对看中标的常常重仓持有。推出的每只基金一般只会投资3-4个项目,几年下来积累了不少经典案例,如科创板首批上市的西部超导,北交所首批上市的长虹能源。

2018年,指南基金投资西部超导,该公司属于“稀缺性”比较强的资产。公司主要生产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低温超导线材生产企业,是目前全球唯一的铌钛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的全流程生产企业,该公司产品补上了我国新型战机、大飞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舰船制造所需关键材料的“短板”,解决了飞机制造关键钛合金材料的“卡脖子”问题。

2019年7月22日,西部超导成为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目前公司总市值大约为430亿元左右,较新三板摘牌时49亿元市值相比,提升近8倍。该公司估值提升更多不是因为制度红利,而是有业绩打底。2019年公司净利润为1.58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增至5.3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押注”西部超导成功,但在2018年到2019年上半年的新三板“低谷期”,西部超导股价也曾长期表现不佳。适时,指南基金已是西部超导最大的民营机构股东,持有公司270多万股。面对股价持续下跌的压力,指南基金依然始终紧握筹码,最终等来了西部超导业绩、股价双爆发的时刻。

实际上,在作出投资决策前,指南基金会通过多轮的调查、筛选、审慎分析投资标的的价值,确保其在有限的投资期限中具有足够的发展确定性,减少犯错的可能性。而在确定投资标的价值后,则应对企业发展抱有坚定的信心,关注企业的长期成长空间,以足够的耐心和恒心静候企业业绩爆发。

正是这样的投资理念,指导着指南基金不断买入市场“牛股”。

如长虹能源就是指南基金重仓的另一只股票。11月15日,长虹能源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从参与2020年长虹能源在新三板上的首笔交易开始,指南基金的多支基金及自有资金持续加仓长虹能源。今年2月,指南基金参与了长虹能源的战略配售,长虹能源战略配售竞争激烈,仅安信证券、红塔证券和指南基金三家财务投资人入局,指南基金在三家财务投资人中拿到了最多的投资份额,这也是目前指南基金参与的唯一一家战略配售。长虹能源是我国电动工具用锂电池和碱性锌锰电池头部企业,自2020年初首笔交易价格7.18元/股计算,目前涨幅已接近20倍。

除了西部超导、长虹能源外,指南基金投中的还有登陆港交所的思摩尔国际,上市沪深A股的指南针、创识科技、中际联合等,已完成投资的8只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平均净值在2.0元以上,平均收益率超100%。

而在新生的北交所市场上,指南基金重仓持有的用友集团旗下金融科技公司用友金融正处于上市审核阶段,指南基金为该公司最大的外部股东。此外,指南基金居于前十大股东的中国第一家独立芯片测试公司华岭股份也已开启上市辅导,计划实现北交所上市。

未来重点布局“专精特新”

随着北交所开市,资本进场速度正在加快。资本进场后,对北交所和新三板市场带来深刻影响。如何投资北交所乃至整个新三板,就是摆在机构投资者面前的现实难题。

王军国表示,针对北交所市场,公司计划采取两种交易方式:一是关注优质公司在北交所上市时的战略配售机会,另一种则是在二级市场布局。“有些企业可能现在估值已经比较高了,但随着企业业绩不断提升高估值会被消化,因此其中存在长期成长性的企业还是可以配置的。”

目前,指南基金已经为北交所的设立申请了证券私募基金牌照,前期公司也发行了针对北交所的产品,目前已经募资完成,随时可进行投资。

虽然指南基金已申请了证券私募基金牌照,但未来公司仍将坚持价值投资、关注长期成长。由于北交所脱胎于新三板,加之登陆北交所公司必须是创新层企业。基于这样的逻辑,王军国表示,公司仍将整体延续过去在新三板的投资策略,积极布局基础层和创新层具有发展潜力的“专精特新”企业,等待其在北交所或其他A股市场上市。特别是一大批市盈率在十几倍甚至十倍以下、基本面优质的公司,仍有较大投资空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而,这丰富多彩的生活,注定了是一场生命与情缘彼此触及地动荡,也注定了是一场人生与纷繁的尘事互为相应的热闹。整点文案喜悦于这岁月的阡陌,带给人间的烟火纷呈,更执
  • 如果你们分手是因为你一直在考验他,一直在作,让他消耗了太多精力,那你就要让他感受到,你已经不是一个在感情里有着高需求的人了,你会体谅他的辛苦,也会懂得如何控制情
  • 我欣赏肖战!我佩服肖战! 肖战出场,霸气侧漏,气场强大,威严贵气,英俊潇洒,帅气逼人,具有王者风范;举手投足沉稳大气,从容淡定,儒雅绅士,气质优雅。
  • 自幼聪慧 善根深厚 修学净土法门十于年,并深耕于儒学、易学博览群书,集众家之所长,深通《梅花易数》、《大六壬》、《奇门遁甲》、《八宅》、《玄空》、《四柱》等预测
  • iphoneSE3规格被曝:A15+后置双摄,“上下留边”终于取消了 据知情人士曝料,iphoneSE3有望在明年上半年正式亮相,在外观设计上,iphoneSE
  • #听樊登读书# 第232本书《你的顾客需要一个好故事》 故事就是去掉无聊部分的生活,无聊部分去了之后,剩下有意义的,精彩的生活,就是好故事。 商业则是去掉噪
  • 第一种是因为不爱你了,你的价值感在他的心中逐渐消退,为不爱找了一个借口,会对你产生愧疚的情绪,虽然拒绝复合,但不会太过于绝情。#错过##祝你幸福##余生一个人走
  • 你与皇室只​差了一枚戒指​#泰国佛牌#带‮上手‬或者当颈链‮都带‬可以哦[呲牙][呲牙]​‎ ͏ Namo纳摩‮凯爱‬吸财葫芦2563年,现货‼️ 瓦马‮塔哈‬
  • 从欧洲文化的局部出发,将学术论证与个人感悟相结合的手法,令读者在体会到阅读快感的同时,也能对欧洲文化产生更具体、更有现实感的认知。这种开阔的视野使读者得以更加全
  • 我经销国内知名白酒和国外红酒的目的就是为身边亲友找到物超所值的高品质优价格的国内白酒和国外红酒。自用、送礼、寿宴、婚宴、团购……我这里的国外红酒都是非常不错
  • sogawaayana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いよいよ #彼女はキレイだった 最終回まであと1日となりました。#映画リョーマ#テニミュ#こんなテニプリ見たことな
  • 我们都支持你,你有你的苦衷,你比我们都难过不是吗!以及有点杰克苏和才子都体弱,好啦,我们都爱看风流书生病秧子[允悲][允悲]主题不错,没把人写崩,可能还有些不成
  • [衰]特别是在姚威改名之后,他们一家就经常被人说三道四,可看着网上的流言蜚语,有一部分网友认为田静与姚威的做法才是正确的,毕竟比起那边的偏心,不如独搬出过的舒心
  • 【#一名密接者从昆明开车去过澄江#曾在农家乐用餐行动轨迹公布】#告澄江市民书#全市广大市民:2021年8月20日15:00,澄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昆明市五华
  • 扫个小车吧,扫完了才发现把手是这样的(不知道为什么就很寒酸的亚子啊)突然想起我另扫了一辆也没有铃铛,所以这个应该也是被卸去铃铛后的结果叭买来当明天早饭的丸子,果
  • 但是我忘了我都是咋出校门的,蹚水?如果你能看到微博,会不会想说:“下雨不是我的苦恼,看你给我发信息才是。
  • 3.2020年12月5日,与上海市律师协会、上海市破产管理人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承办的“新形势下的破产领域双循环———境内个人破产和跨境破产协助
  • 4.父母好相处(有房----可以有房贷哈)。择偶要求: 1.人品好,三观正,有责任心,能珍惜彼此。
  • 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很多你自以为很好的关系,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每个人都是劫后重生。
  • 2031年进入丁亥大运,天干丁火被地支亥水戳脚,亥水七杀星和命局构成官杀混杂,且地支寅亥相合,七杀合动婚姻宫,则有其他男性介入婚姻,要注意把握交往分寸,其余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