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生命的“活子时”,可以让你返老还童,长生不老!

宋朝有个易学大家,叫做邵康节。你们现在喜欢算命的就知道,他那是很高明的,也是道家,也学佛。邵康节有一首诗讲子时,子时是阴阳分界的地方,他说子时“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所以你们学佛、学道打坐,修到一念不生阳气来了,就是“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一年之中的冬至,就属于子月,他的诗说: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冬至子之半”,拿一年来讲,冬至那一天,是回转来开始长生。我们冬至时,过去大家吃汤圆啦,过冬至农村人很重视,因为阳气正要开始。“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这是本体论,不动。“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学针灸的有个子午流注的方法,大家学医的应该知道。子午流注就讲天地之间固定的一个运动,活的子时,是把天地运行的法则用到你身体上来。所以人老了,阳气用完了,可以使他重生起来;这是中国修长生不老补充生命的一种方法。

掌握生命的活子时

上次提到七七四十九岁,女性的更年期,大家注意,这是更“年”期哦,不是更“命”期哦,你的命还是活着的。当年龄时间转变时,道家产生了一套修养方法,配合了佛家的。如果真正的加以实行,则不管男性女性,都可以返老还童,可以不只活一百岁,几千岁也可能;据说是如此。这是自己重新培养起来的,不靠外力。但也有药可用,不过这不是普通的药物。这套理论,在《黄帝内经》里只提了现象。

所以读《黄帝内经》,如果没有融会贯通,实在不愿意读下去,不晓得讲些什么。如果你懂得了以后,才晓得里头包含了生命的科学;学问之大难以言喻。更年期以后,如果都做到用活子时修养身心,是可以返老还童的。

照我们学佛的所讲活子时,就是随时做到无念,随时念念在清净圆明中时,就是“一阳初处。”生命可以回复,返老还童,长生不老。这是道家的神仙提出来的壮语,非常雄壮的,也是其他各国的文化都没有的。我这番话是解答上次听课后,许多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只能把它浓缩下来简单答复。

再说活子时

第二,就是讲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怎么调整养生,把自己身体怎么搞好这件事。记得上次讲到<上古天真论>时,讲到道家的活子时,有一个同学来问身体上的活子时。我们身体上随时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如果呆板的读书,就不懂这个道理。譬如我们白天工作,夜里睡觉,这是天地的规则,不能违反的。

我说这是对的,可是你要有智慧去运用它。像我夜里工作,白天睡觉,现在跟你们讲完课,到十一、二点胡乱吃一点东西,开始工作了,差不多到天亮。昨天夜里到现在只睡两个钟头,我现在还给你们乱扯,感觉是昏头昏脑的。但是你不要看我昏头昏脑,一个小字错了我都已经看到了。那完全违反了一般的法则。

为什么能这样呢?是自己利用了生命,把这个原则反过来用。所以子时一阳生,你说年纪大了,阳气没有了,是有方法自己可以调过来的。

好!这样你懂得活子时了,现在《黄帝内经》告诉你一个大道理,大原则,你自己可以调整自己身上的四季,也可以把很不好的变成春天。

讲到这里,我突然又想起来,譬如这个春天,当你现在精神非常好,身体很愉快,这正是你的春天。春天消耗得太过份,马上收缩了,就是秋天,在这个中间你要晓得调整。

譬如你们很多人喜欢量血压,我说我一辈子不碰这个东西。一个外国留学回来的同学,带一个轻便的血压计送我。我已经有二十几个了,都把它送出去了,我不碰的。今天情绪非常高,血压上升了;等一下情绪低沉,也就不会上升;有时候吃饱了,也上升。要是相信这个,你就不要活了。

所以我常说,听医生的话就活不下去了,听律师的话门都不敢出了。人生天地之间,男子汉大丈夫,我们要能指挥天地,把自己身体变过来才是。这也就是四时的道理,自己本身随时有四时,像气候一样的变化。不过你真要保重自己,先要懂这个原理,自己才能调整得好。如果真调整好了,就是本篇所讲的“圣人行之,愚人佩之”的道理。

你看《黄帝内经》没有跟你讲治病吧!也没有开什么方子;为什么啰啰唆唆讲这些呢?这个就是病理学了,或者讲治病的哲学。把这个把握住了,你做医生就会非常高明。至于药物要仔细去研究,而且遍地是药,看你怎么去用。

阳气 元气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像上天太阳一样,如果你的阳气自己搞得不好,就短命了。我记得还有一个算法,在<金匮真言论>、<阴阳别论篇>、<平人气象论>、<三部九候论>这几篇里。所谓阳气是什么?欢喜就是阳气,高兴就是阳气。《老子》里头讲得很明白,我就跟你们拉开来讲,《老子》里头说明,婴儿睡觉的时候,到某一个时候,尤其男婴,他那个小便部位就翘起来,因为精神够了。

当然有时候是屙尿,有时候不一定是屙尿。老子告诉你小孩那个翘起来,他说那是阳气来了,那个时候没有性欲的观念,人长大了,男女都一样,男性呢?老子说朘作;女性呢?乳房发胀。同一个道理,一个阴一个阳,单的谓之阳,双的谓之阴,这叫阳气发动,这个修道的也叫活子时。

等到十几岁,有了性的观念以后,这个阳气一来,闯祸了,叫做猛虎下山,要吃人了。所以道家要降龙伏虎,这个老虎你永远抓不住的。而且这个老虎很厉害,《西游记》上孙悟空那个棒子就是这个东西变的,本来这个东西是海底的神针,挂在那里没有用,一下子立了起来,大闹天宫就下得了了。这是阳气的道理,有形有相的。所以你本身精神好阳气多,懂得修持修练的人,身体越来越好。阳气若天与日,失其所就短命了。 https://t.cn/z8YERWw

【鲁光:文学入画 得意忘形】最近一次见到鲁光先生是2021年7月,“文学入画三人行——鲁光 王涛 杨明义画展”在荣宝斋举办。开幕式那天,尽管尚有疫情的笼罩,但展厅里还是挤满了熙熙攘攘戴口罩的观众。三位画家分别被他们的粉丝相拥,其中一位矮个长者先是被摄像灯聚光,接着一直处于人墙的包围之中,之后又忙着在一本本伸向他的画册上签名留念。一位粉丝递上一本颇有年代感的小册子:“这是我收藏了40年的《中国姑娘》,请您给签个名吧……”

这位被簇拥的老者就是写报告文学《中国姑娘》的鲁光。

鲁光的职称是高级记者,他说,从记者到作家再到画家,圆了自己人生的三个梦。而“绘画超过文学,左手超过右手,下半生超过前半生”则是他对自己80余年人生的总结。

鲁光1937年生于浙江永康方岩镇。196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曾任中国体育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人民体育出版社社长。上世纪80年代,因采写中国女排勇夺世界冠军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名声大噪。而女排的连续夺冠,也使他的热度持续不减。鲁光坦言,自己沾了女排的光。

1981年冬,中国女排在日本有一次夺取世界冠军的机会。出发去日本前,北京大学邀请女排姑娘去学校做客,鲁光也随队前往。本来欢迎会是在礼堂举行的,可刚到校门口,热情的学生一拥而上,把女排姑娘东一堆、西一堆围拢起来。后来欢迎大会只好改到五四广场开,人们不停地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北大学子们的激情深深感染了鲁光,他知道,这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女排出征前的训练在湖南郴州进行。任职于国家体委宣传司的鲁光奉命采访,朝夕相处半个月,获得了姑娘们训练生活的一手素材。他清楚地记得,杨希在训练中大腿肌肉断裂,平时她总盼有空休息,但大赛当前,却在病床上怎么也躺不住,常常忍痛训练。男陪练站在板凳上,重力扣杀,女排队员身上摔碰得紫一块青一块。她们流汗流泪顽强拼搏,付出超人的代价。鲁光用心用情写出一幕幕感动他的所见所闻。

《中国姑娘》首发于《当代》1981年第5期,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全国数十家大报以3到4个版刊登7万多字的全文,电台联播,名导蔡晓晴拍摄了同名电视连续剧《中国姑娘》。日本以《红色魔女》为题出版,欧洲的一些报刊也连载,一时洛阳纸贵。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中国姑娘》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之后,《中国姑娘》又被收进“共和国作家文库”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学读本”,还被收入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

著名文学评论家、时任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封感谢信。信中说——

看电视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喜悦的眼泪。读《中国姑娘》的时候,我又情不自禁地淌下了深挚的感激的眼泪。我们要有亿万个像“中国姑娘”那样的英雄儿女,我们又要有千万篇像《中国姑娘》那样的英雄诗篇。希望您写出更多更多这样的好作品来!因为不知道您的地址,就让这封信公开发表吧。

当朋友们每每谈起长盛不衰的女排精神,谈起他当年写就的《中国姑娘》时,鲁光总有一种负疚感。他说,自己虽有激情也占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但思索得不深,写得也太匆忙,遗憾未能把《中国姑娘》写得更满意。

女排的热度凸显了鲁光在文学上的影响力,却掩盖了他的画家身份。其实,他学画起点高,是站在李可染、崔子范等大家的肩头起步的。

鲁光四十几岁时便是正局级干部,仕途光明,而他却选择了急流勇退,转身投入丹青墨海,勇往直前,心无旁骛。

若不是遇到恩师李苦禅、崔子范两位国画大家,鲁光说也许自己会一辈子走在新闻和文学之路上。结识两位大师,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鲁光从小喜欢画画,做记者时曾临过丰子恺的画。认识李苦禅是在1980年,当时,鲁光写了一篇采访稿拿去请他审。这篇文章令苦禅先生十分满意,称他的文字如水银落地,无孔不入,并鼓励他说,“我看你对艺术很有悟性,如果学画画肯定能画好”。就是这番话点燃了鲁光对绘画的兴趣,也可以说是李苦禅先生领他走进了绘画艺术的大门。几年后的一个偶然机会,鲁光认识了花鸟大师崔子范。崔老十分看中他的文笔,想请鲁光写个传记。鲁光当时提的唯一条件是:“您得收我当徒弟。”崔老欣然同意。鲁光从此潜心拜师学画,那一年他49岁。有人讥笑他“画不出名堂”。但放牛娃出身的他牛劲十足,他认准的事,非干出名堂不可。他凌晨即起,埋头画室,节假日也足不出户,面对宣纸,就像着魔了似的,恶补基本功,潜心创新。妻子戏说:“像你这么用功,傻子也能成画家。”

鲁光的画拙朴厚重,为追求与画面协调,他开始放弃右手圆润的书法,尝试用左手书写。汉简是书法的源头,他选取了其中一些有特点的笔画来记忆并融进自己的书写中,相比右手,左手写出的字更拙朴厚重大气。

老画家何君华在《鲁光如牛》一文中写道——

久闻鲁光大名,知道他是位文人、作家。但乍见时却给我留下一个武夫的印象:宽脑门、大眼睛、圆鼻头、厚嘴唇、膀阔腰粗、体魄雄健。

实在想不到,著名报告文学《中国姑娘》的作者,竟是眼前这位壮汉。当他自我介绍时,说是属牛的,我忽然感到他还真的有点儿像牛。后来与他交往多了,更知道他却是与牛有缘。小时候是个放牛娃,长大依然爱牛入迷。现在又画牛成癖,而且成绩斐然。他性格豪爽、淳朴,待人真诚、憨厚,对事业执着、倔强,有奉献精神,着实有些“牛性”。

1996年,年届六十的鲁光受到中国画研究院刘勃舒院长的邀约,举办了首次个人展并一举成功。美术界的瞩目和好评,让半路出家的鲁光受到极大鼓舞,激发出更大的豪情信心,曾在国内外多地举办个人画展。其大写意作品画风独具,拙朴浑雅,用色大胆。著名画家赵士英称赞:“崔子范画的传统东西,鲁光学得很好,并有自己的突破,很有装饰性。他不但能打进去,而且能跳出来,比我们跳得还高。这是作家对艺术的灵感,对社会的敏感。他的高度哲学思维,在画中无论是《山中无老虎》,还是《牛》,都让我产生思索。画如其人,引人入胜。”

人生六十从零开始,退休后,鲁光专心绘画,从业余画家变成了“职业画家”。

鲁光曾微信传我一幅自画像《师牛》,画面上是自己正在作画的背影,他头戴标志性的毛线帽,挥笔正酣,两头欲奔出画面的大牛充满砥砺前行的韧性。画中题字是鲁光左手书写的大字“师牛”,边上小字写着:牛是伴,牛是友,牛是师,爱牛一生,画牛一生。

鲁光与牛结下不解之缘,一生画牛、写牛更做牛。

2015年,家乡浙江省永康市人民政府建立了一所鲁光艺术馆,展馆序言请他题个字,他挥笔写下四个字就是“人生如牛”。“鲁光画牛”“鲁光真牛”“鲁光如牛”,是美术界及朋友们的共识。他写牛、画牛就是在画自己,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老朋友何君华曾为鲁光画过一幅漫画,头上就有两只牛角。还有几位老朋友画他,干脆就是人面牛身。更有朋友撰文“鲁光兄专攻牛屁股两年之久”,直书他画不好决不罢休的韧性……我曾在供职的《北京晚报》名家版约来鲁光朋友们写他们眼中的鲁光,用两版通栏标题《鲁光:属牛 爱牛 画牛 做牛》刊发,这是我眼中的鲁光先生。

当年放牛娃,如今画牛翁。牛是鲁光的艺术符号。画牛,寄寓他的人生感悟,倾泻喜怒哀乐,抒发抱负、理想和追求。

2017年8月,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鲁光向参观展览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赠送的作品就是他最有代表性的“牛”。以牛喻人,喻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寓意深长。

2022年1月,他赠送给北京冬奥会的作品同样也是“两头牛”,力量感十足的“猛牛”——《一起向未来》。

鲁光在牛画上最常用的题写包括“任劲诚可贵,犟劲不可无”“老牛匆匆,不问西东,只顾耕耘,管它耳风”“站着是条汉,卧倒是座山”“不用扬鞭自奋蹄”等。近年来,他更爱题“中国牛”三个字,以牛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牛,成了他的精神图腾。

鲁光每天砚田耕耘,如牛般勤奋。他采撷生活什物于笔端,比如家乡的老屋石路、田野春光、牛背上的牧童、栖息河中的水牛,以及城市水泥丛林里的猫群、傲放的盆景插花。入眼皆成景,入手即成趣。赋万物以灵性,赋画面以烟火气、人情味。

久居闹市,过着楼房电梯的现代生活,纸上牧牛的画牛翁,常常怀念小时候放牛娃的生活,把牛赶到山上吃草了,自己要么在阴凉地睡觉,要么爬树、下河摸鱼,于是,那深藏在心的泥墙黑瓦的老屋、池塘嬉戏的群鹅、晚归的牧童,带着泥土味、思乡情鲜活诞出。余兴未平中又通过网络传给一位位朋友,我收到看到感受到含量百分百的质朴和童趣。逢年过节,他也会传来手作写意的“鲁氏粽子”“鲁氏月饼”,“父亲节”隆重晒出父女合作的扇面。我想,此刻他一定是灵感横溢、幸福爆棚,微醺地进入了绘画的最高境界——得意忘形。从一幅幅又一幅幅新作中,我看到的是老房新貌、老树嫩姿、老牛萌态、老翁童心……

“将自己融进绘画艺术,又将绘画艺术融进生命。这便是文学入画。”鲁光是学文学的,擅长从文学入画——“无论我画牛画鸡画鸟,也无论我画山画水,无不是在画人,画人的思想、情感、理念,画人生阅历,画对生命的思考。一言以蔽之,就是画自己。所以,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学识、品性,决定画的内涵深度和艺品高下……”

这是大实话,这是大师话,这是鲁光说的。 (作者:赵李红 系媒体人)

《还有90后在看<围城>这部老剧吗?》文|阿嚏

2022年4月21日,著名导演黄蜀芹在沪离世。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提起她执导拍摄的电视剧《围城》,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至少有所耳闻。剧版《围城》改编自钱锺书的同名长篇小说,于1990年播出,和《渴望》一样,都是那一年家喻户晓的作品。要是以年纪论,《围城》这部剧长于很多“90后”。

中国科幻作家宝树曾借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科技三定律”总结出了“流行文化三定律”,其中第一条便是,“大多数我出生时已经有的流行文化都是陈旧老土不值一提的”。有调侃的成分在,但也说出了不少人在追剧观影时的一种选择倾向。这可能也是视频网站上,总会有人时不时在《围城》的弹幕里问“有90后在看这部剧吗”的原因。那么追看一部比自己还年长的剧时,我到底在看些什么呢?

最初接触到《围城》是因为一位作家对这本书的推崇。读是读了,但也就是把情节过了一遍,钱锺书笔下那些精妙的比喻和讽刺有很多都消化不了。能领略到其中的幽默和尖锐是大学毕业两三年之后,那时候我正在谈一段除了没领证其它都和结婚无异的漫长恋爱,一向靠听有声书助眠的我,在听《围城》的那段时间经常入睡失败,越听越精神,“狗为着追求水里肉骨头的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跟爱人如愿以偿结了婚,恐怕那时候肉骨头下肚,倒要对水怅惜这不可再见的影子了。”

相较于通过阅读去了解《围城》的故事,追剧确实是一种更轻松的进入方式,况且这部电视剧还有一个惊人的卡司阵容。陈道明、英达、葛优和吕丽萍等几位主演就不用多说了,剧中戏份并不多的配角也都是熟脸,哪怕一时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多半也在其他影视作品中见过。

同在子爵号邮轮上,和方鸿渐一起回国的人中,有一个是《情深深雨濛濛》中可云的父亲。抱着小孩和苏文纨聊天的孙太太则是《欢乐颂》中樊胜美的母亲。隔着三十多年的时光,和发弹幕的网友一起辨认出不同角色之下的同一位演员,是看这部老剧的过程中的另一层乐趣。

《围城》故事以1937年的夏天为起点,主要讲的是海外留学归来的乡绅之子方鸿渐辗转于几个城市,换了几份工作,辗转于几个女人,谈了几段恋爱,最终走入婚姻的这段人生。第一版《围城》在1947年出版,此后的一段时间,国内对这本书的评价并不高,批评之一就是说作者“抓住不甚动荡的社会的一角材料,来写出几个争风吃醋的小场面”。现在想来,如果这部作品和改编拍摄的电视剧选择着重突出抗日战争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我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在感情生活上,方鸿渐遇见了四位性格各不相同的女性。第一位是仅有鱼水之欢的鲍小姐;

第二位是对他倾心但他并不感冒的大家闺秀苏文纨;

第三位是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她和方鸿渐互生情愫、彼此爱慕,可最后却因误会而分手;

第四位,也是最终和方鸿渐结婚的,则是孙柔嘉,一位在婚前唯唯诺诺、扮演天真,在婚后方显露出强势、精明一面的女人。

杨绛在《围城》一书的后记中写,“唐晓芙显然是作者偏爱之人,不愿意把她嫁给方鸿渐。其实作者如果让他们成为眷属,由眷属再吵架闹翻,那么,结婚如深陷围城的意义就阐发得更透彻了”。从我们这代人的结婚率来看,杨绛先生多虑了,无需依靠“真爱变怨偶”情节,我们也已经意识到了婚姻的复杂性,并对其持谨慎态度。

据我的不全面了解,我们这代人中,有一部分人虽然自己单身,但是酷爱嗑CP,所谓的“我可以不谈恋爱,但我嗑的CP必须在一起”。而在《围城》这部剧里,最好嗑的要属方鸿渐和赵辛楣这对“同病不同情”的好兄弟。

“同情兄”的说法是赵辛楣提的,原本指的是有同一个梦中情人的两个男人,那时他以为方鸿渐和自己一样,都爱慕着苏文纨。直到方鸿渐告诉他,自己喜欢的其实是唐晓芙,这两个失恋的男人才算是彻底敞开心扉,从假情敌变成了真朋友。

后来两人一同从上海前往湖南平城的三闾大学任教,路上因为战时的缘故,他们共同经历了不少波折,但二人自始至终在同一阵线,还经常私下拿另一位同路的李梅亭打趣。

葛优的外形和演技,跟李梅亭这个有点好色、还有点鸡贼的角色配适度极高。我印象里最逗的一段是,他们一行人路上遇到大雨,李梅亭为了保住带的一箱子药不被淋湿,把药箱放在黄包车里避雨,自己则走在路上。孙柔嘉好心递给了他一把绿色油纸伞,李梅亭就打了起来,结果那把伞掉色,李梅亭头上、脸上、衬衫上全泛着绿光。方鸿渐先发现了这一幕,赶紧叫赵辛楣来看。

当然了,他俩的情谊不仅仅是互相分享一些逗乐的小事,在人生比较重要的节点上,他们也能给彼此提个醒。在船上,孙柔嘉在方鸿渐面前扮演无知少女,回到船舱后,赵辛楣立刻把孙小姐要扮猪吃老虎的心思告诉了方鸿渐。赵辛楣在给孙小姐拆台的时候,估计是一点没想起来,自己名义上还是她的叔叔呢。

在三闾大学任教期间,赵辛楣认识了中国文学系主任汪处厚的妻子汪太太。这个汪太太有几分苏文纨的神韵,所以赵辛楣对她特别着迷。眼见赵辛楣有越陷越深的趋势,方鸿渐立刻劝他少去汪家,还要他避免感情上的刺激。把这些看成是朋友间的友爱互动,说得通,看成是“争风吃醋的小场面”,似乎也说得通。

漫长的旅途中,他们同吃同住;短暂的教师生涯里,他们一起入职,又前后脚离职;提起方鸿渐这个人,读者和观众都会想到那句“不讨厌,但全无用处”,这句话不是方的任何一位女友说的,而是出自赵辛楣之口。在方鸿渐和孙柔嘉吵最后一架时,方前一句说完,“(找工作)我谁也不靠”,下一句便是,“赵辛楣,我已经打电报给他了,转运公司也联系好了”。这两句看起来矛盾,但仔细一想能发现,方鸿渐表达的其实是,在他心里,赵辛楣是个完完全全的自己人。

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方鸿渐和赵辛楣这样的CP,接受起来没什么难度。比较有趣的发现其实是看完剧,重读《围城》时看到的这句话,“许多人谈婚姻,语气仿佛是同性恋爱,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是羡慕她的老子或她的哥哥。”近八十年前,钱锺书已经在书里提及过同性恋爱了。是我少见多怪了,我们这些年轻人自以为新鲜的东西,其实一直存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强忍病痛为患者手术,术后被推进监护室】最近几天一张照片刷爆了朋友圈照片中一名身着手术服的医生席地而坐双手紧按腹部全身蜷缩成一团照片背后的故事令人心疼……照片中
  • 整个夏天都过完了,祝我们好在秋天肖战愿世界温柔待你,愿岁月静好如初愿你身后总有力量,愿你身前常有太阳愿你向前繁华似锦,愿你劫后涅槃重生愿一切好运都给予你像我这种
  • 浅灰色的桌椅简约透亮,阳光照射过来再温暖不过P4书房设置了两面书架,是深黑色的色调,书桌椅摆放整齐大方,窗户十分明净,角落处摆放了盆栽P5楼梯设计的简约而不简单
  • 所谓现代轻奢,实际上是以现代简约风格为基础,通过一些精致的软装元素来凸显奢华品质,同时也浓缩着意想不到的功能与细节,从而彰显了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Home
  • 在西村,她有一家时尚买手店,二楼也可以喝酒。他家用的是知名的染发产品,染发技术很专业,染完了还挺顺滑,色泽也不错。
  • 为什么粉丝活动都要求是唯粉 追星的快乐不就在于可以同时拥有周震南的奶凶何洛洛的可爱焉栩嘉看白盖的羞涩夏之光的百因必有果姚琛的腹肌和哈库呐翟潇闻的臭屁和水猪任豪的
  • “바보처럼 반복 That’s what I always do”-像个傻子般反复,这是我一直在做的-“사랑이 깊어질수록 아픔은 deep해 더이번엔 다를
  • 勇士很急,怀斯曼伤情的反复让他们不得不去考虑去签下一个中锋,虽然这是他们早该在交易截止日前做的事情;勇士很急,上一场对阵马刺的比赛中,看起来除了追梦之外,没有任
  • 周末在家趴在电脑旁复盘,准备给大家分享我现在在打的几种打法,如果你未来还想继续呆在股市的散户朋友,值得收藏研究!好了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喜欢的点赞,也可留言区
  • 去了寺庙的猫​/秋天,​我养了一只猫,取名灯回当我经过喧闹的白日,走向夜晚时它落在高处,为总在暮色中的归人亮一盏若即若离的灯​冬天,窗台的夕颜还在开屋子里的灯平
  • p7回想上次加油还是上次[并不简单] 已经不觉得8块钱贵了[苦涩]p8美容院下午茶 这次没有好吃小蛋糕[思考]p9-p12排名分先后 不知道刺梨是啥 但是好喝
  • 对此我想说,现阶段我国和印度的关系刚刚开始有了缓和的迹象,可为啥偏偏在这个时候受美国资本控制的印度媒体会冒出这种言论呢?对此我想说,现阶段我国和印度的关系刚刚开
  • 在本辑中,乐天派小羊,“伪装者”小长颈鹿,“梦想家”老虎,甜萌婴猴小布,猫和老鼠故事新编,奇思妙想动物园……每一个故事,都会带给孩子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带来不同方
  • 我从不曾真正地勇敢过,以至于我有好多回忆都是灰色的,是遗憾的,不完美的。他又不是团内长得最好看的,身材条件也不够好……”喜欢这个东西很神奇,就是因为他是马嘉祺我
  • 小偿也是想要找一个真正对她好的人家,不要落入坏人之手~#北京宠物##兔子领养##北京兔子领养#比特币和以太坊本周均收红,而以技术为重点的纳斯达克100指数进入了
  • 这种两个大龄独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给什么假也是不会二胎了,虽然有点点愿望想要个女鹅,医院也还有两枚囊胚,但还是算了吧。跟队友商量送托问题,好让爷爷奶奶不
  •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致皆是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生日快乐,我的祖国!有一种感‮,动‬叫“中国红”​‎ ͏ 有一‮骄种‬傲,
  • Anyway,对努力追梦人和陪伴爱的人的人儿都双手双脚支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无悔就好。这一年来,人生百味,尝了很多味,感慨万千,感悟亦多,但也并不影响我成为积
  • 再读“正见”里对自由的观感:“我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善用真正的自由,只因为我们无法免除自己的傲慢,贪求,期待与恐惧。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很平凡的呀,我在微博是个憨憨现实
  • 日子不是用来将就的,你表现得越卑微,一些幸福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对刘德华来说,似乎一辈子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