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甚深心要善说(6):我们的识心在有无两端轮流驻足
更敦群培

对我们来说,不是“无”的话,就是“有”,不是“有”的话,就是“无” ; 二者必定是相违的,同时非有非无的事物是不可能的。同样,我们也高声宣称:“若小,则非大;若大,则非小”,“如果大小无异的话,那么所有的因缘法就会被破坏。”像“认为法性是远离八边戏论的观点是大断见”这样的言论之所以会形成,是因为在我们的识心中,除了“有”“无”二者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显现,因为我们的识心不熟悉除了“有”“无”之外的东西。若单凭“无法在我们的心中显现”这一点,又怎么能说它是不可能和不存在的呢?

八边戏论,为世俗八种错误执著,即生灭、常断、一异、来去。 破除此八种戏论,则得中观正观。龙树菩萨的《中论》起首礼赞佛陀时即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举例来说,如果来到北部羌塘地区,那里的人们除了牛奶之外,不知道其他甜的东西,他们就会非常固执地肯定“甜的东西,就是牛奶;如果不是牛奶,就不是甜的。”在那个地区的人们眼中,不是牛奶却是甜的,这是彻底矛盾的,不这么认为的人就是大断见者,毁谤了世俗。同样地,再打一个比方,如果有人只认识张三和李四, 那么,知道房子里有个人,又知道张三不在,他就会认定房子里的人是李四。因为除了这两个人外,他不认识其他人,所以他会顽固地坚持说:“不是张三,就是李四。”

的确,以这样相同的方式,我们的识心在“有”和“无”上轮流驻足, 要是离开了“有”“无”两者,就实在无法安住了。

但是,“有”和“无”之间的中道之说,正是佛陀本人明确阐明的。比如《迦叶品》就有这样的说法:“大迦叶,‘有’是一边,‘无’是一边。而两者之间的,是离言绝思的中道。”《大宝积经》还很清楚地说道:“有无为诤,净染亦诤,诤论不能息苦,无诤才得灭苦。”

但是当今的一些学者看到教言中谈论“有”“无”时,就会首先找出这一教言出自何人之口。如果是藏地前期*学者所说,他们就嗤之以鼻:“讲出这种话的人是持断见的蠢货。”如果发现是佛陀、龙树等人的教言,他们就马上打圆场说:“这里的‘非有’指的是‘胜义上非有’,‘非无’指的是‘世俗上非无’”等等,这样,就合了他们自己的心意。实际上,这两种情况的唯一区别在于,他们害怕如果直接反驳佛陀,就会被认为是具邪见的恶人,但要是能对藏地前期的学者加以批驳,就会被誉为学界英豪。

*前期指的是西藏在公元842年朗达玛灭佛之前的佛法传播期,又称之为“前译期”,或“前弘期”。前弘期以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寂护、莲花戒、莲花生大师入藏为佛教正式传入西藏的标志。

事实上,在经论中,“非有”、“非无”、“不可言说”和“离戏” 之类说法出现的次数,和在藏地前期学者那里一样多。一些人反对藏地前期学者关于法性离言绝思的说法,认为他们是蠢人和断见者;另有一部分人也只是略作恭敬,说这些藏地前期的学者和专家的见解已算是不错,只是在他们那个时代,像杰喇嘛[宗喀巴]这样的精妙解说还未出现。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也可以说,薄伽梵本人的见地也还不错,不过讲法之时,他只是宣说“离言思之般若智慧”和“说‘是’之时,为一名相;说‘有’说‘非’,为一名相”,而忽略了漂亮的补缀[漂亮的补缀就是格鲁派教理中为了避免逻辑上的矛盾而添加的各种“简别”,见下文补充阅读]——佛陀自己宣讲佛法的方法也算不上周密。

所以说,如果前期的藏地学者和佛陀应受批评,那么就一起批评; 如果要肯定,那就一起肯定。不要因为害怕招来人们的批评而做墙头草,欺诳众人。

所以说,如果有人至诚勤求胜义第一义,他必须接受我们所有的决定都是心的臆造,毫无根据。一想到这个,人们会生起大恐怖,这是对于空性见地感到恐惧的肇始。要不然,我们可以任由自己持有对于有无、是非、净染、善恶、佛与众生、善趣与地狱等等的见解,认为它们是真实无欺的因缘法,不该去破除,要是破除了,就被认为是堕入了断见。这些所谓的“实有”的因缘法本来就非实有,还说什么需要破除对此的执着,这只能是出自于玩弄文字的学者之口了。

补充阅读:二谛差别
作为未悟道的凡夫,掌握佛陀法教的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分别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龙树菩萨《中论·观四谛品》中说:“若人不能知,二谛之分别,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同样在《中论·观四谛品》中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宗喀巴大师也非常强调了解二谛差别的重要,他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说:“若能善知二谛差别,则于佛语不致愚迷。设若未知,即不能解圣教真实。”

但是在解释二谛差别的时候,宗喀巴采取了简别手法,以避免逻辑上的相违。比如《菩提道次第略论》中谈及胜义谛时,他提到了《六十正理论释》的一个论题“涅槃是否也是世俗谛”。他加了“胜义谛实有”的简别,解释说这个问题其实是“安立涅槃胜义谛为有”,这是“就世俗谛名言识前而立”。也就是说,他认为龙树菩萨的意思并不是“涅槃是世俗谛”,其中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简别。

紧接着,他提出“理智”也可以是“胜义”,因为可以破“一切法真实有”:
虽真实胜义是法性境,然亦多说理智心名胜义者。如《二谛论》云:“由无欺诳故,正理名胜义。”《中观明论》云:“言胜义无生等,当如是许。由正闻思修所成诸慧,一切皆是无倒心故,同名胜义。是此(心)之胜义故。”
在更敦群培看来,二谛双运是指世俗谛安住于世俗层次,胜义谛则是离言绝说的圣者境界,两者各居其位。在胜义层次,一切世俗不立,缘起法也自然被超越了。这种超越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自证境界,并不是在世俗名言层次思维心对于“有无”“四生”的诸种阐述、破除,并不需要做什么额外的言语思维、知识性的补救措施,对思维逻辑上的一致性进行妥协。

《六祖坛经》译注 ~ 连载
 
般若品 第三节(2)
 
[太阳]原文:“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
 
译文:“善知识们,我有一篇无相偈颂,大家都要念诵记取,无论是出家的僧尼还是在家的居士,都要依据这篇偈语来修行。如果不自己修行,只是记住我说的话,那也是没有益处的。
 
 
[太阳]原文:“听吾颂曰: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馀。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译文:“听我念颂:
我们以证悟本性为前提弘法布道,就会把道讲得圆满全面真实,就像太阳照耀整个虚空,温暖大地苍生。
因此我们传法要传根本直达本性之法,来破除人们在修行中的迷惑,使他们直接抓到修行的根本。
佛法一如,无有顿渐之分,但由于累世根性业障不同,大家对佛法的领悟还是有迟疾之分的。
这个直指根本的修行之法,下根之人是难以信受获得的。
真正的佛法不论从什么角度进行宣说,其最终的根基之法还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常生烦恼,就像生活在黑暗的屋子里,需要用智慧之光来消除烦恼。
邪见是烦恼的根源,正见可以消除烦恼。
当我们达到真正清净的时候,就没有了邪正的分别,邪和正的观点都要放下。
菩提自性我们本来具有,要多观照我们的起心动念,心动则妄念生。
我们要学会在妄念中使自己的心意清净,去除妄念,就会逐步消除所有的修行障碍。
世人如果真心实意修行无上佛道,一切烦恼苦难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阶梯,而非障碍。
修行人要常思己过,柔软谦卑,逐渐就会接近大道,成就大道。
虚空法界一切万物各有各的运行轨迹,各有各的生命历程,不要采取各种方式拉拽引诱,弘法要大渡无渡,随缘无执。
以偏离道的方式修行、弘法,是终身难以得道的。
忙忙碌碌奔波一生,到头来徒生懊恼。
自己的身口意符合大道的要求,就会真正证悟佛道。
自己要是不能领悟大道就是我们的本心,就像在黑暗中行走,永远无法证悟大道。
真正的得道之人,融于大道,无是无非,对世间一切是非恩怨从不分别。
如果我们常常指责他人的过错,其实我们的过错比他人的还要严重。
我们要淡看一切花开花落,不再卷入是是非非,如果有了分别就是我们修行人的过错。
我们各自要去除分别心,就会逐步破除烦恼。
对于世间狭隘的憎恨与关爱不要记挂于心,万事随缘。
在渡化他人的时候,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在缘分成熟的时候,以大渡无渡的方式进行。
不要令对方产生疑惑,这就是本性智慧的显现。
佛法无处不在,就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若能在平实的生活中自如运用佛法,即是觉悟大道。
想脱离尘世,以逃避的方式求道,就像求兔角一样终不可得。
从修行的角度看,正见即是根本见性之法,我们叫她出世间法,邪见即尚未彻底明了见性之法,我们叫她世间法。
当我们放下一切,包括各种世间法,甚至出世间法,就会了无挂碍,就会证悟到菩提自性原本就在那里。
这首《无相颂》是教大家见性的教育方式,也叫大法船。
不闻正法的修行哪怕历经累劫也是徒劳的,当缘分成熟的时候,闻正法则会刹那觉悟本心。”
 
 
[太阳]原文: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法成佛。”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译文:六祖大师又说:“今天在大梵寺讲说了这让大家觉悟的修行方法,希望所有众生听了后都能明白佛法而成就佛道。”当时韦使君和所有官僚以及道者、信佛的俗众,听了大师的讲说,没有不觉悟的,大家都向大师行礼,一齐感叹:“善哉!真没想到岭南有真佛出世了!”
 
 
注释:
①三昧:梵语音译,即息虑凝心,融入大道的境界。
②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即识别万物的功能。
③六门:眼、耳、鼻、舌、身、意,即识别万物的感官。
④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即红尘万象。
⑤边见:片面的见识。
⑥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

此文献给想认识佛的朋友

1、什么是佛?

【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当年为什么不用【智,觉】这两个字翻译呢,因为佛陀的含义是无限的深广,这两个字不能够全部包括,因此就采用音译,然后再加以注解。佛这一个字有体有用,从它的本体上说是【智慧】,从它的作用上讲是【觉悟】。

2、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存环境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关系。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不同于一般的教育,佛教讲的是三世的教育。即过去,现在,未来。

3、佛教的创始人是谁?

佛教的创始人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乔达摩·悉达多,十九岁那年,他放弃了荣华富贵出家修行,三十岁得道,成道后称为释迦牟尼佛。据中国历史记载,他诞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距现在两千五百多年了,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入灭,住世七十九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佛入灭后一千年,也就是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教才正式传入中国。

4、如来佛和释迦牟尼佛是一个人吗?

不了解佛法的人,看了电视剧【西游记】后,常对如来佛和释迦牟尼佛这两个名词有错误的认识,【如来】是佛的一种称号,释迦牟尼佛只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一尊佛,它方世界还有无量无边的诸佛。比如,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佛有十种称号【如来,应供,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明行足,正遍知,善逝,世间解,世尊】,如果加上【佛】之名号共十一种。如来只是一种统称,我们可以称释迦牟尼佛为释迦牟尼如来。就像我们称呼老师,老师是一种统称,然后才有张老师,李老师......。

5、涅槃是什么意思?

涅槃的意思,粗浅地讲,就是除尽了烦恼,到了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境界。佛为了教化世人,所以才出现世间,同世人一样的生活,等到教化的事办完了,佛就离弃肉身,回到原来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安宁的境界中去了,那境界就是涅盘。不懂得佛法的人,看见佛入了涅盘,就说佛死了,其实佛是永远不会死的。佛如果有死,那就和凡人一样了,还能算是佛吗? 再说俗点!!就是我们一般人归西了.有道高僧就称为"涅盘"。

6、学佛只是追求心灵的寄托吗?

寄托心灵的方式有很多,学佛也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但这并不是学佛的目的。

所谓寄托心灵,其所指的心灵,只是我们的妄念而已。追求心灵的寄托,为的是使心灵得以安顿。而寄托心灵的方法,不外是藉用艺术或宗教等外境,以虚幻的外境羁绊妄念。但妄念是念念生灭、变幻不定的,即使暂时获得安顿,也不会永远,终究会再度失落,再度追求别的目标来求寄托。虽有少数的人,能把一生、甚至把生命部献给艺术,但这是妄念强烈的执著,强烈的追求,不断加强追求同一境相为目标,表面上看似找到终身的寄托,事实上依旧是不断在追求,并不能使心灵得到安顿。所以向外追求心灵的寄托,事实上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寄托的。

学佛,则正好相反,是向内追求自己的真心。追求真心的第一步,是止息妄念,使妄念对外境不起作用,而不是向外境找寄托,用外境满足妄念。妄念止息了,身心自然安顿,而真正达到追求心灵寄托的目的。但这并不是学佛的目的,而只是学佛的开始。

7、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因地不真,果召迂曲’,如果动机不正确,怎么学、怎么修,都会走到歧途去。

一般说来,学佛有四种不同的发心:一是为了此生或下一生的福报,或为了自己或家人的寿命健康,而来学佛;二是为了自己解脱生死轮回的痛苦而来学佛:三是除了追求自己解脱,也要救度一切众生都能和自己一样解脱痛苦,乃至都能究竟成佛,为了这个目的而来学佛;四是了解一切生死轮回、或成佛涅槃,一切的痛苦与解脱,一切的众生和佛果,都一样只是虚妄的幻相,没有什么可追求,也没有什么必须脱离的,为了让自己和一切众生都能觉知这个道理,并回归这种超越的绝对境界,而来学佛。

这四种发心,虽然有层次上高低的差异,但基本士都还不算错误。当然我们不鼓励第一和第二种发心,但如果你是以这两种发心而来学佛,我们也不排斥,但你自己必须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随著对佛法了解的深入,和心量的逐渐开展,让追求的目的也跟著提升。事实上,学佛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圆满觉悟。

除了这四种目的之外,如果你还有不同的目的,那就要小心了,最好自己彻底检讨一下。特别是如果为了追求超常态的能力、为了感应、或通气脉、练灵动等等目的而来学佛,请一定要重新考虑,重新了解佛理,重新建立学佛的理念,等确定具有正确的动机后,再来学佛。因为学佛是一条追求正确觉悟之路,而不是追求迷惑于超常态能力感应之路。如果以超能力或感应来吸收信徒的,必定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为了超能力或感应而来学佛的,必定会走入歧途。拿自己的慧命去换取虚幻的超能感应的眩惑,那是最不值得的事。

8、佛教是迷信吗?

所谓迷信,是自己未经探究了解,就附和他人的说法,盲目的相信。

任何教法,都没有所谓迷信不迷信。迷信与否,是你信仰的态度。如果你已经深入了解,经过观察和思考,认为它的教法没有错误,和你的观念相吻合,而产生信仰,那便是理智的信仰。如果还没了解,只听别人说很好,或者依从家族的传统而跟著信仰,信仰之后还不深入了解,只纯粹当做是‘信仰’,那即使你所信仰的教法有多好,你本身也是迷信。如果你不了解佛教,只听别人说佛教是迷信,或看见佛教的一些仪式表相,未经深入了解其义理,就评断佛教是迷信,那你自己才是真迷信—迷信他人的说法、迷信自己的成见。

佛教从不赞同人迷信,相反地,它鼓励人怀疑,并把所怀疑的事提出来讨论。唯有知道怀疑,才会认真地探讨,而得到答案,如此才能产生埋性的信心。事实上,没有任何宗教是像佛教这样容许怀疑,这样开放,这样不迷信的。

9、佛教是消极悲观吗?

许多人听到佛教讲‘无常’、讲‘生死’,就认为佛教是悲观消极。但是事实上,无常、苦、空、生老病死,都是这世界存在的事实真相,它不会因为你不谈它而消失。

消极或积极、悲观或乐观,不是在于无常、苦、空、或生老病死这些事,而是在于你如何面对这些既存的事实?你用什么态度来面对它?如果你能正视它,这就是积极;如果你认为这些太消极,而不愿意谈,或者不敢碰触,以为不面对它就不存在了,这种逃避的心态,才是真正的消极,不只是消极,更是自欺欺人的愚痴想法。如果你面对这些事实,而认为无法突破,甘心被它所限,因而消沉,或放纵享乐,那是消极;如果能正面探讨它,突破它的限制,就是积极。如果你不愿去突破它,而认为人生完全没有任何意义,那才是悲观;如果你能从探讨和突破中发现人生的另一层真实意义,那就是乐观。

佛教正视这世界上一切现实问题的存在,用心来探讨,并找寻解决的方法,从内心真正的自己,来突破外在的限制,找到无量的生命的意义。所以事实上,佛教是真正积极乐观的。

10、佛教相信死后的生命吗?

当然,佛教的生命观就是永恒不灭、无始无终的生命观。不只死后还有生命,生前也有生命。每一番生命的生死现象,都只是一次受业报的形态而已。

当这一阶段的生命‘死亡’之后,会暂时进入一种叫‘中阴’的过渡状态,等待再一次的‘出生’。至于下一生的地点和形态,是依过去世所造的业而决定。这就叫做‘生死轮回’、或‘六道轮回’。这就是一般众生的生命现象。

11、什么是六道轮回?

六道,是众生死后的六个去处,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周而复始的在这六道中轮转,前三个为善道,后三个为恶道,造善业死后去善道,造恶业死后去恶道,随自己生前的业力牵引,该去哪一道就去哪一道。所谓 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12、真有极乐世界吗? 

极乐世界是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里讲到的,佛制定的戒律里有不妄语,难道他自己反而说瞎话骗人吗?可见极乐世界确实有。

13、极乐世界和天堂一样吗?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极乐世界和天堂都是完全不同的。 天堂,是由众生的共业力所现的,一个供善业成熟的众生享乐的地方。每一层天大多都有它的天帝管辖,却不一定有佛法。它的快乐是相对的乐,是感觉作用的乐,是终必会消失的乐,是会引生痛苦的乐,是不究竟的乐。它的景象、享用的物品,尽管再多么美妙,也都终必坏灭,都不是真正清净的。最重要的是,它还是在六道之中,福报享尽后,还是要堕入其他五道之中,继续再受轮回。

而极乐世界,它是由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所建立的清净国土,是一个供发心努力修行者专心修行的地方。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极乐世界没有恶道,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也都没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寿命非常长,长到足以修行成就,所以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永远没有机会再受生死轮回。

除非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承著弥陀宏愿到六道中示现生死,广度众生。又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所有生活上的必须品,和修行上所需要的东西,都只要动一个念头就自然出现,不必再为生活和修行而烦恼,可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神都用在修行上,所以能够很快成就。又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极乐世界没有任何会障碍修行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是帮助大家修行的,所以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很快就能成就。所以生到极乐世界,必定都安享清净的究竟大乐,因此称为‘极乐’! 阿弥陀佛!

嗡嘛呢叭咪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抑非除恶,所以禳过是明知道错的事情我们不做,把犯错的机会降到最小,知道是与非之后,就把它压下去,避开将来对我们不利的影响。 不能心太累了,喜欢一个东西,而实际上
  • 生肖狗天生聪慧灵巧,只要面对机遇抓牢不放,今年定有一番作为,男性尤其出色。生肖狗天生聪慧灵巧,只要面对机遇抓牢不放,今年定有一番作为,男性尤其出色。
  • 关于生下三胎的音讯张柏芝大方的与粉丝共享高兴,可是关于孩子的生父却只字不提,有的网友称这是张柏芝虚张声势,便是为了蹭热度,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张柏芝主动提起
  • 也可能是处于新冠肆虐的世界里,我们都迫切需要拥有更多难得的见面理由。在老师和分享同学的发言中,我偶尔热泪盈眶,但更多的是揪心。
  • 二、新时代陕西经济学的发展出路在新时代,陕西经济学如何定位布局,如何调整优化,如何特色发展,能不能保持优势,成为中国经济学的西部学派,或者成为中国经济学教育的“
  • 特别以枭印成格,月令司令之神枭神透出无制化而又见别柱食神透出,必然形成枭印夺食之凶格。特别以枭印成格,月令司令之神枭神透出无制化而又见别柱食神透出,必然形成枭印
  • ”《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说:“四圣元帅,永镇玉帝殿下,统摄三界妖邪,每岁常乃降于人间,察人善功,赐人昌吉,保持帝祚,覆阴群迷,断绝恶根,增延禄寿。”《太上
  • #心灵鸡汤# 无论我们最后生疏成什么样子,曾经对彼此的好都是真的,就算终有一散,也别辜负相遇,希望你从来不后悔认识过我,也希望你是真的快乐过,但是如果真的能回到
  • 在忙碌的生活之外,存一颗娴静淡泊之心,学会放下负累,学会舍弃烦恼,让自己的精神重获新生,求得一个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在忙碌的生活之外,存一颗娴静淡泊之心,学会放
  • 工人在现代化的沃尔沃汽车生产线上早在去年9月份,大庆就积极准备、提早启动项目储备工作,重点围绕“1+3+5”工业新体系构建,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闭合、基础设施补
  • 还是要念一下 不然该忘记了[兔子]最近墨墨好像真的懂好多东西了会背悯农和鹅鹅鹅了哈哈哈很喜欢唱歌 喜欢各种儿歌 最近迷上忐忑 总让我给他唱[喵喵]今天外面超级冷
  • 安美智能刀具柜,有效降低刀具成本日前,中国润滑油行业头部企业之一的安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洞悉市场需求,秉承为工业制造提质增效的经营理念,针对机加工行业在刀具管理上
  • 智慧的生活,就是要学会感悟,愚蠢的人会抱怨,智慧的人会在沧桑之中看到希望,在世故中淬炼自己,随心随缘,用真情对待生活,而不是学会虚伪,在虚情假意中自我陶醉。智慧
  • 评估将包括选择题和/或基于场景的问题。A2: 所有环境建设建筑(即建设项目)的工人,必须参加并通过课程为了符合COVID-Safe Workforce恢复工作的
  • 当然,并非是分手完全是由你导致的,希望不要误解,感情是两个人的事,而非一个人的事,如果你客观反思过之后,并没有发现自身的问题,那么你就需要冷静下来,反思一下你们
  • 致你和我和他#《吻痣》# 商骁[心]苏荷-暗恋总奢求善果,追星是单方面享受-认真代表竭尽所能-世人只看他们‘被’看到的结果-当你凝视深远时,深渊也在凝视你;与
  • 9时许,另外一辆被砸车车主黄先生也来到了现场,和陈先生住在同一个小区的他,车里也没放贵重物品。住在附近小区的他说,23日回到家时已是晚上10时许,因小区内没有专
  • #房地产##西安##房价#我在重庆,认识一个大佬,上海人,有头脑,且是一个硬汉,在上海买了几套房子,限购,无法买进了,就一个人去了重庆(老婆孩子在上海)深耕市场
  • #仰卧俑的姿势一般人拿捏不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发现并修复罕见仰卧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工作又有新进展,出土于秦陵百戏俑坑的“28号俑”修复完成,这尊“仰
  • #我爱石家庄##石家庄[超话]##石家庄身边事# 该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拥有一百二十多项产品专利,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是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主起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