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是相互的精神支柱 我们即是神明”
2022年了还在跟2014年认识的人联系,他是我的杀手锏,知道我的性格,了解我的处事风格,很多事情他给我的建议都跟我所想的答案大差不差,所以当我在一件事上犹豫不决时,他给出和我差不多的建议时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我很相信他。男女之间一定有最纯粹的友情,就比如我们,更像家人般的存在。

        我们会在生活中的某一个瞬间,惊讶地发现一个陌生的自己,就像有时候冷眼看某一个汉字,怎么看都不像字,更谈不上这个字跟他所代表的意思之间有什么关联。我想,那一个瞬间就是自我认知的缝隙,我很珍惜这缝隙里面的呈现的真实景物,那是未被修饰过的人性,此时,可以拿开道德和世俗的面纱窥看真正的自己。德尔菲神庙前的那句铭文说:“认识你自己”,我想这就是我们必须抓住的认识自己的稍纵即逝的时间窗口。

11月9日,阴历十月十六,周三,立冬第三天,平常的一天,清晨的瞬间看见陌生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我观”和“他人观”,我认为没活明白的某一个个体对象,大概率也会认为我没活明白。他的思想就在那里,与我所思所想互不影响也没有能力相互影响。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仰视和俯视,感悟的深刻程度一定不同。但是众人众层,却无法改变我们共处一世的现实。总而言之,站在更高层俯视作为同一种群的我们,个体之间的差别比我们想象中要小的多。我们既不一样,我们也都一样。东野圭吾说:“这世界每个人都是半人半鬼,凑近了谁都没法看。”我们认为所好者完美,是我们以自我的好恶道德为工具对对象的精神相貌不自觉地使用了滤镜中的美颜功能。相反,我们认为所恶者丑陋,是我们在关了美颜功能的同时打开了放大镜。我们其实有机会和能力凑近去观察他人,在深度参与对象生活点滴的同时客观地感知他人,但是真相在好恶面前被潜意识里的选择机制重新映像,哈哈镜里的我们扭曲又可笑,其实现实世界中的我们就是如此成像并笃信不疑地以此成像为依据与他人相处的。

搬走心里默认设置的哈哈镜,也关掉美颜和各种滤镜工具,才能真正看清无数个“他人”,与此同时,也才能在某一个偶遇陌生自己的瞬间进入缝隙里自我的世界,那个瞬间或许就是自己最真切的侧影,侧影或许比正像更真实。那个瞬间也许永远不会到来,也许就在下一秒到来。

激情满满地想要挣积分[允悲]。亲妈都怕了,主要是一个晚上都在喊妈 ,妈妈又不是他一个人的。
下午睡了两个小时才有力气hold 得住,并且一点情绪也没有。
读了日有所诵n篇,给妈妈讲是什么意思。
A跟读7本,主要是想让每天保证有听力输入,看小猪佩奇英语版。(话说看得懂整部,至少积累2000个听力单词)

#小小仲的幼儿园大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请找一个你爱的,也爱你的人结婚
  • 台湾美女作家因“诱奸”患抑郁症,26岁的她选择了……
  • 做微商,如何让别人主动来加我?
  • 大反击!微信支付正式宣布!苹果或要急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