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金刚经讲义: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这一品的大意是,佛连续向须菩提发问:“如来有肉眼不?如来有天眼不?如来有慧眼不?如来有法眼不?如来有佛眼不?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须菩提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佛为什么忽然向须菩提提问起五眼六神通的问题?在此先谈什么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五眼六神通”是修证佛法者证入空性后具有的能力。五眼与六神通相配,除肉眼外,每种眼都带有一定等级的神通,是每个人自性本有的功能,每个人都有,但只有进入如来真空境界,才能全部开显出来,五眼代表不同等级的证量。

肉眼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眼睛,只要不盲,就具备肉眼功能。可以视山河大地,也可以通过所见揣度、推测过去与未来的一切人、事、物,只是不太准确。但因人类认为万物实有,因对物质的执着,故五眼中肉眼障碍局限性最大,无法透视任何物质背后的东西,而且时空对其也有障碍,无法观到视力范围之外的一切,无法远距离遥视,无法看到极微小的一切(比如细菌),也无法看宏观的东西,同样无法真实地看到过去、未来等。

天眼、慧眼、法眼建立在一定的定力基础之上,有很多类众生在能力上天生具备,但在心性的开悟上,没有佛弟子的知见。这三种眼看一切更透彻,时空物质的障碍几乎很少。比如可以遥视、透视、微观(像显微镜一样)、宏观(如将整个银河系纳入眼底),观看过去发生的事,预测未来等,可以用意念移动、转移、变化物体等。只是从天眼到法眼等级递增,同时配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神通的大小从天眼到法眼递增,比如天眼的五种神通与法眼的五种神通是不一样的。佛眼是成佛后具备的能力,可以彻万法源,在神通中也是最究竟圆满,而且只有佛眼具有六通中的漏尽通。

这是五眼在能力上的启用。在心性的开悟方面,禅宗祖师六祖说:“一切人尽有五眼,为迷所覆,不能自见。”故佛教除却迷心,即五眼开明。念念修行般若波罗蜜法,初除迷心,名为第一肉眼;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起怜悯心,是名第二天眼;痴心不生,名为第三慧眼;著法心除,名为第四法眼;细惑永尽,圆明遍照,名为第五佛眼。又云,见色身中有法身,名为天眼;见一切众生,各具般若性,名为慧眼;见性明澈,能所永除,一切佛法,本来自备,名为法眼;见般若波罗蜜,能生三世一切法,名为佛眼。

佛说的五眼是当我们真正破尽所有相时,即像拿掉了心性上层层遮挡的东西,对万法的真相了悟得越来越清晰了,同时也圆满开启我们本有的能力,我们将它起个名字叫“五眼六神通”。

因我们现在听讲的人大部分都没有神通,所以佛说肉眼,大家马上还能联想到自己的一双眼睛;说天眼,大家都就认为长在眉心,因为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们眉心都有一只眼睛;但说到慧眼、法眼、佛眼,大家就不知道长哪儿了。自性如来无形无相,其实本质上五眼并无生处。在此,我们关注的是佛为什么开始提问须菩提关于五眼的问题?

对未开启五眼功能的人,佛这样提问的时候也许只是几个字,但对于须菩提以及在场证阿罗汉果位的大弟子们,他们有不同证量的神通。佛说天眼,他们已身心中呈现出的即有天眼的境界和认知,慧眼即呈现出慧眼的境界和认知等。在前面第十四品中,须菩提谈到:“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这说明须菩提至少有慧眼的证量。

当然,佛在此问须菩提这些问题并非是与弟子们比神通,也并非是说如来有五眼六神通,你们快点证入吧,更不是说我现在比你们厉害,看,我圆满证得了五眼。佛法中视“五眼六神通”是小术,真正证入果位的菩萨只把它们作为度众生的一个工具。尤其阿罗汉们以寂灭为乐,长久住在灭尽定中,不启用神通。所以在《法华经》中,大家都读到过当佛放光惊天动地大显瑞相后,又说有一个最高知见没有告诉弟子们时,有五千比丘退席了。除慈悲心不够、自以为证得之外,其实有一个小原因,是他们不屑于观看这些如魔法幻化般的神通境界。但阿罗汉们不屑观看,不代表他们没有。他们大多数有天眼、慧眼或法眼,随这些能力的开启,他们在禅定中看到了更广阔时空中的众生与境界。比如:阿罗汉可追溯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而佛可彻万法源,没有时空的限制。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境界中的万法与众生呢?这也是应关注的问题。佛在问完五眼的问题后,又担心没有神通的众生着神通的相,故马上又问须菩提:“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须菩提说:“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如来真空之境是平凡的,即使如来具备五眼六神通,但在哪一道说哪一道的话。如来在人道与人交流,也说沙子是沙。佛在此处,因为着重要谈的是真空的启用,所以佛不会说“沙非沙,是名为沙”。因通过前面的讨论,弟子们已不再执着沙相。所以,真正证入如来真空之境的人非常的平实普通,不会无缘无故显示任何奇异之相。就像《金刚经》的开篇,佛与他的弟子一样普通:托钵化斋、吃饭、打坐、说法,即使显示神通也是为了弘法利生的需要,神通光明也虚妄不实,只是幻化。须菩提明白佛要表达的意思,马上平和地回答:“佛说是沙”。

佛一句一句问完五眼,有证量神通的弟子们头脑中应该有不同的现量境界,此时,佛话锋一转,问须菩提:“佛所教化的世界,数量有恒河中所有沙子那么多的恒河,再有这么多条恒河中的沙子那么多。”这个比喻有点拗口,但佛这样说,我们有个概念,即:佛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数。佛接着说,“这么多世界国土中有无量无边数不清的众生,他们有无量无边各个不同的心念,如来全部知晓。”在这如来说“无量无边众生的心念,如来全部知晓”,并非是在说神通里的他心通。他心通是有感知别人心波振动的能力,并且同时能解读、破译这些东西。佛在此并非谈神通。

我们接着听佛要表达什么,他说:“这么多种众生,这么多种各个不同的心念,可以总名为一种心,即‘妄心’”。原文是:“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到此,我们才终于明白,佛为什么要问须菩提关于五眼的问题,佛是要告诉弟子们,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所见都是虚妄。不要以为我说的诸相虚妄只是在人道,只是在人世界。在无量无边的佛世界,各种各样的众生,有形无形,只要还在时空中,还在轮回之中,都是妄心妄念,都没有一个不变的不生不灭的心体。用天眼、慧眼、法眼看到的与肉眼一样,所有的一切都虚妄不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皆不可得。

佛告诉弟子们,如来用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遍观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是活在妄心中。为什么全是妄心呢?我们没有神通,但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心念。前念刚过,当念又起,念念不断,流向未来。观所有的心念,都无有生处,无有灭处,也无一个真实不变的心体。即使是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众生,看似无形无念,但心却有一个“动”的势。因为他在时空里,他就有过去、未来,只要他认为自己动念了就又开始轮回。他要懂得“念”的虚妄,懂得“心”本无生无灭的道理,他就可以从轮回中解脱。所以佛最后说:“三心皆不可得,都为虚妄”。

听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情”的虚幻了吧。比如“爱情”,根本就没有一个“心”可以得到。你执着的爱情,只不过是六根被境转之后,意识的念念相续形成的执着。所以,你说要得到爱人的心,他(她)不是不给你,是万法都没有。只有证入如来的真空,才是真心,才是如如不动、不生不灭、无形无相的圆觉妙心。而真正了知此境界的人,在此世上,才是随缘了旧业。

所以如来接着说:“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现在、未来是众生执着的时空观念。人的意识刹那不停地从过去流向未来,前念刚过,后念又起,即使中间似乎停顿了,但仍有一个“我不动”的认知,这个认知也是念。念念相续,即使睡梦中也未停止念念分别、认知,也正因为有这样流动的意识、心,人才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在延续。但佛告诉我们,我们这个意识流动形成的认知是虚妄不实的,我们的意识在刹那不停地生灭变化,即使有定境,也不过是相对于散乱,相对于有我而建立起来的幻境。只是依止此幻境,我们更能看清万法的虚妄本质。因为我们着相,执着万法的差别,执着万法的成住坏空、生灭变异,我们的认知被这些相转,便感受到意识在过去、未来流动,才有时空的移动。如果在定境中,心不再被境转时,意识从流动变成了波的振动,振动或波动使我们不再有时间在流动的感觉,在认知上认为过去、现在、未来在一个点上,此时,佛学行者称这个状态为“当下”。行者活在当下的状态里,就会初步感受到时空的变异、心的念念相续都虚妄不实,都像分别、认知形成的泡沫。所以对活在当下的行者,即使起心动念,做世间一切事,所思所行,也会变成空中飘动的云,无法影响虚空的空与宁静。这即是禅宗六祖所说的“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所安住的境界。

所以佛在此说,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不可得,在如来之境中是虚妄不实的,是众生着种种相,生种种念,形成的流动的幻境。

有同修问我,说我已不再留恋过去,也不担忧恐惧未来,是不是已回到当下的境界?是不是已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心?这还不是。在当下六根对六尘时,只要你的分别心一起,比如你说,垢净、美丑、善恶等等,只要你比较,就已有过去心,你在过去的认知、经验上比较,只要你心中有认知、执着、取舍,现在、未来心已同时生起。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在着相的一念之间都已经在那儿了。人的一生就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的延续,小到前念、当念、后念,大到前世、今世、后世,每个人刹那不停被万法的生灭变异转。起心动念,念念轮回,世世轮回。心中只要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流动,轮回就不会停止。行者只要安住当下,不被境转,不着一切相,旁观自己这些虚妄的、刹那不停、运转流逝的念头,和因这些念而生起的种种觉受,才有可能看清万法实相,回归生命本源。

1999年,29岁的中国“神童”田晓菲嫁给了53岁的美国老师,并加入美国国籍,面对媒体的采访,她说:“我很幸福,会一直留在美国……”

每当提起神童一词,人们心中总会升起一股崇拜之情,很羡慕别人父母有这么优秀的孩子。

确实,要是自己有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

特别是在这个拼爹拼娘的年代,为了培养一个孩子成才,父母不知付出了多少精力,可以说,父母是陪着孩子从小学一路到初中。

田晓菲,一九七一年生于哈尔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普通的孩子四岁顶多也只是在幼儿园玩,而田晓菲四岁就已经能写诗,不禁让人惊讶!

十岁就能出版诗集,普通的小学生能背几首诗就已经不错了。

十三岁考入北大,我的天,普通的孩子才小升初,而她就跳到了大学。

不过,任何天才的教育,绝非偶然的成功,田晓菲这个神童的成功,除了基因外,和父母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关系。

田晓菲的妈妈是一位中学教师,爸爸是大学教授,也是一位颇有造诣的作家和诗人。

有人说她的成功是因为有这么优秀的父母。

田晓菲之所以能成为神童,全有赖于她父母的遗传,她写诗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努力。

但是,田晓菲在四岁前也并无超出常人之处,和普通的孩子一样。

她的神童表现是在四岁时才开始表现出来。

据说在她岁时随着父母来到天津时,刚遇上一次地震,之后她在天津市文联大院抗震棚内,受到环境影响,她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样嬉笑打闹,就爱上了看书,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田晓菲就开始记日记,写诗,把自己内心的想法用诗歌表达出来。

到十岁时就已经写了几百首诗。
而让人震惊的是,仅仅十岁的田晓菲已出版第一部诗集《绿叶上的小诗》。

要知道,有的诗人也许写了一辈子诗也无法出版诗集。

后来并获得了首届“中国少年科学奖”
从此这位小神童迅速走红。

十三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

田晓菲确实厉害,在北大的四年,竟然读了几百本名著,背了二百多首古诗文,写了六百多首诗,每天一篇日记。

田晓菲真的是“小书虫”。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每天沉浸在“书海”里。

正是因为她如此优秀,十八岁的田晓菲赴美留学,两年时间获得了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

随后田晓菲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博士学位。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么优秀的神童从此就永远留在美国。

在哈佛大学里,她认识了自己的另一半:斯蒂芬·欧文教授。

斯蒂芬是田晓菲的导师,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可是他特别喜欢中国的古汉语文学、古典诗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迷”。

因此,他对中国的姑娘也特别感兴趣,被田晓菲的才华所折服,最终对她展开疯狂的追求。

恋爱中的两人,更是有共同的语言,从李白谈到杜甫,从欧阳修再到苏轼,每天都在诗歌中度过,十分浪漫。

真的是把生活过成诗一般的浪漫!

浪漫的日子不知不觉就过了几年,田晓菲很快就要毕业了。

斯蒂芬为了留住田晓菲,当然是向田晓菲求婚。

当时的田晓菲也很难做出选择,一边是生养自己的祖国,一边是灵魂伴侣。

她知道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祖国的培养,如果选择斯蒂芬,就要改国籍,自然就会受到国人的言论,辜负祖国的信任与培养。

就连田晓菲的父母也十分反对她嫁给斯蒂芬,一方面是不想女儿嫁到国外这么远,另一个原因是斯蒂芬的年龄比田晓菲大了25岁,斯蒂芬当时已经是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了。

最终田晓菲还是选择了斯蒂芬,要爱情不要祖国,父母也是没办法了,只好同意。

一九九九年,两人步入婚姻的殿堂,他们的婚礼是在美国举行。

婚后,田晓菲更是加入了美国国籍,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美籍华人。

两人可谓是“郎才女貌”的结合,婚后田晓菲和丈夫爱情甜蜜,生活安逸。

然而,田晓菲的这些举动被国人知道后,也是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有人认为她很虚伪,在需要国家培养的时候,口口声声称“生而为人,生而为中国人”,如今功成名就,正是报效祖国的时候,却“抛弃”自己的祖国。

很多网友言辞激愤,对她改国籍的举动表示不满,认为她崇洋媚外,辜负了祖国的栽培和读者的喜爱。

更有甚者,将“卖国贼”的骂名安在田晓菲的身上。事情愈演愈烈,网络上一度“骂声”不断。

但田晓菲并没有被外界的舆论压力所影响,婚后与丈夫斯蒂芬在学术上相互扶持。

在中国文化研究领域的造诣更上一层楼,三十五岁就成为哈佛大学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如今,田晓菲和斯蒂芬的婚姻也度过了二十二载,50岁的田晓菲看起来比同龄人要老很多,已经很多白发。

而让人不解的是,两人始终没有要孩子,两人的基因这么好,不要孩子确实有点可惜,应该多生几个才是。

大家觉得呢?
你有何看法?

有哪些让你醍醐灌顶的人生金句?

1.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自己。



2.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巨人三传》



3.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的阴暗面比黑夜还黑,只是我们看不见,别以为在白天看着太阳,以为这个世界有多光明。——《熔炉》



4.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 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鲁迅《无声的中国》



5. 人生和电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天堂电影院



6. 在我年轻的时候,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 ——王尔德



7. 随着年纪慢愎增长,越来越能接受“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你准备的,你要接受些事情就算竭尽全力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这种事实。



8.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9. 我一直以为爱的反义词是不爱,直到现在我才明白,爱的反义词是遗忘。我不会忘了你,因为我一直爱着你。 ——《 寻梦环游记 》



10. 我所有的自负都来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气概都来自我内心的软弱,所有的振振有词都因为心中满是怀疑。我假装无情,其实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四处游荡流亡,其实只是掩饰至今没有找到愿意驻足的地方。



11. 没有所谓的矢志不渝,只因找不到更好的; 没有所谓的难舍难离,是外界诱惑不够大,若真大到足够让你离去,统统拨归于“缘尽”; 没有所谓的头也不回,不回顾,当然是马上有了填补; 没有所谓的无心恋战,万事都在“衡量”二字。——《唯有时间最真》



12. 不想太过悲惨的话,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要期望能很开心。——叔本华



13.大张旗鼓的离开其实都是试探,真正的离开是没有告别的,从来扯着嗓门喊着要走的人,都是最后自己把摔了一地的玻璃碎片,闷头弯腰一片一片拾了起来。而真正想离幵的人,只是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裹了件最常穿的大衣, 出了门,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14. 这个世界从没有什么感同身受。我觉得悲伤欲死,你只觉得我吵闹无比。



15. 慢慢来,比较快。——宗宁《格局的逆袭》



16.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



17. 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我才明白,痛苦是一回事,而痛苦所带来的心灰意冷又是另一回事。————石康《晃晃悠悠》



18. 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事:你接连数月每 天都碰到一个人,于是你同他的关系便十 分亲密起来,你当时甚至会想没有了这个人还不知怎么生活呢。 随后两人分离了,但一切仍按先前的格局进行着。你原先以为一刻也离不开的伙伴,此时却可有可无,曰复一曰,久而 久之,你甚至连想都不想他了。 ——毛姆《人生的枷锁》



19. 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张爱玲《十八春》



20. 人为何焦虑?能力不足,梦想又多,无非是贪心;愿意付出,又不肯拼,无非是妄念;反复纠结,过于矫情,无非是软弱。



21.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海明威《老人与海》


22. 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来往。相反,我们常对与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我们并不希望改掉弱点,只希望受到怜悯与鼓励。——加缪《鼠疫》



23.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 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了不起的盖茨比》



24. “周围朋友圈子里直接或问接认识的许多情侣,最后都步入了婚姻殿堂,但其中不少人在爱情长跑中都曾不忠。有些故事大家心照不宣,甚至帮他们遮掩。每次婚礼,我看着新人们热泪盈眶地念誓言,从没怀疑过他们在那一刻的真诚。可人性是如此幽深复杂,千帆过尽, 我变得什么都能理解,也什么都无法再相信。”——二熊



25. 人们常说,女人打扮是为了引起别的 女人的嫉妒,而这种嫉妒实际上是成功的明显标志;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目的。通过被人嫉妒、羡慕或赞赏,她想得到的是对她的美、她的典雅、她的情趣对她自己的绝对肯定;她为了实现自己而展示自己。——《第二性》



26. 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霍乱时期的爱情》



27.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 :“我爱,因为我被人爰。”成熟的爱的 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 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爰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爱的艺术》



28. 你的错误不是你对生活所知甚少,而是你知道得太多了。你已把童年时期的曙光中所拥有的那种精美的花朵,纯洁的光 ,天真的希望的快乐远远地抛在后面了。你已迅捷地奔跑着经过了浪漫进入了现实。你开始着迷于阴沟及里面生长的东西。——王尔德



29. 有思想的人,都是不合群的,不被理解的、寂寞的。他们只要说几句真心话,就会被当成异类,被排斥,被孤立。如果他们像众人一样随声附和,就永远找不到同类,永远带着面具生活。



30. 所有的生活都是合理的,我们没必要互相理解。

文/刘笔,来源/知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转发抽奖#】乙一先生、お誕生日おめでとう今天是日本作家乙一的生日[心]转发送祝福,揪3位小伙伴,每人随机1本,10月28日开[微风]他社恐,但不害怕孤独,而
  • 法压壶按照法国冠军James终极指南泡出来,品质非常稳定,咖啡非常柔滑棒棒哒~~#法压壶##手冲咖啡##手冲咖啡爱好者##济州岛自由行# 其实今天做了3杯咖啡,
  • 洗过澡的显卡,你能看得出来吗?#亿点曝光计划#有些阿贝多解子你是真的贱,不过一想你推无人在意就释怀了,没点阿q精神也不知道真爱贝解咋活下去[傻眼]这么想哗众取宠
  • 19年火起来,20年本应该是上升和积累的一年,但那个春天被毁了,他失去了多少本应该属于他的曝光机会,但凡抓住一点能展示自己表演的口子,他都全力以赴。说了让你们来
  • 因为一股气儿憋着顺不下去就把女鹅白送给有感情状态的男人以示内心的不满,填补内心的沟渠,这是简单的随便磕磕吗,这不是,表象之下的真相是对女鹅的一种属性歧视,他要是
  • 赵吉顺带领所在庭法官对两家企业的劳动争议败诉案件进行了认真梳理,对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借鉴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做法,结合我市打造营商
  • 【赠运费险】 一支能搞定9种造型的神器,4D浮动板设计,180度标准温度不伤发,防烫外壳设计,给您安全放心的使用体验。请看置顶微博~ 一支能搞定9种造型的神器,
  • ”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贾宝玉为一件事生了气,袭人给他打岔,说:“我想吃风栗子了。
  • #数字能量沈亮[超话]#☀️穿衣早报 ☀️12月8日【己卯日】  冬月十三星期日    兔日冲鸡本日煞西,属鸡的人向西方行事要小心❤️穿红色,粉色,紫色上衣较好
  • 我们都是无奈的乘客 早安沙雕可爱的朋友圈文案1、人生在世三万天,有酒有肉小神仙2、偶尔会撒娇 但大部分时间我还是你爸爸3、都是来来去去,而且还忽胖
  • 前两天微博刷到了蔡崇达与刘德华的合影,百度了下蔡,发现竟是泉州人,出了一本销量300万的书《皮囊》上个月又新出了一本《命运》对他突然有了些许好奇。 永远会被真诚
  • 夏季已来,秋季将至,当下我们看到超大型婚礼现场并不能如期而至,正当婚礼人焦头烂额的时候,却有一波特立独行的设计如雨后春雨一般“野蛮”生长,这即是打破传统思维和设
  • 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烦恼,痛苦或是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德国拜耳拜灭士 蟑螂药 19.9~~德国拜耳拜灭士 蚂蚁药 19.9[月亮]无论经历什么,都
  • (成华融媒)【#五名热心群众拟被认定为见义勇为#[中国赞]】8月8日17时许,在成都市成华区玉双路与望平街交叉路口,一名男子在街头持刀徘徊。民警尝试了很多办法,
  • ##女方买婚房有错吗##张远[超话]# 又重新刷了一遍这本书每次看感觉都不太一样能从中得到一些能量吧最近失业,蛮迷茫的,但是因为这些能量,开始坚持一些看起来与工
  • 没没有人品,无德之人,谁会愿意结交人品不好,一味算人,谁会踏信任人品,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才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的保障。朋友圈Ⅰ高质量抖音文案1.ʚɞ*:.
  • 【百色市将紫竹国际大酒店作为定点宾馆 接纳进入百色的武汉籍及非武汉籍湖北人士】目前,百色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都与武汉有关,因此当前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
  •   去年,当决定做一番农产品上行的事业时,何婷的团队一拍脑门,做了款小程序,搜罗各种广西土货在线售卖,被横州人称作“玉米大王”的秦宗暖是她试图发展的第一个客户。
  • 【贝莱德和先锋称不会放弃化石燃料投资】世界上最大的两家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和先锋(Vanguard)等金融机构已在英国一项问询中表示,它们将
  • #刘宇宁代言露华浓# [兔子]#刘宇宁凉州词# [坏笑]#摩登兄弟[超话]#♡⃛ Lᵒᵛᵉ₁₃₁₄ 宁⁵²º♡⃛✨摩登兄弟 mdxd✨刘宇宁 lyn✨宁哥 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