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喜迎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媒体聚焦##兰州新区##奋进十年路##解码十年# 【十年砺剑绘宏图 勇立潮头再扬帆——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年成就回眸】2012年8月,兰州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国家赋予兰州新区重大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使命: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极、地、台、区”)。

勇当标杆,敢为闯将!

十年来,兰州新区从秦王川的一片荒滩崛起为现代化城市新中心,敢为人先,系统改革破坚冰;激发动能,产业集聚壮实体;先行先试,创新开放建高地……

在困难障碍和风险挑战面前,兰州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精准把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不断深化营商环境等各领域改革,一跃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当年一笔一画勾勒的发展蓝图,已化作春潮涌动、千帆竞发的壮美画卷。

十年来,兰州新区从秦王川的一片荒滩崛起为现代化城市新中心

改革势如破竹 发展蓄力腾飞

工地塔吊林立,建设如火如荼;车间全速生产,马不停蹄;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和中川北站物流园,货运班列和各类货车车水马龙,一派繁忙……

这是兰州新区普通的一天,也是新区开放发展十年来的生动截图。

回首建设之初,荒滩之地,百业待兴,发展何处落笔?改革如何“破题”?

新区向“新”,兰州新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突破条条框框,打破桎梏藩篱,坚持以“管理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服务水平最优”为目标,在行政审批、干部人事、商事制度、国资国企、绿色金融等领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有效激活了发展动能。

2014年11月,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工作开启。兰州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科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要素供给、政策兑现、人才引进科创生态,高科技企业、高层次人才、高水平成果、高能级平台加速集聚。目前,兰州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61%,获批“国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兰州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电子证照跨区域核验等。
2017年3月23日兰州新区全面启动国资国企改革,将原国有控股、参股的61户企业整合重组为市政投资、城市发展、金融投资、农业发展、商贸物流、科技文旅6家集团公司,新组建石化、水务2家集团公司。2022年新成立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临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国有集团公司,引导十家企业发挥国企投资牵引、筑巢引凤、优化生态功能,商投集团入列中国“500强”,开发建设主力军作用充分彰显。

2017年6月,全面启动全员聘用制、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薪酬,彻底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扫除干部身份障碍,面向全国各条战线精准选招干部,不拘一格选贤任能。

兰州新区在全国率先推行“蓝图管控+容缺受理+区域评估+代办服务”审批综合服务模式,有效实施“承诺制、零收费、信息化、代办制”改革举措,项目投资、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审批时限全国最短。市场环境不断优化,营业执照办理从改革前的7到9个工作日到现今即时即办、立等可取,市场主体年均增长30%以上。在全国率先打造365天24小时不打烊的商事登记模式。

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普惠金融示范区落地新区,绿色金融改革成绩全省领先。

十年过去,播撒下的改革“良种”,结出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兰州新区不断创造着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奇迹。

十年来,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关口,增长近60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倍,常住人口增长5倍、城镇化率超过70%,特色优势产业多点开花,综合改革跻身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一座功能完备、产业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初见雏形,成为全省乃至西北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2022年上半年,兰州新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全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稳岗拓岗等重点工作,实现GDP增长13%,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聚力集群强链 产业全面“开花”

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动力。

快速落地的项目、不断增长的数字、率先实现的突破……在兰州新区,产业集聚发展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兰州新区始终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培育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数据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商贸物流、航空产业和临空经济、现代农业、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集群。十年来,累计引进产业项目1080个、总投资5280亿元,产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50%、40%以上,实体经济主战场地位凸显。

走进位于兰州新区的兰石集团,一排排生产装备高效运转,“机械手臂”工业机器人正在生产线上“忙活”,工人们在各自岗位认真装配、调试、喷漆……全力以赴确保加氢反应器、脱硫反应器、核电机组等一批重点产品按时完工。

2012年,通过“出城入园”,兰石集团实现了由单一石化装备向高端能源装备、高端通用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生产能力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迅速实现营业收入由40亿向60亿的大幅跨越。

兰州新区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推动形成石化重型装备、高端医疗装备、核能配套、新能源装备及电工电器等产业体系,一路不懈接力,重振“兰州制造”辉煌。

2022年6月14日,位于兰州新区的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一期首条生产线试产成功,标志着项目建设不到半年时间实现投产出箔,创造了新的“新区速度”。

近年来,兰州新区快速布局发展新材料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新材料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能源、光电、建筑等新材料产业,引进落地宝武、海亮、道氏、宏宇、德福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世界最大的高性能铜箔产业园将在这里诞生,“十四五”末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打造新能源“储能之谷”。

围绕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定位,兰州新区先后建成运营综合保税区、航空港、铁路口岸、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构建起“一区一港一口岸一通道”立体化开放平台,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额实现倍数增长,对全省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效应凸显。

与此同时,兰州新区各项产业展现蓬勃发展之势。
绿色化工园区内,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试研究与成果转化基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液态阳光”等一批科技前沿项目先后落地,近百种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入驻孵化航天特种材料、新型抗肿瘤药、抗艾滋病药、新冠防治药等“专精特新”项目145个,一批“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实现自主研发生产。

兰州新区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十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名单,标志着西北首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据中心落户兰州新区。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产业园、临空经济产业园等加快建设。佛慈、和盛堂等生物医药产业高质快速增长,“西部药谷”建设加速推进。全域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种养加、产供销、游购娱产业链全面构建,农业现代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推动智治善治 新城宜居宜业

今年7月3日,第三届“集聚英才·汇智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双选会在兰州新区举办,吸引3.5万余名求职者到场参加。
城市的核心是人。兰州新区以产聚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目前,兰州新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4.7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9.5%,现有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领军人才等国家级、省级人才100余人,博士300余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超过5万人。

人才住房、职称晋升、子女入学、就医、“零门槛”落户等优惠政策同步落实,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拴心留才”一流环境加速形成。

2021年8月起,兰州新区累计承接安置舟曲避险搬迁群众达到11批次1700户6851人,完成了搬迁群众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生产生活保障工作,推动灾后易地安置和生态移民安置工作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虹吸效应不断增强,背后是“智治+善治”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让这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更会思考,让居民生活更便捷、更舒适。

2022年3月18日,兰州新区“数字政府”系统成功上线,实现与全省数字政府系统同步运行,5500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率达98.74%;重点打造“一云、二网、三平台+N个应用”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格局,加快构建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

十年来,兰州新区教育事业发展投入超过280亿元,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7所,职教园区为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建设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型、技能应用型人才保障;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十五分钟医疗服务圈”,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新区”。累计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千余场次,“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加速释放西北旅游集散地、都市休闲游乐新城的品牌效应。兰州新区完成约16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使城区绿化达到“春季见花、夏季见绿、秋季见果、冬季见景”。

如今,兰州新区核心区30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青山碧水蓝天交相呼应,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十载奋进,九万里风鹏正举;昂首阔步,再迎下一个十年。

兰州新区锚定了新的目标:202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2035年建成经济繁荣、生态秀美、和谐宜居、具有强大引领示范效应的现代化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正全力践行国家“极、地、台、区”战略定位,在全省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实施“四强”行动中先发力、带好头,全力打造西北地区产业发展集聚区、集成改革先行区、创新驱动引领区、生态治理示范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新甘肃·甘肃日报)
https://t.cn/A6SGT5j0

【非凡十年 | 登高望远 奋力书写强区新篇章——泰山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区十年纪实】
开 栏 的 话:

  十年时间,柔软嫩苗发芽成木;十年时间,城乡变化日新月异;十年时间,泰汶大地精彩迭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泰安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赶乘时代先机,奋发砥砺前行,取得一项又一项优异的成绩。即日起,本报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总栏目下,开设“非凡十年”子栏目,通过对各县(市、区)、功能区的采访报道,全方位、多层次反映泰安十年间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同时展现泰汶大地澎湃激昂的发展活力,从而在全市凝聚起落实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的信心和勇气,形成振兴泰安的强劲力量。

  巍巍泰山耸,灼灼日月新。

  在泰开精密铸造公司新能源汽车电动机散热件制造车间,隆隆的机械声奏响了泰山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律节奏;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如火如荼,焕然一新的楼房见证了泰山区民生建设的温度;新兴项目相继签约,专精特新企业加速培育,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2万户,欣欣向荣的市场经济彰显了泰山区充满活力的前进势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泰山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前行,奋力争先,经济发展行稳致远、民生事业厚重温暖、生态环境山清水秀、文明建设聚力铸魂,书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创新开放
发展实力更强劲

  近日,我市调整公布了科技创新型企业50强名单,泰山区有14家企业入选,原有12家企业全部通过复审,并新增山东威宝节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思科赛德矿业安全工程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获批数量居全市第一。

  这只是近几年泰山区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做好本土企业培育外,泰山区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引进培育外贸企业324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6%。同时,泰山区注重科创引领,累计有125家企业被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省级以上科研平台达到63家。泰山区申报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22人,居全市第一位。全省首家、国内行业唯一的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泰山区。

  据统计,去年泰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9.86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59亿元,其中,税收占比达到90.2%,连续多年居省、市前列。同时,产业结构在动能转换中迎来蝶变,去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8:27.2:71,形成了输变电设备、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食品医药等多条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5年位居全市前列。相继荣获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等荣誉称号,并以全国第二名成绩成功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全省唯一拥有农业双“国字号”园区的县(市、区)。

聚焦实事
做好民生福祉大文章

  2021年5月,泰山区岱庙街道金星片区改造回迁工程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让原来受困于恶劣居住环境的片区居民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2022年3月,泰山区启动以财源街道松园小区为代表,涉及47个项目、267个小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近年来,泰山区聚焦民情民意,做好民生福祉大文章,连续数年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持续推动居住环境大改善。

  道路管网是助力城市发展的“大动脉”,也是牵引着民心的“神经末梢”。近年来,博阳路、万官大街、擂鼓石大街中段东段等24条重点市政道路相继通车,新改建农村公路153.3公里。在今年公布的10件为民要办的实事中,泰山区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方面明确提出将启动实施谢过城大街东段等道路建设,对康复路进行修复改造,博城路安装路灯30个,并对泰前街道等5个街道(镇)40公里农村公路改造提升,以提高道路通行便捷性。

  在7月30日举行的泰山区中小学教育集团揭牌仪式中,泰安六中教育集团、泰安东岳中学教育集团、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财源街道仓库路学校教育集团成立揭牌。这是泰山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又一大手笔“力作”。今年,全区将教育扩容提质工程列入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新建幼儿园8处,文化中专实训综合楼等学校建设工程加快推进。

  近年来,针对群众关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泰山区累计民生支出98.13亿元,对民众关心问题靶向发力、攻坚克难,交上了一份又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建成冯玉祥小学、泰山区第二实验学校等各类学校47所,新增学位3.8万个,招录教师660余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79.21%,“大班额”问题按省定标准化解,城乡教育资源更趋均衡;全国首家“慢病互联网医院”泰安微医线上正式运营,创建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国家级群众满意卫生院2家,疾控体系更加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社会保障不断增强,落实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和98%;建设“幸福食堂”30处;新增城镇就业3.72万人,城镇失业登记率稳定在4%以下。

打造优势
链式产业不断增长

在4月25日举行的泰安市重点产业招商推介暨线上签约仪式上,泰山区总投资达84.5亿元的8个重点产业项目线上签约落户;在7月17日举行的全市第二次集中开工仪式上,泰山区集中开工1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6亿元;在中天泰和智能制造产业园,企业通过攀高附强,与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企业合作实现资源整合,预计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实施的研发项目可达100余项,形成知识产权200余件……

过去几年间,泰山区坚持强产业促转型,实现经济发展质效齐增。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9家,实现营业收入222.5亿元;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80个,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8.8%,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6%,均居全市第一位。泰安普瑞特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第五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8家企业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省“瞪羚”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速恒物流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大唐宅配被列入全省首批绿色工厂名单。

先知者主动,后觉者被动。今年,迎着新型工业强市建设的浪潮,泰山区锚定“打造都市工业主阵地、当好全市产业‘路由器’”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积极投身“五大比拼、两大问效”活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该区围绕“3+1”现代产业体系以及13条产业链升级发力,在工业发展“3+1”产业格局中,提出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作为引擎的支撑和驱动作用,为纺织服装、现代食品、高端装备制造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加新动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该区聚焦13条产业链“新赛道”,坚持项目招商引资“聚”在链上、链条产业成片发展“聚”进园区,树牢“链式发展”思维,强势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区建设。据统计,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1%,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5%。

回眸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只有对标看齐,才能方向不偏、行稳致远。”泰山区委书记张培峰表示,泰山区将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狠抓项目建设,在项目谋划、招大引强、优化服务上聚焦发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力争到2026年,规上工业企业突破220家,实现6家以上本土企业上市。同时,聚焦民生,持续实施片区改造、路网体系改善、城市管理强化等民生实事项目,抓好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休闲农业重点区,做大做强泰山茶、苗木花卉、生态奶业、有机蔬菜四大特色产业,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用好关键举措,确保高质量发展任务落实落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秦浩https://t.cn/A6SGzIKn

【“红色驿站”暖人心 基层治理“添活力”】

近日,小编了解到,为进一步促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辽中区大力实施“小蜜蜂”爱心驿站建设工作,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做深做实关爱保障,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深度融入基层治理。

“小驿站”融入“大党建”。区委组织部联动工会,结合现有资源,从择优落点、运营支撑、服务提升等方面出发,在全区范围内打造“小蜜蜂”爱心驿站,驿站建成既是展示基层党建成果、宣传党组织活动的阵地,也把党的政策、党的声音传递到新业态领域,把党的关怀、党的温暖传递到新就业群体。截至目前18家“小蜜蜂”爱心驿站已陆续出现在辽中区的街头巷尾,在社区、在商场、在银行、在党群服务站为“小蜜蜂”们筑起“温暖的家”。

“小场所”带来“大温暖”。“小蜜蜂”驿站内,座椅、药箱、微波炉、充电装置等设施一应俱全,切实解决了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喝水难、歇脚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暖心实用的服务设施,更是承载着温暖的善意之举。同时依托这一个个“红色阵地”,还组织开展关心关爱、法律咨询、维权援助等活动,解决小哥们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驿站地方虽小,却处处透着温暖、传递着爱,体现着党委政府聚焦急难愁盼问题,提供精准服务的决心,用心用情办实事、解难题,传递着“辽中温度”。

“小力量”撬动“大治理”。驿站建成后一方面不断拓宽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也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鼓励做好社情信息员、志愿服务员、城市宣传员等,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发挥快递员和外卖员“移动探头”优势,建立“‘小蜜蜂’驿站——户外工作者大家庭”微信群,开展“随手拍”等微活动,目前已有134名小哥进群,参与风险排查、环境整治、爱心助力等基层治理工作中,成为街道社区的“眼睛”和“耳朵”,争当益“蜂”使者,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

关爱一群人,温暖一座城。一杯水,一把座椅,一个药箱……传递着无声的爱,“小蜜蜂”驿站为新业态和新就业群体提供着便民惠民、人文关怀服务,解决了大家的临时应急需求,成为严寒酷暑中始终坚守岗位时刻敞开的一座“避风港”。

#喜迎二十大 辽宁在行动##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美丽乡村推荐官##两邻社区推荐官##沈阳都市圈#
信息来源:“辽中号”微信公众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任嘉伦Allen 任嘉伦暮色心约祁连山| 任嘉伦请君陆炎|任嘉伦无忧渡宣夜|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长意|蓝焰突击李溪成 |周生如故一生一世周生辰|RogerVi
  • ✅关于拍照:整个民宿的公共区域都非常出片,依靠阳台远眺青山、绿树、屋顶,在小院里欣赏竹林、小溪、鸭群,门口黄泥巴墙上的各路神仙壁画,屋内“守村人”三个字的布幔,
  • #日行一善[超话]##每日一善##日行一善# 心若放下,风轻云淡;若放不下,苦的不仅是当下,还有未来。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
  • 高度近视的老阿姨护眼打卡第2⃣1⃣天✌继续梳理每天做的护眼方式,有好的护眼方式我会尝试,坏的也会提醒大家避免如果有不当的方式,辛苦姐妹们提出指正总结我现在的理念
  • 至于为什么,我想我也不用多说了,从头到尾,她就一直在对我和我的神各种质疑,各种不相信。怎料该女子离开工作室之后,就开始在微信上就各种质疑我,不尊重神明,不尊重我
  • 九命不知道为什么我好喜欢这一套这是可以说的吗,天哪三个人都太好看了吧[彩虹屁][彩虹屁]澈也太贵妇了呜呜呜呜脖子上的纹身绝美的脸荣宝好贵族千金贵族少爷啊真的好适
  • #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保持对生活的爱和热忱,把每天都活得热气腾腾做自己的太阳,与山川湖海为伴,热爱生活,自信勇敢,保持善良,勇往直前!把宇宙的星辰和月光,
  • 黄色是幸运色上升/太阳⭐水瓶座今日你很有说服力呢,把一拖再拖的事抓紧时间去处理吧,某个你觉得不容易搞定的人,或许在等着友好地迎接你呢。白色是幸运色上升/太阳⭐双
  • 留下文字,记录辉煌[庆祝][庆祝][庆祝]【六集纪录片《打开一颗心》10月31日-11月2日央视纪录频道CCTV-9每晚22:35两集连播】第六集《换一颗心》观
  • 今年秋冬好像很糟糕,在河南只有快递停了、小区封了、学校阳了的糟糕消息,翻了翻手机里去年这时候的照片,印象中有很好的阳光,也有落叶飘下来的小路,还有大家一起去外面
  • 不起球,不褪色,不缩水,不掉毛,冬季理想御寒选择,商家赠送运费险-------------------------(5)【商品】3D雕花绒四件套加厚保暖床上用品
  • 准备材料西葫芦抱蛋制作时间:5分钟难易程度:初级食    材:西葫芦1个,无菌蛋2个注:溏心蛋一定要用无菌蛋,选普通鸡蛋要做全熟哦!2.大蜜低脂菜品全部
  • 八点半多,爸爸下班回来,一进屋佑佑就高兴坏了,说:爸爸! ‘瞬间’ 1.p1真的很巧 抓拍到了你笑的样子 心都要被融化了2.以后是个晒娃狂魔没错了 希望大家不要
  • 来吃华阳街头美食吗?烧烤、江湖菜,还有烤乳猪全羊一网打尽那种‼️就在街边,有点冷淡杯的意思晚上吃点烧烤喝点扎啤很有氛围到店就被两个炭火烤炉吸引住了里面的乳猪、羊
  • .:* ❀ ʕ ᵔᴥ ᵔʔℒ❁Ѵ℮✿ 这一生山长水阔 要跟喜欢的人つ♡⊂ 过有趣的日子˃̵͈̑ᴗ˂̵͈̑@摩登兄弟刘宇宁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宁哥棚主lyn刘宇宁
  • [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 【11月10日,滨海新区关于解除部分疫情风险区的通告】#防控疫情 天津在行动# 滨海新区广大居民朋友们:根据当
  • 《三悦有了新工作》今天的这一集#要飞的终于飞了魏宁凯,24岁,从小就是父母眼中懂事听话的乖孩子,让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为了迎合父母的期望
  • 所以说,远离烂人烂事,我们才会有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让自己的命运越来越好。把每一天都过成别人羡慕的样子,才是对烂人烂事最好的报复,放下和烂人烂事纠缠,我们的命才
  • 我去的那次找到这货所在古村古树旁人家,停车的时候被一个老头凶了,原来车没停在这货主人家的范围里,这不符合村庄邻里文化。老朋友是石狮当年极稀少的高中生之一,很
  • #蔡徐坤# 请问你是在搜蔡徐坤 cxk kun 还是偶1 o1 巨c 又或者是坤坤 kk 大奎 小葵 蔡pd 坤pd 困困 坤坤 蔡困 储蓄卡 鲲鲲 彩困 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