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益大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空论】5

【经文】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论】论曰:此即同佛出现也。佛兴于世,薄福难遇。此经亦然,预闻者少。须菩提随佛觉悟,于此正法,昔尚不闻,是故希有同于佛现。

【经文】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论】论曰:此即希能信解也。闻慧清净,登圆五品,名为得闻;思慧清净,垢落根净,名信心清净;修慧成就,分破分显,名生实相。任运决至大菩提果,名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实相无生而言生者,犹大品(大品指《大品般若经》)所明诸法不生而般若生。盖解诸法本自不生即是无生,观智现前,说名为生也。实相即是非相者,非有相,非无相,非亦有亦无相,非非有非无相。以要 言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故名实相。

【经文】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论】论曰:此即难有修行也。末世障深,故信解受持倍为希有。

【经文】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论】论曰,此即信修大果也。设复计有少许我人等相,决不能信此经。设于此经信解受持。决能了达我人等相,当体即是无相。如翳尽华亡。华处即是空处,非灭华而取空也。是故离一切华相,亦离:别取空相。即名诸佛证大果矣。

【经文】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论】论曰,此即信解成就也。疏云:一往怛愕名惊,心胆怯弱名怖,深恶前事名畏。又惊是始行,怖是二乘,畏是外道。又初闻经不惊,次思议不怖,后修行不畏。

【经文】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论】论曰,此即威力无上也。据功德施论云。经曰: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须菩提,此第一波罗蜜,如来说。彼无量诸佛亦如是说。释曰:云何名第一?无与等者故。云何无与等?一切佛法中威力最胜故,一切诸佛同演说故。今经无诸佛同说之文。直云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当知第一波罗蜜。统一切法。无有一法。独是第一。亦无一法而非第一。如转轮王之所统御。一切皆是轮王境界。设无轮王则无所统设。无所统亦不名轮王也。齐此是明十三种因。持经之福。多于宝施。以颂摄曰。

处尊人重经同佛 一切胜因义无上 越内外多胜色因 超内施福同佛现

希能信解难修行 果大成就威无上 是故受持说此经 沙界宝施福非类

【经文】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 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论】忍即般若离四相 三施六度亦复然 是故应生无住心 利益一切如幻众

【释论】论曰。若佛法中惟般若第一。何必更修余行。为遣此疑。故言忍辱即非忍辱等。以般若摄一切行。一切行皆是般若故也。遂引往昔妙行为证。言无我相等者。直是了达生空不起我人等想。亦非顽然无想。设使顽无分别。则是愚痴。痴心作因。嗔念还起。纵令竟同木石。终非般若妙智。今以正慧观察。了知人我本空。故于恶王起大慈悲。兴大誓愿。乃至成佛最先度之。须知五百世中为忍辱仙修持般若。其来久矣。是故一切菩萨。皆应如此离相发 心。言离相者。即是不住六尘等相。言生心者。即是常发大菩提心。若心有住即为非所应住。既达无住。应行三檀妙行。盖不可因于布施。而遂取著六尘。尤不可希心无住而遂息其三施。以菩萨之法。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故也。又恐人生于空见。谓既云离一切相。如何行施利生。故释之曰。如来说一切诸相。当体即是非相。不是拨相而别求非相。又恐人生于有见。谓既云利益众生。如何无众生相。故释之曰。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此正欲人行即相离相之施。利无生幻生之众也。

【经文】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论】不伪无虚必当理 非妄始终能具照 证法无实亦无虚 以是因缘应谛信

【释论】论曰。若诸佛离一切相证法无性。世间以何相故而信知耶。为断此疑。故言是真语等。真是不伪。譬如世人为名利故。未证言证。即是伪语。如来不尔。现证无上大菩提故。实是无虚。譬如世人。贪鄙矫妄。虽曾获通。自知已失。有人来问。但云先得。即是虚语。如来不尔。于大菩提无退失故。如者当理。譬 如世人修得四禅。心暂不生。相同寂灭。便向人说。我证涅槃。名不当理。如来不尔。真实证于大涅槃故。不诳者非是幻妄。譬如愚夫。于干城幻事镜像水月及阳焰等。非有计有。妄生取著。种种言说。名为诳语。如来不尔。证法实相。是第一义真现量故。不异者。始终无二。譬如术士。于过去事。以其伎能悬远推测。或然不然。或应不应。则有异语。如来不尔。大圆镜智。普照三世。洞悉始末。无有遗余。观彼久远。犹若今日。尽未来际。悉见悉知。所说事理。皆无异故。复次。如来所得法。即是一切法之实性。实性无性。无性之性。乃为实性。设于一切法有所取著。则实语是虚语。以其生语见法见。不知实性本无性故。若于一切法无所取著。则虚语是实语。以其不生语见法见。了知无性即实性故。故云此法无实无虚。如此五语。如此妙法。应谛信也。

【经文】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论】发心修行及慧照 三事互资无先后 如目与色及光明 展转相资成见义

【释论】论曰。若法无生无性。非实非妄。即是诸佛第一义身。何故菩萨须行施等。既已炽然行施。云何复云不住法耶。为遣此疑。遂说明闇二喻。取相则闇。达理则明。此以目喻所发之心。种种色喻三施万行。日光喻般若妙慧也。推此喻意。若不发心。则虽常居般若万行光明镜中。亦无所见。譬如日光明照诸色。而无目者终无所见。及无万行。则发心般若亦为虚设。譬如无种种色。用目与日何为。今为行施菩萨而说。故但举二喻耳。

————节选于藕益大师之《藕益大师全集》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空论》

永明延寿禅师《宗镜录》16 

牛头下佛窟和尚云。若人不信一文殊说。十方文殊一时说。一佛涅槃。一切诸佛俱涅槃。何以故。不达色根本故。问。了色性无所有是本不。答。此是住观语。非是即事见根本。若即事见者。只汝生老病身。及无明淫怒。是色根本。事外无理故。是以若了一色根本。即举十方色同。名为一说一切说。一涅槃一切涅槃。当知色体无性。性无不包。又云。虽同凡夫。而非凡夫。不得凡夫。不坏凡夫。谓别有殊胜在心外者。即堕魔网。我今自观身心实相作佛。即是见十方佛同行同证处。问。佛身无漏戒定熏修。五阴不缚不脱。不敢有疑。且如大品经云。众生不善五阴之身。亦不缚不脱。甚令人惊疑。答。若向众生五阴外。别有诸佛解脱。无有是处。只了众生自性。从本已来。无有一法可得。谁缚谁脱。何得更有缚脱之异。问。经云众生与佛平等。无有缚。脱何得六道众生沉沦不得解脱。答。众生不了色心清净。妄想颠倒。不得解脱。若知人法常空。其中实无缚脱。问。作何观行忏悔。临终免被业牵。答。汝须深信诸佛所行所说处。与我今日所行所说处无别。乃至成佛尚不得涅槃相。何况中间罪福妄业可得。此是真实正知正见。真实修行。真实忏悔。但于行住坐卧不失此观。临终自然不失正念。
  

佛窟下云居和尚。心境不二篇云。世出世间。俱不越自一念妄心。而有。一念才起。万像分剂。一念相生。便成心境。若非心境。何得有念可见。既有所见之念。又有能见之心。将知念即是境。见即是心。所见之念。便成色蕴。能见之心。便成四蕴。经云。五蕴是世间。一念具五蕴。一一蕴中。皆具五蕴故得一不碍多。多不碍一。所以心境交通。互为宾主。经云。境智互相涉入。重重无尽。即是一尘含法界。一一法皆遍也。观自一念动。即恒沙世界一时振动。观自一念常定。即六道众生悉皆常定。若谛了一念之体。即恒沙世界常现自心。由迷一念。即境智胡越。
  

大珠和尚云。心性无形。即是微妙法身。心性体空。即是虚空无边身。示行庄严。即是功德法身。此法身是万化之本。随处立名。智用无尽。是无尽藏。问。何者是法身。答。心能生恒沙万法。故号法家之身。经云。一念心尘中。演出恒沙偈。时人自不识。问。真法幻法。各有种性不答。佛法无种。应物而现。若心真也。一切皆真。若有一法不真。真义则不圆。若心幻也。一切皆幻。若有一法不是幻。幻法则有定。若心空也。一切皆空。若有一法不空。空义则不圆。迷时人逐法。悟罢法由人。森罗万像。至空而极。百川众流。至海而极。一切贤圣。至佛而极。十二部经。五部毗尼。四。围陀论。至心而极。心是总持都院。万法之原。亦是大智慧藏。无住涅槃。百千名号。皆是心之异名。
  

先洞山和尚心丹诀云。吾有药。号心丹。烦恼炉中炼岁年。知伊不变胎中色。照耀光明遍大千。开法眼。睹毫端。能变凡圣刹那间。要知真假成功用。一切时中锻炼看。无形状。勿方圆。言中无物物中言。有心用即乖真用。无意安禅无不禅。亦无灭。亦无起。森罗万像皆驱使。不论州土但将来。入此炉中无不是。无一意。是吾意。无一智。是吾智。无一味。无不异。色不变。转难辩。更无一物于中现。莫将一物制伏他。体合真空非锻炼。
  

先曹山和尚云。古佛心墙壁瓦砾是者。亦唤作性地。亦称体全功。亦云无情解说法。若知有。这里得无辩处。十方国土。山河大地。石壁瓦砾。虚空与非空。有情无情。草木丛林。通为一身。唤作得记。亦云一字法门。亦云总持法门。亦云一尘一念。亦唤作同辙。若是性地不知有。诸佛千般喻不得。万种况不成。千圣。万圣尽从这里出。从来不变异。故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灵辩和尚云。夫一心不思议。妙义无定相。应时而用。不可定执。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用有差别。随处得名。究竟不离自心。此心能坏一切。能成一切。故云一切法皆是佛法。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狱。皆心所为。好恶皆由心。要生亦得。要不生亦得。即是无碍义。只今一切施为。行住坐卧。即是心相。心相无相。故名实相。体无变动。亦名如来。如者不变不异也。无中现有。有中现无。亦曰神变。亦曰神通。总是一心之用。随处差别。即多义。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又东方入正定。西方从定出。若了心外无法。一切唯心。即无一法当情。无有好恶是非。即不怖生死。一切处皆是解脱。故云当成无所畏。纵然心外有一切境法。亦从自心妄想因缘而生。无有自性。其体本空。如幻如化。
  

先云居和尚云。佛法有什么多事。行得即是。但知心是佛。莫愁佛不解语。欲得如是事。还须如是人。若是如是人。愁个什么。若云如是事即不难。自古先德。淳素任真。元来无巧。设有人问。如何是道。或时答[鹿*瓦]甎木头。作么皆重。元来他根本脚下实有力。即是不思议人。把土成金。若无如是事。饶尔说得蔟华蔟锦相似。直道我放光动地。世间更无过也。尽说却了。合杀头。人总不信受。元来自家脚下虚无力。释曰。云居和尚。乃物外宗师。此土七生为善知识。道德孤迈。智海泓深。具大慈悲。常盈千众。所示徒云。但知心是佛。莫愁佛不解语者。此为今时学人。一向外求但学大乘之语。不能返本内自观心。明见天真之佛。若了此心佛。即自然智。无师之智现前。何烦外学。如云从门入者非宝。又云。从天降下即贫穷。从地涌出却富贵。若从心地涌出智宝。有何穷尽。故云。无尽之藏。但若得心真实去。根脚下谛去。自然出语尽与实相相应。言下救人生死。变凡为圣。捉砾成金。道有亦得。道无亦得。句句悉成言教。若也心中未谛。圆信不成。空任虚浮只成自诳。直饶辩说纵横。只增狂慧。设或说得天华坠。石点头。事若不真。总成妖幻。所以志公见云光法师讲法华经。感天华坠。云。是咬蚤之义。是先圣诚言。实为后学龟镜。可以刻骨。可以。书绅。今遍搜扬。深有。意矣。

永明延寿禅师《宗镜录》14

问。既有能说。必对所机。此宗镜录。当何等机。

答。当上上机。若已达者。凭佛旨而印可。若未入者。假教理以发明。又若圆通之人。不俟更述。自觉圣智。无说无示。真如妙性。无得无闻。若闇昧之者。须假助成。因教理而照心。即言诠而体道。若宗明则教息。道显则言空。绝待真心。境智俱亡矣。如是则方入宗镜。深达玄门。真能听佛说经。亲谈妙旨。可谓得诸法之性。彻一心之原。

如首楞严经云。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摽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利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释曰。阿难言。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者。阿难尚认缘心听佛说法音。以为常住真心。取佛定旨。佛言。若执因缘心听。只得因缘法。以法随情变。境逐心生故。又定缘佛音声是自心者。若说法声断时。分别心应灭。此心如客。不常住故。今时多迷自性本闻。但随能所之闻。一向徇他声流转。此声是对因缘所生法。非真实有。但因声而立名字。因名字而有诠表。若旋复本闻。则脱声尘之境。所脱之境既虚。能脱之名何立。则能脱所脱皆空。以强记多闻。是识想边际。本非实故。若因闻见性。则多闻有助显之功。若背性徇闻。则畜闻成邪思过误。

故文殊颂云。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修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

故知若耳根归本原。六根皆寂灭。以六根同一心故。何者。在眼曰见。在耳曰闻。若摄用归根时。见闻如幻翳。若摄境归心时。三界若空华。则翳灭尘消。觉圆心净。如是解者。则是因指见月。藉教明宗者也。若执指为月。迷心徇文者。如经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夫三乘十二分教。如标月指。若能见月。了知所标。若因教明心。从言见性者。则知言教如指。心性如月。直悟道者。终不滞言。实见月人。更不存指。或看经听法之时。不一一消归自己。但逐文句名身而转。即是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不见自性。亦不辩于教文。指月双迷。教观俱失。故经云。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又既亡其指。非唯不了自心之真妄。亦乃不识教之遮表。错乱颠倒。莫辩方隅。犹鸟言空。如鼠云即。似形音响。岂合正宗。故经云。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所以证道歌云。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二乘精进勿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是以若实真心。不逐他声而起分别。湛然恒照。性自了故。如掌亭人。都无所去。云何离色离声。无分别性。此须得旨。亲见性时。方知离声色诸缘。性。自常住。不假前尘。所起知见。则悟无始已来。皆是执声为闻。而生颠倒。故文殊颂云。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若非色非空。都无分别。不见性之人。到此之时。全归断灭。便同外道拘舍离等。己眼不开。昧为冥谛。以冥寂闇昧无知。以为至极。从此复立二十五谛。迷真实心。成外道种。或有禅宗不得旨者。法学起空见人。多拂心境俱空。执无分别。将狂解痴盲。以为至道。然非离因缘求法性。灭妄心取真心。对增上慢人。初学之者。不可雷同。应须甄别。

如经云。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唯垂哀愍。为我宣说。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之像。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故知一切众生。即今见精明心。非定真妄。昧之则粗。明之则妙。只于八种不还之中。了了见性常住。云何随境流转。失本真常。永没苦轮。常漂死海。大圣怜愍。非不惊嗟。阿难示起疑心。寄破情执。释迦微细开演。直指觉原。可谓不易凡身。顿成圣体。现于生灭。显出圆常。宗镜前后明文。一一全证于此。

又江西马祖和尚。问亮座主。蕴何经业。对云。讲三十本经论。师云。正讲时将什么讲。对云。将心讲。师云。心如工技儿。意如和技者。争解讲他经。对云。不可是虚空讲也。师云。却是虚空讲得。座主于言下大悟。遂下阶礼拜。蓦目汗流。师云。者钝根阿师。用礼拜作什么。其座主却回本寺。语学徒言。某一生学业。将谓天下无人敌者。今日被开元寺老宿。一唾净尽。我尔许多时。皆是诳呼汝。遂散学徒。一入西山。更无消息。

又如有学士问马祖和尚。如水无筋骨。能胜万斛舟时如何。师云。我遮里水亦无。舟亦无。说什么筋骨。

又学人问龙潭和尚。久向龙潭。及至到来。为什么。龙亦不见。潭亦不见。师云。却是子亲到龙潭。

又俗官王常侍。问先洞山和尚。五十二位菩萨中。为甚么不见妙觉菩萨。师云。却是常侍亲见。

所以智者大师。一生弘教。虽广垂开示。唯显正宗。如止观中云。究竟指归何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永寂如空。又观心论中云。复以伤念一家门徒。随逐积年。看心稍久。遂不研核问心。是以不染内法。着外文字。偷记注而奔走。负经论而浪行。何不绝语置文。破一微尘。读大千经卷。若能如上听法讲经。提宗问答。方谐祖意。称可佛心。如遇此机。可归宗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麻烦叶大作家关注我这个小透明了 还有一群叶孝子[笑哈哈][悲伤]说实话 打开微博我都懵逼了啊 叶非夜大作家居然回复我了[悲伤]我干什么了 我真的就是觉得你的视频
  • 2003我战友介绍我和儿子在武汉市武昌区战友所在单位做门卫工作。(出处: 宝贝回家论坛)儿子原本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房地产工作,1999年因大势所趋被迫下岗。
  • 这是纵向提升的五个方面,我们非常幸运投到一大批好的中国医药企业。举一个例子,也是我们投的公司叫中控技术,通过逐步的替代美国埃摩森和霍尼韦尔,慢慢成为中国在这个领
  • 故事围绕一个身心俱疲的拳击手,他被招募来帮助保护地球和他的女儿,必须加入一支战队,与来自另一个维度的杀手进行一场永恒的战斗,本片将于4月16日同步北美院线和HB
  • 带话题#太阳出来了油菜花开了##第十四届潼南油菜花节#, 并艾特@重庆旅游 @旅游潼南 发布潼南油菜花节相关内容创作,即有机会获得2021年潼南油菜花节门票(共
  • 分享2021.02.15月亮湾海滩记一望无边的大海吹着海风听着海水拍打的声音脚踩着柔软细腻的沙子很舒服一路走一路看风景优美的大海与蓝蓝的天空低下头可以发现形态各
  • 微信:xhbaba1111中介勿扰 #华晨宇[超话]#[收!!
  • 我说两年之内不结婚就断舍离,他您觉得他说的财力是借口吗?刚在一起的时候,他提出想结婚,我拒绝了,因为想观望一下他和孩子们的相处。
  • 地火转移轨道在“猪排”图上选定的日期作为初值,可以采用微分修正等数学方法,在一定精度的火星探测轨道动力学模型中经过迭代计算,便可以得到用于飞行任务使用的地-火转
  • 如果昨晚巴萨的噩梦是姆巴佩,那1997年那场比赛中,巴萨的噩梦就是当时还很年轻的舍甫琴科。不是新闻里的冰冷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生,会绝望会希望会有挂念的人。
  • 【体育chosun】[出道D-DAY,IZONE麦克风集体照公开...出道Showcon期待感↑]29日上午,#IZONE[超话]# 通过官方SNS公开了完整体
  • 一种情缘只能遥寄梦里,而我,化成梦里的蝴蝶,在瘦长的月光中等待黎明的瞬刻,共舞。抬素手,叹抱琵琶泪横流,幺弦泣,断肠之音,谁人解?
  • 我知道朋友会说这个评论,你那么能你怎么不去拍呢,其实,有很多能力看似超级强的人也没有做到好结果,就是因为,只强调个人认为的所谓能力,而忽视了为了结果而努力的过程
  • 明天的走势没太多值得担心的,大概率是涨,主要是看看怎么个涨法,这才是核心,如果上攻不坚决,那么逢高还是要兑现。牛年的A股市场即将开启,建议大家尽快找准投资方向和
  • 硬度高,拿菜刀钢丝球随便刮都没问题,而且不会吸油,日常真的非常好清洗和打理!分享就到此为止咯,都是高性价比好物的,希望帮助到大家♥[无关制服]●[超长八百字蹲厕
  • 是一部反映墨家学派思想的总集,它和先秦诸子的书一样既非出自同一作者之手,也有时间的早晚之别。这正是小生产者所理想的社会。
  • [阴险]2021春节假期的ending图1⃣️2⃣️ 为了贾玲能瘦成闪电二刷李焕英,注意到了很多细节与伏笔,大笑也泪盈眼眶again~这个电影简直是赚足人们的眼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年过完了,短短的6天假期结束了,以前从来都不会为6天的时间而担忧过,毕竟以前的假期都是按月算的 等现在上班之后 才发现 原来6天的时间让你如此珍惜 珍惜到每天都
  • 虽然对19岁的你,唯一想做的就是想认真劝告你不要跟他结婚,婚后不要着急生育孩子:因为你还只是个涉世未深的“少女”因为你无忧无虑的青春不该这么早就戛然而止,因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