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问卦,都应该知道的规矩!】

医不扣门,易不空出,师不顺路,德位相配,有福之人得遇明师!

大夫主动敲门问要不要治病,会搞得好像希望别人都是病人一样。
即使是送人仙丹,别人也不会相信!

重点之重点是符不符合本心!允许结缘,但不应去攀缘!
请高僧大德做法,请先生读命局,调风水环境,与请医生是一样的,都是有规矩可循的!

一、不问不说:

你有问题,得主动请教,否则即便是相互熟悉,也不会主动告知。
因为你所居住的风水环境,和自己要走的运,都是自己的因果,要帮你需要有缘为前提;
你主动问了,才说明机缘来了!

二、主动请法:

先生指点你,只会告诉你命运趋势。
如何破解与趋吉避凶,你必须问,也就是请法,那样才会告诉你。
而不是等着先生,随时随地指点你,那是不可能的。

三、易不空出:

一旦告诉你趋吉避凶的方法,那么一定要准备卦金,这叫"舍得",不舍难得;
占算卦的便宜,这是因果问题,会损害自己的运气!

四、师不顺路:

想让明师顺路的时候再顺便看看,大概瞅瞅。
这种态度,内心不是真的诚敬!
须谨记:
1、不诚不占;
2、不正不占;
3、不动不占,必须是物有所异动或者心有所触动;
4、无事不占;
5、重卦不占,一个事情最忌反复起卦求测。

五、只看大半:

人的命运是因果所致,人的"好运"除了先天造化和风水环境,还有部分靠心性,不注重心性修行的人,先生也会适当的敬而远之!

六、德位相配:

师者解惑,是能指引你的人。你尊师重道,先生有好的改运方法,才愿意告诉你,对不尊重的人,师者自然跟着敷衍了事。
这不是心眼小,而是讲究德位相配。

七、有福之人得遇明师:

师曰:有福之人遇明师,无福之人遇庸师,倒霉之人遇巫师。
一切都是因果相随,一切都是福报的显现!

【此三类命不收卦金】

1、阳寿将尽者不收。

阳寿将尽者,就是说一个活不了多久的人,来算命是不能收钱的。

2、大祸临身不可避者不收。

大难即将来临,而且又无法避免者,不收卦金。此指大难难躲,不死也伤。

3、再无好运者不收。

此人已经衰败,后面的大运越来越差了,永无翻身的机会了,此种人命不收卦金。

现在的出马(道)弟子,多数都是稳堂,给缘主处理问题,多数都是道家法事,聚财、破关、破煞、癔病等等人生不顺的问题。

那么别人的关口、种种不顺,这些都是因缘果报,出马(道)弟子给破了,那这些因果哪里去了呢?
这些因果由出马(道)弟子,调节了,化解了。(当然命中注定,不能更改的因果,是不能化解的)

但是事情没有绝对的,如果遇到邪灵,调节不了,化解不成,也得用武力解决,正所谓菩萨心肠雷霆手段。

以上是个人浅见,希望大家合理取舍! https://t.cn/RJhTtpf

  当我享受着四季的友爱时,我相信,任什么也不能使生活成为我沉重的负担。
       ——梭罗《瓦尔登湖》

立 冬

秋去冬来,季节转换发生在那一刻——11月7日18时45分18秒,其时夜幕已落无法进山,只好捱到天明便迎风出门——好奇之心难抑:先祖是怎样用斗转星移法把节气转换时刻精确计算到秒,神乎其智!我想,时令节气交替那一刻,天地之间会不会有那么一个枢纽在轰然一响中开合,自然界万物随之转换一个新的姿态?古人云:“天地枢机,有道可窥,总曰壬遁,查见毫厘,聪明贤哲,故能一之。”

是啊,立冬了,山谷里的草木花叶,还有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准备好了吗?吾家小院东侧东峰秀拔群峦,盘道连环,金塔仙谷果树繁茂多奇花异草,平时攀爬最多,今朝更是步步慢行细细打量,如唔老友。哦,摘过多次香梨的大树只剩几片黄叶,不时有落叶发出咔咔的低吟,那株赐我狮子头珍玩核桃的大树也裸露着褐色枝干指向天空。

曾经,树上树下都热闹非凡的红果树们也静默了,漫山遍野深红色的玛瑙玉珠已在村民的笑声里走向人间,穿上糖衣的红果变身为晶莹剔透的糖葫芦,把中国红和人们心中的田园串成甜蜜的回忆……

谷湾里的牵牛花还羞答答地开着,她好柔弱啊,花柄细嫩,花瓣薄如蝉翼,如丝如帛,靓蓝粉红地绚丽着,在寒风中撑起一片芳华……

那些淘气的小精灵们呢?以往走过这个崖畔时,常常会从身后草丛里扑楞楞飞起一只肥硕的雉鸡,恶作剧吓人一跳之后开心地咕咕叫着飞向另一丛草窝,看见华丽的羽翅一闪而过不由哑然失笑。

最擅捉弄人的当属小松鼠了,在山道上常常相遇,相距丈余,美丽的硕尾笔直竖立,晶晶亮的琉璃眼无邪相望,当掏出手机接近一步欲拍照时,它却立刻闪电般消失,如是三番,从未让我得逞过。见到它们搬运核桃、栗子、松果时,远远跟随企图打探它们的仓库在哪个隐秘之处,但每到关键时它们总会变戏法似的凭空消失。这鬼精灵想必已经储够过冬的食物了吧,一路没见。

金塔仙谷里喜鹊多,常常飞临塔洼人家院落,站在柿树上叽叽喳喳说一番山上山下的家常话,有一次还随我身后一同散步,步履悠然,蛮绅士的。仙谷里有一种长尾鸟,蓝色尾羽细长,与终南山里的长尾鸟不同,流线型体格更轻盈,飞翔迅疾,孤傲不群似不屑与俗辈有染,总是一闪而过从不肯有片刻停留。

立冬为坤卦,阳气潜藏,阴气渐盛,草木凋零,蛰虫伏藏,整个山谷静默下来,蓄积力量等待开春的复苏。

我也在积蓄意志和力量,因为,下一个节令就是“小雪”了。一直期待着这个节气的来临,期待着那一天,因为那一天有个重要的约会,很可能是在“小雪”或“大雪”的某个夜晚,整个塔洼村都安睡了,宁静祥和,天地寂静的时候,晶莹的雪花如约而至,我会打开院门迎候——会来的,那个身材伟岸双目澄澈神态从容含笑的木匠儿子,那个行医万里救死扶伤给炎黄子孙留下医学圣典《千金方》的民间中医——孙思邈。

我在捧读《千金方》,构思小说《大唐医踪》时,常常穿越大唐盛世。小说有一扇心灵之窗,张开想象的翅膀便可逾窗而去,循着《千金方》指引的时间隧道,在大唐辽阔的疆域追寻——孙思邈在哪里?这是一个千古之谜,我追至路途渺茫的江湖驿站、人迹罕至的麻风村,找遍孙思邈传播医道医术的漫漫长途,甚至追到巍峨森严的皇宫大殿,还有幽远静谧的南山峡谷,但,孙思邈迷失了,只留下一个药王的传说,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

我知道,孙思邈并不喜欢人们把他奉为神仙。不喜欢当什么药王,他是孤独而痛苦的,他为黎民百姓遭受病痛得不到医治而着急,为医德医风不良而痛心,因而大声疾呼“大医精诚”!这黄钟大吕的呐喊穿越古今,至今仍回响在人间!

我知道,大医精诚,作者也须精诚。如若孙思邈不嫌弃,我将紧紧追随再去大唐的华原,站在孙家塬那棵老槐树下,仰望树叶缝隙里的天空,一寸寸抚摸那不曾变化的岩石和土地,拥抱孙思邈曾沐浴的阳光,畅饮孙思邈饮用过的泉水,看看当年孙思邈种下的本草。其实,1300多年的时空并不遥远,孙思邈亲手种的草药岁岁生发,幽幽药香至今未变,蓬勃着生命的辽阔和高远。

生长着大片蒮香、青蒿的地坎边,有一条小路从磬玉山延伸下来,通向长安,通向历史,通向很远的地方……

哦,立冬了。

愚公 2022.11.8

签判刘经臣居士悟道因缘

签判(官职名)刘经臣居士,智海本逸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兴朝。少年时以才高俊逸,登上仕途。但是,当时他对佛法并不相信。三十二岁时,刘经臣偶然与东林照觉常总禅师相识,相谈甚欢。在常总禅师的启迪下,刘经臣对佛教才生起敬服之心。从此以后,他便醉心祖道,一心想开悟见性。

刘经臣后抵京师,礼谒慧林若冲禅师(天衣义怀禅师之法嗣)。若冲禅师为他举雪窦禅师接引一位僧人的公案–

有僧问雪窦重显禅师:“如何是诸佛本源?”

雪窦禅师答道:“千峰寒色。”

若冲禅师刚把这则公案举完,刘经臣居士言下有省。

那一年岁末,刘经臣居士移官洛下,这使得他有机会经常参礼韶山杲禅师。将去任的时候,刘经臣居士特地前来辞别韶山杲禅师。

韶山禅师嘱咐他说:“公如此用心,何愁不悟?尔后或有非常境界,无量欢喜,宜急收拾。若收拾得去,便成法器。若收拾不得,则有不宁之疾,成失心之患矣。”

不久,刘经臣居士又来到京师,到智海寺从正觉本逸禅师参学。刘经臣居士就自己悟道因缘之事向智海本逸禅师请教。

智海禅师道:“古人道,平常心是道。你十二时中放光动地,不自觉知,向外驰求,转疏转远。”

刘经臣听了,更加疑惑不解。

一天晚上,刘经臣入室参请,智海禅师便为他举《传灯录》中所载“香至国王问道波罗提尊者”之公案。公案是这样的–

时王(香至国王,达磨祖师俗家时的侄子)……忽见波罗提乘云而至,……怒而问曰:“何者是佛?”提曰:“见性是佛。”王曰:“师见性否?”提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提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提曰:“今现作用,王自不见。”王曰:“于我有否?”提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提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波罗提即说偈曰:“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

举完这则公案,智海禅师特地拈出“何者是佛,尊者曰见性是佛”一语,考问刘经臣居士。刘经臣居士不能应答,心中更加迷闷,只好退下,回房间就寝。

他好不容易才睡了一会儿,到五更的时候,又被心中的疑团弄醒了。于是他便打起精神,接着参问“见性是佛”这个话头。刚一参问,突然眼前出现种种异相,他发现自己的身体表里通彻,六根震动,天地回旋,如云开月现。他一时喜不自胜。这时他忽然想起韶山杲禅师临别时所嘱咐他的话。他终于警觉起来,明白这一切都是幻景,不能执着,于是便不再理睬,将它们都压下去了。

天亮以后,刘经臣居士便来到智海禅师的丈室,把夜间的经过全部告诉了智海禅师。智海禅师于是为他证明,并且告诉他说:“更须用得始得。”

刘经臣居士便问:“莫要践履否?”

智海禅师一听,便厉声喝道:“这个是甚么事,却说践履?”

刘经臣居士于是言下默契。

后作《发明心地颂》八首,并著《明道谕儒篇》以警世人,其词云:

“明道在乎见性。余之所悟者,见性而已。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杨子曰:‘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有见于此,则能明乎道矣。当知道不远人,人之于道,犹鱼之于水,未尝须臾离也。唯其迷已逐物,故终身由之而不知。佛曰大觉,儒曰先觉,盖觉此耳。昔人有言曰,‘今古应无坠,分明在目前’。又曰,‘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又曰,‘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此佛者之语道为最亲者。‘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瞻之在前也。忽焉在后也。取之左右逢其原也’。此儒者之语道最迩者。奈何此道唯可心传,不立文字。故世尊拈花而妙心传于迦叶,达磨面壁而宗旨付于神光。六叶既敷,千花竞秀。分宗列派,各有门庭。故或瞬目扬眉,擎拳举指,或行棒行喝,竖拂拈槌,或持义张弓,辊毬舞笏,或拽石般(搬)土,打鼓吹毛,或一默一言,一吁一笑,乃至种种方便,皆是亲切为人。然只为太亲,故人多罔措。瞥然见者,不隔丝毫。其或沉吟,迢迢万里。欲明道者,宜无忽焉。祖祖相传,至今不绝。真得吾儒所谓‘忿而不发,开而弗违’者颖。余之有得,实在此门。反思吾儒,自有其道。良哉孔子之言!默而识之,一以贯之,故目击而道存,指掌而意喻。凡若此者,皆合宗门之妙旨,得教外之真机。然而孔子之道,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孟子既没,不得其传,而所以传于世者,特文字耳。故余之学,必求自得而后已。幸余一夕开悟,凡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思,口之所谈,手足之所运动,无非妙者。得之既久,日益见前。每以与人,人不能受。然后知其妙道果不可以文字传也。呜呼!是道也,有其人则传,无其人则绝。余既得之矣,谁其似之乎?终余之身而有其人邪?无其人邪?所不可得而知也。故为记颂歌语,以流播其事,而又著此篇,以谕吾徒云。”

这一段文字非常精彩。作者立足于自身的证悟,将佛、儒之学融于宗门之下。在北宋理学大肆排佛的气氛之下,刘经臣居士的这篇文章,象明教契嵩和尚的《辅教篇》一样,既是对佛教的护持,同时也是对孔孟儒学的回归和深化,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热门小说推荐##言情小说推荐#爱你就是让你做正确的事,管你是为你好。可为人父母得先会为人,自己都做这种事孩子以后怎么想?
  • 你还在为信用卡提额发愁吗?你还在为申请不到信用卡发愁吗?
  • 王不留行-360百科#方大炭素 sh600516[股票]##菠萝蜜高效生产技术-谭乐和[图书]##狐狸信条与穿山甲法则(一个外企女秘书的日记)-谭一平[图书]#
  • 我相信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就会有动力、有干劲、有魄力,一起完成这个梦想。今天有人教唆我应该为了生活奋力去拼搏,可我不愿意那么做,因为那样我便不再是我。
  • 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已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宁夏大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宁夏医科大学获全国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作品大赛一
  • 你做过最沙雕的事是什么?就算现在开始努力也不晚呀,既然女生头像无水印打开了这封信,你一定遇到了什么高清头像无水印不喜欢的事情,女生头像可爱又对世界产生厌恶了吗?
  • 为啥看待问题那么命里性呢虽然我支持占卜 但我不支持你们迷信啊正缘并没有说一定代表着真命天子 命里也没有说注定和某人结婚 虽然可以看到和谁是否有婚运 但能否完
  • 又是深更半夜又困又困,突然想起来去日本之前的路明非,还没有遇到小怪兽,暗恋到全校皆知的师姐要结婚,情敌凯撒老大在风风火火的筹办环球婚礼,失去了小龙女的面瘫师兄愿
  • 那是他“被诅咒的一生”里彩色的光芒啊,是他即使忘掉自己也仍然记得的人。我不知道他握着艾玛的手握了多长时间,想到如果这个女孩真的离他而去时会有多害怕。
  • 大仙院曾是千利休与丰臣秀吉坐而论道的地方,里面的石庭很有名,人们评价,龙安寺的石庭体现了极至,大仙院的石庭反映出写实,真是如此,凡眼也能看懂那山峻水湍桥横的美景
  • 我之前是一个汽车品牌的市场营销负责人,每当公关公司和推荐公众号的时候,我都看不上,因为我心里认为写得一手好推文,能让客户买单,用户喜欢的公号只有你。所以带着小粉
  • 失误还是有的,不安还是有的,为之付出的代价也是要有的。联系不到专业信任的人,让我感到深深的绝望与无奈,是的,我#时光留夏# 使自己陷入了绝境。
  • 而且,有物业以及上面的领导来检查,说明对垃圾的分类以及垃圾的处理越来越重视,我想我们这里属于稍微偏远的地方,那么大城市应该做得比我们这里更好。干了件贼尴尬的事儿
  • 佛经典故:有人问六祖大师念佛能否往生西方,不料六祖竟然这么说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佛法,即佛陀所传之教法,是从佛陀的大悲智海中流露出来的,为的
  • 诸比丘有二子:所生子、所养子,是谓比丘有二子。诸比丘有二子:所生子、所养子,是谓比丘有二子。
  • 很多时候,成长即是离别,你永远只能看完整自己的人生,而在其他人眼里,有可能为你保留了很重的位置,也有可能你只是过客匆匆,这取决于你们的联系得是否频繁、是否无间。
  • 【哪些曾让我惊艳的茶2】1、牯牛降野茶,单芽肥壮,味道苍茫。5、桐城小花,兰香幽藐,我的最爱,我的灵魂伴侣茶!
  • 網路教學不需因應⋯⋯面對面教學的學員差異性⋯⋯如:CCC李仁軒教電腦,Sir懂及熟,應該你學得慢⋯⋯做Sir耐性放多點及要不斷提升新添的知識及多了解各項各業的要
  • [微风]炎炎夏日,奶粉保存,要注意这些方法![微风] 炎炎夏日,食物变质速度增快,奶粉的保存更要当心。那么,夏天,奶粉的正确保存方法应该是怎样呢? [羞嗒嗒]
  • #刘宇宁 我们的师父# 。#摩登兄弟[超话]#摩登兄弟️️️刘宇宁希望你永远是那个自在如风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