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比丘次第乞食。至穿珠家立于门外。时彼珠师为于国王穿摩尼珠。比丘衣色往映彼珠其色红赤。彼穿珠师即入其舍为比丘取食。时有一鹅见珠赤色其状似肉。即便吞之。珠师持食以施比丘。寻即觅珠不知所在。此珠价贵王之所有。时彼珠师家既贫穷失王贵珠。以心急故。语比丘言。归我珠来。尔时比丘作是思惟。今此珠者鹅所吞食。若语彼人将必杀鹅以取其珠。如我今者苦恼时至。当设何计得免斯患。即说偈言。

   我今护他命  身分受苦恼 
   更无余方便  唯我命代彼 
   我若语彼人  云是鹅所吞 
   彼人未必信  复当伤彼命 
   云何作方便  己身得全济 
   又不害彼鹅  若言他持去 
   此言复不可  设身得无过 
   不应作妄语  我闻婆罗门 
   为命得妄语  我闻先圣说 
   宁舍于身命  终不作虚诳 
   佛说贼恶人  以锯割截身 
   虽受此苦痛  终不毁坏法 
   妄语得全活  犹尚不应作 
   宁以护戒心  而舍于身命 
   我若作妄语  诸同梵行人 
   称讥我破戒  如是称讥轻 
   犹能燋我心  以是因缘故 
   不应毁禁戒  今入大苦中 
   我今应当学  如鹅饮水乳 
   能使其乳尽  唯独留其水 
   我今亦当尔  去恶而取善 
   经作如是说  智者共婴愚 
   虽复同其事  终不从彼恶 
   善人能弃恶  如鹅饮水乳 
   我今舍身命  为此鹅命故 
   缘我护戒因  用成解脱道

  尔时穿珠师闻斯偈故。语比丘言。还我珠来。若不见还汝徒受苦终不相置。比丘答言。谁得汝珠默然而立。珠师语言。更无余人谁偷此珠。时彼珠师即闭门户语比丘言。汝于今日好自坚持。比丘寻即四向顾望无可恃怙。如鹿入围莫知所趣。比丘无救亦复如是。

  尔时比丘即自敛身端正衣服。彼人又复语比丘言。汝今将欲与我斗耶。比丘答言。不共汝斗。我自共彼结使贼斗。所以尔者。恐于打时身形现故。我等比丘设使困苦临终之时。犹常以衣用自覆护不露形体。尔时比丘复说偈言。

   世尊具惭愧  我今随顺学 
   乃至命尽时  终不露形体

  时彼珠师语比丘言。颇有不惜身命者耶。比丘答言。我出家法至于解脱常护身命。虽处崄难而全身命。今我决定舍于此身。使出家众称美我名。即说偈言。

   我舍身命时  堕地如干薪 
   当使人称美  为鹅能舍身 
   亦使于后人  皆生忧苦恼 
   而舍如此身  闻者勤精进 
   修行于真道  坚持诸禁戒 
   有使毁禁者  愿乐于持戒

  尔时珠师语比丘言。汝向所说谄曲不实。复欲使人称其美名。比丘答言。汝谓我今着染衣有虚妄耶。何故现美。不为谄曲自欢喜耳。亦不使人称叹我名。欲使世尊知我至心。即说偈言。

   大仙之弟子  为持禁戒故 
   舍于难舍命  使诸世间人 
   于诸出家者  生未曾有想 
   今虽未生想  将来必当生

  时珠师执缚比丘而加打棒。问比丘言。珠在何处还我珠来。比丘答言。我不得珠。珠师涕泣心生悔恨。又以王珠益以苦恼。即说偈言。

   咄哉此贫穷  我知善恶业 
   生于悔恨心  咄哉此贫穷 
   由贫故造恶

  时穿珠师即便涕泣顶礼比丘足。而白之言。赐我欢喜还与我珠。汝莫自燋亦莫娆我。比丘答言。我实不取。珠师复言。此比丘甚是坚[革*卬]。受是苦恼犹言不得。时彼珠师以贫切故无由得珠更复嗔打。时彼比丘两手并颈并被系缚。四向顾望莫知所告必空受死。时彼比丘而作是念。生死受苦皆应如是。应当坚辞无犯戒律。若当毁戒受地狱罪有过今苦。即说偈言。

   当念一切智  大悲为体者 
   是我尊重师  当忆佛所告 
   富那伽之言  又复当忆念 
   林间忍辱仙  割截于手脚 
   并劓其耳鼻  不生嗔恚心 
   比丘应当忆  修多罗中说 
   佛告于比丘  若以铁锯解 
   支节手足等  不应起恶心 
   但当专念佛  应当念出家 
   及忆诸禁戒  我于过去世 
   淫盗舍身命  如是不可数 
   羊鹿及六畜  舍身不可计 
   彼时虚受苦  为戒舍身命 
   胜于毁禁生  假欲自拥护 
   会归终当灭  不如为持戒 
   为他护身命  舍此危脆身 
   以求解脱命  虽俱舍身命 
   有具功德者  有无所得者 
   智者护身命  命称具功德 
   愚者舍身命  徒丧无所获

  时彼比丘语穿珠师言。莫舍悲心极为苦哉。时穿珠师涕泣懊恼。而说偈言。

   我虽打扑汝  极大生苦恼 
   忆王责我珠  复欲苦治汝 
   今汝舍是苦  亦使我离恶 
   汝是出家人  应断于贪欲 
   宜舍贪爱心  还当与我珠

  比丘微笑。而说偈言。

   我虽有贪心  终不利此珠 
   汝当听我说  我今贪名称 
   智者所叹羡  亦贪于禁戒 
   及以解脱法  最是我所贪 
   甘露之道迹  于汝摩尼珠 
   实无贪利心  我着粪扫衣 
   乞食以为业  住止于树下 
   以此我为足  以何因缘故 
   乃当作偷贼  汝宜善观察

  穿珠师语比丘言。何用多语。遂加系缚倍更挝打以绳急绞。耳眼口鼻尽皆血出。时彼鹅者即来饮血。珠师嗔忿打鹅即死。比丘问言。此鹅死活。珠师答言。鹅今死活何足故问。时彼比丘即向鹅所。见鹅既死涕泣不乐。即说偈言。

   我受诸苦恼  望使此鹅活 
   今我命未绝  鹅在我前死 
   我望护汝命  受是极辛苦 
   何意汝先死  我果报不成

  穿珠师问比丘言。鹅今于汝竟有何亲愁恼乃尔。比丘答言。不满我愿所以不乐。我先作心望代鹅命。今此鹅死愿不满足。珠师问言。欲作何愿。比丘答言。佛作菩萨时。为众生故割截手足不惜身命。我欲学彼即说偈言。

   菩萨往昔时  舍身以贸鸽 
   我亦作是意  舍命欲代鹅 
   我得最胜心  欲全此鹅命 
   由汝杀鹅故  心愿不满足

  珠师问言。汝作是语我犹不解。汝当为我广说所由。尔时比丘说偈答言。

   我着赤色衣  映珠似肉色 
   此鹅谓是肉  即便吞食之 
   我受此苦恼  为护彼鹅故 
   逼切甚苦恼  望使得全命 
   一切诸世间  佛皆生子想 
   都无功德者  佛亦生悲愍 
   瞿昙是我师  云何害于物 
   我是彼弟子  云何能作害

  时彼珠师闻是偈已即开鹅腹而还得珠。即举声哭。语比丘言。汝护鹅命不惜于身。使我造此非法之事。即说偈言。

   汝藏功德事  如以灰覆火 
   我以愚痴故  烧恼数百身 
   汝于佛摽相  极为甚相称 
   我以愚痴故  不能善观察 
   为痴火所烧  愿当暂留住 
   少听我忏悔  犹如脚趺者 
   扶地还得起  待我得少供

  时彼珠师叉手合掌向于比丘。重说偈言。

   南无清净行  南无坚持戒 
   遭是极苦难  不作毁缺行 
   不遇如是恶  持戒非希有 
   要当值此苦  能持禁戒者 
   是则名为难  为鹅身受苦 
   不犯于禁戒  此事实难有

  时穿珠师既忏悔已。即遣比丘还归所止。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第三部分是讲“太善良”的人不能做官,因为太善良容易被别人下套。这句话是讲一个人耳根子太软,没有判断力,别人让做什么都不懂得推辞,不能专注聚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 #赵丽颖[超话]#赵丽颖#赵丽颖# 励志的陆贞转变为正能量的薛杉杉,杉杉转为花千骨是她从卫视年冠升级成为全国周播冠军的象征,千骨执念终为孤冷却又大义的楚乔稳拿周
  • 滋的是肺阴及全身的阴液;补的是脾阳、肾阳!虚秘——气虚便秘临床症见:大便不干燥,有便意,但是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
  • 女朋友的iPhone 13 Pro摔坏了,可是最近没钱给他买,就偷偷给她买个“曲屏版iPhone 13 Pro”:荣耀60SE,她收到后不仅没骂我,还说我会买手
  • 小叉周末日记-我见到了很多美好的事情下雨天透明的雨伞和彩色的泡泡 在山上捡到了刺刺的小果子 小c说不能贪心许太多 所以我在庙里只许了一个愿望 只是包括了
  •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好多帅哥美女呀,看来咱们电竞圈从来不缺乏高颜值的小哥哥小姐姐,还有瘦身成功的PDD也来看秀~#PDD瘦了# R39的第一个系列叫“开端”意味着一
  • #好得家悦城##复式公寓# 我们了解房产税是以房子为征税的对象,是以计算方式向房产拥有人所征收的一种税收。房产税从租征收税率多少1、我们没有从价计征的换算的问题
  • 创意不错而且味道调和的好,加了煎过的杏鲍菇,味道脆脆的。|番茄脆菇沙拉^番茄炒蛋我能吃一盘,但是单个吃番茄我基本不吃,更不喜欢吃圣女果,不过小大董的番茄脆菇我吃
  • 晚上陪奶奶去校院里碰见几位婶婶和奶奶打招呼走后听见她们小声议论我长得俊[doge]我虽然表面淡定自若地走着但心里已经激动的表演了3个前滚翻➕8 个侧旋踢外加两套
  • 能做到作息规律就不错了克服生活带来的困难,都不是什么大事儿,过去了就能笑着提起只是还没遇到过有点不知所措而已 生日快乐,祝你快乐,身体健康식당 이름을 보고 들
  • 不知道哪里做靠谱或者不知道自己更适合做哪一个项目的姐妹,也可以随时来问我 [微笑][微笑]做医美整形不是看自己哪个部位不顺眼就整哪,而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关于面
  • 所以,和许多同学见面,我说:“不要来这一套”见面打一声招呼已经很好了,非要这个样子干什么呢?所以我常讲,我最讨厌一般学佛的人,一脸的“佛相”满身的“佛气”满嘴的
  • (搜狐千里眼)#好多彰于小丸子[超话]#没错,多妈又出轨了(希望不会被捉到[doge]批评我这个爱泛滥的女人)真的好喜欢,真心是做男友的不二人选,身高187也很
  • 展区规划(一) 整车:A区全部13个展厅,集中展示国内外汽车厂商,充分展现汽车领域新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向行业传递新理念,向市场展示新模式,为汽车加持新
  • 在这种形势下,保定车站的“二七”老工人、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的张树荣,10月24日去完县(今顺平)常庄找到了晋察冀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总指挥刘秀峰,根据中共平汉线省
  • 3、丽江股份:现价:9.82,总股本: 5.49亿股,总市值:53.96亿公司亮点:立足丽江,辐射滇西北及云南的综合性旅游集团 公司简介:公司是丽江地区最早从
  • ☘️15:17 苹果☘️15:30 牛奶☘️18:30 面包,纳豆+菠菜,豆乳#香香生活碎碎念# 1⃣️目标没达成整个柠檬往嘴里塞2⃣️吃了柠檬再喝真够柠檬味3
  • #杭州饿了么外卖取餐柜向小哥收费#】6月30日,多位外卖小哥向小时新闻爆料,包括杭州拱墅区、余杭区等多地饿了么外卖取餐柜开始向骑手收费。#杭州饿了么外卖取餐柜向
  • 所谓紫定并非紫色,其釉呈棕红色,实际上与今天芝麻酱色调相近的釉,故而得名。但摆一整套影青又显得过于沉闷,边上配个半哑光的黑色粉引粗陶盘,或者西洋银器,更凸显影青
  • #区块链[超话]# THETA:一个链上视频和媒体网络,Theta 推出了多种产品和平台,以增加其提供的价值。依托武汉长海电推募投建设,打造集工程试制、检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