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之咒:海瑞塔·拉克斯与海拉细胞

引言

去年是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诞辰一百周年,而今年则是海拉细胞(HeLa Cells)发现70周年[1]。相较于拉克斯女士,那起源于她的细胞系往往更为人所知。在过去的几年中,关于拉克斯女士与海拉细胞的文学及影视作品接连问世,将人们的目光重新聚焦于这位非凡的女性和这不朽的细胞[2]。与此同时,其背后的科学与伦理问题也被重新推入大众视野,引发人们对这“不朽之咒”的深深思考。

创造不朽:海拉细胞的诞生

故事开始于70年前的1951年,一名31岁的非裔美国妇女被送往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JHP)接受宫颈癌治疗。这本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病例:就像在这里曾无数次上演过的那样,患者海瑞塔·拉克斯女士身上凶猛的癌细胞很快攻破了医生打造的防线,占领了全身,并在6个月后杀死了这具身体的主人。然而故事并没有随着拉克斯女士生命的终结而结束[1][16]。

或许是拉克斯体内这颗不同寻常的“紫葡萄”模样的肿瘤引起了主刀医师的格外注意,在没有告知患者的情况下,这位医生取下了两个组织样本并呈送给了霍普金斯的组织培养专家乔治·盖伊(George Gey),而后者则在实验室中成功对其进行了培养,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永生细胞系——“海拉细胞”。“这一发现或许将成为我们攻克癌细胞的研究基础!”闪光灯前,盖伊的宣言掷地有声[1][8][15]。

阵阵掌声淹没了拉克斯女士的病床上的悲鸣,医学的车轮驶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野蛮生长:医学发展的巨大契机

或许正和它原本的主人拉克斯女士一样,这个以她名字缩写命名的细胞系也充满了农民的顽强[11]。在实验室中,海拉细胞被证明具有非凡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从本质上说,他们是不朽的![18][19]这种“永生”的特性很快让海拉细胞得到了研究人员的青睐,并在世界各大实验室间交流传播,成为了生物学研究的主力军。

自1951年被乔治·盖伊分送给各科研单位起,海拉细胞便被广泛用作癌症模式细胞(model cancer cells)并用于细胞信号转导(cell signal transduction)的研究中,同时催生了无数伟大的医学成果[15]。仅在发现后的次年,海拉细胞便在腮腺炎、麻疹和疱疹病毒的研究中大展身手并诞生了现代病毒学。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它不仅在癌症机制的探究和HIV和HPV等各种病毒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在原进行子弹爆炸对人体影响的评估和对太空失重状态下细胞增殖的研究中都有其身影出现。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出现了5个基于海拉细胞的诺贝尔奖成果[15][18]。

无疑,伴随着海拉细胞一起野蛮生长的,乃是是现代生物学与医学。

魔盒开启:实验室污染与伦理审查

然而,在这场海拉细胞带来的医学与生物学的大获全胜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1966年,美国模式培养物保藏所(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的斯坦利·加特勒在培养的20组来自高加索人的人类细胞系中发现了18组在染色体和生化上与海拉细胞相同。斯坦利于1968年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他的发现——第一例报告的海拉细胞污染事件被公之于众[1]。

几年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细胞培养实验室的沃尔特·纳尔逊-里斯(Walter Nelson-Rees)持续观察到海拉细胞的交叉污染,并在70年代的一系列论文中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敦促科学家停止使用受污染的细胞系并定期验证细胞系真实性[1][5]。

沃尔特·纳尔逊-里斯(Walter Nelson-Rees)因暴露细胞系污染而招致敌意,但他的工作现在正被其他人所接受。

沃尔特的研究在医学界和医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之前数十年的许多研究受到了质疑,学界陷入了恐慌敌对和自我怀疑的泥潭。“人们的情绪处于崩溃的边缘,即使是最负盛名的实验室中也出现了争执。”曾与沃尔特合作过的斯蒂芬·奥布莱恩(Stephen O’Brien)在回忆中这样描述这段历史[1][20]。

随后的几十年中,关于实验室污染的事件不断被曝出,而从细胞污染的泥淖中抽身则耗费了整个学界无比漫长的时间。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海拉细胞很快又被卷入了伦理审查的风暴之中[13][22]。

在对于海拉细胞伦理问题的质疑中,人们关注的核心是“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首先引起风波的是病毒学家切斯特·索瑟姆(Chester Southam)进行的一系列人体实验[21]。很难想象,索瑟姆进行如此实验的初衷竟是出于对海拉细胞安全性的担忧。为了研究海拉细胞在正常人体中的增殖,索瑟姆将海拉细胞注射到死囚和其他志愿者的体内,即使这违背了受试者的意愿。而这种做法无疑不符合《纽伦堡公约》(Nuremberg Code)的精神和伦理规范。索瑟姆的举动在当时的科学界并非个例[13]。

1951年,没有人要求亨丽埃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同意在研究中使用她的细胞——而且,令人震惊的是,在今天的美国,并不总是需要同意。

而数十年后,人们才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海拉细胞的诞生本身是否合乎伦理”这一问题上。拉克斯女士在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取了组织并被用于实验培养,同时在海拉细胞于科学和商业上获得空前成功后,其家人除了无奈接受拉克斯死亡的事实也未获得任何经济利益和应得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这无疑是残酷而讽刺的![12][21]随着《海瑞塔·拉克斯的不朽生活》(The Immortal Life of Henrietta Lacks)在2010年出版,这位海拉细胞背后的伟大女性和她的不公待遇才得以广为人知,而大众和学界部分人士所呼吁的赔偿却在无数使用着海拉细胞的机构中应声寥寥[2]。

历史回眸:思考与变革

毫无疑问的是,海拉细胞不仅在科学层面上推动了医学的进步,其本身所包含的伦理问题也给医学界带来了一次变革的契机。

在过去的十年中,科学家和拉克斯家族共同努力,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规则来规范海拉细胞的使用。虽然这一改变的推进受到了重重阻力——不仅是因为规则的改变需要得到所有使用者的认同这一点本身就无比艰巨,而且更在于海拉细胞诞生时所存在的认知偏见如种族歧视、身份歧视等如今仍然在潜移默化地系统性地影响着大众——但是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2020年10月29日,Henrietta Lacks基金会宣布收到了来自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The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HHMI)的捐赠,这是近年来该基金会接收到的最大数额的一笔捐赠[4]。这笔捐款意义非凡,这意味着这项改变得到了研究界一定的认同。

更为重要的是,海瑞塔·拉克斯与海拉细胞的波折故事让研究者开始重视“知情同意权”,并试图将这项原则运用于实际的研究工作中[6][23]。当2011年修订人类受试者保护的共同规则时,纳入了一项条款,该条款要求在研究中使用生物标本需要征得同意。虽然该提案在修订后的共同规则的下一稿中得以保留,但在2017年初该规则最终确定时,该提案最终被删除[17]。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原则仍然是合理的,只是实施的时 机尚未成熟。 破除“不朽之咒”,推动知情同意权强制落地,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仍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梁大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级5+3一体化4班

来源:不朽之咒:海瑞塔·拉克斯与海拉细胞_研究_污染_医学 https://t.cn/A6oktS1B

疾疫闹了三年,目前比较适合的策略是:社会恢复正常,病患常态化治疗。
在2020最初3-4个月,疫情最严重时,全面封控是必要的,是应对疫情的标准手段。
因为那时的疾患死亡率达2%,假设100万人被传染,会有2万死亡。这当然很严重,一段时期的隔离措施,是必要的,有效降低了死亡总数。
……
生物界的普遍规律:两个陌生对手,第一次碰撞最惨烈。但几轮交手下来,双方都在调整策略。因为如果病毒消灭了所有宿主,它也就灭亡了…
因此,流行病的总趋势是逐渐减缓,长期低烈度较量。
譬如流感,就是这样演化过程。基因研究证明:流感病毒在几万年前入侵原始人类,那时尼安德特人还存在。当时,流感病毒致死率高得多,可能高达20-30%。
几万年博弈下来,人类和流感病毒都存在于世,人体逐渐适应了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平均死亡率降低到1-1.5‰左右,但年年都有高发季。
……
目前,鑫冠病毒的演变,也遵循这一规律,演化出“奥版”死亡率降低至0.01%,即万分之一,其危害已经比流感还低(如上文:流感是千分之1-1.5),大致相当于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非流感)也有万分之1-2患者,因并发症、用药不当、医疗事故而死亡。
……
所以,合适策略是:社会恢复正常,病患常态化治疗。
1-社会恢复正常,减少“次生性伤害”,将拯救更多人。
2-生活恢复正常,使婚育逐渐恢复,减缓“人口崩盘”烈度,使“人口断崖式下跌”趋缓为平缓减少,使社会有更多应对时间。
3-对轻症感染者,不必送方舱,给1周病假,居家隔离。
4-对重症患者,每个城市划出一座专业传染病院即可,常态化治疗。
……
2022.04,上海例证:几十万感染者,重症仅几百人,一座医院即可应对。规模更小的城市,同时接治的重症仅几十人。
在此阶段,方舱医院已无意义,轻症、无症状者根本没必要去;而重症患者需要专业医疗条件,方舱又不具备。
方舱,是疫情初期的临时应对措施,类似于战时的野战医疗帐篷。
现在已没必要了,现在应该是规模有限、但更专业传染病医院,或传染病区,长期的、常态化正常治疗。

明天开始跟着三联中读的共读活动读《红楼梦》。来立个flag,鼓励下自己。

我对《红楼梦》一直是仰望的,但对它的了解主要是上过语文课本的几回,书是在近20年前跳着翻到过大概50回,电视剧只看过87版的几集,讲座断断续续听过几集,相关的书也有基本,文章也收藏了一些…… 但反正最重要的过程——通读一遍原著——我一直都没做到。

就好像要背单词时,单词书是屯了不少,正序倒序乱序的,但就是一遍都没通读过,哪怕是翻过。

接下来的这一个半月里,我一定会通读一遍《红楼梦》,就人民文学的版本。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极光瓶➕黑引力精华=早C晚A抗氧抗老爱熬夜的妹子,脸色泛黄没气色用这个组合真的绝绝子,熬夜党的最爱。⚪️极光瓶早C去黄提亮还是最爱用这瓶,24小时抗氧化这实
  • 湖南长沙,陈女士和房东签了10年的租赁合同,房东提出一年涨2万的租金,陈女士不同意,房东就断水断电,然后趁陈女士不在,直接把她投资90万的店铺给砸了,然后租给了
  • 2、很多情人知道自己的位置,他们不会过多要求男人,他们只会把自己的心意表达出来,并且在生活当中非常关心男人,天气冷了要加衣,下雨要拿伞,这些情人都会做到。」 但
  • 】近日,20余省份已陆续启动2023年高考报名工作,各省份的艺术类、体育类招考规定也陆续公布。】近日,20余省份已陆续启动2023年高考报名工作,各省份的艺术类
  • #爽爽贵阳城 暖暖贵阳人# 【贵阳朋友圈记“疫”③ | “静静”的宅家日记】#战疫有我 共卫筑城# 疫情期间,在我们的朋友圈里,每天都能看到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
  • 最合适的心态,去搭配最合适的人生,来过也好,去过也好,恰似刚刚好​不要去猜测人生的方和圆,不要去挑剔人生的悲与欢,每个人轻轻地路过世间,对生活的理念有种种不同,
  • 写一下repo吧我试图绷紧每根神经去记住舞台上演绎的一切 后果是代入太深 一时无法脱离这沉重*世界灿烂盛大 却容不下一朵花其实看到这些xq题材的文字或剧情 我希
  •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
  • 做一个眼里有风景,心中有梦想,自律又自信的人。#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慎独是一件孤独且酷的事情,所以我们其实不着急去迎合别人,努力提升自
  • 小小孩九个月了,会喊妈妈,会扶着站立[举手],会爬,会独立从趴变成坐[揣手],爱吃各种味道的粥[偷乐],爱吃各种咬得动咬不动的水果,喜欢浅尝几口为娘做的各种肉肠
  • 大结局热推小说![haha][haha]md1fb 《此情只为长久》时溪江瑾宸《此情只为长久》时溪江瑾宸 《此情只为长久》时溪江瑾宸《此情只为长久》时溪江瑾宸
  • #推文##同人文##火影忍者# 推文 文章:如何在灭族之夜活下来 作者:应葵 状态:连续 性向:bg 男主:佐助 绿jj的文章。 这篇文目前还在连载中。顺带一
  • 所以这次综合了医生的诊断,我说服了自己,暂时不做,为什么说暂时,因为如果在后面的一年半载的观察期,他但凡跛脚严重甚至影响走路,可能还是会去动这一刀。肥囍偶尔玩老
  • 希望有一天,在这“文明的社会里”“我”能安全无虞的走在任何一条道上,“我”能在任何时候遇见的都是可爱善良的人,“我”能随时随刻享受着世间的美好。我想没有父爱的成
  • 我想,所谓的好日子,无非是安于当下,不虚度,不虚妄,与生活双向奔赴,与爱双向奔赴,竭尽全力,哪怕花枝乱颤!去年与现在丈夫开始新的生活,领证后过的也不如意,经常争
  • #0716姜昇润SOLO出道九周年##神仙live姜昇润#【动图】220707 MCD打歌直拍#姜昇润[超话]# 饭修动图16P:[哇][哇][哇]Cr. da
  • 一个就抵一大桌了,聚餐选它okkkkk~碳烤安格斯菲力牛排足180g的菲力牛排厚度肉眼可见的good还搭配了三种不同的酱料,另外底下的土豆泥好吃到想打包一盒回家
  • 9月和10月读了这20本 图片是本周日常几张小狗[抱一抱]及臭美自拍两张[报税] 十一月愉快朋友们[许愿星] 2022年的最后 也要努力好好度过喔[上课了] -
  • #生活气象##大雾警报##全省天气#【江苏#大雾橙色预警# 信号高挂】预计10日全省多云到阴,苏南和东北部局地有小雨,早晨全省大部分地区有浓雾或强浓雾,最高温度
  • #郭晓婷杨幂黄志玮合照梦回仙三#呜呜呜呜呜呜呜DNA狠狠动了,谁没为仙三狠狠哭泣过[苦涩][苦涩][苦涩]Be美学诚不欺我[苦涩][苦涩][苦涩]雪见和花楹三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