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生物钟节律与临床疾病预兆意义;
生物钟;
是指生物自然节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
由于宇宙自然界星体的运动存在着自然节律(所谓自然钟),因此生物体也存在着相应的周期节律,又称生理钟。
既然生物钟节律与人体生理功能如此密切,那么与人体的病理也必然相关。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
“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说明四季所发疾病与阴阳消长转化密切相应。
现代也有报道,夜半子时是死亡率最高的时候,最低是酉时。
从月份来看,3月份死亡数最多,10月份最少。
具体而言,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在冬季,肿瘤、脑血管意外、肝病在春季,胆道在夏季,心脏病、脑血管意外在秋季。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曰:
“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
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素问·脏气法时论》:
“肝病者,平旦慧,下哺甚,夜半静;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哺静;
肺病者,下哺慧,日中甚,夜半静”
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哺静”皆指出了疾病是随着生物钟节律而发生变化的。

【ENSO-168 特别篇: 关于三重拉尼娜的解说】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本文即关于三重拉尼娜的简要解说。

Q1: 什么是三重拉尼娜事件?

A1: 首先需要明确,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的海表温度持续、显著偏冷的气候现象】。

其中,【“持续”】代表时间上至少要维持5个月;而【“显著偏冷”】,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指较常年平均偏低0.5°C以上。

在当前实际监测中,“常年平均”多采用1981-2010年或1991-2020年的平均,而“赤道中东太平洋”多选用经纬度上,5°S-5°N,170°W-120°W划定的地区作为代表(被称作【Nino3.4区(参见图1)】),以该区域平均海表温度的异常作为监测标准。

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可参见:https://t.cn/A6of45UB

而三重拉尼娜事件,则是一个完整的拉尼娜过程里,出现三个峰值(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偏低极值)的拉尼娜事件。具体到本次事件,自2020年春季起赤道中东太平洋迅速转为偏冷,并在随后三年发展出2020年夏-2021年春、2021年秋到2022年初夏和如今(2022年秋起)再度发展的三次冷峰值(图5),因此是标准的三重(三峰)拉尼娜事件。

Q2: 三重拉尼娜事件罕见么?

A2: 三重拉尼娜事件相对少有,但绝非首次出现。自建国以来总共有三次,分别为1973-1976年事件、1998-2001年事件和本次事件(图6,注意三重事件被拆开成各个峰值统计)。

但相比于绝大多数厄尔尼诺事件持续较短(8-12个月)、只有单个峰值,更多的拉尼娜事件是持续时间较长(12个月以上)、双重峰值型(建国以来共7次),而单峰拉尼娜数量(4次)反而不及双峰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常被称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但这些不对称的特征表明这两面很可能各有千秋,也是当今研究的重点之一。

Q3: 拉尼娜事件会造成什么气候影响? 相比于单峰与双重拉尼娜事件,本次三重拉尼娜会对冬季气候造成特别的影响么?

A3: 简要回答:【在一定程度上,会倾向我国冬季总体偏冷且南方大部偏干燥,冷空气总体频率相对偏多;但多数地区气温降水和拉尼娜事件的关联并不显著。】

这个问题,已有相当多的气候学研究人员做过统计和具体机制研究。

如果简单地从统计学上做相关分析,图11-12的结果表明,拉尼娜事件更倾向于全国大部冬季偏冷,降水偏少。

但这两张图也显示出,其对不少地区冬季气温相关系数未通过0.10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冬季气候影响并非很显著。在拉尼娜事件内,我国也有不少暖冬事件发生,如1998-99年、2016-17年等。综合其他气候因子,如北极海冰、中高纬度海温异常、陆地积雪等对我国气候的影响,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分析我国冬季气候趋势;仅凭拉尼娜现象这一条断定今年是显著偏冷的冬季,是没有任何严谨、充分的依据。

而根据已发生事件的研究,三重拉尼娜事件造成的气候影响,与其时间演变上的多重峰值特征关联不大;更重要的是拉尼娜事件在其发展期与衰减期的共性,以及单次事件本身的特性(事件强度、海温异常分布)和其它气候因子的共同作用。

Q4: 三重拉尼娜事件意味着极强寒潮,甚至与小冰期到来么?

A4: 没有关联。

虽然根据长期统计学,拉尼娜事件的冬季冷空气频率相对偏高,但作为持续时间数月到数年的年际气候因子,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也偏向相对长期的冬季总体态势,对于持续时间较短、具体的单次寒潮强度与极寒过程没有必然影响,需要考虑更短期的因子。

此外,在过去百年间全球显著变暖的气候变化基础下,虽然极端事件有显著增加,但要出现持续一个冬季的“显著偏冷与极寒”也已是非常困难。

至于“小冰期”则是另一个极端—气候学意义的小冰期持续时间是数百年(如15世纪初到19世纪后半叶),这远较持续数年的拉尼娜事件漫长。决定数百年尺度的小冰期是相应的更长期气候因子(如长期火山活动、太阳活动与陆地冰雪圈-深海大洋环流等),远非在持续时间2-3年的拉尼娜事件能体现。

图1: 2022年10月初的全球海表温度异常,其中暖(冷)色调代表偏高(低),红色方框即Nino3.4区域。可以看到,以Nino3.4区域为代表的赤道中东太平洋有显著冷异常,表明了拉尼娜事件的发展。图片来源:https://t.cn/A6MYTMC2

图2: 厄尔尼诺(左)/拉尼娜(右)事件下海温异常,其中红(蓝)色代表海温偏高(低)。图片来源:https://t.cn/A6bSjHgV

图3: 正常情形下的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气环流模型。图片来源:https://t.cn/A6ocfGDC

图4: 正常年份(左)、厄尔尼诺年(中)、拉尼娜年(右)的热带太平洋海洋与大气情形。表层暖(冷)色代表暖(冷)海表温度,白色箭头代表海面信风,黑色箭头代表高空大气运动。图片来源:
https://t.cn/A6bSjHg6

图5: 2020年以来Nino3.4区季节平均海温异常演变。可以看到三个显著的峰值(黑色方框标出)。图片来源:https://t.cn/A6ocfGD9

图6: 1950年以来的拉尼娜事件(冷事件)列表。图片来源:https://t.cn/A6bSjHgM

图7: 拉尼娜事件在北半球冬季(上部)、夏季(下部)造成的气候异常。图片来源:https://t.cn/A6bSjHgi

图8: 1981-2014年,同时期Nino3.4区海温对冬季(12-2月)我国(左)和全球(右)表面温度的相关系数。颜色从浅到深的界限,分别为通过0.1,0.05,0.01,0.001显著性检验的阈值。
图9: 同图8,但为同期降水量相关系数。
图8-9来源:https://t.cn/A6bSjHgI

#都快入冬了怎么还会有台风# 【 台风“尼格”进入南海掀风雨 大数据揭示秋台风有多猛[并不简单]】#台风尼格来了#

在不少人眼中,夏天是台风最活跃,也是台风最容易致灾的季节,其实,秋台风的威力和影响也不容小觑。

@中国天气 统计了1949年至2020年期间的气象数据发现,秋台风“狠角色”更多。

[话筒]登陆时间:9月台风仍活跃 秋台风不容小觑[黑线]

通常,我们把6月至8月生成的台风称为“夏台风”,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称为“秋台风”。

统计显示,过去72年间,夏季生成台风个数为833个,为台风最活跃季节,而秋季也有821个台风生成,仅次于夏季。

从登陆我国的情况来看,秋台风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1949年至2020年数据显示,平均每年夏季约有4.43个台风登陆我国,是台风登陆我国最多的季节;

而每年秋季平均有2.36个台风登陆我国,为台风第二活跃的季节;

每年春季和冬季的台风平均登陆个数不足0.2个。

秋季中,9月最活跃,平均登陆个数达到1.72个,仅次于台风活动最频繁的8月(1.94个)和7月(1.83个),差异较小。

[话筒]强度:秋台风多“狠角色” 超强台风占比高[吃惊]

尽管夏季台风的生成和登陆数量都是一年中最多的,然而气象大数据显示,秋台风更容易出“狠角色”。1949年至2020年间,秋季生成的台风中,超强台风占比27.9%,远高于夏季的18%。

从台风初次登陆我国的强度来看,秋台风明显高于夏台风。夏季台风多以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级别登陆我国,达到强台风以上级别的仅有14.9%;而在秋季,这个比例达22.4%,明显高于夏季。

[话筒]影响:秋台风遇上冷空气 灾害影响升级

历史上,曾有多个秋台风给我国造成过严重影响。9月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要数1973年第14号台风“Marge”。

据中央气象台资料显示,台风“Marge”于9月14日凌晨登陆海南琼海,中心附近最大风速6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25百帕。

据新华社消息,该台风共造成海南省926人死亡、1690人重伤、4470人轻伤,12.6万间房屋倒塌,损失惨重。

为何秋台风破坏力如此大?[思考]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石妍介绍,从春分开始,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加热了北半球热带海洋,海水热量不断累积,通常8月至9月海温达到最高,海温高有利于台风生成和能量增强。

同时,8月底至9月初,冷空气开始活跃,增加了气压梯度,台风中心附近风速加大,也有利于台风强度增强,所以,秋季,强台风或超强台风出现概率更高。

石妍提醒,秋台风的“狠”不仅体现台风强度上,而且灾害影响也可能升级。

由于秋季冷空气逐渐增多,台风还更容易遇到冷空气,而“秋台风+冷空气”是个可怕的组合,两者联手往往会激发出猛烈的降水,从而导致更大的灾害。

[话筒]预报难度:秋台风路径多变 预测难度更大[哆啦A梦害怕]

秋台风不仅实力突出,在路径上,也经常诡异多变。而根据中央气象台2015年编制的《我国台风之最》,有3个台风被录入“路径最复杂台风”。

包括1986年第16号台风“韦恩(Wayne)”、1991年第19号台风“耐特(Nat)”以及2001年第16号台风“百合(Nari)”。

其中,“耐特”和“百合”均在秋季生成,“韦恩”的生命周期也是在夏末秋初。

秋台风路径更加复杂多变,与影响秋台风的天气系统有关。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邵鹏表示,秋季时,像是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冷空气等。

这些天气系统相互博弈,不分胜负,就好比一个“熊孩子”被不同“家长”影响、管制,因此变得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路径诡异多变,大大提高了预测难度。

无论从预报难度还是威力来说,秋台风都是十足的“狠角色”。[裂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年前我开始决定拍摄黄河流域的鸟类,拍摄鸟类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寻找千百年来的鸟的图腾和民间的工艺以及现代的文明。自从90年代中期以后带羽毛的恐龙和丰富的鸟化石
  • #开启夏日滤镜# 大自然生態環境裡,需要更多的力量和勇氣與堅強去面對現實世界殘酷挑戰,因為我們要生存而享受欣賞它們的優美怡人景色,以及同時適應接受它們給予殘酷真
  • 该剧拍摄于2016年,讲述抗战时期京剧“盛家班”遭逢悍匪灭门,从此各师兄弟流落各方,在乱世中续写爱恨情仇的故事。欢迎进入逗听FM逗秀专区收听,与你共同见证初心和
  • #黄仁俊[超话]##黄仁俊闪耀未来# 努力上进事业型爱豆黄仁俊176832代表着梦想的开始带着坚定的心走向不确定的未来“我会努力的 我认为我应当全力以赴”所以从
  • #陌生人的诗[超话]#梅落寒山又一年,知君化墨谁难浅。思涵.浮志(墨伊)#叶禹含[超话]##拳拳四重奏# 从叶禹含蓝到白再到蓝,从未知到痴迷,没有人知道,这世界
  • 这个蜂胶是选用采集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纯净蜂胶,米纳斯吉拉斯州于圣保罗州一代生长许多名为酒神菊树的树木,也上蜜蜂吸取其树液,分泌出蜂胶,因为其蜂胶外观泛着绿色
  •   2020年东京奥运会后,伊朗男排聘请的俄罗斯名帅阿莱克诺离任,51岁的阿泰伊被任命为临时主帅,带队征战2021年男排亚锦赛。  阿泰伊出任伊朗男排助理教练多
  • 但生命毕竟都那么短暂,有没有可能,我们都不要太为难自己,多关注远道而来看见的那片海,沐浴着的朝晖夕阳,细嗅偶遇的花香?今夜,你们都在关心会不会把一个在天上飞的8
  • 可谁知,一切都是单纯惹的祸……不管是发生了什么,我都会和那些人说,我觉得我很信任他们(聊天内容很广,有八卦,自己不喜欢的人,自己遇到的事情……)他们也时常向我倾
  • 难的时候没人靠,苦的时候没人知,,委屈的时候没人安慰,痛苦的时候无人知晓,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勇敢,坚强,独立。如果有一天,你失败了,你落魄了,你需要熬,不断的熬,
  • 《有些痛,永远也不能忘》你是否还在恐惧你是否仍在哭泣瓦砾堆里你瘦弱的身躯依然让人挥之不去你的伤口是否依旧在痛你的身体是否依然弯曲满目疮痍中你灰白的面容始终令人心
  •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社区内老年人的自我防范意识,也增强了老年人抵御诈骗的“免疫力”接下来,文苑社区将持续深入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工作,不断提升社区内老年
  • #撩妹不如撩车# #新车速递# 【基于三厢版,线条更顺畅,捷尼赛思G70旅行版渲染图曝光】日前,有外媒绘制了一组捷尼赛思G70旅行版的渲染图,它基于新款G70的
  • [泪]永远的与众不同 永远的独一无二 永远的宠爱张艺兴的粉丝 就要与别的粉丝不一样 就要给贝壳儿最独特的盛宠![泪]@张艺兴 #张艺兴手动回复粉丝# | #张艺
  • #海口新闻速递# 【看看我们身边的变化丨海口羊山湿地:濒危水生植物“开云见日”】在海口南部火山岩地区,镶嵌着众多大小不一的湿地单元,蓝天碧水之间,一朵朵白色小花
  • 心理特别不舒服,美团7.8个客服打电话过来没有一个能解决问题,打过来一个我得把来龙去脉叙述一遍,然后就说反馈,等过2天再打过来,又说反馈让在等,就这样不间断的反
  • 大数据告诉你哪里是高考遇雨大户虽然6月的气象灾害比7月少,但有些剧烈天气也不能忽视。此后,7月的艳阳、雨水、闷热,成为几代人的高考记忆……2003年,历史性的转
  • 由于空气源热泵在极端天气下的制热效会很大的损耗,致使供暖实际效果不理想,在这里一点上,超低温空气源热泵必须应用喷气式飞机增焓技术在涡流盘建立一个二吸水口,根据第
  • 联系方式 1599502948517895161235 炫团队代理群里徒弟们每天都在疯狂出货健康行业从来就没有淡季每天零售爆单的也只有我们骨病健康市场了,每天
  • 你先搞清楚 ,不是感觉这个拉一下 就可以,那个涨两个点就会强 逻辑 逻辑 逻辑 逻辑硬的不一定赚大钱,但是亏钱的概率极小赚大钱,赚钱的概率极大市场永远敬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