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说史# 从三个方面看,秦朝灭亡为何是必然,不过其突然灭亡也存有偶然性

秦朝虽然存在在历史上仅仅有短短的十五年时间(公元前221至公元前207),可是其影响力波及至后世两千余年的中国,更为中国政权奠定下“大一统”的基调,再无志气的君臣也免不了为这一目标稍作前进。秦朝为中国所贡献遗留下的遗产主要是两样:一是郡县制,确定了直至今天的团结的中央集权国家性质,让整个中国紧紧团结在一起,发挥出最大的力量;二是一致的文化,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思想、三观等,不至于南方人到北方生存不下去,北方人到南方交流有阻碍。秦朝统一天下以后虽然迅速走向灭亡,但是它已经完成了他的任务和使命——形成团结合作、不可分离的中华民族。

秦朝的暴政

秦朝是暴政,这一点相信没有人能否定,他给天下百姓所带来的创伤是不可磨灭的,即使是它为中国做出巨大的历史贡献,后来人的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点。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开天辟地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人对这个强盛至极而衰亡、有虎狼之军却三年而去、暴虐无双天下仇恨的国度的灭亡因由产生莫大的好奇感。从古至今,关于秦亡的论述著作已经堆积如山,几乎每年都有人从不同角度对它的灭亡进行讨论,有的甚至会进行长篇大论极力让人家信服的广而告之。

西汉政治文学大家贾谊贾长沙,曾在策论《过秦论》中表明自己认为的秦亡观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有道理吗?肯定有啊。仁政与暴政对立,而秦朝恰好是长期执行暴政的王朝。不说什么阴谋论,秦朝能挨到秦二世胡亥即位且折腾那么久,已经能证明其不一般了。秦朝治下,几乎不存在什么乐土,生死搏杀、放弃所有娱乐数百年的秦人们对这个自己祖祖辈辈奋斗出的新王朝也失去热爱。试问,秦朝建立,给这些老秦人争取来什么利益吗?土地?奴隶?金钱?免税?不服徭役?等等都没有,相反他们还继续担负着沉重的徭役和税赋,日子并没有比战国战争时更好过。

三大方面

历代封建王朝的暴政,最主要是集中在徭役、 赋税和刑罚三方面,其他什么政治黑暗、官吏腐败等,这些都不能逼得底层百姓们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造反起义。徭役方面,《汉书·食货志》书: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秦朝时期一年的徭役比古时候多三十倍,他这个古时候,应该是夏商周时期的标准,那时的标准再低,只要乘上三十倍就是极高的了。这些徭役是干嘛的呢,戍边肯定是用不了这么多,自然是大兴土木了。秦朝在始皇一朝兴建700余处宫殿和离宫,遍布关内外,外加上工程浩大的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导致秦朝时期平均每年服役的人数都在两百万左右,占当时天下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后来男丁不足,继续征发女子,大批劳动力离开农业生产,致使田园荒芜,百姓家里没有一点存粮。

赋税方面:《汉书·食货志》书: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田租和人口赋,盐铁的利润(即售卖的价格),是古时候的二十倍。收取超过一半的税,穷苦百姓只能被迫参与戍边。男子努力耕获不够支付国家的赋税,女子辛勤耕织不能满足家人穿衣所需(主要是纺织出的布得交税,剩不下多少)。致使百姓“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贫困的人只能穿牛马的衣服,只能吃猪狗的食物。这样的日子百姓还不只过了数日数月,而是数年十余年。

刑罚方面:秦国秦朝的严刑峻法是战国有名历史有名的,明明天下已经统一,秦人统治者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仍旧不愿放过在战乱中生活数百年的百姓,继续用着连坐株连等刑罚去统治天下,将秦人上百年的压抑痛苦强加到天下人身上。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种刑罚也是如此的,从宽松到紧致太难受了。汉高祖刘邦便曾经因为玩闹打伤一人,被县衙抓去,差点被关数年,即便是当事人说这是玩闹都不行,当事人也挨了板子。造成“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的惨状,百姓逃亡山林转变为盗贼,各种囚犯堵住了道路的一半,每年审判的案件都达到成千上万(千万太过夸张)。

必然中的偶然

残酷的刑罚、繁重的徭役和沉重的赋税,这些都妨碍了秦朝作为一个正常的大一统王朝发展和成长;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从这三个方面得出的结果来看,秦朝国祚算是长的,现代人在那个时代别说一年,一个月都待不下去,因此秦朝迅速走向灭亡是注定的是必然的。不过,这种迅速灭亡也是存在有巨大的偶然性的,秦始皇帝突然驾崩,没处理好后事,造成秦朝上层乌烟瘴气、毫无秩序。因此秦朝的灭亡既是必然也是偶然,两者不可分割;出现偶然之后,就有了秦朝迅速灭亡的必然;有了秦朝迅速灭亡的必然之后,自然也有了秦始皇突然驾崩是偶然。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

作者:柔福公主
近日,田洪兄发来几张图,看到后极为震惊,这应该是本年度最震撼的图片了,虽然今年尚未过去一半,但几乎可以肯定,再没有比这更让人兴奋的事了。距离上次的新发现已经过去快两年,想不到还能出现新的赵佶作品,而且是画作,而且是大开门的——赵佶《写生翎毛图》卷:

宋徽宗《写生翎毛图》卷,大英博物馆藏
其实已经不算新发现,早在十年前,就知道大英博物馆有这件东西,仅一张局部小图,题签什么的完全没图,当时并不看好它,从画面看,章法不高明,杂乱得很,鸟儿身体很大,过于靠近边缘,应该被裁掉了很大一部分。当时认为是明画,且不知道如何被定为徽宗作品的,大英的介绍上写的“明代作品,题签大概是20世纪所伪造”,在全图出来之前,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才知道是个3米的长卷,边缘是被裱边所遮盖,并没有被裁切,露出来的本幅大概25.6cm(被遮盖的部分应该还在),原高度应在26~27cm——又是一个全幅绢折半的例子。

田兄发来的是幻灯片的扫描图,是其恩师傅申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中国部主任期间,在大英博物馆所摄,135的小底片,熠熠光华几欲冲出画面。

基本面

绢本,纵约27cm,横约297cm,很长,跟金英秋禽差不多,布局、形式都很像,卷末题字也是几乎一样,应该是同时期作品。

卷首隔水瘦金题“御画写生翎毛图”,御字上边被后世裱边遮盖,应该不缺。钤盖双龙方印。用笔精到,气息非常熟悉,大开门,不能再开得更大了,熟悉宋画的应该马上意识到,真迹出现了。

题签直接题于隔水而不加签条,尚是早期装裱格式,大概在大观末政和初。

而且“御画某某图”这样的格式从未见过,是新的发现,很有意思。金英秋禽应该也是这样的签题,可惜原隔水已经不见了,被换上了金章宗的签。《写生翎毛图》保留着宣和原装,一定未入高宗内府。

卷末题“御笔”,有御书印及花押。花押很长,是所见最大纵横比的花押了。形态上跟十八学士图很像,最后一笔拉到一大半还要特意扭一下再继续拉,也说明了创作时间大概在大观政和间。

卷末题“御笔”,有御书印及花押。花押很长,是所见最大纵横比的花押了。形态上跟十八学士图很像,最后一笔拉到一大半还要特意扭一下再继续拉,也说明了创作时间大概在大观政和间。
卷子保存状态一般,破损很多,绢的变形较大,藏家加了很宽的上下裱边来保护,不像是中式装裱。从下图看,画被裱在了木板上。这样的保存方法有利有弊,有利的是不用经常舒卷,避免纤维的拉伸与磨损,颜料也不至于剥落;坏处是,若木板的湿度有所变化,绢面会跟着变化尺寸,可能造成伤害。
可贵的宣和装

本幅四角保留着原装的双龙、宣龢、政和、宣和印,卷首被裱边遮盖,不知葫芦印是否仍在,卷末也是被覆盖,政龢、内府图书印也不知是否存在。但前后隔水由于骑缝章的加持,可以确定为宣和原装,存世原装品已经很少了,印象中只有十几二十件。
画面信息

画面有七只鸟、一只蝴蝶,还有荔枝树、四十多颗荔枝、栀子树。最大的鸟是领雀嘴鹎,与写生珍禽图第一段如出一辙,就晕染手法不同:领雀嘴鹎体长约169-215毫米,从比例上看,画得确实是接近实际的,并不是十年前我所想象的偏大,脑补要不得。

互相印证的史实

由于赵佶几乎没有离开过开封,画中的荔枝、荔枝树又是如此真实,赵佶应是在开封亲眼见到了结实的荔枝树,荔枝又难以在闽北以北存活,据记载的几条进贡记录:

《画继》:“ 宣和殿前植荔枝,既结实,喜动天颜”;

又《墨庄漫录》:“政和初,闽中贡连株者,移植禁中,次年结实,不减土出”;

又《老学庵笔记》:“宣和中,保和殿下种荔枝,成实。徽庙手摘,以赐燕帅王安中。且赐以诗曰:保和殿下荔枝丹,文武衣冠被百蛮。思与廷臣同此味,红尘飞鞚过燕山;

又《淳熙三山志》:“宣和间,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锡二府宴,赐御诗云: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子丹。玉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结水晶丸。酒酣国艳非朱粉。风泛天香转蕙兰。何必红尘飞一骑。芬芳数本座中看”,

可以推论出,画上的季节是夏天,画的是从福建移植过来的即将结果的陈紫荔枝树,种在宣和殿前,没多久就结果了,赵佶还用荔枝赏赐大臣;宣和年间,起码又移植过一次在保和殿前,大概荔枝不耐寒,政和间的那批已经枯萎了吧。不过荔枝树种植在殿外,徽宗时又是历史上第三个小冰河期,冬季的开封如何让荔枝树存活?次年又如何能结果?除非到了冬季又移到殿内,火盆不间断地保温。

图中还有栀子花(薝葡),花期3~7月,据当地气候而有先后,最晚可到8月。

所以根据瘦金的演变风格,结合气候特征,和宣和作画的严谨态度,此画应作于政和初年的夏月,而且描绘的是福建移植过来的荔枝树,这件真迹坐实了这段史实,鲜活的荔枝宴仿佛就在昨天。

流传经过

都穆《寓意编》:宋徽宗翎毛写意图横卷,长几一丈。詹景凤《东图玄览编》卷四、吴其贞《书画记》卷三:
都穆(1458—1525)说,几乎有一丈长,上面估测的2.97米是符合的;

詹景凤(1532~1602)说,原先是他的收藏,后来给了哲卿,哲卿应指郭惟贤(1542-1601);

吴其贞(1607~1678)于甲午(1654年)七月十三日观于嘉兴李肇亨(1592~1664后)家(此版本误抄为李嘉会),李肇亨是著名收藏家李日华(1565~1635)的长子,味水轩日记还没去查,不知道李日华是怎么说的。

1926年William Bateson的遗孀Beatrice Bateson夫人捐赠给大英博物馆。
另外,台北故宫有一卷双胞胎:石渠宝笈续编卷十七著录:这一卷有很多的印记,看到高士奇的名字时心中一乐,立即去翻江村书画目,果不其然,在“进字一号”康熙四十四年六月拣定进上手卷目录里就有《宋徽宗御笔写生翎毛》条,看来高士奇得到了真迹,找人作伪后进献,自己留真本;或者只是买到了这卷苏州片,觉得不好,便送给了皇帝。
画得很差,杨仁恺《国宝沉浮录》中说写生翎毛是苏州片,确实没错,但杨看到的是清宫本,不是大英本,大英本非佚目中物,没有进过宫。
赵佶的《写生翎毛》或“荔枝图”之类著录还有不少,多数都指向这一卷,但基本都记载过简,不一一列出。
这是第一次眼睁睁看着著录变成实物,以前只是简单收集一些资料,因为出现的可能性不大,也没法太关注,毕竟没有图说个蔡国Q,著录再细致都是镜花水月。
遍查不得“袨豀”是何人之印,根据清宫本,原印可能是“袨豀山房”,但印的左侧圆边已经开始收敛,又恰好被裱边遮住,不太像“袨豀山房”,暂时没有更多信息,且粗略写下流传经过:
詹景凤 → 郭惟贤 → 李日华 → 李肇亨 → ?→ William Bateson → 大英博物馆
另外两件摹本
有两个团扇摹本,很明显出自本画:
后记
有了这件东西,徽宗作品的存放地扩大到了中美日英的范围,法国枫丹白露宫里说不定还有,毕竟圆明园大部分被劫的都在那,希望能再次出现真迹。很高兴,我的书画目录和思维导图又可以更新了,一个很大的进展。
有朋友说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居然还出现了未被发现的博物馆藏宋画,难以想象。其实很简单,没有人整理上网,不给图片,谁也不知道你家的藏品是什么猫龙,故宫的那件赵伯驹残卷就是这样的情况。这件翎毛,不给全图,谁知道居然有赵佶的亲笔题签,十几年来也没人关心,完美错过。

网络信息是发达,但对于古代书画,并不发达,目前能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资料,宋画算是关注度较高了,但没有清晰图像的作品名单还是比较长,更别说战乱中下落不明的书画了。明清书画的数量数十百倍于宋画,更不可能有比较全面的数据库。对于宋画的研究,还只是刚刚开始,什么时候欧洲和日本藏家库房里见不得人的东西全部拿出来,才有可能望向研究的高峰。

“八一桥底下摸龙虾,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一天上班我同事这样问我
我记得我好像在哪听过这样一句南昌话,但我不记得是什么意思了。这么回想起来,我小时候也在八一桥底下住过一段时间,在红谷滩对面这一头、滕王阁的旁边,那是我外公的家。
对于这一片地方,我不知道具体应该叫什么,小时候我住在中山路万寿宫旁边,转学之后在珠市小学读书,因为妈妈很忙没有空管我,所以我转学之后的小学最后两年在我外公家度过,每次放学,在洗马池公交站坐“旅游一线”公交车,坐到塘子河站,就是我外公家门口了。后来长大一些,我才知道那个片居民区叫大士院社区。

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到这里了,自从小学结束上初中之后,就已经对这里“陌生”了,小时候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附近的流浪猫狗好像在一个暑假之后都不见了。上高中之后就基本没有在老城区生活过了,就更别说这些老社区了,有时候回到老城区我会有一种回老家的感觉,但其实在我家没有老家的说法,我的父辈爷爷辈一直生活在这里。老城区确实是我的“老家”,他与我的“新家”是那么格格不入。

我记得森山大道在《犬的记忆》说过,“回忆是一场旅行,目的地是记忆中过去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大概类似的话,我觉得,可能时间就是这场旅行的距离吧。那么现在我拿起相机回到这里,对于25岁的我来说,真的是一场很远的旅行了。

真正意义上的离开大士院,应该就是我小学毕业之后吧,实际上,这十几年中间也回来过,最后一次是七年前我高二,外公过世。从那以后,我似乎也没有什么理由再回到这个我小时候玩耍的地方。我把车停在八一桥底下的空地,以前的公交车终点站还在,就是位置已经不在了,记忆中的烂尾楼,已经是南昌有名的高档酒店,酒店楼下是酒吧和奢侈品店,旁边停满了豪车。酒店对面就是大士院社区,居民楼下是土杂店、五金店、小餐馆,这里的人往往一家几口人住在店里,到了吃饭时候就摆一张桌子出来,一家人再叫上街坊邻居,一个煤球炉,一盆火锅,几瓶啤酒,就在人行道上坐着,小孩抱着小猫小狗在旁边等着火锅沸腾。天空渐渐变得暗红,对面酒店的灯渐渐亮了,酒店楼下的出租车越来越多,车上的美女下车后直奔酒吧,有些似乎不肯在外面停留一会儿,还有一些站在外面可能在等朋友。透过酒店中间的通道,可以看到八一桥上空的夕阳,马路这边的男人们喝着酒,欣赏着这幅美景。

“诶!你在拍我的电动车吗,我跟你讲要收钱的,以后要是出名了你就麻烦了。”
一个在外面和一群朋友喝酒的男人用南昌话对我同行的朋友说到。大家哈哈一笑。我朋友可能是想借电动车作为前景去拍对面酒店吧。

走进曾经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小巷,可能是我的身材比过去高大很多的原因,这些小角落我再也进不去了。我们一起玩耍累了,就会到“街上”买饮料,说是街上,其实就是只能走一辆汽车的、楼与楼之间的水泥路,因为这里大多数的通道是小的只能走一辆电动车的石板路。小时候买饮料的那家店还在!我想拍张照,但老板带着很警惕的态度,始终没有明白我为什么想要拍他的小店,可能是我的南昌话说的太差、比小时候差多了,他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现在几乎不能大段去讲南昌话,只会说零星的一些词汇。可惜我没有拍下照片,那个老板,在我记忆中是听不懂普通话,只会说南昌话的,现在看来这十几年他还是没学会。

再穿过一条小巷,大概只有一米宽,就像打开了回忆的大门,就像进入了旅行的终点站——记忆中的场景,像舞台剧的开场一样,楼之间形成的小巷就像幕帘缓缓打开,随着脚步向前视线逐渐开阔——那是我外公家门口的空地,四面都是居民楼的天井,我小时候在这里用皮筋绑住网球在这里打,和大大小小的伙伴在这里玩“警察抓小偷”,和小伙伴把一边单元门空中挂着的卷曲的电缆当成篮筐,把另一边墙上的褪色的铁板当成篮筐(击中铁板就得分),这里就是我们当年的一个完美的篮球场。我感觉到了目的地了,就像是旅行风景点打卡一样,我拿出相机开始疯狂地按快门,但就像风景点总会其他人打扰一样,我被坐在空地上喝茶的大爷大妈打断了,跟那个小店的老板一样的态度,问我为什么在这里拍照。我跟他们说,我小时候住这里,回来看看,我外公你们认识吗,他们这才不再警惕,说不认识,他们是后来才住这里的,让我去问问前面的人,他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我没有再多问,我只觉得一愣。我外公以前在这一带其实挺有名气,外公三十年代出生,懂点佛教,在家里摆了一个神台,会念经书,上过私塾,在这附近是为数不多的认识字见过世面的文化人,我记忆中外公家虽然很破旧,但常常高朋满座,有迷信外公“法术”的老太太,也有年轻的生意人来“取经”,现在想一想,外公当年颇有Veto Don Corleone的感觉,而且我觉得他们长得也挺像。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这只是一次旅行而已,人永远不会一直在旅行,记忆也永远属于过去。从社区中走出来准备去取车,忽然看见楼房之间,霓虹灯把八一大桥的索塔照得格外红艳,我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呢,他就这么插在居民楼之间,亮过万家灯火。一旁刚放学的小学生看见我在拍照,突然对身边的同学说“好漂亮啊,我会画油画,可以把这个画下来”我在想,如果没有我在这里拍照,她可能一直不会发现这美妙的场景吧,不过,我以前不也没有发现吗。还有,她刚刚说画油画,难道拍照不是更好吗,对啊,拍照肯定比画画更能记录场景啊,为什么要画画呢?转念一想,这一次回到这里,拍vlog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拍照呢,对啊,视频明明能记录更多。可能我还是太老派了吧,认为照片对我来说是最好的表达。我多么希望我的照片不用附上文字就能有人能看懂,那才是我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啊,可惜在时间的流逝中人总是太过渺小,社会的存在中我总是太过卑微,真正让我拥有安全感的是在自我的意识里飘荡。在我意识的世界里,我对一切都是不屑,我可以傲慢,可以藐视客观存在的世界,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但在现实中,我只是一个微小的实体。可惜我的照片只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体现,即使是这一部分,我都不指望有人能理解,而现在的这些文字,我只是希望等我老的时候可以帮助我回忆这次旅行,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孤独寂寞吧。 https://t.cn/z8AqPTd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等他看清“功名半纸,风雪千山”的时候,人生的帷幕已在下落。而这也是末句“风雪千山”的具体内容。
  • (19)娑竭龙王:大咸海中之一龙王,主蛇龙,为大权菩萨化现,弘护佛法使兴隆。”《四气调神大论》云:“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
  • 本以为已经摸透了他们的套路,但看了今天这个家,我必须承认:是我的想象力太贫乏了[污]。别眨眼,我怕你错过太多#全屋机关是种什么体验# #10年老屋爆改成变形金刚
  • #找工作[超话]#【星翼嘉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招主播啦,也招挂靠商!公司主要做 【映客】 【花椒】 平台 公会是前三的S+级公会保底4000-6000无任何任务
  • #微店名称-秀巢内购店##装修点评[超话]#快递到了,是前天在李子漆店里买的,买了螺蛳粉和辣椒酱,打开快递发现只有辣椒酱,去订单里看了才知道螺蛳粉要到五月中旬才
  • 她的这一切并不来自课本上,也许是来自她那个穷困的母亲,那个在小说中普普通通的,没有名字的卖冰棍的老太太。她的这一切并不来自课本上,也许是来自她那个穷困的母亲,那
  • ”#日常碎碎念# 忙了一天来念一下其实我是一个很热爱工作的人虽然有时一整天时间里只有两三个小时在认真工作但我要把这种现象归咎于:有的工作实在既无聊且无意义当遇到
  •   7、你活得不快乐的原因大概是,你总是间接性的涛铸满志,持续性的混吃等死,既没有办法忍受目前的状态,又没能力去改变目前的状态。每个人都有各自初次喝酒的情形:有
  • 其实我在三坚第三篇文章出来后,看到那句"某个人"出事后没有联系他时,我也是懵逼的,不愿意相信的,但是因为我相信三坚就是小张,所以曾经想文里提
  • 28周:1000g,早产儿,有光感,有一定生存能力32周:1700g,生存能力可。24周:630g,各脏器均发育,有生机儿,有听力,有生存可能。
  • 素人也没关系 同样可以热门 同样可以爆机 赚钱不分年纪 选择对了 结果才不会白费✨#澜墨小蓝条##澜墨##澜墨美白片##咨询呆梨➕卫星biubiubiu-you
  • 今年主力资金操作的特点大家发现没有,一个热点接着一个热点操作,但是一旦炒作结束就会大幅下跌,直到跌幅比较大,或者跌到底部重要支撑位还会有机会再次上涨。今年主力资
  • 偶然点开之前那个小号的主页 保存了几条再回顾也很喜欢的微博 喜欢的不是自己的文字 而是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情 我想过为什么我就是需要一个小号 可能对我来说记录是一
  • 图书视角独特,以炊具的更新和演进为分期依据,将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进程形象地概括为八个阶段——第1个阶段:从距今约4500万年前山西“世纪署猿”的出现到77万年前
  • #BIGBANG告别# 昨晚听完新歌的emo时刻持续到今天醒来依然存在,可能是看了几个博主的reaction,加了一层伤感。真的幸运能在他们国内巡演的那年看上一
  • 前几天被其他博主种草了一双鞋 今天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到底是哪位博主 一点点懵晚上在家看了一部奇奇怪怪的电影 然后就看《山海恋》了 算是很写实 好看子 能一口气追
  • ”EXO-L:想唱歌就放声唱想演戏就用力演那个永远朝着更高的月标努力的你那个不想成为任何一个人的你永远明丽 永远闪耀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珍贵的存在you shine
  • #防小人# #看婚姻# #春日星能量##sky光遇[超话]# 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鸟啊现在虽然我有白鸟但从来都不高傲也没觉得自己是人上人 毕竟都是68谁也别瞧不起
  • 三月一号我回去找他,我两又一直住在一起,他一直骗我说没和那个女主播有什么,我都相信了。你最开始觉得我们嗑CP是好玩而已,后来发现我们是认真的然后觉得我们有毛病,
  • 古铜钱的性质刚,五行属金,铜质吸收气场的力量比金银都好;铜钱外圆内方,外圆代表天,是规范之道,内方代表地,是承载万物之道,中间的皇帝号代表人,三才具备,力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