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不相容,怎么可能圆融周遍法界呢?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藏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富楼那对佛所讲的七大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怀疑。最典型的就是,他认为水火不相容,怎么可能圆融?他不懂得水本身就是火,火本身就是水;不懂得这个茶杯当下就是水和火,他用凡夫的那种粗浊的心态在执相。比如虚空和大地,一个是空,一个是碍,互相对立。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这个法司空见惯。虚空那么大,它有没有讲鲜花可以来,牛屎靠边?它不拒绝任何万法万相的自在发挥。在这里,以虚空比喻我们的真空。虚空是不是随缘变现的?前面讲的,从这个墙上挖一块土出来看到洞了,没挖之前那个洞在不在啊?(在)。所以佛常常以虚空来比喻真空,就叫我们悟。

我们真心就是一个念,可以现虚空,可以现高山大海,可以现天、现人、现鬼。那我现在坐在这里这么大的体积,当下是不是虚空?(是)。百年以后,这个身体化掉了,虚空有没有因此增加一个立方米?没有。虚空之相当下就是真空之性,性相不二。由于佛前面已经讲了,「性空真觉,性觉真空」,虚空之性就是真空,真空之相就是虚空,当下是一个东西。

有人讲《楞严经》是天书,我们不要被吓住了。你讲它是天,我当下就是天;你要讲我是人的话,那好,《楞严经》当下就是人。这就是迷与悟的问题。我遇到什么就是什么。为什么?《楞严经》是佛,我就是佛。因为我原来本来就是佛啊。以原来的佛来读现在的佛,能不能读懂啊?一读就懂。迷人遇悟人当下就是悟人,凡夫遇佛法当下就是佛法,是不是这个道理?太亲切了。

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

彼太虚空:这是举例说明虚空不拒群相发挥,以此来比喻真心本来面目随缘变现。

日照则明:注意,光明并不是太阳生出来的,是随着日出而显现光明。鬼的同分妄见就是随着太阳出来显现出黑暗。云屯则暗:虽然是在白天,如果浓云浓雾能不能看到太阳?

风摇则动:起风了,树木花草就在动。六祖慧能怎么讲的?仁者心动。霁澄则清:「霁澄」,是雨过天晴那一刹那,一切都很清新。气凝则浊:「气凝」,是指大雾,天地浑浊。土积成霾:尘土飞扬,形成暂时的空气混浊。水澄成映:清水能把河岸上的树木花草倒映出来。

以上的明相、暗相、动相、清相、浊相、霾相、映相,都是随着种种因缘而显现。那种种因缘是不是也是我们的心显现的?而随缘变现无非是由同分妄见与别业妄见所决定。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对于眼前的境界佛又提出发问。

如是殊方:如是有差别的方方面面。十法界是不是千差万别呢?「殊」,就是差殊、分别对待这种现相。「方」,是方方面面。诸有为相:是一切生住异灭之相。

为因彼生:这些现象是不是由他生的?他生包括个别生及因缘和合生。为复空有:还是由虚空而生?

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

若彼所生:这个「彼生」,举阳光为例。实际上太阳在这里呢,已经代表了风动、云暗、空澄、气凝、土积、水映。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了,其它「亦复如是」。

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如果是太阳生明的话,那么整个十方世界就是一个明亮,其它什么都没有。既然就是个明亮,为何「空中更见圆日」?应该看不到太阳啊。又如妈妈生儿子,怎么可能母子永远同在啊?

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真妙觉明,亦复如是!

若是空明,空应自照:如果这个光明是虚空生出来的,那与太阳就没有关系了。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同时既然是空生的话,空性是永恒的,它应该始终是亮的,它怎么到了晚上又变暗了呢?

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这个光明既不是太阳生的,也不是虚空生的。但是离开了太阳,离开了虚空,有没有光明啊?没有。所以光明在太阳或虚空找不到它的根源,但是离开了太阳和虚空又无从谈起,这自然而然归结到——这个光明是我们的自心本性。它随着因缘和合而显现出来,这就解除了自然外道论。

光明也好,太阳也好,光明就是太阳,太阳就是黑暗,黑暗就是泥巴,泥巴就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就是我,我就是这个茶杯,有没有哪一样不是哪一样?都是我们一个念在变现。《楞严经》从头到尾就是在讲这个法,我们要好好用功。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从这个相上来看,怎么妄呢?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它明明现出来了。「无可指陈」,在世间法里,我们真心本来面目能不能拿出来给人家看呐?

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这是一举三破,破三个妄,指空华为真就已经是妄。「空华」是我们的心显现出来的,空华是无生而现。「结为空果」,空华能不能再结空果啊?华已是妄,果何能真啊?空华空果,已经是二妄,还在问「其相陵灭义」?空华已是妄,空果更是妄,还看华是怎么灭法啊?本来就是妄,还要灭吗?你也没有办法灭。

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这是在相观性。明啊、暗啊、浊啊……从相上讲是虚妄,从性上讲「元真」,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无情是这样,何况是有情啊?无情和有情都是一个东西。

先非水火:「先非」,这是方便说,是假设一个当初,它并没有水火之相。水火之相仅仅是一种性具功德,本来存在,也就是没有水火这种相互对立、水火不相容之相,它本来就是一个东西。这一个东西包含着水火是一,包含着水火可以现二,包含着水火相容,包含着水火对立,它会现种种相,那是它在表演呐,你不要当真。

云何复问不相容者:它的本性是一个东西,它是随缘变现在演戏,你怎么问它相容不相容?这是不是节外生枝啊?妄上加妄。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注意,「真」和「妙」就是真妙觉、真妙明、真觉、真明、妙觉、妙明。明白了这个道理,万法无非我一念。「觉」,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明」,是表随缘显现的十法界一切万法都是真的。既然是真的,是不是很妙啊?就是「真妙觉明」。「觉」就是「明」,「明」就是「觉」。十法界大小多少、是非好坏长短、圣人凡人、牛马猪羊、黄金白银、垃圾堆、臭狗屎,都是明明白白的,当下都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

这段经文就是解释真心本来面目随心应量,循业发现。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由我们的地球人的同分妄见显现出这个虚空,那四空天、无色界是不是也由他们的同分妄见现出无所有处、空无边处、非想非非想处天呐?那么虚空藏菩萨现的天、阿罗汉的天一样不一样啊?都不一样。

这个道理我们要好好考虑,命自我立啊!同样是地球人,他显现的虚空大小一样不一样啊?可不一样。心量越大的人,定力越深,气质也越好,你不用跟他交谈,就看得出这个人心量如海。有些人你就一句话不注意刺伤了他,马上那个脸阴沉下来。所以这种情况来世的果报一样不一样啊?他今世的果报就不一样。前者大胸大量,他健康长寿。特别是修行人,有些人修得神经兮兮的,时时刻刻严阵以待,稍微有一点点刺着他的自尊心,马上就以十倍的力量来还击。这种人不能入道。即使与你没有关系,作为一个真修行人还要往自己身上拉,你应该感恩才对。你非要来解释我不是怎么样,作为老师一听,这样的人没有出息。真的假的并不重要,有时候就故意搞假的来试探试探你。在师父眼里,好人坏人并不重要,只看你能不能抓住当下。就是这个道理。

谁没有毛病?谁没有缺点?哪个心里没有一点阴暗的角落呢?有问题不怕,只看你能不能抓住当下。哪有我?哪有你?哪有是非好坏?有时候看上去是错误的,不一定是错误的,是有三世因果的。你在我面前显个英雄好汉有什么用啊?你要自己能够了生脱死才有用。

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我们也从同分妄见和别业妄见来看。地球人的同分妄见现出山河大地、风云雨雾,冬寒夏炎;别业妄见呢,胆结石、肝结石……月光童子是不是修水观可以把自己变成水呐?所以十法界万法无非是同分妄见和别业妄见。这都是讲具体的个别性的,下面还有好玩的。

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俱发明」的时候,狂风暴雨,雷电交加,这是不是同分妄见啊?

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

这个例子是不是很有意思啊?我们两个人随便分手的时候,这也涉及到两种妄见。首先同分妄见来讲,大家都认为太阳在水里的影子跟人方向保持一致;别业妄见,一个人往东就感觉影子跟着往东,一个人往西就感觉影子跟着往西。这是不是讲我们的真心随缘显现呐?

先无准的:这是由于各人所造的业不同。太阳并没有说一定要在水里向东或者向西分开,没有这个规定。「先无准的」,而是随各人所造之业而定。

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对于这个情况,大家都不会有疑问,都知道这是影子,这是我们的同分妄见,你这样问的话——怎么一个太阳能同时跟着两个人走呢——真是节外生枝。

各日既双,云何现一:这是昧于同分妄见和别业妄见。否则他就不会问出这种可笑的话来。

宛转虚妄,无可凭据:离开对一心三藏的观照,我们对世间一切的万法都是颠倒妄想,除了颠倒就是妄想,除了妄想就是颠倒。「无可凭据」,是指没有办法用第二义谛这种逻辑推理来搞清楚事情的本来面目。唯一可以凭据的就是一心三藏,万法都是由我们一个念之所变现,万法就是一个自己,这个凭据在大乘法叫一实相印。

#音乐分享#
3、奇妙的交往

前面所讨论的两首圣咏合唱曲,让我们感受到心在面对来自天的上帝时,心被打开后所体验的味道与喜悦。这样的开启让灵魂来到光明,灵魂于是开始闪耀着光亮。然而,心的开启会经历许多怀疑与抗拒的阶段,心灵遂进入可怕的交战∶死与生的对峙。前面两首合唱曲已突显出心在罪的洞穴的黑暗期,但同时似乎让我们隐约望见远方的边缘,马槽中的圣婴有日将找回被遗弃的罪人。透过“JesusChristusunserHeiland”(耶稣基督我们的救世主)这首圣咏合唱曲,我们将全程历经这场交战的过程。对巴哈而言,天与心的沟通的经验可说是具有戏剧性的效果∶天与心的沟通只有在耶稣复活体验的交往中实现,换言之,来自上天的耶稣,体验死亡,进入最深的地狱后,重回上帝。以下是这首圣咏合唱曲的第一段∶

耶稣基督我们的救世主,

将神之怒带离我们,

经由他的受难,

透过他的救赎,带离我们离开地狱的苦痛。

该首合唱曲一开始在欢声中唱出,称呼耶稣基督为救世主:“JesusChristusunserHeiland”(耶稣基督我们的救世主),这样的称谓同时也指出他为我们所完成的使命,就是他拯救了我们。接下来,诗句依双重的律动让这个称谓与作品的意义更加明显∶转移的律动与替代的律动。第二句「将神之怒带离我们」与第四句「带离我们离开地狱的苦痛」都是转移的律动,但前者以上帝的角度观之,后者以地狱的角度剖析。替代的律动或是反向的律动继之而起:「经由他的受难,透过他的救赎,带离我们离开地狱的苦痛。」传统的基督宗教为此一替代的律动命名为「奇妙的交往」,并给予无数的音乐家编写经文歌的灵感。在这样双重的律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典型巴洛克式的「舞台表演」。上帝(上)、地狱(下)定义一个垂直空间的开启,而基督则与我们同在一个时间向位的平行空间。

巴哈在考虑编写圣歌时,他选择以无插入赋格(ricercar)来编写圣咏合唱曲,换言之,圣咏合唱曲会让我们想起对位法,同时编写很多段完全独立的音乐段落,每一个句子有一个音乐主题,每一个独立的音乐段落与每一个音乐主题相合。音乐形式的编写是从文本而来,这里的第一句「我们的」包含了团体中不同嗓音的歌声,不断相互呼唤,重复、摹仿一开始的形式,继而作变化,来宣示耶稣基督乃是我们的「救世主」。这样编写的形式与其他形式相较之下,更能让每个小我的声音在大我的复音音乐中浮现出来。巴哈似乎运用团体的「信仰的宣示」的歌声表达出个人自我的根源。

团体由此宣示耶稣基督为我们的救世主,他的使命就是参与救恩的大事∶信仰的宣示是一种共融。巴哈合唱曲的节奏显示出他诠释路德传统的敏锐特质。在这首圣咏合唱曲中,巴哈运用节奏的特色,希望让人更能灵敏感受到双重转移的合而为一∶天怒的转移与地狱死亡苦难的转移。巴哈的合唱曲经由节奏的强度,感动人的肉体,揭露耶稣基督的启示,让人们宣示他的正名,以求参与他的死亡、复活的经历。

我们可以自第一段感受到圣咏合唱曲的节奏特色。接着在第二段中,随着切分音节奏的出现,音乐张力愈发突显。但是这般强烈的节奏下,接着多了一个和谐的厚度,同时在第三段达到顶点。巴哈组合了不稳定的、紧绷的、忧戚的半音动机与明亮的、明确的全音动机。巴氏创造强烈的节奏性与和谐性的对比,事实上,这是来自圣歌的文本所提供的氛围∶一方面来自地狱的苦难,一方面来自耶稣救恩的力量。

第三段杰出的写作方式是全曲象征意义最浓厚之处。巴哈藉由乐谱的书写,全面回顾整个交战的冲突∶巴氏以半音双声下降的音,象征耶稣与我们同入地狱;以全音双声上升的音,象征上帝与我们共同离开地狱,回归上帝。最后,藉由对位法反向的律动,开启一个音乐空间,象征基督带领我们永远离开死亡之手。在圣歌中,耶稣透过他的恐惧、受难与回归,完成救赎。这就是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救恩大事的意义,巴哈经由这层意义的启发,创造了交叉形象的音乐元素,换言之,也就是十字架上象征十字的要素。在巴哈的音乐世界中,交叉的象征绝伦地表现出耶稣为「救世主」的名号。巴氏把交叉象征放在本合唱曲的中心位置,由此他让信徒了解,唯有十字架才能引导信仰经验。十字架的记号非常清楚地说明,救恩来自上帝。在巴洛克的路德传统中,十字架的神学对所有表象的说法均采取批判的立场。此派的神学观点认为,上帝是藏在十字架后面的,十字架是上帝的启示。藉由十字架,我们可以看到从救恩表象到救恩体验的过渡。巴哈乐曲的抽象意义正是对图象表达的根本弃绝。

巴哈就如圣约翰一般,在十字架吊诡的意义中静思救恩的力量∶基督降世转到歌颂上帝的荣耀。圣咏合唱曲所表现的,就是半音的激动的音乐空间转到全音的明确的空间。圣咏合唱曲第三段最后一句的歌声是由男高音唱出,表达出这股救赎的力量,然后引入合唱曲的第四段。第四段将会超越这两股对立的力量,进而以四个高八度音的尾奏,在E大调明亮的音色下,由八个人唱出的节奏性的强度,超越任何旋律的主题。半音所产生激动的音乐空间在最后一段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合唱不断进入合唱,有如整个团体被引导向「耶稣我们的救世主」。

在文章一开始,我们曾经提及,巴哈音乐中天与心的交往只有在耶稣救恩的行动中才得以实现,耶稣的苦难与复活的相通也只有在节奏性如此强的音乐中才能完全展现出来。音乐的节奏性真实存在于肉体的感受性,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我们可以明了为何巴哈将奇妙的交往视为肉体感受性的范畴。因此,天与心的相遇并非逃避历史,也不是对肉体的轻蔑,而是开启一条体现的道路,巴哈从中体现了心灵真实的分辨过程。 https://t.cn/z85jnmI

【阅藏分享·法师开示】

1、閱藏分享:諸法唯假名,但依名字立,離於能詮語,所詮不可得,皆以別別名,詮彼種種法,於名法非有,是諸法自性。

引用經文:《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說伽他曰:

“諸法唯假名,   但依名字立, 

離於能詮語,  所詮不可得, 

皆以別別名,  詮彼種種法, 

於名法非有,  是諸法自性。 

由名名性空,  於名名不有, 

諸法名本無,  妄以名詮名, 

諸法皆虛妄,  但從分別生, 

此分別亦空,  於空妄分別。 

我說諸世間,  以眼見於色, 

皆由邪計想,  是名為俗諦;   

我說一切法,  皆是藉jiè緣生, 

是名近勝義,  智者當觀察。 

眼不見於色,  意亦不知法,  

是名勝義諦,  愚者不能知。”

 
2、閱藏分享:以何故名為十二緣?

引用經文:《大乘舍黎娑擔摩經》

復次舍利子白言:“以何故名為十二緣?”

菩薩告言:“以有因有緣名十二緣。舍利子!是法亦非因非緣,亦非不因、緣,又從緣有。子今略說其相。如來出生及不出生,是因緣法常住、平等、如實、非虛,是真實法,離顛倒故。

“又舍利子!如是緣生分為二義。何等為二?一者從因,二者從緣。此二種義分為內外。外緣從因所生者,謂從種生芽,從芽生苗,從苗生莖,從莖生枝葉,從枝葉生華果。若無種子即不生苗,乃至華果亦無所有。若有種子即生苗莖,乃至華果無不有故。舍利子!彼種子不作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念:‘我能生苗莖。’如是乃至華亦不作念:‘我能生果。’果亦不作念:‘我能從華生。’如是外因緣從因生法可見。

“又舍利子!外因緣從緣生者謂緣六界合集故。云何六界?所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虛空界、時界。彼地界能安立,水界能滋潤,火界能溫煖nuǎn,風界能動搖,空界能無礙,時界能成就。如是六界各各緣合,種子得生芽、苗、華、實,無不具足。如是六界一不合者,種即不生,乃至華實亦不可得。然彼六界各無有我,彼地不言:‘我能安立。’水亦不言:‘我能滋潤。’火亦不言:‘我能溫煖nuǎn。’風亦不言:‘我能動搖。’空亦不言:‘我能無礙。’時亦不言:‘我能成就。’然彼種子不言:‘我能生芽。’芽亦不言:‘我從諸緣得生。’彼芽等所生,非自作,非他作,亦非自他合有,非自在天所化,亦非時化,亦非緣生,亦不一事生,亦非不因生。然彼地、水、火、風、虛空、時分及種子、華、實而彼從生,不即不離、無盡滅故。

“此外緣生復有五義。何者為五?謂不常、不斷、雖滅不盡、少因多果、互為所緣。

“云何不常?謂種子與芽名別異故。

“云何不斷?謂從種有芽,芽生枝葉故。

“云何雖滅不盡?雖滅者謂種壞似滅;不盡者,謂傳種生芽。

“云何少因多果?謂一子為因,果實繁倍。

“云何互為所緣?謂因種有芽乃至華實,相似連鐶huán復為種子故。

“復次,云何內十二緣?此十二緣復有二義。云何為二?謂一從因,二從緣。云何從因所為?因於無明乃生於行,乃至生、老、死、憂、悲、苦、惱。若無無明,行亦不立,乃至無老、死、憂、悲、苦、惱。而彼無明不作念:‘我能生行。’行亦不作念:‘我從無明生。’乃至生亦不作念:‘我能生老、死、憂、悲、苦、惱。’老死等亦不作念:‘我從生生。’是謂從因所生之相。

 
3、閱藏分享:如是因,如是果。雖有過失,但最後結果顯示老女人還是賺大發了。

引用經文:《佛說老女人經》

阿難政衣服,長跪,白佛言:“是老女人何以智慧乃爾?聞佛言即開解。”

佛告阿難:“是老女人者,是我前世發意學道時母也。”

阿難問佛言:“是母何以貧窮困苦乃爾?”

佛言:“往昔拘留秦佛時,我欲作沙門。是母慈愛,不肯聽我去。我憂愁,不食一日。因是故,五百世來生世間輒zhé貧窮。今壽盡當生阿彌陀佛國,供養諸佛。却後六十八億劫當作佛,號波犍,其國名化華。作佛時,人所有被服、飲食如忉利天上。其國中人民皆壽一劫。”

 
4、閱藏分享:我有如是分別緣起初勝法門,汝應諦聽極善作意,當為汝說。云何名為分別緣起初勝法門?

引用經文:《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上、下》

爾時世尊告彼大眾:「我有如是分別緣起初勝法門,汝應諦聽極善作意,當為汝說。云何名為分別緣起初勝法門?謂十一種殊勝事故,於緣起初,宣說無明以為緣性。何等十一?謂所緣殊勝、行相殊勝、因緣殊勝、等起殊勝、轉異殊勝、邪行殊勝、相狀殊勝、作業殊勝、障礙殊勝、隨縛殊勝、對治殊勝。」

爾時眾中有一苾芻,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禮佛,白言:「世尊!云何無明所緣殊勝?」

世尊告曰:「無明所緣,即是一切若因若果有眾過患諸雜染品,及以一切若因若果有眾功德諸清淨品,是名無明所緣殊勝。」

……

復言:「世尊!云何無明對治殊勝?」

世尊告曰:「有二妙智對治無明。何等為二?一依他音,或不依止少分有量法界妙智;二依他音,全分無量法界妙智。」

復言:「世尊!少分有量法界妙智,為何所緣?有何行相?作何事業?」

 
5、閱藏分享:無分別心若安住,彼從諸佛正法生,一切分別悉遠離,  所行即得無分別。

引用經文:《佛說入無分別法門經》

佛言:“善男子,如是等事以喻說故,若有菩薩知是義者,即見是義如先所言。一大石山者,即煩惱一法,二處作行增語;山下有寶藏,即無無分別界增語;彼求寶人者,即是菩薩增語;彼知寶人者,即是如來增語;石自性者,即是有分別自性增語;開鑿záo取寶者,即不作意增語;石下有銀光者,是自性分別增語;石下有金光者,是空等分別相增語;石下有種種寶光者,是有所得分別相增語;念求大寶者,即是樂入無分別界。

……

“無分別心若安住,   彼從諸佛正法生, 

一切分別悉遠離,  所行即得無分別。 

是法寂靜無垢勝,  名稱功德而普集,  

無分別法最上樂,  菩薩得已成菩提。”

 
6、閱藏分享:行者云何應觀四念處?今云何真觀四念處?

引用經文:《諸法無行經卷上》

文殊師利復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應觀四念處?」

佛告文殊師利:「當來世有比丘如是說:『觀內身處若觀不淨是身念處,觀樂皆苦是受念處,觀心生滅性是心念處,觀壞和合相但得法相是法念處。』」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今云何真觀四念處?」

佛言:「止止。文殊師利!不須問也,如來隨宜說法難可得解。」

文殊師利言:「世尊!愍念眾生故,願必為說。」

佛告文殊師利:「若行者見身如虛空,是為身念處;

「若行者見受不得內外兩間,是為受念處;

「若行者知心唯有名字,是為心念處;

「若行者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是為法念處。

「文殊師利!應如是觀四念處。」

 
7、閱藏分享:「賢聖默然」者,是般若心;「說法」者,說般若波羅蜜。

引用經文:《大智度論釋夢中不證品第六十一之餘(卷七十七)》

佛勅弟子,若和合共住,常行二事:一者、賢聖默然,二者、說法。

「賢聖默然」者,是般若心;「說法」者,說般若波羅蜜。是人從般若心出,說般若波羅蜜;說般若波羅蜜已,還入般若中,不令餘心、餘語得入。晝夜常行,是不休不息。如是得先所說功德。

佛欲令是事明了,故說譬喻:「如貧人失大價寶,常念不離。菩薩亦如是不離薩婆若心,常行般若波羅蜜,不休不息。」

 
8、閱藏分享:我見、諸見各有別相,云何攝入我見中?

引用經文:《大智度論釋同學品第六十二(卷七十七)》

問曰:我見、諸見各有別相,云何攝入我見中?

答曰:雖有別相,我見是本。人以無明因緣故,空五眾中生我見;生我見故,言「是身死,如去、不如去」。若如去,則是常見;若不如去,則是斷見。若謂斷滅,現今受樂、著五欲,以惡法為最,則生見取。若謂常,出家學道,持戒、苦行,則生戒取。或時見斷、常俱有過故,便言無因緣果報,則生邪見。住是五見中,世間常無常、前際後際等,生五十七見。是故說「身見攝六十二見」,無咎。

9、閱藏分享:這個故事很有名。

引用經文:《大智度論釋願樂品第六十四(卷七十八)》

譬如一六神通阿羅漢,將一沙彌,令負衣鉢,循路而行。沙彌思惟:「我當以何乘入涅槃?」即發心:「佛為世尊,最上最妙,我當以佛乘入涅槃。」師知其念,即取衣鉢自擔,推沙彌在前行。沙彌覆復思惟:「佛道甚難,久住生死,受無量苦,且以小乘早入涅槃。」師復以衣鉢囊還與沙彌令擔,語在後行。如是至三。沙彌白師:「師年老耄,狀如小兒戲!方始令我在前,已復令我在後,何其太速?」師答:「汝初念發心作佛,是心貴重,則住我師道中。如是人,諸辟支佛尚應供養,何況阿羅漢!以是故,推汝在前。汝心還悔,欲取小乘,而未便得,汝去我懸遠,是故令汝在後。」沙彌聞已驚悟:「我師能知我心!我一發意已勝阿羅漢,何況成就!」即自堅固住大乘法。

10、閱藏分享:有二因緣故,魔不能壞:一者、觀諸法空,二者、不捨一切眾生。

引用經文:《大智度論釋稱揚品第六十五之餘(卷七十九)》

釋曰:

眾會疑:「菩薩何因緣故得如是力,魔不能壞?」

佛答:「有二因緣故,魔不能壞:一者、觀諸法空,二者、不捨一切眾生。」

以日月因緣故,萬物潤生。但有月而無日,則萬物濕壞;但有日而無月,則萬物燋爛。日、月和合故,萬物成熟。菩薩亦如是,有二道:一者、悲,二者、空。悲心憐愍眾生,誓願欲度;空心來則滅憐愍心。若但有憐愍心、無智慧,則心沒在無眾生而有眾生顛倒中;若但有空心,捨憐愍度眾生心,則墮斷滅中。

是故佛說二事兼用,雖觀一切空而不捨眾生,雖憐愍眾生不捨一切空。觀一切法空,空亦空故不著空,是故不妨憐愍眾生;觀憐愍眾生,亦不著眾生、不取眾生相,但憐愍眾生,引導入空,是故雖行憐愍而不妨空。雖行空,亦不取空相故,不妨憐愍心,如日月相須。

諸神天輕賤妄語人,若菩薩不如所說行,則五種執金剛神捨離、不復守護,惡鬼得便。是人喜生惡心,惡心故則生惡業,生惡業故則墮惡道。菩薩不為諸佛所念者,則善根朽壞;如魚子不為母念,則爛壞不生。是故言:「所作如所言,亦為諸佛所念。得此二法故,不可破壞。」

若菩薩能如是真行般若波羅蜜,魔不能壞,功德智慧增益,諸天則來親近、諮問、安慰、勸喻,作是言:「善男子!汝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久。以是因緣故,常行空行。」https://t.cn/AiDDmD6I。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教育部规范管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中小学生竞赛活动有了“紧箍咒” 实行清单管理制度 对学生学校“零收费” 结果不作为招生依据】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
  • 鉴于印品在印刷后,往往还要通过压凸、模切等具有冲击性的后道加工工序,要求油墨层在印品上有耐冲击性和一定柔韧性。因此在生产UV装饰性油墨时,要选择好低聚物、活性稀
  • 现在,k宝瓦利耶娃已经成为了粉丝们关注的焦点人物,而小姑娘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但是她的心理素质不错,大家相信她一定能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在赛场上向着更高的目标不
  • 仅凭借她的演绎风格,参与的人物,一些微妙的细节都可以把人物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有神韵,早就被视为,可以让任何一部作品带来更多热度和更高收视率的女星,展现出来的演技
  • 迫不及待入了口,清甜回甘,绵绵糯糯,再带点嗲嗲的口感,我想这便是秋天最好的甜点。秋天的味道总是很治愈,是温暖的橙色洒满大地,是夜风送来的桂花香气,也是记忆里糖炒
  • (写了这么多真的不是在矫情~)每次都会说,我们一定会更好的相见!2019.03.27[加油][兔子]2019.05.015月的第一天,5月的第一个大夜;当初看剧
  • 被骂了 学姐狠狠的压迫感[泪][泪][泪][泪]就算是超美的夕阳也拯救不了我今天的不开心了[泪][泪][泪]明明快睡了 心里一直想:为什么一直反复,你的心究竟在
  • 但是他太温柔啦,他一定会藏起自己的孤独和悲伤,将最仅有的,温柔的光照在你的身上。那样的经历没有让他变成极端的人,反之,他是温柔的。
  • 我们SHINee World!❤️比賽心聲❤️Muscle legends 2022比賽圓滿結束要多謝嘅評判義工運動員觀眾同贊助我都喺枱上邊多謝晒最多謝嘅係我兄
  • #肖战[超话]##与肖战的同行印记# 亲爱的宝贝,这是陪你过的第三个生日啦[打call][打call][打call]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喜欢一个人喜欢这么久,也从来
  • 这八句诗单题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藕避暑,尚兀自嫌热;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前面几个男
  • 9月2日 周五 晴庄‍ 群艾特高z 手抄报 糊 重新 zz估计要高完蛋 这样下去要emo 刚说着 数学艾特zzqq漏写 zz放学问qq 说昨天就 宝y回再问 想
  • 试问如果你找的大夫、教授、专家包括他的妻儿老小,都在终生服药、甚至因为一场疾病而夭折……此时的你应该明白屠夫与大夫的区别了吧… !他是公众人物,说过的话都要被加
  • 你,就舍不得看到你眼神的忧郁;爱你,就不忘记在你流泪的时候加倍安慰;爱你,就无怨无悔的把我的快乐一勺一勺放进你的心里,让你永远感到甜蜜!爱你,就舍不得看到你眼神
  • #哇唧唧哇经纪人崔岚澜业界毒瘤# [可爱] #哇唧唧哇经纪人崔岚澜严重失职# @玛啦啦啦噜 @气运联盟乐团 @哇唧唧哇 把艺人一个人丢在长沙三天(离组后)没有一
  • [送花花]我在金禾等你[心]#农民丰收节#小米 Civi 系列产品一直都是走轻薄路线,主攻年轻少女人群,所以这一代的 Xiaomi Civi2依然保持了相当好的
  • #修缘相由心生[超话]# 从掌纹上看,手心纹路比较杂乱,容易想的太多,川字掌是利于事业财运的,但是你的事业线不够平顺,说明事业上有干扰,在事业上要脚踏实地,要坚
  • 据统计,在本赛季至少打进7球的球员中,莱万承包了巴萨一半的进球排名第一,哈兰德以47%位列次席。据统计,在本赛季至少打进7球的球员中,莱万承包了巴萨一半的进球排
  • 更难能可贵的是,农业增产却不增用水,德州今年年度常规引黄8.35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度减少1.4亿立方米;近年以仅占全省4.3%的水资源量,灌溉了全省8.2%的耕
  • 我们活成一个童话阿紫 相遇前 我们是一部小说 在各自的故事里 孤独地挣扎 相遇后 我们是一本诗集 你写青青的草地 我写朵朵的繁花 直到有一天 下雪了 一道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