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愿

唐恬

你是 遥遥的路
山野大雾里的灯
我是孩童啊 走在你的眼眸

你是 明月清风
我是你照拂的梦
见与不见 都一生与你相拥

你是 岁月长河
星火燃起的天空
我是仰望者 就把你唱成歌

你是 我之所来
也是我心之所归
世间所有路都将 与你相逢

而我将 爱你所爱的人间
愿你所愿的笑颜
你的手我蹒跚在牵
请带我去明天

如果说 你曾苦过我的甜
我愿活成你的愿
愿不枉啊 愿勇往啊
这盛世每一天

山河无恙 烟火寻常
可是你如愿的眺望
孩子们啊 安睡梦乡
像你深爱的那样

而我将 梦你所梦的团圆
愿你所愿的永远
走你所走的长路
这样的爱你啊

我也将 见你未见的世界
写你未写的诗篇
天边的月 心中的念
你永在我身边

与你相约 一生清澈
如你年轻的脸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在叙事抒情或描写抒情基础之上,提出无限的希望与希冀。唐恬这首作品无疑是上乘佳作。祖辈父辈给予我们的爱是每个人心底最深的眷恋。虽然他们已逐渐远离,但作为童年记忆底色,他们爱的的印记将永不消逝。

见与不见 都一生与你相拥。
如此,足够了。

安士全书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了凡四训》改过篇

改过篇

【原文】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亿,推测〗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第二要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不惟是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倶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第三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如前日杀生,今戒不杀,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强制于外,其难百倍,且病根终在,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过在杀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且彼之杀也,既受屠割,复入鼎镬,种种痛苦,彻人骨髓。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疏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损己之福哉。又思血气之属,皆含灵知,既有灵知,皆我一体,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无穷也。一思及此,将有对食伤心,不能下咽者矣。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与。本无可怒者。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则镑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又闻镑而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镑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时时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大抵最上者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相也。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积,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译白】春秋时诸大夫,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即可推测其吉凶祸福,无不灵验。此种事在《左传》、《国语》等书中皆可见到。一个人吉凶祸福之征兆,大都是发自内心,而表现于言行举止。凡是待人处事稳重厚道的,常能获福。而行为不庄重,过分刻薄的,常招灾祸。凡夫俗眼如同多翳,却说祸福不定而无法可测。至诚之心合于天道。福报将到时,观察其善行,即可预先得知。灾祸将临时,观察其恶行,也必可预先知晚。若想获福而避祸,未论行善之前,先须从改过开始。

改过者第一要发羞耻心。私行不义,以为他人不知,傲然无愧,日益沦没于禽兽而不自知。世上可羞可耻的,莫大于此了。孟子说:“耻之一字,于人的关系太大了。因为知耻可成圣成贤。若不知耻,即为禽兽。”因而知耻是改过之首要。

第一要发畏惧心。天地在上,鬼神难以欺瞒。虽在幽暗之处犯过,而天地鬼神,悉知悉见。重则降下种种祸殃,轻则损其现前福报。我们怎可不畏惧?不仅如此,即使处于闲居之地,天地鬼神也看得一清二楚。我虽掩盖得非常隐秘,文饰得非常巧妙,而内心种种意念,早已显露,终究难以自我欺瞒。被人看破,一文不值。怎能不常存敬畏之心?不仅如此,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即使犯了弥天大罪,还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命终前悔悟,发一善念,即得善终的。一个猛厉的善念,足以洗刷一生所积罪恶。譬如千年之幽暗山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黑暗即刻顿除。所以过失不论远近,唯以改正为贵。然而世间无常,肉身容易死亡,一口气不来,即属后世,想改也不能了。在世间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有孝子慈孙,也不能洗刷。在阴间则千百劫沉沦地狱受报,纵然是圣贤、佛、菩萨,也无法救援。怎么能不畏惧呢?

第三必须发勇猛心。人不能改过,大多是因循退缩。我们必须奋然振作,不迟疑,不等待。小过失,如芒刺戳在肉里,赶快剔除。大过失,如被毒蛇咬到手指,迅速斩断指头,不可有丝毫犹豫,否则毒液蔓延全身,即便死亡。此就是《易经》上风雷之所以构成“益”卦之道理所在。

若具此三心耻心、畏心和勇心,则有过即改,如同春冰遇到阳光,何用担心其不融化。然而人之过失,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有从心上改的。功夫不同,效验也不同。譬如前日杀生的,今戒除不杀了。以前瞋怒骂人的,今戒除不怒了。此就是从事上改的。从外事上强制改过,其难百倍。且病根还在,东边勉强灭了,西边又冒出来,还不是彻底根除之法。善于改过的,不仅要从事上改,同时还要先明白其理。

譬如过在杀生的,即当想:“上天有好生之德,所有物命都贪生怕死,若杀它命滋养自己,岂能心安?而且当它被杀时,既受宰割,又被放入锅鼎烧煮,种种痛苦,深入骨髓。滋养我身体的,纵使珍贵肥美之物摆满眼前,而食过即空无一物。其实蔬食菜羹,尽可饱腹,何必要杀它生命,损己福报呢?”又当想:“凡是生命血气之类,都有灵性知觉。既有灵性知觉,与我即是一体。纵然不能躬修至德,使它们尊我、亲我,怎可日杀物命,使它们永远仇我恨我呢?”一想到此,就会有对肉食而伤心,不忍下咽之效验。

再譬如以前好发脾气的,就当想:“人有短处,理当怜悯原谅。即使其违反情理而冒犯我,也只是他自己之过失,与我何关?本来就无有可怒的。”又当想:“天下没有自以为是之豪杰,也没有怨天尤人之学问。行有不得,都是自己德业未修,感应未至。当自我反省,则毁谤即是磨炼我成就我之助缘。我将欢然受其赐教,还有何可怒的?再者,听人毁谤而不怒,虽谄言说得如火焰薰天,也如举火焚烧虚空,终将自熄。若听闻诽谤而怒,虽费尽心思巧辩,也如春蚕吐丝,作茧自缠自缚。怒不仅对自身无益,且还有害。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考。此理既能明白,过将自止。”

何为从心而改。过有千种,都是由心所造。我心不动念,过从何处生。行者对于好色、好名、好财、好怒等种种过失,不必一项一项寻找改过方法,只要能一心为善,正念时时现前,邪念自然染污不上。如同太阳当空而照,魑魅魍魉潜消,此是改过最精粹专一之妙法。过由心所造,也当由心而改。如同斩除毒树,必直断其根,何必一枝一枝而政伐,一叶一叶而摘除呢?

大抵最高明者是治心,当下清净,念头一动即刻觉察,觉察后念头就没有了。若还做不到,就须明理以遣之。若未能明理,即须随事以禁止过失。若能以上乘的治心功夫,兼用明理与禁止两种下等功夫,不失为好方法。若只执着于下等功夫,而不知用上乘之法,则拙陋了。

发愿改过,明处须有良师益友提醒,暗处须有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日夜不懈,经一七、两七,乃至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必有效应。或觉心旷神恬。或觉智慧顿开。或处繁琐忙碌之中,却能触类旁通。或遇怨家仇人,却能转瞋恨为欢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都是过消罪灭之征兆。但不可执着这些境界,从此自高而停步不前。春秋时卫国贤大夫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能时时反省,觉察以往之过失而尽改之。到二十一岁,才知以前之过失尚未完全改正。到二十二岁,回头检点二十一岁时的自己,如同身处梦中。一年又一年地逐步改过,直到五十岁时,还察知过去四十九年尚存之过失。古人改过之学如此精进。我们身为凡夫,过失多如刺稍身上之刺,而回想往事,却常如不见其有过,是心粗而眼翳啊!然而人之过恶深重的,也有征兆,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难为情甚至沮丧;或闻正法而不欢喜;或做好事而遭人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是作孽之相啊!若有此类状况,即须奋发,舍旧图新,断恶修善,千万不要自误。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了凡四训》改过篇

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皆为苦无有欢乐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城里有一位长者,刚刚丧失爱子以致日夜思念,万般不舍;不久便精神恍惚,茫然地到处游走,逢人便问:“可曾见到我儿?”就这么一路边走边问,逐渐来到祇洹精舍,站在世尊面前,问道:“瞿昙沙门!可曾见到我儿?”

世尊问长者:“什么缘故使你满面愁容、精神恍惚呢?”长者回答:“怎么能不悲伤忧愁呢?就这么一个独子,我对他疼爱有加,从不曾离开我身边。如今无常忽至,因为哀愍、思念我儿,几乎令我心发狂。沙门!您有见到我的爱子吗?”世尊告诉他:“长者!生、老、病、死,是世间不变的真理。恩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孩子示现无常,当然就会因为思念而受苦。”

当时,长者因心中悲恼,无法听进佛所言说,转身便离去。路上逢人,长者便问:“沙门瞿昙说:‘与所爱的人别离,就能够快乐。’你认为沙门所说的有道理吗?”路人回答:“与所爱的人分别,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呢?”离舍卫城不远,有许多人聚在一处博弈嬉戏。这时,长者心想:“这些男子都很聪明,无事不知,我现在来问问他们。”他走到那里问众人:“沙门瞿昙跟我说:‘恩爱别离苦、怨憎会苦,都是快乐的。’你们认为呢?”这些博弈嬉戏者回答:“与恩爱的人别离,怎么会快乐?如此快乐之说,绝对不是真的。”长者心想:“如来所说从不虚妄,可是为什么说恩爱别离,就能快乐呢?应该不是这样。”

此时长者走进舍卫城,来到皇宫门外称说:“沙门瞿昙作如是教化:‘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为快乐!’”于是,这句话传遍舍卫城乃至中宫内。当时候波斯匿王正和摩利夫人在高楼上娱乐,国王问夫人:“‘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皆快乐。’沙门瞿昙真的是这样说吗?”夫人回答:“我从未曾听闻世尊如此之说法。”国王告诉夫人:“如同师长教导弟子:‘这样做是对的、不这样做才是对的。’弟子会回答:‘如是,大师!’摩利!你也应当如此,听闻了瞿昙沙门所说的言论,应该回答:‘的确是这样,无有虚妄!’现在你可以离开了,不须在本王面前出现!”

摩利夫人离开波斯匿王后,嘱咐竹膊婆罗门,你持我摩利名字,往诣祇洹精舍,顶礼后禀白世尊:“舍卫城内及皇宫中人有此言论:‘沙门瞿昙说: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皆快乐。’请问世尊有此言教吗?”若世尊有所言说,你要好好听受,回来后再告诉我。

竹膊婆罗门立刻前往祇洹精舍,到世尊处,与众人共相问讯后,坐在一旁。此时,婆罗门禀白世尊:“我代摩利夫人顶礼世尊,问讯如来法体安康,请问起居轻安、便利否?度化冥顽之众生,无劳心否?”接着又说:“目前,舍卫城内普遍传言:‘沙门瞿昙作如是教化: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皆快乐!’请问世尊确实有此言教吗?”

世尊告诉竹膊婆罗门:“在舍卫城内,有一长者丧失一子,因过度思念爱子而狂惑失心,东奔西走,见人便问:‘有谁见到我的孩子?’所以,婆罗门!恩爱别离苦、怨憎会苦,都是毫无欢乐可言。昔日,此舍卫城中,有一老母遭逢无常,亦是狂惑恍惚,不识东西;又有一老父遭逢无常;亦有兄弟姊妹皆遭逢无常。面对在世亲人示现无常,都因此而恍惚发狂,不识东西。”

“婆罗门!昔日,此舍卫城中有一男子,迎娶一位容貌端正无双的新妇。但婚配不久,生活陷入贫穷。新妇双亲见男子家逢困境,打算将女儿强行带回,改嫁他人。男子得知此消息后,便衣里藏刀,迳至妇人家,问道:‘我妻现在何处?’其母答言:‘她在墙外纺纱织布。’男子走到妻子身旁,问妻子:‘你双亲想将你改嫁他人吗?’妻子回答:‘确实是如此,但是我不乐于听到此话。’于是,男子拔出利剑刺杀妇人后,再取剑刺己腹,说道:‘我俩同归于尽!’婆罗门!从这事实可知,恩爱别离、怨憎会苦,皆是忧愁,苦不堪言。”

竹膊婆罗门禀白:“如是,世尊!此诸忧恼,实是痛苦,毫无快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曾经育有一子,亦是舍我而逝。我昼夜追忆爱子,不离心怀。由于日夜思子,心意狂惑而东奔西走,逢人便问:‘有谁看见我儿?’沙门瞿昙!诚如您今日所说,苦实无乐!我因国事繁多,就此辞别。”佛说:“现在正是时候。”竹膊婆罗门即从坐起,绕佛三匝后离去,回到摩利夫人处所,将世尊所有言说一一禀白夫人。

不久,摩利夫人觐见波斯匿王,说道:“大王!我想问一些问题,请您回答可以吗?大王!您想念琉璃王子吗?”王答:“非常想念!爱愍之心,念念不离。”又问:“如果王子遭逢迁变,大王!您会忧愁吗?”“当然会!”夫人言:“大王您应当要知道,与恩爱的人别离,都会心生忧愁的。还有大王!您爱伊罗王子吗?”王答:“我甚爱之。”再问:“大王!若伊罗王子遭逢迁变,您会忧伤吗?”“我极愁忧!”夫人说:“由此即知,恩爱别离,无有欢乐。大王!您爱萨罗陀夫人吗?”王答:“我甚爱彼。”夫人说:“若萨罗陀夫人遭逢不幸,大王您会为此悲忧吗?”“我会愁忧!”夫人说:“大王当知,恩爱别离,此皆是苦。”夫人问:“大王!您爱念我吗?”王言:“你是本王所爱。”夫人言:“若我遭逢不幸,大王您会愁忧吗?”王言:“若夫人身有变易,我会心生愁忧!”“大王!由此便知,恩爱别离、怨憎合会,实无欢乐!”

夫人又问:“大王!您将迦尸、拘萨罗人民放在心上吗?”王言:“我很爱迦尸、拘萨罗人民。”“若迦尸、拘萨罗人民遭逢无常变易,大王您为民愁忧吗?”王言:“若迦尸、拘萨罗人民有所变易,我命尚且不存,更何况心生愁忧呢?因为我是依靠迦尸、拘萨罗国人民之力,才得以生存。我若知道性命尚且不保,怎么能不生愁忧呢?”夫人言:“由此可知,恩爱别离,此皆为苦,无有欢乐。”

国王便面向世尊所在的方向,右膝着地,叉手合掌说道:“甚奇!甚妙!我已明白世尊所教化的真理。若是沙门瞿昙亲至宫中说法,夫人得与共相言论。”国王再告诉夫人:“自今以后,我当更为相信你,所著服饰与我无异,受人敬重与我相当。”

世尊听说了摩利夫人与波斯匿王的论述,告诉诸比丘:“摩利夫人聪明绝顶,若是波斯匿王问我,我亦以相同义理开示国王,如同夫人所说,没有什么不同。”世尊又告诉比丘们:“我在家弟子中,第一得证优婆斯(指受持五戒的女众居士,又译优婆夷),笃信牢固者,即是摩利夫人。”

当时,比丘们听闻世尊所说,个个法喜充满,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六·利养品第十三(三)》

省思:

经云:“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故事中,佛陀、摩利夫人皆用譬喻阐释世间不变的真理——苦谛,使见闻者信受佛法。人生在世,皆会面临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等八苦交煎的逼迫。为此,佛陀宣扬“四圣谛——苦、集、灭、道”之真理,令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具足正见,信受奉行之,不再起惑、造业、受苦,从因上勤修戒定慧,必能得自在解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想了想,还是客气地说道:“长风兄弟的手艺,俺是最了解了,巴不得能天天吃你炒的菜呢。我现在想去坡罗河沿俺家的开荒地瞅瞅,一个多月没来过,也不知道小乾坤把那儿的地
  • 然后我在博博搜索波哥今年和磊的动态,找到这条转发博,说电影发布会波哥在,友友们,我实在是脸盲看不出来,你们看一下[傻眼]我好激动啊啊啊啊啊啊[送花花][送花花]
  • 祸害磁场祸害磁场代表的数字是:17、71、98、89、64、46、32、23,能量由高到低,他们的基本特征就是:以口为主,这个特征最能体现在说话方面,他们说话比
  • 不知道就当我没问[摊手])美麗愉悅的開始a beautiful start of the day 已沒有詩情畫意的日子 也沒有胡思亂想的思緒日常是充實愉悅忙碌的
  • 总的来说还是挺好玩的,光论风景可能不如夏威夷茂宜那么秀丽,但胜在有山(云雀雨林),有海,有白沙滩,有人文历史(圣胡安老城和古堡),所以我觉得还是值得去,而且当
  • 几年前,海尔妮莎汗·艾提一家还在因为生活上的困难和孩子的学费问题头疼,如今之前的压力全部转化成了动力,“感谢天津援疆企业把石榴酒厂开到了家门口,我要更加努力工作
  • [给你小心心]但是比起肖战玉骨遥时影路透图,我还是觉得 肖战工作室 发的图更清晰,更适合做 肖战壁纸!#经销商管理# 梅明平对销售总监说年会成不成功,最重要的是
  • 信任,是冬日的一缕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和芳香;信任,使沙漠的一口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命的希望;信任,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看到黎明
  • 在家就感觉像个产妇一样被照顾着我爸妈中午都不在家吃 我爸就把菜切好 饭煮好 汤煲好 然后什么都交代好才会出门刚才又打电话来说明天想吃什么菜要我每天报备他好准备(
  • 以后我推荐的产品,如果你们大下单了,请大家好用不好用都和我讲一下好吗?Anyways咖啡,我真是对你又爱又恨,今天你让我气短用什么还?
  • 舞钢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2022年7月11日#河南县域发布#【关于茂名市茂南区新增确诊病例行程轨迹的通报】7月11日0-24时,我
  • 当然,知易行难,转势很难被准确判断,因为在趋势中会出现大量小型反转,这些小型反转会误导新手交易者,当然有时候老手也会中招。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了同房后的出血,一
  • 本来这事也算结束了,谁知,有一天,智家掌权人对赵鞅说,“范氏和中行氏确实是发起了叛乱,但这叛乱也是董安于而引起的,晋国法律规定,开始作乱的都要处死,如今只剩董安
  • 唉,发牢骚都没时间了,明天还要早起开家长会呢,晚安了吧。以为任务结束是休息呢,没想到,让我体会了什么叫恨不得一天有72个小时。
  • 不过气人的是,管理员想方设法让大家提高防骗意识,却总有淘气老铁越过视频重点,发表各种神评论,“口才这么好,不当推销员真是可惜了” “管理员这么帅,有对象吗”“你
  • 成都市春熙路餐饮管理,现在招聘人员,《一》领班数名,2600底薪加100全勤,一个月四天,包吃包住,住宿电梯公寓,国家法定假日也有假期,公司给员工买保险,员工生
  • 接着展开倾听,辩识,音乐的出处,即是强调个体精神的可追溯性。诗的这种闲适气息本来属于东方情志,但作者的写法底层逻辑分明是西式的,这是思维的融通,这是理性的写法,
  • 但是不会差是一回事,你的禄是你自己,禄的旁边是各种财星,所以所接触的是各种各样的攀比和诱惑,例如有钱的院长,有钱的主任,发财的同学,这些都是会刺激你的,让你产
  • 我们认为,产业链爬升是公司深耕行业的必然发展,以场景落地能力为根基,公司形成了算法、解决方案、工程落地的全链路能力。从纵向来看: 1)公司不断加大对业务协同领域
  • 收费的会对你资金负责,不收费的不会理你亏损与否,相信很多朋友都踩过这个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你想赚钱又手足无措没有方向的不妨直接找到老金加入战队,老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