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若有四种无嗔,众生須臾得生净土。尊者问佛,何名四种无嗔?佛言,尊者,
面上无嗔是供养,
口内无嗔是妙香,
心内无嗔是净土,
意内无嗔是道场 。

依佛法来说,「瞋」是根本烦恼之一,又作瞋怒、瞋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瞋?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据《俱舍论》、《成唯识论》载,对违背己情的有情生起憎恚,使身心热恼,不得平安的精神作用,名为瞋。又忿、恨、恼、嫉、害等随烦恼,都是以瞋的部分为体,是六根本烦恼、十随眠、五盖、五钝使之一。

又《成唯识论》中说:「瞋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瞋,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起了瞋心,那么在为人处事之时,若不顺己意就会生气、发怒,由此而引发其他种种的烦恼,所以佛教认为这瞋心的危害性非常大。如《大智度论》中说:「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

瞋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的追求与占有的心理欲望。而瞋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这样对违逆自己心愿的人、事、物,而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很大的损害及障碍──瞋可以说是修行的大敌。

瞋心对修行而言是固然是很大的障碍,若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其危害就更大了。在一切人际关系之中,小至家庭不和、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大至团体与与团体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的争斗,造成诸多恶业的因缘,归根结底都与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瞋是欲中火,能烧功德林」,也就是说,由瞋心而引起的热恼情绪如同火一样,可以把我们积德行善而来的功德之林悉数烧尽,完全销毁。所谓「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

 《华严经》说:「一切恶中,无过是瞋,起一瞋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法苑珠林》亦云:「瞋是失诸善法之根本,堕诸恶道之因缘,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恶口之府藏,祸患之刀斧。」由是可知,瞋是修学佛道上最大的障害。因此,经论中常常告诫我们,如《佛遗教经》说:「瞋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大智度论》亦载:「当观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瞋恚之人不知善,不知非善,不观罪福,不知利害,不自忆念,当堕恶道。」

所以,《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说,瞋怒如毒蛇、如刀、如火,有智慧的人,应当要以忍灭瞋──当我们身处逆境、遭遇恶人、被人误解或利益受到侵损之时,就要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这样我们才不致失去智慧,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针对根源再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化解自己和对方的瞋心。

据《地持论》载,身苦多瞋恚,死后当堕于三恶道。纵然生于人中,亦会得到二种果报:
一、常为一切求其长短:因前世瞋恼别人,不能含容,故感今生被人伺求长短,而动辄得咎。
二、常为众人之所恼害:因前世瞋恼别人,令不安稳,故感今生亦为他人恼害。

还有,一般人认为火灾、水灾、风灾是一种天灾地变,却不知道天灾地变是由每个人内在的贪心、瞋心、痴心所招感来的。觉悟了这个道理,各人自然会慢慢地将自己内在的贪心、瞋心、痴心息灭,这个世界的戾气、怨气自然就会消除,灾难自然就会减少,风雨自然就会调顺,娑婆世界就会成为人间净土。

没有办法,
神秀大师把自己的修行体会,
写在了墙上。
  
“ 偈曰 :
‘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这个境界非常了不起。

我们凡夫的身是烦恼,
他这里身是菩提树。

神秀大师的身体,
非常清净,

像觉悟的树一样,
可以承载觉悟的智慧。

心如明镜台,
心极其清净,
禅定功深,
智慧明了。

但是,
还是会有烦恼,
会有杂念,
就像尘埃。

“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

还在不断地用戒定慧三学来用功,
使自己清净的身心不受尘埃的染污。
  
像神秀大师这种境界,
放到现在这个时代是难得一见的。

自己学禅二十多年,
有一个顺口溜 :

“ 身如烦恼树,
心似密见林,
学禅二十年,
尚未脱俗气。”

跟祖师比,
距离遥远。

但是五祖大师如何评价他此时的境界呢?
  
“ 祖曰 :
‘ 汝作此偈,
未见本性,
只到门外,
未入门内。

如此见解,
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到了
“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 的境界,

居然还在禅宗的门外,
尚未入门,

以此智慧觅无上菩提,
根本就没门。

这就是禅法的严肃性。
  
“ 无上菩提,
须得言下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不生不灭。”

无上的菩提,
就是无上的觉悟、
禅宗所直传的佛心,

需要言下识自本心,
见到不生不灭的真性。

同时,
“ 于一切时中,
念念自见 ”,

在一切时间、
一切地点,

念念现前才可以。

“ 万法无滞,
一真一切真,
万境自如如。”

一切法都不是障碍。

一切五蕴的幻境,
皆变成真如妙用,
纯一真心。

山河大地,
皆是菩提妙心。

“ 如如之心,
即是真实。”

这个如如不动的禅心,
即是万事万物的真实本体。

“ 若如是见,
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只有见到这样的境界,
才是无上菩提之自性,
才有资格入祖位。

这是禅宗的命脉。
  
五祖大师很慈悲,
安慰他说 :

“ 汝且去,
一两日思惟,
更作一偈,
将来吾看。

汝偈若入得门,
付汝衣法。”

总是给人机会。

说你先回去,
仔细体会体会,
再写一个偈子,
如果合格,
还有机会。
  
神秀大师在廊间题写的这一首偈颂,
很快被道场大众传唱。

五祖大师也很鼓励他,
说只要依此偈修行,
就能够不堕恶道。

说得很明白,
“ 不堕恶道 ”
“ 有大利益 ”,

并没有说可以直了成佛。
  
在碓坊里舂米的行者卢惠能,
听到有沙弥童子持诵这首偈颂,
一听就知道没入门。

后来一了解,
知道老和尚要传法,

于是他让人引导,
来到堂前,
平常他都不来这个地方。

这时他让一位姓张的别驾,
帮他也写一首偈子。

大家当时都很奇怪,
说你一个行者,

也要掺和这件事?

大家都很不屑。
  
惠能大师说 :

“ 欲学无上菩提,
不得轻于初学。

下下人有上上智,
上上人有没意智。

若轻人,
便有无量无边罪。”

说你们不要小看人。

众人说那好,
既然你这么自信,
赶紧说吧。
  
结果惠能大师一开口,
举众皆惊。

“ 偈曰 :
‘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大家都愣了,
原来道场里谁都可以使唤的行者,
是位肉身菩萨。
  
五祖大师担心有人嫉妒惠能大师,
赶紧把鞋脱下来擦掉了偈语,

当众说,
这个也没见性,
不要当回事。
  
但是到了第二天,
他悄悄来到惠能大师修苦行的碓坊。

“ 见能腰石舂米,
语曰 :

‘ 求道之人,
为法忘躯,
当如是乎!’

乃问曰 :
‘ 米熟也未?’

惠能曰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一千多人吃的饭,
得要多少米呀,
舂米的任务很重。

惠能大师身量小,
怎么办呢?

为了把这件事做好,
他在腰上绑了块石头,
增加自己的体重,
因此腰部受损。

五祖大师就很感慨,
说求道的人为法忘躯,

应该如是精进,
这就是大家的榜样。

然后五祖就问他
“ 米熟也未?”

其实这是一句暗语,
怎么样,
开悟了吗?

惠能回答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米已经舂好了,
但是还有点不干净,
需要筛。

什么意思呢?

见道了,
但是还不透彻。
  
惠能大师没有广学经教,
到了
“ 本来无一物 ” 的境界,

也就是教下所讲的法我空境界,
类似的说法,

还有
“ 若人识得心,
大地无寸土 ”

“ 虚空粉碎,
大地平沉 ”

“ 泥牛入海无消息 ”,

讲的都是禅宗的重关境界,
这时能够泯一切相,
一切现象不再是障碍,

但是还有无相的执著,
所谓还有微细的能所。

惠能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知道那还不成熟、
不透彻,

完全不以为意。
  
《 坛经 》 的后面,
惠能大师针对大通和尚给智常禅师的开示,

有一首偈颂,
讲的就是这个阶段的局限性 :

“ 不见一法存无见,
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
自己灵光常显现。”

不见一法,
还有无相境,

就好比还有一层薄云,
遮住了本有的智慧,
不得透彻。
  
“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不知一法,
住于这样的空知当中,
就好比太虚中有闪电一样,

有极微细、
极迅猛的妄念流注。
  
如果认此为了义的佛之境界,
认为这就是到家了,

那就会错认路头,
错失提升机会,
不会再有更透彻的境界。

所以叫
“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
  
这个时候应该如何用功呢?

“ 汝当一念自知非 ”,

这时应该反观己心的过患,
就能够破除无明,

打开本有的灵光,
让它念念现前。

这是六祖大师彻悟以后对智常禅师的开示。
  
当时六祖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以他自己的能力,
不能够马上进一步突破。

但是他以自己的宿慧,
知道这个境界还不行,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六祖大师彻悟此心的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用锡杖拄地板三下,
就离开了。

惠能大师心知这是一个信号,
于是晚上三更,
他悄悄来到丈室,
这时五祖大师正在等着他,

然后
“ 以袈裟遮围,
不令人见 ”。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传法因缘,
直接涉及到释迦牟尼佛教法下,

三大语系佛法中受众最广的汉传佛教的高度,直接涉及到整个汉地众生的法身慧命。
  
五祖大师
“ 为说 《 金刚经 》,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讲到
《 金刚经 》 的三分之一,

第十品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的时候,

惠能大师
“ 言下大悟,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这时自性与万法才彻底统一,
打开了佛智,
真正地彻悟。
  
于是他就向五祖大师汇报,
来表达他的悟境 :

“ 何期自性,
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
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
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
能生万法!”

何期,
就是
“ 原来 ” 或
“ 谁曾想 ” 的意思,

原来自性本自清净,
本不生灭,
本自具足,
本无动摇,
能生万法!

这时惠能大师,
全身揽入法界,

法界即自身,
自身即法界。

《 楞严经 》 中
讲此时的境界,
用了一个比喻,

“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
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
若存若亡,

如湛巨海流一浮沤,
起灭无从。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是对
“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 的

“ 此心 ”
最好的注解。
  
“ 祖知悟本性,
谓惠能曰 :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若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即名丈夫、
天人师、
佛。’”

五祖大师这时知道卢行者彻悟了,
这才是真正的明心见性 ——
到家的境界。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不识本心,
学法没有真实利益。

这是站在成佛第一义的高度来说。

因为佛性本自具足,
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关键在于打开本心,
其他的都是因缘法。

但是站在世俗谛的角度,
对于我们来说,
一瞻一礼都有功德,

所以
“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

哪怕我们以妄想心到了寺院,
称诵一句佛号,
都是成佛的因。

这是从两个层面来讲的,
不可偏废。

《 坛经 》 里面讲的
很多都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知识、
概念、
结论,

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种种的邪见,
非常活泼,

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执于一端。
  
这是六祖惠能大师发明
“ 此心 ”、

彻悟
“ 菩提自性 ” 的
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相当于禅宗三关 ——
初关、
重关、
牢关。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也经常引起误解,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如何开示。
  
六祖开示智通禅师说 :

“ 三身者,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听吾偈曰 :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
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
终日说菩提。’”
  
法报化三身,
是我们修行总的目标,

那么六祖大师如何来开示禅宗所成就的三身佛的内涵呢?
  
“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我们本有的菩提自性就是清净法身;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打开菩提自性,
彻悟自性的智慧,
即圆满报身;

“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利益众生的菩萨行,
一切身口意的运作都是我们的化身。
  
那么本性与三身的关系呢?

“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如果离开本性说三身,
那么三身就没有智,
此时就谈不上什么三身。
  
“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如果了悟三身并非实有,
也就是没有遍计所执自性,
那么就证得了四智。

对于报身无有自性可以这样理解 :

报身有两种,
一个是他受用,
一个是自受用。

前面讲的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
是自受用报身,

是证悟法身的智慧;

菩萨的色身,
是他受用报身,

不同的福德因缘,
感得不同,

与众生的缘不同,
众生看到的也不一样。

千百亿化身,
指的是我们利益众生的身口意三业的运作。
  
能够了知三身无有自性,
就能够打开法身所具备的四智菩提,

所以叫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

禅宗所成就的三身,
是自性三身。

直接发明自性,
然后打开四智。

诸佛所具有的四智,

就是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成所作智,

它对应我们凡夫的八识。

以肉身直入佛智,
这叫
“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

这是禅宗顿悟成佛的法门。
  
对于四智的内涵,
六祖大师接下来又开示说 :

“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大圆镜智是指我们清净的本心;

“ 平等性智心无病 ”,
这时第七末那识已经转变了,

不再有一切凡夫所共有的根本心病 ——
我执;

那么妙观察智呢?

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
它清净无染,

观察一切事物没有执取,
见一切法而不起分别想;

前五识则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利益众生的悲用。
  
一定要打开大圆镜智,
“ 在千人万人中,
不背一人,
不向一人 ”,

这才能称为禅师。

如何成就四智?
  
“ 五八六七果因转 ”,

“ 六七因中转,
五八果上圆 ”。

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在因地转成智慧以后,

第八阿赖耶识和前五识在果地才能圆满。
  
若依教下唯识宗的教理,
第六意识第一次转智是在初地;

第二次转智是在七地末八地初,
证得无生法忍;

第六意识彻底转成妙观察智是在佛智境界。

那么第六意识一转,
末那识跟着转,
第六意识转变成妙观察智,
第七末那识同时跟着转变成平等性智。

此时,
阿赖耶识才转成大圆镜智;

前五识,
跟着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八识转智的次第,
是基本规律。
  
那么禅宗的祖师,
于转处不留情,
念念亲见本性,
不管动静,

都恒与法身相应,
处于那伽大定之中,

这时八识同时圆成四智,
这是禅宗不共的修行路线。

菩提自性在何处?
  
《 坛经 》 中
六祖大师这样开示 :

“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我们生命的真性是本有的觉知之性,
菩提妙心我们本有。

但是,
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它,

所以
“ 起心即是妄 ”,
起心动念都是妄念。

“ 净心在妄中 ”,
我们清净的本心就在我们的妄念中。

那么如何来把它发明呢?

“ 但正无三障 ”,

只要把我们的种种妄心、
邪见都止息,

就能够打开我们本有的觉性,
破除三障。
  
《 坛经 》中
还开示 :

“ 真如有性,
所以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正是因为有真如妙心,
所以我们才能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 ——
我们的根身世界当时即坏。

我们之所以有
“ 在眼曰见、
在耳曰闻、
在手执捉、
在足运奔 ”
这样的生命基本特征和能力,

正是由于我们有无限自由、
无限广大的觉性。

这是不可复制的,
不是进化而来的,
不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也不会死去。

人工智能再发达,
也不可能有佛性,
这是我们学禅之人应该特别明确的一个认知。
  
《 坛经 》 中
还开示 :

“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如果能在我们的妄心中见真心,
打开了真心,
也就是发明了此心,

“ 有真即是成佛因 ”,
这才是成佛的正因,
直了成佛。

“ 不见自性外觅佛 ”,
不见自己的觉性,

然后向外去找佛,
“ 起心总是大痴人 ”,
一动念就错了,

所以叫
“ 起心即错,
动念即乖 ”,

不能向外去找觉悟,
不能向外去觅佛。

菩提自性与觉知心的关系
  
我们凡夫此刻的觉知心,
生灭不停,
是我们生命最亲切的运作。

过去的种种记忆、
发生的种种故事,

不管是世界的、
自然的,

还是生命境界的、
社会的、
人文的,

都永远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融入进了我们的生命之流;

未来,
尚未发生。

所以对于我们凡夫来说,

过去、
未来的心显然是不可触及的,

但是我们可以把握此时此刻的心,
我们一切的生活都由此展开。
  
所以,
不能离开此时此刻的觉知心去找菩提自性,
去找真心。

祖师开示,
“ 净心在妄中 ”,

菩提自性就在我们此时此刻的觉知心中;

但是我们的觉知心,
它又不是真心。

这两者的关系就像波浪和水一样,
也可以说像冰和水的关系。

当我们处于冰的状态,
它本身不是水,
不具备水滋润万物的特征;

但是,
你也不能离开冰去找水。
  
有人认为前念已过,
后念未至,
中间那段看似没有妄念,

所谓了了分明的状态就是真如,
这是极其糟糕的错误认知。

就好比我们认为一个波浪过去了,
后面那个波浪还没来,
中间那段看似平静的状态就是纯粹的水。

这个错误很严重。

从妄心到真心,
一定要经历身心世界脱胎换骨式的剧变。
  
我们的妄心,
包含了心王和心所。

前五识、
第六意识、
第七末那识、
第八识都是心王,

贪嗔痴烦恼等属于心所。

禅宗顿悟,
是擒贼先擒王,
但管心王。

在心王当中,
谁是转智的要害?

第六意识。

第六意识转,
第七末那识就跟着转。

第六意识、
第七识转成了佛智,

第八阿赖耶识和前五识才跟着转。

所以在第六意识上用功,
这是通向解脱的关键。

禅宗用功的核心
  
—— 转第六意识
  
六祖大师彻悟以后,
五祖大师知道六祖的弘法时机尚未成熟,
担心有人因为嫉妒而伤害他,
就让他赶紧离开。

所以,
五祖大师连夜亲自摇橹,

把惠能大师送过了江,
嘱咐他赶紧躲起来,
短时间内不要出来弘法。
  
但是三天以后,
五祖大师作为这出传法大剧的导演,
当众宣布 :

“ 衣法已南,
能者得之。”

行者惠能已经得了衣钵往南走了,
意思就是你们想追就追吧。

不给大众一个追的机会,
怎么能显出开悟禅师的智慧呢?

于是,
一队人马就向南追来。
  
有一位惠明禅师,
将军出身,
很有经验,
又跑得快,
很快就追上了。

惠能大师一看,
把衣钵放在石头上,
赶紧躲了起来。

结果惠明禅师一拿衣钵,
拿不动

( 为什么拿不动?

这是一大迷团,
需要参究 ),

幡然醒悟,
大声喊道 :

“ 行者!
我为法来,
不为衣来。”

于是惠能禅师就出来为惠明禅师说法,

“ 汝既为法而来,
可屏息诸缘,
勿生一念,
吾为汝说。”

既然你为法而来,
请你先把是非缘务都放下,

勿生一念,
先把粗的烦恼停一停。

“ 明良久 ”,
惠明禅师作意用功,
调伏妄心,
过了很久,
待他身心宁静下来以后,

惠能祖师讲 :
“ 不思善,
不思恶,
正与么时,

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不思善不思恶,
也就是不思,

初步的不思就是粗的思维心不起,
这时有利于参禅用功。

正在这个时候,
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

这时起疑情,
反观自心,
什么是我们妄心当中本有的觉心?

这是禅宗参究的核心功夫。
  
“ 惠明言下大悟 ”,

有两种版本 :
一种是惠明禅师当下就开悟了;

还有一种,
据文献记载,
他回去以后,

按照六祖大师开示的方法参禅,
几个月以后悟明心地。

这两种版本,
我觉得都很好。

第一种可能代表惠明禅师的境界;

第二种代表我们大多数人,
如果我们这样用功,

也许几个月、
几年、
几十年开悟,

也许下辈子才开悟,
都没关系,
只要开悟就好。

只要我们这样坚持用功,
都有开悟的机会。
  
惠明禅师继续问 :

“ 上来密语密意外,
还更有密意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6. 糯米锅巴代工厂品牌:乐锦记糯米锅巴差别不大,代工厂便宜一小半但不要多吃,油炸的啊,月半警告27. 黑米蛋糕代工厂品牌:可焙黑米蒸蛋糕味道一模一样,代工厂
  • #壁纸[超话]#今日份朋友圈自拍文案合集1. 你的好运正在派件,请保持心情舒畅2. 今晚我心头的月亮又被你打翻了3. 能让我狂奔的,除了大雨就只有你了5. 希望
  • 和面霜,防晒不打架,这真的太难得。今年流行的亮橘色妆容太挑人,比如眼睛肿的一定会是灾难。
  • 30岁的时候觉得以后的日子应该会越过越轻松,没想到到了今天,居然带着点负隅顽抗的味道。18岁的时候觉得以后的日子应该会越过越轻松,没想到到了今天,居然带着点负隅
  • 以英国医疗系统为例:鉴于目前新冠高感染水平和医护人员高病假率,无论在新冠病例的护理方面,还是在清理此前两年积压工作方面,英国医疗体系都处于艰难运转的状态。近期一
  • 一眨眼胖胖就一岁多了是个大孩子了可以帮着我们管教嘟嘟了甚至还会帮它埋屎才一个多月没有见感觉它从小猫咪一下子长大长胖了我又好像看到多年以后不知不觉间它已经十几岁的
  • 想要你们一起来就看到我碎碎念一下百合花皮衣,设计感和复古感并存的海军风小皮子,很适合穿去音乐节甩甩头✨天气凉了很想去草坪听听音乐呢,最近你们有看‘一起乐队吧’这
  • 同时,我也遐想到当年的李太白,或许他也是听说此地有众多的楠木古树,故特意专程从夜郎骑马翻山而来,为的是看看这个有文化、有古楠的官庄村,在诗乡或许能找到知音。据说
  • 芭妮兰卸妆膏100ml 158这个卸妆膏真的用腻了,放在几年前大家推他是OK的,但是放眼现在,就不是很OK了。分享两个乳霜类卸妆膏✨在家窝了一个多月,手边产品也
  • 孕吐只是其一,其二就是怀男孩真的会变丑,男宝发育母体受雄激素影响,真的会变丑,孕早期我都不想照镜子,因为我一照镜子就会看到镜子里一张丑陋无生气的脸,真的能吓哭
  • 渣攻总想让我原谅他林正和袁深好像年前看的,渣攻追妻,记得很不喜欢这个渣攻袁深肤白纤细,眉清目秀,标致好看,不娘不笑的时候还会带着一些若有若无的疏离感画风跟当时其
  • 本子原来的编制人,我也没叫她参与,也没数落她,也没去上级那里告她状,最大的失望,就是心平气和的放弃和忽略吧,此人五年后才辞职。那天的事情谈的特别不顺利,几乎等了
  • 那位大脑洞新锐设计师C.J.YAO又要带着全新系列“EAT 散散无778PLAY LOL”回归,据说又有跨界美物闪亮登场,而这次的跨界伙伴是实力包揽多届上海时装
  • 这个有的国家学不会(比如拉美非抄作业都不会)、有的不想学、有的不屑...全世界的百姓都是一样的,只是精英不同而已...二,然后第二步就比较难,因为要去解决被人们
  • 北京30万用户在关注@看房狗看房狗 ,推荐关注@一朵云上住  #无中介费真房源##北京租房合租##北京求租##个人房源合租##北京租房#200只纸鹤的愿望——“
  • 罗梅卢-卢卡库在俱乐部球迷中非常不受欢迎,在他接受意大利天空体育的采访后,他的状态急剧下降,新老板将不得不决定是否为这笔破俱乐部纪录的签约来进行忍痛的止损。罗梅
  • 轮毂服务行业2⃣️0⃣️余年,靠的是始终坚持高品质的初衷,希望可以为您服务!轮毂服务行业2⃣️0⃣️余年,靠的是始终坚持高品质的初衷,希望可以为您服务!
  •   投诉焦点1:  是否存在合同欺诈  据74岁高龄的投诉人张先生反映,旅行社将游客与旅行社双方未签字认可的《行程单》发给每一位报名的游客,新疆的地接社照此《行
  • 第十二条【不重复计费】政府在制定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标准中已考虑收集、运输费用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不得再向医疗废物产生单位收取收集、运输费。第三章 监督管理第十三条
  • [浮云]#任嘉伦蓝焰突击# [浮云][浮云]#任嘉伦恰似故人归# [浮云][浮云]#任嘉伦长意# [浮云]希望你的人生中蕴含一切光荣与繁荣,希望你的前程永远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