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就是这么地经典。如果证悟成道的人,能善分别一切法相。他们虽然心中知道“唉,这个事情……哦,吵架了,这个好还是不好?”有这个意念,但是他虽作意而不著,也就是说我虽然有这个念头,但是我没有进入这个执著之相当中。所以说“空”,師父上几集跟你们说到空,还有无相、还有无作,你这个人心空了,你知道一切是缘分了,你不会去参与在人家家里吵架的事情,你就空了。你空的话你是不是无相?你觉得太太好还是人家先生好?无相,不著相了。“因为我是太太的朋友,那我就说太太好;因为我是先生的朋友,我就说先生好……”不著相了。然后你就没有作为,你也不会去讲别人不好、你也不会去劝架,你只能笑笑,这个你很明白的道理,那么这个就是佛经上讲的三解脱门。

那就上次師父跟你们说的解脱门,因为你能善分别,你用这个如如不动的善分别,因为你当下你自己性空了,你不会为人间的一切去著相,所以这就是第一义。什么意思?就是佛学的第一义谛,就是真谛。真谛是什么?就是我们讲的要三解脱门,因为它本身是空,所以它无相,所以它无生。《心经》当中就是讲的无生无相,所以佛学的真谛,并不是说形而上的道体。形而上的道体就是说,不是形式上的佛道的体现,而是真正的内心的一种智慧的体现。所以现代的哲学解释“学佛人经常讲的本体是什么?”其实“本体”就是你的真谛,就是你心中的认为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就是你的本性当中的真谛,而任何人不能改变的这个真谛,所以说真理就是这样。人家过去经常说“歪理十八条,真理就一条”,就这个道理,因为你心中有真谛了。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如果你今天能够善分别解释世界上的一切法相(就是一切的现象),这就是你心中的第一义而不动,也就是说你如如不动的本性,你知道的真谛,所以怎么样也不会改变,就第一义谛。所以凡夫心意识的境界,它是随外境而变化:别人说这个人好,你就说这个人好,别人说这个人坏,你可能跟着他一起说坏;而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心净(心自己净下来了),他可以度到“诸禅”。什么意思?就是“心净已度诸禅”:当你的心明白了真谛之后,你的内心就有禅定了,所有的禅定都会出来。所以“已于诸法得自在”,你对人间所有的法相(发现的所有的相),实际上你都能够看破、你能看穿、你能觉悟,你当然得大自在了。比方说两个人吵架吵了半天,你笑笑,你想到了这是因果,“明天他们会好的”;过几天你再去看,他们两个保证好得不得了了。你知道这个义谛,你怎么会卷入到这种矛盾之中?所以“能善分别诸法相”,就是你的行为和作为于第一义而不动。所以佛教为什么叫我们如如不动,不要因为别人说什么,而改变自己的观点;不要别人在做什么行为,而改变你自己的初衷;不要因为别人在想什么,而让你内心跌宕起伏,这就是師父告诉你们的。你们可能看见别人说什么,你说“我要克制”,这个成立。如果你说别人在做什么,你看到了、你听到了,你说“这是事实”;别人在想什么,你说“我没有看到,我也没有听到,我也没有看到他做什么动作,我也没听他说,为什么我会这么生气这么难受?”因为别人的思维会影响到你,因为别人的思维在非常微妙的一个人生内心的展现当中,他会以微妙的表情和微妙的行为,让你感受到他对你的忌妒、或者对你的瞋恨、或者对你的赞扬,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就是 body language(就是语言、肢体语言)。所以人跟人而且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个“灵犀”实际上讲的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眼耳鼻舌身,那是五个意识,它这个是单一的意识;而第六意识那是全方位的意识:他的感受,他跟这个人一接触,他就知道这个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人家没有讲过话,但是你就知道他今天来是来者不善,这就是人的灵犀,就是第六感觉。

我们要懂得这些之后,我们要如如不动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懂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虚幻的,我们只有找寻到佛的境界,自在而不执著,我们才能自在而不执著,我们才能知道这一切都会过去的。就算我今天再大的困难,明天还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明天;我今天再大的烦恼,明天就没了,因为这是无常的,这是用正能量的无常来解释你的人生;而不是你天天混日子,觉得反正这是无常的,“我无所谓”。所以“是故稽首此法”,也就是说懂得这个四圣谛的都要好好地稽首,我们说“稽首皈依苏悉地”,也就是说“稽首”就是磕头。所以《心经》里边讲到“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你见到的人间的色受想行识,你怎么样把自己的意识也能照空呢?就要有般若力,般若力就是智慧。

好,今天因为时间差不多了,所以師父想下一次继续跟大家讲心《心经》里边的“照见五蕴皆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后,師父也要跟大家讲个故事。人间的一善解百灾,所以很多人不要以为做点善事好像没有功德。在《藏经》当中有一个印度人,他在马路上,在花园边上捡了一朵花,他没看见过这朵花这么漂亮。花是金黄色的,金黄色的非常庄严,他想先插在自己的脑袋上庄严一下(过去人家说,捡到一朵花插在自己的脑袋上,非常庄严,为什么?好看啊,大家看见你“哎哟,好啊”,这是庄严),后来一想,“我这个脑壳是无常的”(他就是说自己是无常的),然后再一想,“我要是死了,这个脑壳就被狗吃了,或者被狐狸吃了、或者其他动物吃了都不一定……嗯,不配戴这朵花”,所以他就没有把自己这朵花放在脑壳上。他用手捧着这么一朵漂亮的花,走到寺庙去了。他看见释迦牟尼佛的像,非常地庄严,他就念佛。大家知道什么叫念佛吗?“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就这么念。念了之后,因为他念佛的这个功德,他身上突然之间发热,每个毛孔都张开了,热得不得了,非常舒服。像我们现在学佛人念经念得好的也会浑身发热的。在供花的时候,他想, “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非常有智慧的,佛是福慧两足尊的(就是福慧的, 又有福、又有慧,智慧的),佛一定能加持我,我以这样的心来供养花,佛一定会加持我。”供养完了(他把花放到佛陀的前面),然后他就说:“我供养花究竟有多大的功德呢?”(他就在想“我供养这朵花给佛陀有多大的功德”),心里就衡量供养这朵花的功德。他自己不知道有多大功德,他就找到一位比丘(这比丘就叫和尚),他就说:“大德啊, 我刚才以这样的心情,我身上有这么一个马上每个毛孔都热的反应,以这么一朵花供养佛,你看一看功德有多大?”

这位比丘说:“哦,我刚出家受戒不久,只知道离开世间的痛苦,其他的我都不知道。我也没有什么道德,也没有什么读过经,也没有读过书,你问我这个,我没办法回答你,你去找一个读过经的法师,去请问他看你这朵花供养了之后有多大的福德。”

他又找到了一位读经的法师:“師父, 師父,我这朵花供养了有什么功德?”这个法师就告诉他:“你供这朵花多大的功德,我不知道,我也没有神通,我只是在念经,我自己求福德,供花的功德,经上说是有的。你这枝花供的功德多大我不知道,你去问那边有个坐禅的阿罗汉,他有神通,他是证得了阿罗汉果的。”

这时候佛陀涅槃之后还没有多久(刚刚涅槃),证得了阿罗汉果的道人(得道之人)有很多。于是这个供花的人,他就走过去问了证得六通的阿罗汉。他就问:“大德,大德,你已经得了阿罗汉果了,你能告诉我,我供花有多大的利益吗?”这位阿罗汉就入定了,一入定就魂魄出去了观察了。观察完毕,他就说:“我看到你供养的这朵花,你身体的报身舍了之后,你会受到天上的福(也就是说你死了之后,你会受天上福)。你的一生至千万亿世(也就是不停地这一世那一世,千万亿世),这是一个大劫,从一大劫到八万大劫,你的福(就是因为你供了这朵花的福)还没有用完,以后的我就不知道了。”

他有功德的,因为阿罗汉的神通,是能够看到八万大劫。所以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在人间,有些人通灵,他只能看到地府而看不到天上,有些人只能看到gui看不到菩萨,而有些人能看到菩萨,他不一定看得到gui,这一切就是有待于他修心的功德的大小。因为阿罗汉的神通只通到八万大劫,再上去他不知道。边上围着凑热闹的人,大家就问阿罗汉,“来问问他,问问他”,“師父, 師父,你老人家有神通啊!你答复不出来,你能不能到天上去问问弥勒菩萨!”就是让他再跑到更高的地方,去问菩萨去。

于是这位阿罗汉一入定(坐在那里入定了),他的灵魂神识就到兜率天去问弥勒菩萨(咻——他魂就上去)。弥勒菩萨就说了:“这个人只受世福(就是这个人只受到了世间的福报),果报还没有尽(就是因为他供养的花受到的世间的福,到现在还在有福气,果报还没尽)。”弥勒佛就说:“你们要问的这种事,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佛才能探索到究竟这朵花供养有多少福气),一切补处菩萨都不能究竟(大家可能念经的时候,经常念到补处菩萨,其实补处就是后补位,就是说还没有到佛的位置的。补处菩萨就是后补位。弥勒菩萨的意思,这种事情只有佛才能知道究竟,连一切补处菩萨都不能究竟,都不知道、都看不到底的。)弥勒佛笑着说:“你等我下去成了佛之后,我再来跟你说。”弥勒佛讲笑话,就是说你等我到了人间去救人之后,我成了佛了我再来告诉你。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你:我们小小的用一个心情(心情就是我们要供养佛的心情去供养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供养一朵花就有这样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你知道会让你随心所欲的,你今天布施了一朵花之后,你很多事情都顺利了。所以在物质当中,在我们人的眼睛当中,他还把它看得很重的,他说“我要布施花,我能够物质随缘”,但是在菩萨的眼睛当中,菩萨不会把它当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菩萨觉得供花那是正常的。

所以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我们不管供养什么,就跟这个刚刚说的这个居士一样,你要用心来布施。你觉得自己不够位,我要把这朵漂亮的,他认为非常美丽的金色的花朵,我要供给我们伟大的佛陀。你不单单是这朵花的供养,因为你要“法供养”。師父告诉你们什么叫法供养,就是用心来对人家好,用心来供养别人,就叫法供养。因为你这样的供养,你不会贪著世间的福德,甚至连智慧你都不贪,但是你不贪,它会不会有?你们都知道了。这个故事就告诉你们:只要不贪,你无量无边的功德,无量无边的福德和智慧啊;你每一个事情的供养都要好好地用心的话,你一定会成就你的佛。所以这个功德没办法说了,小小的供养我们伟大的佛陀的一束花,“惟佛与佛乃能究竟”,也就是说只有佛才能知道这朵花到底有多少功德,而我们人是不能知道这朵花供养有多少功德的。这个就告诉我们:我们学佛的人要懂得用心,就是我们做什么事情要“深”,要“用心”,内心来做。所以就是《心经》里边讲的“行深”,行要深,“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当你在做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说,你才能“照见五蕴皆空”,也就是说你学佛越认真,你越能照见五蕴皆空。希望大家好好地学佛,能够照见五蕴皆空的话,你就能够得到正等正觉,以后还能成为佛,无上正等正觉。

福报在不生气的情况下,每天增长两倍

本来这个福报你不生气的情况下也是每一个福报每一天增长两倍,那得了菩提心以后增长十倍千倍万倍。得了菩提心,以后自然会积福报,天天会积福报,日夜都会积福报,连睡觉都会积福报,昏迷当中也积福报。这是菩提心的功德。

消除逆缘过程比较痛苦,不生气才能消业障直至和睦

父母骂你,打你,也不要生气,当做消业障。什么时候消除了业障,你们会和和睦睦!非常非常之好!消除逆缘比较痛苦,在这个过程当中经常忏悔,自己的心量要打开一些,要包容父母,这个很重要。

我们一般的人修行,忍辱是非常重要的。家里老公打你要修忍辱,当作冤亲债主来的,前世你欠了老公,今世还给你了。你要忍辱,不要生气,你开心地忍下去,业障消掉了他会好起来。什么时候业障消了就好起来了。

果报出来时生气没用,开心接受才不会增长

人家冤枉你的时候你要知道,我前世或者今生说妄语的果报出来了。我要承担自己的果报。这个造业的时候开开心心地造了,果报出来的时候就痛苦啊,果报出来的时候也要开开心心地承担,果报出来了生气没用,生气它会更加增长,不能生气,我要开开心心地接受它,就没增长。

通过发愿及互相提醒,控制生气

忿就是生气,对象是眼前和自己的心相逆的情景,比如不顺眼的人、物、环境、事件等等,对其大发脾气。

怎么来对治忿呢?生气后,要多想一想发脾气的过失,或者通过修忍辱来对治忿。先发愿,比如,每天早起发愿:我今天要修忍辱,如果别人骂我、怨我,我都要不发脾气。这样发愿,也会有效对治忿。

看到有的师兄要发脾气,法友同修们可以互相提醒一下。但有的人生气时,别人提醒了更生气,如果一直这样忿忿不平的话,忿就转变成恨,烦恼就更严重了。

心态转变不生气,对方也会转变

“能闻能说不离心”——《跋语》

你听到的,你能说全部都是不离开心。唯识派的观念就是这样了。宇宙万物全部外境上面不存在,所以我们要不执着,他讲的意思是这个,你现在看到你的敌人,你不要执着他是我的敌人,你也不要生气,也不要执着,他不一定是你的敌人,现在你的心还没有修好,你的心还没有改变好,你的心一旦改变了,他就改变了。你对他的看法一旦改变了,他也会改变,他跟着你的心就改变。

现在科学家们也是研究地水火风,有时候你骂它,你对它生气,它也会改变。你不生气你赞扬它,发菩提心,它也会改善。以前陀乐寺的周围,李明金他们第一次来的时候,光秃秃的,什么都长不出来。然后现在就慢慢慢慢出来了,出家人的修行越好,修行到了一个层次,周围的环境都会变。不长草的地方长草了,不长树木的长出来了。宇宙都是跟人的心在变。世界真正要毁灭的时候,人的心要变成什么样的程度呢?人心变得父子也不认,这个父亲不要这个儿子,这个儿子也不要父母亲,他有这个力量的时候,我杀你,你杀我,十恶业做到最顶级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毁灭了,杀父杀母啊,然后什么恶业都是最顶级的时候,世界才会毁灭。没到那个时候它不会毁灭,跟这个心有关系。

真正破除了我执,被打骂都不会生气

我们现在起烦恼的我是要破的我执的我,比如说我们现在起烦恼的我,有时候认为我的身体就是我了,有人打了你一巴掌,你会认为脸就是我了,很生气。到底身体是不是我,当你明白这个身体不是我,彻底地明白了,彻底地悟到了,彻底地体会到了的时候,有人打你,你也不会生气。

有人骂你的时候,你就好像从内心当中生出来了一个我一样,直直的一个跟气无二无别的东西生出来了一样,这个东西是不是我,你再仔细考虑一下,有时候这个我执的我也经常不出来。要起烦恼的时候它才出来,你们平静的时候也找不到的,起烦恼的时候它才出来。如果真正的一个师父,在你起烦恼的时候给你点拨一下,会对你认识这个我执有帮助。

经常生气的人多学一点发慈爱心

嗔,嗔的对治力是慈爱心。你有了慈爱心就不会有嗔。那经常生气的人多学一点发慈爱心。

每个人都是烦恼的奴隶,很可怜,不用生他的气

有人打了你,比如拿一个棒子来打了你,那你要恨谁呢,真正打的是这个棒子,你对棒子生气,还是对通过棒子来打你的这个人生气。这个人也不自由,你要生气生气他的烦恼。我们想到每一个人都不自由,每一个人都是烦恼的奴隶,烦恼把他搞到这样的,我也烦恼给我搞得这么惨,他也烦恼给他搞到这么惨,多可怜啊,不用生气了,经常想一想,不会生气。

首先找一个自己的敌人,自己不高兴的一个人,找到了以后,你生气的是他的身体,他的心,他的脚……一个个找出来,找不到的。最好想到每一个人都是烦恼的奴隶,都不自由,都是很可怜的,就不用生气了。嗔恨心就这样慢慢断掉了。嗔恨的故事有很多可以讲。

做大礼拜可以消除生气的心态

做一个大礼拜的福报,可以消除生气和嫉妒他人的这种心态,这个福报你生生世世可以受用,受益非常非常的大。然后也是全身的锻炼,这个大礼拜如果你还能配合密宗瑜伽就更殊胜了。
(如何做大礼拜?)

生气就是吃了大亏

嗔恚就是生气、发脾气,这个果报通常会下地狱。你对一个登地的菩萨生气,一百个劫的福报一下子就消掉了,然后下地狱,地狱里面住一百个劫。对八地以上的菩萨生气,一千个劫的福报一下子就消掉,下到地狱要待一千个劫。凡夫菩萨你一生气,能消一个劫的福报,地狱里面待一个劫。我们现在不知道谁是菩萨,乱说话,乱讲,就会造业。

还有对你的父母亲、恩人生气,也是几年的福报会消掉,下地狱会待几年。一生气是这样,那两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十次,一百次生气消了多少福报啊?不能生气。

对普通人生气也是消福报的,不但消福报,人生气了发里面的毒,变得丑陋。美女生气的时候你看她一点都不美,帅哥生气的时候你看她一点都不帅。现在西方的科学家研究,一个人生气的口气,拿出来打在老鼠的身上,这个老鼠马上死掉。证明连他的口气都有毒。一百个人在这里生气的时候,这个波动的能力很大;几万个人生气的话波动的能力更大,连大地都可以动。地震的因缘很多,其中一个因就是生气,很多人一起生气连大地都可以动,这个磁场我们都知道,我们这个里面一个人生气了,这个磁场马上变掉,这个波动力非常厉害。一个人生气了一百个人的磁场马上会变掉。那一万个人,两万人,几百万人生气的话,这个大地都可以动。

不要生气,千万不要生气,自己要好好治。一有生气的苗头就想,我不要生气,生气就是吃了大亏。

经常保持警醒,慢慢抓住“生气”这个贼

我们一定要对治嗔恚心,或者是能控制住它。首先,平时要注意思惟嗔恚的果报、过患,慢慢印在自己的脑子里、意识里。然后要经常提醒自己,有哪些可能令自己不开心的事情,在心里保持警醒。这样,如果情绪不好了,要发作时,马上抓掉那个引发嗔恚的情绪,控制住它。

刚开始时,可能要在生气后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生气了。其实这是一个好事,我们已经有了抓掉这种情绪的意识,已经注意到了生气这个贼,后面就会慢慢抓掉它,把生气的苗头压下去。

被骂是一句话空话,毁誉不要被干扰

有人骂你,说你是条狗,你听到了也不用生气,这只是一句空话,实际上你不是一条狗;人家赞扬你,说你是佛菩萨,你是观世音菩萨,你也不要贪,实际上你也不是观世音菩萨。所以对于毁誉不要被它干扰,这个要明白。

开了这个智慧,人家骂你就不会生气了

我去了北京的一个饭店,这个饭店名字就叫狗不理。叫狗不理是因为当初饭店老板的名字,他家里生了男孩子都会死掉,所以他父母给他取个名字狗不理,就活了下来,还很发达。有些地方会给孩子取贱名,他就会长的相对好,健康一些。所以人家骂你,会消除你的寿障,你要开心一点。这个你能理解,就打开了你这方面的智慧,以后人家骂你就不会生气了,心情就平衡了;人家赞扬你,哄你的时候,你也不会起很大的贪心。内心如如不动的感觉会很舒服的。 https://t.cn/RI9Efi9

#般若法藏[超话]##般若法藏[超话]##般若法藏[超话]#
世法哲言(八十)

世界无常故,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因缘和合生,万法如梦幻,离散无名相,善因呈福果,恶为显怖报。

云高大师的这条明言,专门说明了我们所居的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论是精神方面的,还是物质方面的,一切都是无常性的,也可以说,宇宙间的一切都具无常性,所以叫世界无常故。所谓无常,就是指所有一切有生命的生物,都是必定要死亡的,如各种动物、飞鸟、细菌等等,一天天进入老,慢慢就生病,最后就死了。而一切无情之物体,即无生命的东西,如我们现实世界中的房屋、汽车、衣服、鞋子等等所有一切,也是必定要坏灭的。这个坏灭是慢慢进行的,而不是一下就灭了,但终究它是要灭的。几年不灭,几十年要灭,几十年不灭,几百年要灭,几百年不灭,就几千年灭,总得要灭,任何东西都必定要灭,这是定义,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如此,所以叫无常。也就是说,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动的东西,一切都在成住坏空的变化之中,这就是整个世界精神和物质现象存在的科学观之真谛。那么,这些东西是怎样来的呢? 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他们之间因缘聚会就和合起来,就存在了。比如录音机,就是由集成电路、塑料外壳、微型电动机、电线、喇叭、液晶显示板等众多元器件组成的,这些因缘和合起来才能成为录音机。人同样如此,是父精母血合化外加灵知心识生命,这些因缘和合才有的。总之,万事万物都是缘起和合就成立,因缘离散则不存在,亦即离散无名相之意。就正如录音机,如果将集成电路、塑料外壳、微型电动机、电线、喇叭、液晶显示板等元器件一一分开,就不再有录音机这个东西存在了,再如我们所住的房屋,把它拆散以后,那么也就没有房子这个概念了,而只剩下一些钢筋、水泥、砖头、瓦片、装饰用的墙纸等等,就是说,正是由于这些各种各样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才有房子这个名词,有名有相出现,而在因缘离散的时候则没有了,这属于一种析空观的论谛。所以说万法终归空。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应该知道,世界上的一切均是由因果关系而组成的一种因缘和合名相假体,故善因显福果,恶为显怖报。即是说,我们做的一切好事,显现的绝对是福报,比如一个人,具有丰富的学识,同时又爱国爱民,热爱世界和平,德才兼备,这样人们就会选他当领导,他就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些都是福报的表现。假如说一个人整天就是偷摸拿骗,干违犯法纪的事情,自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就是恶为呈怖报。所以,万法都具无常性,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离散而灭,如梦幻泡影一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只能做好事,而不能做任何坏事,也就是凡是对国家、对人类、对世界有益的事情都做,而有损于人类的任何事情都坚决不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困]#阴阳师手游[超话]# 【剧情记录】虽然他们把吃掉的书吐出来一部分,但剧情还是七零八碎的,先勉强记录一下吧,难得这次认真看剧情了[允悲]我已经不知道一个小
  •     李明清的所做所为不仅严重地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恶 势力长时间在王府村横行,致使村委会对他也不敢动、不敢管,在违背民愿的情况下违法签订了一些合同,在合同
  • 还有同样是律师的王涌律师,曾经也指出过中演协在张姓演员的事情上的各种越线劣迹行为,那么作为中演协法律顾问的王军律师,请问你如何回复呢?还有想问王军律师(法律顾问
  • 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轻,所以快乐。
  • 从无到有:优质网络无处不在从书信到电报,从固话到BP机,从“大哥大”到现如今的智能手机,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通信方式也是日新月异。从
  • 严重怀疑又水逆,从昨天晚上就开始,没有一件事顺心首先昨天游戏直接连输两把,然后今天早上出门迟到了,通知消息电话打错了,关键是那个人还跟我聊了两分钟,第三次打电话
  • 5月6日,鄂尔多斯市新能源汽车中心(ONE CENTER)项目在康巴什区正式启动,为康巴什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端午假期,文化旅游等各类促消
  • 我:那走了吧,我朋友约了我打麻将。联系方式:cyw-613女:我喜欢绅士幽默风趣的男人,你呢?
  • 住宅前面的树木,或是庭院的树木,不能全部都长成倾斜弯曲的样子,因为这样可招致家风不正,阴邪盛行,近而容易引致家人身体健康发生问题,应全数砍除,另行种植整齐划一的
  • 摇了我吧真的有很努力在学了[泪]很烦!浅尝了一下大聪明的朗姆爸爸也很好吃[可怜]还去了家附近的buffalo grill ,法国血统的美式烤肉,由于我俩都不太饿
  • 感性反而受外界牵制,理性却被内心那感性束缚,无法做到预期,这就是人啊具象的呈现方式周末再说吧,哈哈哈哈7.7周四9点50开团#之H同款女士V领雪纺衫#这件小禾衬
  • 编号:144,无症状感染者,女,住环翠区环翠楼街道世昌大道西城市场。编号:141,无症状感染者,女,住环翠区环翠楼街道世昌大道西城市场。
  • ”悠哉地起身收拾了东西,抻展了衣裳,抬头看了看天上正在飘散着落下的雪,想着今天的信儿,茶坊里能说个好价。中一圆脸茶人,余光里忽瞧着结伴下了夜班的公吏,蹭得站起,
  • #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青春恰时来 我与我的国同在 筑梦路上不言败 未来有我更精彩 青春恰时来 我与世界同在 腾飞的中国大舞台 聚焦我们Z一代 用青春创造锦
  • 《邓散木_百度百科》邓散木(1898年9月—1963年)原名菊初,又名铁,学名士杰,字钝铁、散木,别号粪翁、芦中人、无恙、且渠子、厕简子,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后更
  • 展 点策展人吴洪亮先生在展览的前言中写道,“我们即可以说一粒尘与一颗星本质上一样的,都不过是一个点,但我们知道其中的时与空如此神秘,无法以圭臬权衡。”是的,我
  • #李现骑马# LX#李现马场训练照# 李现,往后余生风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贫也是你荣华是你.心底温柔是你目光所致也是你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
  • 3、面包超人戏水玩具面包超人是小忍儿很喜欢的卡通人物,这两款玩具,一个是水枪,一个是手摇喷水机,造型可爱携带方便,轻松塞进妈咪包,出门旅行我都会带着,让小忍儿洗
  • 这时,使者又出现了,对他们说:「你们有了曾经渴望的荣华富贵,却还是放不下一只普通的碗,可见贪婪和贫富没有什么关系,回到你们自己的家中去忏悔自己的罪过吧!如果你打
  • 如果说,雪是冬天的精灵,那么,茶一定是冬季的使者,它带着温柔的指令在这严寒的冬天给予人们温暖,暖了我们的胃,更入了我们的心,甚至,直达灵魂的深处,温暖升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