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则交媾龙虎,动则叱咤雷霆!#道教法术的神秘功效从何而来?#

《道法会元》卷一开宗明义主张:“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用”,强调道为法术根本。
在理论上,法术是道的一种功能、一种运用,它之所以可能实行、可以取得种种神秘功效,都是由道的能动而灵变不测的本性所派生的。
道为法之体。而这“体”,本身便是灵变不测的,一方面是原于道是推动一切变化、赋予一切存在物以存在可能的宇宙根源;另一方面,道本身又是神。
《老子想尔注》曰:
“一者,道也。”
“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
由此奠定了道、气、神的统一。
道,散开成气,聚形成神。


这道,可以有无名、自然、虚无等异名,实质上即是具有多重玄奥的性质。道是生成一切的、终极的实体,一切变化都源自于它。
这就是道教将道作为一切变化之本、法术之体的根本原因。终极的道,又是灵变不测的神,或是说形成各种神灵的依据。
神变无方,其本仍在道,所以神人所传的法术,大本大原,仍是大道。

白玉蟾《道法九要序》:
“法也者,可以盗天地之机,穷鬼神之理,可以助国安民,济生度死。本出乎道,道不可离法,法不可离道。道法相符,可以济世。”
道是法的根本,法是道的操作技巧,道的施行要通过法来实现。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
道无形,因术以济人,人有灵,因修而会道。以术来体道,关键在人的修道。


然而,人如何能够修道?其可能性在哪里?依历来的说法,即在自身。
祖天师在《老子想尔注》中说:
“一在天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中身。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
依此说来,道是弥漫于太空,包裹天地的,但又常常往来于人身。

晋代更加强调一就是道,也是神,本来常居于人身三丹田。如葛洪称:
“余闻之师云,人能知一,万事毕,知一者,无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之能知也。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日三一也。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金沈羽浮,山峙川流,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存之则在,忽之则亡,向之则吉,背之则凶,保之则遐祚罔极,失之则命彫气穷。”

这里的一,是人格化的神灵:
“一有姓字服色,男长九分,女长六分,或在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绛宫金阙中丹田也,或在人两眉间,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上丹田也。”
守玄一,是长生之道,又是神仙变化之道。人身得化为仙,主要靠牢守三一。守三一,即守炁,亦即守神、守道。既能守道,则具备各种法力自不在话下。


这一道,道法理论中又强调它与心为一。虚靖天师曾说:
“夫心者,万法之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或曰真君,以其帅长于一体也。或曰真常,以其越古今而不坏也。或曰真如,以其寂然而不动也。
用之则弥满六虚,废之则莫知其所。其大无外,则宇宙在其间,而与太虚同体矣。其小无内,则入秋毫之末,而不可以象求矣。
此所谓我之本心,而空劫以前本来之自也。然则果何物哉?杳兮冥,恍兮惚,不灵验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强名道,强名日神,强名曰心。”
在法术的行持中,由法师之心主宰一切。所谓存想思神,主体为“心”,所谓神洋洋乎在其左右,有由炁所化的说法,但炁由意使,意念所在便是神,意念之本仍是心。
心道本一,于是道、法之间方能融浑无间。法师在坛上的以心使身,以心运法,便与行道统一起来。道在我身,修炼之后,明其道,合其道,于是便有了种种法力。
如此说来,法的一切功能根源于道。法的表现为有形、显明,其背后却隐藏着无形、幽微的大道。


所谓法行先天大道,义即在此,然而此道却在身中,为精气神所化。
王惟一《道法心传》曾云:“法何灵验将何灵?不离身中精炁神。精炁聚时神必住,千妖万怪化为尘。”精气神相聚成丹,而丹之功力,便可祛妖邪,驱雷雨。

自然,所谓道体法用,并非仅仅明道即可,而只是指其大本大源。至于行持方法,尚须讲究,法术皆为方法,行道须以一定的方法来体现。

南朝宋陆修静云:“法者,规矩之谓。总称曰法。规圆矩方,万物从之得正者也。”因此,法无道不灵,而道无法不行,所以宋代的道法理论称:“师曰有道中之道,有道中之法,有法中之法。道中之道者,一念不生,万物俱寂。道中之法者,静则交媾龙虎,动则叱咤雷霆。法中之法者,步罡、掐诀、念咒、书符。外此则皆术数。”对于符咒诀步及其他行持方法,仍须规定明确,操练纯熟,方可施行。

那个地方社会安定,没有动乱,没有像地球这样的灾变,那个地方全没有,真正是福地。往生到极乐世界,你是遍法界虚空界第一大福报的人,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你在那里成就圆满的福报、圆满的智慧,圆满的福报到极乐世界,你就成就、就得到了;圆满的智慧,天天听阿弥陀佛讲经,天天听阿弥陀佛教诲。你不但能听到阿弥陀佛,你可以听十方一切诸佛的教诲,为什么?到极乐世界人有分身的能力,佛能分无量无边身,每一个人都有这个能力分无量无边身。分身就是分身到每一个佛世界听佛讲经,听佛说法。你去拜佛、供佛是修福,你听经闻法是修慧。这样殊胜的机缘,除了极乐世界,一切诸佛剎土里头你都找不到,只有这一家!所以这个机会是不能放弃,一定要牢牢的把它抓住。这个世界再好,你寿命有限,你能享受几年?这个要觉悟。

纵然有这个福报,也应当把它舍弃,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榜样,人家是王子,他要不出家,他继承王位,做国王,人间的福报他具足了。人家放弃,不要了,十九岁他就觉悟,就把它舍掉了。广学多闻好,这是知识分子心目当中所希求的,十九岁出去求学,到三十岁,我们今天讲毕业了,没地方再学了,学了十二年,怎么样?放下。这一放下,才大彻大悟。所以十九岁放下烦恼障,三十岁放下所知障,二障破了,这才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那我们还需要学吗?不需要了。莲池大师觉悟,说了两句话,我们要特别留意,就是「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你们哪个想悟,你们去悟去;「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放下了,也就是说,八万四千行门放下,无量的解门放下,只要一部《弥陀经》,一句佛号。因为他老人家那个时候在世,《无量寿经》没有好版本,所以中国净土宗自古以来都是以《阿弥陀经》为标准。今天这个本子是最完备的本子,我们有缘遇到。将来末法时期九千年当中,所以一切得度的、成就的都靠这个本子。这个本子到释迦牟尼佛法在这个世间灭尽了,它最后面,它最后还留在世间一百年。一百年灭完之后,就剩下这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在那个时候听到这句佛号的人,他有福报;肯念这句佛号的人发心往生,都能得生,这法门太大了!所以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解门、一切行门,我们统统摆到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再学;现在暂时放下,现在要学就惹了很多麻烦,怕往生造成障碍。「此第三类正因之行人,其功德逊于前之二类」。比前面的两种差,也就是功德不如前面两种,但是都能往生。

「下」,是底下这一段这四行经文。「明种种往生之人,因行各异,但生彼国已,悉是大乘,咸同一类」。这一段经文重要,往生的人,遍法界虚空界,个人的因行不一样,但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全都是大乘,为什么?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就是四十八愿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那就变成一类。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萨,超过十法界,十法界里头有佛菩萨,超过了。我们看末后这一段经文:

【行菩萨道。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当作佛。欲于何方佛国作佛。从心所愿。随其精进早晚。求道不休。会当得之。不失其所愿也。阿难。以此义利故。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无边世界。诸佛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

末后这一行半,是说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对阿弥陀佛的赞叹。我们看黄念老的批注,「行菩萨道,表诸往生者皆是大乘也」。只要是发心求生净土,是真正行菩萨道,为什么?只有菩萨能成佛,声闻、缘觉成不了佛,只有菩萨能成佛。发心求往生极乐世界,求亲近阿弥陀佛的,那全叫菩萨,这事我们知道。而实际上我们连声闻、缘觉不如,跟他相比差太多了。可是我们今天发一念心可了不起,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一愿就超过阿罗汉、超过辟支佛太多太多了。

「以下」,向下的经文,「明上述因行之果。因虽千差,其果一味」。我们这个修因不相同,但是得的果报是一样的,都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都得到阿弥陀佛来接引,这一点一定深信不疑,是能不能往生的关键。临终的时候,你自己看到,别人看不到,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真的往生。如果不是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决定不跟他去,你再等,阿弥陀佛一定来。妖魔鬼怪能现种种佛菩萨的境界,但是他不能现本尊。我们念念只希望弥陀来接引,弥陀是我们的本尊,他不敢变现本尊,他会变别的佛,变药师佛,变释迦牟尼佛,你都不能跟他去,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决定是见阿弥陀佛,到那个时候你心里很清楚,你认识,不会认错。

「大乘行人寿终生彼」,我们在这个世间寿命尽了,寿命到了,这个时候往生的缘成熟,阿弥陀佛来接引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悉皆得阿惟越致」,这是四十八愿里第二十愿,每一个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就平等了。阿惟越致是什么意思?不退转。不退转有三种,三种不退转你统统得到。第一个是位不退。位不退,小乘就证得,阿罗汉、辟支佛位不退,不会退转到凡夫。第二种是行不退,行不退就是菩萨了,他绝对不会退到二乘。换句话说,阿罗汉跟辟支佛行会退,度众生太难了,他就不度了;这么难度,算了,我不度你了,这就叫行退。真正菩萨的时候,难度也要度,也不会退心,以种种善巧方便帮助众生,他绝不会退转。所以第二种,菩萨不退。第三种念不退。念不退是法身菩萨,他的念就一个方向,无上菩提,「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一切种智,这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他没有别的念头,也就是念念趣向无上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他什么都不求,就求这个,萨婆若海就是无上菩提,这三种不退你都得到了。最后的一种,就是阿惟越致菩萨,这个太难得!

阿惟越致,我们中国普通人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阿惟越致,他就成佛了,见性成佛。所以阿惟越致在《华严经》上是圆教初住以上,从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都叫阿惟越致菩萨。他们住在哪里?住一真法界,住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极乐世界有方便有余土,有凡圣同居土,真有,可是这里面人的享受统统是阿惟越致的待遇,这个可不可思议。凡圣同居土也得到阿惟越致的待遇。也就是说,虽然你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你的智慧、你的神通、你的道力等于华严圆教初住的菩萨。这是怎么回事情?这是阿弥陀佛加持你的,不是你自己证得的,这是福报,阿弥陀佛给你的!你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那修行这个精进早晚不一样,什么时候你能够把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都在极乐世界;无明烦恼断了,你就是真的阿惟越致菩萨,那是你自己功夫证得的;没证得的,是阿弥陀佛给你的,圆满的福报。太稀有!自己要修成这个层次的话,要费多少时间?不是一个容易事情。然后才真正了解这个法门殊胜,方便,快速,叫横超,它不是竖出。从娑婆世界人道,不必通过二十八层天,不必通过四圣法界,就成阿惟越致菩萨。其它菩萨修行,他必须要通过二十八层天,要通过四圣法界,最后把无始无明放下,就是起心动念放下,这才能脱离十法界,证得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不在十法界。这个道理、这些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

你知道了,你会非常珍惜这一次的机会,这个世界再不受诱惑了,人间国王,天王我都不要。色界天王,摩酰首罗天,这是六道里头最高的,福报最大的,统理三千大千世界。大梵天王,色界天,色界初禅,大梵天王;摩酰首罗是第四禅,四禅天王,四空天里头没有天王,这些福报最大的,比不上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那个福报要是对比的话,摩酰首罗天王比不上下品下生,你才知道净土的殊胜。最难得的是到极乐世界闻法修学不间断,你一生圆满成佛。世法里面修到初禅天、修到四禅天,不简单,做四禅天的天主,福报大,没有智慧。虽然常常礼请诸佛菩萨到天宫里去讲经,有中断的时候,不是不中断,极乐世界弥陀讲堂不中断。这一比你就清楚、就明白,不比不知道。我们想早一天成佛,想早一天帮助这些苦难众生,只有到极乐世界去。

下面说,「并悉皆紫金色身,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不但身色如佛,且皆当作佛也。」他本来是佛,他当然在那边成佛了。紫金色身,前面说过,这一句话是形容,紫金是最贵重的,紫磨真金色身,是什么?相永恒不变。为什么这个世间七宝,把金摆在第一?金不会被氧化,银铜铁锡都会被氧化,唯有金不会被氧化,所以金的颜色不会变。银氧化就变成黑色,你必须要把它磨掉,白银才能现前,但是黄金不会。这个表示什么?金色身就是比喻佛的身永远不会变,这叫真金色身,取这个意思。三十二相,这是世尊的方便说,古印度人认为人间大福报的人,他有三十二种福相;我们中国相书,看相的也有,福相。三十二种福相,释迦牟尼佛统统具足,一个都不缺。佛示现在这个世间,有这个相好,圆满的。还有一个,转轮圣王出现在世间,也有三十二相。但是佛的三十二相清楚,很明显;轮王的三十二相比较模糊一点,是具足,没佛那么清楚。这是佛的方便说,真的说呢?真的说,《观无量寿佛经》里有讲到,佛在《观经》上讲,阿弥陀佛的身相不是三十二相,「身有八万四千相,相有八万四千好」。那我们就明了,实际上,阿弥陀佛的身相,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是真的。每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到达极乐世界的身相,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这是我们在四十八愿里面读到的,为什么要相同?佛知道,在因地的时候知道,因为相貌不同,引起众生的烦恼,相貌好的就骄傲骄慢,相貌不好的就产生自卑感,这是带给人的烦恼。所以阿弥陀佛不希望极乐世界的众生会有这种烦恼起现行,相貌完全相同。

他这一愿成就,所以每一个往生的人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化生,不是胎生,是化生,变化生。不是说从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时候,从小孩慢慢长大,不是的,他没有变化,一到那里去,现的身跟阿弥陀佛一样,每个人都一样。会不会认错人?不会,绝对不会认错人。那个时候你这个头脑,计算机不如,比不上!所以一个都不会认错。不但不会认错,到那边你的三明六通都圆满,极乐世界是报得的,生到那个地方,这个能力就有了,这是阿弥陀佛加持你的。你自己知道过去无量劫来生生世世,宿命通都知道,别的人生生世世你也知道,他心通,全都明白了,好事情。为什么?到最初,追到最原始,都是自己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确确实实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包括诸佛如来跟自己,一个生命共同体。就像《还源观》上说的,「自性清净圆明体」里面流出来的,虚空法界,万事万物,包括我们的身体,都是自性清净圆明体所流出来的。这个时候,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自然就流露出来,这是自性的性德。

底下一句要说明,「诸往生者,愿于何方作佛,莫不随其心愿而得成就」。这些往生的人,生到极乐世界,愿于何方作佛,他还有愿吗?他要有愿,他就有分别、有执着了。所以这个「愿」字要讲清楚,要不然会引起怀疑。这个愿不是往生人这个愿,是诸往生者有缘众生的愿。诸往生的人会不会到十方世界现身?不会,十方世界有感,他自然有应,那什么人有感?这个往生的人他的有缘众生跟他有感应道交,他有感的时候,他自然就有应。所以《楞严经》上的话讲得清楚,「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你用《楞严经》上解释这句话就正确,你的问题解决了。为什么?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萨,就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叫真平等。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分别执着?所以真平等,真清净。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到西方就证得清净平等觉。十方世界众生有感,你就会有应。

净空法师《净土大经解演义》

《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思想内容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续四)

  三、〈入法界品〉的佛学思想及其修行意义
  〈入法界品〉的主角是善财童子,本节以“善财五十三参”为核心论述此品的佛学思想及其修行论意义。
  (一)深入法界与随顺法界
  “法界”一词在佛学中含义较为广泛,“界”可作种族、种类、要素和因性等解释。“法界”,大而言之,既指宇宙万物、自然界、人的感觉内容,又可指事物的类别、性质、因由、根据。由于“法界”具有性质、根基的意思,所以,又被作为表述一切事物本来相状的概念,在此层面上,“法界”一词和同样表述诸法实相的“真如”、“自性清净心”、“法性”、“平等性”、“不虚妄性”、“不变性”、“实际”等词相通互释。这样,概括而言,“法界”的一般含义有二:一是泛指宇宙的万事万物;二是指决定万事万物的本性。法藏说“界有三义:一是因义,依生圣道故。……二是性义,谓是诸法所依性故……三是分齐义,谓诸缘起相不杂故。”[20]将“法”与“界”义合论即可以看出,“法界”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法因”,指众生成佛的根由即“佛性”、“真如”、“真心”、“一心”。二是“法性”,指事物的本性、规定性,其实就是“空性”。《华严经》卷十九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21]此中“法界”就是指“法性”。三是“法相”,指具体事物的界限、差别相及事物的外在相状,在《华严经》中就是指“世界”、“世间”,具体就是毗卢遮那佛所主的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及其众生所在的世间。《华严经》正是以上述诸义来使用“法界”概念的,而〈入法界品〉的主旨正是在上述三方面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
  从上述所言“法界”的三种含义去理解“入法界”的意旨,则可以得出三层含义:第一,“法界”为佛性之义,也就是“一心法界”或“一真法界”,所以“入法界”就是开发自己所蕴含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使其如其所是的显现出来。第二,“法界”是诸法的理体,而诸佛所证的境界正是这种诸法的理体,因此证入法界之理就称之为“入法界”。第三,“法界”既然是“佛之世界”及其“众生之世间”,因此,“入法界”也就是游心于诸佛世界以及深入众生所在之世间,一方面在佛国世界之中体味诸佛之智慧,另一方面又在众生世间实践救度教化众生的功德。从证入佛境角度言之,澄观依据《华严经》的说法总结出三种进入法界的途径:第一,上根菩萨于初住之位破无明,证法界之理。第二,中根菩萨于十回向之末,深入法界。(三)下根菩萨于初地位进入法界。作为《华严经》的主旨之一,深入法界、随顺法界是佛教全部修行的关键性环节,“游心清净法界,所行饶益诸群生”[22],可以看作其宗教实践的纲领。《华严经》明确将深入法界看作菩萨修行成佛的必由之路,〈十行品〉就借助功德林菩萨之口说:“于诸众生善分别,悉入法界真实性,自然觉悟不由他,彼等空者行斯道。”[23]此可为证。
  《华严经》之所以将三个似乎有所分别的层面圆融起来强调深入法界、随顺法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既将“法界”看作成佛之因,又将其看作佛之境界即佛果。关于这一点,历代祖师的解释是正确的。法藏就明确地以“因果”来解释《华严经》的意旨。在《华严策林》中,法藏说:“因彻果源,果究因末。普贤行愿,方号圆因;舍那十身,遂称满果。”[24]在《华严经探玄记》中,法藏更以“普贤法界为因,舍那法界为果”而开“十事五对”[25]以说明之。李通玄在其《新华严经论》中首倡“三圣圆融”的提法来凸现此经的意旨。澄观撰有《三圣圆融观门》对其论之尤详,堪称集其大成。此中“三圣”即“本师毗卢遮那如来,普贤、文殊二大菩萨是也。”[26]《三圣圆融观门》一文分二门论述“三圣圆融”,即“相对明表”、“相融显圆”。
  澄观所言“相对明表”是说,《华严经》以文殊、普贤二菩萨互相分工而表征成佛之路径以及佛因、佛果。澄观明确说:“三圣之内,二圣为因,如来为果。果起言想,且说二因。若悟二因之玄微,则知果海之深妙。”[27]因为佛果难于言表,澄观于是分三层专论作为成佛之因的二圣法门:第一,能信、所信相对,以普贤表征所信之法界,即在缠如来藏,文殊表征能信之心。澄观以为,普贤菩萨在《华严经》的第一会中就进入“如来藏身三昧”,是因为普贤是能信之法界的象征。而文殊菩萨因为是能信之心的象征,所以如《佛名经》所说“此如是等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初教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看透这个世界的,寂寥,野蛮和庸俗,你干净,纯粹,真挚,你是曙光是理想又是归途。再多的华丽词藻,再好的溢美之辞,再强的豪言壮语,也不足以堆砌出我对你,情有独钟的热
  • 谭木匠母亲节活动主题:守护妈妈的美[心] 1.关注谭木匠公众号,参与“和妈妈合照”活动,上传儿时与妈妈合照和现在与妈妈合照 2. 张并简述语言,上传至活动页
  • 重点是,小少爷被亲爹赶出家门,撞上肖奕后受他信息素影响,当场腿软倒地汗湿脸颊,脸丢到十八万里长城开外。我当初喜欢的那个拽到没边儿、语气凶巴巴、对我爱搭不理一下
  • 她把一年四季在北京能见到的花花草草都画了下来,还有她追寻这些美丽花草的过程也被她用细腻的文笔记录下来。我在海边这四个月,北京家里的花草肯定彻底都枯死了。
  • 作为泰国业界有口皆碑的天然乳胶品牌-------Taistory(泰之语),对乳胶产品各个环节要求近乎苛刻,品牌成立至今主要以乳胶枕、乳胶床垫以及乳胶周边产品
  • 从工程师角度,开发工程结构标准化设计,研发产品库,降低开发门槛,研发能够提供企业支撑的通用产品,能让更多的团队一起去协作,构造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益。一
  • #不要让鲍毓明掉出热搜##中国音乐公告牌刘宇宁[超话]##长歌行开机路透# [带着微博去旅行]#刘宇宁没那么难# [带着微博去旅行] ✧-✧-✧-✧-✧-✧-
  • 当然, 有时他们的消费也会略显盲目,比如,有的孩子会花10块钱,在网上租一个虚拟“朋友”而这个“朋友”的任务,就是在半个小时里发几条信息,督促自己写作业。[带着
  • 最近想过千万遍,可能不久的以后我也不追星了。辛苦了,明天一定会到来,爱你。
  • 不存在的,为了转发老赵的剧,我可以毫无原则[嘻嘻]今天是保存的第一张图环节[并不简单]好的今天是空间bb机没话的一天[ok]最后日常表白老赵,祝赵老师天天开森~
  • !其实白发是因为发芯变成了空心的!
  • 操作上,9050-60附近空,止损60点,目标8950-8900,即时行情盘中分析#苹果# #期货[超话]# #期货#棕榈09 棕榈09日内冲高回落日线报收一
  • #关注民生# 【我省将开通城乡居民2020年度参保缴费补办窗口】省医保、税务、财政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为疫情防控期间错过集中缴费期的城乡居民开通参保缴费补办窗口
  • 乐得飒然,寻梦踏影愿锦途璀璨。 新的一岁,不忘前行的初心。
  • 如果不做化妝師 我們早就開奔馳了為什麼?因為我們用MAC YSL Nars urban decay RMK CPB Armani Givenchy Stil
  • 「海洋独立音乐大赏」今年停办 海祭视疫情发展决定】#微博台湾旅游季#孕育无数经典乐团,如#苏打绿#、#陈绮贞#、#张悬#等人的海洋音乐祭重头戏-海洋独立音乐大赏
  • 如果是写《文案变现》的卖书文案,我选择这样说,目标用户是做文案工作,但是工作开展不顺利的人。我和米奇老师负责的是“个人品牌和影响力打造”这个版块的内容。
  • Beyond的校歌,黄家驹的怨曲之最,乐队从它开始又以它结束 许多年前,第一次听到「再见理想」时,感觉灵魂瞬间就被薅住了,歌里的不甘和倔强是那样滚烫。再见理想
  • 我的情緒會變得高漲變得很興奮,無視我也可以的。只是,關於「名俱探柯南」必須注意的是,如果可以除了最近的劇場版以外也聊聊舊作的話,我會開心的一瞬開對你打開心扉啊!
  • #中国[超话]#好困啊!可我不想睡、不想睡、不想睡!唉……眼皮不争气啊……“庄生晓梦迷蝴蝶 蓝田玉暖日生烟”这大幅度的场景变迁真也是教人犯困滴说不定我这一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