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前世(看看佛陀前世是怎么开玩笑的)(地藏论坛刘欣)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名叫察微王。他品行端正,志向高远,一心归依,禀赋好学,奉行佛教。
由于他深刻领会了四大聚集。众缘无常,轮回六道,无我寂静的道理,所以经常给自己的大臣们讲述。


但是这些大臣们却有很大的疑问,问出了那个后世很多人都会问的问题,假如我们身体死亡,神识受生,那为什么我们记不起自己的前世呢?
察微王说:“我们的理论微末、志求狭小,怎么能知道前世的事情,视力连丝毫都难以明见,怎么会亲见神识的变迁?”
有一天,察微王比较清闲,独自由便门出宫溜达散步,当他走近一位路边补鞋老翁旁,开玩笑地问:“全国的人,谁最最快乐呢?”


老翁答:“唯有国王最快乐呀!”


察微王又问:“他怎么快乐啊?”
老翁说:“他有百官侍奉,百姓奉献,可以随心所欲,这不是非常快乐吗?”


察微王说:“嗯,我和你想的一样”。随即请老翁饮葡萄酒,喝得老翁大醉,失去知觉。
然后让人把他背到宫中。察微王对王后说:“这个老翁讲国王是最快乐的。我今天要开个玩笑,你给他穿上王服,让他上殿处理国政;不过你们可不要玩过头,吓坏了他!”王后遵命。
第二天,老翁酒醒了,宫中的侍妾们故意说:“大王酒醉后,许多政事都积压起来,应该去料理清楚了。”


于是把他带到议事殿上,文武百官催促他审议政事,老翁糊里糊涂,连东西南北也分不清楚。国史给他记录,大臣给他出谋划策,老翁整天坐在殿中,混身骨节酸痛,吃饭也不晓得什么味道,一天下来,瘦了许多。宫女们骗他说:“大王的气色好象有些不好,不知为什么啊?”


老翁回答道:“我梦见自己是一个补鞋翁,每天用自己的劳力,换取衣食,苦得难以言说,所以感到头痛’众宫女暗暗窃笑。


老翁夜间就寝睡不着觉,展转反复地想:“我究竟是补鞋翁呢,还是真天子呀?若是天子,肌肤为什么这样粗呢?如果本来是补鞋翁,什么缘故住在王宫里呢?大概是我的心神混乱,眼睛迷离,有二处的分身,不知道哪一个是真的了。”


王后又说:“大王不舒服,不如喊伎乐来歌舞一番吧!”于是,一面看伎乐,一面给他饮葡萄酒。老翁仍然吃得大醉。
毫无知觉的时候,大家给他穿上原来的衣服,送他回家,放倒在粗糙的床铺上,老翁醉酒醒后,看着简陋的住房,下贱的衣服,一切如旧。不过,全身上下骨节酸痛,好像曾被棍棒打过一样。


几天之后,察微王又来找他。
补鞋翁说:“前几天饮了你的酒,醉得我头昏目眩,断片了,如今才醒了过来。我做梦当了国王,在金殿上审批文武百官的奏本,国史做记录,大臣们出谋划策。但是我内心填惶,好象火灼,全身骨节酸痛,我想鞭答不过如此。做梦尚且如此;何况是真正当国王呢?前几天我对你说的话,一定是不对的!”


察微王回到宫内向大臣们转述,惹得众臣哄堂大笑。察微王对群臣说:“同样的身体,就算是更换了周围的人和环境,尚且不能自知,何况是隔世,舍去了亡故的身体,又受生新的身呢?更何况经历生死种种艰难痛苦,烦恼忧愁。想要清醒的记起自己的神识受生经历几乎是不可能的?佛经上说:一个愚蠢的人,胸怀种种邪念,要想看到神识,就像一个人蒙着眼睛在夜色中走路,却想仰望天空的星星,不管花费多大力气也是枉然的” 。



六度集经
(九○)察微王经
昔者菩萨为大国王名曰察微。志清行净唯归三尊。禀玩佛经靖心存义。深睹人原始。自本无生。元气强者为地。软者为水。暖者为火。动者为风。四者和焉识神生焉。上明能觉。止欲空心还神本无。因誓曰。觉不寤之畴。神依四立。大仁为天。小仁为人。众秽杂行为蜎飞蚑行蠕动之类。由行受身。厥形万端。识与元气微妙难睹。形无系发。孰能获把。然其释故禀新终始无穷矣。王以灵元化无常体。轮转五涂绵绵不绝。释群臣意。众闇难寤犹有疑焉。曰。身死神生。更受异体。臣等众矣。鲜识往世。王曰。论未志端。焉能识历世之事乎。视不睹耗。孰能见魂灵之变化乎。王以闲日由私门出。粗衣自行。就补履翁。戏曰。率土之人孰者乐乎。翁曰唯王者乐耳。曰厥乐云何。翁曰。百官虔奉。兆民贡献。愿即从心。斯非乐乎。王曰。审如尔云矣。即饮之以葡萄酒。厥醉无知。抗着宫中。谓元妃曰。斯蹠翁云。王者乐矣。吾今戏之。衣以王服令听国政。众无骇焉。妃曰敬诺。其醒之日。侍妾佯曰。大王项醉。众事猥积。宜在平省。将出临御。百揆催其平事。蒙蒙瞢瞢东西不照。国史记过。公臣切磋。处座终日。身都[病-丙+(ㄙ/月)]痛。食不为甘。日有瘦疵。宫女讹曰。大王光华有损何为。答曰。吾梦为补蹠翁。劳躬求食。甚为难云。故为痟耳。众靡不窃笑之也。从寝不寐。展转反侧。曰吾是补蹠翁耶真天子乎。若是天子肌肤何粗。本补蹠翁。缘处王宫。余心荒矣。目睛乱乎。二处之身不照孰真。元妃佯曰。大王不悦。具奉伎乐。饮以葡萄酒。重醉无知。复其旧服送着粗床。酒醒即寤。睹其陋室贱衣如旧。百节皆痛。犹被杖楚。数日之后。王又就之。翁曰。前饮尔酒。湎眩无知。今始寤耳。梦处王位。平省众官。国史记过。群僚切磋。内怀惶灼。百节之痛。被笞不踰也。梦尚若斯。况真为王乎。往日之论。定为不然。王还宫内。与群臣讲论斯事。笑者聒耳。王谓群臣曰。斯一身所更视听。始今尚不自知。岂况异世舍故受新。更乎众艰魃[魅-未+失]之拂痱忤之困。而云欲知灵化所往受身之土岂不难哉。经曰。愚怀众邪欲睹魂灵犹蒙晦行。仰视星月。劳躬没齿何时能睹。于是群臣率土黎庶。始照魂灵与元气相合。终而复始。轮转无际。信有生死殃福所趣。佛告诸比丘。时王者是我身也。菩萨普智度无极行明施如是
#地藏论坛# #佛教APP# #佛教#

328. 没有这种执着、没有这种欲念,这才是真正发菩提心的 | 妙法莲华经浅释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全集 

妙法莲华经浅释 328

尔时,阿若憍陈如等,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等闻无上 安隐授记声

欢喜未曾有 礼无量智佛

今于世尊前 自悔诸过咎

尔时,阿若憍陈如等,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在这时候,解本际尊者和这五百阿罗汉等,愿意用偈颂来对佛再说一说这个意思。

我等闻无上,安隐受记声:我们现在这一切的阿罗汉,听见佛、世尊,来安慰我们,给我们授记的声音;欢喜未曾有,礼无量智佛:我们得到最大的欢喜,从来也未曾有了,我们顶礼这无量智慧的佛、世尊。

今于世尊前,自悔诸过咎:现在于世尊的面前,生大惭愧心,一想我们真是对不住佛,我们是有罪过了。咎,就是过错。

于无量佛宝 得少涅槃分

如无智愚人 便自以为足

于无量佛宝,得到这少分的有余涅槃,就自以为足了。就好像无智慧的、最愚痴的那个人,自己满足了,以为这是可以了、得到究竟了;实际上,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涅槃。

譬如贫穷人 往至亲友家

其家甚大富 具设诸肴膳

以无价宝珠 系着内衣里

默与而舍去 时卧不觉知

是人既已起 游行诣他国

求衣食自济 资生甚艰难

得少便为足 更不愿好者

不觉内衣里 有无价宝珠

譬如贫穷人,往至亲友家:阿若憍陈如等就说,我们就譬如一个贫穷的人,到亲戚朋友的家里去;就是到佛的教里边来。贫穷人,就譬喻是众生;众生得闻佛教了,就譬如到亲友家。

其家甚大富,具设诸肴膳:这个佛教是最富有的,是具大富的家庭,其中也有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以法喜禅悦为食。肴膳,就是好吃的东西。

以无价宝珠,系着内衣里:这时候,这位亲友因为有官事需要到其他的国家去,所以就用这无价的宝珠,以这大乘的佛法、佛乘,来给予这个穷人,默与而舍去:默默中,就到其他的世界去教化众生了。

时卧不觉知:这穷人得到大乘的种子,因为他从来也不明白佛教,所以佛就教化他大乘佛教,但是他也不觉得,也不知道这是最宝贵的;就在这儿醉了,喝这五欲的酒,喝得他自己也没有知识,就在这儿醉卧不起。

是人既已起,游行诣他国:醉醒起来了,就譬喻这个人稍微有点智慧了,就是求小乘法;他不修这大乘法了,又想找其他的小乘法门去了。

求衣食自济,资生甚艰难:求修小乘的道、求阿罗汉果;因为这小乘的阿罗汉果,也就好像穷人生活非常的困苦艰难一样。

得少便为足,更不愿好者:他得着证了四果阿罗汉,就以为足了、够了,不愿意再上求佛道了;不觉内衣里,有无价宝珠:他不知道自己这个法身,这个佛性里边,在自己自性里,已经有大乘的根性,大乘的种子,但是他不知道。

与珠之亲友 后见此贫人

苦切责之已 示以所系珠

贫人见此珠 其心大欢喜

富有诸财物 五欲而自恣

与珠之亲友:这是说,佛说大乘的佛法给这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就没有注意,反而把这大乘的佛法忘了。好像有一个人来到这儿学佛法,给他说的是开大智慧成佛的法门;他听是听过,但是没有完全明白,时间一久,他又忘了。

忘了这大乘的佛法,他又去找小乘的教;或者跑到印度,或者到暹罗(泰国)、缅甸、锡兰、尼泊尔,或者又跑到巴基斯坦,去各处找佛法。找来找去,都是小乘教,所以穷得不得了;这小乘教,就是贫人。

他有这大乘的种子,以前学过大乘佛法;他拿它没当回事,以为是很平常的,反而不修大乘的佛法,去找小乘。找来找去,非常的困苦艰难;以后又遇到真正大乘法了,所以他又学大乘。

这“珠”,就是大乘佛法。后见此贫人:佛见着这个贫人,或者教你大乘佛教的这个法师又遇着你了。苦切责之已:苦,是苦口,说你不愿意听的话;婆心,就是一种慈悲心。

用这个婆心来责备你,或者骂你一顿,或者对你发脾气,但这都是一种慈悲的表现。你不要以为发脾气,这就是对你不好了;若不发脾气,你不发这个回小向大的心。

这是说的佛,“苦切责之已”。苦切,就是佛本来应该讲大乘法,但是他不讲,要费了很多麻烦的手续,先说三藏教,然后又说方等教。在方等教,就是“弹偏”,说偏空是不对的;“斥小”,诃叱小乘;“叹大”,赞叹大乘;“褒圆”,说圆教是最好的。

在方等教时,佛就说这个;为什么要说这个呢?说《法华经》不可以吗?那时候若说《法华经》,没有人懂,小乘的人还接受不了;所以尔后就说般若,这“般若”是将要讲大乘圆满的顿教了,是渐次入大乘的初门。在这个时候,这都叫“苦切责之已”。

由这三藏教到般若时,这几十年──“二十年般若谈”,再加上前边方等时、阿含时。这几十年的说法,都是为了要讲《法华经》;所以前边为实施权,开权显实,这都是苦切责之已,这就是说完了小乘法之后。

示以所系珠:指示明白你所系珠。这就是这位亲友,以前用一粒无价宝珠,系藏到这个穷人的衣服里边;这位亲友因为官事当行──就是佛在这个地方的缘尽了,要到其他世界去弘法;虽然到其他世界弘法,但是先前他跟你讲过这大乘的法、种下这个大乘种子,不过你忘了,不修!好像方才我说“跑到各小乘的国家去找佛法”是一样的。

所以现在佛指示明白你,说本来你应该修大乘的,你怎么去学这个小乘法呢?这个人因为在小乘里边大约时间也久了,他也发觉小乘是很艰难的、很贫穷的。

所以,贫人见此珠,其心大欢喜:这个二乘人,见着这无价宝珠,就是大乘的佛教,他的心里就生出很大的欢喜心;富有诸财物:所有大乘富有的财宝,这一切的富贵,他都得到了。

你明白大乘法了,这才是真正富有。头先我看见有人在那儿读《楞严经》,我非常的欢喜,我说:“你若把《楞严经》读会了,那你就是一个大富财主了。”

的确地,有这个佛法到你的心里,你就是一个最有钱的人;所以果逸说“没有得到什么”,你连无价宝珠都得到了,在你衣里边你不知道,这可真是的!自己还以为是穷人!

五欲而自恣:这五欲,本来是色、声、香、味、触。自恣,这不是一定说得到五欲;这就说是你得到大乘的妙理了,所谓“无入而不自得焉”,你没有一个地方不得到好处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你都有一种妙不可思议的这种神通妙用。

所以“五欲而自恣”就比方我们这个色、声、香、味、触都充足了,都圆满了;而自恣,你愿意要色就有色,愿意要声就有声,愿意要香就有香,愿意要味就有味,愿意要触就有触。

这五欲,随你自己欢喜哪一种;也就是这财、色、名、食、睡五欲,你什么都有了,什么都具足了!你愿意睡觉,睡几万年都可以,你看!那有多妙!不要说睡几十年。

好像初祖摩诃迦叶在鸡足山那儿入定,那就等于睡觉,他在那儿睡到这时候,几千年了,这还不算长;这几万年,都是就这么一转眼的时间。

你愿意吃东西,所有这法界最美好的东西,你都可以吃;你愿意好名吗?世间人人都得不到的名,你有了;你愿意要财吗?那是随便你!到处都是黄金,你伸手,就可以拿到珠宝,什么都有的。

你说这多妙呀!你愿意要这个色,那也是什么地方都可以有的,一点都不用动脑筋:到什么地方去得到?不用想!只要你欢喜就有了!这叫五欲而自恣。

我等亦如是 世尊于长夜

常愍见教化 令种无上愿

我等无智故 不觉亦不知

得少涅槃分 自足不求余

今佛觉悟我 言非实灭度

得佛无上慧 尔乃为真灭

我今从佛闻 授记庄严事

乃转次受决 身心遍欢喜

我等亦如是:我们现在闻到这个大乘的佛法,也就像这穷人得到那衣里之珠。世尊于长夜,常愍见教化,令种无上愿:世尊在这黑暗的长夜里,常常地慈悲愍念我们,来教化我们二乘人,令我们发无上的菩提心、发无上的菩提愿、修无上的菩提行。

可是,我等无智故,不觉亦不知:我们以前非常的愚痴,做了很多的错事,,但是自己还不知道是错了。

现在得到这个宝珠、得到大乘的佛法、得到这个法宝,我们知道以前真是太笨了、太蠢了!现在才知道这完全是不对了。

得少涅槃分,自足不求余:我们以前得到有余涅槃那种不生不灭的境界,自己就觉得知足了,认为够了,我这么多就可以了!也不找其他的大乘佛法了;证阿罗汉果,以为就是究竟了生死。

今佛觉悟我,言非实灭度:现在佛告诉我,令我得到觉悟,说这个不是究竟的灭度,这是在中道一个化城上,不是真的。

得佛无上慧,尔乃为真灭:若得到佛无上的智慧,那才是究竟;尔,就是尔时。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地得到究竟的灭度、究竟的涅槃了。

我今从佛闻,授记庄严事:我现在从佛这儿,听见这种大乘的法,并且给我们这一些个人又授成佛之记,有这种国土的庄严,这种不平凡、这种殊胜的事情;乃转次受决,身心遍欢喜:辗转先给须菩提、舍利弗等授记,以后又给憍陈如、大迦叶,现在又给我们大家都授记,我们身心都充满了欢喜。

因为心欢喜,所以身也就有一种欢喜的表现,这叫身心遍欢喜;心也欢喜了,身上也觉得很欢喜的,甚至于有什么病痛,欢喜得把这个病痛都忘了!因为求法要有种种的忍耐心,你想要开悟,就要不怕苦、不怕难,不怕一切的什么问题;你有忍耐了,你将来一定会成功的。

方才有一个人就发了大乘菩提心,他说:“这个大乘法真是好!得到这种神通妙用,五欲自恣!我从今天,一定也要发大菩提心,要得到五欲自恣的这种境界;欢喜什么就有什么,这是太好了!这真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我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这种的境界。”

你错了!你要是为得这种的境界而发心,那不久的将来就会堕地狱,因为你这个发心,发得错了!你是为了求这五欲自恣而发心,这简直是错中错!那么怎么样子呢?

怎么样子也不怎么样子,你就不要为了求“五欲”而发菩提心,你要为“无欲”而发菩提心。无欲,不要那个五欲;你修大乘法,怎么还可以有这五欲执着呢?

方才我说这种的道理,这都是一种比喻,你不要以为愿意睡几万年,这最妙了!世界最好吃的东西,我可以得到,这真是好!完全错了!大乘根性的菩萨,他就是能得到也不要这些东西;不过在经典上,这是形容他这种快乐自在,他这种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子。

可是他也不会稀罕这些个五欲的问题;不稀罕,就是不会欢喜。为什么?他若欢喜这种境界,这就有所执着了!他是一切无着,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要是再为了这个五欲而发菩提心,那就是魔王的心;魔王都放不下五欲,觉得财也是好的、色也是好的、名也是好的,吃的东西也是好的、睡觉也是好的,所以这就是魔王他所有的。

现在有一个──我觉得有一个半人,不是一个;这“一个半”人,都要为了这五欲而发菩提心了;所以我要讲清楚,你不要将来到地狱里头去,像那个魔王似的,到了地狱才知道觉悟,那就晚了!

所以你发,要发“无欲”的菩提心,没有这种执着、没有这种欲念,这才是真正发菩提心的;只改一个字,这个“五”字,改为“无”字,就对了!

你要是把这个“无”弄清楚了,要无这个五欲,那你将来一定成佛的,不会下地狱。所以你们听经要听清楚了,不要一听五欲这么好,就发了菩提心了,这简直是颠倒众生相。

今天之所以痛苦是来自于‘自我’,自我是痛苦的开始;‘自我’让我们产生痛苦,让我们没办法解脱生死,死不掉。

  上次,我们讲的是生,今天讲的是死。真正的死就是一种灭,断除烦恼才是真正的死,断气并不意味著死,烦恼断才算是死。真正的死,是假体死,本性活起来。藉假修真,要从何下手呢?要从‘无我’的精神著手:我们用智慧来观察身体是假合、暂时的,没有一种是属于我们的;慢慢地去观察,总有一天,我们会发觉世间本是一片虚假的。

  佛陀说:‘这个世间,本来就是无我。’我们常把肉体当成真的,当然就会追求、分别,强烈地希望。

  禅师有句话说:‘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因为我们一切的缘,都只是一种外相,这些外相都是虚假的;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但我们总是对这个环境相当执著,不能离开虚妄的外缘。能离妄缘即如如佛。

  因此,家中有任何逆境,就必须想早晚都会分开,贫富美丑都是暂时的,没有一种事情是永恒的。如此一来,我们了解了虚妄的世界,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眷恋、放不下的呢?

  所以,修行人应该‘不落印象,不乱发恶愿。’印象是意识的形态,而存在一种真实的感觉。‘不落印象’就是说‘人不要将世间一些无聊之事,搜集入心中。’把一些肮脏、无谓之事放在心中,只是增加痛苦。所以,修行人不落印象,落印象就不能修行。

  所谓‘印象’是心里面记忆的影子,这影子会扰乱心性;时常回忆著它,会令我们迷茫,带来强烈的痛苦。

  ‘不乱发恶愿’。人常有怨恨的心,有人对不起我们时,常会说:‘我要看他多好死!’或‘有一天一定要报仇。’佛陀说:‘不要发这种恶愿。’发这种恶愿时,其意识形态中与众生都结恶缘,将来的一切果报就只有在相互的斗争之中,因此不要发此恶愿。如果我们确实遇到纠缠不清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所受的委屈也不必跟他计较了。

  有些人是不讲道理的,我们也不必去理会他。禅宗有句话:‘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在这里的‘百花’是比喻社会的‘万花筒’,象征五欲六尘,谓之‘百花’。在世间打转时,有许多污染的东西存在,‘片叶不沾身’是说‘身上没有沾粘一片落叶’,也就是说,不会去执著万花筒中的花花世界。因为这些东西都不能令我们究竟解脱、离苦得乐。

  我们所求的是心灵的快乐,超越的思想,而不是精神的寄托而已。像马克斯说:‘宗教是麻醉剂。’也有人说:‘宗教只是精神的寄托。’如此的说法就错了。佛教不只是精神寄托,精神的寄托只是初步的功夫,必须在寄托之中超越一切,既现实又能够超越。所以,禅宗常说:‘要如何超越?参——拖著死尸的人是谁?’我们必须常常如此来参。

  禅师说:‘我们要修行,就必须把今日当成已死了,这个身躯已经开始腐朽了。’

  我们来开个玩笑:假如,今天总统下一道命令说:‘将国军英雄馆的人都捉起来,明天枪毙。’到了明天,一分钟枪杀一个,我想今晚每一个人一定是一直念佛号了;担心明天遭到枪毙,就开始知道念佛了。所以,我们常说:‘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的玩笑,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我们随时可能往生,所以,必须好好修行,心才不会落入生死之门。

  有起心动念就有生、死,要如何才能跳出生、死的束缚呢?就是来世不生,就不会有死了。要怕生而不要怕死,有生必有死。

  那么,从哪里下手呢?从‘无心’下手。今天我们‘有心’存在,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太过于执著。所以,佛陀说:‘八万四千法,唯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有的法都是针对我们的心来讲的;心若无所执,也就不必用什么法了。但也莫谓无心即是道,不要说没有心就是道,而是说无所著、不起烦恼之意。

  也可以说‘无心’即是不要有恶的念头,要有善的念头;如果没有一切恶的心,何用一切法呢?

  ‘三世诸佛敷经演论皆令众生,心无所著。’所有的一切诸佛说经论道,都是要使众生无所执著。人活在世间,心若有所执,就好比被绳索系缚住一样。‘著’就是绳索,‘执著’就是自己拿一条绳索绑住自己,谁束缚你呢?

  我们不可以说:‘我被你气死了。’我们该说:‘我很没有修养。’如果,修养成佛,还有什么事情令我痛苦呢?其实,没有人令我们痛苦,而是自己使自己痛苦。

  因为没有修养,执著自我,太保护自己,所以没办法解脱自己。就像拿一条绳索,自己缚住自己才产生痛苦;我们战胜不了自我,我们超越不了自我。‘若著心坚固,苦根转生,无由解脱。’若执著的心不放下,一而再、再而三的执著,痛苦的根本一直加深、加强,就无法解脱。

  常常,我们对业报不满,总是埋怨自己现世的逆境,我们都不会想到前世造了多少业。今世转不过,也不会向佛陀求忏悔,还埋怨三宝;如此一来,执著之心愈形坚固。

  朱熹讲过一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告诉我们,事情如有不顺利,必须反省自己,这样才是名‘君子’。

  学佛的人,在拜佛过程中,若遇到逆境,就怪佛陀没有庇佑。我们看看佛陀,他已经成佛了,提婆达多从山上滚下石头,被护法击碎,碎石撞到佛陀的足指,佛陀照样受伤流血,这是一种果报,佛陀也要承受。

  佛陀入婆罗门聚落乞食,空钵而还。比丘托钵有一种规律,凡是托过七家,没有所获就必须停止托钵了,不能再化缘了,表示福报不够,‘足限七间,托钵若无,即还精舍。’这一餐就不能进食,如果别的比丘托到东西,分给你一些才能进食。

  佛陀化缘一无所得,这是示现给众生看的。弟子就问:‘世尊,您是一位人天尊师,福报这么大,为什么还会托空钵回来呢?’佛陀说:‘今天我虽已成佛,还是必须面对因果;没吃没有关系,我必须示现给众生看。’

  弟子又问世尊:‘世尊乞食不获、空钵而还,是什么样的因缘呢?’世尊接著回答:‘在过去,我是一名外道,曾到长者家乞食不得,后来看见一位出家人也到长者家乞食,这个出家人已证果,长者夫人看他身心端寂,生信敬心,奉施了很多上妙饮食。我看了心生嫉妒,将他的钵打翻,还用脚践踏食物,使他没办法吃。以此恶业于百千岁常生地狱受无量苦,残余业力,今天空钵而还。’

  想想,佛陀还必须遭报,那我们遇到一些逆境又算什么?还常常埋怨。这样子要如何修行!?

  我们要想,佛陀那么好的修行,仍然必须受因果报应了……。当然,佛陀是示现,他无苦受可言,但他一样要受报。

  所以,我说:‘在座的各位大德,执著心不要太重。著,是苦的根本。’佛云:‘众生颠倒,轮回不息,如狗临井,自吠其影。’这就是说众生看事情常常颠倒,痛苦当成快乐,无常看作永久,如此一来,轮回永不止息;就如一只狗到了井边,看到自己的身影一直狂叫一样。

  如今,我们在心中存有主观,看到环境的变化,就不会想想,这是一种因果报应,要接受它;而老是对于痛苦的果报不满、排斥,甚至咒骂,增加第二重的苦恼。

  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也就是说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皆不了解自己的本性才是真实的东西——我们常说的修心养性、明心见性。‘性净明体’就是本体是清净的。‘用诸妄想’,就是我们用种种意识、妄想。‘此想不真’,这些妄想是虚妄的,故有轮转。 https://t.cn/RI9Efi9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肖战主演的电视剧斗罗大陆剧情精彩、特效燃爆,肖战唐三向阳而生、无惧挑战,适合全家老少一起看!欢迎同学们准时点进我们的微博主页收看;或下载“一直播”APP,关注I
  • 我确实不太想记录他成长的过程,偶尔冒出的金句在当下很震撼隔天就忘了,我也并未期许他会有多大成就,因为我从小到大的孤傲也没有给我带来多少所谓的“出人头地”相反很多
  • #黑岛结菜# 『VOGUE GIRL.JP』2021.Oct ISSUE(二)黒島結菜と時を駆ける、東京ノスタルジア。收录未发表的6首新曲在内共计15曲,官网详
  • 对于青蛙弟弟的到来,他很开心,弟弟哇哇哭了,他跑下去拿牛奶,弟弟困了让他抱着哄睡,他马上学的有模有样,“哦哦睡大觉,哦哦睡大觉”不过哄了一会儿他就“太阳出来了”
  • Tony老师很熟练的给我又换了个发型下午出门一个赏心悦目的背影,长发很美。东宫:小枫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到了看似自由的西州,过上了平淡的生活,顾小五依旧在他的东宫,
  • ❤️₂₀₂₁.₁₀․₃₁☼   ﹊﹊﹊﹊﹊﹊﹊张哲瀚语录:“人活着就是要活出自己的东西,每个人都是不一样,所以你要去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如果你在重复跟别人一样
  • 米兰体育报列出了国米本赛季的阵容变化:用科雷亚和哲科替换了卢卡库用邓弗里斯替换了阿什拉夫用恰球王替换了埃里克森内拉们怎么看?#国际米兰[超话]##国际米兰# 个
  • BBC指出,澳大利亚没有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气候变化,一直以来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军中充当“拖后腿”的角色,这同英国等诸多西方国家产生了较大的分歧。莫里森作出表态为
  • 万种快装的装配式装修主要能够实现部分部件完全工厂化,至少可以替代60%左右的人工成本,同时可以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出现的装修错误,提高装修质量,使装修标准提高 90
  • 外面是一层短绒毛的面料,软软的超级亲肤舒服,里面是一层凉感面料,星星在空调房里面没有感受到闷热,里面的乳胶材质也不会容易变形[awsl]不管考研还是上班族,投资
  • 秦可卿、王熙凤、贾瑞都是有本元之人,都没能通过人参养出荣来,最终都早逝了,何况黛玉是无本元之人,人参对她来说,只是续命而已。这就是黛玉的身体越来越衰弱的主要原因
  • 所以要分散你的注意力,不是让你放弃对方,而是释放你自己,你要有你的生活,这样才能以一个最好的姿态接触对方,你的表现得越自然,你们之间的接触就越好,效果自然也越好
  • 温馨提醒:根据疫情防控和公园景点日常管理工作需要,在精密智控的基础上,严格落实健康码准入制度,通过预约系统与健康码系统互通,确保预约购票的市民、游客均持绿码进入
  • 【震海会会员日】[鲜花]会员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会员日“家庭聚会”一起畅聊、展望和憧憬~✨✨⏰ !
  • ”Root证书是浏览器信任的主要内容,而中间证书则是像Let's Encrypt这样的组织用来向网站发布的加密证书。(编译:宁璐)#ams新闻# 据外媒报道称,
  • 两人分开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宋辉才和老婆打电话、道了歉,表示自己也很愧疚,对不起自己的老婆孩子,现在一切都很稳定,年底的时候能挣不少钱。因为后勤即将在冬天
  • ✨ 好运一直持续下去九月要更加努力啊,为了想要的生活,为了人间的烟火气,为了今天的风和月叮咚,九月它来了,希望好心情每天照常营业,烦心事永久打烊叮咚,九月它来
  • 早安[太阳] 推广健康是我的责任,选择是您的权利,只是希望朋友们远离西药,远离抗生素!为什么那么多的美容院,养生馆,理疗店嫁接我们的中药铺灸,用传统手法做身体太
  • 很喜欢的一首不知出处不知名的小诗,每一次读起都会被感动到。—(宋)道潜《绝句》这首诗的发端用叙事句法写鸟儿在高岩上而并不为人所知,其品种的珍奇是可以想见的。
  • 人家为什么要跟你让路!(老人家应该没有看到我,我是后来的)我抄着小钉钯,拿出手机打电话的样子向他们靠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