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修學佛法,尤其是修學淨土念佛法門的,和《無量壽經》有著不解之緣,有的同修多年受持《無量壽經》,還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我讀經、聽經這麼多年,到現在還是讀也讀不懂,聽也聽不懂?在我們學佛的同修當中,有這樣問題的人還真的為數不少,為什麼會這樣呢?談談我的幾點粗淺體會,供同修們參考,分幾個類型說吧:

第一個類型:盲從型。

特點是跟風跑。就說讀《無量壽經》吧,讀了若干年會集本,幾千部,上萬部,會集本一被批,感到風頭不對,改路子了,有的改讀康本了,有的改讀《佛說阿彌陀經》了。這個還好,沒有離開淨土五經一論;有的改讀淨土五經一論之外的其他經典了;有的改修其他宗教了。

我這裡所說的,不是說讀其他經典不好,也不是說學其他宗教不好,而是說頻繁的跟風跑,不斷的改來改去,你學雜了,學亂了。其結果,哪個也沒學好,一事無成。

第二個類型:任務型。

每天有定課,這個沒錯,問題是這個課怎麼個定法?你定課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定課是擺擺樣子,或者是同修們在一起有面子,或者是讀幾部經給佛菩薩聽聽,交差了事。我說,這樣的定課還不如取消得好,勞民傷神,有啥好處!

記得前些年,我剛出名的時候,有同修問我有啥定課?我直接回答:「我沒有定課。」這時有同修提醒我說:「妳別說沒有定課,妳現在是名人了,說沒定課影響不好。」我說:「沒有就是沒有,實話實說,不能騙人。」那時,我讀經少,聽經多,每天聽經十個小時左右。所以我說,我沒有定課,我有日課。有同修告訴我,每當她定課完不成的時候,就會生煩惱,這樣學佛有啥意義?

請同修們不要錯解我的意思,我是說,無論是定課也好,還是日課也好,我們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修行這顆心啊,讓我們這顆躁動不安的、妄念紛飛的心安靜下來。

記得姐姐往生前的頭一天,她告訴我說要換心,我不解其義,問她:「換什麼心?怎麼換?」姐姐告訴我,把凡夫心換成佛心,換成菩薩心。老實、聽話、真幹,心就換了。姐姐往生十年了,我聽姐姐的話,換了十年心,凡夫心少了,嘗到什麼叫法喜了。

我多次說過,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我真誠的希望我的同修們,拆除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有的花架子連中看都不中看),收起那些騙人不淺的花拳繡腿,學佛,要動真格的。如果說任務,聽經、念佛、改過、成佛,這是我們的任務。這回你聽懂了嗎?換心,換心重要啊!

第三個類型:情緒型。

突出的表現就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通俗點說就是做事情緒化,虎頭蛇尾。情緒好了,興趣來了,一天念十部《無量壽經》不疲不倦,可「精進」了;情緒不好,沒興趣了,可能連一部都不念。這種類型的人,非常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比如:這一天心情不好,和家裡人生氣了,肯定這一天的課全取消了。臨時加了一課「生氣課」。不要忘了「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火燒功德林!

第四個類型:虛榮型。

虛榮型的突出特點是不甘人後,愛和人比試。比如,你每天讀五部經,我每天讀六七部、十來部;你每天念佛三萬聲,我每天念佛五萬聲,反正我一定要超過你,不能讓你落下,這是典型的攀比,不可取,要不得。

學佛不能有虛榮心,不能有攀比心,正確的做法:是因人而異,量力而行,不攀不比,做好自己。我自己就是這樣做的,二O一三年,我胳膊沒有摔傷之前,我每天早晨兩點到六點,磕頭四個小時,大約一千二百拜;胳膊摔傷之後,我不磕頭了,我不想做那些我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不管用什麼方法,我們的目的是讓心清淨起來,如果非要和別人比,那就比一比誰的心清淨吧!

第五個類型:研究型。

研究就是琢磨、分析、判斷。在這裡給學佛的同修出一個思考題:你學佛讀經典,是為了當一個佛學家?還是為了做一個學佛成就者?「佛學」、「學佛」,兩個一模一樣的字,前後換了一下位置,所表達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佛學」和佛學家有關;「學佛」和學佛成就者有關。「佛學」重視研究;「學佛」重視開悟。

我有時聽同修這樣說:「我讀《無量壽經》哪一段,我知道佛說的是啥意思了。」遇到這種情況,我一般不說什麼,為什麼?我不忍心潑冷水,打擊他的積極性。什麼時候找個恰當的機會,策略的告訴他:你琢磨出來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為什麼?因為佛沒有意思,佛是應機說法,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他所說的知道佛所說的是啥意思了,那是凡夫之見,不是佛知見。

我上面說了五個類型的人,他們學佛多年,受持 《無量壽經》多年,為什麼功夫不得力、受益不大呢?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沒有搞清楚什麼是佛學,什麼是學佛。研究經典是佛學,可以當佛學家,但未必能成佛;依教奉行是學佛,能夠成為學佛成就者,但未必成為佛學家。兩條路在眼前,何去何從任你選。不要忘了,「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正確的方法就在這句話裡,具體做法就是:

聽經,一直聽下去;讀經,一直讀下去。不琢磨,不討論,不研究,不用思惟去想。記住:凡是思惟想出來的,都不是真的;凡是悟出來的才是真的。

這個方法不是什麼祕密,很多人都知道,因為老法師已經講過多次了。據我觀察,知道這個方法的人很多,認可這個方法的人不多,落實這個方法的人就更少了。這裡面我要重點說兩個問題:

一個問題是知道這個方法,也認可這個方法,但沒有耐心堅持這個方法,就是沒有長性。比如讀經,開始讀還好,讀個三、五個月,讀個一年半載的,不耐煩了,不讀了。什麼感覺?都念這麼多部經了,怎麼還不開悟?他不知道,想開悟開不了悟。想,是妄念;急著開悟也開不了悟,急是妄念紛飛。大家想一想,一個妄念紛飛的人怎麼能開悟?耐心、持之以恆很重要。

另一個問題是,讀經怎麼個讀法?我一直有個想法,讀經應該掌握一個什麼樣的速度,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效果?舉個例子說,比如讀《無量壽經》,有的人讀一部經用三十分鐘,有的人用四、五十分鐘,有的用一個多小時,聽說最長的用兩個小時,這個讀經的速度不能強求一律,要因人而異。但讀經的效果應該是一致的,那就是讓自己聽得清,讓眾生聽得清。如果速度快到自己都聽不清個數,眾生又怎能聽得清。

老法師告訴我們,當我們讀經的時候,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在聽,你讀得清楚,他們聽得心生歡喜,有時天人從此經過,也駐足合掌聽你讀經;當你讀得不清不楚,他們聽不出來個個數,就心生煩惱走掉不聽了。

為什麼我們讀經這麼多年不受用?想一想,我們是在用心念還是用嘴念?心想、口念、耳聽,一字一句、清清楚楚,這樣讀經,自己受用,眾生受用。

關於《無量壽經》是一部幫助眾生通達無上甚深微妙法的經,這個小專題的內容就講到這裡。這個內容雖然多一些,但和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我們學佛就是要理論聯繫實際,立足篤行,學以致用。

  ——恭录自:釋迦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本願海(系列專題講座之四) 刘素云老师主讲

老和尚提前知道自己的死期。

印光大师最后的临终的情形。

师之示寂也,预知时至。民国二十九年春,有云:「今已八十,朝不夕保。」 又云:「光将死之人, 岂可留此规矩?」逮冬十月二十七日,略示微疾,至二十九日午后一时,即命召集在山全体职事及居士等,至关房会谈。告众曰:「灵岩住持,未可久悬。」即命妙真任之,众表赞同,乃詹十一月初九,为升座之期,师云:「太迟」。  改选初四,亦云「迟了」,复择初一,即点首曰:「可矣。」   这段是表现出印光大师他的预知时至, 「师之示寂也,预知时至」。

这件事情是这样,我们修净业的人,我们在栽培信愿持名这三种功德的时候,刚开始这个功德是脆弱的,是不决定的,我们可能念了佛,我们自己也觉得没什么改变,别人看我们也没什么改变。但是你要修行到净业成就的时候,你会知道一些事情,就是说,虽然你往生极乐世界,那个正式的功德还没有显现,但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你就知道一些征兆,你会知道一些消息。

就是说,如果你不是临终的时候,被善知识七推八推的硬推上去的,那不讲,你真正是凭你自己的本事净业成就的,你来助念,我也往生,你不来助念,我也往生,这种人都能够预知时至,他能够在这个净业成就的时候,他会知道一些消息,我们看印光大师也是这种情形。

民国二十九年初,这个时候是八十岁了,这是他往生那一年,他有一天说:今已八十,朝不夕保。我现在是八十岁了,早上保不住晚上,早上在,晚上不一定在。又说:光将死之人,岂可留此规矩。我是一个将死之人,怎么可以留下这些规矩,我查过《文钞》的数据,他这个规矩是什么规矩?他也没详细讲。总之,他这段话意思就是,光将死之人。等到冬天十月二十七日,这个时候是八十岁快结束的时候,略示微疾,身体上有一些疾病了,到二十九号的时候,午后一点,下午一点,突然间就把在山的全体执事,及所有护法居士都召集起来,到关房里面会谈,讲一句话,说灵岩住持,未可久悬。 

灵岩山寺本来是一个没落的道场,印祖在离开普陀山以后,他以他的威德力,去那个地方住持,很多人就来供养,供养以后就把这个灵岩山开创起来,他就安排很多的制度,念佛的制度,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但是印光大师的心情,他不喜欢剃度徒弟,也不喜欢做住持,那怎么办?他就请慈舟老和尚来干这件事, 慈舟老和尚也答应来干这件事,后来就是有点意见,是什么意见?慈舟老和尚的意思要持午,印光大师的意思就是以念佛为主,他晚上是开缘吃东西,这个意见就是有一点不太一样,慈舟老和尚就离开,离开以后,从此以后灵岩山就没有住持。  

我们讲这个普门示现,善知识是在度化众生的方便的确不一样,有些众生必须要这样度化,有些众生必须要那样度化,不管我们今天是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摄受众生,使令他能够转凡成圣,这是重点!我们内心不是跟烦恼相应,不是跟个人的贪嗔烦恼相应,完全是清净心、大悲心。所以虽然每一个善知识的法善巧会有冲突,但是这是个人的因缘问题。  

 譬如说我们看《法华经》,智者大师有批注,隋朝智者大师,但是三论宗的嘉祥大师,他有时候也会指出智者大师讲错。窥基大师他不指名道姓,但是他有时候也会暗示《法华文句》里面这句话他不同意。但是,善知识这只是对于事情的一种看法,他没有烦恼相,他只是表现法的一种争执而已,他不是随烦恼而转,不像我们凡夫的对立,不是的。 

  所以说这时候,灵岩山的住持就没有了,事实上就印光大师做住持了。他临终的时候说,这件事情要解决,不可以久悬,不可以老是这样放着空着,不行。这时候就命令妙真法师来当住持,当然印光大师的威德,他一这样讲,大家都表示同意。乃詹十一月初九,为升座之期,这个就好吧!预定十一月初九,拟订在十一月初九,印光大师说这个太迟了,因为印光大师往生的时间比这个早,他意思要亲眼看到这个升座,说太迟了。就改初四,他说也太迟了,初一,好,可以!

果然:初三晚,语真达法师等云: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初四早一时半,由床起坐云: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言讫,即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索水洗手毕,起立云: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竟,即移坐椅上,面西端身正坐,延近五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西逝。

是正式说明,印祖他临终的情况。到了初三晚上就告诉真达法师等说:净土法门,别无奇特,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特别,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我们念佛的人,就很容易把印祖这句话给忘掉,恳切至诚!我们就是很随便的念佛,不知道这种恳切跟至诚的重要性,这个恳就是诚的意思,恳跟诚都是一个真实而不虚妄的意思。就是说恳切至诚这个地方,表达了两个意思,就是你念佛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个真实的信心,以及坚定的愿力,心中没有妄想。如果你念佛的时候心中有妄想,这就不真实。你念佛的时候内心没有归依的心,也不真实。深信而力行,力行而深信;有信心有愿力,有愿力有信心;这个是跟弥陀感应道交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讲 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他在临终之前一天讲出这句话,隔天早上就起床说念佛见佛,决定生西。由念佛为因,见佛为果,临终见佛,决定生死,这个时候讲完就大声念佛,其它话就不讲了。到了二点十五分的时候,他就要洗手,洗完手就站起来,他本来是在床上,现在站起来,就讲说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  

这个地方是这样子,印光大师说:我们一个人的一生,你平常都能够做假,你没有修行,你能够装出有修行的样子。但是临终你绝对做不了假,你再怎么样,你都做不了假,因为临终不是你能够做主。所以我们这句话看得出来,印光大师如果讲这句话是在平常,那可能是也没有很特别,但是在临终讲出这句话就是很特别了,这是一种真实的境界,就是说: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劝勉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这可见得印祖真正是有真实的修行。

「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在这样站起来讲完以后,就坐在椅子上,这个时候,从此就不讲话了,面西端身,移坐正坐,五点的时候,在大众的念佛声中,安详西逝。最后:师生于清咸丰十一年辛酉,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寂于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十一月初四日卯时,世寿八十,僧腊六十。

活到八十岁,僧腊是六十。以上是印光大师他老人家伟大的一生,包括他如何的老实修行,以及他老实的弘法,到最后的正念分明,往生西方。我想他的一生,给人家感觉到很平淡、很平常,但是平常当中也表现出不平常,的确是可以给我们做一个榜样。

婆婆净说
无论是顺逆的感应,对你决定有好处,这些事情很多人不知道!

  这些修行人,真通的人,世法通了,他为什么不到世间来做事?他没有一样不会,为什么不到世间来?我们觉得做事是好,他是怎么看法的?造业。哪有觉悟的人再到世间来造业!造业什么?造轮迴业,他们才不干,他们远远的离开六道轮迴了。开悟的人,他要不往生极乐世界,大概多半都到华藏世界去了,华藏世界是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实报庄严土,他到那裡去了。我们只是一群迷惑颠倒的小朋友在玩游戏,那个大人开悟了,他离开我们,他到别地方去了,他不跟我们玩了。我们开悟,一样的心情,也不跟这些人玩了,走了。

  开悟的人多,诸佛菩萨无量无边,你需要他帮助,真的有求必应。那说我求,求了没有感应。不见得,是有感应你自己没有办法觉知,肯定有感应。感应有顺有逆,无论是顺逆,对你决定有好处。你现在不知道,过若干时期之后忽然想到,那个时候这事情没有成功有好处。那是什么?冥冥当中有善缘在加持你。好事,虽然为众生,众生得有福报。如果没有福报,他的业障没有消除,就好像病一样,他不能进补。病没尽除,一补就坏了,是好东西、是名贵的补品,不能用;端到你面前,不小心掉地下去了,对你有好处,不是有坏处。这些事情很多人不知道,所以佛法微妙到极处。那个打破碗的人,这名贵的药品打破了,你可不要责怪他,你要感谢他,不是你用的。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註(第四0七集)2013/8/23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在红尘中遇见了你,再远的距离都不算问题,明知相见没那么容易,山崩地裂我都不会放弃,我在红尘中遇见了你,再多的委屈都不算委屈,相信这份爱会给我勇气,天涯海角我都
  • ​ 接着是抻抻老腿儿:我的腿还能搭上单杠,也能凑合着压压腿,做几个简单的基本动作(可能和自己中学时在沈阳十一中曾参加过“校体操队”的训练有关吧)。 稍后,锻炼一
  • #余生请多指教增加三集#严格说来,肖战不只是献舍共情式演绎,可以说仅仅靠共情是完全不够的,他很会分析角色的逻辑,每次看他的台本都写写画画做了很多分析,能把角色的
  •  【揉摩腰背】工作之余,晨起或晚睡前都可以双手掌揉按摩擦腰背肌肉,上下揉摩50-100次,同时扭动腰部,有舒筋活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腰痛的作用。 【4.在
  • 或许是因为他的形象实在太过严肃,又或许在小朋友心中自己的爸爸是无可替代的,所以他一直在拒绝靳东的靠近,因此江珊只能忍痛和靳东分手。于是幡然醒悟的刘敏涛便义无反顾
  • 在我熄灭以前,能够照亮你一点,就是我所有能够做的了。如果选择了安逸舒适,就不必羡慕别人的精彩;如果你不相信努力,那么时光第一个就会辜负你。
  • 各位亲朋好友晚上好[愉快]帮我扫一扫购物app的二维码,新开商城我需要人气[玫瑰]填个手机号码,再输个验证码就可以了,谢谢大家支持[握手]感谢感谢!你可以拿返利
  • 此生,不要忘了:无论哪一种感情,不管是什么关系,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掏心掏肺的才是最贵的,不离不弃的才是最真的!其实下半段这个帖子也很好(忘了截图了)大概是说
  • 确实《岁月的童话》在这部电影里面,是他们认识场景中浪漫的桥段,但是也没有必要什么故事都在下雨天吧,尤其是张文瑞为什么给洛枳和盛淮南拍了一部什么《末日恋人》的科幻
  • 然而《西游记》根本是一部丹书,此中所传的是转生杀、窃造化,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机密,既不是在肉体上下功夫的养生方术、也非是讲顽空寂灭的参禅念佛。整部《西
  • 都说苏州园林里最有市井气息的非艺圃莫属,是隐藏在闹市中的一抹静谧,这里没有喧嚣嘈杂,没有人头攒动,只有真正的清幽。这两年,因为“延光阁”茶室和凌霄花的缘故,游客
  • 服务版权产业发展 打造版权资源聚合平台本届版交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1、2号馆举办,展会规模达2万平米,将以服务版权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全面展现近年我国以版权为引
  • 因此,水瓶在爱情里是感觉至上的,若是在一起的时候感觉不对劲,就会潇洒地转身离去,不带任何悲伤和遗憾,直接开始下一段感情,要是感觉对了,一时兴起就去领证,所以水瓶
  • 【化妆培训】温婉新娘礼服造型分享❤婚礼快速换造型必须掌握的实用发型之一把握好发型轮廓无需过多装饰也可以很有质感下半年【强化班】已经开始预约报名咯~妆发:湘湘老师
  • 铁观音的鲜叶采摘对嫩梢成熟度的把握非常重要,过老、过嫩都不可以,农谚说“前三天是宝,后三天是草”。 传统铁观音的茶青取自4—10年树龄的茶树,特点是中晒青、重
  • ——艾米莉·勃朗《呼啸山庄》4、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5、有些傻话,不但是要背着人说
  • #沉香如屑#yz#宁愿菡萏之花从未开过#看到这个人物热搜,忍不住点开看,其实不论神仙还是凡人,生活不能太平淡,乏味可成,幽默,有意思,善良,勇敢的灵魂最是吸引,
  • 顾魏始终坚持自己《谈恋爱呢要有谈恋爱的谈法》的节奏来,不让工作圈和生活圈混为一谈真的是很有先见之明[good][good]!【春寒偶拾】 在当今国内外极度纷乱
  • 想了一千个关于初夏的文案,都不及这小雏菊花开了来的直白去吹吹夏日晚风吧,也许会遇见浪漫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夏天是晕染开的,千丝万缕的蓝夏天呐,想躲进海盐冰淇淋
  • #出版# #寻书稿# 北京汇文书联诚征优质书稿 欢迎欲出书的作者联系北京汇文书联是一家全媒体图书公司,团队拥有十年以上图书出版经验。总编审:桑桂总策划:李训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