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菜根谭》
就整个宇宙的无限空间来说,我们居住的地球只不过是一粒尘埃,可见地球上的小小生物和无边的宇宙一比真是小得可怜;就绵延无限的时间来说,我们的生命只不过犹如短暂的浪花泡沫,可见那些比生命更短暂的功名利禄只是过眼烟云。一个没有高尚智慧的人,是无法明白彻悟这种道理的。

《念佛金言录》28
南无阿弥陀佛。同学们好。

《金言录》请翻到第60页。

三、三心经证章

问曰:宗旨三心,其证如何?

答曰:《小经》曰“一心不乱”,所言“一心不乱”者,即名号也。若名号之外求心者,可云二心杂乱,不可云一心。

故《称赞净土经》说“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当知非从机所起妄分之一心也。
前面第二章是说“宗旨安心”,“安心”就是“三心”。一遍上人通过解释,得到的结论是:三心就是名号。

这一章是对上一章的说明,说三心是名号,有什么证据呢?举出《小经》说的“一心不乱”,“三心”成为“一心”,“一心不乱”跟名号成为一体。所以,举出“一心不乱”能作为经证的原因在这里。如果名号之外再求心,那叫作“二心杂乱”。

四、心行业三章

问曰:“安心、起行、作业”,其相如何?

答曰:“安心”者南无也,“起行”者阿弥陀三字也,“作业”者佛也。然则三心四修五念皆是名号也。
《播州问答》总共列了三十一章,到这里为止的前四章是最主要的。

第一章是“教相章”,分辨圣道和净土二门之相;第二章是“宗旨安心章”;第三章是安心的经证;第四章是从安心扩展到起行、作业,都是这句名号。第二、三、四章是就净土门之内来谈的。

五、决定往生信章

问曰:纵虽称名号,烦恼具足凡夫,妄念暂无止时,往生得否难决定,如何?

答曰:决定者即在名号也,纵决定往生之信不立,但任口称,得往生也。

立于决定往生之信心,忆当得往生,还有拘于心品之失。往生不依心品,唯依名号也。然则舍离我心,一向归依名号,知可得往生,自然决定往生之信心成就也。

我身心者,无常迁流之形,念念生灭之心,皆以不定也。又,名号者,则信不信共称,依于他力不思议力,皆悉得往生也。不可以自力我执心分别计较,极乐国土无我之境故。

夫万法从无而生焉,烦恼从我而生矣。

然则以我执不可得往生,唯以名号得往生也。

凡生死者,即妄念也,妄执烦恼本无实体。以此妄执颠倒之心,欲离生死,更无其理。

有念则出离障,故释“念即生死,离生死即离念”也。汉土天台山应真壁间铭云“念起是病,不续是药”,法灯国师以此公案得法。

以妄执心,出离生死,全无由也。离念者,即南无阿弥陀佛也。
第五章是从前面第二、三、四章自然延伸过来的,但是更具体一些。前面第二、三、四章已经说明名号是三心之体,三心唯是名号;第五章是辨别信心和名号的关系。前面第二、三、四章是正确的说明,第五章是破斥错误的见解。

如果前面正确理解了三心就是名号,就不会出现第五章的问题,即仍然是在名号之外,在我们的身心妄念当中寻找决定往生之信,比如“我信得好啊”,这都不可以。

六、念声一体章

问曰:既名号亦云念佛,似用意地念如何?

答曰:呼意地念非云念佛,但是称名号也。譬如世俗云松竹,已成名也。

“念”者即“声”义也,故云“念声是一”,此全非意念与口称混言是一,唯是念声一体之义也。念声一体者,即名号也。
前面第五章是讲心和名号的关系,不要以妄心、妄念,不从凡夫这边认为“我要如何,往生才能决定”,而是名号决定一切。第六章是讲行和念佛的关系。前面第五章是破斥对安心的错误理解,第六章是破斥对起行的错误理解。

起行,有人认为是意地的念,是自己第六意识忆念思维的功能,把这称为念佛。如果抱有这样的想法,还不是归于名号,还是在自己这边着力,这样就不恰当。

这一章破斥对起行的误解,说明“念即是声”。所谓念佛,不是意地的念佛,就是口称。就像我们在世间喊一个名字一样,比如喊“松树、竹子”。我们叫一个人,想一个人,或许既要喊他的名字,又要忆念他的长相等等;如果只是松树、竹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就呼喊它的名字而已,不夹杂意地情感这些因素。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字,也只是呼唤名字,这样就可以了。

七、念佛三昧章

问曰:何故名念佛三昧乎?

答曰:三昧者,则见佛义也。常途谓定机平生见佛、散机临终见佛也。此义不然,是皆观佛三昧分域也。

念佛三昧者,无始本有常住不灭佛体名号即见佛也。是则真实见佛、真实三昧,故“念佛三昧”云“王三昧”也。
第六章“念声一体”是说明念佛的具体相状就是称念佛名;从第七章以下,是讲这样念佛到底有什么利益。

首先说“念佛三昧”,讲见佛的利益,这和一般所讲的见佛意义不一样。一般讲的还属于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为什么称为“王三昧”呢?因为任何人都做得到,只要称念名号,这句名号本身就是“真实见佛、真实三昧”。如果是观佛三昧,那要上等根机,要苦励训练,所以其他三昧灭罪修行法不能普及。而念佛三昧谁都可以修,修了都可以得利益,称为“王三昧”。

八、念佛三缘章

问曰:念佛之行,谓具三缘,其义如何?

答曰:“摄取不舍”四字即三缘也。“摄”者则亲缘,“取”者则近缘,“不舍”者则增上缘也。
第八章也是说念佛三昧的利益,不仅有见佛,所谓“真实见佛、真实三昧”,同时也具有三缘的利益,就是亲缘、近缘、增上缘。

九、忏悔章

问曰:念佛行者,可用忏悔乎?

答曰:忏悔者,但以名号即为忏悔,名之“他力忏悔”也。以斯义故,释“念念称名常忏悔”。以自力我执心全不可立忏悔者也。
善导大师说念佛有五缘功德利益,就是灭罪增上缘、护念增上缘、见佛增上缘、摄生增上缘和证生增上缘。第九章“忏悔章”就算灭罪增上缘的利益;第七章讲的是见佛增上缘的利益;第八章是合起来说三缘:“亲缘”是护念增上缘;“近缘”是见佛增上缘;“增上缘”是灭罪往生,里面也有摄生之义。

十、念佛利益真实不虚章

问曰:念佛利益甚深,可云真实不虚乎?

答曰:慈悲有三种,一众生缘慈悲,二法缘慈悲,三无缘大慈悲矣。

所言“大慈悲”者,即是法身慈悲也,正今别愿成就弥陀,直以法身无相大慈悲而度众生,故真实不虚也。

是故《观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也。
第十章仍然是说念佛的利益,也是对前面几章的总结,说一切利益都是真实不虚的;也是对下面的一个引导:所以是承上启下的。

十一、念佛往生名义章

问曰:往生者,其义如何?

答曰:“往”者理也,“生”者智也,理智契当,云“往生”也。

夫虽信罪福,疑佛五智,偏以自性愿往生者,虽得往生,有华合之障。

又,虽以六识凡情修诸功德,凝于观念;能缘心既虚妄,所缘净土亦以无实体。

极乐世界无我真实国土,自力我执诸善总不能生;弘愿一行,得往生焉。

然则以凡夫意乐,不得往生;唯须毕命为期称佛名。称名之外,求觅种种意乐,不知真实佛法故,更不得往生也。

又,念佛之机有三品。其上根者,虽带妻子、励家业,不著往生。其中根者,虽舍妻子、带于住处衣食,不著往生。其下根者,舍离诸缘得往生也。

如吾辈者,既是下根之一分也,若不舍一切,必定命终时耽著诸事,可损往生。常忆常念,应当思量者也。

寻云:《大经》三辈之中,上辈说“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违今释义如何?

答云:一切佛法,心品为本。故以心品不著,全是舍家弃欲者哉。若夫居家不著者,可谓上上根人也。此是今就于离著强弱,且分三品。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也。
这一章是就念佛的利益,特别说明念佛往生之名义,让大家不要错误地理解。

什么是往生?什么是念佛?所谓往生,就是“理智契当”。如果没有做到“理智契当”,就是“虽信罪福,疑佛五智”,虽然往生,但是有“华合之障”。要“理智契当”,极乐世界是真理的世界,是无我真实的国土,凡夫的自力我执不是空无我的智慧,所以难以达到往生。弘愿一行就是“理智契当”,得往生。

如果在称名之外还求觅种种意乐,这都是加了凡夫的东西。那就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疑佛五智……虽得往生,有华合之障”;另一种就是偏离了名号,恐怕难以往生。

接下来说明念佛之机有三品,这种理解跟我们一般所说的不一样。他说什么呢?上根之人,在家不影响往生;中根之人,虽然不成家,不带妻不带子,但他操持一些“住处衣食”,也不障碍往生;下根之人必须出家,不要被妻子影响,也不要被世间事业、衣食住影响,这样才能达成往生。

一遍上人说,像我们这样的人就属于下根之人,下根之人要往生就应该出家,不要为衣食住操心。如果下根之人想达成往生,而不舍掉这一切,不拿出全部的时间精力,不是平常就训练,而是东做西做,恐怕就会耽误。

有人问:“可是《大经》说出家之人往生是上品,这里怎么说在家之人往生是上品呢?”一遍上人解释说,佛法以心为本,这里是说无有挂碍,不执著。所谓“舍家弃欲”,能够无挂碍,不著一切事相,这是真实的“舍家弃欲”。达成这种“舍家弃欲”,如果在家而心能出家,带妻子儿女,做衣食住的产业,仍然能行出家事,这当然要求就更高了,所以是上上根。像维摩诘居士就是这样的。而我们一般人做不到,所以我们要出家。他是这种理解,说得也非常有道理。

他说“就于离著强弱,且分三品”,离执著,有的人能力强一些,有的人能力弱一些。在家能离执著,这就要求能力更强。我们出家离执著,环境已经给我们保护了,要求就弱一点,所以是下品。确实,在家人在红尘当中,要忙家庭、妻子儿女、种种事业,还能一心念佛向道,这确实不容易。

下面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章,这几章都是就名号法体来讨论。

十二、三字相翻深理章

问曰:“阿弥陀”此翻“无量寿”,有深理乎?

答曰:“无量寿”者,言“不生不灭,三世常住”也。是则本有本来一理,人人具足佛性也。

然则一切众生性命,是所证法也;现在西方无量寿佛,是能证佛也。能证所证,应思而知矣。
所谓“无量寿”,并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说寿命很长久;它是超越时间概念的,所以说“不生不灭,三世常住”,这就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佛性。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所证悟的,就是我们本来佛性里具足的。但是,佛是能证,他已经成佛了,他把自己证悟的觉悟功能纳在六字名号当中赋予我们,所以六字名号的功能和我们的佛性完全是一体相亲、一体不二的。

就像木有火性,但是火还没烧起来。有人拿火点木头,已经成为明火,就等于佛性已经完全显现。木头的火性跟点木头的火虽然是一体的,但是木头的火性还没有显现出来,拿火烧的时候,木头的火性就跟火完全融为一体。名号就是火性已经显现出来了;众生还是木柴,火性还没有显现出来而已。

十三、弥陀名号非思量法章

问曰:知名号义理之行者,易得往生;若不知者,虽行难得往生耶?

答曰:不然。弥陀名号,非以六识凡情可思量法。

故善导大师释“三贤十圣,弗测所窥”矣。

又,十方三世诸佛同心赞叹“不可思议功德”。

加之《大经》说“诸佛光明所不能及”焉。

既三世诸佛深智所不及也,何况以凡夫妄智妄识,宁可思量之哉也。

唯领解一切众生往生,决定念佛一法之外,更不可求意乐智慧。若能如是者,则真实行者也。
南无阿弥陀佛。谢谢,今天到这里。

【连载】憨山老人梦游集55卷第15(5)

与陈剑南贰师

   承示近日于楞伽坛经探讨。工夫颇进。此则大为足下庆幸。古人云。生平无限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以诸苦皆生于有。故佛说三界苦趣。谓之三有。所言空门。非空无之空。乃刳空之空。庞居士云。但愿空诸所有。谓内空诸想。外空诸缘。内外皆空。心境俱泯。则诸苦自绝。此禅门出生死之捷径也。所云净土文。此又出苦海之要津。安可以浅近视之。试为足下略言之。佛者觉也。即吾人本有灵明性耳。吾心本来是佛。即六祖所云。本来无一物。若了此本来无物。即顿见自心本来佛性。是名成佛顿教法门。此外非别有佛可成也。言净土者。有二种。谓事土理土。在事则涉有相修为。种种行门。即龙舒净土文所说。乃接引中下根人之秘诀。所言理土。乃诸佛诸祖自受用之境界。名常寂光。言常则不变。寂则不动。光则不昧。即吾人自性之本体也。故云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又云。心净则佛土净。又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此乃上上根人所证境界。坛经净土之旨。盖谓此也。所云修净土者。以念佛为主。盖净自心之方法耳。吾人日用万苦交错。秽浊本心。如污浊水。若急流猛焰。念佛一声。则五内清凉。诸苦顿歇。此即佛救众生之苦也。以念佛故。心垢顿除。一念清净。所遇之境无非极乐。风声月色无非真境。触目无非净土。举念皆见弥陀。又何待三寸气消。过十万八千佛土之远哉。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随得缘。然随缘即安命也。第四要认得真。即不惑也。第五要厌苦切。然厌苦心切。则欲念自除。不退屈也。以此五诀。单持一念。如大将身陷重围。决志突出。一人单刀与万人敌。勇决如此。则生死怨贼。众苦魔军。不战而自退。此所谓真将军也。佛经云。与烦恼魔死魔共战。有大功勋。出三界。破魔网。尔时如来一大欢喜。此正所谓向空门而消豪杰之气者也。贫道自幼离俗。即切志此事。生平所遇魔垒甚多。皆力战而退。然虽未出重围。今可自称佛门上将。不啻李广飞骑。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安敢向俗人道。以此事。臣不得献于君。子不得献于父。又安敢为世俗友人乎。今足下猛然发此信心。盖宿种有在。只待时而发。今见净土一书。盖春雨也。如膏之泽。润已蕉之芽。此造化之机甚微。是亦足下受福之始也。贫道尝谓。吾人处世。日用不过一饱食。一安眠耳。此外皆长物也。今既不得饱食安眠。且又拌死营营。以求悦人之耳目。以增自己之苦海。此可称智人乎。既不得世闲受用。而出世之乐。又茫然不知。诚可悯耳。世闲事求之于人。出世事求之于己。在我所可必得者。舍之而不为。可为痴之至矣。如所云云者。皆贫道生平出家所证实到境界。殆非常流口舌者比。今计从十九岁出家。至五十八岁。四十年来。皆此一念。即今遭此大谴。于大苦猛火烈焰之中。得清凉地者。非别有方法耳。此事非足下有此大缘。必不敢道。恐掩口而笑耳。只如向来文字语言。种种皆从此中流出。自知就里之妙。亦不能言。世人以文字目之。特浅浅耳。举世法眼者稀。贫道年来混俗和光。此四字从小知妙。生平力学。近于十年之内。苦心操切。又今三年之内。稍得相应。可见涉世之难。至人不易学。不易至也。此独与足下道耳。较之此事。全在逆境中做出。更见受用。且功更大。日劫相倍。此须大力量人。乃可为之。昔人有言。有将相之骨。无出家之福。此语不浅。然出家之难。亦非细事。贫道生平之苦。不啻足下万倍。然受苦之志则与足下霄壤矣。贫道自出家以来。凡所称谓。与人未尝言兄弟二字。何也。其心志在于独行独步。不与世俗为伍。此乃向上出世志也。今三年之内。方与交游。称兄弟。正是混俗和光。得力最初一步工夫。是知菩萨应世之心。妙在无方无住。为最上乘。六祖一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则顿悟本来。旷劫生死苦轮顿息。此岂小丈夫哉。此则贫道自知。向皆住于偏枯空寂之地。即若世人住于烦恼海中。无二致也。足下乃向住于有者。与贫道住空无异。今能翻然一蹋便破。即顿超贫道三十年工夫。可称一超直入。此非抛却现前境界。别求出路。若舍却目前。别求解脱。则非愚即狂。永嘉云。弃有著空病亦然。犹如避溺而投火。正谓此也。以与足下见面时难。前札盖先已作。临封复读足下来书。感激过越。乃对使据案草草。不觉葛藤如许。盖惯曾为侣偏怜客耳。足下发此无上心。乃出世因缘也。又安可以世俗泛泛而应。故披沥如此。足下以此札参之。以消日月。未必不为清凉散也。
   又。
   前得来书。有归心净土之说。足下猛利如此。因而对使。据案草草盈纸。不知所云。大段极言。劝足下著实在不如意中。讨个安乐地。所遇境缘难处。就在难处中。放下身心。任他呼牛呼马。在我无可不可。此段受用。惟老子能之。即夫子未得此法门。未免处世为难。及见老子之后。被他痛处一锥。直透到底。当便得无量受用。至若对门弟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与夫空空如也。此段皆了悟后的话头。决不是在前头巾语也。吾人心中不净。只是者些人我是非。执情放不下。意必固我。定要依我。方是好事。且我既要依我。而人岂不要依他人乎。此皆苦海秽土中事。只放下此心。心中便干干净净。快活无喻。何为而不可。坦坦荡荡。即此便与佛心相应。以此心念佛。则心心皆弥陀。念念皆净土也。
   又。
   在省临行。种种梦事。据其所述。了然目前。虽未尽信。盖于言外。已得其微旨。大为快事。自古操行之士。虑其人品未定。罹患难者。恐其功罪不明。贫道今已两得之。幸之幸也。即老死沟壑。又何憾焉。是故休老曹溪。志愿益坚。傥徼六祖之灵。借一掊土。掩此枯骨。更复何慕。以此修崇之举。其功虽钜。不以岁月计其速成。此心颇觉自宽。且法门佛事。如空中云。原无定相。如亢阳祷雨。以精诚之至。无不克应。天时人事。其致一也。晓公天性敦笃。忠实君子。即名教中所难得者。惜乎气过于躁。而心过于慈。故于小人之言。易动而无断。贫道感知己之遇。且为地方作福。横身于百折之锋。而与生民除其害之大者。幸亦催仅自免。今区区力已竭矣。而事方无涯。安能以有限之精神。泛无涯之毒海。岂有智者所甘心耶。去岁非贫道在。则地方大有可畏者。今秋极欲邀贫道往。故力辞之耳。贫道自视此身。为法门所系。将徼佛祖之灵。托之以为万世功德。是大有过于此者。敢不自爱。今多方委曲。始遂藏迹之计。况自今以望。故吾不远。岂忍蒙不洁。又为净土之污辱乎。鸟不厌高。鱼不厌深。曹溪将为邱隅也。足下知我者。以为何如。承示念佛。须持数珠。此系念工夫最亲切。向日不敢言者。恐足下有耻心在耳。今既须之。谨将自持伽南香珠一串奉上。但把持已久。香气虽无。而精神已满。知足下得此。必能顿入欢喜藏也。

  答杨元孺元戎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不为其烧煮。若从烈焰中。觅得一片清凉地。非冷眼人不能得。苟能当下一念清凉。顿见大地皆冰。自不在身心世界中。作归宿也。此从上大力量人。游戏生死场中。能转尘劳作佛事。化烦恼作菩提者。特仗渠一只冷眼。一片冷心肠耳。更有何神通妙用哉。此言甚易知。甚难见。且如佛祖单以诸法如梦一则语。为出世要路。而世之智愚。例皆能言人生如梦耳。其语虽似。其意则非。其实未曾真真实实。一眼观破人生如梦也。若果觑透。则自然能与一切荣辱利害。得失是非关头。掉臂而去矣。又谁敢撄其锋哉。其实就中无甚玄妙。至于最初一步。不无其方。吾人处世。先要将梦中事。试举向目前。细细观察。定要的的。看到不觉发一大笑处。到此则顿觉寻常说如梦话头。迥然不同矣。即将一同处。一念转将目前境界。置向梦中细细观察。看到昏沉沉重颠倒时。忽然猛觉来。如此则回观生平。向来历过一切种种境界。谛实求之。了不可得。了不可得处。即是诸佛祖师出生死第一关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所以,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拥有的珍惜,得不到的释然,不要让自己的心永远骚动,记得平平淡淡才是真。”所以,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拥有的珍惜,得不到的释然,不要让自
  • #周深新歌打开了快乐开关#深深好会唱啊!#周深新歌很高兴遇见你# ​#周深王者荣耀七周年遇见主题曲##周深新歌打开了快乐开关# 周深采访快乐分享《很高兴遇见你》
  • 不过她老婆参与传销诈骗,已经是人神共愤了,这奖要是颁给他了,恐怕......这5部片子,还是吴京的《长津湖》稳妥,主旋律又是大制作,表现也可圈可点,吴京此前获得
  • 虽说入围就是肯定,但说了6次还是难免有得失心吧,杨谨华当年「一把青」错失视后,隔了2、3才终于吐露真实心声,曾崩溃痛哭:「我到底演错了什麽?Ben的好,连跟杨谨
  • 《果果骑侠传》电视上看过只记得主人公名字,高考完朋友家蹭网看了完整的故事,应该有一段时间网名就是风火龙骑侠(有点子羞耻了)单车,翔之翼。魁拔真的值得再看许多次,
  • 我仔细看了看她的文案,和每一个被困在大学校园里的人一样,渴望自由,想念从前的自由日子,还想念从前有目标并且可以为之努力的高中,想念家人和朋友,想呼吸新鲜空气。【
  • ”“契约的孩子,嗯…”EakdNoS顿了下,“确切的说是EmanGHUe,你苏醒了?毫无缘由地,特忽然感觉自己心里堵的难受极了“说说看啊”“嘿嘿,特是个好小孩。
  • 但胆怯根本无济于事”32、“有时生活给你苦难,是在铺垫浪漫”33、“若事与愿违请相信定另有安排”34、“年年月月,热爱可抵岁月漫长”35、“不求人好感,不予人难
  • 想接到更多优质需求的小伙伴可关注头条及时收到更多约稿项目】#这就是约稿##约稿##我要上微头条#[zjsyg225]2月初是最后截稿日期,可以提前但是绝对不可以
  • 巨蟹座巨蟹座是一个外表冷漠但内心柔软的人,虽然平时不愿意和别人接触,可是真看到别人遇到麻烦时,他们总能上前帮忙,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对方。外表憨厚,内心聪明绝顶生肖
  • 2023年中国高端瓶装水市场运营趋势、行业调查、市场全景调研报告#共研网(gonyn)市场调研报告#瓶装水市场发展已经具有较长时间,行业增速略显乏力,为提高瓶装
  • 就打开美食收藏目录发现之前一直很想来的路坡餐叙离我们不远据说这里有一片花海可以在田野里用餐没想到比想象中更美~美食美景好天气️不知不觉就待了一下午拍照也很出片~
  • /迪莉娅·欧文斯#慕诺MUNUO[超话]# 疯狂在零售号通过好友 搞流量咱们绝对是认真的 下单请自助哈✌没回消息就是人太多咯 真的忙到飞起 双11活动太划算啦
  • ” 不用啦,你忙你的,我今晚想亲自做一顿给他吃。” 不用啦,你忙你的,我今晚想亲自做一顿给他吃。
  • 农家院的家人们团团围坐,开始分享热气腾腾的早餐…… 而冬风,还在不停地作画…… 作者:刘春雨 2022年11月12日几天之后,一卷冬的山乡风情画惊诧问世,扑
  • 预算1500-2500万的中‭‮上‍在‍产‬‬海买房,绝不能错过大宁金‭‮府‍茂‬‬这个小区,居住品质与‭‮套‍配‬‬结合得很完美。直到2014年,大宁都是
  • 年纪大了,就不会期待什么完美,会明白每个人性格都有些缺陷,心里都有些缺憾,身边的人不见得是最爱,但肯定是最舒服的关系,谁还没轰轰烈烈地爱过呢?#情感[超话]#
  • 若真出现这样的情况,则这位属羊的朋友,很容易影响庚午日出生的人的心态,时阴时阳,喜怒无常。若属羊和属蛇的人同时出现在庚午日出生的人面前,而这两人恰好又是进行一场
  • 日子不是用来将就的,你表现得越卑微,一些幸福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日子不是用来将就的,你表现得越卑微,一些幸福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
  • 当你呈现这样的表达之后,钢铁侠男友既能看见你的需求,又会觉得你很善解人意,那么他就不会觉得你是在索取了,反而更有动力主动买来送给你。立冬好幾天了,能熱到哪裡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