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不二思想

佛陀在世时,经常教戒弟子行于中道,如苦乐中道、断常中道、无记中道等。苦乐中道是避免顺世论的享乐主义和耆那教的苦行解脱;断常中道是争对顺世论的断灭见与婆罗门的大我见;而无记中道则是对于我们思维的世界与修行毫无意义的话题,如世界有边抑或无边,世界有限抑或无限等,在《坛经行由品第一》中六祖开示惠明道: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经文中不思善不思恶即是中道,此中道是真实的意思,并不是量化的中间之道,此句看似和原始佛教的中道毫无相干,但我们也可以说原始佛教时期佛陀教导的中道当然也是真实。佛教发展至唐出《坛经》的过程中,通过各种经典的描述已然明白什么是真实。唯识宗言一切轮回皆由我们的虚妄识所变现,识的特点就是二元对立,带有“我相”的认识才让我们看不到真实。所以六祖教导世人放下对立的思维方式即是中道不二。

佛陀所批判的重点并不在事物的表象,而是带有成见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所以佛陀提出的苦乐中道并不是反对苦行,正如佛陀对他的弟子大迦叶的苦行进行了赞赏。所以苦行只是某种修行的形式,更为关键的是要具有般若的正见,而此正见亦可以说是中道不二之见,若是苦乐对立的修行方式是佛陀所反对的,而《坛经》中的思想旨趣其实和原始佛教佛陀的思想是一致的。

原始佛教时期的顺世论认为人是由四大和合而成,人死后四大分离无有我,此乃断见;婆罗门则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大梵天而来,死后还是回归大梵天,这种小我与大我的思想即是常见。佛陀反对断见与常见,因为这些知见都是建立在带有“我相”二元对立的基础上,佛陀言中道即是让我们契入事物的真实性。真实性其实即是佛性,佛有化身与法身之说,但其两者又是不二的关系,若执其为二便是断常之见。

“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

龙树大乘中道思想

中道思想虽在原始佛教中就已出现,但在龙树的中观学派出现后才在佛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汉地八大宗派之源头也都可以追溯至龙树的中道不二思想,故教界称龙树为“八宗之祖”。

原始佛教的中道思想具体可落实为八正道的解脱之道,而龙树的中道思想又继而发展为真谛与俗谛的不二。
大乘佛教思想兴起后将佛陀的济世精神落实于修行中。个人的解脱需要证到真谛的境界,而济世精神则更是将真谛的智慧与俗世间打成一片,即所谓的“即世间而出世间。”

此在《坛经般若品第二》中亦是如此: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又言:

“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

此中可以看出世间与出世间的对立是人为的认识造成的,真俗不二才是圆融的世界。龙树的中道最究竟处还落实到了对“空”的执着上,同样与“有”对立的“空”也是要遣除的,在龙树的《中观-观行品》中说:

“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佛教的终极成就是圆满的佛,相比之下的声闻缘觉和菩萨,其智慧福德还不究竟,不是偏于空就是偏于有,故对于执着空的人而言,还要将这最后的一丝执着给荡除彻底,《坛经机缘品第七》云: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由上可知《坛经》虽是中国人所著,但其思想不离原始佛教之核心,并继承龙树中道之精神而一以惯之,其不二之见更是灵活运用于禅坐止观之功夫上,并下手于日常之事中。

中道也可以理解为不走极端。禅宗向来倡言不立文字,但存留下的公案却是很多。所以在坛经中虽然明确表明“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但若悟妙理,还需善知识的指引。故慧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等诸如此类的话语。禅宗自达摩不立文字起是争对世人都在文字上下工夫时才提出的,而六祖之后的禅宗本不立文字,却再一次让世人迷失在众多的公案中。故诸多偏失处皆是由不能在自性处下工夫而导致的弊端。

禅宗旨在明心见性,直指的是般若佛性,故定慧也是从清净的自性上立言,若定慧不等,即是杂染之参杂,如云遮日,佛性仍旧是处于隐秘之处。故《坛经》所有的修法都需从自性上立,而自性的真实是同时具足了定慧,经中还以灯光的体用之关系的不二来譬喻之。

《坛经》的核心思想是我们自性的佛性与般若,两者同样是以中道不二的精神来体现,在表述佛性不二时,《坛经行由品第一》中云: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

在论述般若时,《坛经般若品第二》言: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

此中若有大小,有方圆等则为二,般若不二。

《坛经》中除了继承对佛性与般若的不二中道认识外,慧能更是提出了他独特的三十六对中道不二法。

慧能所提出的这三十六对法,目的是让我们远离两边、超越两边之行相而行于中道,而这三十六对也是由自性而生。《坛经》还运用自性本具的佛性般若来融会贯通各家所言。

#每日一善[超话]#
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圆乎规,方乎矩,包裹宇宙而无表里,洞同覆载而无所碍。是故体道者,不哀不乐,不喜不怒,其坐无虑,其寝无梦,物来而名,事来而应。主者,国之心,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故其心治者,支体相遗也;其国治者,君臣相忘也。黄帝曰:“芒芒昧昧,从天之道,与元同气。”故至德者,言同略,事同指,上下一心,无岐道旁见者,遏障之于邪,开道之于善,而民乡方矣。故《易》曰:“同人于野,利涉大川。”道者,物之所导也;德者,性之所扶也;仁者,积恩之见证也;义者,比于人心而合于众适者也。故道灭而德用,德衰而仁义生。故上世体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弗坏也,末世绳绳乎唯恐失仁义。君子非仁义无以生,失仁义,则失其所以生;小人非嗜欲无以活,失嗜欲,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失仁义,小人惧失利。观其所惧,知各殊矣。易曰:“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其施厚者其报美,其怨大者其祸深。薄施而厚望,畜怨而无患者,古今未之有也。是故圣人察其所以往,则知其所以来者。圣人之道,犹中衢而致尊邪:过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其所宜。是故得一人,所以得百人也。人以其所愿于上,以交其下,谁弗戴?以其所欲于下,以事其上,谁弗喜?《诗》云:“媚兹一人,应侯慎德。”慎德大矣,一人小矣。能善小,其能善大矣。

“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佛陀说:“舍利弗,是因为众生往昔多生累劫的恶业的缘故,才使得你们不能见到佛庄严清净的土地,这可不是佛、不是如来的过错。舍利弗,我所成就的土地依然是净土,是你看不见。”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意,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就在这个时候,来参加会议的一万位梵天王中,有位叫螺髻梵王,他和舍利弗说:“你可别那么想,认为释迦牟尼佛的佛土是不净的。我为什么这么说?我见到的释迦牟尼佛土的清净,就跟自在天宫一样的啊!”

从螺髻梵王对舍利弗说的这句话来看,他已然发了菩提心,是修大乘佛法的众生。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荊蕀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舍利弗说:“我看的怎么和你看的不一样呢?你看这丘陵、坑坎,起起伏伏的,这里边充满了秽恶。我怎么看的不是净土呢?”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於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螺髻梵王说:“仁者你的心中有高下,不能依于佛陀的智慧,所以你才看见这个土是不净的。菩萨是发了大乘心的人,发度一切众生的心,因此一切众生在菩萨的心中是平等的。这种平等的、清净的心,才是依于佛智慧的心。正是这种心的平等,则见到的佛土才是清净的。”

这句话衬托出舍利弗作为一个小乘佛法的修行者,他的心量还不够大,没有那种广阔的度一切众生的心,因此心有不平等,因此心有高下。所以“不依佛慧”,他见到的这个土地是坑坑坎坎、高高低低,是秽恶充满。

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

佛陀用脚指头一按地,我们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一下就变成了百千珍宝庄严的清净的净土。这个净土,像“宝庄严佛”无量功德的宝庄严的净土。

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大家看了这个景象都说,太稀奇了!从来没见过!而且在场的每一位,都看到自己坐到了一个非常庄严的宝莲华的座上。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

佛对舍利弗说:“你现在看看,我的佛土是不是庄严清净呢?”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舍利弗说:“老师,过去我根本没看见、没听到啊!现在我看到了您的佛土,它的庄严、清净都呈现出来了。”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

佛陀对舍利弗说:“我的佛国净土一直都是这样,我只是为了度化那些根性弱的人,度化那些往昔多生累劫相似相续恶业很重的众生,才示现出很不干净的这么一个土地。”

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

佛陀举了个例子:就像天人吃饭,大家共享一个宝器,从一个宝器里取食、拿饭。但是随其天人的各个不同的福德,这些天人们所见到的饭色是不一样的。

佛陀是想告诉我们,正是由于众生根性的下劣,才见不到佛陀的净土,而看到了一个秽恶的、不净的土地。

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只有你的心是净的,你才能和菩萨清净的愿心相应,你才能见到佛陀功德庄严的净土。”

佛摄神足,於是世界还复如故;求声闻乘三万二千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佛陀收回了神通, 这个世界又恢复到之前凡夫所见的样子。那些只是寻求自我解脱的声闻乘众生三万二千天及人,因佛陀神通的示现,知道了凡夫境界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因此他们远尘离垢,证得了小乘初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吴磊[超话]##吴磊片场学弹古琴##吴磊星汉灿烂# Day28他给我带来的积极影响:难过的时候看他的vlog就能开心起来,很温暖,做一件事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想
  • 让我顺利的拿到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那这一切才是真的结束了,我真的算是为了自己的人生而拼命吧,想当初能争取到继续读书的机会,我也是吃了很多苦头的……现在根本不敢细
  • ❤#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当下,中国人为所以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
  • 刚开始用这个的时候,我大姨妈第一天的时候戴着暖暖小腹,对减轻疼痛也有效果(来大姨妈的时候不要戴久了)粉色的又好看,真的是我所有买的东西里最物有所值的东西之一了。
  • 2.柔性AMOLED、2K分辨率(3216×1440)、直屏、第二代LTPO,屏幕保护玻璃也是康宁Victus,屏幕与中框之间没有塑料支架。話劇《最後部分(Fr
  •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其实是同一类现象的两面,分别代表了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区持续显著偏暖与偏冷的情形(图2)。在这个季节降雨如此偏北且偏多,是否有即将正式形成
  • 【祜全斋】透明质酸钠玫瑰油凝胶60粒券后【19.9元】包邮秒杀200元优惠券: 玫瑰油透明质酸钠,业内俗称【软黄金】内服+外服养出少女肌,锁水保湿,禁止柔嫩,
  • 七月忽现不见凛冬时光荏苒但初心未变岁月静好不及你笑如暖阳你是星河闪烁的星散发出炙热的光是前行路上的指路灯世界千变万化唯有热爱不同它能开出最与众不同的花 From
  • 别在意别人怎么想,大胆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别在意别人怎么想,大胆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 #好好住家居研究院# 发现,「拉窗帘」这件小事,不是每天早晚花 1 秒钟那么简单,某些场景下,它意味着更多的#隐形家务# 。我们在住友的分享中,发现了几个智能窗
  • 其实众所周知,苹果的品牌效应是很强的,之前放出的涨价传闻导致很多用户对iPhone14系列并没有很强的购买欲望,在发售前夕放出取消涨价计划的传闻,很多消费者会认
  • 所涉及的地方有:体育场 吉祥村 小寨 会展中心 电 子正街 电子二路 科技路 木塔寺 省体育馆 太白南路 太白立交 永松路 基本雁塔区都有整租 合租单间 独卫
  • /回来是的路上碰到了一个花店鬼使神差的就进去买了一束百合你礼貌的开口“可以帮我把这束百合分成4份嘛”贰你去敲了邻居的门,开门的是个奶奶结局就是这么猝不及防,现实
  • 无论是知道自己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可活,或者认为自己面前还有大把的美好时光,死亡都是你迟早必须面对的现实。没有人期望婴儿一出娘胎就去立一份遗嘱,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也
  • 岳草吾商行抗辩其销售的商品有合法来源,岳草吾商行虽主张其所售商品来源于邵东市国际商贸城利美彩妆店,但提交的进货单无原件核对,单据上也没有供货单位的签章,不能作为
  • 只要勇敢,只要坚持,相信,想要的会在合适的时候以合适的方式到身边的投稿/文案/背景图/表情包/壁纸/头像温柔小众短句1.“若心有所向 平凡的日子也会泛着光”2.
  • !!
  • 因工作原因低价转租 需要联系 不需要任何管理费低价转租 因工作原因屋子很宽阔可做饭 室内卫生千净带洗脸池室内空间很大 屋内通风有意向可以来看房子离公交站点融创茂
  • 《永远的女孩》展现了三位女生不同的人生,而告诉我们——你的每次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轨迹。卡特琳是个完美女孩嫁给了完美的所罗门,却也有对生孩子的偏执;朱迪思的母亲
  • 【內地多間企業相繼研發#猴痘#檢測試劑】為助力猴痘病毒快速檢測,及時發現猴痘感染病例,中國疾控中心已制訂了《猴痘疫情應急處置技術方案》儲備了猴痘分子檢測試劑並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