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想要修道,所有的债主都来讨债|愈在难处愈精进(宣化上人)

心里若公平,就要认账,还债就没事了。

◎宣化上人 开示于万佛圣城

一九八二年六月十九日

“要学好,冤孽找;

   要成佛,先受魔。”

             

若不想好,则冤孽不会来找,愈想好,冤孽愈来找。因为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所造的善恶业夹杂不清,因此一旦想要修道,所有的债主都来讨债。好像你本来是个普通人,借了很多钱,没有还清楚,在你未发财之前,这些债主知道你没钱,所以不会来找你。可是等你一发财,这些债主便登门来讨债了。为什么?因为你有钱了,若不向你要,就没有其它时候可以要回。

所以在修道中遇到逆境,更应该向前勇猛精进,而不退失菩提心。所有的债主来讨债,就还他们,我们不能扛债不还的。我们将自己所得的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们,令他们得到功德,而离苦得乐,了生脱死。

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因为各种不同的因缘,不知做错了多少事。单是今生仔细想想,我们杀了多少生?做了多少不公平的事?你或许没有杀大的生命(譬如狮、象、马、羊、牛、鸡、犬等),但可能杀了小的生命(如青蛙、蚊虫、蚂蚁、苍蝇等),也可能你心里有杀念存在。

好像小的时候,因为无知,杀了很多小动物、小昆虫,这都是无知之罪。一旦你将众生的生命夺取、伤害了,现在你想修道,它们都会来讨债的。这种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无以数计,生生世世日积月累来的,这种债说也说不完。

所以我们不能不讲公道,说:“我修行了,可是我不认所有的冤业债。”你如果有这种思想,那永远都不会成道的,因为你心里不公平。心里若公平,就要认账,还债就没事了。所以说:“要学好,冤孽找。”你要学好,就好像一个暴发户,所有的穷朋友都登门来找你了,他们都想得些利益。

“要成佛,先受魔。”佛是魔帮助他成道的,若没有魔,就没有佛。魔是来考验你,令你更进一步,所谓: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也是来看看你的火候够不够?若是够,则千魔不改,万魔不退,不会退失菩提心。愈在难处愈精进,一切横逆交加,皆处之泰然,不觉得不公平,也不怨天,不尤人,能逆来顺受,修忍辱波罗蜜。所有魔障来了,都不与魔起敌对,自己吃一点苦不要紧,要发愿度魔,使其皈依三宝,发菩提心。我们对谁都不生怨仇心,如此可化干戈为玉帛,化仇恨为慈祥。

我们应该在反面找好处,“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不要为自己做辩护律师,无论什么事:“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同体亦包括魔,魔也是自性的一部分。

若自性有魔,就会引进外边的魔,若自性无魔,外魔就不会进来。什么是自性魔?就是贪瞋痴。“若无猫食碗,则不招苍蝇。”魔因为觉得你有点油水,他可以浑水摸鱼得些好处,所以来捣乱你,显他的魔通。

所以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老老实实,言必忠信,行必笃敬,不打妄语。如果怕认自己错,尽是覆讳过失,这不是修道的行为。必须要开诚布公,很坦白慷慨地做事,本照义理道德良心去行事。若是与道德良心有不合之处,则绝不去做。

凡是修道人,必须具足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就是不会自赞毁他,说:“你看我,我是最第一、最清高的,他们都是那么贱。”凡是自赞的人,已经是没有前途的,虽然活着,其实是已死了。因为他违背良心道德,看不起他人,只知道有自己,这是诸佛菩萨所最不欢喜的人。若想得诸佛菩萨的欢喜与保护,则要言行一致,“言顾行,行顾言”,互相不矛盾。不要常夸自己如何好,一旦做事就坏了。

修道人不要有自私心、自利心,要利益他人,不要尽损人利己,或看不起他人。每个人都应迴光返照,照照过去的事、现在的事,再照照将来。能念兹在兹,时刻不忘良心道德,时间一久,善根自然会增长,菩提心也会发得大,进一步就会去行菩萨道,利益众生,这是有连带关系的。

人不要怕魔,而退失菩提心,魔障是考验。好像学生刚开始读书,觉得课程很难,可是时间一久,读得入门了,就不觉得困难了。你读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开始的时候,都有这种情形发生。所谓: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修行时,不要尽想出风头。出家后,还求名求利,是最要不得的。我们出家之后,一定要认真脚踏实地来修行,栽培修植福慧。修福,就要利益人,修慧,就要多研究经典。

常做利益人的事,就会生出福德。有人问:“要如何利益人?是否要用钱去做功德?”不需要。只要你心里没有杀心、盗心、邪淫心、打妄语心,不饮酒了,这都是培福的地方。所谓:

  “慈悲口,方便舌,

     有钱无钱都作德。”

你在口头上不骂人了,不说粗言暴语伤害他人,这也都是功德。我们处处要惜福,处处不舍福,处处修福修慧。修福慧非一朝一夕所成,而是时时刻刻、朝朝夕夕、年年月月,都要继续做下去,不能“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你若是这样子,永远不会有进步。所以我们要认定宗旨,勇猛精进,不要向后退,这是每个修道人应该具有的条件。

【编注】恭录自《宣化上人開示錄(四)》

想受戒的在家人,你所应该注意的!(宣化上人)

◎ 宣化上人

● 要有正知正见

学佛的人主要是要有正知正见,所谓正知正见是什么呢?就是要做佛教一个真正的弟子。佛的弟子第一步走的路,就是要把人格做好了,一定要守这个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佛教最基本的条件,那么要实实在在来做,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因为这贪瞋痴三毒啊!把我们从无量劫以来就支配得颠颠倒倒,贪而无厌,脾气很大发瞋恨心。

● 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有邪知邪见的人说:“不要受戒。你受戒做什么?何必弄个‘戒’来管着你?不受戒多自由呢!你何必要受戒呀!”你以为不受戒是自由,却很容易堕地狱了。那真是“自由”,很容易就跑到地狱去了。

你若受戒,有戒来支持你,有戒相、戒法、戒体支持你,就不容易堕地狱;就是堕地狱也很快就出来了。你要是听其自由不受戒,以后堕落地狱里,什么时候才能出来,那是没有人能担保的。

你要是受过戒,堕地狱的时间,由很长的时间可以缩短。好像你犯了很大的法,被警察捉住,因为你给总统做护卫、茶房,总统就写字条叫人把你放出来,你很快就出来了。若是没有这种关系,很久的时间也不能放出来,不知要拖延多久,这是同一个道理。你有“戒”来保护你,它可以把你受很长罪的时间,缩为很短的时间。所以不要自作聪明,说不受戒是好的。

你们受戒,这是好的,早告诉你们,“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众生受了佛戒,就是入了佛位;所以不要毁佛禁戒,不要毁谤佛的戒律。

有的人觉得学佛法越学越不方便,越学越不自由。不学佛法,那个不自由是在后边,而这个不自由是在现在。所以现在学佛法,这是善根增长的时候;你不学佛法,业障就增长,业障增长,那个不自由是永远的不自由。

● “少分戒”、“半分戒”、“多分戒”、“全分戒”

受五戒、八戒的人,都叫“优婆塞”、“优婆夷”,受过菩萨戒,就叫“菩萨”。本来只有出家人受菩萨戒,但因菩萨是自利利人的,所以在家人也可以受菩萨戒。在佛教,受戒是很要紧的,想受戒的人,不要错过机会。

你受一戒也可以,受两戒也可以,受三戒也可以,受四戒、五戒也可以,受八戒也可以;但是不能受十戒。在家人不能受十戒,十戒是沙弥戒;可以受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戒。

受一戒叫“少分戒”,受两戒叫“半分戒”,受三戒叫“多分戒”,受五戒叫“全分戒”。譬如你不能不杀生,不能戒杀戒,你可以受不偷盗的戒。你欢喜饮酒,好像我有个酒徒弟,不愿受“酒”戒,你不受酒戒可以受其他的戒。“我喜欢讲大话,这个‘妄语戒’我不能受。”你可以受其他四戒。“我不能受杀戒,有时候蚂蚁小蚊虫,在无意中我会伤了它们的生命。如果受戒再犯戒,那更有罪了。”那你可以不受杀生戒,这随你自己的意思。受一戒、两戒、三戒、五戒都可以,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 必须向出家人求戒

持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戒有多少种呢?有很多种。有五戒——凡是皈依三宝的人,想往前再进步就要受五戒。受五戒后,再往前进步就是受八戒。受八戒后,再受十戒,那就是沙弥(尼)了。

在家人想求戒,一定要向出家人求戒。传戒就是给你戒体,这个给你戒体的人,一定要是比丘。在佛的戒律中,不准比丘尼传戒的。

● 破戒怎么办?

“戒为成佛之母”,想要成佛就要持戒,不能犯戒的。犯戒就好像船有窟窿,你说这个船是不是要沉到大海里去?所以犯戒就好像船沉到大海一样,所以不是受了戒不持戒。你受了戒,就要守着戒;你不守着戒,那就是漏了。你这一漏,就成了有漏,不是无漏了。无漏就是你不破戒;你破了戒,就是漏。漏了怎么办?就要补。怎么补?就要做功德,用钱或是用力量来做功德,在三宝的面前立功德赎罪,你立功就没有罪了。

● 老修行的故事

以前有个老修行,是在家人不是出家人。他受了五戒,另外又受了一个“食不语”的戒。可是他把五戒都犯了,就剩这个“食不语”的戒未犯。护这条戒的戒神就希望他快点犯这条戒,他(戒神)也好走了,不保护他。但是这个人始终也不犯这条戒,吃饭的时候,他总不讲话。以后这个戒神就给他托梦:“你什么戒都犯了,为什么吃饭这个戒你不犯呢?你快点犯,我好离开你了。”

这个老修行心想:“噢!我就持一个食不语的戒,果然有戒神保护着我。”于是他后来又找了一个有道德的法师,又重受过,结果他也修行成道了!这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因缘。

所以受戒在佛教里是很重要的事。

● 什么是净戒?

各位要注意这个“净”字。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染污,就是清净,丝毫的染污也没有,这种净就是一念不生谓之净,净念。

你单在外边持戒,说:“我不杀生。”你心里常常不满意人,或者发人的脾气,这都犯杀戒了。

偷盗,你不必真正去偷去,就心里面羡慕人家的财物或者技能,妒忌人,这都犯了盗戒了。

邪淫,你心里尽打异性的妄想,这都叫犯了淫,都是不净了。

净戒,就要干干净净的,一点染污念也没有了,这才是净戒。

德性

德是道之心,不同的道有不同的心,道可道非常道,所以德可德非常德,因为有不同的德性才有不同的空间法界,才有不同的众生之相,德道同体,道由德来决定,所以才是德升道涨,法自然成,道法自然。

真正的德必须是无我的,可德,可道非常德,非常之道皆是后天有我的,可惜很多的法脉弟子,太多的粉丝学员,只有私心,自己偷偷的修,送故宫道场可以,被后超度虚空法界众生可以。正心正念去用正心去讲,拥有先天之德不敢,怕人们不接受,怕人们说反对的意见,怕人们说我迷信,怕人家说我不科学。怕怕怕怕,全是小我人心,无我呢?正心?正念?德性呢?你可能修成吗?你法脉能不断吗?你能不业力显现吗?你不救人?我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救你呢?唯有自救。

草根中医​​​ 2019-12-20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作者马克.吉安在《经络.穴位.五行,中医整体芳疗》一书中解释,像是呼吸道方面问题,在传统中医而言,多诊断为卫气不足、风热、风寒、肺气不足等因素引起,其中像是卫气
  • 痛与快乐都是人生的修行,每一个阶段,都不能保鲜短暂的美丽,得一份心安,便也就悟透人生悲欢。(果然被封了,不过我继续发,我看看能封几次)可惜了一个还算干净的灵魂…
  • 回家的第一件事当然不是先回家,而是去小哥那里来上一杯续命水,目前国内咖啡界天花板,一个为了情怀卖咖啡的小哥两口子,简直不要太诱惑;乌云压城城欲催,谁能想到,七月
  • 智能手机跨越时间和空间让我们仿佛能联系到所有人,但也让我们成为信息孤岛,观点相似的人聚集在超话、社交媒体标签等虚拟“第三空间”内,互相说服,越来越听不得不同的声
  • #读书[超话]#古人有谓:山园日静,花径风甜,即一草一木,莫不怡人心,爽人目。栽进一场独属于爱的酣畅梦境里,内里簇满着因你而生的鲜活花,耀眼而跃动的光,与向着光
  • 按我们来说,我们傍着逗哏的演员,他好比是那个酒壶,你就是那炉子,没有你,那酒老是凉着,希望你们好好说,也希望你永远的能红下去。按我们来说,我们傍着逗哏的演员,他
  • ――作品にちなんで「学生時代の夏休み」に関する印象的なエビソードを教えてください。【月刊2022年9月号】――8月6日から放送がスタートするZドラマ第2弾「ばか
  • 强烈推荐浙江卫视《嗨放派》[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奇趣又搞怪的实验真的好看又好笑,真不愧为“神经派”[笑cry][笑cry]
  • 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作为食物的马齿苋在我的生活里完全消失了,爷爷似乎再没有做过这个菜,其他人也根本不吃它。在南京马齿苋做食物还是不常见,记不得是谁从老家带过一包马
  • #寻找C神##卡西欧考试利器#杂七杂八~ 突然想到又要重新经历一遍banzhu的上头事件希望自己的心态好一点[求饶]最近天气特别闷 闷得要把人沉下去 每天都有让
  •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
  • 如果真的是同一位画师,负责#青莓# 的片段可不少呐……恋爱中少女的多姿多彩,真的很会体现,而且画面的情绪很具有传染力……小鱼JohnStone,毕业于武汉纺织大
  • 在男教师的协调下,我们按住了心中的怒火,值得一提的是那位fat看见个东西就随口喷粪……仔细一想如果我真扇她嘴巴子或者争吵几小时,意义又是什么,我不懂,或许只是心
  • [太阳]记7.28-8.2青岛之旅:第一次凌晨起来看日出、整天的早出晚归行走在青岛的坡道、在不平稳的礁石上爬来爬去、顶着高温寻找“网红场景”……旅途的劳累在看到
  • 听摄影朋友说这次拍到的并蒂莲已经是今年圆明园开的第三朵并蒂莲了。并蒂莲,茎杆一枝,花开两朵,可谓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征。
  • 除了仿冒慈善组织设立旧衣回收箱,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小区的旧衣回收箱,因为长期无人使用和管理,已经生锈变形,成了垃圾箱。记者在某平台搜索发现了数十个可上门回
  • 超Nice的爱意文案1.认认真真的爱意永远吸引我.(生活照)2. 你来光就来了.(自拍照)3.不要想念 没有用,要拥抱,要见面(朋友 情侣合照)4.爱就是看到你
  • 【大连地铁5号线最新消息:区间轨道工程已完成72%!5月14日,走进甘井子区大连地铁5号线后关村车辆段,停车场、运用库、办公楼等主体建筑全部建设完成,一列标准地
  • —到了这个年龄段 时间好像被揉碎在了每天的琐事里 没有了具体的年月 而成了一个完整的时间段 可以把这个时间段称为——“男孩儿没脸当,男人当不成” 有着说不完
  • (感觉猪的经历就像是一部电视剧,跌宕起伏,真的像一个传奇,在别人都认为猪永远都不会站起来的时候,猪用行动证明了他不仅能再次站起来,还能跑的更远,打不死的蟑螂说的